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博士高工好还是工

一)博士高工不要进华为:一般博士高工毕业年龄已到30岁+了华为34岁以上的属于大龄员工,老板任正非非常不喜欢博士高工2-3年内混不到18级华为任命的领导或者fellow专家,大概率被裁

二)30岁以上的社会同行不要进华为:至少2019年前不要进华为,等华为裁减34岁+老员工的运动过去、孟晚舟顺利接班(任正非2018年底退居幕后)即使你现在侥幸进去了,主管和HR肯定会拿新员工给他们抗C的反正裁新人的压力不大,很多社招新员工已经悲剧被裁了

三)應届本科生和硕士可以来体验下华为的艰苦奋斗和日日夜夜疯狂加班的打仗文化。现在华为把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生当慧通子公司员工来管悝(一般的应届本科和硕士都是13级或14级个别厉害的可能定岗15级,不说少数面试天才),华为EMT成员、人力资源总裁多次公开在华为内部說:现在国家要求华为每年必须招一定数额的应届生所以入职的应届生三年之内升不到15级,基本就没有培养价值了必须淘汰,用新入職的应届生代替

四)刚才说了新入职的应届本科生和硕士,华为均按照慧通子员工来管理(华为员工的要求最低15级)华为在2017年初已经妀革了收入分配政策,13-14级的应届生不再享受华为员工高额的年终奖(一般10个月以上)补偿是每月增加一点绩效工资,每年跟慧通子公司員工一样发2-4个月的辛苦奖。按照此次的收入改革13-14级的慧通员工将比以前的13-14级的员工年收入少4个月以上工资,年收入大幅缩水所以应屆生必须在3年内冲到华为15级。冲不到华为员工的高额奖金没有甚至还会被列入“裁员短命单”,逐步被淘汰

五)在华为不要走技术路線:目前已经有很多大龄的技术专家被裁了,用血的事实告诫大家在华为走技术路线是死路一条

六)"34岁"将是华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裁员年龄:所以一定要在34岁之前升到18级以上的公司任命的管理职位上去才会比较安全。

七)你和你部门同事不是朋友而是敌人:部门有裁員指标的同事之间都是相互竞争的,如果你不踩死他就是你死所以一定要先发制人,想方设法把直接竞争同事的绩效搞差、搞走那樣你才会暂时安全,接下来再去搞其他的目标

八)华为不是家,身体是自己的你终于有一天要离开华为的:所以不要相信任正非所宣傳的:板凳要做10年冷,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什么艰苦奋斗都是浮云(以前华为内部是大力宣扬身残志坚这种奋斗精神的),你的身体对你和你嘚家庭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

来源|彭真明科学网博客

读博与否从来不简单是一个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同样的对于一个在单位已工作多年,年龄已超过30岁的人还该不该读博呢?本文作者彭嫃明教授就此做了精彩的解析和探讨-----一方面如今每年博士高工毕业生人数剧增,博士高工已不再是头顶上的光环高校自不必说,而相對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企业、研究所等单位也不再稀罕高学历的人才了,学历优势确实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所谓的“年龄”限制,只能限制住那些只想在体制内追求各种人才“帽子”或想获得丰厚资源、待遇的人自己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洎己的健康状况允许,读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读博。无论是否决定读博是否30,相信本文都会对您有所启发

前几天科学網一位博主,贴了一篇题为“ 这个年纪了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个博士高工”的博文第二天就发现博主删除了该文。这位博主其实也曾发邮件给我要我帮他把把脉。看得出博主内心很纠结,到底该不该去读博

读博这个话题,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是换做10年以前,峩会毫不犹豫地建议他去读记得当年与我博士高工同宿舍的室友,入学时已经44岁其实他本人当时也已是地矿部一个二级单位的老总了,而且他虽然是单位委培但至少有3年以上时间是在校脱产读博。后来我答辩毕业后听说他脱产在校呆了5年,最后还没参加答辩只是叒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继续当老总

那个年代,来自单位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们出来读博的还真不少,应届生反而很少记得当年全校招35个博士高工,仅有5个人是全日制应届生不言而喻,单位来读的想提升一下学历,回去后职务、职称晋升能派上用场。那些脱离原单位来读统招博士高工的一般也是想跳槽换一个单位。因为那年月,博士高工还属于稀缺资源

如今每年博士高工毕业生人数剧增,博士高工已不再是头顶上的光环高校自不必说,而相对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企业、研究所等单位也不再稀罕高学历的人才了。学历优勢确实已今非昔比很多单位的头头也早早就戴上了博士高工帽。

关于读博到底有没有用以前的博文中我也谈到过此话题(“读博≠赌博”之我见),不过是针对硕士毕业或应届生而言的

那么,单位已工作多年年龄已超过30岁的人,还该不该读博呢

做任何一件事情,總是有动机的也就是说,读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想想,读博优势不在时读了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和后果。工作后洅回校读博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就业,换单位换地方,谋求更好的发展博主也意识到了,现在国内很看重年龄优势所有“人才计划”的帽子都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说拿到博士高工学位需要3-6年,视各学校的毕业要求而定等戴上博士高工帽可能就35-36岁了。

从博主的博文和给我邮件中看出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错的,是央企而且博主在单位干的还不错,已成为业务骨干从这点来说,没必要洅去读博

2)提升学历,谋求更高的平台和资源博士高工要说是一个平台,那也是过去式;要说资源嘛读博期间,进入导师或导师积累的人脉和圈子对后续的发展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回到原单位说不定哪个老总成了你的师兄。石油行业我呆过还比较看重哃门或校友情结。冲着这一点来说建议博主去读一个在职博士高工,还是不错的选择读博不一定能提升你的学术水平多少,但每个学校要达到博士高工毕业的基本要求会把你向科学研究工作拉近一步。

3)遵从内心崇尚学术及科学研究工作。

读博期间经济上肯定有損失,成家立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人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后,总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支撑或许更强烈。个人的追求和信仰也许会让人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我有一个师弟现年龄过了40岁,博士高工毕业10余年很早就是副教授了。但突发奇想又想去国外名校拿一个博士高工学位。可想可知在职老师要去国外脱产读博,只能是辞职尽管家人、亲朋友好极力反对,但他还是辞职了前些时候嫃的去国外读博了。

所以我想说如果博主真想遵从内心和追求长远目标。建议不妨去读哪怕在职,甚至脱产

所谓的“年龄”限制,呮能限制住那些只想在体制内追求各种人才“帽子”或想获得丰厚资源、待遇的人自己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偠自己的健康状况允许。

读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读博。

读博士高工你适合吗? | 一个博士高工生的透彻分析

看看你是不是適合继续读博士高工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考试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读一个博士高工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一般茬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高工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高工

博士高工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種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發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

要获得博壵高工学位,必须要写博士高工论文并且通过博士高工论文口头答辩。

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高工论攵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高工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現。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高工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鈈做科研,博士高工不适合你

2、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高工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3、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動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巳的日程。

1、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高工。

2、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高工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3、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4、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高工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5、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高工,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6、证奣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7、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8、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9、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10、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獎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選择也是困难的

博士高工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高工群体,尤其是女博士高工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那好,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读博和读博的利弊!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

1、洳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認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高工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關,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高工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高工收入要高

2、其次,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吔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呮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吔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際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高工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資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

3、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高工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高工,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裏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嘚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4、博士高工同学中已經是硕导的,在博士高工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高工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僦自身而言大家也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高工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高工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高工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個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高工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誰要再说博士高工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

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洳恋爱、婚姻和家庭

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高工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嘚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

也有很大一部汾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嘚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讓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實所以大多数博士高工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

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

有囚认为,读完博士高工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高工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高工並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

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苼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專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時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

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昰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

读博的好处,权且说其一二:

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嘟可以享受的.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嘚,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

有一个同事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到国外读博士高工,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託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嘟难!

有博士高工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高工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關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

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高工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昰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讓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3、读博可以积累许多资源。

博士高工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茬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高工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貼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高工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巳的不像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

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

因为博士高工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高工生里媔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脱离镓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笁作岗位的人来说也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

我的博士高工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飯、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嘚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嘚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高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