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和伊斯兰的区别为什么要生活在伊斯兰国家

  穆斯林国家与文明衰落之原因探秘  长久以来,一直对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即:穆斯林国家和所有穆斯林在当今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困境其根源究竟在何处?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两个问题——穆斯林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和穆斯林所面临的困境。但是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穆斯林国家的集体弱势与低迷导致了穆斯林自身的不自信,穆斯林的发自内心的集体不自信又导致了大部分穆斯林国家的长期国势不振。  可以说,对穆斯林文明来说,这是一种绝对痛苦的恶性循环,而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至今也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更导致了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的兴起,无论是在富裕的伊斯兰国家或是贫穷的、陷入战乱的伊斯兰国家,极端的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思想的思潮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潜意识思潮。  究其根源,不仅在于各种地缘政治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伊斯兰文化的日趋保守性及反思能力的欠缺。  伊斯兰文化给人们留下的这种印象并非偶然。无论是在伊斯兰国家内部的不同教派之间,在不同教派的伊斯兰国家之间,还是在伊斯兰与非伊斯兰国家民众之间,亦或是在非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民众与非穆斯林民众之间爆发的流血冲突每天都被灌输进所有人的耳中。因此,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为何在一百年前,甚至五十年前仍然是安定、非暴力代表的穆斯林们,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相当部分非穆斯林民众的眼中,居然会变为了暴力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命题。本人自知能力极为有限,因此不会在伊斯兰文化本身上做过多的探究,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文化的比较、优劣等诸多极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更会引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下文中,本人将力图在“工业化”——这个不易引起争议的领域进行一些探索。  (一) 何为工业化?  工业化,顾名思义,即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强国如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日本、德国等,无一不是工业化强国,拥有极为强大的工业化实力。这种工业化的国家实力体现在全球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从功业革命开始之后,历次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战争(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结果都无一例外的反映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工业实力强大的国家或集团必然战胜。(后文对此会有详细的叙述)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又可以被细分为初级工业化、中级工业化以及新型工业化等不同阶段。在目前的中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是已经进入了中级工业化阶段。而这种工业化的推进与发展,也正是中国崛起的基础,是中国能够与美国被并称为“G2”的资本之所在。(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均超越美国,这也是美国推出“重返亚太战略”最大背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国家中,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过工业化,甚至只有很少数的几个国家(伊朗、巴基斯坦等)试图进行自身的工业化。但这些尝试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例成功。  (二) 工业化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工业化。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工业化的重大意义迅速被所有具有世界前瞻性眼光的政治家们所看重,很多国家甚至于为此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如工业化初期的英国雾都伦敦、现在中国的环境污染、斯大林的血腥剪刀差等)。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总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为什么这么说?  以一个最简单的工业产品——家用电器电视机为例。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工业产品看似十分简单,如果一个人的电子技术功底足够深厚的话,只要买来足够的零件,在自己的家里都可以自己拼造出一台电视机。  但是这样的一台电视机并不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而是纯粹的手工作坊的产品。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当一个人并不是使用买来的零部件来组装电视机,而是自己动手制造了电视机的塑料外壳,自己制造了电视机的螺丝,自己制造了电视机的液晶面板,自己制造了电视机的电源线和内部的各种数据线,自己制造了一台电视机所需要的一切零部件,那么,这就成为了工业化。  将上面这个例子拓展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便成为了一个工业化国家。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清晰的看到,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艰难程度,尤其是成为一个后发工业国家的艰难程度。当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工业化进程的时候,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艰难起步的工业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将面对国际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先进产品的竞争,那些来自先进工业国家所生产的工业产品也许不仅物美价廉,可怕的是这些产品也许会比你自己所生产的产品领先一个时代或几个时代。面对这样的产品竞争,很少有国家能够坚持将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走下去。(最典型的即为拉美国家,原先拥有较完善产业链条的巴西和阿根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惨白,除了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之外,几乎再无工业产业。)  再次回到历史中来。如果说反法联盟围剿拿破仑和普法战争的胜利与失败双方还可以有一些远离工业化的托词的话,那么1840年和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则是典型的工业化国家战胜农业国的例子。面对着用工业化手段武装起来的对手,当时GDP世界第一的清王朝全无还手之力。另一个典型例子则是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冷兵器时代威风八面的土耳其人,兵锋最盛之时曾经大军围攻位于欧洲腹地的维也纳,然而在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不过百年时间,便迅速成为了所有欧洲国家瓜分的对象,很快便丢掉了整个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和中东地区,更不要提那个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苏伊士运河了。  工业化国家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是一个国家想要进入工业化却并不简单。按照教科书中的说法,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只有在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且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的情况下,才会有工业化过程;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只能在和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进行。  同时,工业化还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工业的发展已经历过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工业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工业化又必然具有不同的内涵。  工业化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发展程度,与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发展程度相比较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工业中某一部门、行业或某种产品的工业发展程度。  综上所述,这个工业化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极难,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今后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难度将越来越大,门槛会越来越高。  以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化西方国家为例,随着蒸汽机的完善与推广,英国迅速站在了世界的巅峰,成为了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但与此同时,英国并非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法国、俄罗斯和随后独立的美国、统一的德国,都迅速跟进,完成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也都利用自身的工业化优势,不约而同的走上了对外扩张、争夺殖民地的道路。  受到这些西方国家的影响和侵略,很多传统的东方国家也都纷纷变革,希望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日本则进行了明治维新。然而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同一时期,最为靠近欧洲工业化地带的穆斯林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却没有任何动作,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可能的变革以试图紧跟世界的大形势,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土耳其的衰落。同时要着重指出的是俄罗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工业化进程与其他国家的不同,虽然俄罗斯紧跟工业化的时代,并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化生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俄罗斯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并没有在这个国家真正的落地生根并成长壮大,农奴制的生产制度和关系仍然在这个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工业化并没有成为国家的主导生产关系,这成为了俄罗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落伍的原因,并致使沙皇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第一个失败的国家,而这也是苏联成立后,斯大林制定极为激进的五年计划,以使苏联迅速完成工业化的重要诱因。  在第一次工业化革命浪潮的尾声中,所有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的国家成功了,挤进了列强俱乐部,如日本;有的国家失败了,被打进了谷底,如中国;有的国家似乎无动于衷,于是衰败了、解体了,如土耳其;有的国家看似仍是列强,但是却在这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国际化工业竞争中失败了,被迫经历了一个痛苦而缓慢的去工业化进程,如俄罗斯;还有的国家虽然清楚应当怎么做,但是在列强的压迫下,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如泰国。  而我们再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尾声尚未结束的时候,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并且当时各个国家盛行绝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一些国家很好的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如德国、日本。德国和日本充分的利用了这个历史机遇,急速崛起,并一举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直至今日。  与德国、日本相对应的是苏俄。在苏俄建立之前,沙皇俄国已经经历过了一段十分痛苦而漫长的去工业化道路,而在十月革命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整个欧洲经济的巨大破坏则迅速加快了这一进程。斯大林掌握政权后,面对着远远超出自己力量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不得不采取了一种极端的工业建设方式,用剪刀差的方式疯狂的剥削农民,并使国家的整个工业体系畸形的向重工业进行倾斜。而西方国家在年间的经济危机更是给了苏联一个天赐良机,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都不得不改变对苏联的封锁政策,斯大林也顺利的抓住了这次机会,从西方国家进口了大量的工业技术和成套工业设备,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人才和手段,使整个苏联的工业在短短的十年中便发生了质的飞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而这种疯狂的工业化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造飞机、造坦克就如同东莞的工厂里造玩具,德国做工精良的虎式、豹式坦克被苏联人疯狂的T34海洋所淹没。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的工业化则得益于美国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一帆风顺的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工业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世界大战的机会,成为了世界霸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一下二战的军史,看看1945年的时候米国鬼畜们像下饺子一样将航空母舰送下水的情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便日本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们不犯任何错误,米国鬼畜们也可以轻松的用舰队和航母的海洋将联合舰队全部送进太平洋底。)  到了1945年和1946年的时候,美国的工业生产超过了世界的一半,这是美国工业的巅峰,更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石。  而相对应的欧洲各国则受到了严重破坏,工业的根基被破坏后,再强大的金融实力也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衰败。英法的殖民地体系也因此而解体,而殖民地体系的解体更加速了两国的衰落。  而这个时候的穆斯林世界则是一片寂静,虽然有一部分二战战场在北非进行,但是我们其中并没有看到任何穆斯林在其中起到过主要作用。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进行了世俗化的革命,建立了一只彻底不同于以往土耳其军队的国家军队,并进行了彻底的政教分离,并使这一制度延续至今,这一套制度以及坚决靠拢美国的国策也使土耳其发展成为了伊斯兰世界中数一数二的大国。然而在最为关键的工业化上,土耳其并未有任何建树。  不仅是土耳其,整个伊斯兰世界在二战后获得独立直至今天,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直到今天,也只有伊朗和巴基斯坦在强大外力的压趴下,被迫走上了艰难的工业化道路。而其他的伊斯兰国家甚至没有一点想要工业化的意愿。(或许有一些伊斯兰国家如马来西亚等建立了一些类似汽车组装厂之类的工厂,但是那并不是工业化,在当今时代,那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手工作坊。)  伊斯兰和阿拉伯国家毫无工业化基础的恶果最为鲜明的体现即为几次中东战争。其间的因果不多赘述,只是在战争中所体现的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便足以令人感到震惊。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说的好 现在世界的资源和分配体系下
不会再有后发而至的发达工业国了
中国 ,可以说赶上了末班车,
  解放思想,自由的思想,灵魂和个体是一切文明和进步的基础
  水和地缘政治。
  回家看  
  说的很好  
  穆斯林世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与其它的文明形态相比,其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几乎并无二致。(除非穆斯林都能辟谷?)  至于有网友提到的每天五次祈祷和斋月问题,在笔者看来,只要是在一个比较纯粹的世俗化国家中,这些问题就都不会是太严重的问题。因为在世俗化的国家中,哪怕在伊斯兰世俗化国家中,世俗政权都拥有独立于教权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的保障往往与削弱教权同步进行。具体情况请参考阿拉伯之春之前的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即可,目前的土耳其也是如此。其次,纯粹的世俗化生活必然带来日渐开放的社会风气,而这种社会风气必然带来生活习惯的改变。试想在一个每秒钟几十亿元上下的股票或期货交易市场中,忽然大家集体休市,开始祈祷?哪怕是再虔诚的穆斯林证券交易人员也不会答应这样荒唐的事;在一个按照计件工资工作的工厂里,老板们突然要求员工们停下手头的工作,每天按时礼拜,然后工资继续计件发放,即便员工们都是穆斯林,恐怕这些穆斯林员工也要造反了。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宗教的地位将逐渐退居次席,而世俗的生活必将日益重要,占据主导地位。也只有这种世俗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才能被称之为一个正常的现代国家。  然而形成了世俗化国家并不意味着成为了现代国家,而现代国家更不意味着实现了工业化。近两年来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表明,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业化和社会配套措施,这种单纯意义上的世俗化国家十分脆弱,很容易便会被国内外的反对势力所颠覆。  以伊斯兰国家土耳其为例说明世俗化国家是如何保障自身政体安全的。凯末尔在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伊始,便建立了一只绝对世俗化的、以捍卫其世俗化共和政体为目标的军队。在这样的一只军队的护卫下,即便不断有伊斯兰政党上台执政,但是土耳其的政权和政体始终保持在一个世俗化的范围之内。在军队的保护下,加之采取了明智的外交政策(加入北约、对抗苏联),令土耳其的世俗政权安然度过了近100年的时间。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叙利亚和埃及,在这两个国家中,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他们也是世俗化的国家,但是其军队和国家暴力机关的终极目的显然并非是为了捍卫自身的政体安全——即避免世俗化的政权伊斯兰化。相反,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持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统治地位,或对抗以色列。这就使得其国家政权在毫无工业化为基础进行支撑的条件下,极易迅速崩溃。(除非有境外势力的极大支持,如现在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从前冷战时期的阿拉伯各国)  再以中国为例,近十多年以来,有相当多的国内外舆论将中国称之为“世界工厂”,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极具政治意味的称呼:“血汗工厂”。不可否认的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至21世纪初的几年里,由于劳动力的近乎无限量供应,血汗工厂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各个地区。但是随着劳动力供应量的减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反而出现了紧缺的状况。  在这里之所以再次举出中国为例,并着重指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原因,同样是“阿拉伯之春”中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即严重的年轻人失业问题。  众所周知,工业化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然而伊斯兰教自身的问题导致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几乎无法进行工业化,而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中,除极个别国家外,居然几乎没有国家尝试进行国家的工业化。在错过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之后,伴随着持续几十年的高生育率,众多的伊斯兰国家包括富裕的阿拉伯产油国在内,几乎均集体面临着年轻人大规模失业的困境。而这种困境正是阿拉伯之春的直接导火索。  综上所述,适当的政治体制安排和工业化,是世俗伊斯兰国家维持自身安定两根保险丝,缺一不可。
  楼主:还有没有了?如有请继续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无论文明形态,绝大部分都经历过异常血腥的内部斗争与博弈。中国与欧洲的历史自不待言,日本也是经历了战国时代、倒幕战争后才开始的明治维新,即便是貌似一团和气、强大无比的美利坚也经历过残酷的南北战争考验。  大多数国家在走过了这些内战或内乱的考验后,往往都会迅速的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因为内战或者内乱都往往并非是单纯的内战或内乱,更多的是一种对国家内部资源的一种整合。但是伊斯兰世界则不然。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崩溃解体之后,再也没有一个伊斯兰国家能够担负起领导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重任,更遑论统一伊斯兰世界了。曾经埃及有过这样的趋势,但是在埃以和谈之后,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从此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再无领袖。  这其中有地缘政治的因素,有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因素,有外部势力干预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阿拉伯产油国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同意楼主的话,下面还有吗?
  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伊斯兰产油国绝大部分都是君主制国家,这样一种政治现实决定了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对于世俗政权的政治态度,更决定了他们对阿拉伯兄弟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政治的态度,即:坚持伊斯兰的保守主义,抵制工业化与信息化。因为只有如此,才有有效的确保这些国家的君主制政权不会被动摇。而幸运或不幸的是,这些国家均拥有十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使得他们都拥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自己的政治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化和信息化几乎是所有专制统治的克星,工业化的大生产使得人们脱离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简单劳动,变成了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这种工业化的军队可以轻易的摧毁任何一支训练有素的农业产业军队或草原部落骑兵。而信息化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多元化的思想真正成为了现实。  然而这样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必然会对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君主制度造成剧烈冲击。若是在石油资源还尚未被广泛利用的二战之前,工业化还只停留在小部分欧美国家和日本的话,当二战结束之后,随着石油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开采,在沙特等海湾国家便出现了与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迥异的国家政治政策——石油收入越高,国家便越封闭,越压制工业化;石油收入越多,国家便越推行极端保守的宗教主张,甚至不断向海外输出。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上的相当多数的资源进口国却都在有意无意的默许或支持着这些国家的做法。对这些国家来说,这样的阿拉伯国家无疑是最好的阿拉伯国家——出口石油资源,进口工业制成品,永不谋求工业化与信息化。这对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而言简直就是做梦都会笑醒的好事。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沙特等国家的伊斯兰保守主义会愈加变本加厉,甚至电影院在这些国家都会成为非法的存在,女人也不被允许开车了。
  一句话:在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眼里,这些海湾阿拉伯国家不是殖民地,胜似殖民地!
  世界最后会如何选择?
  LZ哪里去了,最近看资本论,头都大了,转看国富论,觉得经典就是经典,有些话语简直是醍醐灌顶,值得一读。  我的觉得YSL产油国的油品出口换回的商品已经能满足国内需求,这样他就没有动力参与到全球的合作分工中去,自然不能建立自己的初步工业。
  继续啊楼主别控制 有见地
  (今天继续)  事实上,环视整个伊斯兰世界,以沙特等国家为代表的伊斯兰国家只能说是一种特例,虽然说绝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均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输出国,但是若论石油和天然气的绝对产量和蕴藏量,其实相当多数的国家并不会比一些工业化大国好(美国、中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都不低,但是只是因为两个国家都是工业化大国,相形之下,反而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而一旦这种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形势发生改变,也必将极大的对阿拉伯国家的现状产生影响。  工业化国家的最重要特征便是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工业化的程度越高,消耗的能源就越大。工业革命前煤炭很少被利用,绝大部分文明都是使用木柴作为燃料;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煤炭成为了最重要的工业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和柴油机的发明,使石油的地位日益重要;二战结束之后,核能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发电;近些年来,美国开始了页岩气革命,并极有可能在未来使美国从能源进口国变为能源出口国。这些都说明,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不同的能源之间可能会迅速的实现更替,石油极可能会像多年前的木炭和煤炭一样在能源供给的地位顺次上下降,成为一种非决定性的能源。  一旦这一天到来,那将极大的改变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环境和格局。  首先,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地位将直线下降。如果世界上最主要的几大工业国如中国、美国等均实现了能源自给,波斯湾地区的战略地位必将迅速回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状态,即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虽处于海运的要冲,但除了向能源贫瘠国家运送石油的海伦外,再无人问津。(诸位网友可参考索马里如今的状况,虽然索马里处于海运的战略要冲位置,但如索马里没有干扰国际海运,几乎无人理睬。一旦发生内部动荡,波斯湾地区阿拉伯国家的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其次,由于伊斯兰国家、特别是环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或多或少的主动排斥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使得这些国家几乎均缺乏必要的工业能力,特别是石油化工能力,这决定了一旦主要工业国家停止进口阿拉伯国家的原油,这些国家将在极短时间内陷入经济困境。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预见到了这一未来远景,并试图做出一些改变,如迪拜、阿布扎比、多哈等进行的城市建设,但是人类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单纯脱离实业的经济行为无疑只是镜花水月。  第三,当这种石油输出的状况发生逆转之时,环波斯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最为恰当的政治行动只有两条路:工业化和建立稳固世俗化的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只有工业化才能使这些阿拉伯国家彻底摆脱依赖石油天然气出口的现状和短腿,同时,工业化的发展更会推动国家的世俗化进程;反过来,一个稳固的世俗化国家也会极大的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一个初步工业化的穆斯林国家或许并不可怕,但一定是一个重要的地区力量,可以轻易的左右中东的地缘战略形势。
  高规格
  不能与时俱进
  @wuban1997   好文章,楼主不要太监了。
  原本,  分裂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竞争的局面  看来,却造成了对了甚至是敌对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中东穆斯林国家的习俗及禁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东穆斯林国家的习俗及禁忌
你可能喜欢“伊斯兰国”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2 years ago268收藏分享举报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关注和发布与中东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文化…{&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关注和发布与中东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文化、语言等专业研究视野出发,紧扣热点,提供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深度分析。&,&permission&:&COLUMN_PRIVATE&,&memberId&:,&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关注和发布与中东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文化…&,&urlToken&:&zhongdongxueren&,&id&:7541,&imagePath&:&3be30ab01ecd853daf38b84.jpg&,&slug&:&zhongdongxueren&,&applyReason&:&&,&name&:&中东学人&,&title&:&中东学人&,&url&:&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zhongdongxueren&,&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11470,&avatar&:{&id&:&3be30ab01ecd853daf38b84&,&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3be30ab01ecd853daf38b84_l.jpg&,&articlesCount&:673},&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efa07f4aeb0a3eec65f7cda999d0cbed_r.jpg&,&lastUpdated&:,&imagePath&:&efa07f4aeb0a3eec65f7cda999d0cbed.jpg&,&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summary&:&\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 \u003Cstrong\u003E文|Kevin Sullivan 译|杨乙霖 \u003C\u002Fstrong\u003E傍晚,一辆辆白色的货车,载着“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未婚战士们的晚餐,驶入了伊拉克西部的城市希特(Hit)。据前希特市(Hit)市长透露,城中很多废弃的房屋被改造成了公共厨房,来自欧洲和阿拉…&,&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publishedTime&:&T18:54:32+08:00&,&sourceUrl&:&&,&urlToken&:,&id&:290420,&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false,&title&:&“伊斯兰国”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url&:&\u002Fp\u002F&,&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7541,&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efa07f4aeb0a3eec65f7cda999d0cbed_r.jpg&,&author&:{&bio&:&研究中东问题的骚年,微信号:MenaStudies&,&isFollowing&:false,&hash&:&ac8dcf0c57a&,&uid&:517100,&isOrg&:false,&slug&:&zhong-dong-xue-re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沉溺于探寻中东问题&,&name&:&中东学人&,&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zhong-dong-xue-ren&,&avatar&:{&id&:&cd499faf342e49&,&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memberId&:,&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294361}],&title&:&“伊斯兰国”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author&:&zhong-dong-xue-ren&,&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Kevin Sullivan
译|杨乙霖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p\u003E傍晚,一辆辆白色的货车,载着“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未婚战士们的晚餐,驶入了伊拉克西部的城市希特(Hit)。\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前希特市(Hit)市长透露,城中很多废弃的房屋被改造成了公共厨房,来自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妇女们在这儿为“伊斯兰国”的战士们提供后勤餐饮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斯兰国”许诺将在其已占领的叙利亚与伊拉克的领土上建立一个穆斯林的“天堂”,并以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民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对三十多名已经逃离或依旧居住在“伊斯兰国”领土上的对象进行采访后发现,真实的情况是:“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残酷的、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这里的日常生活对统治者和普通百姓而言是截然不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受访者透露,外国籍的“圣战分子”及其家属在“伊斯兰国”享有免费的住房、医疗、宗教教育、乃至流动餐车提供的餐饮服务。在这片国土面积与英国相当的领土上,“伊斯兰国”给“圣战分子”支付的薪水大部分来自于从其治下数百万民众处征收而来的税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些生活在“伊斯兰国”治下的民众,不仅要面对狂热残暴的“圣战分子”对俘虏进行的斩首、逼迫少数女性沦为性奴的画面,更要面对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的现实。许多民宅每天仅供电一或两个小时,而一些家庭甚至持续数周没有用上自来水。因为没有工作,很多人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食品价格。同时,医疗保障也极度匮乏,大部分学校关闭,并且“伊斯兰国”还颁布了各种外出的禁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过去的两年中,“伊斯兰国”通过视频网站YouTube和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宣传片,这帮助他们招募到了两万余名来自海外的“圣战分子”。在宣传片中“伊斯兰国”被描绘成一个当地居民和外籍“圣战分子”相处融洽,充满着摩天轮和棉花糖的童话世界。很多“圣战分子”因此带着家人,从世界各地奔赴“伊斯兰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受访者却强调:“实际上,在‘伊斯兰国’严苛的教法统治下,生活中充满着恐惧与不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自叙利亚北部城市拉卡(Raqqa)附近一个名叫代尔祖尔小镇的一名前阿盟官员Mohammad Ahmed无奈地说到:“现在的生活像是回到了石器时代,可曾经这里是如此的富足安宁。”今年六月艾哈迈德逃离了家乡来到约旦境内的阿兹拉克(Azraq)难民营,这里生活着约20000名叙利亚人。阿兹拉克难民营的生活条件并不理想,人们只能在空旷的地方生火煮饭,用桶接水盥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一些受访者表示,和叙利亚与伊拉克政府相比,“伊斯兰国”腐败较少,也提供了更高效的如道路修建与垃圾回收的公共服务。并且一些伊拉克民众也纷纷表示,伊拉克的逊尼派“圣战分子”比巴格达的什叶派政权更亲民。但没有任何一位受访者表示愿意支持“伊斯兰国”的“圣战分子”,他们认为“伊斯兰国”亲民的政府形象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不过只是为了掩盖其宗教狂热和残暴行径的本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希特市(Hit)市长,41岁的Hikmat al-Gaoud说:“我们对‘伊斯兰国’深恶痛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连年战乱,造成了国家机构的瘫痪,在“权力真空”的间隙,“伊斯兰国”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但“伊斯兰国”打压公共教育、破坏医疗基础设施、建立非合理、非正义司法体系的做法,无疑是社会的一种悲剧和倒退。“伊斯兰国”暴力血腥的环境将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生活在“伊斯兰国”境内的妇女们的权益通常也无法得到保障,她们面临着被诱拐、胁迫或是劫持的可能,甚至被迫嫁给“圣战分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于自身安全和保护家人的考虑,许多受访者拒绝透露他们的真实姓名。他们有些是通过视频或电话接受采访,有些则与驻伊拉克、土耳其或约旦的记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目前依旧生活在“伊斯兰国”的受访者,虽然面临着被网络监听的巨大风险,但仍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为世人描绘“伊斯兰国”真实的生活境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曾亲眼目睹过“伊斯兰国”的“圣战分子”对俘虏进行虐待或斩首,但是由于“圣战分子”不允许任何记者或国际观察员进入“伊斯兰国”,所以“伊斯兰国”在网络上发布的相关视频其真实性无从考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华盛顿邮报》本次采访持续数月,记者在阿兹拉克(Azraq)难民营寻访刚从“伊斯兰国”逃离出来的人们,大多数的采访都持续了两小时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斯兰国”除了控制着包括人口过百万的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在内的重要城市外,还管辖着广袤的农村。虽然“伊斯兰国”在各地区的政策不尽相同,但受访者对“伊斯兰国”的医疗设施、公共教育、司法体系、经济建设、妇女权益等问题的描述近乎相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妇女必须要穿戴面纱,外出时需有男性亲属陪同,否则就要面临鞭刑惩戒。很多妇女因为担心外出时被劫持并胁迫与“圣战分子”结婚,所以不得不待在家中减少外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为外籍“圣战分子”服务的医院通常会高薪聘请来自海外的职业医师,但当地居民就医的诊所却缺少必要的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的部分地区,居民无法使用电话、互联网等基础通讯设施。即使在可以使用的地区,这些服务由“圣战分子”严格监控。“圣战分子”建立了一些网站专门用于宣传招募活动,他们怂恿全世界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奔赴“伊斯兰国”。有大约200名来自芝加哥、丹佛、明尼河波利斯等地的美国青少年曾试图前往叙利亚,但据美国官方资料显示:大部分人未能抵达目的地就已被警方抓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除了专门为外籍“圣战分子”的子女提供宗教学习的学校外,其余学校大多都已关闭。“圣战分子”没收并公开烧毁了所有这些学校的毕业证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居住在摩苏尔(Mosul)的女教师哭诉着说:“生活在‘伊斯兰国’的每一天都是噩梦,我们看不见未来。也许我们会被‘圣战分子’杀害,也许会在战乱炮火中死去,我们的生命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威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防止人们逃离“伊斯兰国”,“圣战分子”修建了许多边防检查站,但尽管如此,在当地“蛇头”的帮助下,人们纷纷逃离至约旦、土耳其、黎巴嫩或是未被极端主义者控制的伊拉克地区。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叙利亚和约旦边境处60%的难民都逃离自“伊斯兰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的宣传片中,“圣战分子”被塑造成解放者的形象。在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中,“圣战分子”还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但受访者却表示,因为“圣战分子”无节制地使用暴力,所以大多数当地居民都对“圣战分子”避之不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负责运营名为“拉卡的杀戮静悄悄”社交网站的拉卡本地人Abu Ibrahim al-Raqqawi说:“即使我们在街道上或是商店里遇见‘圣战分子’,也总是躲得远远地……拉卡的居民从未像今天这般,明明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却如同客居异乡的游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们为何选择加入并留在“伊斯兰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受访者称,“伊斯兰国”成功招募到众多当地居民,并且他们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许多朋友、邻居都选择加入“伊斯兰国”,成为一名士兵,一位老师或是政府工作人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些人是出于相信“伊斯兰国”能够借助伊斯兰教法完成征服世界的目标,从而加入了“伊斯兰国”,但更多的人则是迫于经济上的压力而为“伊斯兰国”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伊斯兰国”,食物价格的飞涨,很多人无法得到充足的食物。为了养家糊口,加入“伊斯兰国”成了人们唯一的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六月刚刚逃离家乡的52岁Yassinal-Jassem说:“在‘伊斯兰国’没有任何其它的工作机会,如果你不想忍冻挨饿,就必须为‘伊斯兰国’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伦敦国王学院“激进主义和政治暴力问题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adicalization and Political Violence)主任Peter Neumann强调:“虽然外籍‘圣战分子’成了‘伊斯兰国’发展过程中强有力的推动器,但从长远而言,他们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正如2000年初的时候,伊拉克的各部落之所以联合反抗基地组织在其境内的活动,主要原因在于,基地组织被当地人看作一股境外势力。而如今在被‘伊斯兰国’掌控的伊拉克境内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那些生活在“伊斯兰国”境内的受访者则表示,“圣战分子”将任何可能的反抗或是起义都扼杀在萌芽状态,他们杀害任何质疑或是不忠于他们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五月从叙利亚逃离至阿兹拉克难民营的70岁FatenHumayda说:“虽然‘圣战分子’暴力行径的增加招致了当地居民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怨愤,但由于当地民众间的相互猜忌,绝不可能形成团结有效的反抗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六月离开叙利亚家乡的Ahmed说:“一些阿拉伯‘圣战分子’试图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但是海外‘圣战分子’则从未有过这样的尝试。即使‘伊斯兰国’宣称他们是为了给穆斯林兄弟提供更好的生活,但他们似乎总是忙于和叙利亚政府军或是其他反对派交战。‘圣战分子’只是在战斗,却没有治理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Jassem在阿兹拉克难民营炽热的铁皮小屋内接受采访时,回忆起在“伊斯兰国”的生活:他年仅2岁的孙子被发现罹患脑瘤,医生告诉他手术治疗需要800美金,可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场工人,而当“伊斯兰国”占领了他的家乡之后,他就彻底失业了。他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所以他只能去乞求“圣战分子”救他的孙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圣战分子”告诉他,如果他的儿子加入“伊斯兰国”参与战斗,那么他们会支付这笔费用。可是如果儿子成为一名“圣战分子”,让他觉得惶恐不安,但如果失去了孙子,他则会伤心不已。迫于无奈Jassem带着家人挤上了“蛇头”偷渡的卡车。如今,他的孙子已在约旦接受了医疗公益组织的救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Jassem站在狭小的铁皮屋内,看着远方广阔荒凉的沙漠唏嘘:“我再也不会回到叙利亚了,那儿早已不再是我曾深爱的叙利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版权申明\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为中东研究通讯研究团队原创,如有意转载请与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众号(MenaStudies)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中东研究通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东研究通讯关注中东问题研究前沿,定期推动优质的中东知识、最新中东研究以及中东资讯,服务各阶层大众,欢迎各界学人关注、指正与批评!\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0:54:3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5,&collapsedCount&:0,&likeCount&:26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efa07f4aeb0a3eec65f7cda999d0cbed_r.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610,&height&:385},&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zhongdongxueren&,&name&:&中东学人&},&tipjarState&:&inactivat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35,&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8:54:32+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435df57c63ea4b83d410b1d&,&uid&:783500,&isOrg&:false,&slug&:&na-bian-de-la-tiao-ban-jie&,&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那边的辣条半价&,&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na-bian-de-la-tiao-ban-jie&,&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怠惰的中专生&,&isFollowing&:false,&hash&:&725ec0c15eca4122d0bdb86d305eb0ad&,&uid&:431600,&isOrg&:false,&slug&:&dai-duo-39&,&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怠惰&,&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dai-duo-39&,&avatar&:{&id&:&v2-3dcdfa16dd41f7a&,&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23f7bef10bedbae88b1ca4ce&,&uid&:068200,&isOrg&:false,&slug&:&liuxin697301&,&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Bibliomania&,&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liuxin697301&,&avatar&:{&id&:&v2-7fd854f1a4f86d294b290b1da1368a78&,&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学生党。&,&isFollowing&:false,&hash&:&23dddeb00d8&,&uid&:113600,&isOrg&:false,&slug&:&di-qi-xiang-4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233&,&name&:&StayGoods&,&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di-qi-xiang-40&,&avatar&:{&id&:&d7e16fa542ae6b14a5fe04ec3ef421c3&,&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adb665ffbe4a3bbdc8154&,&uid&:950300,&isOrg&:false,&slug&:&a-fan-ti-12-35&,&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阿凡提&,&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a-fan-ti-12-35&,&avatar&:{&id&:&v2-8e2adeddf24e86a&,&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 \u003Cstrong\u003E文|Kevin Sullivan 译|杨乙霖 \u003C\u002Fstrong\u003E傍晚,一辆辆白色的货车,载着“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未婚战士们的晚餐,驶入了伊拉克西部的城市希特(Hit)。据前希特市(Hit)市长透露,城中很多废弃的房屋被改造成了公共厨房,来自欧洲和阿拉…&,&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50\u002F83ca1e12fad4c3c8b16d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研究中东问题的骚年,微信号:MenaStudies&,&isFollowing&:false,&hash&:&ac8dcf0c57a&,&uid&:517100,&isOrg&:false,&slug&:&zhong-dong-xue-re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沉溺于探寻中东问题&,&name&:&中东学人&,&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zhong-dong-xue-ren&,&avatar&:{&id&:&cd499faf342e49&,&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zhongdongxueren&,&name&:&中东学人&},&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薛庆国
译|李睿恒\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p\u003E本文原载于沙特《生活报》日版,经作者本人授权,中东研究通讯团队将其译为中文版,供业内外人士学习与参考!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过去的两年里,‘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各种后遗症令阿拉伯人疲于应付,无心他顾,忽略了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包括中国提出的复兴古老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按照中国的官方表述,这项倡议的全称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来说,这项倡议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在政治、社会与文化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阿拉伯国家恰恰构成了丝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一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古今丝绸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介绍中国对未来新丝绸之路的构想前,首先要对古丝绸之路做一个简短的回顾。因为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来看,中国这一倡议的灵感都是源自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最初是由一系列交错的道路组成,驼队穿行其中,在中国、中亚、波斯、阿拉伯、小亚细亚以及欧洲间运载货物。其中最重要的货物,要数丝绸、瓷器、玻璃、宝石、香料、香水以及中草药。同时,这条路还为不同文明间知识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不同的宗教、哲学与艺术由此得以流传。直至公元16世纪前,丝绸之路一直在各民族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指一系列海上的通商航线。这些航线兴起于和陆上丝绸之路大致相同的时间,沟通了中国、亚洲与非洲等地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丝绸之路是一个能在各国人民心中唤起美好记忆的历史概念。这不仅是因为丝绸外表的华美及其柔软的触感,更是因为这条范围涵盖了半个地球的道路,记载下了人类历史上和平与合作的辉煌的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后,丝绸之路的概念从深埋已久的历史宝藏中被发掘,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随后,中国政府于去年3月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文件:《愿景与行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文件的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是三条路线。第一条由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第二条由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第三条从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为两条路线,一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第二条为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亚非欧三大洲的60多个国家,人口超过44亿(占到了全球人口的63%),经济总量达到21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29%)。\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份文件划定了为建设“一带一路”进行国际合作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该倡议中的优先领域。这意味着,上马大批和铺设道路、修建铁路相关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保障海陆空运输安全,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安全通道,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以及推进光缆通信建设,畅通“信息丝绸之路”,等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解决贸易投资的便利化问题,文件建议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开发清洁能源与新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绿色丝绸之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落实这些丰富多样的发展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完成。为此,中国于去年年末提出建立丝路基金的倡议,为相关项目融资。同时,中国还倡导建立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在内的多边金融机制。\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6月份,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都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其中包括除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以外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在中东国家中,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阿曼、约旦、埃及、伊朗和以色列也都加入其中。无疑,这些政治立场不尽相同、甚至对立冲突的国家加入亚投行,其意义十分重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项中国倡议不只局限于物质领域,还涵盖了人文领域内的合作,强调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为此,中国倡议加强相关国家在文化、学术、人员、媒体等方面的合作,并承诺每年向沿线国家学生赴中国大学就学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并已开始执行或跟进与相关国家的文化合作项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最近与阿拉伯友人的多次讨论中,我注意到他们都对该倡议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厌倦了“铁与火的逻辑”之后,他们对“丝绸的逻辑”表示欢迎。但他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虑,因为对于以实用主义著称的中国来说,竟然提出这样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近乎浪漫的倡议,他们感到惊讶。这些疑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1.为什么中国要在这个时间提出这项倡议?它的逻辑与目标何在?\u003Cbr\u003E2.对于阿拉伯人而言,这项倡议是否意味着在要在中国与美国之间选择站边?\u003Cbr\u003E3.在地区经历动荡的背景下,这项倡议对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性何在?\u003Cbr\u003E4.这项倡议和饱受众多国家指责的“野蛮的全球化”有何不同?它是否会较为仁慈与人道?\u003Cbr\u003E\u003Cb\u003E针对阿拉伯疑虑的回应\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一、为什么中国要在这个时间提出这项倡议?它的逻辑与目标何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在当前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有其国际与国内的原因与背景的。就国内而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与资金,而且在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等诸多领域具备了较为先进的技术能力。中国在软实力方面也有一大优势,即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通过这条路,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道路具有独特性,它不是外国以武力威胁强加给中国的,也不是对某个现成模式或已有理论的机械式照搬,它立足于中国的现实与国情,又吸取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又面临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结构性困难,对外出口增长受制于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改革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动力和出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国际而言,当今世界格局与1989年前后的情况很不一样。1989年以后,随着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预言西式民主制度将一统世界的“历史终结”论盛行一时。而今天,金融与经济危机席卷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危机频现,不仅其边缘区域如此,而且欧美中心区域也面临诸多危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西方国家用武力干预或物质诱惑在世界多地实行的西式民主,令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一些国家陷入萧条、动乱、内战乃至崩溃。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反思与批判之声,不仅出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而且也屡屡出现于西方社会内部。人们指责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及现行世界秩序造成了严重后果,如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被日益边缘化,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经济逻辑主宰一切,西方援助往往附加政治条件,而无视对象国的文化背景与传统习俗等复杂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发达国家普遍进入经济成熟期,发展的活力与后劲均显不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潜力未能充分发掘的瓶颈。而这些问题,中国均有能力参与提供解决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既有利于中国,也惠及世界、尤其是众多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尽管采用市场机制,但它不仅是一项宏大的经济、贸易工程,而且体现了中国对人类未来、世界和平、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的全局性战略设想,是中国政界、思想界、文化界精英的集体智慧结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包括阿拉伯学者在内的全世界有识之士对于人类历史与未来发展的思考。这一倡议不是要根本性地颠覆当今世界秩序,而是要对其加以改革;不是要替代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对现有机制作补充和改进,并谋求相关国家发展计划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至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意味着有关国家要在中美两强之间选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出于对中国倡议性质的误解。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中国认为,“一带一路”不应该是美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对抗争利的博弈场,而应该成为中美探索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实验场;这种大国关系,可用“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式表述加以概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三、在地区经历动荡的背景下,这项倡议对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性何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带一路”倡议对于阿拉伯人的重要意义,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就物质层面而言,阿拉伯民众都清楚近几十年来中国深度参与了阿拉伯各国的城乡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由中国人兴建、遍布阿拉伯大地的道路、桥梁、医院、剧场、体育馆、现代化通讯网络等等,已成为中国参与阿拉伯建设的一个个标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最新的此类项目之一,就是中铁公司承建的沙特境内连接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城的高铁。此外,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进入每一个阿拉伯家庭,这些产品虽然与德国、日本产品尚有一定差距,但却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正是由于大量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数以亿万计的阿拉伯中低收入民众得以过上现代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阿拉伯人更重要的意义,还是体现在非物质的层面。确实,今日中东正深受动荡与战乱之苦,这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构成挑战,也赋予这一倡议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跨国家、跨地区、收益巨大的共同发展项目,如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区、跨国油气管道、巨大的淡水调送工程等等,有可能将地区国家联系在一起,组成命运共同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倘若相关国家意识到,较之彼此冲突与争夺,相互协商合作能带来无可比拟的大收益,那么,它们无疑会三思而后行,逐步调整目前这种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外交政策,以互利共赢的新理念,取代零和游戏及“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要等解决了区域问题后才能实施,相反,这一倡议有可能为解决中东冲突的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中东冲突各国未必能在短期心悦诚服地接受、珍惜这一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相信饱受战乱之苦的中东各国,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旷日持久的冲突,只可能通往死路,耗尽地区各国的财富和资源,摧毁地区人民的能力和梦想。此外,“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终将造福于中东地区人民,为根除贫困、消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做出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极有必要将古代丝绸之路体现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等丝路精神在当代加以弘扬,使之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要精神追求。可以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最重要的精神产品,其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产品、技术、资金、设施。这种精神产品在当今的中东是一种稀缺品,它是21世纪的中国“丝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四、这项倡议和饱受众多国家指责的“野蛮的全球化”有何不同?它是否会较为仁慈与人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阿拉伯人关注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比主导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更加仁慈和人道,中国更应该把这一关注视为一个重要提醒。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漫长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环保,以污染环境的代价换取发展,就不可能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通过腐败贿赂、盘剥劳工、以次充优等不正当途径获利,就不可能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只以赢利为唯一目的,不尊重当地的文化,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注意让发展红利惠及当地人民,就不可能将“一带一路”建成和谐友好之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坦率而言,当今中国还存在许多不足,中国企业、个人乃至官方的某些行为,与中国领导人宣示的“丝路精神”还有不小距离。上述问题无论在中国国内发展中、还是在与外部世界交往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道路重新审视、不断改革的过程,是中国自身不断凝练、学习、践行“丝路精神”的过程,还是中国与世界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的过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获得成功?答案与另一个问题有关:“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像丝绸一样柔软?\u003C\u002Fp\u003E\u003Cb\u003E版权申明\u003C\u002Fb\u003E本文为中东研究通讯研究团队原创,如有意转载请与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众号(MenaStudies)联系。\u003Cbr\u003E\u003Cb\u003E中东研究通讯\u003C\u002Fb\u003E中东研究通讯关注中东问题研究前沿,定期推动优质的中东知识、最新中东研究以及中东资讯,服务各阶层大众,欢迎各界学人关注、指正与批评!&,&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8:45:25+08:00&,&url&:&\u002Fp\u002F&,&title&:&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像丝绸一样柔软?&,&summary&:&\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 \u003Cstrong\u003E文|薛庆国 译|李睿恒\u003C\u002Fstrong\u003E本文原载于沙特《生活报》日版,经作者本人授权,中东研究通讯团队将其译为中文版,供业内外人士学习与参考!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两年里,‘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各种后遗症令…&,&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4,&likesCount&:43},&next&:{&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50\u002F3697b6faebc4a53d63ea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研究中东问题的骚年,微信号:MenaStudies&,&isFollowing&:false,&hash&:&ac8dcf0c57a&,&uid&:517100,&isOrg&:false,&slug&:&zhong-dong-xue-re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沉溺于探寻中东问题&,&name&:&中东学人&,&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zhong-dong-xue-ren&,&avatar&:{&id&:&cd499faf342e49&,&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zhongdongxueren&,&name&:&中东学人&},&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 | 李世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p\u003E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哲学有着光辉灿烂的伟大历史。从早期经院哲学的出现,到唯理不信的意志自由派同保守派间旷日持久的论战,到以艾什尔里为代表的调和派走上历史舞台,再到大哲安萨里结合艾什尔里主义和苏菲神秘主义而首创的实用主义哲学体系成为官方哲学,直至伊本·鲁世德挺身捍卫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思想,可以说,公元十三世纪以前的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哲学在曲折中不断交融、传承、创新,在世界哲学史上也占有特殊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进入近现代,面对殖民主义的进犯和欧洲文明的崛起,尽管有关复兴阿拉伯伊斯兰思想与哲学的尝试和努力屡见不鲜,却难以阻挡“质疑”和“抛弃”的论调在青年人中蔓延;另一方面,随着西方价值观与阿拉伯伊斯兰本土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与冲突,一部分“遵古”、“复古”、“一切还原经典”的论调开始扩散,乃至伊斯兰教的原旨主义一度成为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代名词;普通信众内心的矛盾、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危机也应势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世界,从各类学术论坛到普通大学的课堂,“我们应如何对待‘遗产’?”时常被作为焦点问题抛出,而穆罕默德·阿比德·贾比尔正是率先出现,并站在思想与哲学的高度研究、回应这一问题的重要学者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现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家的旗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穆罕默德·阿比德·贾比尔(0.05),现当代阿拉伯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批评家之一。1935年出生于摩洛哥东部一座小城,1958年顺利考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后于1970年成为摩洛哥建国以来首位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并留校任教。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除了执教于三尺讲台,他还活跃在国内外各类学术研讨会上和政党集会中,围绕阿拉伯伊斯兰“遗产”、阿拉伯民族性、现当代阿拉伯思想、阿拉伯民族的崛起、宗教与国家、民主与人权、阿拉伯古代哲学及哲学家等话题广泛而深入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理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贾比尔著述颇丰,前后执笔或主持撰写了近三十部专著,其中:《我们与遗产》、《遗产与现代性》、《阿拉伯思维批评》(丛书)、《现当代阿拉伯思想问题》、《伊本·鲁世德:生平及思想》、《认知&古兰经&》等作品先后在阿拉伯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热烈反响,陆续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在摩洛哥,以其姓名命名的各类论坛、书展、研究中心比比皆是,教授本人在逝世后也仍被视作摩洛哥乃至阿拉伯世界现当代思想家的一面永久的旗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不可译的“遗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贾比尔教授所言,今天阿拉伯人所赋予“
”即“遗产”一词的内涵和意义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未曾出现的;其所拥有的众多“分支”也因各自承载的观念、意识领域丰富的内涵而致使该词无法被直接翻译为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自二十世纪下半叶起,众多阿拉伯思想家,无论其属于何种流派,都纷纷围绕“遗产”展开讨论,也由此带来针对该词概念和含义的不同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贾比尔教授首先致力于将\&
\&(二者原意均为“遗产”)加以区别,强调历史上的伊斯兰教法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各自领域内均多用\&
\&而少用\&
\&;此外,无论前者或后者,乃至所有由根母\&
\&派生出的阿拉伯语名词在过去也从不曾带有现当代阿拉伯哲学所赋予其的“思想文化遗产”的含义,而是多指物质层面的财产继承。此外,无论英文中的‘Heritage’,‘Patrimony’或法文中的‘Héritage’,‘Patrimoine’,均不足以表达今天我们所赋予 “
”一词的深刻内涵;即便‘Héritage’一词在法语中已被赋予“精神遗产”的含义,相较于现当代阿拉伯哲学范畴中的“
”则仍然显得单薄而贫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贾比尔教授指出,在现当代阿拉伯思想、哲学的范畴内,“
”意指所有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相关的遗产,它被披上了直觉和观念意识的外衣;这些内涵并不曾出现在前人的言谈或思想中,更不曾出现在任何一门当前尚存的外语中。作者进一步指出,“
”所具备的根本特点,是其不仅仅意味着“过去如何”,同时也意味着(也许首先意味着)“过去应如何”;这里,“
”在现当代阿拉伯哲学范畴内实现了认知、观念意识和直觉的融合。由此,我们可以认为\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所有以直觉为外衣、以思维为基础的认知与观念意识的集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遗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现代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遗产批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思维批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遗产”问题并不是阿拉伯人独有的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没有任何社会不重视自身的文化遗产。贾比尔教授认为,对当代阿拉伯思想而言,“遗产”问题是理论由产生到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过程中最常涉及的问题之一,因它属于阿拉伯-伊斯兰“自我”的问题,关乎在变幻、动荡的世态中找寻一片平衡的所在。要弄清为什么研究“遗产”,可以从厘清以下两对关系入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遗产”与“现代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上去与“过去”有着直接联系的“遗产”问题,实际与“当下”的阿拉伯世界(思想、政治、社会领域)紧密相关,也因此充斥着各类选择间的矛盾、争论和尖锐的斗争。自二十世纪初期以来,“回归本源还是与时俱进?”成为困扰阿拉伯人、穆斯林信众的一道仿佛无解的思想命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一部分人坚持认为阿拉伯伊斯兰“遗产”作为过去时代的产物理所当然应与其他普通遗产一样留在过去,对其研究仅仅应该由那些专门研究过去事物的专家、学者完成,对其重视也应限于在大学讲堂和特定的报刊杂志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言之,这些人认为对“遗产”的“过度”重视同“现代性”的要求相去甚远,也势必付出“厚此薄彼”的代价。贾比尔教授旗帜鲜明地对这一论调予以驳斥:持这一观点的人们忽视了自古至今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个根本特点,即\u003Cstrong\u003E文化内部的“运动”并没有体现在生产新的事物上,而体现于对旧事物的重塑\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一运动自公元七世纪开始伴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于公元十五世纪随其走向“中衰”,又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发挥了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不同于那些认为“现代性”仅是一种产自西方的文化现象的学者,贾比尔教授眼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普世的“现代性”,而仅仅存在因时间、环境、历史条件不同而不同的多样“现代性”;\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现代性”的关键在于理性和民主,“现代性”的灵魂在于批判和创新\u003C\u002Fstrong\u003E。对阿拉伯伊斯兰“遗产”而言,“现代性”的内在要求则是将所谓“遗产式理解”上升为“现代式理解”,即对“遗产”的“时代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拒绝“遗产”或与其断绝关系,而是通过与“遗产”共处而将其提升至“与时俱进”的新水平。教授进一步指出:\u003Cstrong\u003E对阿拉伯人而言,通往“现代性”的道路应从针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有规律的批评出发,以激发文化内部真正的变革为目的。\u003C\u002Fstrong\u003E所以,“遗产”问题实质上是“现代性”问题;这种“现代性”一定是首先源自内部,源自阿拉伯思想饶沃的土壤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遗产批评”与“思维批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从“遗产”到“现代性”的过度唯有一条道路可选,那么这条道路在贾比尔教授看来一定是“思维批评”之路。换言之,“思维批评”是当代阿拉伯人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现代性”而避无可避的一大命题。正如摩洛哥当代著名学者、评论家卡迈勒·阿卜杜勒·拉提夫所指出的:贾比尔著作最显著和最重要的特点,体现在其对“阿拉伯思维”的批评计划中——这些批评旨在打破阿拉伯思维运行的传统机制,进而使阿拉伯文化得以摆脱固有的思想工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疑,正是当下阿拉伯人所面临的各类思想观念领域的问题促使这一计划给予了“遗产”问题更多的重视。无论“遗产批评”或“思维批评”,贾比尔教授均强调客观性、理性应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事“遗产”研究的阿拉伯现当代学者因政治利益、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派系林立,尤其表现在保守派与现代派之间的两极对立。贾比尔教授首倡在认知层面“与‘遗产’相分离”,鼓励我们摆脱意识形态和自身利益的束缚来重新审视我们的“遗产”,以达到再次与“遗产”相联系的目的。在通往真正阿拉伯现代性的道路上,“遗产批评”是出发点,“思维批评”是落脚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传承与创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穆罕默德·阿比德·贾比尔有关阿拉伯传统哲学、现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哲学等命题的论述和观点在摩洛哥乃至阿拉伯世界的相关领域掀起了一场长期的学术争论热潮,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至今仍不绝于耳,也由此造就了较为活跃的学术氛围。无论如何,作为教师、学者的贾比尔教授都是青年学者学习的楷模。笔者以为,教授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首先源于他继承了阿拉伯古代先贤的伟大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益于“遗产”去权威化、理性化的创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贾比尔教授在教学中从事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当代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哲学中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而“遗产研究”正是找到这种平衡的必经之路。对于正处于一场变局中的拉伯世界,面对种种思想、观念领域的难题,对“遗产”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新的解题思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版权申明\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为中东研究通讯研究团队原创,如有意转载请与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众号(MenaStudies)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中东研究通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东研究通讯关注中东问题研究前沿,定期推动优质的中东知识、最新中东研究以及中东资讯,服务各阶层大众,欢迎各界学人关注、指正与批评!\u003C\u002Fp\u003E&,&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8:46:36+08:00&,&url&:&\u002Fp\u002F&,&title&:&穆罕默德o阿比德o贾比尔与阿拉伯伊斯兰“遗产批评”&,&summary&:&\u003Cb\u003E微信号:MenaStudies\u003C\u002Fb\u003E \u003Cstrong\u003E文 | 李世峻\u003C\u002Fstrong\u003E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哲学有着光辉灿烂的伟大历史。从早期经院哲学的出现,到唯理不信的意志自由派同保守派间旷日持久的论战,到以艾什尔里为代表的调和派走上历史舞台,再到大哲安萨里结合艾什尔里主义和苏菲神秘主义而首创…&,&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2,&likesCount&:7}},&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35,&likesCount&:268,&FULLINFO&:true}},&User&:{&zhong-dong-xue-ren&:{&isFollowed&:false,&name&:&中东学人&,&headline&:&沉溺于探寻中东问题&,&avatarUrl&:&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cd499faf342e49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zhong-dong-xue-ren&,&bio&:&研究中东问题的骚年,微信号:MenaStudies&,&hash&:&ac8dcf0c57a&,&uid&:517100,&isOrg&:false,&description&:&沉溺于探寻中东问题&,&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zhong-dong-xue-ren&,&avatar&:{&id&:&cd499faf342e49&,&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mment&:{},&favlists&:{}},&me&:{},&global&:{&experimentFeatures&:{&ge3&:&ge3_9&,&ge2&:&ge2_1&,&growthSearch&:&s2&,&nwebQAGrowth&:&experiment&,&qawebRelatedReadingsContentControl&:&close&,&liveStore&:&ls_a2_b2_c1_f2&,&qawebThumbnailAbtest&:&new&,&nwebSearch&:&nweb_search_heifetz&,&rt&:&y&,&showVideoUploadAttention&:&true&,&isOffice&:&false&,&enableTtsPlay&:&post&,&editorVideomakerEntrance&:&e&,&enableVoteDownReasonMenu&:&enable&,&newLiveFeedMediacard&:&new&,&newMobileAppHeader&:&true&,&androidPassThroughPush&:&all&,&hybridZhmoreVideo&:&no&,&nwebGrowthPeople&:&default&,&nwebSearchSuggest&:&default&,&qrcodeLogin&:&qrcode&,&seE&:&0&,&androidDbFollowRecommendHide&:&open&,&isShowUnicomFreeEntry&:&unicom_free_entry_off&,&newMobileColumnAppheader&:&new_header&,&feedHybridTopicRecomButtonIcon&:&yes&,&androidDbRecommendAction&:&open&,&zcmLighting&:&zcm&,&androidDbFeedHashTagStyle&:&button&,&appStoreRateDialog&:&close&,&default&:&None&,&isNewNotiPanel&:&no&,&wechatShareModal&:&wechat_share_modal_show&,&growthBanner&:&default&,&androidProfilePanel&:&panel_b&}},&columns&:{&next&:{},&zhongdongxueren&:{&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u002Fapi\u002Fcolumns\u002Fzhongdongxueren&,&name&:&中东学人&,&creator&:{&slug&:&zhong-dong-xue-ren&},&url&:&\u002Fzhongdongxueren&,&slug&:&zhongdongxueren&,&avatar&:{&id&:&3be30ab01ecd853daf38b84&,&templat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SetPoster&: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edition&:{&baidu&:false,&yidianzixun&:false,&qqnews&:false},&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userAgent&:{&ua&:&Mozilla\u002F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u002F7.0; rv:11.0) like Gecko&,&browser&:{&name&:&IE&,&version&:&11&,&major&:&11&},&engine&:{&version&:&7.0&,&name&:&Trident&},&os&:{&name&:&Windows&,&version&:&8.1&},&device&:{},&cpu&:{}}},&message&:{&newCount&:0},&pushNotification&:{&newCount&: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斯兰 穆斯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