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00后的懒,是不是越来越懒,都不想去工作了

不刷抖音,也不玩快手的90后和00后们
摘要: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发展备受瞩目,一方面这两款App加起来有数亿下载量和上亿日活,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并没有征服所有90后和00后。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发展备受瞩目,一方面这两款App加起来有数亿下载量和上亿日活,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并没有征服所有90后和00后。为什么有的人不刷抖音睡不着,而有的人却对这些短视频App不屑一顾。本文中,6位90后与00后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自己对于抖音快手的看法。3月13日,刺猬公社发了一篇叫《喊麦文化没落后,人间土嗨社会摇开始霸屏》的文章,专门讨论社会摇的主要视频阵地、舞蹈形式、历史追溯、形成原因、社会评价。社会摇的主要视频阵地在快手,当天,不断有用户后台留言表示自己并没有使用快手,连时下很火的抖音也没有使用。网友 @亚美 留言说:“唯一用的只有b站,从没有看过快手的路过,抖音也没下过,不是老年人,94的。”这条评论点赞数竟然在评论区高居榜首,这说明,即使这两款短视频App加起来有数亿下载量和上亿日活,但也没有征服所有90后和00后。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对此很感兴趣,想知道不使用抖音和快手的人的想法是什么,在这个泛娱乐时代,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怎么认识自己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为此,刺猬君访谈了6位使用过和未使用过快手或抖音的90后和00后用户,并摘录了一位用户针对抖音和快手的分析留言。1短视频社交接近于浪费时间名字:洋仔出生年:1991年职业:品牌推广常驻地:北京我叫洋仔,在北京工作,我从没下过快手和抖音,我舍友超爱抖音,毕竟她当时拿到了抖音的offer,可最终却选择了网易。她平时会时不时发一些有意思的短视频给我,她发过来我就看看,但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搜。我是真的不感兴趣。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视频社交是一种“嘻嘻哈哈”的过度娱乐化的社交方式,目前的短视频社交基本上是不存在除了娱乐以外的任何意义。女孩儿和她“老公”开视频玩段子个人而言,短视频社交是接近于浪费时间的存在。社交应当是有意义的,能在轻松融洽的氛围里进行社交活动就更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讲述、呈现、解决。严肃的事物被排斥,也渐渐失去被注视和瞩目的资格。抖音和快手正是泛娱乐化的产物,这也是它们的成功之处。就说抖音吧,室友拉着我拍十五秒短视频,一会儿就完成了一个作品,一个字:快。这刚好契合当下快餐文化的社会风气,没有人再想听长篇大论,也根本没有耐心。与此同时,泛娱乐化时代催生了很多“文化明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张召忠,人称“局座”,歌手、演员反而不是泛娱乐化的产物。短视频社交软件现在很火,但是我并不觉得不使用它们,我就会与世界失去交流。我手机里有9个社交软件,每一个社交软件都对接了不同的需求。如果不使用短视频社交软件就失去了和世界的交流,那么你和世界的关系会不会太塑料啦?不玩抖音和快手的我平常会看书、看综艺或影视剧、与朋友聊天。书嘛,主要是一些经典书,最近在看的三本书是《娱乐至死》《一百个人的十年》《And There Were None》(《无人生还》原版英文小说)。我喜欢独立思考,我也尊重每一种娱乐和社交方式。人和人是不同的,不能说你不喜欢的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存在即合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每个人的不同。所以,你们也不要看不起我这个不玩抖音和快手的中年少女了好吗?2抖音内容同质化有些让人冒火名字:二佬出生年:1994年职业:品牌推广常驻地:贵州明白这两个段子的出处吧?我就是那个快手和抖音都用过,但最后都没用了的人。 说来呢,我比较从众,看什么流行就想去玩玩。我家在南方农村,过年回家,发现家里很多人都在用快手,不过也有人在用火山小视频。为了和他们有共同话题,我也下载了快手来玩,只是,我接受不了那种格调。我有几个妹妹很喜欢一个叫牌牌琦的快手达人,文首第一句话就是她们教我的,她们觉得牌牌琦的身材挺好,很仗义,有“大哥风范”。在家的时候,我问妹妹和弟弟玩不玩抖音,他们说很少玩,“喜欢那种视频,只是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我在二线城市工作,回到城里面,我就把快手卸载了,玩起了抖音,文首第二句话在抖音挺火。你知道我刚开始玩抖音那会儿吗?沉迷得无法自拔,上班路上刷,下班路上刷,晚上睡前刷,推荐朋友刷,里面的小姐姐是真的好看,小哥哥的美色也是令人嫉妒。最近觉得抖音挺无聊的,刷来刷去都是那些视频,内容同质化有些让人冒火,一个套路被人玩得都不好玩了。我也做互联网产品,总体来说,觉得抖音的调调真不错,强运营也做得好。听说有人在上面做广告还赚了钱。我后来忙于工作,就没玩儿了。其实吧,抖音这会儿的火爆程度和前几年小咖秀挺像的,火得一塌糊涂,不过,最后小咖秀就没气儿了。抖音要做强大,得想着怎么把它做成人们的“基础工具类”软件,就像微信一样,替代品极少,且能提供的资源强大。这个要求挺高的,要么是后台有一个原有的内容生态支撑,要么是自己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容生态,得让运营和内容发都光发热啊。难得有这么一款好玩儿的App,打心里不希望死掉,如果大浪真的想把它卷走,我也没办法,是吧?3我产生了审美疲劳名字:狍子出生年:2000年职业:学生(高三)常驻地:山东我是一个不用抖音的非常标准的00后宝宝。首先抱歉,不是针对抖音,因为我也不用快手,准确来讲,视频社交类软件我平时基本不太用,少有接触。我是艺考生,前阵子从学校出来参加校考,大家会聚在一起聊天,每次都会聊到抖音上——女生:哇!你看这个小哥哥,啊啊啊!男生:woc,这个小姐姐真的可以诶,可以可以……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哈哈哈,你快看这个,哎呀我去,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个时候我就很尴尬了,小鲜肉我没兴趣,我喜欢老腊肉,身边尽是天然美女姐姐,呆呆的我有些格格不入。其实呢,我这个人爱玩得很,不是个固守旧道的怪咖,而是典型人格分裂“双子女”。我相信有人要开始点头了,没错,喜欢新鲜也喜欢陈旧,喜欢简单也喜欢繁琐;沉默到冰点,也可张狂到滚烫;喜欢矛盾,永远轰轰烈烈的矛盾与碰撞。看似矛盾,其实我却很正常,会与朋友隔着手机屏幕长谈,感叹人生,吹嘘理想,现实中同样如此。看得出来了吧,我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我想要融入他们,于是我就下载了抖音。在抖音,我刷到很多帅哥美女,确实,美好的颜值让人赏心悦目,人只要帅或美起来做什么都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接连看到几个同类型的帅哥美女后,我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有些视频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些人要在镜头前做矫揉造作的动作?(那些动作都是我起床照镜子和自拍臭美时才会有的。)抖音还会给我推荐一些视频,只是,那些视频并不都会令我感到开心。那天,刷了一个下午,头晕目眩飘飘欲仙,有一种怅然若失的不真实感。我一个下午时光的流逝后,究竟收获了什么?我身边也有一些人不玩抖音和快手,现在大家熬夜准备高考,都掉头发了,毕竟是要高考的人 ,喝最贵的枸杞,熬最晚的夜,刷最厚的题。4人只会迷失在信息流里找不到自我名字:小小出生年:1995年职业:学生(硕士在读)常驻地:北京我叫小小,我身边刷抖音和快手的不多,我不刷抖音和快手是因为短视频承载的有价值的信息太少,没必要专门花大量时间精力去刷。另外,平时学习和研究很忙,有时间娱乐的话,除了户外,更愿意看剧看书看电影放松身心。拿视觉举例子,周五晚上有时间的话,奢侈一点去大剧院,简单一点打开b站,一场图兰朵或者红楼梦或者芭蕾舞看下来,整个人会沉浸在舞台艺术的余韵当中不断回味。我从小就对故事或者比较难的艺术更感兴趣。丰富的情感或者思考,创作者的心血经验和想要传达的心情,经得住观赏的美,以及可以从中学到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都非常令人幸福感动,并且能够获得一种充实的平静。对于碎片化的点滴时间,刷一下微博或者b站,关注一下时事热点和专业动态……都比看所谓社会摇小视频要更有趣味和价值。社会中存在一种幻觉,抖音和快手仿佛成为某个阶层或者年轻人群体的特征标签,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是多面而独立的,随意概括或者贴标签都很片面。举例子,我是clamp的漫画粉,那么应当是二次元宅;我也喜欢歌剧舞剧戏剧,那么应该也属于广义戏迷;爱逛博物馆,就是古董爱好者;平时购买lo裙,因此也属于lo娘.etc。世上大坑何其多,抖音和快手只不过是其中两个罢了。那刷抖音和快手的人会被类似的社交软件控制吗?不会的,人只会迷失在信息流里找不到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不会被社交软件控制。总结一下,抖音快手等信息量少的短视频浪费时间,看它不如睡觉;没有形成规模的网络泡沫信息不需要关注,因为与自己无关;需要关注的热点信息自然有媒体或者某些片段能够传达到自己身边,略微搜索即可补充。信息时代,信息无限人有限,需要选择自己的精力如何投放。5抖音快手的内容和宣传都get不到我的痛点名字:@バカバカキヤロル出生年:1995年不支持把社会摇与年轻群体联系起来,95,抖音快手的内容和宣传都get不到我的痛点,同学与同龄朋友在用的也是很少。个人感觉,这种通过降低门槛来扩大受众的热销产品,主要受众反而是中青年新网络用户群体,他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都略逊于年轻群体(无贬义),简单便捷的操作是他们进驻网络社群的很好选择。而年轻群体从小就接触网络,操作比较熟练,小学生打农药成为了普遍现象,我们也更倾向于使用电脑直播。此外,接触的网络资源多了,就会去自我筛选,使信息的获取更有效率,追求优质信息,看直播、视频不再是看个新鲜、热闹,转向专注于喜爱的某个领域,看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后期,或者是喜欢的up。受众不同,自是不愿被其中一部分代表的,年轻群体有喊麦社会摇的,早期网民老玩家也是有的,多元化才是发展的趋势。6网络世界里的“表演”太多名字:阿隐出生年:1994年职业:新传学生(研狗)常驻地:广东第一次在微博上看见快手,以为是杂技app,第二次看见快手,感觉应该是东北人交友软件,现在看多了,搞不清到底是什么了。而我第一次看抖音,是朋友圈里有个化学系的研究生发出来的,我以为这是个新的跳舞软件。我对有机化学敬而远之,因为他英语课上说他是个“researcher”。但是我前几天才知道他报名参加过湖南卫视一年级,还进了复试。是有一颗表演的小心心在燃烧,还是工科实验室太枯燥需要电音和镜头锁定?(如果他有幸成为著名抖音表演艺术家,那我立即发函祝贺。)虽然我是新传狗,但是新出的app太多,对我有用的app太少。我手机里只有微信、QQ、微博、新闻app和几个拍照软件。新闻基本从新闻app和微博摄取,拍照软件只在出游时用,自拍频率低于一年一次。我这个年龄段还去玩抖音快手的话,多半想成为MC天佑吧,否则要么职场新人被催着加班,要么疯狂做作业,要么天天跑新闻,一闲下来连微信都懒得打开。我虽然不玩抖音快手,但我总能在微博里刷到这些小视频,底下最多的评论应该是“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感觉就像看完刘老根大舞台。我受不了成天看刘老根大舞台。我平时不上课的时间大多在图书馆做作业看书,最近疯狂“云跑两会”,生怕错过哪一个新闻。在宿舍里泡B站的纪录片区时间最长,几乎把NHK《纪实72小时》看过两轮了,喜欢埋在屏幕前看日本人苦中作乐,聊家长里短,然后回家继续苦中作乐。抖音快手上的用户像个十足的“表演者”,或许我还停留在生吞灯泡,配电音跳舞的记忆。他们在网络舞台上表演,看着粉丝“噌噌噌”往上涨,是不是相当于获得掌声后倍感欣慰的演员呢?表演的人太多了,有时候分不清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在哪。就好比一个人成天看武打片,结果有一天在超市里,对少找一块钱的收银员使了一招“黑虎掏心”。但我不排除有些人的娱乐就是看这些表演,然后哈哈大笑。或者为了表演努力凹造型,也许不同的人对每一样新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吧。现在的新科技新文化层出不穷,流行一阵一阵的,保不齐哪一天流行过去了,你剩下了。有时候我故意不去适应这些新东西,因为新东西本该适应我的习惯,为了吸引更多买家而更“新”的,结果变成把我裹挟着走了,这感觉像是被电脑操控的机器人。没准过一年,抖音快手这些不火了,新的表演又出来了,到那时还是会有很多粉丝蜂拥而上。现在的我还是先等它飞一飞吧?7短视频社交是快文化的慰藉品名字:柳毅出生年:1998年职业:学生所在地点:上海我叫柳毅,现在在上海读书。说到快手和抖音,我身边喜欢这两款软件的大有人在。也有同学曾足足刷了将近一天的抖音,可以说是痴迷上了。实话说,我对这两款软件都不怎么感冒,平时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他们笑得乐不可支,我在这里一脸懵圈。有时他们会分享给我一些内容,我倒是会瞧一瞧,但是自己没有下这两款软件。其实倒不是说它们做得多不好,主要还是个人不太喜欢这种东西。对于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去玩这些软件,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现在压力其实很大,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欢愉和慰藉,而且生活节奏快,一些需要细嚼慢咽的快乐生产肯定是要拦在门外的。快手和抖音可以说是应时而生,而且就流量本身而言也做得很是不错,商业上是成功的。我个人主要还是会用到常规的一些社交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等,大部分还是处于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需要,偶尔也会从里面找一些有趣的资讯。找资讯方面,我用“即刻”用得比较多,还蛮喜欢“即刻”这种信息流式的产品,五花八门的东西,能在偶尔的间隙之中学习到一些小技巧之类的,还是很受益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娱乐的权利,也有方式选择的权利。是快手还是抖音,不可否认的是它们自身仍然存在很多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我觉得快乐持续一小会,并不能真正给人带来多大的感受,用宋丹丹的话说,就是“不能带来美的感受”,平时小小消遣一下无伤大雅,沉迷其中就有些过头了。另外,这一类的产品层出不穷,它们给人们提供了瞬时的欢愉,但却会容易让人们在笑声中忘记了思考,忘记了为什么笑。这一类产品的发展其实很容易堕入低俗的怪圈,这还是值得警惕的,不仅仅是用户而言,产品生产者同样需要格外注意。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互联网科技公司“奇思客”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
企业股权方案提供商“荒草地股权VC”获800万天使轮融资
程序化邮件直投服务平台“PebblePost”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LeoLabs”获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室内地图和定位平台“LocusLabs”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为企业提供钟点工管理软件企业“WorkJam”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服装租赁平台“多啦衣梦”获1200万美元A+轮融资
共享单车服务品牌“永安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
会议活动平台“31会议”获4000万元A+轮融资
房地产综合门户及营销平台“楼盘网”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百拜单车”获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ofo”获4.5亿美元D轮融资
免费资讯服务平台“奖金网”获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居家上门服务品牌“泰笛科技”获1.5亿元C轮融资
提供会议语音助手服务企业“Workfit”获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印度公寓租赁服务平台“StayAbode”获天使轮融资
超融合基础设施初创公司“Diamanti”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
B2B物流公司“ BlackBuck”获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广告恢复平台初创公司“Uponit”获2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运输及货运交易平台“uShip”获2500万美元D轮融资
仓库业务代运营服务商“鲸仓科技”获6800万元A轮融资
智能腕带品牌“GYENNO One”获数千万A轮融资
人力资源运营移动APP“职行力”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O2O汽车保养平台“车发发”获1亿元A轮融资
可视化软件平台“优锘科技”获7200万A轮融资
本地化生鲜品质电商“原谷生鲜”获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地产中介平台“我爱我家”被昆百大65亿元收购
开源代码解决方案企业“Fossa”获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金融借贷平台“SoFi”获5亿美元战略融资
云通讯服务平台“Layer”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佛山一流的法语培训学校 - 广东佛山教育信息
欢迎您,&|&&|&&|&&|&&|&&|&&|&
佛山一流的法语培训学校
信息编号:&发布时间: 15:36:06
其实我早几年就像学习法语了,但是一直没有时间。阿宝无奈的对同班同学说。
其实在五年前毕业开始,阿宝就在广州的一家对外贸易公司呆过一段时间,因为客户主要是非洲的国家为主,所以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英语和法语,英语过了六级的阿宝作为应届生来说英语口语能力还算不错的,所以一般的英语沟通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如果遇到只会法语的客户,那么,阿宝也只能救助与同事了。所以在那时候,他已经有想法要学习法语了。不过由于工作调动到佛山后,由于地方不熟悉,加上开始谈恋爱之后,人就变得有点懒了,加上在佛山山高皇帝远,又成了公司的老油条,更加变得不想动,所以再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年。
其实有过好几次的机会想学习,每次无聊的时候都想去学习一下法语,因为这几年中英语还是很好,法语也在不断的接触客户当中有一些词汇量和会讲一些简单的法语,但是始终不是系统的学习。只是时间一直没有配合好,或者自己懒惰了。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现在的这个社会竞争多激烈啊。
其实阿宝的话也算是说中了现在的人的心态,现在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到非常被动的时刻是不会主动出击了。都在想,反正又不是我最差,能混的差不多就行了,何必活得那么累呢。其实,正式由于这样的一个心态,人越来越懒,越不想学习,就越容易被淘汰。虽不知现在的00后都准备出来工作了,80后成大叔了,你还不学习,还在等吗?
2015年,请你做不一样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佛山洛德教育法语业余周末班,业余晚班开班热招:
招生对象:
对法语感兴趣,想学习法语,想出国旅游,工作需要,留学等有需求的朋友。
开课时间:
周末班和晚班,欢迎预约试听。
开课时间:
【洛德国际教育简介】:
佛山洛德教育又名洛德国际教育,是佛山地区大型的综合型语言培训学校。以成就自我,超越不凡为宗旨;以客户的利益为教学目的,以客户的服务为品质的追求。
【洛德口号】:
学以致用,学了就能用,学外语,选洛德,就对了!
【师资团队】:
目前洛德教育拥有英语和小语种全职老师团队超过10人以上,兼职老师常在上课的又40-50人左右,全部老师都是本专业毕业,大部分是研究生学历和外国留学经验。同时要求老师的授课经验不得少于三年。带班经验不能少于10个,是佛山地区对老师最严格的培训学校。所以,师资力量雄厚的洛德国际是大佛山地区师资力量团队最雄厚,规模最大的培训学校之一。
洛德国际教育培训的语种包括英语和小语种,比如基础英语,公共英语,四六级英语,行业英语(陶瓷英语,家具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职场英语,职称英语等),小语种包括考试类的西班牙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商务类的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韩语等课程。是大佛山专职做英语和小语种的高大上,齐雅靓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佛山一流的法语培训学校”信息发布人联系方式:
会员身份:佛山洛德教育
联 系 人:陈老师
单位名称:佛山洛德教育
联系电话:
所在城市:广东&>>&佛山
联系邮箱:00后今年都开始上大学了,作为70/80后的我们不服老不行啊!
广告刊登热线: 微信:
他们都是00后学生
00后刚入学打成一片
开学季到来,不同以往,今年西安各大高校迎来最后一批90后,还有一部分00后,他们可不是少年班,他们是普通的大一新生。
有人说,00后懒惰、娇气。正如曾被贴上各种标签的80后、90后一样,00后也被标签化。记者连续两天采访5所高校26位00后,他们表示,“请不要给我们贴标签,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
新生因年龄小办了儿童银行卡
14岁,戴着眼镜,皮肤黝黑。
记者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看到,身高约1.7米的武磊,在新生报到处登记,并在新生签字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陪在他身后的是父母、三伯,以及堂哥。
47岁的父亲武先生,一口浓重的陕北话,他们老家在横山,他和妻子李女士长期在靖边打工,孩子也就在靖边上学。8月31日,一家三口坐火车到咸阳武磊的三伯家,堂哥开车载着4人来到学校。
“你只有14岁就上大学了?”在办理银行卡(便于缴费)时,银行工作人员拿着身份证,仔细打量了他一番,根据规定,未满16岁不能办理该银行的成人卡。
该校纺织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郭西平说,学校今年00后新生有265名,武磊是年龄最小的一位。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武磊办理了一张儿童银行卡。
父母眼中,武磊内向,不善于表达,特别能坐得住。如愿学习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他,除喜欢埋头学习外,还爱好下象棋、打乒乓球,希望以后能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
武磊上学时,学校里是复式班,一个教室最少两个班级,他不仅学了自己的课程,还把其他年级的也学了,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跳级”。“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姐姐给他教,或者他问老师。我们两口子都是初中文化,也教不了娃!”武先生说,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孩子一直住校,洗衣服之类的都是自己干,自理能力还可以。只是不太爱出去玩,一天到晚就是学习,别的同学抱怨作业做不完,他早早就把作业做完了。
给妹妹报完名后 他去大学报到
思维敏捷,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学艺术设计的00后熊英豪。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刚给上初中的妹妹报了名,安顿好妹妹后。他拿了被子、床单和4件衣服、洗漱用品,打开手机叫了网约顺风车,从西安东郊家中抵达临潼校区,车费加上5元过路费,一共22元,他用微信支付车费后,开始报到,给自己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在17岁的他看来,自己是大人,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自己是家中的老大,有了妹妹后的每个寒暑假,他多了一项任务就是照顾妹妹。大哥就要有大哥的样子,所以,他成了“煮哥”,会做很多菜,比如干煸豆角、糖醋鱼等,还会煲各种汤,说着便比划起手势来。
有主见,有规划。高考完,他就报了这所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设计师,当时还提前到学校转了转看了看。
喜欢军训 体悟吃苦精神
军训休息间隙,记者见到了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的尹想,这名00后大一新生,曾在爸爸陪同下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河南信阳来古城读书。
站军姿、整理内务,不管是烈日还是雨中……有人说,蜜罐里长大的一代,还能吃苦吗?新生在军训场上给出答案。“这几天军训,基本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9点半。回到宿舍,自己洗衣服,收拾卫生。晚上和小伙伴们聊聊天,增进彼此的认识。”在小尹眼中,军训可以让大家体悟一种吃苦精神,他很喜欢。宿舍4个人,就他一个00后,说到此处,他笑道,当年入小学比其他人早一年,家里有个哥哥,上的是华南理工大学。从小到大,兄弟二人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不相上下。读初中、高中时,学校离家远,父母忙工作,所以这6年他基本都住校,自理能力强。
“留守儿童”成大学生 希望找份好工作
腼腆,这是记者对这个00后女孩的第一印象。她叫李佳奎,披肩长发,脚踩一双白色运动鞋,来自汉中。谈到自己入学的故事时,李佳奎打开了话匣子。5岁半开始上小学,当时想上一年级,不想在幼儿园待了。小学老师一开始不接受她,担心她年龄小。“最后,老师感觉到我有很强烈的诉求,就答应让我先试一试,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很快就习惯了小学的生活,从六年级开始到初中,一直都是前10名!”
她是爷爷从汉中送到西安走进大学校门的。说到此,女孩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她从小和爷爷一起住,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外地打工,很少回来,从上小学到现在,父母大概回来五六次。也许留守儿童这四个字,是对她和跟她一样的孩子的一种别称,不过她习惯了,也能理解父母的不易。
从高中开始,李佳奎就十分憧憬大学生活。“学校环境好,很大,我想好好学习,4年后找一份好工作!”
一家4口旅游后报名 细心00后带着创可贴
“我来自河南许昌,爸妈开车送我的,陕西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很赞!”17岁的孟可心,不用记者先问,直接开门见山,这是她第一次来西安,除了父母外,还有68岁的爷爷,4人提前到西安,到大雁塔、华清池等地旅游,之后报到。
来的时候,除了拿被子、衣服、洗漱用品外,还准备了一些创可贴、曲别针、胶布,她有自己的理由,这些小的、有关细节的东西,其他同学不一定会带,但在实际生活中会用到,所以自己带了后就可以分享给同学,一下子拉近了关系。谈到此,小孟说,这可能是受当护士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活,她有着规划,想加入学生会,提升自己的能力。4年后,肯定要考研。
上大学自由了 按喜好穿衣打扮
来自新疆阿克苏的女孩程若涵,开朗、自信,大大的眼睛,长发飘飘,说起话来,总喜欢笑,采访时,能吸引周围的人倾听。
“我老家在河南,本来想着回老家河南上大学,没想到被西安的学校录取了!不过,还是很开心!”小程认为,上大学就“自由”了,有生活的自主权,学习的选择权和思维人格的独立性。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高中要穿校服,管理得严格,而上大学相对来说管理适度,自己终于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了,按喜好穿衣打扮,多好!她期望在大学期间,多交有意思的朋友,希望自己更优秀。
至于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家里没有硬性规定,一个标准就是合理适度消费。她最想对父母说:“我在外面上大学,你们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好好学习,希望出国深造!”
开学季,00后上名校的消息在网络上被热传。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今年共迎来428名00后,占新生总人数的11.4%。中国农业大学,今年迎来259名00后大一新生,占新生总人数的8.89%。
记者在西安工程大学了解到,今年该校大一新生共有4665名,其中,00后新生有265名。
“现在的孩子多才多艺,从小上过多个兴趣班,个性鲜明,整体状态非常好,有想法,敢做事。”该校纺织与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郭西平说,随着00后孩子的入学,以后老师们要多加关注这一群体的孩子。南郊某高校王老师说,00后的孩子更有个性,老师也要进一步与时俱进,使之与教育和管理相适应。
莫贴标签 他们是不一样的个体
有人说,00后懒惰、娇气。似乎一提到他们,就会想到二次元、小鲜肉、熊孩子等符号。
正如曾被贴上各种标签的“90后”,“脑残”、“自私”、“非主流”。亦如曾被标签化了的80后,“垮掉的一代”。
记者采访的5所高校26位00后表示,请不要给他们贴标签,“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中的他们,有的喜欢分类,用QQ和朋友聊天,用微信和家人聊天;有的爱自由,喜欢独自去远行;有的善于理财,能用钱赚钱;行李比人先到,一身轻松上学;也有的沉迷于网络,爱看动画片,爱游戏;也有的娇气……
看着00后的脸庞,80后、90后们感慨万千。时间和事实会证明一切。90后博导来了,从两年前引发热议的学霸博导陆盈盈,到最近被媒体关注的杨树、刘明侦、邓忠奇,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跃上学术舞台。让人们看到“独立”、“创新”、“有才华”等等。而80后,早已成长为勇于担当的一代人。
莫要一概而论,标签化一代人,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内部千差万别。如今的00后接过“青春话语权”,正在为这个时代提供更多元的声音,社会、学校、家庭和大众,都应该有责任聆听、回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0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