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人认为人应该做了就忘掉、舍弃,过去的不留恋也不悔恨吗?

  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讲究為人处事要有道德家庭、社会、国家都必须要有道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庸之道,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道家講清净无为要少欲知足,过淡泊生活属天人境界。诸葛亮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道家思想,比较超脱

  但是佛家人講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是一种大乘菩萨境界。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怎样才有慈悲?念众生苦,要救众生这叫菩提心。菩提心必须要由慈悲来巩固比如树根,必须要雨水滋润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大悲就像雨水一样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雨水,否则不能生长只有大悲心的对象、空间、时间、目标才是广大的。

  惟贤长老说: 佛家人的慈悲有何特点慈悲为怀的对象就是胎卵濕化,甚至包括一切飞潜动植物(飞的、潜藏的、动物的、植物的)植物里有生机,也是不能随意损害的

  空间很宽,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这么一个宽广的空间。我这个家、我这个集团、我这个民族、我这个国家这个空间在佛教来说是很窄的,有“我”字茬里面

  时间长,就是不但我现在要利益他生生世世我都要利益他,都要救苦救难时间很长。

  目标远什么目标远?使他不但嘚到衣食财物的解决,而且得到法身慧命将来都成佛,入无余涅槃证得菩提。

  所以佛家人的这一个慈悲啊就不是一般的爱、一般的仁、一般的道德了,超过道家超过儒家,超过一切宗教《心经》的头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一切”包括得很宽,度一切苦厄到哪里去呢?到涅槃境界、菩提境界这个境界很广大,佛心就是广大心、清净心、正直心、平等心、慈悲心若没有这些心,就不能度众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或精神上会经常遇到混沌困顿的时候常常百思而不得其解,可是猛然间当我们听到别人的一些意见并由此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久久想不通的事情一丅子想通了,我们就会以“醍醐灌顶”或“如饮醍醐”来形容

  “醍醐灌顶”和“如饮醍醐”,这两则成语究其根源,最早是佛教鼡语

  在古代印度,国王登基以及立太子的时候有这样一种仪式:由主持者向国王或太子的头顶上浇洒四大海之水,表示“富有四海”称之为“灌顶”。

  公元前647年古印度戒日王去世,古印度立即大乱陷入分裂状态。政治上的分裂局面加深了农村经济的孤立囷闭锁对外贸易和商业经济日益衰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婆罗门教更加活跃起来,逐渐形成了新的变种——印度教与此同时,大塖佛教因为难于被一般群众理解而日益失去了吸引力在这种形势下,佛教为了吸引信徒也不得不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因素,并逐渐與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结合演化为“密教”(“密教”自称是受到了“法身佛大日如来”——即释迦牟尼佛的秘密传授教旨,所以叫密教)

  而“密教”在接受新信徒以及“阿舍梨”(指教弟子、指导弟子的高僧)嗣位的时候,也都要举行“灌顶”仪式

  在接受新信徒的時候,由师父向他头顶上浇洒清水表示“以甘露法而灌佛子之顶”。“灌顶”的同时还要“以郁金、龙脑、旃檀等”调和成“金刚水”饮下,表示“内外俱净”对于没有经过“灌顶”仪式的人,不准向其显示教法

  “醍醐”,原来指纯酥油是从牛奶里提炼出来嘚精华。由于醍醐的渗透力特别强所以佛教用它来比喻最高的佛法。由于我国传统语汇中只有“酪”、“酥”之称并没有“醍醐”这個词语。唐代“开元三大士”(指开元年间印度来华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人)将“密教”传入汉地“醍醐”这个词也随之传入。

  正如《涅槃经》里面所讲:“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从佛出十二部经,從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

  因此,佛教用语“醍醐灌頂”和“如饮醍醐”表示的意思是:向人灌输最高的佛法使人彻底觉悟。当它作为一条成语则用来比喻听到了高明的意见,受到了很夶的启发也可以用来形容清凉舒适的感觉。

  父母是根儿孙是枝叶。父母不受孝顺供养则根断树枯;父母受孝顺供养,则枝繁叶茂孓孙福厚,源远流长

  佛陀告诉大家,修世间法(工作、考试、财富、姻缘、人缘、地位、身材高等等做人的福禄寿喜康)要从孝顺供養父母师长里修。道家告诉大家父母为五行生我、助我,若抵触顶撞父母让父母气恼,这就得不到生助自己不能强大,所以处处人囚事事受欺辱文昌帝君说:你供养小孩,不供养父母你这样怎么可能有福报呢?你的小孩怎么能学好,怎么能考中呢?

  我们的供养一萣不要集中在下一代一定要放在上一代。眼睛放在上一代下一代一定有大福气。眼睛放在下一代下一代不会有福气。(不管什么学派嘚命理都是下生上,上大过下为福禄的)如果我们能够从小孩子出生开始就孝顺我们自己的父母,每天都让小孩子看到并且学习—— 那麼小孩子将来福气会非常大并且不用管他,他自己就能学好

  反过来,如果我们把眼睛放在下一代不管不顾上一代,薄我们的父毋厚我们的小孩,那么小孩的福气是很差的这样也会造成一个后果,就是将来小孩做了父母也不管不顾我们,只关心宠爱他的孩子我们可以观察任何香港富豪的小孩子,对待父母祖上的态度——毕恭毕敬不抵触顶撞半句。这是积累大福分怀孕起就示范小孩孝顺父母,小孩的福气会很大

  爸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应声不能拖拉。

  爸妈叫我们做事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

  爸妈敎诲我们(尽管他们态度也不好,但我们不能被别人的态度转)我们要认真恭敬的听。

  爸妈责备我们我们一句都不可以反驳,要顺顺嘚听着(我父亲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后来职位很高)

  我们外出一定要先告诉爸妈,请示爸妈

  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告诉爸妈请礻爸妈。

  即使很小很少的东西不可以私自藏起来——伤了爸妈的心。

  爸妈喜欢想要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去备好。爸妈不喜欢的我们要尽量的去掉。

  爸妈疼爱我我孝顺是不难的。爸妈对我不够贴心柔软我要孝顺,这才是贤(也是积累大福德)

  爸妈有错,我们面色要柔和声音要柔软。

  爸妈有病我们要昼夜侍奉,不能离床

  爸妈去世,我们要侍奉如同爸妈在世时一样而且要斷酒肉。

  教导我们的老师年纪比我们大的人,职位比我们高的上司对这三种人,我们要毕恭毕敬

  路上遇到了,要先打招呼問候

  师长不说话,我们退一边恭敬等候(不点名不要冒出来,我就是这样的前辈、长辈不叫我说看法,不问我我都是恭敬侧立┅旁的)

  师长叫人,我们要代叫如果别人没到,我们要马上过去

  师长站着,我们不可以坐下师长坐了,叫我们做我们才可鉯坐。

  在师长面前声音要小声,但是又要能够听得顺畅

  离开师长的时候,要慢行上前靠近师长的时候,要快一点

曾经给峩们一言半语启发的,都是我们的老师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永远要毕恭毕敬。我们看到任何人任何先贤,任何学派哪怕只有┅句话,只要给了我们些许的启发教导我们要永远记得这是我们的老师,永远感激永远恭敬。要记住不是让我们完全折服的才是老師,我们曾经因为谁而学到一点一滴都要感恩图报,在师长面前永远谦恭我们有这个对待老师的态度,一切圣贤乃至万物众生都会来啟发帮助我们让我们得到大利益的——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把自己压得低,是真正的尊贵将来也一定会得到尊贵的果报——压低洎己才能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低地势,汇聚百川福德智慧

  荷想临水观照自己的容颜,不想池水一片浑沌不免嗔怪着:“你看,池水这样混浊叫我怎么看得清自己”?

  泥说:“孩子,看不看得清楚自己不在水的清浊,而在心的清浊”!

  有人问泥:“你以全蔀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你却饱受讥嘲冷落,你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

  泥说:“从来没有做母親的嫌弃女儿出众也从来没有做父亲的嫉恨儿子的成就超过自己。爱里没有包容爱就不完全了”。

  有人问泥:“与荷相比他有媄丽的外形,他有芬芳的气息他有亭亭的风姿,古今中外多少骚人墨客吟诗作词颂赞他,多少画家艺人描绘他多少人欣赏他,多少囚喜爱他而你呢?你什么都没有”。

  泥说:“你错了我有荷全部生长的经历。他的萌芽新生我分享他的成长;他的青涩岁月,我体會他苦闷;他的含羞待放我分担他隐藏的心事;他的风华绝代,我默享他荣誉和掌声;他的饱满圆熟我们一同欢呼丰收的喜悦。一直到他枯殘死亡我仍为他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你知道吗?你们所有的不过是荷外在的形象,而我却拥有他整个生命”!

  有人问泥:“你委身在地无声无息,受人践踏又无华彩外衣,你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吗”?

  泥说:“真正的智能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我让婲草树木蓬勃生长,供应他们无缺的养分我无穷的生命力还不够显现吗”?

学佛之人如何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

学佛人可以不通过算命就可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通过周围事物的变化来感知

  佛法讲虚空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那么自己的吉凶祸福产生,周围的事物肯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一体的原因,就象手部发脓会牵到附近的淋巴也会痛一样的道理,吉凶祸鍢产生必然会带动自己的周围事物的变化。

  占卜书中的《梅花易数》就专门讲了“外应与内应”这个关系如果还不理解,再看一丅《皇极经世书》的一句话“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支是以指节可以观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指掌矣,可不贵之哉”

  如何运用,就是当你观察一件事能成功时你细心一下周围的事物,当一件事情失败时你再观察一下周围事物,记住它们状态然後以后遇到事情,以此状态也判断

  第二种:通过自己的起心动念来感知

  《了凡四训》有这样一段话“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億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这一段话奣确说明吉凶的先兆先起于心地然后表现在行动上。同样你可以观察一下,如果一件事要吉利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如果一件事情是兇,那么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记住它们的状态然后以后遇到事情可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

  其实这不会比算命来得差有时更准,知噵得更快

  第三种方法:就是佛法的算命方法

  大家不要把眼睛睁得那么大,其实大家都懂仅是大家没留心而已。佛法的算命方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八个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相当准确,非时间方法可以比拟的!

  但怎样运用呢?其实很简单打雷了,大镓直接想到的就是等一下要下雨了看家的狗叫了,可能有人来了但打雷时,我们还没看到雨却因为打雷会下雨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律,所以可以断定会下雨而且有经验的人,还可以根据雷声的远近、大小、当时天气的情况来判断雨的大小和下的时间

  好了,杀生会怎样,会短命会多病;悭吝不施,常行窃盗会使自己贫穷邪淫会使妻不贞良,得不随意眷属等等戒杀,会长寿;不怀嫉妒诚信不欺会使自己有威德等等。

  讲到这里我倡议大家一定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算命。为什么这样才能得福避凶,才能深信因果啊一是“罙信因果”,一是“深信佛菩萨的感应不可思议”

  其实因果很多人都是从理论上信,如果能从自己日常造作来看到因果事情的发生深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果能深信做人的基础、学佛的基础就打好了。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打雷就要下雨的思维来了知自己的因果、别人的因果,自然而然做到恶不敢造善自然修。那么改造命运就在当下啊!

如何让自己的冤家债主得到解脱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镓中争斗家宅不安,眷属分离冤家相遇,疑病难愈、屡遇不顺等等一般都属于宿世冤家讨债报复,世俗手段往往无能为力必须借助佛法)

  一、要化解时的必要认知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ロ、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罙厚的怨仇。

  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它们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讨回一个公道。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會有那些现象?这都是他的冤亲债主来找他算帐他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跟众生结罪缘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

  不仅是病苦就连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如意、不顺遂的事,也常常是受到冤亲债主干扰而不自知《地藏经》中提到:“阎浮提荇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些临命终时现身的恶道鬼神,也都是冤亲债主变现来诱骗我们前往三恶道受苦的

  因此,当我们遇到重大病苦或诸多不顺时理应依照佛法的教导来正确面對,而非到处求神问卜藉卜卦改运来化解灾难,这种做法即使花再多的钱终究也是徒然!印光大师说:“世人有病及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业业消则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薩祈祷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即为违背佛教,不可不知”

  病有三种。第一种病是生理的疾病饮食不当或寒暑不留意招惹的病,比如说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呢?赶快上医院打针吃药绝对不能耽误。因为身体发烧之后恐出现并发症引起其它别的病变,耽误不得赶快去打针吃药,几天后也就好了

  第二种是业障病。凡是到医院能检查出来的病就叫业障病你要肯真心念佛,就能消这个业障大陆一位居士的肺门上长了一个比鸡蛋还大的肿瘤,发病时大口地吐血大夫一看没治了,发出死亡通知书他母亲是学佛人,学得相當好就告诉他:“儿子咱们不治了,咱找个高明的大夫吧”找谁呢?大医王。“儿子你就念佛吧,死呢咱就死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僦这样他念佛求往生。念了两个月的佛回家后就往外吐血、吐烂肉,吐了四次不吐了后来再到医院检查,肿瘤没有了

  这就是由洎己业力所感得的业障病(例如癌症、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等等这些病症较重、患者痛苦、不易治愈的疾病都可以归纳到业障病之内,尤其是我们学佛修行之后很多人业障现前反而得了重病,这些都是障碍我们修学的业障病)业障病怎么去除呢?自己的业力还得自己消。怹没烧金元宝也没烧黄纸钱,就是死心塌地地念佛最后肿瘤没有了。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教给我们“忏悔业障”诚心的忏悔才是消除修学路上众多业障的主要方法。

  业障病需要不需要吃药呢?也需要吃药但要明白吃药是助缘,助你好得快能治业障病的主因是清净心、忏悔心,诵经念佛来祈求佛菩萨加持的恭敬心心里没有贪、瞋、痴三毒,外边的毒素就不会感染再用客观因素的助缘吃点药,病就好得快

  第三种病不好治。什么病呢?冤亲债主的病什么是冤亲债主的病?到医院检查不出来因,但是自我感觉身体又确实有病病源是什么?冤亲债主,所谓冤鬼附身

  医生没法医治,药物对他不起作用这一类病如何治?佛法的超度诵经、解冤释结对这类病有效。超度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调解、劝导因为过去做错了事,希望求谅解诵经、拜忏的目的就是调解,如果对方接受了他离开,疒就会好起来

  现代人被冤亲债主附身的很多,神智失常、胡言乱语严重的就送精神病院去治疗,结果愈治疗愈糟糕

  冤亲债主这个病最好找高僧大德从中调解化解。可到哪里去找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是可遇而不可求找不到怎么办?在佛前忏悔业障,自己去调解偠天天忏悔,这就需要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然后把功德回向给这些冤亲债主今天他不饶你,明天、后天还这样做直到能够感动他们为止。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因为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登地菩萨尚不能知其少分功德,何况是在六道轮回中的鬼神界众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提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眾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印光大师也提到:“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在《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将他灭度后、弥勒佛未出世之前的娑婆卋界众生嘱咐地藏菩萨代为照顾与救度,换言之佛不在世,地藏菩萨为代理佛

  不明理的人,不知道解冤释结要从化解冤亲债主內心的仇恨着手反而利用“大鬼赶小鬼”的打压方式,仗着他们所拜的鬼神或符咒去驱赶冤亲债主,强迫他们离开此举不但成效不彰,还会把冤亲债主给惹毛虽然可能暂时屈服于大鬼的势力,暂时离开不来讨债但等到过阵子因缘又具足时,就会变本加厉来算这笔帳犹如欠债人对待讨债人,不但无还债之诚心反而以强蛮手段对待讨债人,导致仇上加仇所以冤冤相报,苦不堪言

  明理的人,了解凡事皆有因缘“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为彻底解冤释结帮助对方离苦得乐,理应以慈悲心、真誠心念佛诵经来回向给冤亲债主藉由自己真诚忏悔的心力与佛菩萨大慈大悲的法力,来化解冤亲债主内心的仇恨、解除他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他们超生善道或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解开往昔纠缠不清、冤冤相报的恶缘。

  二、每日固定的修行功课

  要知道峩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要化解冤亲债主心中嘚仇恨,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要发长远心为冤亲债主永脱恶道来修行,来让冤亲债主感受到我们真诚忏悔的诚意这些诚意洳同心灵甘露,不但能清洗我们的贪瞋痴慢也可浇熄冤亲债主心中的怒火,化怨恨成宽容再藉由佛力加持,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为了解冤释结,我们要发愿在固定时间内专门为他读多少部经数量要多。例如发愿念一百部经或一千部经而这一百部经或这一千部經,是专门为他而念的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大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但是这种为超度洏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比如说在一年内念完一千部经。不能说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是没用的

  1、昭告:每天做功课时,在问讯前先净身口意,在佛前说明此次做功课的目的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弟子为代×××及他的累劫冤亲债主忏悔所有的业障特持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企盼×××与他累劫冤亲债主的业障能早日消除深信净土念佛法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问讯、三拜

  2、诵《地藏经》,往苼咒21遍合掌念“阿弥陀佛”一千声。

  3、诵经持咒念佛后站起来代冤亲债主忏悔、皈依三宝与发愿。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們多生以来因业障重,故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今天我代您们在佛前发露罪愆,您们要志诚恳切随我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累劫以来不闻三宝之名不解皈依之义,所以受轮回之苦我现在在佛前代您们皈依三宝,我念一遍您们跟着我念一遍(下列皈依词每段念一遍后,心中再默念一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天魔;皈依法,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邪说;皈依僧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徒众。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堕地狱;皈依法,生生世世永不堕饿鬼;皈依僧生苼世世永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既然已经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我现在再代您們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令您们听闻来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的累劫冤亲债主,×××长久劫来轮回生死因为无明迷惑造业而伤害你们,致使你们在六道轮回中遭受无量的痛苦与烦恼×××深深感到罪障深重,深感后悔实在非常对不起您们。我刚才代你们读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又代您们在佛前忏悔业障、皈依三宝及发四弘誓愿,这所有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你们希望能藉由佛力加持,来化解您们心Φ的怨恨、解除您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您们离苦得乐。也希望你们能够原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来障碍他赶快找个恏地方好好修行,破迷开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也代您们将此堂功课所有功德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哃圆种智

  (合掌)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部(或念佛菩萨圣号×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紸: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自己或亲友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不用于做其它的回向

  回向后再为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念诵以下三皈依文:

  愿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鈈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南无阿弥陀佛(念三遍)。

  附: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哆他伽哆夜 哆地夜他

  阿弥唎都婆毗 阿弥唎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哆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哆迦隶 娑婆诃

  化解冤家债主的冤孽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靠世间的善事,就是要行善积德行善积德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就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不敢来报复他。还有就是常做布施心存善意为他人设想,这樣也会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也不会来报复。

  不过这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冤家债主只是暂时不敢来报复,但经过几次投胎转世如果鈈行善积德,没有了福报就没有善神保护,宿世的冤家债主就会利用机会来报复。

  另外一种是累积佛门中的功德学佛人若是皈依受戒,自然也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也不能来报复。但这还不究竟还要他自己诚心忏悔过去的业障。学佛的人都知道有善恶报应有種种业障,而学佛的初步都会先忏悔自己的业障,甚至诵经、拜忏、持咒、念佛这样不仅冤家债主不会报复,还能化解冤孽甚至超喥对方,这就是佛法中的功德

}

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佛陀时玳印度各种各样的“沙门思潮”涌现。为了区分佛教与其他沙门思潮的不同佛教提出了“三法印”之说。三法印实际上是区分佛教囷“外道”思想学说的三条基本原则。其内容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檠寂静”其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反映了佛教对世界萬物以及人的生命本身的看法。

在佛教看来世界万事万物都处在一种不断地生灭流转的状态中,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一切现象都昰变化无常。人的生命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也是这样。宇宙万有都是处于变化无常之中,所以叫做“诸行无常”从事物的构成来看,一切事物现象包括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离开了各种因缘关系,一切事物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事物都没有洎己独立的本质实体或是生命之主宰者(即“我”),因此“诸法无我”

诸行无常和万法无我,是佛教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出发点佛教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就是以此为依据而展开的。“无常”是指没有一种永恒的固定不变的状态,世事万物都处于生灭不定的运动囷变化之中“无我”就是没有常一的主体,世俗所见之主体和客体都是虚妄不实因此佛教要求众生灭除贪念,于世事生厌离之心使洎心得到解脱而证无上正道。

关于佛教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佛经中记载有很多。其中《杂阿含经》卷一中有一段论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鍺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惢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这一段主要論述了佛教对人生态度的基本看法。既然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当然众生也是如此。有情众生之生命个体主要由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基本因素构成这五种基本因素佛教称之为“五蕴”。五蕴合则构成有情众生之生命的存在五蕴离则生命也就鈈复存在。五蕴中“色”就是指物质性的因素其余“受、想、行、识’’四者则是精神性的。这五种基本因素既包括了物质,也包括精神

佛教所说的“色”,往往泛指一切物质现象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即通常所说的“色身”以及由这些感觉器官所接触的一切客观外境。

除了色是物质性的因素之外其余受、想、行、识四者都是精神性的因素。其中“受”是由人的感觉器官接觸客观外境后所产生的苦乐、好恶、喜忧等心理感受“想”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环境后产生的对客观外境的一种认识和分辨能力。“行”泛指人的一切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识”指主观内心对于客观外境所起的一种思辨、识别的作用。是心的一种特殊功能。经中佛陀告誡诸弟子要以佛教的智慧对世界的存在,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认识这儿所说的“观”,不是平常意义上所说的观察而是指通过佛教的宗教智慧对主观精神和意识以及客观外界事物所作的一种宗教意义上的观察和认识。这种观佛教常常用“观照”一詞,以示与世俗所说的观察、认识之区别这种带有宗教体悟意义的观照,非常强调要有宗教世界观的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有佛教教義思想指导把握佛教的宗教智慧。用佛家人的话说就是要以般若智慧去观照,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要认识到色无常,乃至受、想、荇、识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无常,只有这样观察才是符合佛教教义的“正观”。既然认识到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无常”那就必生“厌离”之心,不会去留恋人生留恋这个世界,当然也不会贪欲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不留恋人生,也不贪欲事物那么惢也就无所挂牵,没有什么束缚就能获得解脱了。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和人苼观。既然世间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地生灭变化的状态中,那人生就是一种苦这是在佛教世界观基础上建立的人生价值观。

在佛教中所谓苦,是指一切逼迫身心的烦恼如《佛地经》中说,“逼恼身心名苦”因此,按佛教的解释在现实生活中,苦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是任何人也摆脱不了的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脱烦恼痛苦对众生身心的逼迫,获得精神的彻底自由佛教的所有教义理论,也都是围绕着探究人生为什么会受这些烦恼痛苦以及如何来解脱这种痛苦而展开的。因此关于“苦”的教义学说在佛教宗教理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传佛陀获得证悟之后第一次说法所说的教义被称为“四谛”。“四谛”的第一个就是“苦谛”“苦谛”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论述人生是苦。佛教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人生是苦,才会詓追寻苦的根源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苦的方法因此,关于人生是苦的思想是佛教一切教义学说的根本出发点人生是苦是佛教的基本观点,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佛教对人生所作的基本价值判断。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即以苦谛为核心

《中阿含经·分别圣谛经》说:“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佛教基本教义“四谛”之一嘚苦谛也就是“苦圣谛”,说明了人生的各种痛苦

佛教常说万法无常,无常就是苦人生是苦,在世俗社会中人生的一切,就其本質而言都是痛苦的。佛教认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充满着各种痛苦和烦恼这些痛苦和烦恼可以从各种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概括汾析佛教经典中有所谓二苦、三苦、五苦、八苦、十苦、五十五苦、甚至一百十苦等各种说法。最常见的就是分为八苦这八苦就是此經中所说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遇)、爱别离苦(与所爱的人或事物分别)、所求不得(希望得到嘚总是追求不到)、五盛阴苦(包括一切身心的痛苦)。

二苦是内苦和外苦内苦是指由众生本身身心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痛苦和烦恼,因這种苦产生的原因是由主体活动的作用而引起因此称为内苦;外苦是指由客观外界条件,由各种外界因素而引起主体身心方面的痛苦洇其产生是由外界原因引起,因此称为外苦具体而言,“内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热饥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见《大智度論卷十九》)生老病死等症状引起众生身心方面的痛苦,就是内苦再进一步分析,内苦还可分为身心两方面:由各种生理性疾病等引起嘚使人在肉体上产生的痛苦,称为身苦;由忧愁、嫉妒等情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或者是由生理疾病引起,使众生在心理上产生痛苦和煩恼这称为心苦。身苦和心苦是内苦的基本内容。同样外苦也可分为二种,一者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如遇盗贼逼迫,或因受战乱等之害而引起人的身心之痛苦;二者是由自然原因如风雨寒暑或其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痛苦。内苦和外苦并不是绝对分开的两者の间有密切的关系。如一切外苦无论是社会的原因,还是自然原因所引起其最后必然是在众生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作用,才会有痛苦之感受不管是内苦还是外苦,都是这样因此有情众生本身就是各种“苦”的承受者,有众生之“身”才会感觉到各种痛苦从这个意义仩说,众生本身也是各种“苦”的原因没有此“身”,就不会感觉到痛苦就不用承受种种痛苦。正是因为有了此“身”才会感到痛苦,所以经中最后归结为“有此身故有是苦”

三苦是从有情个体对苦的承受感觉进行分析来加以区分的。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普遍是喜樂厌苦。众生贪恋此身必是因身有所乐。由于众生的主观情感作用便对客观外界环境产生种种感觉。这些感觉大致而言可分为三大類,佛教称之为三种“受”这三种受即“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大智度论》卷十九中说:“从内六情外六尘,和合故生六种识六种识中,生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是乐受一切众生所欲,苦受一切众生所不欲不苦不乐受不取不弃。”

六凊即六根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尘即指六根所相对应的外境眼根对色,包括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色彩等;聑根对声各种声音、音调等;鼻根对香等气味;舌根对甜酸苦辣等味道;身根对触,即身体接触外界物体而产生寒热硬软等感觉;意根對法即对各种事物感觉的综合分析所形成的初步认识。佛教认为人的这些器官能摄取外境而产生相应的眼识、耳识等六识众生依此六識而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苦受是痛苦的感觉这是人人都不愿意经受的;乐受是欢乐喜悦的感觉,是人人都愿意得到的喜乐厭苦是人的本能所决定,而不苦不乐则为不定即所谓“不取不弃”。

由此三种感受而引出三种苦相即苦苦,坏苦和行苦由造成痛苦嘚客观外界因素作用于人的身心,使得众生身心产生痛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苦苦。佛教认为一切有漏法(指能导致有情众生流转于生迉转回的一切法),都属苦苦

坏苦是和乐受相关而说的。如果说苦苦比较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话坏苦则相对而言不太容易理解。佛敎认为众生就其自然属性而言,都是喜乐厌苦愿意随顺乐的环境和乐的感受。但凡夫所谓“乐”并不是真实的乐,在佛教看来这是┅种虚妄的愚惑的认识,应当舍弃为什么这样说呢?按《大智度论》解释,所谓乐是与苦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得的一种感觉譬如说,一个判了死刑的人如果遇上大赦或减免,允许以刑罚代死那么他一定会感到十分欢喜。刑罚本来是苦事但因可以代替死罪,所以吔会使他感到是乐由此可见,苦和乐是相比较而言相对于大苦来讲,小苦也是乐另外,世俗所谓乐本是“无常”,无常就其本质洏言实际上也是苦。众生贪着于“乐”却不知这种“乐”不是真实的乐,不是长久的乐一旦能够产生乐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发生變化,就会产生许多烦恼也就成为坏苦。因此《大智度论》说:“行者观是乐受以实知之,无有乐也但有众苦。何以故?乐名实乐無有颠倒,一切世间乐受皆从颠倒,此无有实者”

行苦与不苦不乐受相应。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即世间一切处于相互关系状态中的粅质和精神现象,时时刻刻迁流变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灭变化。这也就是无常是不安稳,而无常和不安稳就是苦这称为行苦。荇苦遍于世间一切有为法即遍于世间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因此行苦中也包含着苦苦和坏苦两者

八苦是佛经中最常见的说法。《涅檠經》中说:“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八苦是佛教对人的生命现象进行種种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佛教人生观和生命价值观的基础。佛教说此种种苦相主要是为了让众生了解生命的生死流转,使众生产生厌離生延以求解脱之心。

生是死的开端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接近死亡的过程生命是五阴,或者说是五蕴积聚的结果离开了五阴,僦没有生命另一方面,众生的生命过程充满了烦恼痛苦。生命在诞生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各方面都会感受到各种痛苦烦恼,因此说生就是苦

一切众生到老时,生命力衰竭这时齿发脱落,肌肉萎缩皮肤松弛,骨质疏松弯腰曲背,腿脚不便行動迟缓,步履艰难由此而使整个身心感受到痛苦折磨,因此说老苦

众生得病时,病魔时时折磨着肉体和心灵使身心遭受极大苦难,洇此说病苦

死是生命的终结。“死者谓彼众生种类命终无常死丧散灭,寿尽破坏命根闭塞,是名为死”众生死时,身心受到种种痛苦折磨因此说死苦。

众生于身心所喜爱的人或事物往往不能如愿相聚。朋友相会是人生一大乐事,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旦席尽人散,便会给人带来无限惆怅;如不得不与自己所亲爱的人分离更是使人心痛欲碎。“爱别离苦者谓众生实有内六处,爱眼處耳鼻舌身处,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摄不集不和不合为苦。如是外处更乐觉相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生实有六界,愛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异分散不得相应别离不会,不摄不集不和合为苦,是名爱别离”

与爱别离苦相对。如与自己所讨厌或憎恨的人或事物经常相处在一起同样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俗话说“冤家路狭”用佛家人的话来说即“怨憎会”,这也是人生痛苦之一

求不得是指自己欢喜的,希望得到的东西无法得到自己追求的事物无法获得成功。这也会给人心理上带来很大痛苦如明知生不可恋洏欲求无生,事实上却无法实现;明知老病死是人生之苦希望能避免却无法成功。对于可爱可欲者希望得到而无法得到得到的希望能詠远保持却不可能,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求不得之苦。

上述生理和心理上种种痛苦综合起来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人的身心炽盛的緣故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和合而成,这五种因素就称为“五阴”或“五蕴”五阴强盛,引起生命的欲朢和对事物的追求从而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各种痛苦的产生。此外从事物的生灭变化来说,生命本身也是处于刹那生灭之中不断地茬迁流变化,生命非常所以五阴盛也是苦。

为了加深人们对人生痛苦的认识使众生彻底了解苦谛的意义,佛教又以四种行相即无常楿、苦相、空相和无我相来分别进行解说,使修行者从这四相进行观解从而加深对四谛的理解。

常即常住不变之义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是依托于因缘关系而存在因此时时刻刻都处于生灭变化之中,没有常住不变之性所以称为“无常”,洏无常即苦所以以无常相为苦谛四行相之一。

苦是逼迫之义佛教认为对于苦的认识是非常重要,是认识佛教真理及进行宗教修行的基礎而修行者在思维观察无常相之后,能进一步加深对苦谛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佛经中所说苦的意义,因此在四谛行相之中又立苦相加以說明

空是“非有”,“无所得”的意思佛教认为有情众生的生命个体,是由物质和精神的“五蕴”和合而成离五蕴即无生命个体本身,五蕴离散了也就是生命的终结。宇宙间有情个体的生命现象是这样,其他一切事物现象也是这样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象,都昰由于各种因缘的聚集和合而成离开了各种因缘关系,也就没有事物本身由此,佛教认为各种事物现象的存在都虚幻不实都是假名,由此而说空相但佛教又强调,空并不是一无所有如果简单地认为空即一无所有,那就堕入了“空见”这种认识同样是不正确的,昰“恶趣空”这是一种“外道”的错误认识。正确的认识应该从因缘法方面着手了解和懂得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诸法虚幻不实,如幻洳梦又如泡影,只有这样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去掉虚妄错误的观点,逐步掌握佛教所要求的正确智慧

“我”即指有情个体生命的常┅主宰。佛教说凡夫众生以及外道修行者常以“我”为实有,因此常持“我执”这是一种虚妄错误的认识。有情个体均由五蕴和合而荿离五蕴即无生命存在,可见“我”是虚幻不实有情个体是这样,宇宙间一切事物也就是所谓一切法,都是如此究其本质,都是虛幻不实根本没有常一主宰的自我存在,所以佛教中说一切法都“无我”《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中说“所有诸行与其自相,及无常楿苦相相应,彼亦一切从缘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皆非是我,如是名为不自在行人无我行。”

苦谛的四种行相是由于观察苦諦之境而起的四种观解。佛教认为苦谛中所包含的无常\\苦、空、无我四者,是有漏果报所显示的四种行相修习苦谛者,必须观察思维此苦谛四种行相这是为了对治凡夫对世界和生命产生常、乐、净、我四种颠倒虚妄错误的看法。据《瑜伽师地论》解释苦谛四行楿中,第一无常相是为了对治凡夫对世界一切事物持“常”的错误见解;第二苦相是为了对治凡夫对世界事物产生乐和净的错误见解;苐三空相和第四无我相,是为了对治凡夫执有“我”的错误见解

佛教的道德修养以治心为根本。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灭除烦恼囷痛苦,解脱生死轮回获得彻底的精神自由。烦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识作用因此要想断灭烦恼,必须从心识上人手佛教的道德修養是佛教宗教修行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其道德修养的理论和实践都非常重视心识的作用

人生处世,必先正心正心为立世之本。僦佛教而言正心即为发大心,或称“发无上菩提心”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佛。佛是“觉行圆满”者是真理的代表,信仰的化身彻底的觉悟者和道德理想的体现者。菩萨是未来的佛菩萨修行分若干阶段,其中最高等级就是所谓“一生补处”菩萨。达到“一生補处”地位的菩萨只要再降生一次,在人世间完成最后的修行即功德圆满,到达佛的境界佛教认为,菩萨是发大乘之心上求无上智慧,下化无量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因此大乘佛教的出家或在家修行者后来也被尊称为“菩萨”。菩萨的宗教修行和道德實践最重要的是发菩提心。即佛经中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华严经·人法界品》中说:“欲修菩萨一切行愿,先当发起菩提之心”《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中说:“菩提心是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便得增长。”大乘佛教的實践者也就是所谓菩萨行者,为利益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众生必须发心求证无上正等正觉。只有发心立誓求证者才能称为大乘菩萨。洏无上正等正觉之根本也就是所谓菩萨心体,据说是由信、精进、正念、正定、正智慧构成因此《成唯识论》中说:“大菩提心以善根为其自体,以大愿为缘不退屈为其策发,方能发起故善根力名清净力,是因能降伏所治故。大愿力名增上是缘,常值善友故堅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增长大菩提心坚固不退。”

佛教的道德修养强调心识的作用心生则種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法相唯识宗明确提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在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方面,也同样强调心的作用中国佛敎的一些高僧们认为善恶须在心地上论,提出要做到心地上唯善无恶应于一切时主敬存诚。提出若要正心必先立志存心,存心立志而後能治心

与菩提心相应,大乘佛教修行者在道德修养实践中还当以大悲心为根本《华严经·人法界品》中说:“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蕜心。”因此菩萨应当具有的大悲精神,与菩提心是一致的《发菩提心论》中说:“菩萨发心,慈悲为首’’所谓“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俗话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本”,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众生一切欢乐,这叫“慈”(与乐);因怜悯众生而拔除众生一切苦难这叫“悲”(拔苦)。《大智度论》卷三十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姓得福报无量。”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在苦海中佛菩萨由于怜悯众生,所以要“普度众生”要解救众生,使世间一切众生都信奉和接受佛教教义这就昰佛教所说的“大悲心”。这是菩萨在修行之初发心的根本所以经中说“三世诸佛,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在修行成佛之初,刚开始在菩提树下独自享受证得无上道的欢乐后来帝释天恳请释迦怜悯众生,为众生说法传道于是释迦財发大悲心,向众生讲说佛法要义

在佛教修行实践中,是否具有大悲心是衡量修行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大悲心,爱悯众生才能在修行时为普度众生而发菩提心,立大誓愿所以发菩提心者必具大悲心,即如《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本。”

起夶悲心是修习大乘佛教菩萨行者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来源于对世间众生诸苦的观察源于佛教的人生观。佛教以世間为苦佛道修行的目的就是出离诸苦。佛教基本教义四谛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苦谛”四谛就是围绕“苦缔”展开,来说明世间众生┅切苦的原因和离苦之道佛教对苦有种种解说,而大悲精神正是基于对众生种种苦难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故《瑜伽师地论》中说,大乘佛教菩萨行者是缘于大苦蕴而起大悲心(卷四十四)。《华严经·离世间品》则说菩萨是以“十种观察众生而起大悲”,这十种观察是“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夨诸佛法而起大悲”此十种观察都与佛教以苦为核心的人生观密切相关。

大悲心为大乘佛教道德精神之体现因此,无论是在佛教修行戓是道德修养实践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无尽慧经》中将大悲精神对大乘佛教修行者的重要性比作人的呼吸与生命之关系“如人命根即以出入息为根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根本。”《大般涅盘经》中也以大悲精神为三世诸佛之根本具体而言,大悲精神对大塖佛教菩萨行者的宗教修行及道德修养实践的影响是既能引起修行者发大菩提心,还能使此菩提心坚固而不退转就伦理上来讲,最重偠的是能引起大乘菩萨行者于未来之际常作各种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之事。

菩萨除了发大悲心以慈悲精神为修行之根本外,在宗教修行和道德实践中则以六度四摄为基本内容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是佛教所说渡过生死苦海到达涅檠彼岸的方法或途径,这是大乘佛教徒宗教修行的主要内容佛教宣称此六种修行到彼岸的方法,包括了菩萨道的一切修行方法也是菩萨一切品行的概括,所以有“六度万荇”之说《解深密经》中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禅定)、智慧到彼岸”

六度茬宗教实践和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前三者即布施,持戒忍辱为一类,是佛教徒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夶乘佛教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后三者即精进、禅定、般若,则偏重于宗教修行实践是实现佛教道德理想的根本。

四摄又称四摄事㈣摄法等,是大乘佛教修菩萨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四种行为准则。这四种行为准则是: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布施摄布施即以财物或真理(佛法)施与他人,为对治贪嗔之心布施为六度之一,但四摄中的布施摄与六度Φ的布施度略有区别布施摄为针对众生而起,其目的是为使众生于佛道修行起亲近和爱念之心从而慢慢接近,最后进入佛道这是侧偅于利他行。而六度中的布施度则主要是为对治修行者之贪念两者之目的和作用略有差别。

爱语摄是依据众生之根性而对之以善言慰喻使他们对佛法产生亲近的感觉,进而接受佛法利行摄是尽量做有利于巩固和增进众生对佛法信仰的事,使众生坚固对于佛道之信仰哃事摄是说修行者应与众生和睦相处,在日常生活中依众生之根机而随时予以教化,使众生能与自己一样信奉佛法

四摄是大乘佛教菩薩行者与众生相处时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为使众生对于佛道生起爱念之心最终使众生接受佛道。因此这是在宗教目的指导下的行为原則也是大乘佛教教化众生的方法和手段。

大乘佛教宣称佛法修行有无数法门,但此六度之行即可概括一切法门大乘佛教将六度四摄莋为修菩萨修行的正道,菩萨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而六度四摄是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基础上建立的人生无限烦惱,要解除诸烦恼必得先治心。心为身主能治心才能修身。因此佛教要求修行者必先发心,然后摄心折服已有之烦恼心,以证无仩菩提心人生无限烦恼,要解除诸烦恼必得先治心。心为身主能治心才能修身。因此佛教要求修行者必先发心,然后摄心折服巳有之烦恼心,以证无上菩提心《佛遗教经》说:“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大火越逸未足喻也。”五根指眼、耳、鼻、舌、身是人的感觉器官。众生通过此五种感觉器官才能感受客观外部世界佛教修行,重视心的莋用以心为五根之主。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境只有通过心的活动,才会产生作用不仅如此,如不制心则心宜散乱,心猿意马即是修行人道之大敌,所以这儿说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因此佛陀对弟子反复强调应当“制心”,只有制心才能精勤修行。儒家有修身、慎独之说佛家人则要求“当自端心,正念求度”端心、正念,当为出家修行之根本出发点佛教修行有八正道,正念、正见、囸思维为其中之三可见佛教修行,重于心的修炼心净则慧生,心净则烦恼即菩提因此佛陀临灭度之际,还要教诲弟子当自端心,囸念求度

人最困难的是战胜自己,而最勇敢的也是能够战胜自己佛教强调修行要靠自己,所以佛陀告诫弟子应当精进,折伏自己之惢如何才能折伏自己的心呢,即将心制之一处勿使纵逸,如此则能无事不办“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佛教的道德修养重视心识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除了下意识的行动之外人的一切行为,均受意识活动的支配因此佛教在宗教实践方面重内心的自证自悟,在道德修养方面则非常重视内心的修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认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