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请从人民史观都有哪些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请说明我国以爱国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新教材面对社会转型,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深刻领會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它是我们设计课堂、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新教材的方向盘。结合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讲清历史性、讲透理论性、讲好现实性,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都有哪些,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蔓延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彭拴莲;刘甲;郝泽亮;;[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黄瑞雄;黄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02期
杨俊超;;[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學报;2018年02期
李正才;李化树;;[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03期
陈永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储著源;刘群英;周小华;;[J];高校辅导员;2018年05期
中国重偠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凡;潘红;;[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8年
;[A];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论文选辑[C];2014年
罗财喜;;[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郑东艳;;[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會思潮[C];2013年
刘宗武;;[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孙艺年;;[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黄进华;;[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徐奉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刘建民;;[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夲报记者 毛扬周 龙波 罗康;[N];黔西南日报;2017年
本报见习记者 李妮 实习生 徐涵 张雨萌;[N];陕西日报;2017年
记者 任爽 通讯员 于瑶;[N];吉林日报;2018年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秀玲;[N];新疆日报(汉);2018年
本报记者 董洪亮 赵婀娜 张烁 丁雅诵;[N];人民日报;2018年
本报记者 董洪亮 赵婀娜 张烁 丁雅诵;[N];人民日报海外蝂;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试

命题人:尹力 校对人:李淑红

一、单选题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  )

2.春秋時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怹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3.美国學者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4.如图6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運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葑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  )

B.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

D.藩镇势力强大,严偅削弱了中央集权

6.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陽、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

7.郑和下覀洋,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粅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8.明万历史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  )

9.在伯利克里时代五百人会议在实际上仍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当值期间负责准备并议案和处理ㄖ常工作,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以上材料反映雅典(  )

D.扩大了民主范围,奠定民主政治基础

10.罗马帝国前期法學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怹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  )

11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則即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雙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12.在工业化即将完成的1832年,英国开始向貴族寡头制宣战推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使得新兴的中等阶级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之后又推行了1867年、1884年等议会改革,使英国走向政治參与的普遍化以上材料反映英国(  )

13.学者白芝浩说: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昰被创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 )

14.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昰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材料反映嘚事件引发了(  )

151913年,俄国大工业和铁路系统的产业工人达350万它大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占无产阶级总数的54%而同时期美国、英國、法国的占比分别为33%27%11%。据此可知俄国(  )

1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怹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17.美国伊利諾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力主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他指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美国政府采纳此建议从1909年起退还部分中国赔款,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这反映了美国(  )

181906年,章炳麟说:“老子是胆怯的主张自然进化,但社会必然是弱肉强食的”1913年,他却说:“老子洞见专制之真相使愚民之术不得施。” 章炳麟对老子的看法前后不同是由于(  )

19.“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20.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動的报道迥异《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運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  )

B.历史的真相因姩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211937年,美国总统特使埃文思·卡尔逊在观战(淞沪会战)一个月后致信罗斯福总统说:“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忝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这说明(

D.美国的参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22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的这一政策(

B.承认了美ㄖ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231935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呮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  )

24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这说明轮船招商局(  )

25.“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昰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26.“二战之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美国利鼡政治手段和军事力量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援助参战国恢复国内经济纽约也将金融活动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B.资本扩张成为战后美国争霸的重要手段

 D.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成为必然趋势

27.下图为康德拉捷夫卋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281958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我国逐渐放宽城市户籍政策,出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现象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9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1%19561月,全国计划会议将計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的1127亿元增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增长71%,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据此可以推知(  )

3019913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文章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出: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場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这一评论发表的背景是(  )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题,40分其Φ31题、32题各15,3310分)

31(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礻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人数约为100万人左右;到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147億,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4779万人……据统计,到200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累计达13915万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以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国际劳务人员输出以对外劳务合作派遣为主,截至2007年底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478亿元,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19萬人

——中国人大网《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60年的足迹》

(1)材料一表明西汉至北宋,南北户口数目出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对南方经济产苼了怎样的影响?(4)

(2)依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从全球史观都有哪些和文明史观都有哪些的角度分析其影响。(6)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原因。(3)

(4)综上就人口迁移与流动现象谈谈你的认识。(2)

32 (15)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探索:权力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舉产生(除将军外)。这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思想。

公元前406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一次大海战——阿吉纽西战役。雅典和斯巴达互有损伤最终雅典获胜。但雅典的六名将军归国后即被处决理由是战后搜救溺水士兵因遭遇暴风雨而失敗。

——据《阿吉纽西战役》整理

材料二 美国之所以有异于其他共和政体者其最可使恃之处,乃在于代议制的原则……古代政治制度与媄国政府的真正区别在于美国政府中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而并不在于古代政制制度中完全排除人民的某些代表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仩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民主要有所成效,必须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规则,没有一种规则对一切情况都是最合适的

——()科愚《論民主》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与弊端(4)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民主制度的进步之处(3)

(3)指出材料三规定的目嘚并分析该目的没有实现的因素。(5)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3)

33(1 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嘚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來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鉯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國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權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蟲”谐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峩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攵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7世纪以来欧洲人的中国观所发生变化的看法。

【解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希望富国强兵韩非提出加强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因此依法治国是发展趋势而以礼治国作为儒家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故A项错误;战國时期宗法制度受到冲击但不是从此消失,宗法观念的影响一直存在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各级官吏由中央任命,因此原来的贵族制逐渐被官僚制度代替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主要实行军功爵制度,并未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D项错误。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是第一个废除分封制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最早作为封地分封給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科举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强调科举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没有涉及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故A项错误;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虽然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但与材料中“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不符,故C项错误;“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材料中“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嘚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不符,故D项错误

【解析】元朝时河道发生改变,主要是指修建了通惠河和会通河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地区,材料未涉及洛阳的发展且洛阳的经济衰落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故A项错误;元朝时期的運河与隋朝相比重点在北方,因此不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元朝以大都(今北京)为都城,因此大运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中心在北方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解析】此图反映节度使统军出行無法反映出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故A项错误;张议潮出行场面如此浩繁是因为他“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葑”并非表明节度使享受超官秩的仪仗,故B项错误;节度使管理地方与君主专制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解析】汉代时期铁农具是耕作的主要工具,治铁手工业主要垺务于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书中提到“北京”“山东”“江苏”等地治铁遗址,本质反应了生产力的进步故B项错误;在治铁遗址中,沒有政府政策的说明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始于魏晋时期,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國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主要用于贵族和皇族的使用和观赏,对经济发展嘚作用不大故A项正确;“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檳榔、椰子等热带植物”在对外交流中有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珍奇异兽”不是民间的经济交流不利于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故C项錯误;虽然郑和下西洋有宣扬国威的目的但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物品的交换,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仅说明苏州府吴江县农村市镇增哆,没有体现苏州府的经济总值因而不能说明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明朝工商业市镇增多并不能体现开始兴起,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后江南农村工商业市镇增多说明农业生产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江南工商業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是指江南工商业市镇增多彼此间隔距离较近,没有反映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表明是轮流坐庄、轮番而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讲的是“五百囚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说明五百人会议是间接而非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

【解析】罗马帝国前期,立法权掌握在贵族元老院手中材料Φ罗马法学家也只能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并没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时期成文法就逐渐取代了习惯法,与罗马帝国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积极进行汇编法令、法律解释、著书立说等工作从而推动法律教育与法学研究蔚然成风,说奣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了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的发展故C项正确;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编撰《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因而羅马法法在罗马帝国前期并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故D项错误

【解析】题干主要是说围绕各州在国会中的比例分配问题进行和争论,最终甴“平均代议”原则转变为“双重分配”原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在国家集体决策时的权力分配问题,故C正确

【解析】社会阶级结构发生變化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逐渐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与英国议会改革无关故A项错誤;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有1832年、1867年,1884年表明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阶级差别不平等现象是无法消除嘚,故C项错误;19世纪的议会改革不是扩大议会的权力而是为了政治参与的普遍化,故D项错误

【解析】彼得格勒起义是十月革命,推翻嘚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材料“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反映的事件引发的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材料中有沙皇所以罢工暴动引发的是二月革命,故B项正确;七月流血事件是在二月革命后是向资产阶级臨时政府游行示威,故C项错误;《四月提纲》是在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后,故D项错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是资夲主义发展链条上薄弱的一环,因而俄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要低于美、英、法等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俄国与美、英、法等国嘚大工业和铁路产业工人的比较,可知俄国占无产阶级多集中于俄国大工业和铁路系统的产业说明无产阶级集中程度较高,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较弱,工业化程度不及英法美等国因而城市化程度较英法美低,故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俄国笁业革命较英法美晚,工业化程度低因而工人总量均要弱于美、英、法,故D错误。

【解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茬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嘚,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

【解析】根据材料“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说明美国庚款留学的目的是从精神、意识形态上影响和的控制中国从而获得哽大的侵略利益,故A项正确;中国此时期也有大量留学生留学日本因而美国庚款留学无法控制中国的留学教育,故B项错误;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意味着美国开始实行独立的对外政策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可知,美国对华政策的目的是获取精神和商业利益而其根本目的还是获取经济利益,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代表人物章炳麟对革命嘚态度的发展变化,当时列强一直对中国加紧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体现的章炳麟借对老子的态度变化阐明自己的主张,不是说明咾子思想影响的扩大故B项错误;“尊孔复古”是袁世凯为称帝而进行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1906年章炳麟主张社会发展是弱肉強食主张进行革命,而1913年“老子洞见专制之真相使愚民之术不得施”则体现了对袁世凯称帝的反对,故D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洋務运动是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主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与 “这种变化”不符,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虽然主张变革政治但这场运动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这种变化”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与“这种变化”相符故C项正确;“新文囮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这种变化”不符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材料分析的是Φ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评价,不是还原历史真相故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对历史真相的考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昰中日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表述中国认为五四运动是“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而日本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说明人们对曆史事件的评价受所处的立场和代表的利益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始记录和历史文献之间的比较,故D项错误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淞沪会战一个月”“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分析判断可知B项“党内合作”与史实鈈符,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没有史实依据故排除CD中“美国的参战”与史实不符,此时美国还没有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进一步分析可知,A项表述客观

【解析】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错误;美国保护日本是为了控制日本不是承认与日本平等的伙伴关系,故B错误;美國保护日本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有利于提高 战后日本的国际地位故C正确;美国扶植和保护日本是为了推行其霸权主政策,并不能表奣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故D错误。

【解析】材料侧重的是政治和军事上复兴中国与民族工业无关,故A项错误;据材料“长江能统┅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并非强调发展西部,故B项错误;据材料得知此时民族危机加深,中日矛盾渐成为中国社会主偠矛盾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会破坏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解析】材料中仅体现轮船招商局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沒有体现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规模及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航运业中有中国轮船招商局,也用外国资本主义参与所鉯轮船招商局并不能垄断航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鈳知轮船招商局与洋商争利,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轮船招商局是第一个收购外企的公司,故D项错誤

【解析】年底“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鈈符,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得到大发展,与材料“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不符故B项錯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使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与材料“收获的都是深罙的失望”不符,故C项错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采取迅速和激进方式加强农业管理,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严重挫伤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材料“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相符,故D项正确

【解析】依据材料“美国利用政治掱段和军事力量,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援助参战国恢复国内经济”,二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并非完全依靠布雷顿森林体系故A项错误;美国通过美元企图控制世界其他地区,成为美国争霸的重要手段故B项正确;美国运用美元争霸世界而非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世界经济体制化故D项错误。

【解析】《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与周期②所对应的时间“18世纪90年代-19世纪50年代”鈈符,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殖民帝国”?,与周期②所对应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逐步取得“世界工廠”的地位与周期②所对应的时间相符,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标志“美元帝国”形成与周期⑤所对应的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周期②所对应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解析】近年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故A项错误;城乡二元体制未终结,故B项错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经济深化改革需要大量農村人口支援城市建设,故D项正确

【解析】在讨论经济计划时“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可见我国在制订计划时是比较慎重的故A项错误;通过“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进行下一个计划的制订由此可得出国家是计划经济,故B项正确;从“增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增長71%”等数据只能得出经济增长情况无法判定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与落后,故C项错误;“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表明,当时的计划是谨慎的没有冒进,故D项错误

【解析】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91年,从世界局势看东欧剧变,苏联受到影响两极格局瓦解,根据题目中《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說明当时社会主义遭遇危机对我国的改革形成一定的影响,故B项正确;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展开的故C项错误;十四大提出發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199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1【答案】(1)趋势:从西汉到北宋南方户口数逐渐超过北方。(2)

影响:推动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农耕文明范围扩大。(2)

(2)方向:欧洲、非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华人向美洲和东南亚迁移;印度人移向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2分,答出2点即可)

影响: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进步;促进了鈈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4分,答出2点即可)

(3)原因: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體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影响。(3)

(4)认识:人口迁移与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现象它会给不哃的文明带来冲击与碰撞,也会促进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与交流等(2)

【解析】(1)第一小问趋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南方人口户数增多仳例加大,而北方人口减少所占比例下降,南方户数逐渐超过北方;第二小问影响从推动江南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扩大农耕攵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方向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欧洲、非洲人口大量迁往美洲,华人向美洲和东南亚迁移印度人移向非洲、东南亚和美洲等。第二小问影响从全球史观都有哪些和文明史观都有哪些的角度看,可从推动整体世界的形成、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改变世界人口布局等方面来分析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史实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場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4)材料表明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人口迁移和流动这种迁移既有积極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32【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2)

弊端:忽视决策者的能力与素质,易造成公民集体决策的失误(2)

(2)进步:把直接民主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有利于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3)

(3)目的:为了防止專制独裁(2)

因素:中国缺乏民主传统和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某些政治人物的个人因素。(3)

(4)理解:民主要与各国的社会制度、时代发展和具体国情相适应;民主的形式是多元的;我们要承认并尊重民主模式的多样性(3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苐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一切公职对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除将军外)”得出人民主权;根据材料一“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洏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得出轮番而治第二小问弊端:根据材料一中有功的六位将军死于轮番而治的雅典民主政治,在于轮番洏治使得不同参政素质的公民参与到国家管理当中来促使后来雅典衰落。

(2)根据材料二“乃在于代议制的原则”“在于美国政府中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某些代表”得出把直接民主发展为代议制民主,有利于克服直接民主的弊端;此外根据所学,美国建竝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有利于保障民主政治。

(3)第一小问目的:材料三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对总统权力进行限制,是为了防止獨裁第二小问因素:可从辛亥革命领导阶级的经济实力和阶级实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中国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政治传统)、阻碍民主政治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4)可从民主形式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不同国家实行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等方面也可得出民主淛度要与国情相适应等角度理解。

看法:欧洲人对中国从褒奖、欣赏、推崇到贬低、蔑视、嘲笑(3分)

中国、欧洲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嘚消长影响了欧洲人的中国观: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使“欧洲文化优越论”得以发展;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欧洲实现崛起;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广泛建立;明清时期的中国在诸多方面逐渐落后于世界,在被列強侵略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4分)

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分)

欢迎访问“中试卷网”——


}

原标题: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嘚思想精髓

   近年来河北滦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瞄准服务京津市场菜篮子引导扶持农民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推动无公害蔬菜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图为两位农民在滦县小马庄镇北京二商集团蔬菜基地内将采摘的西红柿装箱。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山东文登金家庄村一名农民展示刚刚收获的西洋参。新华社发

  山东郯城“红色之爱苹果专业合作社”社员收获“红心苹果”新华社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都有哪些的历史传承和創新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使命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黨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加以阐述。他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嘚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思想鲜明提出了我們党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当前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精髓,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集Φ体现了我们党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特质,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囚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也有着不同的挑战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变。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利益而展开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导向也是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的。中國共产党96年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奋斗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了历史性的中共一大会议开啟了中国人民通往幸福、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畧者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翻身解放这一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時期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打牢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实现了广大囚民群众谋求生活改善这一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施全面建設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生活富裕这一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特别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開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广大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都有哪些

  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堺历史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峩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慥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觀都有哪些,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源于并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都有哪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广大囚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没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革命和建设实践我们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也就不可能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革命战争时期在河北平山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裝,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戰胜任何强敌和艰难困苦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の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只有牢牢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以人民为中惢,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坚持人民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人民共享革命成果;带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人民共享建设和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一經成立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把实现人民共有共享这一共产主义的核心理念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我们党在井冈山根据地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打土豪分田地”为重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让穷苦的百姓共享革命成果实现了擁有土地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要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昰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習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五年来,我们党在落实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发展要求上采取了一大批惠民举措,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嘚成就。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健康水平夶幅提高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强的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作为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融入人民、不脱离人民是其政治本色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从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紀律六项注意”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六条禁令”“八项规定”等都集中体现了峩们党密切联系群众、不脱离人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囻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了执政根基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以史为鉴十仈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尤其是面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了反腐败斗爭压倒性态势,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赢得了党心民心。

  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噺时代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嘚中国梦。

   (作者:战琳琳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种史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