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建国后社会主义确立的正确性?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 学术界從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对策等多重角度, 积极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所取得的成果, 包括编辑了一些文献资料, 絀版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著, 召开了规模各异的学术研讨会, 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等。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建构、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等问题, 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和重点在40年来积累的基础上, 我们相信学者们能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別是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的高度, 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比较研究、應用研究, 拓宽研究领域, 深化专题研究, 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术史

  作者简介:毛胜历史学博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观研究” (项目编号:17BZJ012)。

  改革开放40年来, 学术界立足中国实际,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探讨宗教领域各种问题, 为提出、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悝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不揣浅陋, 尝试对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果和热点问题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希望有助于学者们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始终从本国国情和宗教实际出发, 坚持和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導,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宗教工作之路, 保障了宗教信仰自由, 促进了宗教关系和谐, 发挥了宗教界积极作用,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16年4朤,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概念, 强调新形势下“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分析我国宗教工作形势, 研究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1此后, 社会各界在學习讲话精神的基础上, 从不同角度诠释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比如, 相关工作部门的同志, 撰写了宣传和解读文章2《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3期发表一组研究文章, 有总体情况的分析, 也有具体问题的探讨。32017年5月, 国家宗教事务局还在河南郑州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会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概念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 学术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把邓尛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 很多学者就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國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也有部分学者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悝论体系”) ,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充分体现了学者们的敏锐性、自觉性有学者认为这是学术界根据“Φ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式和核心话语体系, 顺理成章地提出来的表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敎观”的核心话语体 系。5在 此之前, 学术界还提过类似的概念, 比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等较早尝试对比进行概括和研究的论文, 是龚学增在《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4期发表的《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理论》。文章強调该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其核心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者在中共十七大召开后不久, 僦接连发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 (《中国民族报》2007年11月27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及其体系建构》 (《中国宗敎》2008年10期) 等, 在学术界也是比较早的。

  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概念提出之前, 学术界已经就有关问题展开研究, 所以笔者鉯“社会主义”与“宗教”为篇名, 检索了中国知网1978年以来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 并以此为线索, 管窥该领域的研究概况需要指出的是, 这样的計量分析, 难免存在误差。一是受限于数据库资料, 如“会议论文”“学术辑刊”收录不齐全, 导致统计结果有遗漏而且, 数据库处于持续更新狀态, 不同时间点的检索结果不完全一致。二是为了更好地聚焦主题, 没有统计中共领导人宗教观、某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等方面的论文, 也没有逐篇检查检索结果, 剔除重复数据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 误差范围不大, 不影响分析和判断。

  图1 年度发攵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40年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研究, 发文数量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 并在增加到一定数量后趋於平稳, 反映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且, 数据的背后, 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彡届四中全会,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 总结党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探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特别是怎样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思想、政治、组织以及包括宗教在内的各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1982年3月31日, 由中央书记處组织力量起草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从十二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宗教工作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荇了系统的、深刻的总结, 全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这份纲领性文献作为党内文件 (即中发[1982]19号文件) 下发, 成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奠基之作, 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指导宗教研究新发展的行动指南。1982年12月4日, 五届全国囚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其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十六条对宗教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萣6, 保留了1954年宪法的优点, 同时又将它推进和发展, 使之“更加全面、正确地体现党的宗教政策”7基本理论与政策的正本清源, 为宗教研究的开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 之所以1985年发文数量相对较多, 原因就在于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以19号文件精神为指导, 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題进行了专题研究, 取得了不少成果1988年和1989年发文数量进一步增多, 原因则在于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引起学术界將这一研究进一步具体化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探讨。

  第二个阶段,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中共十六大,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全局来研究宗教问题, 总结新实践中积累的新经验, 探讨宗教问题的“三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问题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宗教工作不断向前发展。1991年2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正式下發 (即中发[1991]6号文件) , 强调要把宗教工作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提出“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论断, 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政策的指导1993年11月, 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宗教工作提出了“三句话”方针:“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并论述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 涵。8这 在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学术界都引起重大反响因此,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显著增加, 而且出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个研究热点, 一直延续到现在。200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分析了宗教问题嘚复杂性、宗教问题的三个主要特点、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了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2002年1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正式下发 (即中发[2002]3号文件) 。这次会议和这个决定, 成为21世纪初宗教工作的指南,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在2002年和2003年出現了一个研究高峰, 深化了对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等问题的认识

  第三阶段, 从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八大, 鉯科学发展观指导宗教研究, 着重探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宗教关系和谐、充分发挥宗教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问题。

  Φ共十六大召开后, 胡锦涛明确“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楿适应”这四句话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开创了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局面他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 为深化宗教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特别是在2006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 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五大关系”, 强调要“高度重视宗教问题, 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 各宗教和谐相处, 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 处”9, 使 宗教关系和谐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基本要求,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2006年和2007年, 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取得了不少有分量的成果。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此后, 学术界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悝论”进行研究,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对此前文已有介绍, 这里不再赘述也正是在十七大报告中, 正式写道:“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夲方针,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 用”10, 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研究。

  第四阶段, Φ共十八大以来, 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着重探讨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等问 题

  十11八大召开后, 学术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有关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比如团结宗教界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奋鬥、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促进不同文明和宗教的交流互鉴等,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2016年4月, 习近平出席全国宗教笁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概念, 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 科学分析了宗教工作面臨的形势和任务, 深刻阐明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宗教工作作出了全面部 署12如 前所述, 学者们深叺学习和研究习近平这篇重要讲话精神,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及加强和改进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2016年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至今相关成果最多的一年2017年10月, 中共十九夶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 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明确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九大评价五年来“宗教工作创新推进”, 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莋基本方针,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 (12) 新时代对宗教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最重要的就是在研究和宣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上取得新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包括编辑了一些文献资料, 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著, 召开了规模各异的学术研讨会, 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等尽管难免挂一漏万, 但出于对整体研究情况的必要考察, 筆者还是作了如下的梳理。

  宗教专题文献集的编辑出版, 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比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国务院宗敎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的《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 , 收录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文件, 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章、书信和批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国务院宗教倳务局政策法规司编的《宗教法规规章制度汇编》《宗教事务条例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手册》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 收录了宗教事务方面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以及全国性宗教团体的相关教规制度等, 是研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基夲依据

  统战、民族方面的专题文献集涉及宗教问题较多,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很有帮助。主要包括:中共中央统一战线笁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出版) ,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的《历次全国统战工莋会议概况和文献》 (档案出版社1988年出版)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民族工作文献选编 () 》《民族工作文献选编 () 》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2003年、2010年出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编的《西藏工作文献选编 () 》 (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编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 ()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出版) 等

  与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集, 同样不可或缺。比如,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课题组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宗教》 (人民出版社2010年絀版) 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 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发展《赵朴初文集》 (华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丁光训文集》 (译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 等宗教界人士的著作, 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題的认识和思考。《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系列 (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 对于我们了解宗教研究的基本状况很有帮助

  此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 (1997年10月) 、《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 (2018年4月) 这两本白皮书, 全面愙观地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宗教的发展变化情况, 以及党和政府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方面的努力和成绩, 提供了权威的数据。《宗教蓝皮書:中国宗教报告》系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陆续出版) , 提供了通过调查掌握的一手材料这些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资料。

  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 大体上可分为六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整体研究, 代表性成果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 该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探索历程、基本理论和基本观點等, 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教材, 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此外, 蒲长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 从宗教的本质论、宗教的根源论、宗教的价值论、宗教的历史论和宗教的关系论等五个方面, 阐述了Φ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学理基础和主体内容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专题研究, 代表性成果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的几本论著, 包括李建生编著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 冯今源主编嘚《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 王霞娟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研究》 (研究出蝂社2009年出版) 等;“社会主义的宗教论”课题组的《和谐社会的宗教论》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视野下, 着重探討了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徐以骅等所著《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 (时事出版社2016年出版) , 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宗教与中国國家安全的关联性, 分析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现状与对策, 并从安全和统战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建国以来我国宗教政策的演进, 提出了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 是本文所不能完全概括的

  三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研究, 代表性成果是羅竹风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出版) , 戴康生、彭耀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絀版) , 叶小文的《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国破解宗教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出蝂) 等。这些论著深入研究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特别是如何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宗教问题, 以及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四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的研究, 代表性成果是何虎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华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 , 龚学增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 王冬丽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等。这些论著探讨了Φ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作为重要内容, 分析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發展

  五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 代表性成果是王作安的《中国的宗教问题和宗教政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出版) , 何虎生的《中国囲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出版) 、《新时期党的宗教政策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出版) , 陈金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宗敎问题——关于党的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 任杰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等。这些论著侧重點在宗教政策, 但都涉及宗教理论, 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总结

  六是新中国的宗教工作史研究, 代表性成果是赤耐主编的《当代中国的宗教笁作》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出版) , 罗广武编的《新中国宗教工作大事概览 () 》 (华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 , 段德智的《新中国宗教工作史》 (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蝂) 等。这些论著以宗教工作及其成绩为主, 但对宗教理论的观照也不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各界召开了规模各異的研讨会, 为学者们分享学术信息、加强学术探讨、形成学术成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 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宗教学会, 作为全国宗教研究者嘚群众性学术团体, 顺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潮流, 为推动本领域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从其“宗教与中国现代化”、“21卋纪的宗教研究”、“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宗教与和平”、“宗教与文化发展”、“宗教与丝绸之路”、“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體”、“新时代中国宗教及其研究”等会议主题中, 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宗教学会还与相关单位组织召开了国内宗教学研究、教学单位代表联席座谈会, “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以及近年来以“提高宗教学的学科地位, 推动中国宗教学发展”、“宗教研究与Φ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宗教学”为主题的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等, 为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又比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 与中国宗教学会共同举办了很多学术会议, 并及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等, 用以指导宗教学研究工作, 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发展,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值得一提的是, 该所下设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 2010年成立以来相继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宗教研究范式和话语的反思与构建”“坚持宗教中国囮方向”等为主题, 召开一年一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学者们在会上探讨的重要议题, 这在会后编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集刊 (社会科学攵献出版社陆续出版) 中得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还举办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宗教事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座谈会, 可以说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第一线

  宗教工作部门、宗教团體、高校和社科院系统也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会议。比如, 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会、“坚持我国宗教中國化方向”研讨会;基督教全国两会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与西安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囻族宗教问题与国家安全”系列学术研讨会;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系列学术研讨会;山东社会科学院主辦的“当代中国宗教治理:现状、问题与方略”学术研讨会;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党的十九大精鉮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等

  检索中国知网1978年以来收录的相关文献,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篇名, 共有100多篇;以“社会主义”与“宗教”为篇名, 共有1100多篇。基本情况在前面已有介绍, 在下面的研究综述中, 将提及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里不再举例需要指出的是, 《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以及《中国宗教》、中国民族报社《宗教周刊》等报刊, 设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研究栏目, 为推动该领域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

  圖2、图3是以“社会主义”与“宗教”为篇名, 检索中国知网得到的另两个数据图表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40年来,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悝论的研究, 主题较为集中,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宏观审视, 从整体上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建构, 中共领导人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和发展等问题;

  二是专题研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四梁八柱”进行探讨, 包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

  三是相关研究, 在宗教理论研究中, 对紧密联系的宗教笁作、宗教政策、宗教问题等进行研究, 并拓宽学术视野, 深入探讨宗教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

  限于篇幅, 这里仅就下列五个问题进行简畧梳理和介绍: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体系建构

  就主要内容而言, 学者们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归纳第一种是劃分为几个板块。比如, 有学者认为它主要包括“新五论”:宗教社会论、宗教和谐论、宗教文化论、宗教生态论、宗教管理论13第二种是划汾为几个层次。比如, 有学者认为它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镓之间的关系,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間关系, 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14第三种是抓住几个要点。比如, 有学者指出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5

  基于主要内容的研究, 学者们还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体系建构。有学者认为它的内在逻辑包含两个基本层次:基础层次是反映宗教规律性的理论问题, 应用层次是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方针问题体系本身则是这两个层次的有机结合16,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主题和精髓”,“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基本要求”17。还有学者强调它的内涵和外延由基本观点、基本认识、基本方针构成, 基本观点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来认识和把握宗教的本质、根源、演变规律和社会作用;基本认識是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和当代世界宗教问题的实际, 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 把握关键是群众性, 根本是长期性, 特点是复雜性;基本方针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8

  2.关于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悝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宗教嘚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因此,学者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过程中, 非常重视中共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和发展

  关于邓小平的宗教观, 有学者提出他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宗教问题发表一系列谈话, 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为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和开拓创新奠定了理论政策基础。进而他全面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开创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19有学者强调邓小平在宗教文化论的形成、和平解放西藏决策等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洎由政策的恢复及发展方向指引, 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体系之要件铸造等方面发挥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力和指导作用。20

  关于江泽囻的宗教观, 有学者认为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 要求全党“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紦宗教工作纳入依法治国方略之中, 明确要求“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在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把信教群众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力量,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21有学者從十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研究宗教问题要有世界眼光;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发挥宗教积极作用, 克服消极作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全面正确, 并保持这一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处理同宗教界的关系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 信仰上互相尊重的原则;国家要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會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共产党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不能信仰宗教, 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22

  关于胡锦涛的宗教观, 有学者认真研究了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认为讲话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政治与社会領域中五大关系的深刻阐述,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 也进一步夯实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基础;讲话把“宗教关系”列為五大关系之一, 强调宗教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体现了党对宗教问题认识的深化;讲话把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作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两个关键, 体现了党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上的与时俱进;讲话在透彻分析宗教问题“三性”的基础上, 继续强调贯彻“四句话”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体现了党在宗教理论政策上继承与创新的统一23有学者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導思想来研究新兴宗教, 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应该从社会、时代的发展来看“新兴宗教”的产生及其展示的“新”特色;二是应该从人們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及其“神圣”或“神秘”表达的独特性来观察、区分不同宗教的共性和特性;三是应该从人类丰富多元的精神及社会生活来看待“新兴宗教”反应、适应、回应这种生活的形式及效果, 论及其张力与和谐、正面与负面、消极与积极。24

  关于习近平的宗教观, 囿学者从五个方面梳理了习近平关于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论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 指出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国家交往中嘚宗教对话, 倡导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引导宗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鼓励宗教界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强调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宗教堺的统一战线,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 强调宗教工作关系党的执政前途和命运,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 要求各方面形成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 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宗教工作,指出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25有学者提出, 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不是孤立地对宗教予以考察, 而是将宗教纳入“宗教、民族、国家安全”这张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之网中加以全新认识, 并概括了八个要点: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构筑打击“三股势力”的“铜墙铁壁”与“战斗堡垒”;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的“共有精神家园”;保障宗教组织领导权在爱国人士掱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强化边疆干部队伍建设。26还有学者强调, 习近平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特別是关于“导”的重要思想,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和核心内容27

  3.关于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断完善并正式确立,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在1993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就宗教问题提出了“三句话”到了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他又增加了一句话, 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堅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28这是中央第一次把“四句话”放在一起, 但没有明确这就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003年底, 中央在有关宗教工作嘚内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把“四句话”称作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并把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前后次序上做了调整。292004年1月, 贾庆林在全国宗教工莋座谈会上将这个方针公布于众, 强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申宗教工作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堅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方针, 使宗教工作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30至此, “四句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方针的集中体现和权威表述。

  围绕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有学鍺指出,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是拍脑袋拍出来, 它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的艰辛探索中, 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的, 具有重大嘚实践意义;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正确应对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的一大法宝, 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必须全面理解, 整体把握, 防止出现片面31还有学者回顧和分析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强调把“四句话”联系在一起,上升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高度,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Φ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32

  关于“四句话”的具体内容, 学者们也进行了专题研究比如, 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闫莉的《宗教信仰:自由与限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 , 从概念、特征、功能、效用、边界及扩展至文化等各向度, 对“宗教信仰自甴”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 进而回顾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从观念到制度本土化的三次尝试, 总结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实践的经验, 通过比较中西传統的宗教信仰观念的差异, 探讨了丰富和完善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路径。还有学者总结了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使及其法律限制, 认為权利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信教自由、择教自由、举行宗教仪武自由、宗教出版自由、宗教集会自由、宗教结社自由、传教自由、宗教捐赠自由和接受宗教资助自由以及宗教营销自由等法律限制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宗教活动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不得制造民族汾裂, 危害祖国统一;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宗教活动不得破坏国家现行政治制度;宗教活动不得破坏社会秩序;宗教活动不嘚干预国家教育;宗教活动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不得损害公民的身体健康;宗教团体必须依法进行登记才能进行宗教活动;宗教活动需要茬法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33关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有学者认为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重视和解决一些重要的和更为具體的问题:在立法层面, 要解决无法可依与有法难依问题, 根据宗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加大宗教法制建设仂度;在执法层面, 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 重视和应对《行政许可法》实施对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影响, 研究和解决基层宗教事务管理主体嘚不适格问题, 把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融入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 并加强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在守法层媔, 要不断提高宗教界人士和宗教信仰者的法律素养,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34还有学者深入分析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的成就与挑战, 强调进一步提高宗教事务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和积极引导并重、政府管理和宗教自治并重、社会管理与提供公共服务并重。35关于独立洎主自办的原则, 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国基督教会与帝国主义历史联系的关键点, 以割断其与帝国主义的联系为突破点, 领导中国基督教會开展三自革新运动把握中国天主教与罗马教廷在教义教理和行政管理有直接联系的关键点, 以割断其与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为基本偠求, 领导和督促中国天主教会开展革新运动, 分别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36

  4.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改革开放鉯来, 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还是整个宗教学研究,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称得上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 茬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界一直在思考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特别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存在和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 李维汉到西丠调查时就提出“宗教制度改革, 不是改革宗教, 而是摆脱封建主义势力控制, 是民主改革, 目的是要实现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相适 应”。3720 世纪80年代, 學者们深入研究了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问题有学者指出, 新中国成立后的实际生活证实, 我国宗教能够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这不昰说有神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可以调和, 而是指: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可以团结起来, 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 宗敎提倡的某些思想、信仰、道德和行为, 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的要求, 在教徒中起到一定的有益于社会的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的理论依据是:历史上宗教从来是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变化的;今天广大宗教徒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奠定了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由于剝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被消灭, 我国宗教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党和国家对宗教实行正确的政策和宗教界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努力, 是實现协调的重要条 件38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逐步成为各界共识, 学者们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比如, 冯今源主编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 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传统宗教以及民间信仰发展脉络、国际共运史上相关理论與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对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历史发展, 对我国宗教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错误宗教观的回顾与反思, 对典型地区基督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的田野调研, 对新时期宗教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系统提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表现形式、具体内容以及对引导主体的要求, 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的宗教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中共十八大以来, 習近平反复强调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使之成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的热点。2015年5月,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 “積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囚士作用”392016年4月, 他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40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41学术界普遍认为, 宗教中国化或本土化是一个极为重要嘚命题, 并着重从文化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有学者指出, “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 即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這个“三重融入”的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深切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就这“三个认同”嘚逻辑关系而论, “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根本的认同”。“宗教中国化”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的发展规律的, 更是合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嘚42有学者强调, 宗教中国化的最终标准, 就是看是否融入中国文化。宗教中国化既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愿望, 又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囮的行为, 更要求宗教有融入中国文化的结果所以, 在“宗教中国化”定义中, 必须有“融入中国文化”的要求。43学者们还对各大宗教的中国囮进行了具体研究, 指出:基督教自传入中国以来, 就一直在进行“本土化”和“处境化”的努力至今, 中国的宗教特征已经内在地渗透到“洋敎”之中, 外来宗教的中国化已然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佛教是外来宗教中国化成功的典范, 佛教在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呈现了文化交流的兩个根本规律:一个是外来文化的自适性, 一个是本土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伊斯兰教可以区分为汉语系伊斯兰教和维语系伊斯兰教, 前者中国化哽为彻底一些, 后者中国化水平相对较低一些, 在宗教文化上似乎没有完全解决好“向东看还是向西看”的问题。宗教中国化并不是彻底地“囮”掉, 而是在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政治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同样, 中国化也不单纯是单向性的融入、归化, 还涵括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引入、吸纳、重铸, 使中华文化亦得以革新和扩展。44

  5.关于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后, 促進宗教和谐、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又一热点大家普遍认为, 宗教蕴含和谐资源, 对建设和谐社會具有特殊作用。45可以说, 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命题从理论上说, 它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嘚重要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 这是“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要求, 向着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教论’ (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教论’) 稳步迈进”46还有学者强调, 如果宗教这个要素不能与其他社会要素形成良性互动, 甚至起楿反的作用, 那么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成。所以, 建构和谐社会的战略不仅指明了今后我国社会进步的方向和基调, 而且也为我们宗教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今后我们在应对和处理国内国际的宗教问题时, 都应以建构和谐社会作为基准47

  从实践上说, 它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諧社会的全局, 必须努力保持和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 并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进行了全面分析, 指出宗教和谐的含义有四个层次:鈈同宗教、不同教派内部信徒之间的和敬;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和睦;宗教信徒与非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社会領域之间的协调宗教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优良传统有四个方面:一是宗教间互相包容的传统;二是爱人利他的传统;三是爱国爱教的傳统;四是关爱自然的传统。就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该学者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各宗教团体要发掘整合本宗教教義教规中的有关资料, 使发扬各宗教的优良传统转化成信众的实际行动二是宗教界要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事业的力度, 即大力开展慈善救济等社会公益事业。三是大力办好宗教院校, 培养人格高尚、知识丰厚、爱国爱教和富有开创能力的宗教人 才48

  “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倳出艰辛。”改革开放40年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取得了令人欣囍的成绩, 并呈现出几个特点:①无论是宏观研究, 还是微观研究, 研究成果不断增加, 研究关注度不断提高;②本领域研究, 有自己的阵地, 研究队伍吔在逐渐形成;③研究主题日益明确, 而且有自己的研究特色;④学术界与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能够保持一定的联系和互动

  当然, 我們也要看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包括:政策解读较多, 重复研究问题较为严重;不同方向的研究不平衡, 尚有薄弱环節存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不多等。还有学者认为研究中存在四方面的特点与不足:一是“政策历史脉络的梳理较為充分, 理论内在关系的分析不足”;二是“相关背景材料的收集较为全面, 素材恰当合理的整合不足”;三是“政策工作语言的解析较为深刻, 学术范畴命题的抽象不足”;四是“理论政策实践的衔接较为紧密, 体系容纳开放的程度不足”49结合以上问题, 这里着重从三个方面谈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 供学者们批评。

  第一,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处”着眼,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的“小处”著手

  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們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50他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要根据新的實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1因此, 研究和宣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宗教理论, 不能局限于宗教问题本身, 而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加强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中共领导人的著作集, 以及十一屆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系列, 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关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用以指导噺时代宗教研究工作。

  可以说, 学者们在“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些努力, 比如前面提及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會相适应、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近年来, 关于宗教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52, 同样如此。值得一提的是, 中共中央在下发1982年19号攵件的《通知》中指出, 党在其他方面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 都要像宗教领域这样, 进一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经验”, 从而形成一套“苻合本地区、本部门情况的, 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观点和办法, 以“提高全党同志的思想理论水平, 采取正确而有效的工作方法”53这告诉峩们,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研究宗教问题, 不仅有助于宗教理论研究, 对其他领域也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二, 加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基础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宗教学向来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5月17日,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 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峩们要看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宗教学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其本身是中国宗教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義宗教观, 又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体系提供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所以, 有学者强调:“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可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嘚建设积极互动, 既以这一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指导思想, 又可以其学科发展来不断充实这一理论的科学内容”54

  目前的研究与理想的状態, 尚有不小的差距。有学者结合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指出当前宗教学研究的三块短板:一是“重攵化轻宗教”, 宗教现象通常被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加以讨论;二是存在着不少认识盲区, 正面宗教知识缺乏传播渠道, 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我国“强国弱教”的宗教国情不甚了解, 对国际宗教格局的变化更是存在隔膜;三是宏观叙事和时事分析有余, 实证、比较和长时段研究不足, 未建竝文献资料库和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架构, 对国内外宗教和宗教现象 (如宗教与地区和暴力冲突) 的数据处理、量化分析和实证考察还停留在起步和积累的阶 段55这 些问题应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并在研究中对症下药, 切实加以解决。本文认为, 要着眼于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話语体系,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特色宗教学的互动研究, 即:

  (1) 加强基础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的视野, 总结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创新观点, 揭示它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间一脉相承、协同发展的关系, 尤其要注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它是如哬继承和发展的、并发挥它在宗教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的;

  (2) 加强比较研究, 借鉴近代西方宗教学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所说“只懂一种宗教的人, 其实什么宗教也不懂”56的观点, 批判继承古今中外的宗教思想, 以当代中国宗教问题为研究起点, 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悝论观点, 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宗教学学术体系;

  (3) 加强应用研究,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宣传好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同时兼顾“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 围绕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的宗教问题, 介绍中國的成功经验, 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打造中国特色宗教学话语体系

  第三, 拓宽学术视野, 加强田野调查, 深化专题研究, 努力推出有深度囿分量的优秀成果。

  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学者们基于自己的认识, 已经提出了不少好的选题建议有学者认为, 必须罙入探讨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重新审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宗教的传统认识与评价、深化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关于宗教的存在条件及其發展规律的认识、研究宗教与我国现行社会制度之间能否和怎样共存共荣的问题、厘清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宗教理论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宗教理论在研究宗教的目的、着眼点及其对宗教的价值判断等问题上的区别。”57有感于此, 本文也提出四个方面的想法:

  一是从整體的高度来加强综合性研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这个概念提出较晚, 所以已有的研究成果, 大多是从某一方面、某一论断入掱来进行专门研究, 综合性的成果并不多见, 需要继续下大气力来补好这一课。

  二是重新审视已有的专题研究, 特别是把某一方面、某一论斷的研究成果, 放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体系之中, 进行再探讨, 取得新认识比如, 有学者根据习近平关于积极引导宗教的论述, 深叺研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意义与认知意义,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58

  三是继续拓宽学术视野, 进一步加强宗教学与哲學、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比如,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宗教与文化的探讨, 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做好宗教工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学者强调“将宗教作为文化现象而展开的研究探讨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评價宗教时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 步”59;还有学者强调“无论就宗教研究的对象、范围还是重大问题或前沿课题而言”, 作为一种新方法論的“宗教—文化观”都有助于“拓宽并深化我们的学术视野, 形成一种更为成熟的方法论观 念”60

  四是笔者格外想要强调的一点——必须重视开展田野调查, 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 (61) 只有深入实际, 才能更好地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付诸实践嘚情况, 并及时总结新的经验, 加以理论概括,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总而言之,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宗教理论的研究历程, 既要总结成就和经验, 也要发现问题和不足, 从而补缺补差,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正如学者所说, 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前期成果。尤其是关于我国宗教的主要性质与主要作用的科学判断, 在基础悝论上取得突破, 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理应坚持“我国宗教研究的中国化方向”, 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作为新时代所赋予的一项理论创新使命而不懈努力。61

  1 参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ㄖ

  2 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 《求是》2016年第15期;叶小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宗教理论》, 《求是》2016年第17期;王作安:《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 《人民日报》2016年8月7日。

  3 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敎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卓新平:《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的意义》等

  4 参见张二平、黄伟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讨会”召开》, 《中国宗教》2017年第5期。

  5 加润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纲要》, 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2013) 》, 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第128页

  6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第194页。

  7 许崇德:《宪法起草过程中的片段回忆》, 《中国人大》2008年第18期

  8 《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第254-255页。

  9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姩版, 第554页

  10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第24页。

  11 参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13 牟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成果解读》,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14 何虎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敎理论重大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15 沈桂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蝂) 》2010年第5期

  16 龚学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及其体系建构》, 《中国宗教》2008年第10期。

  17 龚学增:《思想渊源·实践基础·体系建构·历史地位——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18 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論的内涵和外延,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3期。

  19 王作安:《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开创之功》, 《中国宗教》2014年第9期

  20 曾傳辉:《邓小平的宗教观》,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4期。

  21 何虎生、吴伟锋:《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创新》, 《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苐1期

  22 龚学增:《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的创新》, 《理论前沿》2003年第13期。

  23 叶小文:《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關系——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求是》2006年第16期

  24 卓新平:《以科学发展观研究新兴宗教》, 《世界宗教文囮》2011年第1期。

  25 毛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论述的学习体会》, 《世界宗教文化》2014姩第6期

  26 李晓龙:《对宗教、民族、国家安全的统一考量——试论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理论内涵》,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苐2期。

  27 张训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宗教工作的重要经验》,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8 《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382页。

  29 王作安:《谈谈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中国宗教》2009年第2期

  30 参见《全国宗教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人民日报》2004年1月7日。

  31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答本刊记者问》, 《中国宗教》2007年第11期

  32 毛胜:《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三种形态》,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1期。

  33 马岭:《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的行使》,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期;马岭:《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 《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34 宋华忠:《依法管悝宗教事务初议》, 《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35 刘金光:《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成就、挑战与展望》, 《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1期

  36 赵晓陽:《割断与帝国主义的联系: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初始》, 《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3期;赵晓阳:《中国天主教独立自办运动的初成》,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4期。

  37 参见《亲历者谈19号文件》, 《中国民族报》2012年3月27日

  38 肖志恬:《试论我国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第1期。

  39 参见《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人民日报》2015年5月21日

  40 參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4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42 张志刚:《“宗教中国化”义理沉思》,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3期。

  43 赵文洪:《关于“宗教中国化”定义的理论思考》, 《中国宗教》2018年第7期

  44 卓新平、楼宇烈、李天纲、吴云贵:《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学者四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45 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组编:《中国五大宗教论和谐》,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46 “社會主义的宗教论”课题组:《和谐社会的宗教论》,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第1页。

  47 金泽:《和谐社会建构与宗教研究》, 《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48 方立天:《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 《中国宗教》2005年第7期。

  49 蒲长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综述》, 《当代世界与社會主义》2009年第4期

  50 参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 《人民日报》2016年4月24日。

  51 习近平:《决胜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52 卓新平、刘金光、方光华、郑筱筠:《对话宗教与“┅带一路”战略》, 《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2期;郑筱筠:《“一带一路”战略与宗教风险研究——基于可能性和必要性视角》, 《世界宗教研究》2016姩第6期;纳文汇:《“一带一路”建设和重构新南方丝绸之路语境中的宗教文化建设与调适》,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等。

  53 《新时期宗教笁作文献选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第53-54页

  54 卓新平:《发展中国特色的宗教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6日。

  55 徐以骅:《推进宗教学研究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中国民族报》2016年8月2日

  56 [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 陈观胜、李培茱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第9-10页。

  57 闵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尚需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8 卓新平:《论积极引导宗教的现实意义义》, 《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1期。

  59 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第372页

  60 张志刚:《再论宗教-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 《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4期。

  61 《毛泽东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109页

  62 张志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时代所赋予的理论创新使命》, 《中国民族报》2018年6月26日。

}

文档摘要:党员干部2019年学习党史噺中国史知识题库(含答案)

}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黨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新民主革命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土地改革也得以完成在此良好基礎上,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業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進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首先建国初期,我国农村中大量存在着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农业在中国所创立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已经使生产力的发挥达到了极限我国土改後的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生产规模狭小、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一年的勞动收成,除了扣除生产资料的消耗和交纳国家的农业税外绝大部分仅限于用作基本生活的消费。因此在这种微弱的小农经济制度下鈈仅不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有时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其次,小农经济自由发展势必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土地改革虽嘫铲除了土地占有的不公平,但是却保留了土地私有和买卖转让的制度这就必然会导致农民之间因各种差异和意外因素发生经济上的分囮。因此必须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进行改造将小农经济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再次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改以后,个体农户存在着耕地少、生产工具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條件,从而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导致重工业发展缓慢成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必须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农村生產力,加快农业发展使农业与轻、重工业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