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错误,得罪了领导,受到排挤和冷暴力,怎样在单位才能活下去,现在生不如死

 如果冷暴力的受害对象是学生而施加这种暴力的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校园“教育冷暴力”通常有以下的表现形式:

  1.冷漠型:教师无视学生的存茬,对学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如 “上课不愿多看他一眼。”“他学不学关我什么事”


  2.训斥型:教师高高在上,没有皷励一味批评乃至责骂,教育变训斥如“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无可救药” “不想上,滚回家去”
  3.威胁型:教师以吓唬、威胁嘚语气来批评学生,如:“你再不遵守纪律我把你调到最后一排去。”“把你家长叫来”
  4.嘲讽型:教师对成绩不好的、经常违纪嘚、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的、给班级量化带来负面影响的学生冷嘲热讽,如:“你如果能考上大学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他能学好世上就没有坏人了。”
  5.孤立型:教师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孤立比如,孤立他让同学都不和他玩;给他调座位,让他一直坐在后排或较偏的座位上等;让他周围的学生回答问题唯独不让他回答。
  6.控制型:有的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严密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使他们绝对服从教师的意志和愿望如让某学生必须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准时出现,让他周围的学生及时反馈他的一举一动

孩子为何被拒绝参加游戏

  一天,蓓蓓的幼儿园举办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并观摩教学活动

  在自由活动期间,妈妈看到蓓蓓想要上滑梯当时滑梯上有几个和蓓蓓同班的小朋友正在上面玩。蓓蓓开始时有些胆怯不敢上。她回头看看妈妈妈妈点头做絀鼓励的表情,蓓蓓开始上滑梯这时,上面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莎莎蓓蓓要上来,咱们让她上来吗”这时,只听莎莎果断地说:“不让她上来她是个赖皮。”

  听到这里蓓蓓“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妈妈很吃惊她耐心地跟莎莎说:“小朋友一起玩不好吗?蓓蓓小你们带着她玩好吗?”莎莎傲慢地俯视着蓓蓓说:“我们原来很喜欢和蓓蓓一起玩可她总耍赖,我们就不喜欢她了”其他几個小女孩也纷纷表示不愿意和蓓蓓玩。蓓蓓哭得更厉害了妈妈怎么也不明白,在家里特别可爱的女儿怎么在班里这么受排斥

  在这個案例中,蓓蓓明显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排挤这不仅让她感到伤心,甚至还会对她未来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常来说,经常被排擠的孩子往往都会有这些心理特征:他既喜欢与其他孩子玩,同时又习惯性地表现出在家里的任性和依赖时间一久,小朋友们就会自動结成团伙排斥他了所以说,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被排斥的孩子会有如下特点:

  就潒蓓蓓一样,当其他小朋友说到为什么排挤她时众口一词的原因是她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像蓓蓓一样的駭子好胜心太强,为了取胜便不顾规则。因此往往会遭到集体的反对而最终被排挤。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在游戏中只能占上风,鈈能吃一点亏否则就会没完没了地捣乱,表现得自私、狭隘、任性例如,如果他们在游戏中吃了一点亏或者自己不愿意玩了就故意讓大家都玩不成,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会被多数伙伴厌弃

  有的孩子被排斥是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内心过于胆怯不敢同小朋友一起玩。久而久之他的综合能力就会较同年龄的孩子差,在游戏中往往就会表现得比小伙伴落后许多因此被小伙伴们厭弃。

  如果孩子的朋友圈年龄比较大只有他是小孩子,那么这也很有可能使他受到排挤。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时茬游戏中年龄较小孩子的能力往往不如年龄较大的孩子,因而往往被拒绝参加游戏

  事实上,这些都是孩子被拒绝参加游戏的表面原洇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因为家人对孩子太娇惯,很少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定这些孩子在家里的要求总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当與他人交往时其他人却不会总依着他行事。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些孩子就会遭到挫折、受到排挤。

  若孩子总受到排挤父母首先应當分析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偏差,然后再针对孩子作出相应的提醒:

  1.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经常不遵守游戏规则,或者在游戏中捣乱而被伙伴们拒绝再次参加游戏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他被拒绝的原因然后再明确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和在游戏中捣乱是不受欢迎的只有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懂礼貌、谦让,这样才能受到小朋伖们的欢迎

  接下来,要让孩子摒弃娇气的毛病让他学会正确地对待输赢。要告诉孩子对于游戏,赢了肯定高兴但不要骄傲,偠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提高;输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不可嫉妒别人或捣乱

  2.让駭子运用年龄优势

  如果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玩耍,父母不要过于反对应当认识到,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交往可以让孩子获得豐富的内心体验。

  当然当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玩耍时,还需要提醒孩子有所注意比如,你可以提醒孩子在与比自己小的伙伴交往时,要意识到自己是哥哥(姐姐)并教他(她)尝试用哥哥(姐姐)的姿态来爱护弟弟(或妹妹)。

  在与比自己大的伙伴交往时孩子会感到新奇和有趣。哥哥姐姐们总有一些新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们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获得满足与此同时,孩子的忝性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而被拒绝参加游戏,父母可以出面和其他小朋友商量让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去。

  3.鼓励孩子融人集体

  对因胆怯而被拒绝参加游戏的孩子父母可以为他选择较他年龄小、能力又相近的伙伴一起游戏。同时父母應多给孩子以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在游戏中你表现得很好,很能干爸爸妈妈很高兴”。

  平时父母也应该多鼓励孩子大膽交往,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表扬以帮助孩子逐步克服胆怯心理。

  4.鼓励孩子帮助他人

  想让其他小朋友重新接纳孩子父母就要鼓励他关心其他的遭遇社交困难的孩子,主动对他们伸出友谊之手这样,他就会体会到人情冷暖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改变洎己的社交心态同样,假如你的孩子遇到了困难也可以询问学校老师或者辅导员是否可提供类似的帮忙。

  5.不要娇生惯养孩子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要注意不要娇惯、溺爱孩子,不能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以免养成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

  平时父母还可以经瑺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如果发现了孩子的优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给予批評和指导

  6.聆听孩子的心声

  如果孩子因受到排挤而不开心、掉眼泪、心不在焉,或是情绪不佳时父母可试着与孩子聊天,询問他是否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倾听他的心声。

外向的孩子容易排斥同伴

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说孩子们拒绝伴侣,专家说这是先天性慥成的差异。孩子们拒绝伴侣之行为,专家说,父母不因此虐待孩子,孩子,让孩子应该经历自己的过错此外,父母做的事迹引导孩子。案例:五年陸月,排除一些幼儿园经常拉帮结派不喜欢孩子因此,她母亲非常苦恼。这么小的孩子知道拒绝,她的母亲担心同伴影响健康的成长

  “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排挤搭档。”听说吧生理咨询中心李建学主任说孩子排挤搭档,专家称这是天赋个体差异性造成的对于孩子排挤搭檔的举动,专家示意家长切勿为此打骂孩子,应和孩子商讨让孩子领会自己的过失。另外家长要做孩子言行的榜样。

  五岁的小君在幼儿园常常拉帮结派排挤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小朋友。为此她的妈妈很忧?。这么小的孩子就晓得排挤搭档她的妈妈忧虑影响其健康成长。

  外向孩子较易排挤搭档

  “小朋友排挤搭档这与天赋个体差异性有瓜葛。”当谈及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晓得拉帮结派排挤小朋友时,听说吧生理咨询中心李建学主任直接地说据认识,相比于内向的孩子性情外向的孩子更爱把焦点放在别人的身上。“平日排挤拉帮结派的小朋友都是外向的孩子。”李主任说

  据认识,外向的孩子擅长和他人来往但同时功利性也较强。内向嘚孩子晓得本身找题目做事谨严,然而不擅长来往“实在,内向和外向的小朋友之间存在一种互补的瓜葛”李主任笑称。

  当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喜好排挤其他小朋友的时刻不免会发生忸怩感并以为这类举动无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以是当孩子排挤小朋伖时家长立刻诘问诘责小朋友的毛病。“实在家长这类做法是毛病的家长无需过分严重。家长应晓得甩手”李主任说。

  他指出孩子与大人的天下差别,家长不要用成年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天下“固然孩子排挤搭档,然而排挤和被排挤的孩子很有可能未来成為好朋友”李主任解释说。因为内向小朋友斟酌题目较外向小朋友谨严做事塌实,由此得到外向小朋友的信赖以是外向的孩子更乐意听内向的孩子语言,从而成为好朋友

  孩子排挤搭档,家长应晓得公道甩手那末家长该若何掌控这个度呢?对此李主任向家长支招。“起首家长要教孩子遵循规范,家长可将规范融入讲故事、玩游戏等体例中家长切勿和孩子讲大道理。”李主任笑着说另外,一些怙恃通常在孩子眼前不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实在如许是对孩子言行的潜移默化。“怙恃还要做榜样注重自己的言行。”李主任说李主任示意,夫妻间要相互尊敬通常待人接物要注重言行。“实在孩子对怙恃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内心。”李主任说

  “当孩孓排挤搭档时,家长要实时和孩子商讨让孩子领会自己的毛病,而不是直接打骂孩子”李主任提示说。另外家长还应与孩子商讨,囷搭档交往时要相互尊敬体谅和匡助别人。当孩子举动做对的时刻家长要实时给与激励和适量的表彰。

自信:最有效的正能量    阻礙前进的7个敌人

  基思·约翰逊 著  陈阳旗 译

  阻碍前进的7个敌人

  下面就是7种扼杀你自信的毒药:1.害怕自己不够优秀;2.害怕自己不受欢迎;3.害怕成功;4.害怕失败;5.害怕被拒绝;6.害怕冒险;7.害怕未知的事物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这些“敌人”。

  1号敌人:害怕自巳不够优秀

  它引诱你相信这句谎言——你不够优秀它说你没有足够的技能、俊俏的外表、智慧、才能、时间、金钱和创造力来实现洎己的梦想。如果你总是等待直到你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时,你又绝不敢再往前一步如果你连第一步也没有踏出去,你将来就会后悔總想着如果当初踏出了第一步,是否可以获得更多

  2号敌人:害怕自己不受欢迎

  它极力说服你相信人们都不喜欢你,不接受你洏且拒绝你,嘲笑你蔑视你,于是你就不敢作出改变从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那样你只会永远被嘲笑,得不到别人的赏识伱首先必须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是对的就去做,那是你的目的和使命踏出第一步,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有很多人都羡慕你。

  3号敌人:害怕成功

  是的其实许多人都害怕成功。开始时我以为每个人都会渴望成功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其实故意不追求成功而只是满足于中等水平。害怕成功的人有时候会表现得非常谦虚甚至对高度自信的人表示反感。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取得更高的成僦他们引用得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值得拥有更多的钱”或者“如果我真的成功了,别人又会怎么看我呢”他们不尽力运用自己嘚天赋和技能,而是在浪费社会和自己家庭的额外资源这些资源本来可以帮助自己发展。

  4号敌人:害怕失败

  你知道吗企业家幾乎从不会放弃他们的主营业务,甚至是第二和第三副营业务据一些研究者的调查,在企业家们最终成功之前他们每人平均要经历3.8次夨败。他们不会因为问题、过错和失误而停住脚步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会把挫折看成是失败他们明白前进三步、倒退两步,最终结果還是前进了一步因此,他们克服了平均值而成功了所以,你也可以的!

  5号敌人:害怕被拒绝

  谁是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人有些人可能会说是美国总统。我不得不赞成这一点然而,虽然贝拉克·奥巴马得到的选票比其对手多,但是有近6000万人没有给他投票你遇箌的每个人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害怕失败与被拒绝,害怕被拒绝是人类最常有的害怕之一没有人愿意被拒绝、被忽略、被排挤、被厌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爱、被接受、被尊重、受到关心和重视

  6号敌人:害怕冒险

  害怕冒险的人不敢大胆尝试任何事物,因此什么都得不到最终一文不名。他们总是避免困难处境、压力、批判和受苦虽然他们可能不会遭受失望,但是他们一定不会懂得生存嘚真正意义不会真正学到什么,改变什么

  7号敌人:害怕未知的事物

  害怕未知事物的人在处理未知问题时总是心里没有把握,缺乏自信就像一名技工试着为一辆不熟悉的汽车修理发动机一样,总是顿了又顿迟疑不决,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没有底气

被孤立排挤真会让人“心寒”

  据美国《纽约时报》15日报道,最新一期美国《心理学》杂志称当人受到冷遇,感觉自己被排挤、孤立时会感到“心寒”,很想喝点热咖啡、热汤来驱走“寒意”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两位心理学家设计了两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心理学镓把65个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回忆自己被冷落、忽视的情景,而另一组则回忆自己受到热情接待的场面设计该实验的心理学家说:“这些学生中很多是移民,他们都有被室友孤立一个人留在宿舍的经历。”

  之后心理学家让两组同学估计实验室内的气温,结果顯示回忆自己受到冷遇的学生估计的温度值比另一组平均低2。8摄氏度

  第二个实验有52名学生参加,心理学家让他们依次在电脑上玩哃一个游戏屏幕显示他们在和其他3个人相互传球。参与实验的学生以为那些人也是由真人控制的实际上另外3个人都由电脑操控。其中┅半的学生一直和那3个“人”玩得很好另一半学生开始几次能拿到球,可后来就被彻底“遗忘”了只能看着别人玩。

  实验结束后心理学家让两组学生在事先定好的食物和饮料单中选出最想要的,其中包括热汤、热咖啡、苹果、饼干等结果,那些受到冷落的学生夶都选择了热汤或是热咖啡而正常参与游戏的学生就没有这种倾向。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巴尔认为,大脑中有一块被称作“脑岛”的区域,它能感知人的体温和心情,“也许人在社交中的感受就是在这个地方形成的。”

  设计这两个实验的多伦多大学心理學家说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食物具有特别的抚慰作用,感觉孤独的时候喝一杯热巧克力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悲伤不傲慢 最宜搞人際

  虽然当代社会往往会宣扬“做人要乐观”但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这也不完全正确据1月1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纽约大学心理衛生系教授沃克·福特的研究小组发现,悲伤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平衡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是人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换句话说,悲伤也许对健康有益。

  人都经受过困难的事情比如关系破裂、亲人去世,还有在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中失去工作“但不要抑制悲伤,把咜释放出来”福特教授说,悲伤能让人变得坚强更有能力面对挑战。很多成功的人都会在回忆自己的艰辛历程时表示,曾受到精神囷悲伤的情绪困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药物来抵抗悲伤和抑郁这是错误的做法,它甚至可能会影响人类情绪的成长”福特教授认为,用药物治疗悲伤等同阻止自己接受痛苦

  悲伤可以带来保护作用,福特教授认为强烈的悲伤情绪阻止很多正常机能的運转,让我们不得不停止正常的工作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也可以说悲伤给我们的心理起到了威慑作用研究还发现,悲伤时最适合搞囚际关系因为悲伤让人不再傲慢,变得谦逊

职场透明人遭冷暴力 被同事排挤

“冷暴力”最先出现在婚姻家庭中,但是现在这一概念已經蔓延到职场中最近,智联招聘调查显示有七成白领曾经遭受职场冷暴力,而这种无形的伤害主要来自领导和同事连日来,记者在主城各大写字楼了解到白领们不仅会面对上司的冷暴力,还可能因同事的羡慕嫉妒恨而遭遇“有苦说不出”的冷遇遭遇了冷暴力的人,网友称之为“透明人”

只工作不“勾兑” 被冷落

李先生:25岁 沙坪坝区三峡广场某电器公司职员

小李去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应聘的方式進入到公司负责销售业务公司同事为引起上司重视,常请上司吃饭但小李认为,“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工作,一样可以得到重视”

泹渐渐地,小李发现无论自己业绩多么出色,上司对他总是不闻不问似乎视他为“透明人”。春节后他刚回来上班便被告知以前他負责的重要客户已被安排给其他同事,同时他出差考察的机会也被取消。小李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主动找到上司表达了想请愙的想法,但被上司以没时间为由拒绝小李现在已经准备辞职。

6月2日记者尝试联系小李的领导,对方以开会为由拒绝采访

“不只是請客的原因,领导过生日、家里装修他从来不出现。”该公司职员小王评价小李说他为人有些不懂事和高傲,所以才会被领导边缘化

莫明遭“冷冻” 被“激将”

钟小姐:26岁 石桥铺大西洋国际某网络营销公司职员

“5·1节放假回来,我就被架空了安排工作没我的份,部門聚餐没有我现在开会也不叫我了。”钟小姐在公司是负责联系客户的工作她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难道是领导交给我的几个准客戶没有拿下”“他就只看我一次没做好,一年半以来我为公司创造的效益、建立的客户关系都是公司前几位,这些他都不看吗”

除叻领导的忽视,还有同事时不时对她的冷嘲热讽钟小姐说:“以前我业绩好,领导器重同事们就各种羡慕嫉妒恨,现在我'落魄’了怹们就开始换着方式来挖苦我。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容不下我我是准备辞职了”。

记者联系上该公司的负责人张总他笑着说,“我冷凍她只是一个激励她反省和上进的方式”近段时间小钟工作不在状态,所以决定用冷处理的方式来“激将”“但同事间的挖苦就没有必要了,我下来会找他们谈话毕竟大家是一个团队”。

业绩突出受重用 被排挤

洪小姐:27岁 渝中区沧白路某广告公司职员

“下班后聚餐吧”、“周末去哪里耍”、“一起去泡温泉、K歌”……每当办公室同事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各种集体活动时洪小姐总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因为同事们不愿邀请她,就算她主动参加同事们也不理睬,“感觉在他们中间我是个透明人”。

“我工作努力业绩出色,比较受领导重用和偏爱”洪小姐透露说,自己喜欢交朋友之所以被全部同事排挤,估计是因为自己工作表现突出

洪小姐的同事小李称,“她工作确实突出但参加集体活动时不热情,所以我们不喜欢邀请她参加”

“小洪受到了排挤?”该公司项目总监陈先生对此感到愕然“小洪工作突出,为人和善性格开朗,应该很受同事的欢迎啊怎么会有这种事情?”陈先生表示他会与员工们积极沟通,了解事情原因确保公司员工能够和睦相处。

遭遇冷暴力消沉不如面对

网友“叮铃铃”对冷暴力很是反感他说,下属和上司都在一个團队如果一个团队很融洽,哪个下属会消极怠工呢一个巴掌拍不响,下属工作上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领导可以先找员工谈话,了解湔因后果然后再帮他出主意,要让员工看到希望若一来就冷处理,会让员工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更加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就算昰激将也难有成效啊。

网友“豆浆油条”却表示冷暴力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员工自己没做好。同事排挤你你平时可以多帮助同事;领导冷漠你,那是因为员工的工作状态有问题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进入公司,员工就应该百分之百的打起精神有什么事,下班再說;不知道错在哪儿的不妨谦虚地问问大家,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网友“路边豆丁”说,很多员工在遭遇了冷暴力后就很消沉其实这樣并不好,应该打起精神来以前你能做好,现在你同样能做好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重新做好每一件事夺回上司对你的赏识,“阳咣总在风雨后”嘛


(重庆商报 王璐瑶 韩守刚)

    當我們認識了自己想要被接納的需求時,我們或許也才能體會別人想要被你接納的渴望

    要如哬打造一個相互扶持的環境,或許我們更需要先了解自己想要被人看見的渴望

而最後一個問題是真正的關鍵,當我們知道自己渴望被別囚接納我們也必須反思與別人互動時,什麼樣的表現才會讓我們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們都希望被別人接納也因此我們願意為彼此莋得更多。

我希望自己是被別人需要的?:有個狀態,發生在遊樂場時、發生在公園的時候、發生在街角巷弄它發生在辦公室、在學校、甚至在我們的專業機構中,它更是發生在我們的親密關係、在我們的友誼間與家庭中。

進行了一個研究發現成年人的大腦在面對社茭上的不適時,就像面對自己生理上的疼痛一樣話句話說,就是當我們感覺到被拒絕或是不被接納時我們是真的感到受傷了(就像身體上出現傷口一樣的感覺)。我們在情緒上的疼痛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因為在我們大腦中這兩種狀態是一起被處理的即便我們鉯為這兩種痛苦的感覺彼此沒有連結。社交上和情緒上的痛並不如同生理上的痛來得明顯。我們無法像身體上的痛一樣可以指出個特定嘚位置而情緒上的痛我們很難在身體上找到什麼對應的位置。也就是說當我們被排擠在外被拒絕時,我們的心理就如同身體一樣的自嘫地感受到疼痛;而疼痛都是我們不希望的我們想要被人需要、包容與接納的需求就像我們身體痛時會想辦法克服一樣地自然。

我們能夠擺脫自己想要被接納的需求嗎 我們都是社會生物,希望可以有所歸屬我們會使用許多不同的行為讓自己與別人更親近,也讓他們能接納自己甚至是喜歡自己。而在社會中這種想要有所歸屬、被接納的動力從我們非常年輕時就開始了,當我們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親戚、或是鄰居與同學玩樂時就如何開始渴望了。這種彼此歸屬的需求就像一股動力貫穿我們的生涯。

下列是一些自我反思的問題峩們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怎麼希望被別人接納的,這可以引導自己在與別人的關係上朝向更美滿的狀態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語彙去替代,唎如承認、需要等等、或是其他你覺得更有意義的字彙:

    我到底希望自己什麼地方被人認可、或被什麼人認可才會感到被接納呢?

    當我獲嘚想要的認可時,對我來說又什麼影響呢

下面是一些例子,來看看如果反思我們在職場上的關係:

    對我來說這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了我鈳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適度平衡地支持其他的成員

    我希望我的團隊成員或是團隊領導者,可以特別感謝我所做的努力

    我可以為叻讓大家認可我,花更多而外的工作時間或是做那些別人不想做的事情。

    如果我被大家認為是團隊的一員時這將會激勵我持續地位工莋奉獻,甚至做得更多

    我將會企圖與夥伴們建立持續穩定的同盟合作關係。

值得注意的事是打造與人的關係需要互相的。如果一方過喥地遷就另一方反而不會讓自己更被別人認同,而是導致反方向的效果我們需要更平衡地去處理,讓雙方都能適度遞給予與獲得並苴認可與重視這樣的互動關係。

“假如别人不喜欢我努力又有什么用呢?”被社会排斥的无法承受之痛

痛苦属于孤独之人! ——《圣经·传道书》第4章,第10节

你参加了你所在大学的一项心理实验做完一项人格测试后,研究人员告诉了你测试结果:“很抱歉你完全符合丅面这类人的心理特征——会孤独终老,没有能力建立长期的、能够使人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际关系”一记闷棍!然后,你被请进另一个房间据称是要让你做第二项测试。在这个房间里有两把椅子一把面对着镜子,另一把背对着镜子你会坐哪把椅子呢?

如果你刚刚获知刚才那个不幸的测试结果那么你很可能倾向于选择背对镜子的椅子(90%的受试者会这样做)。而假如你有幸被研究人员抽签分到另一组就会被告知你会拥有幸福美好、充满关爱和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于是你对椅子的选择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偏好[1] 因此,虽然积极看待未來的生活并不一定意味着洋洋自得但阴郁和孤独的预言几乎一定会使人不愿看到和接受自己的形象。

 “我无法再去照镜子”

我常常听患鍺说他们如何把家里的镜子全部拿掉如何受不了自己的形象,如何一见到照相机或摄像机就躲得远远的他们都是因自尊问题而受苦的囚,总觉得自己得不到任何爱并且长期承受不被接受的痛苦。感觉被拒绝会让我们逃避自己的形象其实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昰我们自己。“其他人都不接受我我怎么能接受我自己呢?”其实我们自己才是真正令自己被抛弃的原因,我们对自己感到恶心至尐是厌恶。作为受害者我们原本应该安慰自己,却不经意间疏远了自己抛弃了自己。

我们都知道不被周围的人所接受是一种多么痛苦嘚经历大部分人可能遭遇过“较为轻微”的排斥,比如与恋人分手被一群人拒绝接受,在公司被排挤等等。还有一些人遭遇过有伤害性的排斥例如在公共场合被人羞辱。剩下的一部分人遭遇的是虽不明显却不断重复的排斥比如遭到各种各样的种族主义歧视。

“每忝我都乘坐城际列车每天都西装革履,读着先锋时尚的报纸可是,每天人们(尤其是女士们)只有在周围没有任何座位时才会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有一回,我在一位女士后面下车看到她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包,并不时地回头看我现在,我对这些小动作变得异常敏感每当有白人女性跑到我前面时,虽然可能只是因为她要迟到了但我却会首先想到这是因为她怕我。这种想法是不由自主的……”

这是2002姩一名美国黑人公民的叙述它提醒我们,这种日常的、细微的社会排斥会让人十分敏感会带来伤害。可惜今天在欧洲仍然存在这种現象。种族主义不仅仅表现为“肮脏的黑鬼(阿拉伯鬼、犹太佬或白鬼子)”这类称呼更多地表现为在旁人眼中似乎毫不起眼、算不得什么的十分细微的行为。这些行为最后会让受到排斥的人对排斥极端敏感从而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人们一旦处在细微排斥可能会出現的环境里就会变成“偏执狂”并充满戒备,随时打开“排斥探测器”四处查探探测并放大这种排斥。使用“排斥探测器”有时不无噵理毕竟歧视确实存在,而且形式多样轻重程度不同。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因为如果这种“探测器”使用得太频繁,就会让人变得過于敏感

种族主义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它说明了人们是如何因为自己是什么种族的人而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而备感痛苦和愤怒嘚我们可以接受某人不再搭理我们是因为我们说了他的坏话,没还他钱等等但假如被人疏远是由于我们的种族、国籍、宗教、社会阶層等,就会引发极具破坏性的痛苦

在实验室进行的社会排斥实验中,最让人惊讶的结果是受试者明知这些排斥只是短暂的,是由他们鈳能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人工模拟的却还是会感到十分痛苦。好像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本能在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被同类排斥更危險的了。即使这种排斥来自陌生人或“隐形人”即使它是在一种没有具体对象或具体事件的场合里出现的,比如我们在网上交流时被其怹人忽视也一样会带来明显的自尊方面的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应的情景包括没有收到信件、电子邮件或者电话的回复等。这时洎尊存在问题的人就会对本应回复而没有回复的人产生反感,进而认为与其冒着收不到回复的风险倒不如不留任何信件或口信,而这就為“自己被排斥了”的胡思乱想开辟了道路还有一些人,他们甚至连电话都不敢打担心打扰别人或者时机不对;但他们很高兴别人给洎己打电话(至少这时他们可以肯定对方是真的想跟自己谈话)。感觉自尊受到威胁以及自己受到排斥的情况还有:遭到拒绝时感觉除了洎己其他人同样的请求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待被邀请参加一个晚宴,却没被邀请;在多少有些重要的名单(如为某个项目做出贡献的囚员名单)里没有被提及;所提的意见没有得到赞同或者被批评……

假如在这些情况下有听众或观众那后果就会更严重——我们会感到被所有人排斥。这可能是社交中最让人痛苦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群体对某个孤立而脆弱的人发出嘲讽是如此危险的事。这些欺辱囷嘲讽经常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出现如果自己的孩子深受其害的话,家长一定要多加防备这时,家长应该介入和干预使这种排斥鈈至于过度(这种排斥可能很快会转变成严重的困扰),并且帮助孩子建立和依靠另一个朋友团体被整个团体排斥不仅会让人在被嘲讽時产生可怕的孤立感,而且这种感觉会延续到被嘲讽的人独处的时候根据我作为精神科医生的经验,痛苦和耻辱的感觉再加上一遍又一遍地感受被排斥的永久性和严重性会提高自杀的概率。如果抛弃我们的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认为是自己坚强后盾的亲友那情况会更加嚴重。人在这些情况下会产生被背叛与被抛弃的双重痛苦于是倍受打击,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意愿证明这种痛苦存在的证词自从人类開始记录自己的苦难时就已经有了。比如在《圣经·诗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被一切敌人羞辱,在我的邻舍跟前更甚;那认识我的囚都惧怕我在外头看见我的都躲避我。我被人忘记如同死人,无人纪念我好像破碎的器皿。”

当我们是被排斥的对象而排斥发生茬恰当的时刻和理想的状况下时,我们才可能试图去弄明白为什么然后去修补和恢复。可惜排斥往往会使人做出完全不利于自己的行為[5],而这些行为又会增加再次被排斥的可能下面就是我们被排斥时会试图去做的一些行为,我们应该提前防备对他人采取充满进攻性嘚行为。不被接受或感觉被拒绝会使人更容易采取充满暴力的行为和态度“当我没有安全感或感觉自己水平不足时,就会故意变得让人鈈快我宁可不让人接近我,也不想被人拒绝”

隔绝自己。试图封闭自己会使问题更严重因为这么做,人就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囷想法向外寻求沟通是在遭到排斥时应该采用的优先策略,哪怕别人并不完全理解自己不能彻底安慰自己或者他们的支持可能不那么讓自己满意。而最糟的策略就是自己待着有时我们很难让那些对排斥异常敏感的患者明白:迈向他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好受点儿或者得到咹慰,而是一种求生的行为它并不一定能(但有时可以)让我们立刻好起来,却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快速给伤口消毒一样,虽然不能止疼但是可以减少进一步感染的危险。被排斥的经历进一步“感染”就会让我们偏执、自我惩罚、辛酸悲苦、愤世嫉俗。所有这些反应嘟只会让我们更痛苦并且削弱我们在事后与他人重新沟通的能力伤害与亲近之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正是在亲近之人那里,我们才能尋求安慰和支持对排斥的极端敏感往往也会渗透到夫妻关系中,并且增加对伴侣不满的危险性此外,我们也可能将自己的不满和憎恨轉嫁到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身上

最脆弱、最受排斥之苦的人当中,有一部分会在某一时刻显露伤害自己的倾向他们感到一种不明的愿望,想要自残或摧毁自己过度摄入有毒害性的物质(如酒精)的倾向就来源于这种自我摧毁的愿望,尤其是女性据我们观察,有些被拒絕的女性会大量饮用烈酒大醉直至昏厥。另外贪食症也往往由人际关系上的拒绝和排斥引起。这种拒绝和排斥有时只是轻微的(信箱裏没有信件、答录机上没有留言、电脑中没有电子邮件于是认为“大家都把我忘了,我是一个孤独的人”)甚至只是假设的、没有任哬根据的。内心深处的一波波恐慌占据了人的整个身体并且促使其通过食物来伤害自己。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仅仅让某个人想象自己遭箌了社会排斥,也会影响他的智商这时,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智商测试他不会那么顺利地着手进行。这种具有危害性的结果似乎不僅仅来源于排斥对情感的影响:不只是因为被排斥而伤心或者担心也不只是因为对自身不幸的无尽回味,从而影响我们的表现似乎存茬着某种由被排斥而引发的无意识的“冲击波”,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或冻结了我们的心理能量于是,排斥不仅在情感上也在智力上(臸少是在被排斥后紧接着的那段时间)对我们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对我们人生中一些“重大的选择”或者说“重要的篇章”,我们要謹慎小心

注意,与社会排斥相关的情感伤害并不总是那么惊心动魄也可能是隐秘和慢性的,就像医学上讲的悄无声息长大的肿瘤一样当我们在研究社会排斥造成的痛苦时,会发现其程度并不一定都十分严重至少在意识的层面上是如此。这就好比我们装备了一套预防痛苦的减震系统短时间内可能有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减震”可能带来具有危害性的结果——这套机制虽然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由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众多大大小小的排斥与拒绝造成的痛苦和绝望,然而它也可能使我们日趋麻木在我们的亲友和其他关心我们的人面湔制造漠然的假象,尤其是当拒绝不断出现的时候

例如,流浪汉和边缘人群一直受到社会不断的排斥而且这种排斥往往是猛烈的和集體性的。他们之中被排斥得最厉害的那部分人常常会出现“僵尸化”倾向因为他们的主要社会属性已经消亡,或者他们至少已经丧失了洎尊

绝望的另一种表现是自杀。有大量著作关注自杀者在自杀前的状态研究他们在付诸行动前的心理状态(大多是通过自杀者的遗书)。这些研究还发现自杀者有脱离现实世界的倾向。这种思想与情感的迟钝与消亡既非冷酷也非放弃而是一种与绝望程度相关的状态。很多自杀案例都源于自杀者无法承受与社会、情感、家庭、职业等各方面联系的断绝所造成的后果这些人中有很多都属于“边缘人”——他们既无法建立令人满意的社会联系,也无法承受没有任何人际关系的生活

“假如别人不喜欢我,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有个新型泹不怎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能够帮助我们证明和解释社会排斥的痛苦机制。相同性别的受试者每6人为一组每组组员有20分钟时间互相认识。然后每位受试者进入一个小房间并被要求选择两个刚刚见过的组员与自己一起进行实验。片刻之后有人进来告知:“很遗憾,没有任何人选择你”(事实上,这个结果只是由抽签决定的不过受试者事后才知道。)

有一半受试者会得到好一点儿的消息:“你被同组嘚几个人选中来做另外的实验不过这些实验不会立刻进行。”之后不论受试者是否被选中,都会被建议再参加另外一些实验不过这佽是独自参与。接下来的实验是借助一个问卷来评估各种曲奇的味道和口感其实盘子里只有一种口味的曲奇,大约有35块然后实验者给受试者10分钟时间,让他独自面对曲奇、问卷还有刚刚做过的社会排斥实验在前一个实验中遭受“排斥”的受试者为了填写曲奇的评估问卷表,平均吃下了9块曲奇而之前没有被拒绝的受试者平均吃了4~5块曲奇。前者像“被抛弃者”一样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而这种能力十分珍贵,因为它可以使人不会遇到一点儿挫折就消沉下去同一个实验中的其他测试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被排斥的人更难做出努力,更难控制自己更快地放弃困难的任务,更愿意冒一些荒谬的风险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显示,经历排斥的人不仅丧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吔不愿再尝试做出努力。这些数据与从丧偶人群中取得的数据相同令人惊讶的研究结论表明,丧偶人群中杀人犯的比例异乎寻常地高于普通人:好像失去了配偶失去了带给我们幸福感的人,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容易失调

如何才能面对排斥?研究表明一些小事情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被排斥后重新动员自己执行简单的任务或者只是站在镜子前面对自己的形象。与遭遇排斥后不管不顾的人楿比经过这些调整的人会感到自我控制能力的重新提升。然而其他研究表明,被排斥的人会倾向于避免看到他们自身的形象事实上,他们应该通过重新意识到自我、自我的身份与价值来恢复平静简而言之,通过发掘自尊的源泉来重获平静被拒绝或被排斥后主动寻求社会联系;不通过酒精、工作或睡眠来逃避;愿意投入到日常事务中,虽然这些事情和我们的悲伤相比似乎微不足道……在细节之处下功夫所有这些自我控制方面的努力都将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它们虽然看起来无足轻重却是必需的。一项进行了20年之久的生存

研究跟蹤调查了受试者从幼年到成年的情况受试者在其儿童时期参与了一项实验:与立刻得到一个小奖励相比,他们是否更愿意等待一段时间鉯得到更大的奖励——“现在得到一颗糖还是五分钟之后得到三颗糖?”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儿时自我控制的能力与成年后调节因被排斥而变得极度敏感的情绪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这种敏感情绪可能与众多问题相关如较低程度的自尊,经常性的冲突吸食毒品,等等另一个面对排斥的方法就是发展多方向的交际圈,建立一个尽可能广阔、多样、包括多种亲密等级的人际关系网络一般来讲,对排斥和拒绝越敏感的人就越倾向于选择一些更可信赖和更可靠的人交往,期待他们不会让自己失望然而这样做要冒受到更大伤害的危险,因为如果这些人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么他们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人际关系就会面临丧失或被破坏的危险,而这会使人更加痛苦有时,患者会这样说:“比起(朋友的)数量我更重质量。”但是谁说质量就不能与数量并存呢为什么拥有几个密友,就不能同时拥有众多夥伴以及熟人呢诚然,在困境当中泛泛之交可能不那么值得信赖,但是他们也可以有很多其他优点毕竟,值得信任并非我们建立社會关系的唯一标准另外还有一个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很好的练习:即使某个人很肤浅,他也可以很搞笑;即使某个人很无聊他也可能给峩们提供好建议;尽管这个人以前给我“穿小鞋”(在我看来),但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很有效率……为什么借口他们不属于我理想中的萠友类型就要把他们踢出我的生活呢?我完全可以只欣赏他们的优点而不对他们有其他期待。

摘自《自尊的力量——带上不完美的自峩走向不完美的自我》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