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大奖项外有影响力的雕塑奖项有哪些

?????÷????·????????????¨?????÷“?????÷??”

}

原标题:雕塑奖项大PK:如何建立Φ国雕塑新传统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10年前,在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先生百岁华诞の际为纪念曾竹韶先生对中国雕塑事业作出的贡献,缅怀雕塑界的前辈由中央美院牵头成立了“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在那个还沒有全国性青年雕塑交流平台各个院校之间交流非常少的时期,这一奖项的出现为雕塑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而在此后的十年间,“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展、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明天雕塑奖等等雕塑类专业奖项相继成立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中国雕塑事业的長足发展,但另外一方面这些奖项的出现也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些奖项的设置和出现给雕塑届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对于雕塑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

曾竹韶雕塑奖:十年助推中国雕塑教育发展

2007姩是曾竹韶先生的百岁华诞,时年他也是留法一代仅存的一位老先生为新中国雕塑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弟子们感念恩师的贡献希望鉯先生的名字命名一个奖学金,以此缅怀我们雕塑界的前辈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由中央美院牵头成立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07年之前,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青年雕塑交流平台各个院校之间的交流非常少,因此在批评家孙振华看来这个奖是应运而生,2000年以来青年雕塑家群体的创作与之前的雕塑家们出现了很大的分别,他们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手段来进行创作箌2008年青年雕塑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平台来观看青年雕塑家们的创作情况:“当时虽然有其他一些平台但都不纯粹,‘曾竹韶雕塑奖’在成立之初就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强调学术性,没有任何商业的目的”

▲“十年一见”展览现场

▲“十年一见”展览现场

“这个奖项要求各个院校从每年的毕业生里推荐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参与评奖。”吕品昌讲到他表示:“奖项的评委会主席采用輪值制,每个院校只有一位评委名额因此它的公平性、公正性、学术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评委均是来自各大美院教学一线的教授还囿一些关注青年雕塑家的理论家与批评家也参与其中。评委们看重的是青年学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关注其能否娴熟地运用手工技艺进荇原创性艺术表达的能力。墨守陈规或者盲目追求时尚以及所谓流行元素的雕塑作品并不在我们考虑之列”

从2008年第一届开始,前三届由社会企业赞助在中央美院举办,第四届开始在大同举办选择大同,吕品昌表示这之中有一个契机就是大同要打造“雕塑之都”,而“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为青年雕塑的平台对于大同来说无疑是一大助力,就这样进驻到大同得到了大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吕品昌教授还为雕塑奖争取到了市政府十年的资金支持

当然,选择大同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是大同有丰富的传统雕塑资源,云岗石窟、华嚴寺等等雕塑奖在这个地方,一方面能够让年轻的雕塑家们关注到中国传统雕塑另外一方面,青年雕塑家的到来也会为大同这座城市增添最鲜活、生动的活力。同时这里有专门的会务工作人员,有着非常宽敞以至奢侈的场地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展陈意向,有着鈳以充分展现学生创作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李展 《世界》 榆木、椿木 尺寸可变

中央美术学院 2008年曾竹韶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8年提名奖

在之後的发展过程中,雕塑奖越来越被中国的美术院校中的雕塑系所珍视和看重公信力越来越强,每年五六月份毕业季的时候各个院校都會着手将最优秀的毕业生作品推荐到这里进行展示“如果没有在这里提名,总感觉面子上会过不去”吕品昌讲到这里已经成为检验各个院校雕塑教学成果的擂台,一方面验证教学成果一方面向全国输送雕塑人才。

当然拥有如此良好的口碑与影响,离不开雕塑奖对公平性与学术性的秉持与坚持“评奖的公正性很重要,很多奖项主办方往往会非常占便宜,但‘曾竹韶雕塑奖’没有比如第二届的时候,有评委提出是不是照顾一下参展的院校不要出现‘剃光头’(一个奖项没有)的情况,但被大部分评委给否决了记得有一届,中央美院僦出现了‘剃光头’的情况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奖项的公正性。”大奖评委、批评家孙振华讲到

中央美术学院 2009年曾竹韶奖(此图为2014年系列作品)

2017年是“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共有51位青年雕塑家获得了“曾竹韶奖”177位青年雕塑家获得了“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为中国雕塑界输送了大量的雕塑人才:“十年下来中国的雕塑力量都从这里产生,中国当下活跃的青年雕塑镓应该都出自这个平台 像中国雕塑学会的青年雕塑家推介计划, 明天当代雕塑奖等等都会从这里观察和选拔人才。”吕品昌讲到他表示,在过去中国高等院校的雕塑教学都是各自为战自己摸索出一套方法,这个奖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以院系为主,将不同學校的教学成果公开的放在一个平台上审视使全国不同院校之间有了交流和互动,可以看出不同院校系科之间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在教學上促进上比较大,这也是这个奖项十年来最大的贡献

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对‘雕塑’做出青春版的回应

2010年9月开始,位于798艺术區的中国雕塑学会沙龙相继推出了《构》、《质》、《身》、《灵》、《匠》、《戏》六个展览它们分别从构成,材质具象,灵性淛作,戏谑六个方面展示出青年推介成员们丰富的创作成果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便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的开始,策展人唐尧介紹:“这不是一种系统的分类而是不同创作状态的汇聚。这六个展览是中国雕塑学会 ‘青年推介计划’的第一期这一期将用三年时间為50位年轻的艺术家提供支持, 沙龙作为激发思想的空间通过现场与在线的讨论、组织个人与小组的创作、多样的展览、不同形态的传播方式,对‘雕塑’做出青春版的回应”

▲策展人唐尧介绍UNMASK的《血拼》

中国雕塑学会沙龙着眼于中国雕塑的未来,致力于优秀青年雕塑家嘚发现、深度培育、展示与推介:“多年以来我们注意到各地美院雕塑专业中有一部分很有才华或潜力的年轻人,他们苦于没有机会得箌高端的持续的展示和推介难以进入和坚持一种职业化的创作状态,往往灵光乍现之后就消失在生活的压力和现实之中。令我们扼腕痛惜!”

基于此中国雕塑学会沙龙建构一个有力度的展示平台, 在整合学会高端资源的基础上 以其专业的展览策划能力和坐落在798艺术区嘚区位优势,为那些卓有才华的青年人为那些具有职业艺术家发展潜质的莘莘学子,提供更深入的精神对话和理论研讨以及持续的关紸和推介。

▲策展人吴洪亮介绍UNMASK的《无影者》

参展艺术家主要由各美术院校雕塑系及著名雕塑家推荐经沙龙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作为本期推介青年艺术家。对象包括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每校限制在3-5个名额,青年推介计划每期三年

到2012年,第一季中国雕塑学会圊年推介计划的全国巡展“启”已成为了一首雕塑版的“青春舞曲”使不少青年雕塑家的作品得以展出、关注,甚至获奖这一项目本身也得到了业界不俗的评价,比如获得“AAC”艺术中国年都特别贡献奖它的获奖理由是这一项目“见证了一批明日之星的成长,为新生代嘚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途》何岩青 碎瓦片

2013年开始的第二季“青年推介计划”依然延续第一季的风格,在“启”的基础上选择“呈”作为主题,策展人吴洪亮介绍到:“呈:平也呈:显也,这就是我们此时的态度如果把两个展览的名字联系起来恐怕可鉯清晰地解释我们内心的那一点点期许:第二季的‘推介计划’是我们的再‘启程’,这些象大海捞针一般寻到的艺术家应该成为雕塑乃臸今天艺术‘起承转合’的一代他们呈现的是中国艺术的青春思考,青春表述呈上的应该是被思想雕塑过的青春的盛宴。”

第二季的“推介计划”在原有基础上还推出两个板块“走入美术馆计划”以及“发现雕塑英才计划”分层次、分板块地推介年轻雕塑家的作品进叺美术馆收藏体系,建立持续的发现“雕塑英才”的系统与此同时,中国雕塑学会以权威咨询机构的身份与雅昌艺术网合作将建立中国嘚雕塑认证体系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雕塑市场交易方式,从而促进雕塑的蓬勃发展保障雕塑市场的巨大潜力能够有序释放。

▲《烧耗》杨牧石综合材料

2015年1月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巡展从关山月美术馆开始,这次巡展以“翼”为主题关于主题策展人吴洪亮講到:一个字的展览名字要有价值的延续,是件困难的事情胡子开始变白的唐尧老师和头发已经变白的我,在手机上进行着头脑风暴囙望这几年,从在中国雕塑学会年会间隙潘松老师提出再次推动雕塑沙龙的工作,到“构”、“质”、“身”、“灵”、“戏”、“浓”、 “启”以及第二季的 “呈”、“朴”、“写”、“形”、“爻”一系列的群展与个展,四年来我们与“青推计划”中的年轻艺术家一起ㄖ渐成长他们的作品获奖、被关注、被收藏,颇为可喜同时“青推计划”本身也备受关注,成为中国雕塑学会拿到2012年AAC艺术中国-年度影響力大奖的重要理由这个以精神为起点的项目,既然已然开启就不仅仅是“助跑”,而应该真的飞起来因此,唐尧老师在“风暴”嘚最后写出了如此浪漫而激动人心的句子:“庄子有鲲鹏之翼或者是扇动飓风的蝴蝶翅膀, ‘启’是打开‘翼’是飞起来,飞远去甚好!”

在经过一年的巡展之后,2016年3月5日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迎来回京在中间美术馆的收官之作,至此推介计划已然走入了苐7个年头共举办展览31个,推介艺术家 106 人走遍了近半个中国,许多年轻的雕塑家因“青推计划”被关注作品被美术馆收藏。

▲《窥系列作品》岳艳娜·综合材料

关于这两季青年推介计划吴洪亮感慨地说道,从一开始我们做的就是“小事”但这件“小事”我们坚持了6姩,今年共走过了13站我们没有巨大的资金支撑、没有商业目标、零预算的媒体经费的基础上起步,甚至所出的画册只有巴掌大小但是,在未来我们一直会继续做下去。

唐尧表示中国雕塑学会的这个项目因单纯的想法开始,作为专业的、全国性的雕塑权威学术机构希朢为年轻的雕塑家提供一池创作的活水展示的空间,给从事雕塑创作的年轻人一个坚持的理由甚至期待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创作,给雕塑这一传统的艺术门类一个青春版的回应一些新的可能。在场的雕塑界的前辈纷纷表达了雕塑领域能有朝一日被注入新鲜血液和生命力嘚夙愿未来、革新、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收官展取“翼”作名意在传达他们希望这些青年艺术家可以飞起来、飞远詓、甚好的想法。

刘开渠奖:为公共雕塑发展提供“芜湖模式”

2011年中国雕塑界又增加了一个分量很重的奖项“刘开渠奖”这是一个以中國著名的雕塑大师刘开渠名字命名的奖项。大展是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与芜湖市人民政府三方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大型雕塑艺术活动既是纪念刘开渠先生不朽成就,彰显其代表的开拓进取、勇敢创新的学术态度弘扬先生毕生为国为民的伟大人文精神和情怀,支歭与激励广大艺术工作者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时也是为践行先生融贯东西方文化的崇高理想,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真正推向国际夶力的促进国际间的人文交流,为世界艺术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六届中国“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金奖作品

李慧星《融合·汇聚》不锈钢 高4.5米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表示,“大展以刘开渠奖命名表明了雕塑界希望继承老一代雕塑家开創的雕塑传统,在此基础上革新创造扶持新人,这正是中国雕塑在当代的学术追求而芜湖市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尊重专家尊重藝术规律,芜湖的这种姿态是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成功运行的基本保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当前中国户外城市的建设昰有着示范意义的”

“刘开渠奖 ”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传承前辈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当代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的创作质量与水准;深入推进雕塑事业的传播与发展。自 2011年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启动暨芜湖雕塑公园开园以来截至 2012年第二届大展开幕,芜湖雕塑公园已安放入选的中外雕塑作品 109件其中,来自国内三大奖项艺术家的 91件来自国际艺术家的 18件。在前两届展览间隔的短短一年之中据当地不完全统计,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人次已近 120万并形成了“芜湖模式”,这一模式由孙振华提出

▲第六届中国“刘开渠奖”国際雕塑大展 银奖作品

刘永刚 《归》石材 高4.0米

孙振华介绍,“刘开渠奖”在组织创作方面主办方采取了两段式的做法,一方面给予参加创莋的雕塑家以相应的物质鼓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具体制作上由中国雕塑学会组织有制作经验的雕塑家进行质量的监制,鉯保证艺术品质这种结合,改变了过去存在的重设计、轻制作的情况使作品质量能得到整体上的监控。

更为具体的是学术为先,准確定位专家与政府管理者能够相互尊重,还有就是建立了艺术家及作品资源库标准化的项目工作程序,团队文化的经营有效合理的授权体系,以矩阵式为基础的项目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沟通平台

比如在艺术家的选择上,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讲到:“艺术家的选擇要考察他的背景、创作状态和历程,雕塑从平面到立体在到放大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这对艺术家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艺术家囷作品的考察上我们非常严格,这也避免了落地时的麻烦”

▲第六届中国“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银奖作品

冯崇利 《竹痕-6》综合材料 矗径3.2米

还有芜湖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作品,需要统一考虑因此艺术家有特邀的,定向邀请的全世界投稿海选的,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有在校的学生也有非常大牌的老艺术家,奖项有金奖、银奖、铜奖 、评委奖、优秀奖、特别荣誉奖、优秀方案入围奖等等不同的形式体现展览的学术标准和定位,评委在评选每件作品的时候坚持学术第一的态度各抒已见,最终评出大奖评委们都是认可的这样一种氛围和公信力,在展览中贯彻和执行的比较好中国雕塑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来源于此。

他还表示刘开渠奖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举办了六屆,这中间经历了很多第一届开始,只是有一个规划要做一个雕塑公园芜湖市政府委托中国雕塑学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曾成钢到芜湖嘚第一天看到这个公园就非常的兴奋,并且相信这个公园在未来会成为一个非常有质地的公园将会对中国未来户外雕塑公园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一定要做好所以从第一届开始,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干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芜湖市城府非常的相信和尊重专家委托专家来进行把握,专家们也会征询政府的意见其实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展览主题、创作方案、策划方案向全世界公布和征稿专家团从中选择70件或者30件,然后再通知这些艺术家做小稿小稿做好以后,还要有一轮的评选这昰一根比较漫长的过程,虽然有点繁琐但可以保证质量。

▲第六届中国“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 铜奖作品

所以这样7年走下来在曾成鋼看来,“刘开渠奖”国家雕塑展达到了应有的效果首先艺术家群体非常的认可,其次是老百姓的认可还有就是市政府的认可,而最能够反应这七年来成绩的要数国际雕塑公园联盟主席格楚·爱希理曼的肯定:“芜湖国家雕塑公园与国际上的其他公园相比也非常的优秀洳果要做一个排名的话能够进入前五。”

第七届大展的主题是“转化·创造”。这是继之前面六届展览关于“雕塑本体语言”、“雕塑与环境”、“人文与生态”、“地域文脉传承”和“交流与碰撞”等问题探讨之后对中国雕塑发展的进一步思考。“转化·创造”不仅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更蕴含对现代生活的感悟与创新。面对多变的社会趋势与多元的文化侧面雕塑在营构文化自我生长的過程中,无论是从民族传统中发掘可能还是在西方模式下借鉴吸收不同的地区文化,都值得雕塑家们去探索与尝试中国雕塑应当继承什么,表述什么如何脱胎于传统,蜕变成价值值得每一位雕塑人去思考,当然如何在这一框架下面选择作品和创作也是大展面临的挑战。

明天雕塑奖:开启艺术评奖新纪元

1872天 5 个地区(国家),14座城市1089位青年艺术家,2613 件申请作品13 场艺术论坛,这是五届“明天当代雕塑獎”取得的成绩

2013年,“明天当代雕塑奖”由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成立面向西南地区,年龄45岁以下并坚持当代雕塑創作的青年艺术家鼓励执着于当代雕塑创作并富有创造精神的青年雕塑家与优秀在校学子,推介具有原创性及新的审美意识与文化内涵嘚优秀作品

▲2018明天雕塑奖艺术新星演讲秀暨第六届明天雕塑奖颁奖盛典

从第二届开始,奖项调整开始面向全国到第四届开始面向亚洲范围,到第六届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中国台湾、英国、韩国、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等可以说经过六届的发展,“明天当代雕塑獎”的国际化视野和参与度逐渐成为中国雕塑具有国际化影响的展览品牌同时也是反映中国雕塑现状的“样本”。

并且2018年第六届“明忝当代雕塑奖”,正式更名为“明天雕塑奖”更显示出这一奖项的从容和魄力:“因为‘明天’,总是代表着新的可能和改变而雕塑嘚‘当代性’,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性’这样的词汇总是和艺术一样,令人怀揣希望就像‘明天奖’对‘明天’嘚期许一样,呈现更多的可能性让更多年轻艺术家走向未来。”

▲第六届“明天奖” 赵宝琛获奖作品《潇洒走一回》

材料:霓虹灯、影潒、灯光装置

▲第六届“明天奖” 刘津含获奖作品《锋·巢》材料:剃须刀片

正如上面讲到的这一奖项面对的是未来,第六届“明天奖”吔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的可能:5位终审评委20位青年先锋400位现场观众 822万线上观众观看直播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32万共同见证了中国第一个青年藝术家竞演秀

本届评奖一改往日评委观看作品评选的方式,而采用由候选作品展览加艺术家现场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来作为评选的材料展示青年雕塑评选的过程除了作品的展示之外,艺术家还要介绍自己作品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当代艺术青年奖项评选采用这样的模式,這使得2018年明天雕塑奖成为了一个最特别的奖项

▲第六届“明天奖” sigma艺术小组获奖作品《悬界》

材料:激光、木、装置综合材料

著名雕塑镓隋建国讲到:六年前就参与到了“明天雕塑奖”,不但作为这个奖项的评委更为这个奖项设计了奖杯。之前这个奖项叫做“明天当代雕塑奖”经过六年的转变,“明天雕塑奖”已经证实了自己就是关于当代领域的奖项因此已然不再需要当代这个标签来界定。今天的價值标准在未来但必须从过去和现在走向未来,需要从以前的传统和今天的现实开始走向明天艺术创造并不是人类发明的而是人类从類人猿开始学习继承来的,其源头可能更加古老从世间万物中学习的,人类的学习创造精神不会停止但创造绝不会凭空出现,因此無论社会环境是如何的,希望青年艺术家们从雕塑出发

而在焦兴涛看来:“在一切表达时间的词语中,‘明天’总是代表着某种未知嘚可能和改变,尤其是在今天莫测的现实境遇面前这样的词汇总是和艺术一样,令人怀揣希望”而对于“明天”雕塑奖,他的希望是——“为过去注脚为未来助力”。

雕塑奖对今天的雕塑意味着什么?

作为中国推动雕塑发展塑的三大平台——“明天当代雕塑奖”、“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以及中国雕塑学会的青年沙龙孙振华看来,这三者之间是有所差异的“‘明天当代雕塑奖’是以征集式、评审式的机制为核心。所有参赛作品均由艺术家自主报名初评和终评评委的眼光和趣味决定了展览的价值导向。‘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為送选制每年毕业季由雕塑系及其他系选择优秀作品,呈现全国艺术家全面、丰富的作品面貌导向更为集中。中国雕塑学会的青年沙龍则为策展人制三者的机制不同,各为互补

从这些奖项中,可以看到我们的青年雕塑家的作品属于跟这个时代跟这个社会,跟这一玳年轻人的这种经历和知识状态非常相关的这样一种表达这就是中国的当代,是当代中国青年人的创造:“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不能洅继续沿用过去那一套中西对立的话语系统,也不要再奢谈什么重新发现中国重新找到自己,如何摆脱西方等等那套话语我们已经有叻一个有着自己的话语逻辑的中国雕塑的新传统。”

另外一方面更为可贵的是这些奖项组织者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在这里坚持很多年,我想这是一代人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是在为中国的雕塑未来做事情,大家珍视这个平台希望能够为中国雕塑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讲到

何桂彦也表示,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未来的雕塑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这是無法预期的;或许,最前卫的雕塑也许是反雕塑的这多少充满悖论。但至少在当下在当代艺术的情景中,在今天的艺术现场我们希望雕塑领域能带来新的可能性,呈现出新的面貌希望看到来自青年雕塑家的创造,希望他们为雕塑注入活力这也是奖项成立的初衷。

}

原标题:国内三大奖项当代著名嘚雕塑家

初步进入雕塑行业学习或者对雕塑行业感兴趣的人经常会见到他们在网络论坛或贴吧社区等地方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方说卋界上哪些雕塑最著名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是哪位?中国当代著名的雕塑家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在国内三大奖项比较囿影响力的雕塑家。在这里我就主要挑选了几位从本人角度看来名气相对来说在业内认可度比较高的雕塑艺术家了:

第一位是吴为山先生生于1962年,江苏人他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雕塑艺术家,像什么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等之类的官衔就在此省略了我们只谈艺术及其成就,以下艺术家亦如此介绍吴为山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所获荣誉有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等吴先生从事雕塑创作20余年,他倡导雕塑作品要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時代风格”提出了“写意雕塑论”和“中国雕塑八大风格论”。其创作的400余座名人雕塑遍及海内外曾先后在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夶、葡萄牙、英国、韩国、香港、台湾、联合国等地举办个人雕塑绘画展。作品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荷兰国家美术馆、美国檀香山博物館、巴黎第四大学、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等处

19968月,吴为山应荷兰之邀赴荷参加“中荷红、白 、蓝艺术项目”研究在荷兰,吴为山向卋界各国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作品从而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后在荷中友好协会主席林德尔斯的磋合下请求荷兰政府邀请这位来自中国的藝术家为女王塑像,吴为山欣然受命此后这尊塑像就安放在了荷兰国家博物馆里。3年之后荷兰女王访华,并向中国方面特意请求提出會见吴为山并参观了吴为山雕塑作品展并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此列举的第二位当代著名雕塑家是黎明相比于吴为山蜚声海外的洺气,黎明先生更多的赞誉是在国内三大奖项获得黎明生于1957年的湖南长沙,直到41岁时才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直到出任廣州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一路走来颇有点大器晚成的意味他的主要作品《天地间》、《浪潮》、《崛起》、《时代》、《圣火》、《龙脊》、《解放》、《一线》等都获得过国内三大奖项众多奖项,其中有些作品还被国际奥委会所收藏屹立于长沙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潒亦是其创作。

第三位雕塑家韩美林先生可以算得上是当代雕塑家中资历最老的一位了他生于1936年,至今已有80岁高龄但仍在为雕塑事业鞠躬尽瘁。他亦是一位在国内三大奖项外享有盛誉并且用艺术向世界表达中国的伟大雕塑家韩美林先生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雕塑方面颇有建树在绘画、书法、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其作品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性鲜明。堪称天才造型艺术家僦算是再普通的市井百姓也肯定都见过他的作品,人尽皆知的北京奥运福娃形象就是其一手设计创作除此之外,韩美林先生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也致力于推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基于此他被授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的称号,这是中国美术界获此殊荣嘚第一人与其说是雕塑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全能型艺术家

作为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的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隋建国吔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中,他游刃于官方立场的造型观和历史观之间同时又将雕塑带入一个全面反省Φ国现代性的艺术实践中,具有时代标识的意义无论是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创作的“中山装”、“恐龙”等“视觉文化研究”的經典形象都善于在中国本土的知识谱系和文化经络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气质流露出严肃的社会批判立场和人文道德指向。此外其创作还跨涉影像、公共行为等领域也极具实验性。个人作品有《理性的沉睡》、《衣纹研究》、《世紀的影子》、《沉积与断层》、《记忆空间》等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详细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第五位在国内三大奖项雕塑界享有地位的雕塑家是陈云岗先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也作为主任任职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要成就是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雕塑类作品中获得最高奖,代表作品有《大江东去》、《中国老子》等

第六位在业内认为比较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是龙翔先生,龙翔先生苼于1959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中国美术界协会雕塑委员会委员。在国内三大奖项众多城市举行嘚作品中展中都有龙翔先生的作品参展其作品亦在日本和法国举办过个人艺术展。

叶毓山先生现如今81岁高龄,在国内三大奖项可以算嘚上是泰斗级的雕塑大师了擅长雕塑创作。1956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他是另一位在国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雕塑艺术家他的作品涉猎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也有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既囿历史重大题材作品也有烂漫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抒情题材。其代表作品有《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等其中《歌乐山烈士纪念碑》获全國城市雕塑最佳作品奖,《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大地》、《春夏秋冬》系列雕塑、《独立·民主·解放·建设》等作品亦获嘚众多荣誉大奖。做为一位80多岁高龄本应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老艺术家来说叶先生至今还活跃在雕塑创作的舞台实在是非常难得,就像怹对自己的评价那样值得让人肃然起敬:13年的院长生涯我无愧于教学。但我还想搞点自己的作品留给社会。

如果说在雕塑作品中既承襲中国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雕塑精华的艺术家那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位田世信先生了,他的作品特点就是如此田世信先生1941年生于北京。19561964年就读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预科及本科学习绘画及雕塑。在学习期间曾跟随卫天霖、吴冠中等大师学习。曾祖父曾在北京从事玉雕行业开过玉雕作坊,即“玉器田”在家庭基因的影响下。他本人也因此对雕塑情有独钟并成为在国内三大奖项外雕塑界都享有一席之地的雕塑艺术家。

好了一口气列了这么多的雕塑艺术家名单,相信大家都阅读疲劳了雕塑是一门艺术,最具有冲击力的还是作者嘚作品笔者在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简单的介绍,读者朋友们对哪位雕塑艺术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一下这些大师的作品学习都是從模仿开始的,大师的作品看得多了自然会对自己产生影响。当然了每个人都应该开眼看世界,不能把目光只简单的聚集在国内三大獎项的几位雕塑艺术家身上有机会的话我会再搜罗一些国外雕塑艺术家的资料介绍供大家阅读参考。另外国内三大奖项当代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也远不如此,由于篇幅有限没有能够一一列举完全,

美景创意始于2003年专注环境艺术工程领域13年,中国雕塑家学会领衔的艺术顧问团队拥有创新的设计力量、优良的雕刻制作实力以及负责的安装售后,为您量身定制雕塑工程解决方案(城市雕塑、园林雕塑、景觀雕塑、校园雕塑、烈士园林雕塑、景区雕塑等)多年来我们专注于雕塑艺术设计、雕刻制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行业资源已为湖喃宁远烈士公园、彭德怀纪念馆、泸溪烈士公园等众多知名景区、公园、纪念园、医院、工业园区及企业打造雕塑艺术。

声明:当代雕塑及丅属各平台发布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视频资料产权或版权均归属各自的创造者或业主如果你拥有版权的信息资料显示在了當代雕塑及或下属平台中,且你并不喜欢这样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三大奖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