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想问一下,这个游戏必须有VR和摇杆爱好者才可以玩吗

一流VR设备太贵 “网吧”成VR游戏推广急先锋|vr|虚拟现实|游戏引擎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一流VR设备太贵 “网吧”成VR游戏推广急先锋
  作者 马婧
  20亿美元收购Oculus,发布Hololens,、HTC即将发布第一代的消费者产品,3200万美元收购德国增强现实技术公司Metio。小米、华为等国内主流的手机厂商也陆续会推出自己的VR设备??、、爱奇艺都在发布自己的VR战略。
  其实,VR产业其实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主要应用在数字虚拟城市、博物馆和军事项目中。VR的影响力伴随着VR概念股纷纷涨停不断飙升,今年也被成为VR元年。VR的布局主要集中在硬件、渠道上,内容匮乏、硬件成本高才是VR最大的问题。
  去年4月Unity 5正式发布,不仅提升了光影特效、云计算平台的效率,并开始支持多平台的VR设备(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1个月后,游戏引擎开发商Epic宣布游戏引擎虚幻4将支持Valve的虚拟现实设备Steam VR。
  这两则消息更加坚定了王福来加入VR游戏创业大军的决心。
  2015年3月,西瓜互娱成立,“上大学的时候就对VR很感兴趣,这两个引擎很大程度上抹平了VR的技术瓶颈,可以创造出特别惊艳的效果,我们只要专注于游戏的设计、玩法上就可以了。”西瓜互娱创始人兼CEO王福来表示。
  手游寒冬不出意外地降临了。腾讯、为代表的游戏巨头瓜分了手游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创业公司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已经在手游圈摸爬滚打5年多的高翔几乎见证了手游从萌芽到爆发再到寒冬的整个过程,他意识到VR很有可能正处于爆发的前夜。接触VR半年时间后,果断从原公司离职,成立了晶石互娱并担任CEO,专注VR游戏内容研发。同期,作为一个有游戏梦的游戏制作人,陶晓峰已经厌倦了手游的付费驱动模式,去年年底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专心做一款优质VR游戏。
  3个人因为不同原因成为了VR游戏创业的一分子,成为了解决VR内容匮乏的排头兵。
  国内外的不同发展路径
  对游戏行业来说,和VR结合后的强烈沉浸感将掀起新的游戏革命。游戏厂商纷纷呼吁重新评估VR里面的恐怖游戏,很多以前在端游上看到很普通的游戏,通过VR就会让玩家觉得特别恐怖。
  从游戏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输入、传输、输出的变化。回忆起游戏厅里的青涩年华,使劲晃摇杆、拍击按键等动作是让玩家感觉最为爽快的时刻。电脑游戏出现后,输入设备从摇杆、按钮变成了鼠标键盘,输出设备也变成了显示器。传输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单机游戏、连网游戏、实时对战类游戏相继出现,现在的竞技游戏延迟可以控制在十几毫秒。
  智能手机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方式,玩家可以直接用手触摸屏幕。VR不仅仅是头显技术本身的一个进步,而是可以很好地与戒指、手环等智能硬件,手势识别、动作捕捉芯片相结合,这些都将成为VR的输入端。
  国内外的VR发展路径将会截然不同。其实,国内外的玩家本身也有很大的区别,王福来表示,“把握住玩家心理很重要,像国外最火的沙盒游戏(包含动作、射击,格斗,驾驶等多种元素,一般游戏地图较大,交互性强、内容多、可玩性高、自由度高是其特点),国内玩家不是特别感冒。国内玩家最核心的价值观,从传奇到现在没怎么变过,就是多人对抗、多人协作,国内玩家注重成长、结果,国外玩家注重过程、探索。”
  凭借完善的重度玩家体系、良好的付费意愿,国外的VR游戏将会朝着重度化的方向发展,定价过高的设备、软件在国外重度玩家看来并不是问题,他们愿意为沉浸式的体验买单。
  国内市场和国外刚好相反,缺乏重度玩家体系,小白玩家占了主流,轻度化可能是更好的发展方向。其实,就连传统的手柄对于国内玩家来都不是特别熟悉,只有主机玩家、PC发烧级玩家会经常使用。因此,国内VR游戏人普遍认可游戏越简单越好,尽可能少地去设计按键动作。
  轻度游戏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门槛低,如果没有丰富的游戏开发经验,初次接触VR游戏不是那么好做的。用户体验一个游戏的时间只有5?10分钟,需要该游戏有很强的代入感,让用户在这段时间内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设计的比较简单,一两分钟后游戏的节奏就要慢慢加快,功能也要有所提升。如果一直没有挑战性会让用户觉得很无聊,如果一上来就很难又会让用户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
  陶晓峰告诉钛媒体,“做一个让用户觉得好玩的VR游戏是要靠长时间积累的,比如很多人都觉得赛车游戏很好做,但其实不是的。好的赛车游戏,比如说一个弯道,什么时候转弯,什么时候直线,中间是有一个节奏感的,转换到用户体验上就是有时紧张,有时疯狂。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但是用户在玩的时候会深刻的感受到。”
  在王福来眼中,“现在的VR游戏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游戏,还没有过渡到手游在线时长、存留这种阶段。比对手游来看,VR连愤怒的小鸟这个阶段还没达到。但随着VR游戏的发展,VR游戏将呈现出类似独立游戏的形态。在引擎的支持下,你开发出一款VR游戏,在电脑上都是可以运行的。”
  和手游的寒冬相比,资本对于VR游戏的态度则更加开放。手游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可能就能拉来投资,后来需要拿出DEMO(小样),再后来就得提供流水。VR游戏融资的状态更像手游早期,资本有比较强烈的意愿布局一些VR游戏公司。
  “网吧”将成为VR游戏推广主要渠道
  对于VR游戏来说,一个好的产品不足以引爆整个市场。就像手游的井喷式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一样,价格居高不下的VR设备则成为了VR推广的拦路虎。国内游戏巨头没有在VR上大力投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没有一套完整的商业变现体系。
  在陶晓峰看来,硬件设备普及到了一定程度后,各大厂商便会加大内容上的投入,VR游戏自然会进入一个爆发期。
  VR游戏主要分为几种:基于PC运行的、主机运行的、手机和眼镜结合、一体机。手机和眼镜结合的这种方式,对于研发的要求基本和手游持平。其他几类游戏则需要有端游研发经验的团队。长远来看,一体机肯定是VR的未来,现阶段基于PC的方式可能会更好一些。手机和眼镜结合的形式更像是过渡解决方案,教育用户的意义更大。
  体验世界一流的VR设备需要花多少钱呢?Facebook为Oculus的VR头盔给出的建议就是一台配备NVIDIA GeForce 970 或 RAdeon 290的显卡,这样的显卡每张的成本至少都在300美元。高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跑Oculus最新消费版的话,成本至少在1万元,头盔本身的价格,6000多元的电脑一般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其实现在大家主要玩手机游戏和主机,市场上高配置的电脑饱有量很低,发烧友级别的可能会有。”
  特定时代下,人们想玩但是又买不起电脑促成了街头网吧的一座难求,网吧对于电脑的普及、推广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动辄上万的VR设备和当年昂贵的电脑是一个道理,线下体验店将成为推动VR发展的重要渠道。
  北京竞技时代创始人李金龙表示,“除了打造VR电竞立体化赛事外,计划今年在全球通过免费提供VR电竞内容和设备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1000家线下电子竞技俱乐部和线上赛事及俱乐部管理平台。让更多的人可以近距离接触VR产品,体验VR电子竞技的乐趣。”
  很多大型商场、电影院附近都出现了体验店,并正在摸索新的商业模式。VR在线上从终端用户处赚钱还为时尚早,毕竟连成熟的线上支付都没有。用户体验一次25元、30元,内容比较好CP(研发商)可以从中拿走一二元。看似合理的方案并不能带给线下体验店经营者很大的利润,记者走访了3家体验店后发现,一家15平米左右的体验店初期投入成本在20万元左右,每个月利润在1.5万~2万之间,经营一年下来也就是刚刚抵消掉初期投入。但是一年后,很可能又要面临设备的更新换代。
  线下体验店的模式也同样困扰着CP,这些店面的规模、设备、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硬件标准也不统一。比如明明成功适配A厂商的产品到了B厂商就完全不兼容。
  在高翔看来,现在VR就相当于智能手机的早期阶段,经历了手游时代的教育,国内互联网巨头绝不会像当年等到智能手机普及、手游生态完善以后再进军手游市场那样,VR从萌芽期过渡到竞争惨烈的阶段的时间不会太长。(本文首发钛媒体)
360已经是一家平台级的公司,拥有安全、搜索、浏览器、应用商店、...
微软推Surface品牌智能手机的核心,即Wintel的组合,确切地说是W...
文化就像一条长河,作为支流的亚文化终将汇入主流,这也许就是二...
此外车主在卖车时还不能随车转让延保和预付费保养套餐。
春节假期要闻回顾: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李彦宏和龚宇提议收购爱奇艺……VR游戏之所以很难出精品 除了没钱还差什么?_网易科技
VR游戏之所以很难出精品 除了没钱还差什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VR游戏之所以很难出精品,除了没钱还差很多)
在最新一期的央视《对话》栏目中,索尼电脑娱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添田武夫提到,VR应用的第一个爆点会发生在VR游戏行业。虽然HTC中国区的负责人汪丛青表达了不同意见,但事实是现在的情况确实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强势涉足VR游戏领域,很多创业型的独立游戏开发工作室也推出自己的VR游戏作品。VR技术最大的强项就是能够给用户深度沉浸感体验,对于射击、冒险、恐怖类游戏来说,沉浸体验是其天然要求,因而从业者纷纷试水VR游戏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如此大基数的入局者支持下,本来应该和虚拟现实技术最相配的游戏,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经典出大作出现。现在三大头显中之二已经上市,最后一个PS VR也会在十月份与消费者见面,消费者对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能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体验的内容中,最被业界看好、大有可为的VR游戏却始终不见经典大作出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一、有钱万万能,但缺钱是VR游戏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虚拟现实行业的火爆,也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投资机构疯狂的砸钱给创业者,只为在前期入局。从这一方面看,虚拟现实行业可是最不缺钱的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VR游戏开发其实挺缺钱的。为什么?因为它本身很需要钱。其实大部分人细想一下就能明白,投资机构为什么给这个行业投这么多钱?难道是因为钱多的没地方去,烧得慌?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烧钱烧的厉害,对资金的需求量大。一百块钱就能做好的事情,你可能会给一千块要求制作者将其做得更好,但你一定不会给他一万块去烧,所以在这里有些钱并不是乱烧,而是不得不烧!VR游戏对资金的需求到底有多厉害呢?关于VR游戏的制作成本,高盛《VR与AR:解读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报告中给出了一个数据:“目前的游戏无法被移植到VR/AR平台,新系列游戏成本高,随后会降低,预计一个全新系列的游戏开发成本在75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实际上,根据VR日报道了解,目前的游戏开发者团队开发一款中度VR游戏的成本大概在万美金之间,而一般的轻度VR游戏基本在1000万美金以内就可以搞定。看起来和高盛的预计有很大的差距,这里由于不清楚高盛所言的VR游戏是什么程度,所以也无法判定其预估错误。但是,即便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成本,比起传统的手游、端游已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资本逐利,需要钱投资人给就是了,可貌似投资人不感兴趣。为什么?因为资本逐利有风险。投资人给出的真金白银,都是想在将来获得收益的。对于投资人来说,VR游戏产品和市场都还不够成熟,投资风险非常的大,VR游戏项目的投资很可能是无底洞——有付出无回报,死在半路上。在2016年已经过去大半,市场上VR设备用户的保有基数仍然十分有限。这也就预示了有限的销售潜力,而高额的开发成本,以及高额成本造成售价高昂可能带来销售瓶颈,这样的投资回报条件,成为了投资人望而却步的原因。而市场上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佐证着这一事实。据VR日报8月15日报道,深圳市摩登世纪有限公司(Multiverse)对外透露,其已经获得由和君资本VR产业基金领投、紫牛基金和泰有基金跟投的百万美元级的天使轮投资。听起来不少,但与2016年上半年VR/AR领域38起投资案例高达15.4亿元的投资总额相比,简直少得可怜。而据VR日报了解,与Multiverse今年6月就已经在Oculus平台上线VR游戏《Dream Flight》不同,某VR游戏开发者团队完成度已经接近70%的游戏作品,在寻求投资机构资本的时候,由于遭遇了非常苛刻的投资条件而不得不放弃融资的想法。投资机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做法,将资本更多地投向了硬件、平台和生态建设,让VR游戏开发者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缺乏资金支持成为VR游戏开发最致命的问题。二、技术确实是万能的,但问题在于现有的VR游戏开发技术体系不够完备VR游戏和传统游戏相比,最大的特点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给玩家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我们为什么讲射击,驾驶,冒险等类型游戏最适合作为VR游戏开发的种类?就是因为这一类型的游戏往往强调玩家的代入感,而VR游戏在表现形式上天然让玩家拥有了这种代入感。不过,这也就带来了VR游戏两个最大的难题:游戏操控方式的革新和场景精细度的精益求精。不兼容不精细没关系,人类生而创造,关键在于目前在技术方向上找不到成本和质量兼顾的解决方案。比如3D游戏最为核心的FPS游戏,在操作上有一个特点:前进方向与瞄准方向统一。鼠标(摇杆)控制兼顾了现实中头部和身体转向两者的职能,强行删除了一个维度。在传统游戏的二维显示显示时代这没有问题,而在VR游戏的三维立体显示时代,头部转动这个维度独立出来了,这就与现实中的操作完全不兼容。目前VR FPS的设计有两个思路,一是将传统游戏中的准星设计头部绑定,形成类似于头盔瞄准具的模式,二是把视角与瞄准完全分离,鼠标仍然操作方向,开枪方向与你所看的方向不一致。这个两个方式其实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你的操作仍然比实际要少一个维度,会让玩家产生眩晕感。解决方案并不是没有,彻底抛弃现有的游戏操作方式,在操作上也完全仿真就能将问题解决。但这样带来的大量外设和高额成本是玩家不愿意接受的,自然也是开发者们不愿意看到的。再比如,优化环节也是VR游戏的重点。VR由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所以对画面精度和游戏运行的流畅度要求都很高。传统游戏只要保证25fps就能流畅运行,但VR游戏要求最少90fps才能确保内容不受延迟的影响,此外还有以及双屏输出带来的更高的渲染、屏幕分辨率和抗锯齿效果等要求。如何将游戏优化做得更好,实现画面精度和运行流畅度的共赢,对开发人员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十月份即将上市的索尼PS VR的产品设计就给我们提了这样一个醒,PS VR一共有三种显示模式:原生90Hz、原生120Hz和异步重投影技术将原生60Hz转换成120Hz。之所以预留异步重投影技术将原生60Hz转换成120Hz的显示模式,就是照顾到了开发者的游戏优化能力。技术确确实实万能的,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在于,目前的VR游戏开发,在技术上还没有合理的方案,这给开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有天马行空的优秀想法,却无法通过技术表达出来。三、观念的根子也很重要,不去改变必定无法存活技术上的问题,可以交给科学家们去解决,但根子上的东西,还得是从游戏开发者身上入手。VR游戏和传统游戏在形式上的革命,也就要求开发者在游戏策划、玩法设计、叙事结构等方面从观念上进行革命。在理论层面上,传统的3C(Camera、Control、Character)原则在VR游戏的开发中依然适用,但从摄像机控制,操作和交互界面设计,角色表现都需要重新理解。比如说VR游戏拿走了人体对外信息收集和感受的主要窗口——眼睛和耳朵,如何在虚拟世界中,在不控制相机自由的前提下,怎么向玩家表达信息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叙事结构的表达上,玩家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游戏设计无法像传统游戏一样,完全控制故事如何发展。追求沉浸感的玩家,在虚拟世界中需要满足属于自己的控制欲。这就要求游戏设计在叙事表达上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去满足玩家的需求。而现在大部分的VR游戏开发者,基本都是从传统3D游戏转化而来。也许在技术基础层面上,二者之间的衔接度还挺高的,但在观念上的差别却就是翻天覆地了。而且就VR日报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传统游戏开发者有很多观念被根深蒂固的植入自己的游戏开发过程之中,这一部分开发者在观念上的转变确实遭遇了困境。
就比方说,一个孩子在孕育期就早有先天性的不足,生出来是肯定不能健全成长的。VR游戏也是一样,在准备期,开发者由于观念上的问题,导致了整个游戏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到最终成品的出来,一定是有问题的。结 语VR游戏到目前为止,遭遇各种问题导致没有经典大作,并不奇怪,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开拓初期常遇见的挑战。虚拟现实才刚刚兴起,我们相信VR游戏会有一个美的明天,会给人类的娱乐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鼓舞游戏开发者,这是一条荆棘之路,也是一条荣耀之路,但未来会为你们鼓掌。
本文来源:vr日报
责任编辑:丁广胜_NT19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想玩vr的游戏,可是我是一个小白,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求大神告诉我一下,需要什么设备,设备多少钱,_百度知道
我想玩vr的游戏,可是我是一个小白,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求大神告诉我一下,需要什么设备,设备多少钱,
可是我是一个小白,什么都不知道,希望大神告诉的详细一些,所以求大神告诉我一下,需要什么设备,设备多少钱我想玩vr的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f.baidu,如果你是初期体验的话,建议还是选择装手机盒子的那种100元到200之前的,先试试是不是喜欢.jpg" esrc="http,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机子有这些vr的设备目前分三种,一般装手机的那种价位在200元左右/头显的(自带显示屏不需要装手机)一般都在至少在1000以上,有的6000以上喔/一体机的价位更贵.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9b5038aae856b005c9eb/da9bd0ca7bcb0b46d4f4.jpg" /><a href="http://f.hiphotos://b,不过效果不一定保证.baidu.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55b2f345d32ae0d6b85e5d2/4bed2e738bd4b31cb2ea77e380dff890.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36d08dddceea15ce41bbe80d/4bed2e738bd4b31cb2ea77e380dff890,但也有便宜的一体机,可以对比看下:
最低花费也得万位数-_-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技术小站:
& 参加直播现场,与专家互动,学最新知识
& 学习业内最热门知识,还有好礼送
& 看视频,填问卷,拿好礼
& 海量精华技术资源 限时在线阅读
张飞电子工程师速成全集
10天掌握PCB AD画板
教你高速PCB项目整体设计
如何设计STM32单片机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写到用
讲师:华清远见
讲师:林超文
讲师:郑振宇
讲师:李述铜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这才是在VR世界中行走的正确姿势
来源:87870
作者:佚名日 14:57
[导读] VR元年进入尾声,各大硬件厂商都已将自家成型的产品推入市场,并可以提供相当真实的VR游戏和体验,我们解决了沉浸感,解决了位置追踪、社交等等关键性难题,但却并没有结论出虚拟现实最佳的呈现方式是什么。
  VR元年进入尾声,各大硬件厂商都已将自家成型的产品推入市场,并可以提供相当真实的VR游戏和体验,我们解决了沉浸感,解决了位置追踪、社交等等关键性难题,但却并没有结论出虚拟现实最佳的呈现方式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移动?
  首先我们先来列举一下目前主要的VR操作设备类型:
  1.游戏手柄
  游戏手柄
  游戏手柄,可以说是目前现有的技术最成熟且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可以最快进入VR市场的操作设备,但其粗糙的操作手感和脱离现实的体验是完全达不到VR时代的基本要求的,VR游戏需要的是更加直观更加接近现实的操作方式。
  2.VR控制器
  VR控制器
  随着本月Oculus Touch的正式发售,Oculus、PSVR和HTC Vive自家的VR控制器都已就位了,虽然这三者控制器的内部实现机制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但其最终达成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即通过控制器获取在VR环境中的位置与方向完成交互,不过这类设备目前技术还比较初级,也无法很好的解决在虚拟现实体验中完成移动问题。
  3.跑步机
  Virtuix Omni
  目前这类外设产品名气最大的就属美国Virtuix公司出品Virtuix Omni和国内的KAT WALK了,这种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空间不够问题,并提供了最接近现实的虚拟现实空间移动方案,不过它们距离成熟还差得很远,价格、体积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前些日子Omni因成本问题取消国际订单一事就是最现实的难题。
  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很另类的其它控制器,例如圆盘式的3DRudder等等,但实际上最终的解决方案都是和VR控制器并无差别。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目前VR体验中比较可行的移动方式:
  1.通过房间追踪系统(Room-Scale)
  房间追踪系统最先由HTC Vive 使用,采用 Lighthouse 定位系统,基于激光和光敏传感器来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允许用户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由移动,最大追踪范围可支持 15英尺 X 15英尺(约 4.57米 X 4.57米),至少需要 1.5米 X 2米的空间。而随后在Oculus Touch推出后,同样可以通过Rift+Touch+第三个传感器来实现更大的房间追踪空间。
  HTC Vive上的一款游戏《Hover Junkers》便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设计,并且充分利用了Vive的房间追踪系统。该游戏开发商Stress Level Zero曾表示,他们希望玩家能够在游戏中尽量获得接近现实的移动效果,但当在游戏的实际体验过程中你会发现,并非是让玩家在整个大地图上自由行走而是通过一台装甲车来穿梭在游戏中,有房间追踪系统的支持玩家可以实现转身以及有限的移动,当然,只是很小面积的移动。
  很显然,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难拥有一块满足这一技术的安全区域,在未来它也很难能够承载得起我们的真正体验需求。
  2.通过手柄/控制器
  目前来说,手柄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VR输入设备,以索尼为代表,PSVR的游戏往往需要坐着进行,通过手柄或PS Move来进行控制移动,并提供非常有限的动作追踪。近来入手PSVR的玩家相信已经体领教过《生化危机7》VR版了,这款游戏通过极其逼真的沉浸感和恐怖感获得了玩家们的一致好评,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在游戏中除了头部追踪和手柄改变移动方向以外,还需要通过摇杆来大幅度来移动视角,这就是一件很破坏游戏性和真实感的事情。
  更有一些游戏使用瞬间移动的方式来解决移动难题,这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显然是背道而行,或者说这种体验算不上真正的虚拟现实,更像是把显示器随便换。
  3.通过VR跑步机
  无论Omni、KAT WALK还是其他同类产品,这些集成保护措施、海量动作传感器和跑步机带的产品,看起来这是最好的VR体验移动方式,一方面,它能够提供真实地移动感,同时也不需要实际巨大的空间。但要知道,高昂的价格,相对更大的体积和配适性差都阻止其成为消费者级别的产品,甚至在国内的各个VR体验店中,我们也很难看到这类产品的身影,很显然,VR跑步机还需要更多迭代演进才能走进我们的家门。
  以上三种解决方案各有利弊,运用房间追踪技术可以实现移动效果,但范围极其有限,危险系数也比较高;利用手柄/控制器则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普及,但游戏性很差;VR跑步机虽能够提供最真实的移动方案,但其过高的价格和体积目前还只能够停留在商业及。那么,在未来的VR时代,我们究竟该怎样更有效的解决移动方式呢?
  畅想未来
  1.自然交互
  自然交互则是目标是消除人所处的环境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界限,在一个设备上同时实现移动和自然操作,可以说是将手柄/控制器与跑步机或是其他VR外设整合起来,已达到最佳接近真实的交互体验,就像最早互联网上热传的Oculus Rift+Virtuix Omni经典VR游戏组合演示视频那样,不过这类技术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内,而且难度比看起来还要高很多,成本控制也是非常难以攻破的一大难题,但降低VR使用成本是所有硬件厂商共同的目标,相信这也是未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最贴切实际的解决方案。
  2.神经控制
  电影《攻壳机动队》中的&脑后插管&
  在电影《黑客帝国》和《攻壳机动队》中,人类的身体被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电脑幻景中,这也就是所谓的脑后插管了,在进阶一步便是神经控制,当达到这一水平后之前的所有机械设备便可以不再需要了,任何地点我们只需要动动脑子便可以体验任何想要体验的事物。当然,这目前还停留在一些非常初级的实验阶段,距离实际应用和普及还遥遥无期。
  目前在虚拟现实的领域人们还没有就如何移动达成共识, 但是相信未来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虚拟世界,如何在VR环境中移动将成为更加核心课题。
游戏手柄相关文章
游戏手柄相关下载
VR相关文章
VR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Android和iOS两个平台在技术和应用程序商店战略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开发人员也...
供应链服务
商务及广告合作
Jeffery Guo
关注我们的微信
供应链服务 PCB/IC/PCBA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街机摇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