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为什么steam退出中国市场场了?

原标题:steam正式宣布退出中国?

一方渴求着数十万款游戏的利润,另一方垂涎着千万乃至上亿人的市场,达成合作理所应当。谁不想收割韭菜?

然而,妄图吃下这块蛋糕必然得先套上锁链,通过多轮检疫。

合格后,玩家们见到的部分,还剩下多少呢?

2018年6月12日,完美世界公开宣布,与美国valve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将开启“steam中国”项目。

完美世界牛逼,valve牛逼,我们要联合起来搞事了,请准备好钱包。

虽然,公告里将“steam中国”称之为能让中国玩家和开发者触达steam上的游戏及娱乐产品的新通道,但steam用户们已为其早早定下名称——

“steam国服阉割版”。

完美官微下恶评如潮,此为部分温和评论

其实,国内代理确实有一些好处。

诸如,完美世界的加入会让更多海外游戏有机会本地化,喊着“Chinese,please”的声音将有所减少。

作为国内独立游戏开发者,说不定能在本地化的steam中获得更多推荐。

或者,只要不辣鸡过头,国内提供的服务器下载体验一般比国外的要好不少,玩家们下大作更舒心。

又比如,steam社区应该可以回归,你不再需要费尽心思才可查看到其他玩家的讨论。

不过,哪怕有优势,代理依旧让玩家们忧心忡忡。

因为最核心的游戏问题,明显难以解决。

一方面,引入国区后,steam本体,或者说steam的国际服将会遭到怎样的处置?若最悲剧的情况下,steam国际服遭到屏蔽,现有的steam用户的账号该如何处置?

另一方面,姬友们应该懂的,游戏想要在国内发行,必然得过审,想要过审,你的题材内容乃至于细节都得做到全年龄向……

你想玩《生化危机》?不行不行,飙血的僵尸这么恐怖怎么能过;

你想玩《绝地求生》?不行不行,以干掉对手为目的的游戏污染青少年的思想;

你想玩《上古卷轴》?不行不行,内容过于暴力不利于玩家的身心健康。

b站最近公布了禁止直播的游戏名单,可以由此推测,游戏引入国内会遭遇什么

最后,代理之后,游戏的价格变动也是未知数。

完美自然不可能白白代理,他定是要赚钱的,那么钱从哪来?当然从玩家们身上来。玩家们会在哪里花钱?没有vip制度的情况下,当然只有买游戏的时候了。

那么究竟会薄利多销,还是抬高单价?一切成为了问号。

当然也有双赢局面,即不影响steam本体的情况下多摸出一个国服,类似dota2那样。

可这样的话,有一个完整的本体,玩家们干嘛还要用必然被特殊处理的国服呢?为了下载速度快而放弃那一堆大作?为了看看社区评论而舍弃精品游戏?

如同个别玩家所说的那样,也许后人看来,历史上的今天是完美世界宣告代理国服steam的日子。

却也正是steam宣布退出中国的日子。

}

  Steam在国内市场的异军突起,不仅体现了平台对于游戏整合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国区玩家对于精品单机游戏的强烈渴望。而有了需求,就得有供给,面对如此诱人的一块“蛋糕”,身为国内游戏行业巨头的腾讯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推出号称TGP升级版的WeGame平台便是最好的例证。一个是世界范围内的豪强,一个是国内游戏业的霸主。正所谓“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而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较量,也就成了坊间极爱讨论的话题,不信,您请看......

  一则消息!不胫而走

  近日,一则关于“Steam有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轰炸了整个网络,有网友贴出了最新一期知名游戏杂志《EDGE》的相关截图,我们发现在其中一篇名为《东诺》(Eastern Promise)的分析中国游戏市场的文章当中,开篇便写道了这样一段话:一名腾讯内部高级经理曾经在2016年11月《最终幻想15》的中国发布会后,向一名国内游戏开发者透露了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讯息就是“等时机到了,Steam就会在中国不复存在”。虽然去年11月份的消息如今才报道出来,其真实程度多少有些令人怀疑,但考虑到这篇文章的作者 Simon Parkin 是经常为《纽约客》、《卫报》等媒体撰写文章的知名记者,而《EDGS》也是在业内比较权威的一本老牌杂志,因此或许这则传闻拥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如果你是一名Steam用户的话,这段时间所发生的“怪事”也会让你不由地犯嘀咕。因为在最近这几个月,很多玩家都已经注意到Steam经常会出现101、103、105无法连接等情况,而对此Steam客服在回应国内玩家“无法连接”这一疑问的时候也只是说这与“地方服务器”有关,V社对此无能为力。

  一面是权威杂志的“良心爆料”,一面是Steam平台的“频繁失连”;单独来看或许都容易理解,但二者结合,就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了。再加上时间的慢慢发酵,如今无论是论坛、贴吧,还是、朋友圈早已经弥漫着一种“Steam吃枣药丸”的气息,而腾讯及旗下的 WeGame 平台,也被不少人看作是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

  一口黑锅?莫名其妙

  消息在坊间的迅速传播,使得众多网友纷纷矛头直指腾讯方面,认为其这种做法有失公允,而随着“倒鹅”浪潮声势的不断壮大,腾讯方面再也坐不住了,就在昨天下午,腾讯WeGame首度就此事做出了回应,表示“这口锅,我们不背”。

  腾讯方面在辟谣中指出:“旗下的WeGame平台一直倡导的是一种公平竞争,我们也不会去搞那些离谱的手段。而至于国际友人提到的《最终幻想15》发布会,也真的是莫名其妙,因为WeGame方面根本就没有派人出席过相关会议。”而至此“腾讯到底动没动手”也就成了罗生门事件,各方都有着自己的说法,但这其中究竟谁的话才是真的,或许还需要时间上的检验。

  不过话说回来,这其实并非是腾讯关于Steam的首度发声,因为实际上早在今年四月下旬的腾讯互娱发布会上,腾讯方面就已经为心存疑惑的小伙伴们打过“预防针”,表示:“Steam在中国出现服务器,支付等任何问题,绝对跟腾讯无关。而作为国内游戏产业领航者的腾讯,也会努力搞好自己的平台,而不是通过使绊子来阻碍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一场战争!剑拔弩张

  那么腾讯到底“干了吗?”笔者其实还是更倾向于否定的观点,因为毕竟 WeGame 算是一个新兴的游戏平台,在其成长期便暗戳戳地干掉如今的业内老大哥,不仅会遭致口碑方面的差评骑脸,更何况对于自身发展也并没有太多的利好。而如今却依然引来诸多的质疑之声呢?或许这恰好从侧面印证了两大平台以及整个国内单机市场竞争的激烈。

  Steam自然无需多言,背靠V社这棵大树,本身也是PC游戏市场中最大的数字商店,运营经验、游戏数量等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全新推出的“Steam Direct 系统”也让游戏在保证上架的情况下避免了更多渣作的出现,就拿8月份来说,仅在第一周Steam就上架了超过200款游戏,而如果我们将时间向回拨,就会发现去年的这个时候,同期只有28款新游出现在玩家的面前。或许今后在游戏的数量方面,Steam可能会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很多。

  而腾讯呢,其实它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首先针对在座的各位中国玩家,腾讯旗下的WeGame上来就直接解决了我们关心的两大问题:游戏汉化与网络服务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登陆 WeGame 的这几款作品全部自带简体中文,有的汉化甚至要比 Steam 版本还要迅速,并且在链接体验方面,国内服务器的先天优势也能够让玩家在游戏中避免更多的丢包、卡顿、延迟现象。所以具体到一款游戏的体验当中,腾讯的新平台或许有着就连 Steam 都无法拥有的优势。

  并且除此之外,中国游戏市场的爆炸式发展也让更多的国外厂商希望能够进来分一杯羹,而有了这种想法,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国内选择一个优质的运营商,这一方面,腾讯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此前《火箭联盟》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对Steam国区玩家锁区虽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过不得不说,今后这种现象可能会更多。

  国产单机游戏产业在发展,而入局者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各门各派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绝招,但前提是它起码要做到公平。因此我们相信这一次的“Steam被ban”并非腾讯以及WeGame所为,而至于在日后的较量中谁胜谁败,只能说舞台很大,不妨给每一个参与者一次机会。

(责任编辑:李亮 HA0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退出中国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