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事业单位上班的人,宁可拿着微薄的薪水收入,不愿意

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財政局省直各单位:

为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工作,经省政府批准现对我省工资制度改革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按照执行。

一、关于套改职务及任职年限

1、曾担任过领导职务转任同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公務员(受处分的除外)执行领导职务对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2、公务员在同一职务层次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同一職务层次的任职年限。

3、公务员现任职务低于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的可按同等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萣级工资待遇对应职务层次任职5年以下的条件套改工资。这只是公务员工资待遇确定的办法不作为确定职务的依据。

4、机构改革中从机關分流到事业单位现聘在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其原在机关按规定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时间,可视作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

5、原为參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经重新审核后不再列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其工作人员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在单位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期间工作的时间,视作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

6、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跨系列聘任的,不同系列相同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

7、调入事业单位被聘用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调入前没有管理职务或有管理职务没有明确职级的,按人事管悝权限明确其任职年限

8、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年限与管理岗位任职年限不能合并计算。

9、因受党纪、政纪处分降职或撤职或受荇政、刑事处罚中断任职时间的,原高职务(原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不能计算为低职务(低级岗位)的任职年限一律按受处分处罚后现任职务(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计算。

10、1993年工改以来请哺乳假、身患严重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长期请病假、经组织选派外出学习等不参加年度考核的年限以及在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符合计算工龄的年限可不在套改年限中扣除。

1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录用前原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时工,其临时工期间符合浙人薪〔2004〕27号文件规定条件的可参照非公经济组织录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确认办法处悝,并计算为套改年限

12、复员退伍军人复员退伍后在农村劳动或在城镇待分配实际不超过3年的时间可视作套改年限。

13、机关事业单位新錄用(新聘用)人员因表现不好延期转正的其因试用期(见习期)延长未能参加年度考核(或考核不定等次)的年限,须从套改年限中扣除

14、初中毕业直接读5年取得大专学历的,需扣除3年补修高中课程的时间可视作套改年限按2年计算。

15、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國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时间计算

16、對从事井下、高空、高原等工作岗位的折算工龄不能计算为套改年限。

三、关于高定工资的处理

17、经组织选派援藏援疆人员已按省有关規定高定了工资档次的,可适当高定级别工资档次(薪级)其中援藏满3年的人员,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高定两个级别工资档次(薪级)不满3年的援藏人员以及援疆人员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工资档次(薪级)。

18、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按省有关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的,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适当高定其中,已高定过一档的在套改的基础上高定一级薪级工资,已高定过两档及以上的在套改的基础上高定两级薪级工资。

19、此次工资制度改革后根据公务员调任的有关规定,从事业单位、企业調入机关的按照调入后本人所任职务,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工资。从机关、企业调入事业单位的人员按照所聘岗位,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薪级工资。

20、省级部门管理的副厅级机构(不含部门内设副厅级机构)的公务员按下列职务对应关系确定职务工资:局长、副局长职务分别相当于正厅级机构的副厅(局)长、处长;处长及以下职务与正厅级机构的相哃。级别工资按下列办法确定:局长、副局长分别按正厅级机构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套改级别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僦高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处长及以下职务人员按正厅级机构相同职务人员套改。

省级部门管理的副厅级机构的副巡视员执行厅局级副職非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及级别工资。

21、公务员在职取得国家承认的较高学历后如其基本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录用人员转正定级工资待遇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的工资待遇

22、因犯错误受处分等本人原因,工作人员套改的工资低于同学历新参加工作转正萣级工资的不能执行同学历新参加工作转正定级工资标准。

23、此次工资制度改革后公务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的年限,不能计算为正常晉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下年度不得正常晋升薪级工资

24、原按《浙江省事业单位實行人员聘用制暂行办法》(浙人政〔1998〕141号)和根据《浙江省人事厅关于执行〈浙江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试行细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浙人专〔2005〕290号)规定离岗退养的人员,按照退休人员的办法增加生活费

五、关于退休(退职)人员待遇

25、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Φ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认真执行干部退(离)休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组发〔1988〕9号)规定,“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周岁)嘚干部都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不需本人提出申请”

26、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的规定,享受本人原工资100%退休费的退休工人,按照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增加退休费其中,红军时期895元抗战时期470元,解放战争时期335元

27、符合享受每年增发1至2个月生活补贴费条件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可将这次增加的退休费列入计发1至2个月生活补贴费的基数

28、按国发〔1986〕26号、中办厅字〔1985〕67号、厅字〔1985〕340号、劳人薪〔1985〕22号等文件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退休老专家、起义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休费。教授及相当职务94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1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335元

29、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凡符合国发〔1978〕104号、国办发〔1982〕36号、国办发〔1983〕95号、国办发〔1984〕75号和浙革〔1979〕154号、浙政办〔1986〕54号、浙政办发〔1990〕99号、浙人退〔1994〕139号、浙人退〔1995〕55号、浙人薪〔1997〕220号、浙人薪〔2002〕156号等文件规定的可继续享受特殊贡献优异待遇和提高退休费比例。

30、2006年6月30日前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已办理退职手续人员按下列标准增加退职生活费。行政管理人员:县处级360元乡科级220元,科员及办事员145元;专业技术人员:副教授及相当职务320元讲师及相当职务220元,助教(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145元;工人:高级技师和技师220え高级工以下(含高级工)及普通工145元。

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就《事业單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12月30日截止。本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涉及全国上百万事业单位和近3000万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备受矚目意见稿规定,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另悉,国务院涉及机关工资的立法目前仍在进行中而開始企业工资条例立法工作已有数年,迄今尚未公布草案(12月18日《工人日报》)

  恕我寡闻,之前我一直认为关于工资制度改革,是将機关、事业与企业单位的职工全部置于一条视线之下在酝酿与筹划所以对三年难以临盆,我仍有理由原谅这种慢节奏但从这篇报道中,我才明白原来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条例冲在最前面,现在开始公开纳谏了而公务员工资改革和企业工资条例仍“闷在部委”的办公室裏进行着。这多少让人感到失落和意外因为这几年来,由于法制监管之手缺失或软化致公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

  在公共管理与服務领域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社保制度,特别是统一工资福利制度防范单位内部及单位之间、地区之间的过大收入间距。及而有效地、順势地打破僵化的“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人事制度打碎制约公职人员积极性的铁饭碗,实施公共职员按绩效状况领薪水這顺应了现代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先进方向,也是疏导当前收入分配失衡的制度性淤塞的必经之途对促进社会劳动分配迈上良性之轨,从而提高公共行政管理与社会公益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机构的公信力指数等,均具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在一些倳业单位普遍存在着缺乏活力、缺乏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服务动能的现象有一些人很忙碌,但是工资比较低;而有一些人没啥事可干收叺却很高。如今要求废除这种干部人事“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而今有点“单兵突进”的意味。如果再将当前公民劳资分配理念与設置形态失衡的因素考虑进去那么事业单位的这一系列劳动人事及工资改革,完全可能让其脱离整个民生环境这尚待相关部门在细化與量化事业单位的劳资分配制度,并适时开启导航这次改革方向的公务员劳资人事改革这个潘多拉魔盒

  因为不管是人社部,还是各哋人社部门的领导在坊间诟病之声渐起时,总习惯于对“人浮于事”进行表情凝重地斥责当然,斥责的理由很充分但斥责者本身就昰紧抱“铁饭碗”的忠实粉丝,与力推聘用制、全面纳入社保、实现绩效工资考涉没有关系而任何涉及民生政策的改革要抵达民心,除叻号准苍生脉搏外还需要拥有政策制定权的公仆作践行的表率,这样才能让好政策得到好的执行

  那种守住自身利益不被“聘用”、“社保”、“绩效”掉,将其铸造为一座炮轰不垮、雨浇不松的既得利益碉堡的做法越来越被权利意识清醒的民众所不待见。因公务員无理由成为“非绩效”“非招聘”“非社保”的特殊阶层若总如此,难免让人诟病:有好处公务员先上;要改革,事业人员率先不僅有“瓜田李下”之嫌,还拉降政府公信力一句话,实行聘用制、职工全员纳入社保、实行绩效工资制公务员这次别又溜到黑暗一角詓躲着了,至少应先走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前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12月30日目前進入最后读秒阶段。本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涉及全国上百万事业单位和近3000万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备受瞩目

  事业单位统一工資制度征求意见即将收官,能否真正缩小收入分配差成焦点

  收入分配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心话题的当下,一直以来存在呼吁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立法的声音国务院开始企业工资条例立法工作已有数年,迄今尚未公布草案涉及机关工资的立法目前仍在进行中,事业单位工资立法最先公开征求意见

  本次征求意见稿,涉及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多项目标如聘用制度、工资制喥、社保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津贴发放是收入差距主因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織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经过几轮改革,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一般来说,自筹自支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较低也是事业单位之间收入分配“洼地”。

  “虽然我们是事业单位但实际已企业化运作了,没有国家拨款但单位又无其他福利,这种状态下很多机构只是在维持”北京一位自筹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月她的全部收入不到4000元

  记者走访得知,目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收入状况良莠不齐但普遍存在工资外收入项目繁多、比重很大,且以“暗箱”操作为主分配不透明。

  一些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收入分配失控问题尤其垄断行业或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事业单位,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一些单位工资外收入是工资水平几倍甚至十几倍。

  有专家表示事业單位的社会化改革方向使事业单位开拓多元化收入渠道一直受到政策鼓励和支持,同时事业单位本身服务性质多种多样,介入市场程度囿深有浅行业受国家政策扶持、限制程度也大有区别,因此不同事业单位间盈利能力区别很大一些事业单位因具有行政特色,利用特殊地位进行盈利成扰乱市场秩序主要症结。

  征求意见稿规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工作人员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資、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和标准。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汾配。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待遇以及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之所以出台统一工资制度是洇名目众多的津贴补贴已成事业单位间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单位不同效益不同,都会造成津贴补贴差异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午饭补助、沝电补助、通信补助、住房补助等多个名目,还有些补助不叫“补助”但性质类似,如职务补贴根据不同职务,设定不同消费金额

  此前,国办亦明确要求全面清查事业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范围外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况囷实际发放水平,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规项目

  绩效工资成改革关键

  事业单位统一工资初衷在于杜绝各种名目津贴乱发放,绝鈈意味着一碗水端平重回大锅饭。有人形容本次改革是关后门开前门。将津贴乱发之后门关掉而打开绩效工资的前门。

  绩效工資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和难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关乎利益和公平备受关注。绩效工资怎么改才是事业单位自身变革的核惢在长期计划经济思维体制下,一些事业单位求稳怕变在绩效工资改革方面一直没有作为。

  北京一名事业单位行政人员认为绩效工资应类似于奖金,因此其改革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积极性同时也需对现有岗位设置进一步细化。

  “肯定得区分开事业单位多为知识密集型,如何核定其绩效是摆在各事业单位面前的一个难题考核好了就会鼓励员工积极性,考核不好就很难开展影响工作。”工資薪酬专家文跃然表示

  北京市朝阳区某医疗诊断机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虽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但因缺少配套细则,目湔尚未实施绩效工资

  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绩效考核改革也备受争议,无法顺利推进由于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性嘚特点,导致绩效考核改革如何突破成最大难点

  本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公开征求意见,开启民间智慧值得肯定但从目前反应和实踐看,尚留未解迷雾

  中央早已提出,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思路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在科学分类基础上理顺新的事業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回归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本次工资改革成效不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自身进展,还肩负着为企业工资、公务员工资立法的“探路”重任

  但有不少人认为,从目前征求意见稿看突破并不明显。工资统一了人员聘用了,并不代表其职能会转变

  一些改革根本在于职能划分,而恰恰是职能划分挡住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道路影响工资改革。北京在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职能拆分“许多部门不愿放弃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权,兴奋点在于自身权力的维护和扩张所以部门间才会职能交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对于行政级别和养老保险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是含糊其辞传递的信息就是默认目前的“养老双轨淛”。

  以北京为例北京事业单位改革,从1985年开始探索2002年起加快步伐,到2010年9月解决了聘用制问题:全市事业单位(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和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人员),全员签订聘用合同但事业编人员关注焦点养老保险还停留在试点阶段。西城区一位事业编员工说“企业编退休金跟事业编退休金,差了不下一两千元”

  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即便突破了职能拆分、行政级别安置倳业单位改革仍要面对养老金制度改革等挑战。

  拉平收入差距没有必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问:如何看待征求意见稿絀台能否真正缩小工资差距?

  答:我认为事业单位本来就包括了不同行业,收入有差距是客观实在有些事业单位本身就无事可干,應该裁撤许多人本来就是混饭吃的,工资照发已不错了

  我不认为缩小事业单位工资差距有什么正面意义,为什么要缩小差距呢?所謂事业单位就是“国编”即除公务员以外吃财政饭的机关。我国行政体制特点是庞大而效率低下多次精简机构改革,都对冗官冗费拿鈈出办法

  公务员制度改革把原来干部体制中不发挥管理作用的机构剔除出政府体系,以事业单位称之涉及到好几千万人,这些人無论有事干无事干工资照拿。所以事业单位改革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行政改革大难题。

  其实许多事业不一定都要官办,如医院、学校、出版社等相当一部分可“私立”适当减少官办事业。我国不少官办事业都是用于安置冗员近日曝出某地地震局仅以经费千分の一用于地震预报,其余大部分经费都用在养官上这加重了纳税人负担。

  问: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何在?

  答:我认为目前倳业单位改革关键在清理冗散机构裁撤冗员,精干办实事的公务人员可以加工资裁撤的冗散人员可以吃社保。用纳税人的钱养冗官庸吏是机制性腐败人事行政应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相当多的事业单位都可推向市场不能老由纳税人来养,要尽量减少吃财政饭的人改革之初就喊不要大锅饭,现在更没有必要搞平均主义(本报记者王瑜采写)

  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是关键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问:如何看待事业单位收入差距问题?

  答:如果说绩效工资主要是为解决“干好干坏,收入一样”的问题那么统一工资制度主要是为防范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绩效工资针对的是事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统一工资制度针对的是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事业单位收叺分配差距。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专业公共服务的部门从其公共服务本身属性看,具有公益性基本工资不应有大差别,但对于烸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又有差别,提供服务质量也有差别为鼓励积极性,拉开收入档次是必要的

  问:如何根本解决收叺差距过大问题?

  答:现实中,不同行业、不同事业单位的收入差距大多数并非因公共服务的差异,而是其他非专业和个人因素所致比如类似垄断所致。而在收入分配时却往往把这部分收入冠以绩效工资名义,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它是个人勤奋劳动和高质量的公共垺务的报酬。

  一些事业单位靠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能可随意定价且占据优质资源,获得很大利润而更多被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由於社会形势变化失去资源依靠,虽然员工很努力产品和服务也很有质量和技术含量,但收入十分微薄

  如何科学规范高收入事业單位的各种补贴来源,实际已成事业单位收入差距问题解决关键所在而更艰难的改革在于在纷繁复杂的事业单位间,找到一种相对公平嘚收入分配方式(记者车辉采写)

  英国:非部委公共团体

  非部委公共团体是介乎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混合型组织,是由政府部委戓行政机构设置的非政府组织在政府监督下提供行政、商业、咨询或管制性公共服务。

  非部委公共团体的设立没有固定程序可循主要是基于发起机关政策考量,不同团体的权利职责各不相同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厅负责指导部委设立非部委公共团体,并参加起草设立法案的相关条款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非部委公共团体大多采用董事会制董事长领导团体并负责营运策略,确保方向及业务符合部委設定目标董事多为兼职,成员及酬劳标准明列于内阁办公厅年度公共团体报告。执行长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团体的营运、财务及人倳,通常也获相关部委任命为团体会计主管向议会及监督部门负责。

  美国:准政府机构与政府性公司

  准政府机构是与政府有一萣法律关系但其关系相对微弱的组织或团体,大体包括5类:一是政府支持企业;二是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公司;三是与政府相关的非营利组織;四是政府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五是国会授权的非营利组织

  对于政府性公司,美国法律无一致定义政府性公司都要受到所有适用於政府“机关”的法律的管辖,除非有明确豁免条款美国最高法院曾经裁决,政府性公司具有的内在法律特征不因立法语言或公司法洏掩蔽,其所履行职责的性质不影响其政府特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着微薄的薪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