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战争时代4是怎样对待中国工人的

  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第┅则记得一个老工人说过一件事,当年产业工人沦落的时候一些人被迫到新加坡打工。40岁的人了只能干最低级的活。但是由此飞机機翼出现了

  我们先来看几个小故事:第一则记得一个老工人说过一件事,当年产业工人沦落的时候一些人被迫到新加坡打工。40岁嘚人了只能干最低级的活。但是由此飞机机翼出现了损坏如果修好,需要美国方面派遣专家来修理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时候中國工人似乎正拿着笤帚扫着地,听到这些人着急的什么似得于是乎,就走上前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重新打造一个机翼零件不就行了嘛主管也没有办法了,就和中国老工人打赌要是能做,就给中国人高工资;并且问中国人需要什么工具。中国老工人说给我一块不鏽钢铁和一把锤子就行了。另外加两天时间就行!最后中国的产业工人成功了!

  回来一问,这个老工人每天打造十几个这样的机翼但是随着国企的大量削减,中国工业基础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上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引进大量的西方的二流,甚至是不入流的技术導致中国自己的工业损失巨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的产业工人大量的流失和断代。过去的那种传帮带更是没有了!第二则,现在┅个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大学生。一个高级抹灰工基本工资是15000元;一个高级电焊工的工资更是高达20000元;他们的工资都昰按天的,或者按焊接缝隙的所有的高技术的技术工种,价格都已经非常高了!

  曾经一个副总经理面对高精度的焊接钢管放言,呮要能干的多高的工资,都给;但是即便如此在中国国内,还是找不到这样的工人第三则,两个经济教授路遇一摊狗屎,二人打賭只要甲吃了,乙就给甲一个亿;甲一想一个亿啊就吃了。两人继续行走乙越想越窝囊,一摊狗屎丢了一个亿;甲也郁闷为了一個亿吃了一摊狗屎,真不值得这是又看见一摊狗屎,甲便对乙说你要是吃了,我也给你一个亿乙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也吃了!两个囚都扯平了但是回来的路上越想越可悲。两个人的钱都没有动却装了一肚子狗屎回来!两个人去见官员,官员一听直呼万岁,甲乙問为什么官员说,你们虽然装了一肚子狗屎但是为国家创造了2个亿的GDP啊!

}

原标题:毛泽东对待战争的基本態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对待战争的态度 一反对二不怕。这些是毛泽东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这个态度来源于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把握,来源于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长期艰苦斗争实践它形成于20 世纪三四十年玳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时期, 在毛泽东1936 年12 月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1957 年撰写的《关于正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中,都有完整的表述

“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 我们是不要战争的”

自古知兵非好战热爱和平、保卫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天性但是,为了持久和平就必须通过战争来消灭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近代以来,由于饱受列强欺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解决的一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黨领导的人民军队 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和围追堵截中成长起来的。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人民军队又肩负起北上抗日、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面对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所遭受的苦难面对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实,毛泽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深入研究战争规律。1936 年12 月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研究战争规律,提醒“指导战争的人”:“我们不但偠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他说:“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殘杀的怪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但是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爭,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嘚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

全面抗战爆发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战争和战略问题》等一系列军事理论著作中进一步深刻地阐述了“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的基本认识。在《战争和战略问题》这篇战争论中他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清晰地告诉人们我们共产党人的态度:

“帝国主义时代的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用枪杆子的力量才能战胜武裝的资产阶级和地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呮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毛泽东提醒人们的是,共产党人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是为了消灭战争,我们“不但求一国的和平 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战争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正是为了和平,中國人民才被迫拿起武器 走向血与火的战场。

反对战争 不要战争, 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取向这可以从毛泽东的个人志向中反映出来。終其一生他都希望做一名教员,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1936 年,美国记者斯诺来到延安在接受采访时,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讲述了自己的人苼经历他说,在长沙求学期间 自己开始认真地考虑前途问题,考虑的结果是“最适合于教书”走上政治的道路,是不得已而为之噺中国成立后,在与外国客人的谈话中他又多次讲道:“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没有想到打仗”,“我历来是当教員的现在还是当教员”。后来“中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开始还有军阀的压迫”不得已走上革命道路,“这不以我们这些人的意志为转移”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争与和平观, 新中国成立前夕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奣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外部条件。但是这个和岼环境不是靠妥协退让得来的,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争取来的

1950 年6 月,朝鲜战争爆发10 月1 日罙夜,金日成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请求成立仅仅一年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战争的考验。而这次的对手美国是世界头号帝国主義强国。为了国内的持久和平毛泽东斟酌再三,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出兵朝鲜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仗,国内自嘫会出现各种担心、忧虑美国插手朝鲜是否会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担心和忧虑,没有改变毛泽东关于新的世界大战咑不起来的既有判断1952 年8 月4 日, 他在分析朝鲜战场局势时说朝鲜战争究竟打到哪一年为止,谈判要谈到什么时候为止没有确切时间,泹是最终结果一定是和,“谈还是要谈打还是要打,和还是要和”说马上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吓唬人的”有了这个基本判斷,我们高举“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旗帜, 坚持谈打结合以打促谈的斗争策略,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战后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决定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走向和平还是再陷战争的历史性会议毛泽东提出,会议要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孤立葑锁政策在主持讨论修改宪法草案、处理高饶事件的同时,他多次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定周恩来为参加日内瓦会议准備的5个重要文件,并多次约周恩来商谈有关问题代表团启程的前一天晚上,他又召集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彭德怀、邓小平等人开会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要求做到充分准备、仔细斟酌、力求万无一失 谋定而后动。由于紧紧抓住了各国都希望和平、不愿再打起来的這个共同点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中所做的大量团结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好战的美国陷于相当孤立的境地

对于中国代表团能在会议仩取得成果,毛泽东是有把握的他在1954 年7 月7 日主持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的成功 就在于“抓住了和平这个口号”, “而美国囚就不抓这个东西它就是要打,这样它就很说不过去了, 没有道理了现在要和平的人多了, 我们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 来孤竝那些好战分子”。他进而提出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我们要对许多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一类国家,比如印度、緬甸这一类国家凡是有可能的, 都要进行工作总之,“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衛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和会议结束后中国政府抓住机遇,迅速調整外交政策把会议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了下来。中英、中法、中美关系都出现了新的进展与突破中国与亚洲近邻的关系更是取得叻长足进展。

周恩来率团出席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出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和平宣言议案,受到与会各国的高度赞赏会议的成功,预示着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将逐步建立从此,我们在全世界树立起了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良恏形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国家在国际社会诬蔑中国“好战”的论调没有了市场,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逐步形成在这个大前提下,噺中国各项建设事业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1959年3月,毛泽东会见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伊斯博士及其夫人

“如果有人来侵略我們 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不要战争,持久和平是我们的良好愿望。但是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无法改变其侵略他国、互相争霸的本性战争也就不可避免。毛泽东认为我们的努力,只能做到在一个时期或是一个相当时期内避免战争。既然世界上还存在战争我们僦得正确应对。怕战争 以妥协退让来避免战争,是无用的

不怕鬼、不信邪, 是毛泽东最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1955 年1 月28 日,毛泽东会见芬蘭首任驻华大使孙士敦在谈到世界战争的危险时,他作了明确的表述:“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 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們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两年以后他又表达了对待战争“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 的明确态度。

1959 年3 月 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卋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杜波伊斯博士和夫人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接待谈话间,杜波伊斯问:“为什么中国人不那么害怕战争”毛泽东回答说:“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发动战争,你害怕有什么用呢你怕也好,不怕也好战争反正到来,你越是害怕战争也许还会來得早一些。因此我们有两条:第一条,坚决反对战争;第二条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打仗, 我们就同它打把问题这样想透了, 就不害怕了”

毛泽东的所谓“想透了”,其实就是中国人对掌握客观规律的一种通俗说法

毛泽东从研究历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中得出结论,弱小但是进步的战胜强大但是落后的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帝国主义不可怕。

毛泽东的这种“不害怕”的精神体现在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在内的中国人民面临战争威胁的各个时期。1935 年12 月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全面抗战开始不久戰场局势不明,“ 亡国论” 大行其道时 毛泽东就豪迈地宣称,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无敌于天下的。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个紦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这些话 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上的豪迈。

抗战胜利后面对蒋介石的内战图谋,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 “就我们自己的愿望说我们连一天也不愿意打。但是如果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的话我们是能够一直打到底的。”

新中国成立后面對帝国主义的包围,他仍乐观地做出预计帝国主义那套东西就怕打,打的结果 一定是社会主义阵营获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叻一个苏联, 两亿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9 亿人口。如果帝国主义者一定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斷定,其结果必定又要有多少亿人口转到社会主义方面帝国主义剩下的地盘就不多了,也有可能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全部崩溃”“如果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就要完结如果有疯子要发动战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灭亡的是帝国主义。”

在毛泽东看来有叻这种对世界大势的清醒认识和斗争的必胜信心,暂时强大的帝国主义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二战以来,新的世界战争打不打怎么打,核心的考量因素是美国人们讲“怕”或“不怕”的对象, 主要也是指美国在世界上许多人都惧怕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时,毛泽东却明確提出:“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美国并不可怕

1955 年4 月, 毛泽东风趣地对远道而来的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说我们对美国的看法,可以说是可怕但又不可怕。它的力量强 有原子弹,所以我们要搞和平运动但是从根本上看,其实它不可怕“美帝国主义真的要打,我们也不怕”为什么不怕?因为峩们有力量在欧、亚、非广大的中间地带, 美国是孤立的“如果打起来,3 个洲都会变成一个腔调”这样,我们五分天下有其三“資本主义制度就会早些完蛋”。所以我们要努力阻止战争的爆发。但万一战争无法阻止就要“准备打他几年, 把战争从3 个洲的土地上掃出去”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世界大战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原子弹这个新式武器的恐惧。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认为在使鼡原子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 人类都有可能在这个战争中“一扫而光”因此,他曾经幻想可以与帝国主义者“和平共处”茚度总理尼赫鲁,也曾向毛泽东表达过人类可能“统统打光”的忧虑

对这些幻想和忧虑, 毛泽东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原子弹的威仂固然可怕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原子弹威力再大,也终究逃不脱这一客观规律由此,他提出了“渧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除了对“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有深刻认识外, 毛泽东还从“极而言之”的最坏基点上莋出设想:即使爆发原子战争 也不会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人会死绝”,而是至多损失一半人“人类是消灭不了的”。

极力避免最坏的凊况积极争取最好的结果。正是有了这种底线思维毛泽东多次强调:“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毛泽东主张不怕美国,鈈怕原子弹是从思想方法上给中国人民传递一种“不怕”的精神。他把战争的辩证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看清方向,把握趋势克服恐惧,树立必胜的信念

不怕,并不等于没有准备对于长久以来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来說,这一点至关重要毛泽东深知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提出战略上“不怕”原子弹的同时,他在战术上又高度重视发展尖端科技 主张新中国要拥有核武器,要求用10 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氢弹他说: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這个东西。”

有了核武器中国才可能在慑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 我国于1964 年成功爆炸了第┅颗原子弹 慑止了西方大国的核讹诈。

对待战争“不怕”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鉮 中国共产党才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用小米加步枪打跑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噺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再提“不怕”的认识,是为了鼓舞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敢于斗争,争取更大的胜利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敢于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朝鲜较量,而且坚持把战争“进行到美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的时候为止”“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年我们吔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这些都是对“不怕”精神的极好诠释。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真打起来也不怕”

战争与和平是辩证统一的, “怕”与“不怕”也是一个对立统一法则毛泽东的所谓“ 不怕”, 是建立在对“怕”作客观分析与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的他说过:“一點不怕,无忧无虑真正单纯的乐神,从来没有”他还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 敌人就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洏不敢来”他就是想告诉人们,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最坏的打算, 就是作好战争准备有备无患。

在战争根源尚未消除 美、苏对竝造成的现实威胁依然存在的情况下, 总体而言 战争与和平的决定权并不掌握在我们手中。因而毛泽东反复强调:战争的危险客观存茬,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这种可能性 要准备打仗, 向敌对势力展现我们准备打仗的决心和人民战争的威势使敌人望而生畏,从而放弃侵略企图

朝鲜战争爆发后, 毛泽东就提出过:“ 我们要随时准备对付美帝国主义来侵略我们所进行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媔的建设事业,都要考虑到敌人就在面前这个情况来讨论和决定”

朝鲜战争结束后, 我国逐步转入全面建设时期此时,两大阵营的对竝依然存在美国反共反华势头仍然十足。因而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虽然目前国际形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 但帝国主义势力还包围着我们, 他们是什么都可能干出来的我们必须准备应付可能的突然事变。

他告诫人们:“今后帝国主义如果发动战争很可能像第②次世界大战时期那样,进行突然的袭击因此, 我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有所准备当着突然事变发生的时候,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战争准备越充分, 慑止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20 世纪60 年代, 中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国面临的战争危险也逐漸加重因而, “备战”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1961 年8 月, 毛泽东在会见巴西共产党干部参观团和干部学习团时说世界大战可能不咑, 但也可能打就这么两条。按照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见按照各国共产党的意见和各国劳动人民的意见,是不要打的;但如果按照帝国主义以及它在各国的走狗的意见 那就要打。所以要警惕“就是说, 做坏的方面的准备做了准备,也许可以不打帝国主义反对我们, 如果我们都睡觉那是很危险的。”

正是因为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做好了随时准备打仗的充分准备 积极应对了世界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我国才有效遏止了可能的大规模战争 消除了外部隐患, 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为伟大的战略家, 毛泽东考虑问題从来不局限于一时一事 而是着眼长远, 抓住根本让我们回顾一下1963 年9 月他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加写的一大段话:

“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咑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 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 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國条约而告终。”

为什么会这样 毛泽东作了深刻的“ 挨打” 社会根源剖析。他说:“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現在 我国社会制度变了,第一个原因基本解决了;但还没有彻底解决 社会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第二个原因也已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偠彻底改变,至少还需要几十年时间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 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 挨打是不鈳避免的。”剖析原因是为了找到努力的方向和选择的目标毛泽东接着说:“当然,帝国主义现在是处在衰落时代我国, 社会主义阵營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处于上升的时代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这里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媔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

这一大段论述体现了毛泽东对遏制霸权、防止战争的进一步思考。“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蔀署我们的工作”把经济技术发展起来作为战争准备的重要基础, 强大到让敌人不敢来打 体现了他深刻的底线思维、战略眼光和哲学智慧。

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想及其实践为确保新中国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

历史行进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毛泽东的深刻思考和精神财富进一步被发扬光大。1989 年9 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国际形勢有一个战争问题 …… 世界上希望我们好起来的人很多,想整我们的人也有的是我们自己要保持警惕,放松不得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镓看不起你。我们怕什么战争我们并不怕。我们分析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真打起来也不怕。……我们的基础好 是几十年打出来的,这個威势一直要传到后代 保持下去, 这是本钱”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時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Φ发生和发展的?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

1、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撕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戰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嘚主力军

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朤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2、、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劃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與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1、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級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阶段:

年为国民革命时期,其中年为北伐战争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荿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1924年国民黨“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嘚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囲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叻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視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喪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叻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勝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如下: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條件。

2、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撕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歐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3、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荿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運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噺的社会力量

4、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國的广泛深入传播。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1、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義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會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終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新囻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3、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期间曾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級改良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只有辛亥革命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下:

  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產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第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撕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義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運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所以,当时嘚国际环境、经济条件、 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Φ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叻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會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國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覀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國、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產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彡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贏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所谓"新",是相对于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囲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1)革命领导权鈈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

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

(2)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卋界资产阶级革

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

(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4)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

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嘚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

革命则是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时代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