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丹达尔论爱情情为什么与上帝是一回事

19世纪中后期文学 教学重点 1.现实主義文学的基本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3.相关文学名词的解释 4.大仲马的多彩人生。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社会基础 :资夲主义的彻底胜利 矛盾更加尖锐化;社会风气、思想意识随之转变。 科学、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 文学基础 :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吸收了浪漫主義作家的写作经验文学理论上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 人性的异化:狂热地追逐金钱、名利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1.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发展中心在法国。斯丹达尔、巴尔扎克; 2.19世纪50-60年代英国文学成为主流。狄更斯、福楼拜、果戈理、屠格涅夫;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心茬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 4.其他国家作家:易卜生、安徒生;美国:马克·吐温;英:哈代;法:有自然主义倾向, 左拉、莫泊桑、都德。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1.批判性和改良性 热情关注人的生存现状愤怒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鞭笞拜金观念下人性的丑恶对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表现出强烈的道义感和使命感同时,否定暴力革命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对贵族阶级消亡的命运表示惋惜 其一,指“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其二,指消除自我 其三,指细节的真实 3.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的典型性 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 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 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 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響 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 4.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4.反映生活的两种方式:内倾性和外倾性 内倾性作家以描写人的心理矛盾见長如司汤达、托尔斯泰、 陀斯妥耶夫斯基等; 外倾性作家以描写社会矛盾见长,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文学渊源 1.荷马史诗。“生活的感性教材” 2.古希腊悲剧。对人生的朴素认识对命运的神奇感悟。 3.中世纪禁欲主义与出世主义,神性与奴性 4.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张扬 5.古典主义时代。拥护王权崇尚理性。 6.启蒙主义时代现实性与历史理性交织融合。 7.浪漫主义强烈的自我意识,主观抒凊性 四、文学概况(教材P1-9)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之间的文学。主要文学包括: 浪漫主义文学(雨果、喬.治桑) 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诗歌) 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温和现实主义等。其中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 宪章派文学(名词解释)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粅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 第一章 法国文学 ┅、历史文化背景:(教材P15-18) 1、时代 2、传统。 3、拿破仑崇拜 二、浪漫主义文学 (一)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 2002年法国总统希拉克签署的总统令,11月30ㄖ大仲马的灵柩从他的家乡维莱-科雷特的墓地迁入巴黎先贤祠。 1.多面人生 丰富多彩的人生。父亲、女人、友谊、文学、政治、旅行、烹饪 2.写作奇才。 自发而灿烂的才华 虚实相生。 《基督山伯爵》 创作于1844年大仲马小说中最好的一部。通俗小说 宏伟的场面,引人入勝的情节传奇的浪漫色彩,机智生动的对话栩栩如生的人物。对坏人进行个人主义的复仇总比对坏人迁就容忍要好得多 (二)乔治·桑(George Sand) 。本名奥罗尔·杜班(Aurore Dupin) 思想主张:性的自由平等家庭范围内妇女的合法地位。 代表作品:《莱利亚》、《莫普拉》、《康素愛萝》 创作特色:细腻的描绘和抒情笔调相糅合,文字清丽风格温婉情切。 三、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状况: 浪漫主义向现實主义过渡阶段 斯丹达 梅里美 古典现实主义阶段。 巴尔扎克 转向阶段:对客观、科学原则的强化 福楼拜 斯丹达尔是法国最早的现实主義作家,其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爱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