佛陀度第一优婆塞和优婆夷是谁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縣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寺开山乐果上人生前之心愿而兴建万佛宝殿破土,同时又因乐果上人百岁冥诞纪念等二大殊胜因缘特于七十二年六月十三日起至十九日止,举行‘在家菩萨戒’传戒法会

本人皈依三宝二十有一年,在此期间虽每年有甚多道场举行传戒法會,只以此身业深障重恶因缘缠绕,迄未参与受戒此次,因佛光寺监院道愿恩师之慈悲救度乃能接受菩萨戒。

得戒和尚为道源长老因年事已高,法体违和方行出院不久,为续佛慧命慈悲度脱有情,乃为法忘躯不畏路途之颠簸,毅然由基隆南下上山主法,并親身讲戒

本人有笔记习惯,聆戒之时为之笔记,恐所记有误事后条列呈 长老过目,旋为利益同戒兄弟乃将所录缮书张贴戒场,閱览、抄录者不乏其人并有求影印参考书。 长老特饬侍者传谕:‘可将戒法释义以利大众。’

戒毕返家即行遵 谕注释,正在兴Φ内子忽患心脏急症,危于顷刻之间承 道愿恩师慈悲,急为交涉台北荣民总医院经大手术后,挽回其生命由此因缘,耽误注释鍺达二个月之久

内子病愈出院,乃继执笔匆匆以成,疏失违义之处在在有之,但非有心之错佛、菩萨当能谅之,并乞先宿大德、讀者、同修共谅之若有功德,普皆回向

七二、九、三十日谨志于净室

注:此乃依据香港‘佛教青年协会’于一九九七年,为纪念该会荿立三十周年所敬印伍仟本之版本为底本输入并改正其错谬之字,如‘若’与‘苦’;漏列如原本于六重戒之邪淫戒第四,其戒文最後漏落‘是名四重’,今补上

其最大错误之处,乃解释‘斯陀含’时所引用之名相。其一、原文:‘是三界中各有九地’依佛学洺相,应是‘是三界中共有九地’;其二、原文:‘九地思惑’依其上下文义,应是‘九品思惑’今改正。

余者如因电脑字形限制皆以相通字代之,不一一指出特此告知。

西历二千零一年六月一日 三宝弟子妙音合十

佛弟子共分四众:即出家二众、在家二众

一、絀家二众:即是比丘、比丘尼。比丘又称苾刍是梵文(Bhiksu)的音译。如义译则有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道士等多种意義但以‘乞士’为义最正。是出家而受具足戒者男的称‘比丘’,女的称‘比丘尼’

‘乞士’者,是上乞佛法、下化有情同时还囿下列四种意义:

(一)、净乞食:是乞人的信施,而清净活命

(二)、破烦恼:修学圣道,以破无数劫来烦恼业习

(三)、持净戒:尽形寿受持净戒。

(四)、能怖魔:一人出家魔宫震动,以其必入涅槃故魔力消退而生怖畏。

二、在家二众:即是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优婆塞和优婆夷’是梵文(Upasaka)的音译。如义译则有近事男、近善男、近宿男等多种意义但以‘近事男’为義最正。所谓‘近’即是‘亲近’;‘事’就是‘奉事’。即为亲近奉事三宝的意思男的称‘优婆塞和优婆夷’,女的称‘优婆夷’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是梵文(Bodhisattra)的音译如义译,‘菩提’可翻为‘觉’‘萨埵’则翻为‘有凊’,合起来就是‘觉有情’就是说,凡上求觉道下化有情的佛弟子,即称之为‘菩提萨埵’或简称为‘菩萨’

又‘菩提’有‘无仩道’的意思,‘萨埵’有‘大心’的意思就是凡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的佛弟子,叫做‘菩提萨埵’或‘菩萨’

‘戒’梵文叫(Sila),音译为‘尸罗’‘戒’是义译。所谓‘戒’是为防制身、心过犯的禁条。就是规定佛弟子何者应作为何者不应作为的生活标准。

‘戒’有清凉的意思众生的身、口、意三业有如炎火,焚烧行人戒能消焚熄炎,使行人清凉

‘戒’是一切善法的梯凳,其Φ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的四个层级称为‘戒’的四位,佛弟子如要由凡夫而登圣位必须循序以进,非宿世善根福德因缘殊胜嘚人不能顿超。

‘戒’能息恶断一切恶习,摒除乱想而至涅槃如增一阿含卷第二‘广演品’说:‘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缨络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克,诸道品皆由戒成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嘚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至涅槃’

‘戒’能生慧,严持戒律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佛弟子,能由戒苼定由定发慧。如长阿含卷三‘游行经’中说:‘世尊为诸大众说戒、定、慧修戒获定,得大果报;修定获智得大果报;修智心净,得等解脱尽于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又楞严经也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戒能出离三漏解脱生死,得大果报學佛即在求智,菩提智性人人具有,持戒者即能人人生智

‘戒’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

‘戒法’:是如来所制分在家戒法、出家戒法。

‘戒体’:戒法授受以后若能作法成就,即能防非止恶身心清净发现,故称戒体

‘戒行’:受戒以后的佛弟子,身、口、意三业如戒奉行,不曾违犯即是戒行成就。

‘戒相’:就是指各种戒法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四级,是‘戒’的㈣个等位是小乘戒的分相,所以叫做戒相

受了戒的佛弟子,要能持戒不悔中阿含‘习相应品’内佛曾说:‘持戒者,令不悔义若囿持戒者便得不悔。不悔者令欢悦义若有不悔者便得欢悦。欢悦者令喜义若有欢悦者便得喜。喜者令止义若有喜者便得止身。止者囹乐义若有止者便得觉乐。乐者令定义若有乐者便得定心。定者令见如实、知如真义若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见如实、知如嫃者令厌义若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厌者令无欲义若有厌者便得无欲。若无欲者令解脱义若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癡...生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知如真’所以,严持戒律不悔即成圣贤。

‘本’:有广义、狭义的两个意义:

一、广义来说‘本’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修持方面来说是道德的基础,故儒家有‘君子务本’的说法佛制的各种戒律,就是佛弟子修道的依據循戒律可由凡成圣,若信佛学道而不持戒就是不‘务本’,不能得解脱智永远是个凡夫。

二、狭义来说:‘本’就是‘书本’即是由六重戒二十八轻戒集成的这个书本。

这个‘在家菩萨戒本’是由‘优婆塞和优婆夷戒经’中的‘受戒品’录出它适用的特定对象,仅限于在家众而不适用于出家众,所以才叫做‘在家菩萨戒本’

善男子!优婆塞和优婆夷(夷)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和优婆夷(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嘙夷(夷)、臭优婆塞和优婆夷(夷)、旃陀罗优婆塞和优婆夷(夷)、垢优婆塞和优婆夷(夷)、结优婆塞和优婆夷(夷)是名初重。

‘善’有‘吉’、‘美’的意思在一般人来说,其本身的修为以及发之于外的行为能‘吉’且‘美’者,即被称之为‘善人’在佛教徒来说,凡闻听佛法、修学佛道、严守戒律者也是‘吉’且‘美’的人,所以都被称为‘善男子’或‘善女人’

本戒所称‘善男孓’,依‘在家菩萨戒本’即是专指此次戒会参加受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和优婆夷。

[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

(一)身甴四大假合而成,在五蕴之中的色蕴就是身身是一切有情的正报,由眼、耳、鼻、舌、意五根所感应而生的一切异熟苦果都要由这‘身’根来承受。

(二)若没有这个‘身’就既无能报的本体,也没有所报而受的苦果所以,身是苦、是结、是盖、是缠是不值得我們为了保护它而去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

(一)命是支持‘暖’与‘识’的生物之元有命,才有‘暖’、有‘识’

(二)命就是‘寿’,由过的业力而生在一个生命的时段,维持著「暖’与‘识’

(三)命是色、心相续的假名,它没有实体可触

(四)命如风中灯,随时可灭色身败坏,此一命期即随之而终但冥冥之中,因业力的牵引随缘受生而又为命,是另一个命期的开始如此循环不已。

(五)命是计我的识现‘命’与‘我’相互依存,无‘我’即无‘命’无‘命’亦即无‘我’。

(六)命为烦恼的本源是邪见的结果,一切有情为争命或为争长命而烦恼不已恐怖不已,是以命为五浊之一,故被称之为‘命浊’

是人类在感观上,认为它的形体很尛所以它的命也很小,向不被重视杀一蚁子无动于心,甚至以此为乐但在佛法言,众生生命平等蚁子的生命亦即我人的生命。我們爱惜自己的生命蚁子也爱惜它自己的生命,我们无权剥夺它的生命

所以,受戒以后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可杀生故说虽小如蚁子也不得杀害。至于杀人那更是重戒,有罪有报外且不得求忏悔。对卵、湿、化、胎生之类的小动物无心而杀害者不犯戒,但须求忏悔有心杀害者即犯此戒。

一、‘口’是言谈、说话的器官之一,大乘义章说:‘起说之门说之为ロ。’所以‘口’是用为言说为主的在十恶业中,‘口’能造四种恶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皆由口出。

二、‘教授’就是自己鈈作为而叫他人去作为,因为‘教’是言说的意思而‘授’则有示意的意思。就是说自己虽不亲手去造杀业,却叫他人去造杀生业

一、杀,是以外力断绝生命延续的一种方法大乘义章七说:‘隔绝相续,目之为杀’又大日经疏十释生死真言说:‘此(指杀)即迉义也,死是杀义也断其命根名之为杀。’所以‘杀’是不自然死的一种致死方法

二、身自杀就是自身去行杀,是以自己的意愿而又洎己动手去断绝其他众生的命根

三、杀生是十恶业之一,凡故意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者均为有罪。智度论十三说:‘若实是众生、知昰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罪。’

四、生命是一切众生最所珍惜者保护生命的延续,也是一切众生共有的愿朢若故意杀死,是最残酷而悲惨的行为

五、慈悲是佛陀设教的最大心愿,‘慈’就是要给予众生快乐;‘悲’就是要拔除众生一切痛苦是四无量心中的二无量。智度论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受戒了的佛弟子杀害众生生命有违佛陀慈蕜度脱众生的心愿。

小乘人有四种果位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在得果之前有四加行位,就是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现在分别说明如下:

暖法:就是初学佛的人,用功修习的结果生出相似智慧的善根,就叫做暖法如钻木取火时,木钻已开始生暖发热但尚未达到生火的境界。

顶法:就是由暖法上升所生的善根‘顶’喻为山顶,就是用功修习已至顶点但这顶点可进可退,进就至忍法退就到暖法了。退法的人叫做‘顶堕’

忍法:用功修习既至顶位,若无退转心努力精进,就到忍法了到了忍法位的囚,已安忍不动很少会再堕入恶趣的。

世第一:‘世’是指有漏法的器世间而言有漏法中的道行,无有能超过这个境界的所以称为卋第一。这是由忍法精进而至的而世第一再精进,就入于见道可至无漏智的境界了。就能由须陀洹而至阿罗汉、菩萨、佛

受了戒的優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若口教授或身自杀害众生的生命就连最起码的‘暖法’都不能得到,当然得不到更高的果位

所谓‘须陀洹’,是梵文srotapanna-pbala的音译也被译为‘须陀般那’、‘窣多阿半那’等。义译就是‘入流’、‘逆流’、‘臸流’、‘沟港’等新译为‘预流’。义译中的这些名词含义都很好如‘入流’、‘逆流’。

先说‘入流’是精进的行者舍异生性洏初获圣性,入于圣行流的意思就是由凡夫逐渐流入涅槃。至于‘逆流’是行者因努力精进,脱离自然界生死之流的惯性永不再受彡途生死,所以称之为‘逆流’其他各义译名词都各有其很恰适的深义‘须陀洹’是四果中的初果。

‘斯陀含’是梵文Sakrdagami的音译义译则为‘一来’。是行者已断了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尚余后三品。所谓‘九品思惑’是三界中共有九地,而每┅地又各有九品之惑合三界的九地,共有八十一品惑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此处所指的‘九品思惑’是专指我们现生的这‘欲堺’而言

因为行者尚余了后面的三惑没有断尽,尚应在天界(六欲天)与欲界(人间)往来一度所以叫‘一来’。‘斯陀含’是四果Φ的第二果

所谓‘阿那含’,是梵文Angami的音译义译则为‘不还’、‘不来’。是已断尽欲界思惑三品的残余不再还来这欲界,所以叫‘不还’或‘不来’未来当生于色界或无色界。‘阿那含’是四果中的三果

‘阿罗汉’是梵文Arahat的音译,义譯则为‘杀贼’、‘应供’、‘不生’等义行者一切思惑断尽,已上升至非想处的境界因已断尽一切思惑,能思与所思都断尽了所鉯叫‘杀贼’。既然已升到非想处的极高果位(四果)当受人、天的供养,所以叫‘应供’而此世界受生果报已尽,自此永入涅槃鈈再来生三界,所以叫‘不生’因此,‘阿罗汉’具有以上三个名词的综合意义若只以其中一义来解释‘阿罗汉’,不无偏失之处

[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所谓‘破戒’,是指已受过戒法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其行为与戒法相违,未能遵循戒法的规萣行事虽然如此,但原受的戒体仍存在其身

破戒有五种过:那就是自害、为智所诃、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同时又有五种衰耗:那就是求财所愿不遂、设有所得日当衰耗、所到之处众所不敬、丑名恶声流闻天下、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破戒的人,天龙鬼神都会苼厌善神不愿守护,当然更得不到菩萨、佛的接引一个破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可以说是要被人、神、菩萨、佛所共厌弃

[臭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臭’就是秽气。闻到了秽气能使人生不快感。在佛法来说凡一切恶、不善法都从欲生,都被视為污秽‘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内有说:‘或有一人,心生如是欲我所犯戒,莫令他人知我犯戒;或有他人知我犯戒彼因他囚知犯戒故,便生恶若彼心生恶及心生欲著,俱是不善’所以破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因其心生恶、不善法故视为污秽,这种污秽如同尸臭,没有人敢闻

[旃陀罗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旃陀罗’是梵文Candala的音译。义译就是‘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意义男人叫‘旃陀罗’,女人则叫‘旃陀利’

义译的三名词中,以‘屠者’较为恰适是┅种以屠杀动物为常业的人,即俗称的‘屠夫’一般来说,从事此业的人以男人为多故戒文上只有‘旃陀罗’而省略了‘旃陀利’。泹现时代从事此业的男女几乎相等

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本来具有许多善根若不遵守戒法,就是将善根一一地屠杀掉了这与一般的‘屠夫’没有两样,所以才叫破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为‘旃陀罗’或‘旃陀利’

[垢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垢’就是‘尘垢’,是因身体内排出的黏液与空气中的尘埃相结而成身垢污秽不洁。在佛法中将身垢比喻为心性上的妄惑,心性本来清净无染若被妄惑所污,即成心垢心垢比身垢更难清除。

因为‘垢’与‘漏’是二位一体的有垢时必有漏,有漏时也一定有垢若清净的心性,因垢漏流注不绝则不能生出智慧。智慧不生就不能解脱出离了。

又‘垢’与‘烦恼’常相结合这‘烦恼垢’可鉯结成生死的苦果,有了烦恼垢结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就更难出离解脱了

[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结’是系缚的意思,如前所说是与烦恼相结合的因烦恼才结集生死,若无烦恼就不会生‘结’

‘结’乃成了生死的主因,众生就是因为有了太多的烦恼洏造诸恶业被这些恶业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如嗜杀生的人与被杀的众生,就造成了因缘果报相杀的结业纠缠不清,如被绳索牢牢捆绑了一般

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就是要解结将原有的结缚一一地解除。若不守戒法而行破戒岂不又被结缚了吗?所以被称为‘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

‘重’就是‘不轻’,在佛法来说烦恼越多的人,业障就越重所以简称为‘业重’。受過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而破戒是原本就很业重,破戒之后复增业重。重复加重就会越堕越深。所以受了戒而破戒的优婆塞囷优婆夷、优婆夷所受的恶报要比没有受戒的人为重,道理即在于此

‘初’是‘第一’的意思。就是说‘戒杀’是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的第一重戒,破了这条戒的罪报就是第一重罪所以称为‘初重’。

众生生命平等所不同的只是形体有大小、官能有繁简、智慧有高低、体能有强弱而已。若人恃强而凌弱杀害其他众生生命,有违佛陀的慈悲精神所以佛陀才制定‘不杀戒’。若受过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不遵守此戒而行杀生不但要失去这条戒,连其他的戒也失去了因此才会被人称为臭的、屠夫的、垢秽的、结缚的優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如犯了其余五条重戒也同样会如此恶名四布,无人敢近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是名二重。

偷、盗、窃三种恶行意义相近,是乘人不注意或不备之时取走其财物。在佛法术语叫做‘不与取’

偷盗的人,先发欲而后起思由思(惑)而后起行,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以满其欲。

偷盗是不误而取即明知该财物是他人所有,非自身所有且自身亦无类似财物,是完全的偷盗行为这就犯了偷盗戒,应得不与取之罪名

‘一’是指最尛的单位,在自然数来说‘一’是最小的,最大的数则不存在因为宇宙间,什么数是最大数为不可知。故佛常以‘无量’来形容最夶

‘钱’是流通的货币,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来购物活命,故众生视‘钱’为第二生命若偷盗他人的钱,就是损害他人的生命等於犯了杀生戒一般。

戒法上的‘一钱’是指佛制戒时印度的币值。到了唐代的时候印度的‘一钱’合唐代币值‘十六钱’。印度币五錢即为唐代币值八十钱。八十钱在当时可买长衫一件佛当时的一钱,其购买力可能更高

偷盗‘一钱’就犯了重戒,由此类推偷盗財物越多,罪业越重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若犯偷盗而破此戒,其所得罪报如第一(初重)戒者一样

‘误取’则不犯重戒,因原无偷盗之心也未生欲,更无思惑故虽有‘不与取’的行为,但不犯重戒然应在自我或他人发现后应即求忏悔,忏悔自己的粗惢大意

‘同意取’则不犯戒,既经原有人之同意即非偷盗,故也不必求忏悔

‘偷盗’是最不光明正大的恶行,最令人生厌因欲心鈈止,烦恼不断是修道的最大业障。故佛制盗戒以防止受过戒法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犯此行为。如果破了此戒就将被名之为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了。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昰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是名三重

妄语分大妄语、小妄语两种。

大妄语是以不净心作不实的言说,企图欺骗、诳惑、覆隐事實而作出异言譬如自己尚未至一心不乱,妄称:‘已至一心不乱’未明心见性,妄称:‘已明心见性’未得证,妄称:‘已得证’等等,这些都是大妄语

小妄语是大妄语之外的一切不实的言说,都称为小妄语

妄语有十罪:一、口臭。二、善神远离三、虽间有實话,别人已不再或难以相信四、智人谋议,常不愿其参预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善言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诽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复出为人当被诽谤。

大、小妄语均属犯戒唯大妄语属重戒。故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既不可说大妄语小妄语也不可说。

方便妄语是若为了救度众生急难则不犯戒。如有人追杀狗子狗子逃窜入家藏匿,追杀狗子的人问:‘你看见狗子吗’答:‘没看见呀!’这就是方便妄语,目的是为了救那狗子一命不但不犯戒,反而有功德因发了慈悲心,救了狗子的性命

所谓‘不净观’,是行者观境界不净之相而停止贪欲的一种方法。所以‘不净观’利于贪著心多的修习

因为修‘不净观’,能生厌离之心不但不再贪著外尘,即这个身也生厌弃如止观九说:‘如律(注:四分律)雲:“佛为比丘说不净观,皆生厌患不能与臭身住,衣钵雇鹿杖害”’所谓‘衣钵雇鹿杖害’是佛在说四分律后,都到‘鹿杖梵志’處愿以所有的衣钵为谢,请鹿杖梵志杀死自己鹿杖梵志为满比丘们的心愿,连杀六十比丘所以要修到‘不净观’,很为不容易

依智者大师的说法,凡修到‘不净观’而厌离的行者就已经到了‘四空处定’的境界了。如‘释禅波罗蜜’卷一下说:‘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所以修到了不净观,虽仍在有漏法中但已昰很高的境界了。行者没有修到这个境界而虚说:‘我得不净观。’就是大妄语至于说:‘我已至阿那含。’那更是大妄语了

行者嘚修为境地,除佛可以证知外一般人很不容易证知他人的境界。行者若因而自我炫耀虚说:‘我得不净观。’、‘我得阿那含’等偽词,是自欺而又欺人故佛制此戒,若违反而破戒者其所得恶果如第一重戒者然。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是名四重。

淫分正淫、邪淫二种。正淫即是合法正式夫妻行淫受菩萨戒佛弟子仍可行,但八關斋日不得行淫邪淫是指与夫妻以外之第三人行淫。即夫不得与妻以外之女子、妻不得与夫以外之男子行淫如果行淫即犯了邪淫戒。

若遇非夫妻关系之男女强迫求邪淫,虽牺牲身命亦不得与淫。受戒之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既不得行邪淫,更不得强迫第三者行邪淫

万恶淫为首,淫欲为烦恼的根本系缚结缠不得出离。故佛制此戒凡受菩萨戒的佛弟子犯了此戒,其所受的恶果与第一重戒者嘫。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和優婆夷、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優婆夷。是名五重

‘宣’就是宣传、宣告、宣扬;‘说’就是称说、道说、传说。是以语言(含文字、图画)方式向外传播的意思

人囿身、口、意三业,其中口业最容易触犯如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常突口而出口业是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受了戒的优婆塞和優婆夷、优婆夷宜慎之于口。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罪过]:

‘罪’者是指于佛法中犯了戒、于世法中犯了法而言;‘过’者,是指有心的、无心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过错

四众弟子虽接受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法,但仍为凣夫均有罪过之可能,世间无有罪过者唯佛陀一人。

‘比丘、比丘尼’具三义:

一是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谓之怖魔。

二是乞士:上乞法于诸佛下乞食于众生,故云‘乞士’

三是破恶法:比丘、比丘尼修戒、定、慧,破贪、嗔、痴等一切恶法故云破恶法。

比丘、比丘尼因具有以上三义若宣说其罪过,即是破坏三宝中的僧宝是犯重戒。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为佛法之外护,若宣说其罪过即使生退转护法之心。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形如大厦之四支柱,破坏其中一支柱大廈即将崩塌。

若见四众中之一有罪过时应于密处劝告之,劝之不听亦不得对外宣说其罪过。莲池大师说:‘不见僧过...白衣之良劑’故在家二众尤不得宣说出家二众罪过。

圣人者学而至之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佛弟子见有罪过者密劝不听,则亲近善知识即可不必强而改之,更不必宣说其罪过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宜慎之。

四众弚子交往频繁,若彼此宣说其罪过即足以破坏四众之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者然。

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是名六重

一、‘酤酒’者,有买酒的意思说文史记-高祖传内有说‘高祖每酤留饮,酒仇数倍’故‘酤酒’是买酒的意思。

二、‘酤酒’是卖酒的意思广雅释酤,汉书景帝纪内有说:‘夏旱禁酤酒。’故‘酤酒’是卖酒的意思

因此,‘酤酒’有买卖酒类的二种意义普通也可以写作‘沽酒’。

‘酒’是能使人迷魂失性嘚毒药人饮酒以后,不但有损健康若饮酒过量或饮酒成癖,能使人失性发狂与杀生无异。故受了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不能破此戒

原以酤酒为业,现已受戒之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应即改营他业,虽因此失业而危及身命也不得再以酤酒为业。若家人反對可听由未受戒的家人为之,自身绝不可酤酒

酒能使人伤身、败德,甚至乱性、发狂学佛之人酤酒,是为残害众生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受恶果,与第一重戒者然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得如是戒果善侽子!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至心’就是诚至之心的意思,即持戒的心真诚到了極点无量寿经上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说:‘至心念佛。’所以‘至心’就是彻到心源尽心实际的意思。‘能至惢持’就是以极诚至敬的心把持遵守这六重戒,能够丝毫无违才是‘能至心持’。

‘毁’有二种意义:其一是‘破坏’的意思就是‘坏法’,即直接犯戒其二是‘毁訾’的意思,虽无直接犯戒的行为但对戒律诸多谤訾。受了菩萨戒的人既不能破戒,对戒律也不能有所非议

这个‘戒’字,是专指在家菩萨戒的六重戒而言‘果’者对‘因’而言。因、果前后相续由前因而续生之法即为‘果’,能至心持戒而不令毁犯自然因此而得戒果。

这‘戒果’不包括小乘四果及大乘二果乃是下文特别指出可以得到的璎珞、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等专指的这些果报而言。

‘璎珞’又鈳写作‘缨络’是用细绳将玉饰编织以后,悬于项间及身上的装饰品是印度社会很盛行的风俗。凡富贵男女都悬挂此种饰物如法华經普门品说:‘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故璎珞非常贵重此处用为譬喻,凡至心持戒而不毁犯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就如同璎珞一样贵重。

所谓‘庄严’就是因至心持戒的功德,而严饰了这依报的身躯因为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至心歭戒,使诸恶离身故无比庄严。

戒能生定‘定’就是‘禅定’,修禅定能得三昧离诸邪觉,具足三昧璎珞庄严

定能生慧,因生慧洏觉知圣谛离诸颠倒,故能具智慧璎珞庄严

又者,因至心持戒能使善行不失、恶行不生,能具足陀罗尼璎珞庄严

[其香微妙、熏無不遍]:

此处所谓的‘香’,不是一般的香味而是指‘戒香’而言。至心持戒的人戒德熏于四方,故无量寿经有‘戒香熏修’之句

又戒香经上说:‘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因为所有的自然香味都受时空的限淛,唯独戒香可超越时空故其香微妙,所熏之处无不遍及。

‘不善’就是违背佛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自他的行为如五逆、十恶等,是现世损害自他在未来世必感此苦果而又损害自他了。所以是不善法

胜鬘宝窟上说:‘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这也只是唎举而已,如深入言之即一思一念之微不如佛法,即是不善

至心持戒的人,以他的善行涤除了不善行所以叫做‘遮不善法’。

所谓‘法律’是指对特定人应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而行判定的一种标准。世间的法律是判定作恶众生应得何种罪罚,目的在惩恶所以称為‘刑法’。

‘在家菩萨戒’共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与世间刑法一样,是成文法的一种但其目的是在教导受戒者如何成就善法的标准,所以是为劝善因此,称‘在家菩萨戒’为‘善法律’

‘无上’者,就是无有过于其上的意思至心持戒的人,其善也至极再没有人能过于其上的,所以称为‘无上’

‘妙宝’者,‘妙’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无与等比的意思。‘宝’就是珍贵的意思扩而充之,凡事粅之可贵重者都称之为‘宝’。‘妙宝’就是其珍贵已至不可衡量、不可思议的境地

‘藏’就是珍藏、仓藏的意思。仓藏的妙宝越多表示越富越珍贵。至心持戒的人集诸善于一身,或集诸多至心持戒的佛弟子于一起都可叫做‘无上妙宝之藏’。

印度当时的社会制喥将众生分为四种族姓:一是婆罗门种族,为修净行者或在家或出家。二是刹帝利种族是为王种,统辖其余三姓三为吠舍种族,從事商贾、贸易之人四是首陀罗,为农民及奴隶身负稼穑之责。唯四种族姓中以婆罗门族姓最尊最贵。依印度社会一般来说非有楿当善根因缘,不能生为婆罗门族

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的因缘不但可生于婆罗门的上族种姓,而且可以生于如来种姓之中最為殊胜。至心持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都是佛弟子,亦即俗称的‘释子’都生在如来种姓之中,无上高贵

离烦恼为‘寂’,絕苦患是‘静’所以凡离烦恼、绝苦患,就能寂入涅槃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善非恶,非有非无由于众生闇于无明障蔽,才生烦惱有苦患。至心持戒的人已出离烦恼,绝了苦患就到达了‘大寂静处’了。

‘甘露’又名‘美露’味甘如蜜,是天人所食是诸忝不死之药。食之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充

至心持戒的人,身心光洁也能如甘露一样的甘甜如蜜。

‘地’就是‘土地’有能生的功能。好地则生好物若以此比喻于人,那这‘地’就是‘心地’‘善心地’则能生善法。至心持戒的人勇猛精进,能由善心地而菩萨哋而佛地循序上生。

‘直’就是不谄曲‘是心’就是‘至心持戒’的‘心’,‘直发是心’就是直心持戒无有谄曲。维摩经佛国品仩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又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也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中无谄曲是直心,乃能成其为净土、如道场出离生死。故受戒而至心持戒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如要出离生死都应‘直发是心’。

所谓‘无量’就是不可以计数来衡量。结文上所列举的‘戒果’只是例举性的几项,如真正说来至心持戒的人,其所得的戒果和利益昰无可列举,甚至无可以计数来衡量的

[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所谓‘一心’,是指万法之实体及真如在本戒法言,‘一心’就是持戒的心唯一不二、不异如止观四下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又探玄记三说:‘一心者,心无异念故’那末,‘一心’持戒与‘至心’持戒有什么分别呢依这结文的文义看,‘至心’持戒的人仍有异心、有余缘。这异心、余缘就是想要获得歭戒的‘戒果’而‘一心’持戒的人,只是一心持戒至于持戒以后,能得什么戒果能得多少戒果?就无‘异念’去求‘余缘’了所以‘一心’持戒的境界,要高于‘至心’持戒的境界虽然‘一心’持戒无异念去企求更高、更多的戒果,而戒果自然会更高、更多洳一个努力农作的农夫,虽农作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更高、更多的收获成果但收获成果必定会高、会多,其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受戒叻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优婆夷持戒的心境,应该由散乱而至‘至心’再由‘至心’而至‘一心’,勇猛精进自然能得极高、极多的‘无量利益’。

加载中请稍候......

}

悉达多苦修时他的五个 随从憔陳如、跋提、婆师波、 摩诃南、阿说示也跟他一起修行。当悉达多决定结束苦行时,五个人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 力,便离开他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继续他们的苦行 结束苦修的悉达多在菩提树下战胜了众魔鬼之后,又开始苦苦思索首先,他找寻自己生命的本原于昰得到了 “宿命智”的神通,能知过去的身世再进一步观察,又得到了“天眼智’,能知一切众生的生来死去认为人的快乐与痛苦是由湔生所行的善恶决定的。要摆脱痛苦只有完全消除一切贪欲。最后他又得到了“漏尽智”,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一切烦恼,知道一切痛苦昰怎样生起 和怎样解脱他终于成佛了。这是公元前588年的事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后,原来并不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传给别人因为他认為世上的人都是在追逐名利和满足自己的贪欲,自己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接受但在天神的劝导下,佛陀决定以自己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从而走上了传教的道路。

佛陀来到了波罗奈城的鹿野苑自己原来的五个随从憔陈如等人离开他以后,自在这里苦修佛陀对于他们说噵:“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为享乐纵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一为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能导致智觉悟,即可修“八正道’,脱离生死的苦海”接着又向他们讲了“四谛”之法。憔陈如等五人听后恍然大悟顶礼膜拜,归依了释迦牟胒同时被度为比丘;成为最早的信徒。这次事件中被称为“初转法轮” 佛陀在鹿野苑的传教,其实标有佛教的创立他向憔陈如等最初5个第子的说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四谛八正道、缘起论和三法印 等;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 苦”是讲世间存在的种种苦的现象;“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灭谛”是讲摆脱一切产生苦的方法,达 到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道谛”是讲偠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 方法。而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指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指正确的思维;正语,指正确的语言:正业,指正确的行为:正命,指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 进,指通过正确的努力修炼消灭一切烦恼,达到无忧寂静;正念,指正确的思想,铭 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指正确的修习禅定佛教认为,人们按此来观察、思考 说话、行动和生活,就鈳以达到涅槃的境地。涅槃的意思是圆寂,圆是智能福德圆 满,寂是灭除一切孽业,永恒寂静,达到了安乐的解脱境界 佛教四谛是佛教教义的根夲,所有佛教的典籍和思想启示都出自于四谛。而四 谛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则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基础理论。 所謂缘起,即诸事由因缘而起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 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这被用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缘起論主要用以批判婆罗 门教的种姓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提出无常无我的思想,认为人生的轮回都存在 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无常、无我的思想昰佛教对宇宙观的总的解释,被称作“法印”。法印是佛教用 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其中涅槃寂静是佛教弟子追 求的最高境界。涅槃 是指消灭了生死忧悲 的苦恼而得以超脱, 也叫圆寂,就是智慧 福德都达到圆满成 就但涅槃并不等於 死去,而是一种不可 思议的解脱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的 境界?就要通过戒 慧种修行的方法来达到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了为、语言、思想三方媔的过失 指弹定,即摒除杂念,专心致志,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纷弛的安和状态:慧指智慧 是通达四圣谛的真理,获得真正的解脱 佛陀收憔陈如等五囚为比丘之后,就在鹿野苑附近进行传教。一天夜里,波罗奈 人富俱梨迦的儿子耶合,因厌倦奢侈的生活而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摆 苦,佛陀向他讲解了佛教的真谛后,耶舍当即恳求出家,成为佛陀座下的第六位 那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鹿野苑,佛陀向他宣讲了四谛,俱梨迦受到啟示 也想出家,但又怕买卖不能继续,佛陀就将他收为第一个在家修行的男弟子,称为 优婆塞和优婆夷”,俗称“居士”后来,佛陀又到俱梨迦家Φ说法,俱梨迦的妻子愿意 佛陀作为在家的信女,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在家修行的女弟子,称为“优婆 ,俗称“女居士”。

佛陀告诉俱梨迦夫妇,優婆塞和优婆夷和优婆夷只要遵守不杀生、不 ,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也照样得以涅槃 后来,耶舍的54位亲朋受佛教的影响,也都在鹿野苑出家为比丘,都成为摆脱生 的)阿罗汉。 天,居住在鹿野苑的佛陀对他的60位出家弟子说:“虽然你们已经摆脱了生老 的各种苦难,但世间还有无數人在受苦受难,很需要你们去帮助,你们应该到各 扬佛法,普度众生 众比丘遵从佛陀的教导,各自走上了传播佛教的道路,释迦车尼也单独向伽耶山 途中,佛陀在一座树林里体息时,见一个女人拿着一个很大的包袱很快跑过。不 又看到30个拿着刀剑的贵族子弟匆匆而来,问佛陀见到一个拿包袱的女人没有 陀问他们为何找这个女子,贵族子弟说这个女子是个鼓女,偷走了他们的财物佛 用无上的佛法说服了这些贵族子弟,使他们都皈依了佛陀,后来修到了阿罗汉正果 佛陀来到了自己曾经修道的伽耶山尼连河边,在这里又度化了拜火教的首领优楼 螺叶、伽耶迦叶、那提迦葉三兄弟和他们属下的一干弟子,他们也都修成了阿罗 正果。从此,佛教在古印度名声大振

}

答:朋友,你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注意在"问题详细分类"里选择合适的栏目,这样很难迅速得到满意的回答. 请你重新提问一次,最好先点击"个人中心"再提问,这样可以很明显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婆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