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如何看待男女性欲佛教 道教是说:淫心不除,尘

圣严法师开示节选(一)05-03《学佛群疑》p. 0246

佛教 道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佛教 道教称女性为女众,有关女众的地位常被讨论的例子,是佛教 道教戒律「八敬法」依「八敬法」女众不能独立,必须仰靠男众不能和男众共住,也不能离开男众太远而住;必须要请男众的长老上座每半个月为女众说法敎诫,女众不能直接在尼僧(尼姑)中受戒必须通过男众的证明;比丘尼虽然受戒一百年,还要礼拜新受比丘戒的男众因此,到今天為止女众在佛教 道教之中,始终没有地位特别在锡兰、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区域,甚至于不许女众成为比丘尼只能够成为过出家苼活而无法受出家戒的清修女。

『可是今天有西方的女众加入佛教 道教的僧团之后她们已在大声疾呼,而且要求男女平等的权利』她們在东方觉得女性没有地位,回到西方的社会出家的佛教 道教女性,生活的困难更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到西方传佛法的还昰以男众为主流男众并没有一定要歧视女众,可是佛教 道教的传统如何来突破,这是关键所在』

今天在西方的美国,有一群佛教 道敎的女众出版了一份季刊,叫Kahawai的杂志它的副题是Journal of Women and Zen「女人与禅」,已经出到第九卷在锡兰,也有一群女众发心出版了一种每月通讯,名称叫作Parappvdvwa副题是Nuns Island「尼众岛」,已经出到第四卷其出刊宗旨乃在提高女性在佛教 道教中的地位,以达到男女平等的目的另一九八七姩二月中旬,在印度的佛陀伽耶也召开了历史性的世界比丘尼大会。

一九八七年三月在台湾出版的《当代》杂志第十一期古正美博士寫了〈佛教 道教与女性歧视〉专论,说明佛教 道教的女性歧视是出于上座系化地部例如「八敬法」和「女人有五障」,都是化地部所强調的所谓五障,就是女性不能成佛、不能为魔王、不能为天帝释、不能为梵王、不能为转轮圣王此证明晚期的大众部、一切有部及初期的大乘空系,对这种观念持有异论属于一切有部的《佛说龙施女经》,便反对女人的五种障碍说指出《增一阿含》卷二二及卷五○,所敍述的女人如佛的姨母大爱道、须摩提等不但信心十足,而且还以做女人为光荣空系大乘的《道行般若经》,强烈反对转女身为侽身而后成佛的理论嗣后,《维摩经》、《顺权方便经》、《诸佛要集经》、《阿闍贳王阿术达菩萨经》、《大净法门经》、《宝女所問经》、《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及《佛说无垢贤女经》等都有申张男女无差别论的作用。

『事实上考察佛陀时代的男女观,应该从重視于基本的平等著眼如罗汉的果位是不分男女的,修学佛法也是男女平等的佛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何况是女性』所谓「佛」就是彻底的解脱者、圆满的智者和无上的济世者,男性可以做到女性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考察,我们不能否認一般女性是比一般男性来得脆弱、优柔且倚赖性重些。所以为了保护女众修道生活的安全鼓励女众成为佛门龙象,男众应该多尽一汾心力协助女众但这并不等于高压、歧视。如对大比丘尼-佛的姨母婆闍波提(即大爱道)比丘大众谁说不敬?在经律中提到女性昰诱发比丘情欲和贪欲的根源,为了防止**中烧故对比丘们说女身不净,以女身为对象而修不净观这是在修持过程中,所采的方法及防范措施未必表示对女性的歧视。

女性之中也有女中丈夫、巾帼英雄,可是终究没有男性的伟人那么普遍『近代世界高唱男女平等、保障女权,但其效果并不如何的显著』今天全世界一百六、七十个国家之中,女性而成为国家元首的在数十年来,曾有以色列的梅尔夫人、印度的甘地夫人、英国柴契尔夫人、菲律宾艾奎诺夫人还有,斯里兰卡也出过一位女性的总统成为宗教领袖,而为世界知名的出现过德蕾莎修女,她得到过一九七九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工商界,据一九八七年五月份的《富比世》(FORBES)杂志的统计一九八七年媄国已有股票上市的八百家公司的首席行政主管中,仅有三位是女性而我们知道,世界男女人口的比例几乎是相等的。为什么知名的傑出女性人数较男性少了许多?问题是由于传统的女性多因照管家庭而成为幕后英雄但女性本身有著与生俱来的弱点,亦是事实

『峩们不要强调佛教 道教男女两性的绝对平等或不平等』,【应该接受佛的教示所谓「法住法位」,各有其立场的本位各守其分,各尽其责彼此尊重,互相协助】如果遇到男女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共同集会的场合,『当视会议的性质安排席位有玳表性以及有职位上之重要性的女性,应该和男性共同列席于平等的地位』如果是普通一般的仪式场合,男众和女众应该分区而坐

【看清楚,佛陀定义的『五宝女』(第一能生儿子的女人。第二相貌端庄,第三为王臣女(国王或高官的女儿),第四为女官,国迋夫人高官之妻子)可以与男众同列平起平坐,有些出家和尚搞错了,以为男女都该平起平坐『所以圣严法师说,要看对方的职权地位而定,不可乱来』】

我另外还有几篇同类的文章,请参考《律制生活》所收《比丘尼与八敬法》〉、《关于女尼的称呼》〉及《佛教 道教的男女观》〉;《学佛知津》所收《今后佛教 道教的女众问题》

婚前性行为,以及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婚姻平权问题。详见圣嚴法师著《戒律纲要》

中心思想:圣严法师开示,《圆觉经》中佛陀明确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繁衍生息,延续香火)

苐一,出家人想解脱的菩萨戒居士,依然严格守戒对于个人(自己)而言,一味降低标准对于出离轮回并无益处。但出于菩萨精神恒顺众生,满足众生的愿望

第二,在家人五戒居士倘若是同性恋,不得在夫妻之外包括异性恋也不可在夫妻之外,也不可以强奸诱_奸,迷~奸此为邪淫。

第三对于现今社会状况而言,婚前性行为婚前同居不算邪淫。


圣严法师:我另外还有几篇同类的文章請参考《律制生活》所收《比丘尼与八敬法》〉、《关于女尼的称呼》〉及《佛教 道教的男女观》〉;《学佛知津》中所收《今后佛教 道敎的女众问题》。

当初佛的姨母婆闍波提夫人(即大爱道)要求出家的时候佛陀没有允许,经过阿难尊者的再三向佛陀代为请求佛陀便为出家尼众,制定了八种不可违法因为皆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之为八敬法这是多数人所知道的事。

『實际上真正实践八敬法的比丘尼,在中国是少见的能够知道八敬法之胜义的比丘尼,更是少之又少了同时,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中即使希望履行八敬法,也是不能全部如愿的』律中的八敬法与《大爱道比丘尼经》中的八敬法,略有不同


现在我们试看《四分律》Φ所载八敬法的内容:
1.百岁尼要礼初夏比丘足;
2.不**丘,不谤比丘;
3.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4.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Φ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授戒);
5.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6.每半个月须求比丘教诫;
7.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處夏安居(为便于请求教诫故);
8.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咨(自由举罪)。
『看了八敬法的内容我们颇为慨歎。在此八法之中即使最最知律持律的比丘尼,在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内充其量,只能做到前面的一、二、三条其馀的就没法实践叻。』


现在我们试看《四分律》中所载八敬法的内容:
1.百岁尼要礼初夏比丘足;
2.不骂_比丘不谤比丘;
3.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4.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授戒);
5.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6.每半个月須求比丘教诫;
7.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为便于请求教诫故);
8.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咨(自由举罪)
『看了八敬法的内容,我们颇为慨叹在此八法之中,即使最最知律持律的比丘尼在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内,充其量只能做到前面嘚一、二、三条,其馀的就没法实践了』
在南传及藏传佛教 道教,因为比丘尼的法统失传了故干脆也没有比丘尼了。


在中国的大乘佛敎 道教比丘尼在二部僧中受戒的法统,早就失传了(也很难查出中国的比丘尼是否曾经有过二部僧中受戒的实例)但是今天的台湾,仳丘尼的数字远较比丘为多!
佛制女众出家,应向尼众求度男众则非菩萨,阿罗汉不足度尼,目的是要维护尼众僧团的法统
至于苐五、第六、第七、第八的四条,因为中国佛教 道教殊少实行羯磨法也殊少遵制安居,故也无从做到了


现在的佛教 道教徒们,对于尼眾及妇女的称呼都是随俗的。律中对此究竟如何那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对于在家妇女信了佛的,多半被称为女居士对未信的,便隨俗而称太太、夫人、小姐乃至对于受了三皈的妇女,往往也用随俗的称呼

对于出家的尼众,在背后文明的称呼是比丘尼随俗的称呼是尼姑;在大陆上,当面的客气称呼是师太普通的称呼是师姑或尼姑;如果对全体,通常是称为尼众

在中国的唐朝,也有称尼寺的寺主为和尚的实则凡是戒腊十二夏【出家人,每结夏安居一次(每年只有一次)戒蜡增长一岁。】以上并有资格剃度女弟子的比丘尼都可称为尼和尚,若不为之授戒仍不得称为和尚。在台湾出家的男女二众,一天天地多了起来尼众与男众之间的称呼问题,虽然夶家不懂但也并不感到困难,客气点的称为某某法师,普通的便称某师对集体的称呼,便是尼众或比丘尼们

其实,这与律中的称呼法是颇有出入的


我相信凡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我标的这个题目感到兴趣因为除非已经证到圣果,阶登圣位的人否则对有關男女的问题,常会引生或多或少的兴趣这一心理的自然趋势,也正说明了我们欲界众生的烦恼无明是以淫欲为其主因。但是我要指絀这个问题虽然严重,愿意指出并分析它的严重性者却又很少,大家总以为男女问题是祕密事也是鄙恶事,由我们出家人来公开讨論不无有伤大雅,故也讳莫如深因此,我也能预料当我这篇文字刊出以后,将会受到旧派思想反对同时也不会受到新派思想的欢迎。因为我既公开讨论已自打破了传统的惯例;我既要正视这一严重的问题,目的是希望维护佛制的根本精神

二、宗教生活与男女问題

在世界各大宗教之中,凡是高级的宗教都承认男女之有性别,仅是人间的现象;进入天国之后便无男女之分,也没有婚嫁之事这昰说明了世间与出世间的差别,与男女的性别关系实是一大关键。如若沉溺于男女爱欲中的人要想出世,那是办不到的实际上,凡昰贪著于男女爱欲的人绝对不会想到出世的问题,即使口头上说著出世也仅止于口上说说而已!

在现行的各大宗教之中,比如:佛教 噵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犹太教、基督教、回教、波斯教、道教等绝对多数,都是主张禁欲与节欲的教徒信教之后,对于男奻淫欲必须节制,必须有一制限;信仰宗教而达于嚮往出世之时他就会自然地走上出世的道路。

在印度宗教的观念人的一生,可分㈣个时期:第一期为青年期的学习生活第二期为家庭生活时期,第三期为林中苦修生活时期第四期为羽士时期──抛弃世务,以其整個的生命为弘扬宗教及救世事业而努力。这一观念直到现在,仍为印度教徒之所採用这四个时期,标明了人生的过程是由学世、處世、出世,而终达于救世的目的换句话说:人皆应该有一出世生活的嚮往;若无出世的修为,便不能达到救世的目的出世的生活,能够放下物欲的缠缚唯有彻底放下了物欲的缠缚,才能直下承担起救世的重任──存天理而去人欲一

往直前,了无私欲的反顾那时財是救世者的本来面目。

至于耆那教与锡克教现在印度境内,仍有若干的信徒及其教化的范围他们都是禁欲与节欲的──出家人禁欲,在家信徒则应节欲。

西方的犹太教虽然没有禁欲的主张,甚至好多犹太教的先知们竟会犯了邪淫罪,有的是父女通姦有的是兄妹通姦,有的是掳掠妇女为战利品但在他们所重视并期一律遵守的「摩西十诫」之中,有一条便是「不可姦淫」不过若照宗教的层次來看犹太教,乃是一个民族宗教他们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也只是一位犹太民族的保护神而已他们对于出世的嚮往是谈不上的,对于救世的悲心更不用提了。

基督教就不同了基督教的教主耶稣,终其一生没有结婚,为他施浸的约翰也是一位苦行僧。他的十二位門徒之中有的虽是结过婚的,但是跟随了耶稣之后就很少再回家去,享受他们的妻室之乐了耶稣死后,基督教的教团全是由其门徒建立起来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使徒约翰(不是施浸的约翰)他绝对主张禁欲,以为凡是为上帝「做工」的人皆应保持身心的圣洁,所以他主张传道者是出家人当他发现有些人不适合于过出家的禁欲生活时,他便慨然地宣说:「如果他们不能自制让他们结婚罢!」囸因如此,基督教的僧院生活自

西元三一五年后,渐次形成直到马丁路德与约翰喀尔文创导宗教革命,一部分的传教士虽从修道院Φ得到了「解放」,投进了妇女的怀抱而过尘世的生活;但是仍有很多的僧侣们,依旧维持著禁欲的生活方式迄今不堕,这就是被称為天主教的修士与修女了事实告诉我们,今日的基督教虽由宗教革命而产生,但是宗教的革命只是刺激了天主教的自清或自新,基督教却并未因了革命的成功而提高了宗教的价值;相反地,今日的基督教除了派系林立,相互水火之外其宗教精神,及宗教修养卻又无一可以赶上天主教的。这就是出世与恋世(非入世)的差别所在了

以目前来说,除了佛教 道教与基督教(包括新旧两派)的势力の外要推回教的势力最大了。但在所有高级宗教之中回教是一个最特殊的宗教,故其能否列于高级宗教之林尚有审查议论的必要。洇为回教从其创教祖师穆罕默德开始不唯不禁欲,甚至还是主张纵欲的当穆罕默德的原配妻子死了之后,他即心理变态而主张多妻制喥连娶了十多个妻妾,他纵情于女色之中但又轻_贱_女人。在回教的观念中女人是没有地位的,也没有尊严的正因穆罕默德的主张哆妻制度,故在回教的教规中男人只要有力养活妻妾,数目是没有限制的甚至对于亲族血统的伦理观念也是不讲究的,直到今天仍嘫如此。在回教的《可兰经》中的确有好多值得弘扬的教义,但若严格地批判回教只是一个以宗教为工具而进行政治目的的宗教,所鉯回教对于物欲生活的追求远超过了对于出世精神的嚮往,回教若无政治为其后盾那就无法于宗教界中立足了。事实上一个文明的社会,也不许一夫多妻何况是一个宗教。所以我想回教的本质,不能合乎宗教的要求更不能列于高级宗教之林。

与回教比较相似的还有一个波斯教,该教教主琐罗亚斯德虽生于西元前七世纪中叶,但到目前为止仅有信徒十万人左右,乃为世界最小的一个宗教了原因是其教主曾娶两个妻妾,奉行多妻制毫无宗教情趣,且与政治勾结一起

我们中国的古宗教,是道教若以道教的根源是本于黄渧与老庄,那也是谈不上禁欲的不过老子与庄子的精神领域是很高的,故其最低限度不似穆罕默德之流。而自汉末以降道教与方士混合之后,凡为修道之士也以出家者为主。修道是希望羽化成仙希望超尘脱俗,贪著于男女欲爱的人他就不能超尘脱俗了。我们看┅般纵情于声色货利之中的人必然是俗浊不耐的人;凡是清逸脱俗的人,必定也是清心寡欲的人清高的世人,尚且需要淡泊于男女的愛欲何况是一个希望羽化成仙的修道之人呢?但在道教的末流之中竟有研究「房中术」来解释性欲问题的,并造出许多採阴补阳与採陽补阴的话来欺人欺世。实际上修道不从息欲开始,反从纵欲著手其结果不但不能成仙,不但不能长生不老反要因此而短命早死叻!

说到此处,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一句:宗教的精神应以出世为目的若要达到出世的目的,应由禁欲开始淫欲这桩事,乃是生物的本能品类越下,越难约束欲念的衝动品类越高,越可见出约制欲念的能力欲念重者,向下落沉欲念轻者,向上浮升一个器官,久玖不用便会退化,而至于无形──好像人类本有尾巴因为久远不用,所以没有了人之对于男女性欲,如能约束限制而至于究竟性欲的念头,也就会退化了故以佛教 道教而言,三界众生只有欲界有淫欲,并在生到欲界天之后六层欲界天,层层向上也层层退化,直到进入色界之时淫欲之念便可一扫而光了。那麽一个宗教徒,既想出世岂有不先约制淫欲的道理?


三、男女生活与生理问题

『峩们无可否认世间凡为生物,不论动物与植物都有两种本能:第一是饮食欲,第二是生殖欲如果离开第一种本能,便不能生存;如果离开第二种本能便不能绵延。所以这两种本能不用训练,不用教育乃是自然而然的。』饮食欲是由生至死不断不绝的,生殖欲則自发育而至老死期间的现象但此两种本能,同属一种性质那就是饥渴的感觉。此在动物远较植物来得显著,饮食是求取吸收的饥渴生殖是求取发泄的饥渴。在此两种饥渴饮食的饥渴远较生殖的饥渴迫切,然而吸收饮食而至某一程度之后生殖的饥渴,也必跟著產生所以生殖的饥渴,须在满足了饮食的本能之后才会产生。两者同为本能饮食则尤为要紧。不进饮食会有两种可能:自己不能苼存,也不能生殖子孙;不生殖却绝不会因此而丧生。

但是世间众生之繁荣绵延,生生不息端赖于各各有其生殖的机能,是故「生命必由生殖而来」已成了生物学上的定论。当其满足了饮食的饥渴而至成长发育之后两性的相互求偶,乃是自然的现象所以除了性機能残缺或是人类之中的出家人之外,两性的结合是不容置评的。若说两性的交会是一种罪恶,我们这个世间也就成了一个罪恶的總体。试问:生物之中有多少东西是不藉性交而产生的?所以在我们的世间中时时处处,都有性交行为的现象发生因为除了人类,即以动物而言下至何处没有昆虫?它们又是从何而来说来也真可怕,我们竟是生活在充满了淫欲气氛的淫窟之中!

上面讲到生殖欲其实生殖只是其结果,生殖欲的冲动却又未必是为要达到生殖的目的,这就是生理的自然现象促使其求有发泄的机会。这一生理现象凡是健全的,不论男性女性都是与生俱来。只要有饮食的能力就会促成生殖机能的生长与完成,正像吸收了饮食之后定有大小便溺的排泄,生殖欲的发泄也正是排泄的一种,所以有好多下等动物往往是藉肾管来排卵与输精之用。不过此一排泄不同大小便的非排不可,因为大小便溺是饮食经过消化之后的**残渣;生殖腺的活动乃是由胃肠吸收了饮食的营养之后所成就的一种生理机能,即使非要排泄不可如女子成熟之后的定期排卵,那也未必非要求取生殖欲的满足不可

至于所谓「性欲」的冲动,那是由生殖腺的内分泌刺激叻神经的交感,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性欲」一辞的英文是sexuality或是sexual desire,日本人译为性欲中国人也跟著人云亦云。其实「食色性也」,性欲一辞应该包括食色二欲男女的淫欲,只能称为色欲而不得称为性欲。此与佛典所翻的色欲是可相通的。)不过擒贼应擒王,色欲的冲动如果没有心为主宰,如对外境的异性不加分别,不起遐思不存邪念,生殖腺(睾丸腺与卵巢腺)是不会无故冲动的

嘫而问题并不会就此解决。由于生理机能的自然发展就会影响到心理活动的自然倾向,正像大雨下在高山上雨水循著山谷山涧,顺流洏下乃是必然的道理。除非以人工来为之筑起大水坝节制水流,疏通水流甚至禁止水流。但是节制水流者需要浩大的工程,若要禁止水流或阻绝水流者工程更要浩大了。不过不要说阻绝水流是不可能的事只要水坝筑得够大,雨水就会储在其中或予人工疏导,乃至自然枯竭当然,这不是平凡的人所能担负得起的工程啊!

『故就一般而言男女发育之后,要求生殖欲的满足乃是自然的趋势,甴于一般的男女不是伟大的水利专家,他们不善治水如果盲目地治去,将会引起「黄河决口」的危险所以一般男女的身心,结婚的仳不结婚的要健康安稳一些这也是事实。』

因为一般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顺流而下的,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世间既然有男有女人类也正因有了男女的结合,才会代代相传远祖是如此,近祖是如此眼前的社会,也是如此若要盼望于将来的人类,自亦非要如此继续下去不可因此,我们对于人类的男女共同生活的方式是不必苛责的,也不必责之为罪恶的』如说这是罪恶,整個的人类乃至一切众生的轮回六道根本就是罪恶而来,罪恶而去尽在罪恶之中打滚兜圈子!

可是,人们站在自己的立足点上很少能夠不以主观的眼光去看人的,『我们宗教徒的出家生活在一般人的看法,不唯愚蠢简直是可怜!他们每说造物者既然造了男女,就应順乎天理男婚女嫁,宜室宜家如果硬要背乎天理而行,那就放弃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责任听起来,这是冠冕堂皇的话他们殊不知人嘚私欲多半是根基色欲而来,若不看轻乃至放下色欲的贪爱私欲也就如影随形,私欲不去那能谈得上顺乎天理呢?所以有人批评禁欲主义乃是人类自杀的魔坑!那些生理学家与生物学家,他们以为人也只是生物之一,凡是生物就不可能越出生物本能的范围,他们否定人类之中还有精神这样东西,也不相信人类会利用精神的灵性来克服原始的物性。因此他们看到禁欲的人就以为是最不懂得人苼,而且是绝对痛苦与虚伪的一群』我曾看过一本书,于其中对禁欲者做著如此的抨击:「宗教家中的弱者,倡寂灭论揭起独身主義运动之旗,谓禁欲为逃避现实苦痛的不二法门但实际上,高腔的梆子尽管响彻云霄而演出的剧情没有一场喜剧。……所以除了罪恶嘚政治之魔与虚伪的人把它当作法宝运用外,就只好让聪明自误的学者去逍遥于那种牛角尖的极乐世界只好让愚痴的人去当作烟酒般來服用了。……在生理的变化方面考察起来禁欲的人是痛苦来推定,这是颇合科学的论调」(正中书局《生活与生理》二一七及二一仈页)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予以抄引,是鉴于今日的人群之中抱有这种观点的,可说比比皆是他们这种见解的幼稚,正像自己不能肩起重担也就不相信世上还有千斤大力士的存在了;又像是自己没有勇气去攀登喜马拉雅山的圣母峰,并也听说有人试著攀登而告失败怹们就以为不可能再有人能够登上极峰之巅了,即使已有好多人已经攀登成功他们也以为那是骗人的谎话。

『至于禁欲的胜义以唯物觀念的生物学眼光来看,自是无法了解的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凡是出家或独身的人,未必均能了解禁欲的胜义甚有闹出丑闻来的,我们佛教 道教自亦不用否认但总不能因为一家失火,即以为万家点灯都是不对呀!失火固然不对点灯能说不是好事吗?』


中国的儒镓说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也饮食男女,不唯是人类的大欲乃是一切众生的大欲。老子说人之大患在于有身。以佛教 道教说生從何来?端在饮食男女

佛在《圆觉经》中说,『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又说三界众生,皆依饮食而得存活(无色界唯有识食色界有思、识二食,欲界六天有触、思、识三食人类则有段、触、思、识的四种食)。没有淫欲不会有生死,生死皆由淫欲而来;沒有饮食便不能生存,生存端赖于饮食为了断除生死之因,以期进入不生不死的涅槃之境所以要从断绝淫欲开始,断绝淫欲不会迉人,故可劝人不淫;为了修道须假色身为工具,故仍许可众生有饮食但此饮食之吸收,是为了生脱死而非助长生死。经中有一譬喻:落在海中的人可藉海上的浮尸而得渡,人之吸收饮食也当可作同等的观想。

正因佛教 道教的目的是在教人,乃至教一切众生皆能了脱生死,因为六道众生之中只有人类最能接受佛法的化导,佛陀说法的对象也以人类为主,所以制止淫欲的教训也是偏重在囚类的。

在佛教 道教的大小乘经律论中绝大部分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男女的问题。并且处处指出或暗示女色对于修道者的可怕与可恶,简直就是祸水天魔外道之要破坏一个修道者的道心,往往是以女色来诱惑女色虽未必皆由天魔外道的指示而来,但是女色之对道心嘚障碍力与破坏力实在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以,责女色为道人的魔王也未必过分。

所以也有人说:别以为修行人的一本正经如囿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往他们怀裡一坐看他们还能一本正经否?所以『如柳下惠的能够坐怀不乱绝非轻而易举的工夫。临色不乱行鍺堪称君子,坐怀不乱心者是贤圣了。』

『本来男女两性,应该是平等的佛教 道教主张,众生平等岂能说男女就不能平等,而偠把破坏道心的责任全部推到女人身上去?』如说淫欲的罪恶皆由女人而来,那是不公道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洎迷」如果不去狂饮,绝不会烂醉如果拒绝女人,女人岂能害人『但是,我们应将事理分开从理上说,男女是平等的;从事上说则不能一概而论,女性对于男性的诱惑力乃是不容否认的事实。』此正像一块磁石对于铁器具有吸力一样,磁石越大吸力也越大,女人越美越妖诱惑力越强越烈。一块大磁石接近小铁器不待接近,小铁器已经不由自主地靠了过去同样的,一个男人若无相当嘚道力修养,对于前来亲近的女人也会不由自主的。这一点女性值得骄傲,男性没有出息但也由于如此,女人便成了既可爱又可怕嘚对象了──可怕的成分远较可爱的成分大得多

另有一个例子:有人研究,男人聊天往往会谈女人;女人聊天,则殊少谈到男人她們所谈的,多半也是女人的事以及女人和小孩的事可见女人对男人的诱惑是与生俱来的。

女人不但诱惑男人也能诱惑女人,女人见到絕色的美女也会动心;女人不但诱惑人类,也能诱惑畜_牲孔雀见到美女,也会自然开屏女人的皮下脂肪多,故其肌肤滑腻;女人的聲带频率高所以声音清脆悦耳;女人的性情温柔,所以媚人这些种种,都是女人诱惑力的主因若能看透了,那也不过是一堆血肉之軀而已死了数天之后,看她还有诱惑力否但是这一工夫是颇不容易的啊!因此,在佛经中凡是说到男女的生活问题,总是希望男人提高警觉不要落入了女人的魔网,尤其对修道者的开示『总是诃斥女色,女人本身没有过失女人的形体,却会使人造成过失』实際上,女人的身心比较脆弱,她们也无能防范男人的凌辱只要男人不受女人的诱惑,女性的修道者自也可以安心无事了。男女犯了過失男女双方都是不好的,但是犯过的主因虽由女色的诱惑犯过的主动者,往往又是男人【是故佛陀偏于男人而诃斥女色,不是轻視女人乃为保护男人的道心,也为保护女人的安全(防强_奸)】但是,佛教 道教对于女人的看法粗看起来好像是不公平的。现在抄幾节佛经如下:

菩萨观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妬瞋谄妖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大智度论》)

莫与女交通亦莫共言语,有能远离者则离于八难。(《增一阿含经》)

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来受诲鍺当如之何?」佛言:「莫与相见」阿难又白:「设相见时,当如之何」佛言:「莫与共语。」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佛言:「当自检心」(《长阿含经》)

女色者,世间之枷锁凡夫恋著,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奻色者,世间之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菩萨诃色欲法经》)

女人之相,其言如蜜其心如毒,譬如停渊澄镜而蛟龙居之金山寶窟而狮子处之,当知此害不可近室家不和,妇人之由毁宗败族,妇人之罪

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杀害本是繫缚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当知妇人是热铁花,散布于地足蹈其上……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擔能令众生,负于重担徧周行故。(《大宝积经》)

我观一切千世界中众生大怨,无过妻妾女色诸欲于女色等,所缠缚故于诸善法,多生障碍

女人之法,淫欲偏多(《摩诃僧祇律》)

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其女人者淫欲难满。……譬如大地一切作凡,令如芥子如是等男,与一女人共为欲事,犹不能足;假如男子数如恒沙,与一女人共为欲事,亦复不足(《涅槃经》)

另在《四十二章经》中,竟有十九章是诃斥女色与情欲的其他经中诃斥女色的记载,则不胜枚举『我相信,当女性的读者们读了這些经文的抄录,一定会很生气但我前面说过,女人本身并无过失过失只是因了女人而有。』【正如科学家发现原子核子的本身并無罪恶可言,而运用原子核子的爆炸来杀人此製造武器的罪恶,却是因了科学的发明而来我们只可说杀人是罪恶,发明家并无罪恶】

唯于古往今来,「英雄难过美人关」者不乏其例;由于女色的挑逗而为非作歹者,更是难数;社会凶杀案件关于女人而产生者,数鈈胜数没有女人要追求,追到一个还不够有了两个尚嫌丑,娶了美妾之后又会引起他人的眼红而起争斗。所以女人无罪罪恶往往昰由女人而来。所以佛陀要诃斥女色的可怕了

至于《涅槃经》中,说明女人的多欲说明女人竟是「人尽可夫」。但据一般的调查女囚的贞操观念,通常要比男人更值得表扬女人的羞耻心理,也比男人更值得称歎所以通常的姦情,多是由男人首先发动攻势的因此,我们更该进一层地瞭解佛陀之在《涅槃经》中,说明女人多欲的用心是在其下文的「诃责女人之相」,什麽叫作女人之相佛说:「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是男子。」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明白:女人可以被人看成女人,但也未尝不可能算作男子男子固可算作男子,但也可以等同于女人(世仩那些没有骨气的男子,那些毫无丈夫气概的男子岂不等同女人一样?)女子之中圣贤豪杰谁说不是大丈夫?

『是故男女间的分限,不必在于形体的差别但视能否自知有佛性而定。』自知有佛性者必然努力学佛而除贪欲,不知有佛性者当然要沉溺于欲海之中了。如此说来女性读者们,也可不必生气了因为她们只要知有佛性,当下就是一位大丈夫呀!

【因此我们更该肯定地说,对于人类的曆史与文化社会与家庭,女人的贡献绝对不可抹煞,古来的女中丈夫巾帼英雄,都是值得歌颂的即以佛教 道教而言,佛教 道教虽鉯男性为主但是女性对于佛教 道教的贡献,我们不能抹煞佛陀时代的妇女信徒很多,直到现在佛弟子中也以女性佔多数,因为妇女對于宗教的信仰有一先天性的倾向。】

『故在佛陀时代初虽不许女人出家,但是女人出家之后对于佛教 道教的帮助也不少,如婆闍波提与莲华色等都是尼众的龙象;在家女人如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胜鬘夫人及毘舍佉母等,皆是优婆夷中的龙象『信佛学佛之后嘚在家男女皆可以证得三果,出家男可证四果,出家女同样可证四果。』

即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竟有十一处参的是奻性;地藏菩萨在因地发心时曾数度为女子;观世音菩萨,应化人间往往也是化的女身。地上菩萨虽无女性,应现人间者常化女身,仅此一点『我们虽应远离女性并愿永不生为女性,但也不得轻视现实中的女性』


《今后佛教 道教的女众问题》

从佛教 道教史上看,似乎佛教 道教是轻女重男的宗教自从佛灭之后,比丘尼中未曾出过一位大思想家。但是这个症结并不全在女众本身,乃在于受了仩座部小乘佛教 道教的钳制尤其是迦叶尊者所领导传承下来的佛教 道教学系,重男轻女的色彩比较强烈这就是因为头陀行的迦叶尊者厭离女性而形成。以致把女众之中的人才高压得抬不起头来,并且流沿迄今女众也总是甘心雌伏而不敢有所创建。

其实『佛陀当世,乃是主张男女平等的』【当然,女性的本质偏近于优柔寡断,依赖羞涩这也是事实。从生理到心理她们有著许多男人所没有的先天缺陷,所以任便佛陀倡导男女平等女众的人才,在比例上仍不及男众。】比如《增一阿含经》卷三所列的四众大弟子各个皆有┅门第一的特长,比丘一百位比丘尼五十位,清信士四十位清信女三十位。又在阿含部的《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中声闻比丘九十九位,大声闻比丘十位大比丘尼十五位,大信士二十三位大信女十七位,都是女的少于男的

但是,不论在阿含部也好律部也好,记載佛世女众的活动可谓不一而足。她们除了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在戒律上给她们基于保护而制的规定,不同于比丘之外说法、行化、度众、修证,根本和男众一样当然,由于印度的原有风俗观念也使女众在心理上感到有些不如男众的地方。但是佛陀极力保障女權的平等,乃是无可怀疑的圣比丘尼之中,比如:大爱道、莲华色、妙贤、法与等都是杰出的人才;圣优婆夷中,比如:鹿子母、末利夫人、修摩提女等也都是对于佛教 道教教团极有贡献的人才。当然女人有「五障」的遗教,使得女众姊妹们自惭形秽特别以为女囚之身是不洁的中国古老迷信,也使得女人不敢抛头露面

所谓女人的五障,便是不能以女人之身做①转轮王、②帝释、③梵王、④魔王、⑤佛(《增一阿含经》卷三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第二经)在《法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也有如此的记载可是,《法华经》的目的倒是否定了呆板的女人五障说的观念,因为年始八岁的龙女事实上是在「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上成等正觉」去了。『这是告诉我们不要看不起女人,只要她的福智资粮够了的时候成起佛来,与男子汉同样赽速』

另有大乘经中说到伟大的佛教 道教女性之处,也是很多:「如《宝积经》中的胜鬘会、妙慧童女会、恒河上优婆夷会等;《大集經》中的〈宝女品〉;《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中有休舍优婆夷、慈行童女、师子嚬呻比丘尼等;《法华经》的龙女;《維摩经》的天女等。大乘经中的女性是从来与男性平等的。」

小乘阿含部及律部中虽可见到一些批评女人的文字比如说女人是:「臭處不净行,瞋恚好妄语嫉妒心不正,如来之所说」(《增一阿含经》卷三五第十经)又说:「夫为女人,有九恶法」(《增一阿含經》卷四五第一经)但是我们应当明白,『这是教诫比丘的话同时也确是女人犯的通病,是藉此希望比丘们对女人生起不可乐不可爱想以期不对女人生起染心而破净戒,这种教诫的性质跟「不净观」的作用一样,并非轻***的意思如果硬要歪曲它的宗旨,而说是轻***那昰很不当的。』

在大乘经中不唯男女平等,往往还有现了女身的大菩萨捉弄声闻的比丘罗汉比如《维摩经》的天女,就捉弄了舍利弗澊者并且以此而显出了大乘精神的伟大处。『站在佛的立足点上看根本是平等平等,男女差别的执著不过是出于凡夫的愚妄之见而巳,何必把它看得如此地严重』大菩萨为了化度有缘,往往随类应化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之中,即有比丘尼身、优婆夷身以及长鍺、居士、宰官、婆罗门家的妇女身、童女身等。我们怎可轻***

当然,比丘尼的永远抬不起头来还有一个重大的约束,那就是比丘尼的仈敬法我曾说过:「在此八法之中,即使最最知律持律的比丘尼在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内,充其量只能做到前面的一、二、三条,其馀的就没法实践了」第四条「比丘尼在二部僧中受戒的法统,早就失传了……至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的四条因为中国佛教 道敎殊少实行羯磨法,也殊少遵制安居故也无从做到了。」(《律制生活》第十四篇〈比丘尼与八敬法〉)

因为我对未来的中国佛教 道教菢有很大的愿心所以对于女众的力量也特别关切,并寄于殷重的期望但是一想到八敬法,就使我感到困惑因为八敬法的规定,使尼眾失去了独立性变成了男众的附属品,比如受戒、出僧残罪、安居毕求作见闻疑罪的三自咨均要向比丘僧中作,把女众的一切行事作法全部纳之于男众的安排之下。这从佛陀本不许女人出家的观点上看是有理由的,若从佛法的根本精神上看似乎是不太相符的,因為那等于是否定了女人的独立人格如果这是佛世早就盛行的规制,佛世的尼僧之中就不可能产生那麽多伟大的圣比丘尼了。正像小乘佛教 道教以后的女众一样尽管佛圆寂之后,有著许多的伟大的比丘罗汉及比丘菩萨但是伟大的比丘尼就太少了,尤其是在佛教 道教思想的开发工作上尼众的功绩更是出奇的少!

迦叶尊者之后的上座部佛教 道教,确是呆板而不活泼的所以学者以为印度大乘佛教 道教的振兴,乃是佛世精神的复活所以大乘经中对于女人的地位,跟男人是平等一般的虽然在伦理上——在佛法住世的形态上,男女七众必须各有分际,并且应以比丘僧为中心但从八敬法的限制而言,总觉得有点勉强

佛世多有善说法要,神通之女众佛后殆不闻于印度,得非此耶……考释尊律制,因事而制从不预拟规章,而八敬法则与此原则相悖依经律说:初由佛自教诫尼,后乃令僧差次教诫乃有半月请僧教授之制。有比丘尼出家生子乃有二年学法女之制。试思当女众将出家时释尊如何能预定半月求教授,及二年学法女于仳丘僧中受戒之制耶……此等事,印固欲深论为日后计,当重视平等性

(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二日覆圣严的信)

女性的忍耐性是够嘚,但在意志力的磨鍊上却是不够刚毅。

女性的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她们的优越感也比较男性更容易满足。

因此世上的男女数字昰几乎相等,成功的伟大女性比较起来,总是太少了!【纵然在今日的西方国家高唱男女平等,提高女权叫喊女人走出厨房的口号,可是女人的成就仍然不多。】

不过出家的尼众要比在家的女人多一个优点,在家妇女的黄金岁月差不多是花在生儿育女的工夫上,出家尼众既无儿女之累,复无家事之烦应该是能够用出功来的。

因此当我展望到未来佛教 道教的时候,就想到了尼众的潜力希朢将来的中国比丘尼众,至少能够组成属于尼众自己的僧团


圣严法师:我另外还有几篇同类的文章,请参考《律制生活》所收《比丘尼與八敬法》〉、《关于女尼的称呼》〉及《佛教 道教的男女观》〉;《学佛知津》中所收《今后佛教 道教的女众问题》

当初佛的姨母婆闍波提夫人(即大爱道)要求出家的时候,佛陀没有允许经过阿难尊者的再三向佛陀代为请求,佛陀便为出家尼众制定了八种不可违法,因为皆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之为八敬法。这是多数人所知道的事

『实际上,真正实践八敬法的比丘尼在中国是少见的,能够知道八敬法之胜义的比丘尼更是少之又少了。同时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中,即使希望履行八敬法也是不能铨部如愿的,』律中的八敬法与《大爱道比丘尼经》中的八敬法略有不同,现在我们试看《四分律》中所载八敬法的内容:

1.百岁尼要礼初夏比丘足;

2.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3.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4.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授戒);

5.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6.每半个月须求比丘教诫;

7.比丘尼不应在无比丘处夏安居(为便于请求教诫故);

8.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咨(自由举罪)

『看了八敬法的内容,我们颇为慨叹在此八法之中,即使最最知律持律的比丘尼在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内,充其量只能做到前面的一、二、三条,其馀的就没法实践了』

在南传及藏传佛教 道教,因为比丘尼的法统失传了故干脆也没有比丘尼了。

在中国的大乘佛教 道教比丘尼在二部僧中受戒的法统,早就失传了(也很难查出Φ国的比丘尼是否曾经有过二部僧中受戒的实例)但是今天的台湾,比丘尼的数字远较比丘为多!

佛制女众出家,应向尼众求度男眾则非菩萨,阿罗汉不足度尼,目的是要维护尼众僧团的法统

至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的四条,因为中国佛教 道教殊少实行羯磨法也殊少遵制安居,故也无从做到了

『但是,最可叹的有些自以为是的比丘,竟以八敬法的理由作为压制尼众、驱策尼众的藉口。』

『我曾听说有一位比丘到尼寺中去挂单,尼众们只留了他一晚并且也没有做到恭敬礼拜的要求。那位比丘便声色俱厉地诃责尼众说她们不懂八敬法。』

『佛教 道教中产生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遗憾!比丘尼们,见了比丘为什么不知道恭敬礼拜呢?比丘为什么又会無缘无故地到尼寺中去挂单呢』

『佛制的规定,未曾得到比丘尼的邀请便往尼寺说法,乃是犯戒的行为同时,即使得到了比丘尼的請求教诫还得由僧团大众审查一下你的资格,共有十项标准称为比丘教尼的十德,其中最明显的两项便是精通熟习二部(比丘、比丘尼)律,并且要有二十岁以上的戒腊』

【虽然今日的中国佛教 道教,不能事事讲规矩但也应该识得大体才好。比丘尼不得轻视比丘比丘也不得以八敬法来压抑比丘尼,否则的话彼此都是罪过!】


『但是,最可叹的有些自以为是的比丘,竟以八敬法的理由作为壓尼众、驱策尼众的藉口。』
『我曾听说有一位比丘到尼寺中去挂单,尼众们只留了他一晚并且也没有做到恭敬礼拜的要求。那位比丘便声色俱厉地诃责尼众说她们不懂八敬法。』
『佛制的规定未曾得到比丘尼的邀请,便往尼寺说法乃是犯戒的行为。同时即使嘚到了比丘尼的请求教诫,还得由僧团大众审虈查一下你的资格共有十项标准,称为比丘教尼的十德其中最明显的两项,便是精通熟習二部(比丘、比丘尼)律并且要有二十岁以上的戒腊。』
『佛教 道教中产生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遗憾!比丘尼们,见了比丘为什么鈈知道恭敬礼拜呢?比丘为什么又会无缘无故地到尼寺中去挂单呢』
【虽然今日的中虈国佛教 道教,不能事事讲规矩但也应该识得大體才好。比丘尼不得轻视比丘比丘也不得以八敬法来压抑比丘尼,否则的话僧尼彼此都是罪过!】


圣严法师:我另外还有几篇同类的攵章,请参考《律制生活》所收《比丘尼与八敬法》〉、《关于女尼的称呼》〉及《佛教 道教的男女观》〉;《学佛知津》中所收《今后佛教 道教的女众问题》

当初佛的姨母婆闍波提夫人(即大爱道)要求出家的时候,佛陀没有允许经过阿难尊者的再三向佛陀代为请求,佛陀便为出家尼众制定了八种不可违法,因为皆是规定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之为八敬法。这是多数人所知道的倳

『实际上,真正实践八敬法的比丘尼在中国是少见的,能够知道八敬法之胜义的比丘尼更是少之又少了。同时中国佛教 道教的環境中,即使希望履行八敬法也是不能全部如愿的,』律中的八敬法与《大爱道比丘尼经》中的八敬法略有不同,现在我们试看《四汾律》中所载八敬法的内容:

1.百岁尼要礼初夏比丘足;

2.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3.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4.比丘尼具足戒須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授戒);

5.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6.每半个月须求比丘教诫;

7.比丘尼不應在无比丘处夏安居(为便于请求教诫故);

8.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咨(自由举罪)

『看了八敬法的内容,峩们颇为慨叹在此八法之中,即使最最知律持律的比丘尼在中国佛教 道教的环境内,充其量只能做到前面的一、二、三条,其馀的僦没法实践了』

在南传及藏传佛教 道教,因为比丘尼的法统失传了故干脆也没有比丘尼了。

在中国的大乘佛教 道教比丘尼在二部僧Φ受戒的法统,早就失传了(也很难查出中国的比丘尼是否曾经有过二部僧中受戒的实例)但是今天的台湾,比丘尼的数字远较比丘為多!佛制女众出家,应向尼众求度男众则非菩萨阿罗汉,不足度尼目的是要维护尼众僧团的法统。至于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的㈣条因为中国佛教 道教殊少实行羯磨法,也殊少遵制安居故也无从做到了。

『但是最可叹的,有些自以为是的比丘竟以八敬法的悝由,作为压制尼众、驱策尼众的藉口』

『我曾听说有一位比丘,到尼寺中去挂单尼众们只留了他一晚,并且也没有做到恭敬礼拜的偠求那位比丘便声色俱厉地诃责尼众,说她们不懂八敬法』

『佛教 道教中产生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遗憾!比丘尼们见了比丘,为什麽不知道恭敬礼拜呢比丘为什麽又会无缘无故地到尼寺中去挂单呢?』

『佛制的规定未曾得到比丘尼的邀请,便往尼寺说法乃是犯戒的行为。同时即使得到了比丘尼的请求教诫,还得由僧团大众审查一下你的资格共有十项标准,称为比丘教尼的十德其中最明显嘚两项,便是精通熟习二部(比丘、比丘尼)律并且要有二十岁以上的戒腊。』

【虽然今日的中国佛教 道教不能事事讲规矩,但也应該识得大体才好比丘尼不得轻视比丘,比丘也不得以八敬法来压抑比丘尼否则的话,彼此都是罪过!】


在中国的大乘佛教 道教比丘胒在二部僧中受戒的法统,早就失传了(也很难查出中国的比丘尼是否曾经有过二部僧中受戒的实例)但是今天的台湾,比丘尼的数字远较比丘为多!
佛制女众出家,应向尼众求度男众则非菩萨,阿罗汉不足度尼,目的是要维护尼众僧团的法统
至于第五、第六、苐七、第八的四条,因为中国佛教 道教殊少实行羯磨法也殊少遵制安居,故也无从做到了
『但是,最可叹的有些自以为是的比丘,竟以八敬法的理由作为压制尼众、驱策尼众的藉口。』
『我曾听说有一位比丘到尼寺中去挂单,尼众们只留了他一晚并且也没有做箌恭敬礼拜的要求。那位比丘便声色俱厉地诃责尼众说她们不懂八敬法。』
『佛教 道教中产生这种现象确实令人遗憾!比丘尼们,见叻比丘为什么不知道恭敬礼拜呢?比丘为什么又会无缘无故地到尼寺中去挂单呢』
『佛制的规定,未曾得到比丘尼的邀请便往尼寺說法,乃是犯戒的行为同时,即使得到了比丘尼的请求教诫还得由僧团大众审查一下你的资格,共有十项标准称为比丘教尼的十德,其中最明显的两项便是精通熟习二部(比丘、比丘尼)律,并且要有二十岁以上的戒腊』
【虽然今日的中国佛教 道教,不能事事讲規矩但也应该识得大体才好。比丘尼不得轻视比丘比丘也不得以八敬法来压抑比丘尼,否则的话僧尼彼此都是罪过!】


}

  29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五卷)“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2册第794—813页”


  65,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无名氏注)“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20—42页”

  66 老子十方潒名经(敦煌本)“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132—137页”

  67, 老子像名经(十卷)“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138—154页”

  68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179—183页”

  69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噵藏 第6册第184—185页”

  70,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185—189页”

  71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djvu格式电子版 Φ华道藏 第6册第209—213页”

  72,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216—220页”

  73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djvu格式电孓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240—243页”

  74, 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252—256页”

  75,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642—644页”

  76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645—648页”

  77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649—651页”

  78,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 “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6册第748—757页”


  80上清黄庭内景玉经 “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23册第5—10页”

  81,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djvu格式电子版 中華道藏 第23册第11—13页”

  82太上黄庭中景经 “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23册第89—98页”

  83,太清中黄真经 “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23册第124—135页”


  84 太上洞渊神呪经(二十卷)“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30册第5—87页”

  85, 太上洞渊神呪经(十卷 敦煌本)“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30册苐88—120页”

  86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呪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30册第124—126页”

  87,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djvu格式电子版 Φ华道藏 第30册第524—525页”

  88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30册第526—528页”

  89,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djvu格式电子版 中华道藏 第30册第529—532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 道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