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选择北京体检机构构

普通人难做:基因检测进国内医院为何那么难? _网易科技
普通人难做:基因检测进国内医院为何那么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基因检测进医院,为何那么难? )
卢丽涛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可以说是基因检测预防疾病的“代言人”,她通过检测得知患有家族性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较高,因此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和卵巢切除手术。也正是她的举动,让公众更加关注基因检测对预防疾病的作用。身在国内的你看了朱莉的新闻,如果也想检测一下高发肿瘤癌症易感基因,那你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普通人找到一个靠谱的基因检测渠道有点难。为什么?因为纵观国内基因检测市场,普通人对基因检测的认知度低,行业内公司参差不齐,有些销售代表为了获取客户,甚至会夸大效果,神化基因检测,最重要的是,普通人最信任的各家医院,除了给孕妇设置的无创基因检测外,其他基因检测产品难觅身影。今天的基因涛略就来讲一讲,正规的基因检测产品要进入医院,通常要过几道关。首先过监管关医疗机构可以说是面向临床医疗市场的基因检测公司最大的客户,毕竟中国人更相信医生推荐,一旦医疗机构市场被打开,千亿级市场也就随之而来。之前有过介绍,基因检测行业里做中下游的基因检测服务的大致有两类公司,一类面向科研和医疗机构,以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迪安诊断,药明康德,金域
检测等大公司为代表,一类直接面向消费者,比如360基因,微基因,一脉基因等。还有一些拥有医院、体检机构、保险公司等渠道资源的销售代理公司。基因检测产品要在临床医疗使用,首先要过的就是监管这道关,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提供基因检测诊断的医疗机构则需要国家
卫生计生委批准。目前,只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这一个产品具备了这两个要素。而其他如肿瘤癌症、遗传病基因检测等产品要进入医疗机构,也需要向CFDA申请注册,获得批准。作为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技术,监管部门通过监管来保驾护航,严格监管无可厚非,但较长的审批和注册程序也拉长了技术面向市场推广的时间。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例,2010年9月,正式进入国内临床市场,2014年2月,被国家监管部门叫停,2014年7月,几家大公司的产品相继获得CFDA的批准,2014年底国家卫计委划定了109家试点医疗机构,这款产品才算正式走通监管,也逐渐被医院接受,但目前也仅仅覆盖了一二线城市的三甲
医院。其次过医院的高门槛就算经过了监管部门的审批,基因检测产品想要进入医院的大门,也并非轻松的事。基因检测业内一位高级销售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医院处于强势地位,门槛高,你懂的。企业想要和医院达成合作,需要销售人员一家一家去开拓,为了见
某个医院某个科室的医学带头人,需要去参加学术会议,有时候带头人的工作很忙,可能只给5分钟见面时间。另外,每个医学带头人的诉求也不同,有的说,我把
你们的技术引进到医院我能得到什么,有些专家需要的并不是钱或者回扣,他们想要的是行业地位,需要帮他组织国内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或者在媒体上塑造知名
度,这对基因检测公司来说,难度就很大。有些基因检测公司为了打开医院的大门,几百人的销售团队中绝大多数都曾有医药代表的工作经验或拥有医疗中介的资源。“有些医院只想我们把技术输出到医院,帮他们搭建平台,做前期辅导,然后医院一次性买断,医院想做科研积累,并不真的想和基因检测公司合作。”上述高级销售经理说。同时,医生群体对于基因检测的认知度也并不高,现在多数人只认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其他产品,很多医生想了解的意识并不强。“通常,北京上海等一线
城市的医院认知度高一些,稍微二线城市的医院的医生一般会说,基因检测啊,太高级了,等你们推广到一定时间再用吧,离我们太遥远了。”上述高级销售经理
说。体检机构销售靠返佣有些公司就跳过医院,找到一些医生,以利益分成的方式和医生合作,但检测数量寥寥无几,当然这种方式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在医院强势的背景下,基因检测公司会选择面向体检机构或者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常把基因检测作为吸引客户的一种噱头,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很多保险公司都推出买重疾险赠送基因检测的服务,但和不同保险公司签约的基因检测公司也参差不齐。在体检机构内推广基因检测服务,采用的更多是业务员返佣模式。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一份号称卖1.9万元的基因检测产品,代理机构能拿到4-5折的价
格,业务员可以拿到近4000元提成,业务员对于基因检测认知度并不高,为了推销产品,会夸大基因检测的功效,天赋基因等被业内称为“不靠谱”的产品就应
有时候,为了二次销售,会针对客户的基因检测报告做一些夸大解读,吸引客户进一步检测。曾有一位高净值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讲述他遭遇的基因检测的过
程,他花了近5万元做了个人全基因组检测,售后人员针对报告对他分析了身体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情绪问题,并说可以安排海外体检以及高端心理咨询,使他有些
进退两难。前海精准拓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永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基因检测销售乱象太多。同样一个检测项目,如乳腺癌基因检测,市场报价从100-10000元的都有,消费者面对产品名称和价格,无从判断真假,这也是目前听说基因检测的人多,但购买的人少的重要原因。目前,基因检测市场需要
的是国家以及行业标准的建立,使这个行业更规范。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普通人对体检有三大认识误区 07:16:59
怎么做才能真正达到体检的目的
4月3日上午10:30 @浙江微博医生,微访谈欢迎提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体检中心,从2002年开出体检项目,至今已经为20多万人做过各种套餐的体检。邵逸夫医院全科主任方力争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发现普通人对体检的认识,有三个误区。
一是追求高精尖,忽视基础检查。平时生活不规律,到了体检时,想花大价钱,恨不能把所有高精尖技术都用
上,反而忽视基础检查,这种想法并不对。
打个比方,大便常规,很多人嫌麻烦,不想做。其实,这个检查很重要,能检测出人消化系统从胃部到肠道的多种早期疾病,又简单又经济。
二是盲目相信指标。比如说,肿瘤指标CA199,正常值范围是0~37,有的人查出来38,40,甚至是100多,害怕得要命。胰腺癌会导致CA199升高没有错,可是,抽烟、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导致这个指标升高。
三是态度走极端。体检结束,万事大吉,报告束之高阁,错!过度关注,见到往上往下的箭头,就坐立不安,也不对。
其实,体检最重要的是看医生最后的一段话,体检结束后一定要找医生,即使不开药方,也要讨张健康生活的处方,临界状态最需引起重视。
那么,对于体检你还有哪些疑虑?怎么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个性化体检项目?那些上上下下的箭头是不是都需要重视和治疗?如何给自己设定个一年计划来“消灭”这些箭头?
本周三(4月3日)上午10:30,本报健康互动平台@浙江微博医生准时开启在线“微访谈”,参加的网友可关注新浪“浙江微博医生”,在指定微博下跟帖提问互动,5位浙江体检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微访谈参与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韩咏梅;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伟娟;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中心主任胡培英;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叶雪惠;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芬芳。来源:钱江晚报&&&&作者:记者 王蕊 通讯员 王家铃&&&&编辑:郑海云&&&&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普通人体检选择哪些体检机构比较好?
名医在线回答
每周三下午,邀请广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在线一小时免费解答网友疑问
千万个答案
已解答网友超过1千万个问题,并有多个医生对同个问题进行不同解答,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当前位置:
又到体检旺季 套餐该怎么选?专家:绝不是越贵越好
来源: 原创
作者: 王春锐
  时下,正是体检的旺季,省会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最为忙碌。对很多人而言,如何选择体检项目,确定体检套餐并不是很清楚。今天就来看看这几位专家的推荐,然后做个明明白白的选择,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  同时,专家也指出体检套餐并不是越贵越好。体检项目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做。体检套餐选择实行1+X模式  在很多人都印象中,体检项目的选择大多是按着年龄来安排的,但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改进,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体检科主任王春艳表示,现在的体检项目选择基本是个体化定制,实行1+X模式。“就是在依据个体情况,比如个人既往史(即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家族史(直系亲属的疾病情况)、年龄、性别、健康危险因素和经济状况等综合考量、合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魏文志表示,现如今,体检套餐不是体检项目简单的增加,也不再完全依照年龄段来区分。基本体检项目分为3大类  作为必选项目,基本体检套餐是针对一般没有症状,生活较为规律、每年体检的人,只需要做基本体检套餐,这也是1+X模式中的“1”。  王春艳告诉记者,基本体检的必选项目有3大类,第一类是体格检查,像身高、血压、内外科检查等;第二类是实验室检查,包括生化、常规检查等;第三类是辅助检查,像心电图,超声等。“必选项目,就是做体检一定要查的,不查就没有意义了。”魏文志说,必选项目为受检者对体内的主要肝、胆、肾、心脑血管的功能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发现常见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备选项目选择根据个人而定  除了基本项目,还有很多针对不同受检人推出的备选项目,也就1+X模式中的“X”。“备选项目是指个体化深度体检项目,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慢性病风险个体进行的专业化筛查。”魏文志解释,比如有吸烟史、胸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建议做肺癌风险筛查;有乳腺癌家族史、乳房胀痛、乳头异常分泌物的女性,建议做乳腺癌风险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反复尿频、尿急症状的中年男性,建议做前列腺癌风险筛查。备选项目选择可参考这些  尽管项目的制定重视个性化,但是从年龄段来看,还有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备选项目的选择可参考这些。●30岁以下人群别忽视心理健康  很多人的体检项目都是单位统一选择,无特殊情况只做基本体检套餐。但王春燕表示,如对于工作压力大者可以增加心理检测项目。“因为从临床病例显示,高压的工作和生活,正在威胁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她说。●30-40岁人群关注一下甲状腺  这个年龄段的人要注意体重的变化,因为超重和肥胖是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因此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关注腹部超声、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检查结果。魏文志提醒,由于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建议加查甲状腺彩超。●40-50岁人群备选项目比较多  这个阶段的人群身心已逐渐出现轻度失调,大家常说的“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糖尿病),另外心脏病、脂肪肝、长期低头族(白领、司机)中常见的颈椎病等的发病率在这部分人群中较高。随着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期的提前,还要关注一些肿瘤和血管病变的筛查。  魏文志建议在完成基本体检项目的同时,以下体检项目应引起重视:血同型半胱氨酸、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膀胱前列腺彩超(男性)、肺CT、脑CT、颈椎DR(颈椎核磁共振)、一些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眼底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应加查肛门指诊,以及早发现直肠肿物。  50岁以上人群体检项目需医生指导。  这个阶段的人群一些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基本体检套餐+专项体检套餐。  王春燕建议,每年一到两次体检,体检项目尽量全面。“体检项目的制定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尤其是第二次体检一定在第一体检结果的基础之上选择项目。”她说。特别提醒●女性体检套餐重视妇科检查  结婚一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女性,定期做妇科常规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已婚女性套餐检查还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PV)、卵巢和子宫附件超声、乳腺彩超。以便于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检查是诊断乳腺疾病首选,是可靠的、最简单的无创性检查手段,35-39岁的女性应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一到两年检查一次,50岁以后每年检查一次。●职业因素一定要考虑在内  长期伏案、司机等低头族,宜加做颈椎、腰椎等部位的检查。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重视肺癌等癌症筛查。  长期大量饮酒、饮食不规律者,易造成消化道系统疾病,可加做胃肠镜、幽门螺旋杆菌、胃功能检测等。  教师由于说话多,慢性咽炎往往个个有,不应漏查耳鼻喉科。  机关干部、企业白领由于压力大,多坐少动,身体健康不同程度地有损害,甚至有人已经患有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病、眼病等。这些人群不能忽视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检查。■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海霞 通讯员李炎 安丽云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健康体检机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