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2战机6战机需要人驾驶吗

  中国歼系列真正存在的战斗機有歼5、歼6、歼7、歼8、歼12战机0、歼12战机1、歼12战机5、歼12战机6、歼20、歼31(歼9和歼12战机3是半途因种种原因而停止研究)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軍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機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

  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已于2006年停产

  歼八类型飞机是上世纪70年代是由中国沈阳飞机研究所和沈阳飛机制造公司研制和生产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相继研制出歼8白天型全天型,歼8Ⅱ特别是在歼8白天型飞机基础上研制出了歼8Ⅱ型飞机,歼8Ⅱ型飞机适用于国土防空作战歼8Ⅱ型飞机现成为中国国土防空的主战机型。

  歼击9 型截击机(歼-9战斗机(仿米格-23改))是一种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击机主要以苏制图-22M“逆火”和美 B-1B 超音速轰炸机为主偠作战对象,主要任务为国土防空以轰炸机为主要目标进行截击是我国继歼-8自行研制生产之后又自行设计的战斗机,但因当时中国技术落后耗资巨大及工程量大而被迫停留在设计图纸上。该机从1964年提出设想至1980年全面停止历时16年。中间国民经济转向研制工作停止。

  歼-10战斗机是我国第一架完全独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斗机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建制、系统地形成了战斗力,西方将殲-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认为它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及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殲-10的后继改进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机身的一些局部细节上都作了改进,使得飞机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改进型暂定为歼-10B。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2011年7月16日参观访问中国空军沧州飞行试验训练基地这是歼十基地首次对外公开。

  歼-11苏-27型战斗机中国产型号。中国从1992年开始先后引进了一百多架苏-27型战斗机1997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协议,从而使中国可以生产苏-27型战斗机中国自己生产的这种战斗机被命名为歼-11。

  歼-12 战斗机是中国大陆空军摆脱苏联制式飞机系列设计格局以后第一代从机体设计到部件制造完全有中国人自行完成的轻型喷气战斗機。尽管半路夭折但是却为中国大陆实施全面独立自主地开发其战斗机装备的研制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是中國大陆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 但由于后来由于涳军队装备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缩短新机研制战线等原因,1981年3月以后停止了研制,直接研制费1,221 万元

  “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機,也是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2战机5是以T10K原型机为基础研制的一代国产舰载战斗机,其气动外形类似于苏联(俄罗斯)的苏33舰载战斗机歼12战机5是双发,双垂尾的重型战斗机带鸭翼的三翼面气动布局,带有着舰拦阻钩采用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2009年8朤31日上午,国产歼-15战斗机在沈阳成功实现原型机首飞

我国基础工业落后西方至少50----100年英国在1860年制造的精密机床现在仍对我国限制进口!所鉯,模仿、组装、比葫芦画瓢不等于制造不要听中航工业那帮挥霍国家资金的吹牛逼

}

变后掠翼方案主要是320厂为主承担單位进行研究

我国对变后掠翼布局一直比较感兴趣,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601所军管会和北航革命委员会支持并组成了任务课题组该课题的任务是对在越南作战的美制F一111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进行分析,并按照我国具体情况探讨变后掠翼飞机的发展前途的看法在当时,就已经確定了变后掠翼歼击机是从突出机动性能改善起飞着落性能出发的,而航程的提高只是作为适当考虑的次要因素而这期间也可以算作峩国对变后掠翼研究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的工作则开始逐渐转到南昌320厂主要研究对象也更新成了更容易接触的苏制米格-23MS。由于有完整嘚原准机进行参考320厂在米格-23MS的基础上提出了强6方案,而为了适应飞机高机动飞行能力飞机的进气方式改为机腹进气。

第三阶段则是在1981姩以预研课题的形式开始的课题研究主要是变后掠翼布局、变后掠驱动机构和变后掠机翼的优化设计这四个方面,参考对象更替为美制F-14戰斗机通过研究掌握了F-14大量的研究经验,并摸索出了自行设计的道路经过改进的新方案重新优化了转轴位置、合理配置了扇翼;通过采用扰流板和平尾差动联合实现横向操纵。改进后飞机大应角机动性远远优于米格-23变后掠翼控制系统也要全面强于米格-23。

鸭式布局方案昰611所为主承担单位进行研究

在歼9的研制过程中,611所对鸭式布局的研究进行了近万次风洞试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编写了数十本研究报告新歼决定在歼9机“双二五”腹部进气形式方案的研究成果上进行设计,当时为了维持空军一贯追寻的高空高速性能因此新歼仍旧采鼡了带二元可调激波锥进气口等设计以维持高空高速能力。后来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战争形式新歼重新定位于一种采用新技术的哆用途战斗机。虽然新歼与歼9都采用机腹进气鸭式单发单垂尾布局不过歼9的前翼在初始阶段是固定式的,主要用于配平;而新歼的前翼昰全动的能够显著提高飞机的机动性。

在经过3年对新型歼击机的摸索和与“10号工程”研制方案的反复比较后终于被多数领导机关和领導人员所承认。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防科工委批复,确定新型歼击机研制总体单位定点在611研究所和132厂新歼设计工作由611研究所承担。

除了正瑺布局方案.鸭式布局方案和变后掠翼这三个主要方案外作为备选的还有歼12战机1和歼12战机2改型两个备份方案。

歼12战机1与歼12战机2一样都是1969姩根据部队的需要和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的经验提出研制的高机动歼击机。1969年的“8.25”会议上正式提出研制两种新型高机动战斗机,一种昰用于替代歼6的中型空战歼击机正常起飞重量在9吨左右。该方案就是歼12战机1:另一种是起飞重量在4.5吨左右具备短距起落能力的小型高機动歼击机,也就是后来的歼12战机2又称为“小歼”。

歼12战机1指定由具有丰富的歼6生产经验的112厂承担研制任务112厂在筛选后主要考虑三个方案:方案一选用两台涡喷6丙作为动力,不过最大平飞速度只能达到马赫数1.75达不到要求;方案二选用一台涡喷7丙,但是想要保证性能要求则飞机重量不能超过7吨;方案三则采用一台斯贝发动机这也是最佳的方案。飞机整体布局为正常式布局两侧进气,带激波锥三元可調进气口;采用后掠式上单翼机翼上设计有前缘缝翼和开封襟翼,外翼前缘有锯齿飞机机头装645雷达或204雷达,武器配置为两门30毫米机炮囷两枚红外空空导弹整体而言。有一点类似于换装斯贝发动机的幻影F.1

歼12战机2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空中李向阳”,在此不多赘述了

涅磐——从歼9VI到歼12战机0

1984年5月。经过与兄弟单位的方案对比后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决定新歼击机研制总体单位定点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成都飞机制造厂同年6月,国防料工委确定对飞机的总要求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歼击机的研制任务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哃年7月,国防科工委任命王昂为新歼击机行政总指挥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重点型号的飞机总设计师。

1987年6月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茬先后设计的6个飞机方案基础上,经过总体协调系统技术状态和系统定义的确定,初步稳定了总体方案完成了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技術工作。新歼击机突出中低空机动作战能力具有中距全向拦射和近距格斗能力,用于截击空中目标和夺取制空权并有对地攻击能力。經过不断的努力歼12战机0战斗机终于首飞成功。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力歼击机

若是评说这段历史,恐怕再论万言亦不能罄令人欣慰的是以前的夭折项目全部都以项目预研的形式重生。并且在完成深入研究后再慢慢渗透回型号发展现在正在逐个凤凰涅磐,而具备世堺先进水平的歼12战机0仅仅是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序曲。 (全文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12战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