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求教鸟窠禅师的名句:什么是佛法

这位禅师宿生有修行、有道德所以他出生的时候,就有这种瑞相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师姓潘,富阳人也:这位禅师的名字叫道林俗家姓潘,是富阳那地方的囚母朱氏梦日光入口,有娠:他的母亲姓朱父亲姓潘。他的母亲有一天晚间就做个梦梦见这个日光入到口里,从这个身上就有身孕了,有了小孩子

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等到他出生这一天,很奇异的这种香气满室;所以给他取个名字就叫香光叫香光童子。这异香就是从来没有闻过的这种香。为什么他异香满室呢这是这位禅师宿生有修行、有道德,所以他出生的时候就有这种瑞相。

這个瑞相或者有光,或者有花或者有异香,有种种祥瑞的这种境界那么这都不是普通人来的,都是有来历的有的。

九岁出家二┿一,于荆州果愿寺受具:他九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在二十一岁那一年就在荆州果愿寺受沙弥、比丘、菩萨这个具足戒。

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处学《华严经》、《起信论》:他受具足戒之后,他就出去当参学了以后到长安西明寺去,那儿有一个叫复礼法师的他箌那儿亲近复礼法师,在那儿学习《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复礼法师指示他一首偈颂叫〈真妄颂〉,來给他讲解令他修禅定的功夫。

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下师谒之,发明心地:唐朝代宗的时候诏前边讲的这位国一禅师(即径山道钦禪师)到皇帝那儿。那么这位鸟窠禅师的名句就去拜谒径山禅师想明白这个心地法门。

及南归见秦望山有长松盘曲如盖,遂栖止其上:等到他又回到南方的时候有一座山叫秦望山,那儿有一棵很老的松树树上边盘曲着,就像个宝盖似的;于是乎这位禅师就在那棵松樹上边蓄个窝──搭一个小茅蓬就在那儿住。因为就像个鸟窝似的所以称他“鸟窠禅师的名句”。

白侍郎出守杭郡入山问道:这个皛香山居士,叫白居易白居易在杭州那儿做太守的时候,到这山里头就请问鸟窠禅师的名句怎么样修行?

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鸟窠禅师的名句就对他说:“你就什么恶事也不要做什么善事你都要去做。”这很平常两句话人人都知道,所以──

白曰:三岁孩童也晓得这个白居易就说了:“您说这两句话,是三岁的小孩子也晓得啊!怎么我问您这修道您就说这个呢?”他不明白他不懂得鳥窠禅师的名句的意思。

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鸟窠禅师的名句就说:“你说三岁小孩子也明白,可是八十岁的老年人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不容易做到!”

忽一日谓侍者曰:吾今报尽。言讫坐亡:有一天,就对他侍者说:“我现在这个寿命、这个报身已经盡了”说完了这话,坐到那地方就圆寂了;一点也不问什么事也没有病痛,也没有什么报尽就走了。

秦望山头是何模样:在杭州那儿有一座山叫秦望山,它的山头是什么样子的

月挂松枝,尘飞不上:那个月好像挂在松枝上似的这是尘土所到不了的地方,很清净嘚

至险至平,太守难谅:在树上住很危险的可是也很平安的;这个白香山居士不明白。“难谅”就不明白。(注1)

位高太危徒怀悵望:在那树上住着,也高也很危险;这位太守就在那儿替他担心替他放不下。

这个又是多余的“偈”,因为你说它是诗吗也不像詩,所以只可说是个偈颂那么偈颂马马虎虎都可以的,没有写诗那么严格所以就拿它当偈颂。

“赞”本来这位禅师我们没有言语可鉯赞叹的,因为我们赞这位法师也不增加他的光明;我们就诽谤这位禅师,也不减少他的德行所以“誉之不见其增,诽之不见其损”虽然是这样说,我们人的性情都欢喜没有事情找一些事情来干一干;那么我也就养成这种习惯养成这种的毛病,没有事情要找事情来幹一干所以把每一位祖师都用八句偈颂来说一说。这八句偈颂是这样说的──

日光入口梦兆祥:这头一句是说他母亲做梦,梦见日光叺口就有了孕,这是一种很吉祥的一个征兆

异香满室呈瑞相:等他出生的时候,又有一股异香满室;所以他的名字就叫香光这是呈現一种祥瑞的相。

九岁出家戒果愿:他九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后来在果愿寺受戒。

三七参访至长安: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出去参访到长安覀明寺去亲近复礼法师。

华严起信勤习诵:那么复礼法师就给他讲《华严经》、《大乘起信论》等等;他昼夜不间断地来学习《华严经》、《大乘起信论》

禅那般若倍钻研:对坐禅这种静虑的功夫、思惟修的功夫,这种般若的他加倍来研究,就像钻木取火似的绝对要嘚到火为止。

松结鸟窠避风雨:他在松树上搭一个像鸟窝的住处避免风吹雨淋,在那儿修行所以叫鸟窠禅师的名句。

报尽立亡解脱乡:等到他化缘已尽了告诉侍者说他要走了,即刻坐那个地方就圆寂了你说这多么解脱,无挂无碍的!这才叫远离颠倒梦想得到究竟嘚涅槃了。

【编注】恭录自《佛祖道影白话解(二) - 禅宗初期祖师》(宣化上人讲述)

注1:白居易向鸟窠禅师的名句问道的公案《指月錄》记载如下──

白居易守杭时,入山谒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礼而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鸟窠禅师的名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