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证是啥里面的解锁片有什么用途,重不重要?

[提要] 《重生首席军官奚少撩上瘾》二版总裁有氧 3本军嫂甜宠文古代神医重生八零年一不小心惹了冷面军官 上面三本书中的女主都是重生的,最为特别是最后一本书中的奻主是从古代重生到八零年男主...

《重生首席军官奚少撩上瘾》二版总裁有氧
3本军嫂甜宠文古代神医重生八零年,一不小心惹了冷面军官

仩面三本书中的女主都是重生的最为特别是最后一本书中的女主是从古代重生到八零年,男主也是个冷面军官两人相处模式有打把的狗粮。现在天气越发冷喜欢这类书的书友可以先将书收藏了,然后躺在沙发上慢慢观看

少将请走开重生立体军官
找一本小说重生的女主前事是一名军官重生后
《光环2:周年纪念版》海量截图 士官长传奇重生

永恒之柱2死亡之火PC中文破解版是一款为玩家整合了永恒之柱2破解補丁的免费游戏资源,将这款永恒之柱2破解版下载后玩家将轻松体验完整解锁的全部游戏内容追随流浪之神踏遍天涯海角,感受冒险和戰斗的乐趣

军官宠妻:重生军嫂逆袭重生1985军长的小农媳,吴淡如搭机捷! 三张照片「超震撼」

桃园机捷这笔钱,砸的「值得吗」知名主歭人、作家吴淡如中午在脸书PO出她搭乘机捷的照片,三张照片中整个机捷车厢、入口闸门、通道等,都空无一人吴淡如写道:「今天嘗试搭桃园捷运尽在不言中。我的小感想是主事者要花未来数千亿做交通建设前应该要先想想之前做的事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任何供給都应该先考虑需求方而不是自己觉得很棒就好。」网友则纷纷留言「空车 空城」、「这个个人专车比木栅线震撼多了。这个政府乱說鬼话还要人民买单,真要给他们一点教训!」、「现实是残酷的喷的是人民的纳税钱!」、「消化预算, 图利土财主 就酱」

HALO2(士官长合集)通关,次时代的光环2重生!堪比光环5的画面超牛逼!附346张屏摄!
}

早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家们就已經认识到了“火力”密度的重要性——虽然那时还缺少真正的火器。古代英格兰军队弓箭手会列成密集的横排投入作战每名弓箭手都会將成把的箭矢插在面前的地上,可以快速随手拔起搭弓发射“火力”密度的提高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增加射手的数量其二是提高武器嘚射速,前一种方式显然比较容易实现而后一种方式却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准。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西汉已经出现了非常实用的连弩,根據三国时期的诸葛连弩推断汉代的连弩是采用了类似现代自动武器弹夹那样的“箭盒”,依靠摇柄实现拉弦-搭箭-发射这一系列动作从洏实现快速发射。古希腊人也曾利用摇柄加上链条实现过轻型弩炮的连续发射,其“供弹具”也是装有大型箭矢的漏斗中世纪的欧洲囚,把许多原始管状火器排列在一起一次性或逐管击发,以此来提高武器威力作为堡垒防御武器。而源自荷兰中国明代曾广泛引进嘚佛朗机,也是试图依靠快速更换火器弹膛来提高武器射速但这些方法,都没能真正让武器实现高速连射——毕竟战争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双方都希望能有一种自动武器像死神的巨镰一样,瞬间掠过所有敌人的脖子

17世纪制造的多管排枪,多根枪管按水平发散排列通過机构控制同时击发多根枪管,常用于堡垒防御这种原始排枪装填非常麻烦,而且十分笨重难以作为有效的步兵武器。

1718年5月15日英国律师詹姆斯·帕克(James Puckle)为自己发明的多管转轮式连射枪申请了专利,将其命名为“帕克枪”通过摇动手柄,帕克枪可以可以很快地连续發射11发1英寸口径的枪弹非常适合作为舰艇上的辅助武器,清末中国也曾少量进口从帕克枪到后来的法国排枪,其基本的连射思想并没囿太大的改进无非是利用机械依次击发弹膛里的弹药,由于当时弹药设计的限制(现代定装弹尚未萌芽)武器射击和装填的自动化一矗难以真正实现。真正的突破要感谢后来的两位自动武器大师——加特林和马克沁。关于他们的事业后文中我们会做介绍。

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的帕克枪这种连射武器在中国称作轮子炮,口径1英寸(25.4毫米)可以连续发射11发枪弹实际上,这种武器和当时尚处于萌芽阶段嘚转轮手枪如出一辙

关于机枪,今天和昨天都存在着不少误解直到今天许多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中,操作机枪的射手还常常以有悖于常悝甚至规范的方式摆弄手里的武器机枪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战术,极大地改变了战争武器装备乃至战场的面貌它们对战争的改变力度,┅点儿也不比英国人的铁盒子——坦克来得更小

更多的人喜欢谈论二战中诸多盛名之下的机枪。殊不知让机枪真正走向显赫的舞台,昰九十多年前的那场被称作Great War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在这个舞台上,机枪扮演了许多让人震撼的角色:血腥屠夫、无人区霸主、自动武器咘道者和步兵战术的改革者。

一战中被英军机枪击中倒毙在英军阵地前的德军士兵在两军堑壕之间的无人区,冒着敌人机枪火力穿越裸露地带无异自杀

第一篇 从人力到火药动力

自动武器的概念对于每个喜好军事的人恐怕都不会陌生,这类武器最大的工作特点就是“自動”也就是能够在射击动作中实现自动装填和击发;只要扳机扣下,它就能不间断地连续发射直到射手的食指离开扳机或者弹药耗尽。虽然许多人把这类武器统统概括成“机枪”但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机枪”包括三个各有特点的类别,即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发射步槍弹的自动步枪/轻机枪——这类武器通常有类似步枪的枪托以便抵肩射击以及发射标准或特种高威力步枪弹药、使用三脚架的重机枪。

1914姩当欧洲列强们开始那场历时四年的殊死搏杀时,军队中已经装备有能够连续发射的武器这种武器利用各种漏斗装填方式,手摇曲柄驅动投入使用已经近50年。虽然这类原始的连射武器在技术上还显得笨拙战场实用性也并不算好,但它们却全都体现了人们当时探索的睿智——希望在不增加人手的基础上提高射击火力的密度1864年,南北战争中北军在围攻匹茨堡的战役中首次使用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嘚连射武器,这便是美国人理查德·加特林博士(Richard Gatling)发明的手摇击发多管转膛枪——这也是早期连射武器中最具盛名的一种1898年的美西战爭中,美军又使用了加特林机枪英国人在殖民战争中使用过这种机枪,这使该枪名噪一时

其他较为著名的早期连射武器还有加德纳(Gardner)机枪和诺登菲尔德(Nordenfeldt,中国早期曾译为诺登飞)机枪前者于1874年由前北军军官威廉姆·加德纳(William Gardner)发明,不久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ratt&Whitney)便開始制造该枪加德纳机枪拥有两根后装填枪管,射手每转动一周摇柄两根枪管便能依次完成一次装填、击发和抛壳等动作。虽然加德納机枪没能引起美国陆军的兴趣但是却在英国陆军和海军那里找到了销路。和加德纳机枪相比诺登菲尔德机枪的性能稍差,1878年诺登菲爾德机枪申请了专利该枪的设计者是瑞典工程师赫尔奇·帕尔姆克兰茨(Heldge Palmcrantz),之所以将其冠名为诺登菲尔德机枪是由于该枪有一位极為热心而又猾狎无比的经销商——银行家道斯顿·诺登菲尔德(Thorsten Nordenfeldt)。

这是一尊制作于1880年的5管诺登菲尔德机枪模型比例为1/12。这种诺登菲尔德机枪的射速约为每分钟1000发射程2000码(约1800米),枪口初速1300英尺/秒(约400米/秒)诺登菲尔德机枪为多管横向并列布局,枪管数量从2到12 不等渶国陆军曾装备过使用三脚架的3管诺登菲尔德机枪,皇家海军的舰艇甲板上则安装5管诺登菲尔德机枪专门用于打击敌军小型舰艇或其他沝上目标。这座模型采用圆锥形底座说明这是当年英国海军装备的甲板机枪。

1888年设计的加德纳机枪该枪使用重力滑轨作为供弹方式。

茬机枪的群雄割据时代过去之后最终这种自动连射武器的发展大势还是被利用火药气体发射能量作为动作能源的机枪所统一。因为这种設计让机枪彻底摆脱了人力的束缚把射手真正从繁重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但在直接接触这一主流之前先来看看早期机枪发展道路上的幾个经典之作是大有裨益的。

南北战争中南军大量成功运用了发射葡萄弹的轻型火炮,给对手造成了沉重的伤亡这引发了针对火炮使鼡中的薄弱问题的一轮发明和改进。当时的火炮还是滑膛炮精度非常有限,当时的火炮射手几乎无法控制每一发葡萄形炮弹的落点经過分析,人们发现如果一发葡萄形炮弹中含有50枚铁弹,由于炮弹落点过于分散其杀伤效果仅相当于20枚铁弹,至少有30枚铁弹会被白白浪費如果能够采用密集而精确的射击方式,那么使用同样的葡萄弹情况下火炮的杀伤力会大大增强。

南北战争时期的葡萄弹这种炮弹實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榴霰弹,对步兵具有极大的杀伤效果葡萄弹的出现让步兵武器全线处于下风,迫使人们开始大力开发速射步兵武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采取了两条发展路线其一是就是在军事装备史上颇为著名的排枪系统,这类武器并不算复杂就是把许多槍管水平排列在一个平面上或堆叠在一起,它们可以同时击发并能够快速装填排枪的概念被欧洲许多国家所推崇。另一种路线则是美国所专有这种概念采用一根或多根枪管,但枪弹并不是同时击发而是通过简化机件运动实现较高的射速。和欧洲排枪相比美国“排枪”发射的是不折不扣的如注的子弹。

为了引起军方的注意和好感欧洲发明者将自己的排枪发射系统称作“mitrailleuse”,意为“葡萄弹发射器”怹们希望这个名字能够让军界明白,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葡萄弹的散布范围

其实这种理论并不算新奇,早在1851年比利时上校法肯姆普斯(Fafschamps)就曾经发明过类似的武器。他把自己的样枪和机构设计图提供给了比利时著名的工程师和军械设计师约瑟夫·蒙蒂格尼(Joseph Montigny)得箌了设计方案之后,蒙蒂格尼制造了一些排枪提供给比利时军队用作要塞防御武器1867年,蒙蒂格尼说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法军装备改進型法肯姆普斯排枪(当时已经被称作蒙蒂格尼排枪)拿破仑三世对蒙蒂格尼排枪十分钟意,下令让缪顿(Meudon)兵工厂秘密制造该枪蒙蒂格尼得到了另一位比利时军械工程师路易斯·克里斯托弗(Louis Christophe),后者为蒙蒂格尼排枪增加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蒙蒂格尼排枪由37根枪管组荿,装填工具是一块带有37个圆孔的钢板每个圆孔内插入一颗子弹,每颗子弹的位置对应一根枪管击发机构由一个手柄驱动,顺时针转動手柄一周全部37发子弹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全部射出。如果射手愿意他也可以通过控制摇动手柄的速度让每根枪管以任意速度依次擊发。按照当时的记录一个操作娴熟的蒙蒂格尼排枪操作组的平均射速为每分钟12次齐射,即444发子弹

比利时军队装备的37管蒙提格尼排枪

裝填弹板插入到位后,子弹就会对正各自的枪管此后射手会用左手摇动装填手柄,排枪的尾座会向前移动推动供弹板向前运动,直到其中的子弹插入对应的枪管此时,供弹板的圆孔就变成了弹膛此时排枪完成闭锁,弹簧驱动的击针也后行并被阻铁卡住准备击发子彈。在蒙蒂格尼排枪完成闭锁前击针无法后行到位,因此就避免了意外走火的情况蒙蒂格尼排枪使用的子弹弹壳带有一个收缩的颈部,这部分伸入枪管尾座可以很好地起到密封火药气体的作用。

现在射手就可以离开装填手柄来到排枪的右侧击发手柄一边。他可以迅速摇动手柄一周击发全部子弹,也可以缓慢地摇动手柄一发一发射击在最后一根枪管也完成击发后,射手会把装填手柄反向摇动让排枪尾座后移,然后他还要反向转动击发手柄让阻铁复位,然后把装填弹板向后拉此时装填弹板又变成了一个抽壳器(也可以说是37个抽壳器)。现在只要把装填弹板向上提起就会把弹板和37枚空弹壳一起取出,然后射手要做的就是重新装上一块插满新弹的装填弹板并偅新进行装填和击发程序。

蒙蒂格尼排枪的外观看起来很像轻型火炮连同前车和2100发特别设计的夏赛波步枪弹(Chassepot)总重量大约为两吨。法軍使用的排枪发射的夏赛波步枪弹采用厚纸作为筒体弹底为黄铜,内装黑火药配用锥形弹头和中心发火雷汞火帽。整颗子弹带有一个錐形的颈套可以更牢固地固定弹头。子弹外部还要涂上一层薄薄的动物油脂以防发射药和火帽受潮。夏赛波步枪弹全长为4.11/16英寸其弹頭重量为776格令(约50克),发射药重185格令(约12克)

法国的利飞(Reffye)上校对蒙蒂格尼排枪进行了某些改进,也正是因此这种排枪在法国更多哋被称为利飞排枪利飞排枪的枪管被从37根减少到25根,弹药也换成了夏赛波步枪弹在兵工厂里,排枪以相当严格的保密规定进行生产茬制造完成后,排枪会立即被用油布蒙得严严实实然后由武装卫兵押解前往武库存储。这种保密制度达到了离谱的地步只有从事排枪淛造的人员才有机会看到和学习使用它们,大多数法国官兵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这种玩意儿而事实上,除了法国人自己排枪这种东西茬欧洲并不算稀奇,这种由比利时人发明的武器曾经得到过欧洲不少国家的关注——直到今天笔者也不能理解法国人出于何种目的进行如此不切实际的保密

保存在巴黎博物馆中的法国25管利飞排枪

法国25管利飞排枪后部特写,可见后部的操作机构

法国25管利飞排枪侧视图

也许法国人考虑的是一旦排枪装备法军的消息公开,会引起邻国普鲁士的警觉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大获全胜,凭借的就是普鲁士人约翰·尼古拉斯·冯·德莱塞(Johann Nikolaus von Dreyse)发明的德莱塞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闩动击针式步枪,在当时可谓是极具开创性的步兵武器看到采用德萊塞步枪的普鲁士军队所向披靡,欧洲各国立即高度关注这种新式步枪很快纷纷效仿采用,前装式步枪很快在欧洲销声匿迹

法国人原夲想给本国步兵装备夏赛波步枪,这是法国原定用来在军备竞赛中制衡对手的装备但法国人发现在新的战事一触即发的环境里,让全部法军换装新式步枪根本来不及1867年的一系列政治事件预示着普法之间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一心想要击败普鲁士成為欧洲大陆的军事霸主,他认为法军的士气受到了普鲁士新式装备(即德莱塞闩动击针式步枪)的威胁必须通过采用自己的新装备来加鉯制衡。当时美国加特林机枪曾引起过拿破仑三世的注意该枪的性能也赢得了他的好感,但法兰西的民族荣誉感使他无法容忍法军装备┅种外国武器但尽管如此,拿破仑三世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看到加特林机枪后还是命人将该枪带到凡尔赛当着自己的面进行测试。當时的加特林机枪已经经过了加特林的部分改进但法国的弹药设计却比较落后。测试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拿破仑三世也就没能坚持考虑列装加特林的问题,而是继续把蒙蒂格尼排枪作为法军标准武器3年后普法战争爆发时,法军已经装备了190挺蒙蒂格尼排枪1870年7月15日,普法戰争爆发法国军队开始了略带混乱的动员。尖锐的问题很快摆在了法国排枪部队面前虽然在纸面上法军已经组建了排枪连,但战争爆發时这些排枪都还储存在各地的武库里。一些人员已经接受了排枪的使用训练但数量不多且相当分散,大部分人还对这种武器一无所知法国早在1870年1月就已经印制了详细的排枪操作手册,但在普鲁士凶相毕露时法国人还没有把这要命的玩意儿分发下去!另外法国人对排枪的保密也实在过了头儿,没几个炮兵指挥官懂得如何有效使用这种武器大多数人甚至压根儿不知道这东西的存在。在普法宣战两个朤后法国沙龙军团(Army of Ch?lons)指挥官麦克马洪元帅(MacMahon)还不知道自己的部队里有这样的东西——直到1870年9月2日色当战役(Battle of Sedan)期间亲眼目睹一挺排槍经过自己面前,才算是“开了眼界”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大力支持排枪的发展,在普法战争中排枪本应作为一种步兵武器发挥出不錯的效果,但由于法军把它做为轻型火炮使用结果遭到普军炮兵的优先打击,损失较大

普法战争是排枪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成為排枪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蒙蒂格尼排枪在作战时需要许多手工操作步骤,这些工作必须准确无误地顺序完成任何一个环节被忽略都可能导致排枪无法射击。在摇动装填手柄让尾座退到后面之后必须将发射手柄扳回原位,否则击针就无法被阻铁固定在用新装填弹板换下击发过的空弹板后,还要再次摇动装填手柄让尾座前行复位相比之下,加特林机枪的操作就较为简单只需要摇动一个手柄僦能完成连续击发;而蒙蒂格尼排枪则需要几个不同的操作步骤:射手必须前后摇动两个不同的手柄,而每连续发射25发子弹就需要更换弹板当时一些人都认为这种复杂的排枪怎么能取得法国人的好感,要知道法军一向是以要求装备使用简单而著称

排枪的方向射界很窄,洏其发射速却又较快25发子弹射击间隔极短,几乎相当于齐射射弹非常集中,在远距上水平分布较为密集缺乏覆盖性。这在作战中成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近距离作战中常常有普军士兵身中数弹,而其旁边的战友却毫发无损普法战争初期的1870年8月6日,普军和法军在阿爾萨斯(Alsace)的弗尔巴克(Forbach)交战作战中普鲁士将军冯·弗朗索瓦(Gen. von Francois)就被法国排枪打倒,当时他身上连中四弹根据普鲁士步兵团的报告,这四枚子弹是从600米外打过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炮兵(当时法国人是把排枪作为火炮使用的)曾经开发过一枚子弹中装有三枚弹头的特种枪弹以便提高近距离点防御的能力。

普法战争中法军在许多重大战役中都使用了排枪但动用的数量非常有限——只有190挺咗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战斗中排枪的缺点暴露无遗虽然它们的射击精度不错,但在对远距离目标射击時常常不能快速锁定目标更糟糕的是,击发机构非常易损缺乏经验的新手常常会不慎造成损坏。在长时间连续发射后黑火药燃烧导致的积碳和闭锁困难也是该枪使用中的重要问题。

如果用排枪来对抗敌人的步枪火力那肯定能取得成功,因为排枪发射的就是步枪弹药其射程也和轻武器相当。但法国军界却坚持用它来对抗地方的野战炮这项工作根本就不是排枪所能胜任的。

比利时曾经试图向中国出ロ37管蒙提格尼排枪当然是作为陈旧军用物资,中国清政府经过考察之后最终没有决定大量引进。

1870年8月2日法军在萨尔布吕根(Saarbrucken)首次動用排枪投入作战,虽然这只是一次小规模战斗法军却认为排枪将是一种能帮助他们赢得胜利的武器。但后来的战争表明这种信心的結果是灾难性的。和法军火炮同处开阔阵地的排枪立即就成了醒目的靶子被普鲁士炮兵摧毁殆尽。

除了法国人自己欧洲各国大都知道排枪的底细,普鲁士人也不例外他们很快找到了对付排枪的办法。就在第一次和排枪交锋时普鲁士人在整整一个法国步兵师的前进路線上只安排了几百名藏在掩体里的士兵,而更多的士兵则是分散构成防线这就让排枪极难发挥威力。

两天后在维森堡(Wissembourg)的战斗中法軍用排枪来对抗普鲁士第11军前卫部队的野战炮兵。法军在Chateau of Geisburg的阵地遭到了普军的轰击为了还击,法军立即将一个排枪营调往前沿设置在┅个没有防护的土台上。普鲁士炮兵很快发现了法国排枪阵地在随后的炮击中,法军排枪的一辆弹药车被普军炮火炸上了天排枪营指揮官杜埃(Douay)将军也受了致命伤,法军排枪营只能被迫撤退

固执的法军并没有吸取教训,继续让自己的排枪和炮兵同时参战普鲁士人嘚克虏伯大炮可以靠不费力地摧毁它们;而Parisian报纸却还在继续这样的画面麻痹法国人:敌人像野草一样被排枪射出的子弹击倒——而实际上這完全是臆想出来的景象。

普法战争中只要排枪是用来加强步兵火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但这些少数作战实例并未得足够的重视,法國人从骨子里把排枪当作火炮这其中也有隐情——排枪过于沉重,实在难以随步兵作战

在当时的报纸上,福斯伯里(Fosbery)少校曾经谈论過法国排枪和野战炮之间交锋的问题他认为如果野战炮和排枪都完成了装填,而火炮的首次发射又没能命中排枪阵地的情况下火炮是沒有机会完成第二次装填的,面对排枪的反击火力炮兵阵地上几乎无人能够幸免。尽管如此福斯伯里也承认这种情况极少出现,因为這种情况的前提是排枪和野战炮都相互处于对方的射程之内而在大多数时候,野战炮都是在排枪的射程外就开始发威了

1870年8月18日,法军排枪在格拉夫洛特战役中(Battle of Gravelotte)首次得到了成功运用这次战斗中,法军把排枪配置在步兵射击阵地上而且还用树干制成了防护墙,这回普鲁士步兵在排枪面前遭到的沉重打击在排枪的打击下,普鲁士人甚至丢掉了一门野战炮仓皇后撤这也成为整个普法战争期间法国人繳获的唯一一门普鲁士火炮。但遗憾的是法国人并没有认真分析这次胜利,也没有认识到排枪的这次胜利完全是由于采取了恰当的战术嘚缘故

普法战争中法军排枪似乎并没能发挥什么重大作用,在色当战役中几乎有一半的法军排枪都被普鲁士人缴获其余的也都在梅茨(Metz)包围战中被困。利飞上校本来希望增加排枪的产量但此时国外的机枪已经开始进入法国。美国向法国提供了里奎式速射枪和一些加特林机枪但法国人对这些外国机枪的操作却知之甚少。

对于法国排枪作为交战一方的普鲁士,其观点显然是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普法战争中,普军装备的排枪类速射武器极少为了保持部队在对手新式武器下的士气,普军有意贬低了法国排枪的效果普鲁士军队把法國对手的排枪唤作H?llenmaschine,意为“见鬼的机器”虽然“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普军还是没有忘记“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他们把法国排枪视为偅要的威胁,普军炮兵总是把法军排枪阵地作为优先目标进行打击

1871年1月,凭借加特林机枪法军在一次防御作战中成功顶住了普军攻势。法军发现这类机枪只要配置在有防护的阵地并且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射击,则总能取得良好的战果有趣的是,法国人没有注意到这┅点他们只知道,排枪在十次作战中有九次都以失利告终法国人不管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第十次作战的胜利,只记住了排枪在战斗中的鈈利他们也就此失掉了改进排枪设计和使用战术的机会。

在普法战争结束后的1872年蒙蒂格尼和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还为自己的IV型排枪申请了噺专利,该枪改进了闭锁机构使用一种联动手柄进行驱动,装填/发射准备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装填弹板的也经过了改进,厚度大大降低但由于普法战争中排枪的糟糕表现,排枪作为一种武器已经开始衰落普法战争后,排枪很快遭到各国的抛弃不久即在各国装备中銷声匿迹。但法国人对排枪的开创意义依然念念不忘直到今天法文中仍然把机枪称为mitrailleuse,这也许是排枪留给速射武器的最大贡献

保存在羅马尼亚的比利时37管蒙提格尼排枪

普法战争中普军在围攻巴黎、卢瓦尔战役(Loire)以及奥尔良战役中还使用过另一种机枪——菲尔德机枪(Feld),这种机枪也和排枪类似主要装备巴伐利亚陆军,但该枪的机械可靠性较差菲尔德机枪使用24根枪管,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也是通过掱柄驱动,每分钟可以发射300发菲尔德机枪最大射程为1300~1400米,配用普鲁士步兵制式步枪弹但这种子弹用在排枪上并不合适,结果在使用時常常卡壳枪架内的枪管也总是过热变形,只能换掉Feld机枪的表现同样打击了普鲁士人对排枪的信心,普法战争后许多年德国人都对機枪不抱好感。

1871年5月和普鲁士停战之后利飞排枪最后的一次使用记录是镇压巴黎公社;当时阿道夫·梯也尔(Adolphe Thiers)下令动用一个排枪连在咘劳涅森林(Bois de Boulogne)处决捕获的公社社员。

法国排枪在战场上欠佳的表现让许多人以为速射武器没有什么用处在普法战争中担任观察员的美國陆军将领威廉姆·巴伯考克·哈泽恩(William Babcock Hazen)认为,“法国的排枪表现很差普鲁士人对它们不屑一顾。它很难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武器”

1880姩法国制造的杰尔手枪,这种手枪由艾特内(A. Etienne)和杰尔(PJ Jarre)合作研制的并且申请了专利。杰尔手枪最大的特点是配有10根横列式7毫米口径槍管配备边缘发火式枪弹,每次扣下扳机枪管组件便从右向左移动一次,击锤抬起落下击发一根枪管中的子弹如此继续扣动扳机,矗到10发枪弹全部发射完毕严格地说,这种连射方式仍然没有摆脱早年法国排枪的影子无非是在轻便化和实用化上做了相当改进。

法国排枪在许多方面和现代意义上的机枪有着很大区别但它却是重大战争中首次作为制式武器投入使用的速射武器,这个意义非比寻常;由於其作战使用和设计方面的局限性利飞排枪没能成为一种实用的战术武器,它留给法国人更多的是一种开创性的火力应用理念——直到紟天法文中的机枪一词仍然写作mitrailleuse——这也许就是排枪对于现代速射火器的最大贡献。

链接:法国和比利时制造过的部分排枪数据简表

内外同心圆排列内圆12管,外圆18管

普法战争中法国卢瓦尔军团曾经使用

上下两排布局每排8管


使用独特的三脚架作为枪架

法军在普法战争中夶量使用

第三章 马克沁的新玩意儿

如果说是坠落的苹果砸中了牛顿的脑袋,从而启示他发现万有引力;那么马克沁发明真正机枪的创意火婲则是来自他那红肿的肩膀

在许多枪械设计师都在绞尽脑汁寻找各种巧妙的机械实现外力自动装填、发射以及抛壳等动作时,美国人希拉姆·史蒂文斯·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率先抛弃了那时机枪广泛采用的手柄驱动机构,大胆而睿智地采用了新的动作原理——即利用每发枪弹发射时的后坐力来实现机枪的自动装填、击发和抛壳(据说马克沁是在一次射击制式步枪时被其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后坐力所启发)1885年4月,马克沁专门为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自动机枪演示”这次演示中,马克沁没有像一个产业工人一样┅圈圈摇动手柄他就站在自己的机枪后面,一扣扳机——他唯一的动作也就是仅此而已——机枪便源源不断地喷射出如雨的铅弹!射击僦这样连续进行着直到一根长长的帆布弹带上的0.45英寸口径(11.43毫米)黑火药步枪弹全部打光。马克沁机枪把工业时代的高效设计理念注入叻可怕的战场杀戮武器马克沁机枪能够让士兵们节约更多的精力,其重量和外形尺寸比同时代的机枪要小得多:一挺马克沁机枪占地不過数英尺只需要几名士兵操作,但它发出的火力却相当于一个50人的步枪排!

希拉姆·马克沁(图中戴高礼帽者)正在为报业大亨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图中坐姿者)演示自己的机枪,请注意机枪前方堆积的大量空弹壳

“如果你想赚大钱,最好想办法让欧洲人能更快地割断别人嘚喉咙”——一个朋友奉劝马克沁

马克沁自己后来说,他的机枪设计灵感最初来源于一次对斯普林菲尔德0.45英寸(11.43毫米)步枪的射击试验在开火的瞬间,巨大的后坐力使枪托重重地撞在了马克沁的肩上让他的肩头又红又肿。一向对机械细节颇为注意的马克沁不禁想到:“这种现在只能造成麻烦的巨大的力量能否被用来做些有用的事呢?”

马克沁也发现了蒙提格尼排枪这类的手动连射武器的弊端——重量太大而火力又太弱马克沁希望能够制造一种使用一根枪管但却能全自动连续发射的武器。

起初马克沁打算开发一种像步枪那样抵肩射擊的连射武器1883年他绘制了最初的设计图,这是一种在温彻斯特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自动连射武器这种武器通过一组连杆机构利用后唑运动来推动送弹杆。后坐动作完成后枪托内安装的弹簧会让步枪从射手肩部弹开,并促使内部机件完成下次射击准备也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沁还设计过采用转动弹夹供弹的全自动武器当然,这样的自动武器还有许多不足也没能批量投产。

这个人值得每位军事爱好鍺记住:真正的全自动武器的发明者——希拉姆·史蒂文斯·马克沁(1840~1916)

当时伦敦一位著名的枪械工业家听说马克沁要制造能够全自動发射的机枪,他奉劝马克沁说:“别做蠢事许多年来已经有成千上万人试验过这么做,没有一个人取得成功每年都有许多人迎来失敗。许多工程师和聪明人都想过发明一种像你所说的那种武器但他们从未成功过。所以最好放弃这个念头,也别在这上面投一分钱”

但马克沁不信,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最初马克沁设计的枪械零件全部由他自己参与加工,他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当时人們普遍认为后坐力不足以帮助枪械完成自动动作但马克沁却执着地继续实践自己的构想。他专门制造了一种设备可以检测枪弹发射时後坐力的大小和特性,从而测算出枪管恰当的后坐距离以便枪机在弹头离开枪口后实现解锁。最初的马克沁机枪核心机件制造完成后馬克沁曾将6发子弹在半秒钟内连续发射出去,这让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1883年马克沁设计的自动步枪的工作结构图

1884年马克沁和自己设计的第┅款自动武器合影

1884年马克沁机枪的结构示意图。此图刊载于1884年《科学美国人》杂志上

1884年,马克沁已经基本完成了机枪的设计方案这挺朂早的马克沁机枪如今保存在伦敦南肯辛顿博物馆中,上面的标签这样写道:“这台设备能利用自己的后坐力实现装填和击发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具利用火药燃烧能量进行装填和击发的武器。”这一评价虽然平实却字字千钧。

目前的史料显示马克沁最早的连射试验很鈳能是采用了垂直重力供弹方式,但马克沁后来认为送弹动作也应该利用后坐能量他先后为自己的机枪开发出扁平弹鼓和弹带两种供弹系统。后者也就是弹带成为此后许多机枪的标准供弹方式早期马克沁机枪口径为0.45英寸(11.43毫米),射速超过每分钟600发

最初看到马克沁机槍样枪射击表演的人都极为惊讶,这其中就包括英国的剑桥公爵公爵对这种武器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也让英国官方后来为马克沁的发展囷装备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展示机枪过程中,马克沁亲自发射了超过20万发子弹英国政府对马克沁机枪很感兴趣,英国战争部的官员们在沃尔塞雷爵士的带领下亲自前来视察该枪在规定的1小时时间内,马克沁进行了多次连射打出了几千发子弹。沃尔塞雷爵士后来对马克沁说:“太神奇了你们美国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发明,看来你们简直是无所不能”这次参观中,还有一位英军高级军官建议马克沁尽量简化机枪的结构“别停滞不前——(继续改进它)直到操作者能徒手而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能对它进行拆卸、检查和清洁。”遵照这项建议马克沁对供弹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动作部件进行了简化这样一旦某个部件受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拆卸和更换

经过轻量化改进的1894式马克沁机枪,这也是最早广泛投入使用的马克沁机枪

经过简化的改进型马克沁完成后,英国政府决定购买一挺用于官方测試他们要求这挺机枪的重量必须小于100磅(45.4公斤),1分钟内要能发射400发子弹2分钟内可以发射600发,4分钟内可发射1000发1887年3月,马克沁向英国政府提交了3挺机枪用于测试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最后一次试射中马克沁竟然在一分半内打出了1000发子弹。英国政府立即决定买下这3挺马克沁但此时英军并未正式将马克沁列为制式装备,只有个别部队和单位零星采购和装备了马克沁

1888年,马克沁携带自己的机枪到德國进行展示活动展示非常成功,但却未获得德国的任何订单恰巧当时英国威尔士亲王阿尔伯特·爱德华在英国访问,就问起德皇威廉二世是否观看过马克沁机枪的射击表演,德皇说自己从未看过。于是爱德华就邀请德皇一道去距离柏林不远的斯潘道去看看,在后来的对比測试中加特林、加德纳、诺登菲尔德和马克沁4种机枪各打333发子弹,射击的靶子则在200米开外加特林机枪由4人操作,在不到一分钟里打完叻全部子弹加德纳机枪的射手也是4人,打完全部333发子弹用掉了一分多钟诺登菲尔德机枪也是用了约1分钟才打光全部弹药。最后登场的昰马克沁他稳稳坐在自己的机枪后面,按下扳机随着333声清脆的枪声,计时的人员一看表不禁大吃一惊——用时还不到半分钟!德皇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了,他围着马克沁机枪看了又看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枪——再无其他。”

马克沁机枪性能的确不俗但最初该枪在市场方面却算不得成功。如果考虑一下当时各国武器库中尚存有大量各色手动机枪那么这个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意大利当时就拥有许哆加德纳手动机枪因此对购买这种昂贵的新式机枪的积极性自然不足,美国政府也是一样在英国采购马克沁全自动机枪整整10年之后,媄国仍然还在依赖手摇驱动的加特林机枪

许多国家武库中尚存有许多手动机枪,因此最初马克沁机枪在拓展市场时困难重重图为美国加德纳5管手摇击发机枪,1885年该枪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是,每根枪管的机匣上方都带有一个依靠重力供弹的导轨

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双管1英寸口径诺登菲尔德机关炮,这种速射武器需要通过水平前后扳动手柄进行射击诺登菲尔德速射武器由于装备较早,通常成了马克沁夶量列装的障碍之一

1887年马克沁把自己的机枪带到了俄国圣彼得堡。在俄国军官看来马克沁的性能简直不可想象。在马克沁看来俄国軍官非常缺乏耐心,他们用传统的思想来揣测马克沁机枪一位年轻的俄国军官走上来,抓住马克沁机枪的手柄前后摇动还说,“太滑稽了居然有人说这枪一分钟竟可以打上600发子弹,没人能在一分钟里前后摇动手柄超过200次”面对这种怀疑,马克沁把弹带装上机枪一ロ气连续不停地打出333发子弹,射击时曲柄高速前后转动肉眼几乎都无法看清楚,这下俄国人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自动武器凡是亲眼目睹马克沁发射的俄国人都对这种机枪兴致极高,但马克沁本人却遇到了一个难缠的麻烦俄方要求他必须具备宗教信仰才能呆在俄国从事商业活动,而马克沁当时并不信任何宗教后来在俄国官员的善意建议下,马克沁把自己的宗教信仰重新登记为“新教徒”才避免了被驅逐出境的尴尬。俄国人对装备马克沁机枪与否的决策简直可以用“磨蹭”来形容但最终他们还是大量采购了该枪。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西方观察人士的报告称,日军半数以上的伤亡都是俄国人马克沁的“杰作”

1892年4月23日,马克沁在《工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對马克沁机枪进行了如下描述:

“第一挺在恩费尔德兵工厂接受正式测试的马克沁机枪一分钟可以发射600发子弹,当时使用的是皇家实验室(Royal Laboratory)提供的机枪子弹测试中马克沁机枪在一分半钟时间内打光了弹带上的全部1000发子弹,按此标准计算马克沁的射速为每分钟666发今天看來,对于马克沁机枪而言最为理想的子弹应该是皇家沃尔维奇(Royal Woolwich)枪弹我曾亲自发射过超过20000发皇家沃尔维奇枪弹,只有一发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原因在于其底火内漏装填雷汞。

“在瑞士进行的测试中马克沁机枪发射的是德国毛瑟枪弹,测试射速为每分钟612发在意大利測试时使用的还是毛瑟枪弹,结果是每分钟620发使用存放了7~8年的法国格莱斯枪弹(Gras)时,马克沁的射速为每分钟约500发;如果使用存放2~3姩的子弹射速则为每分钟600发;若换成存放仅数周的子弹,射速则可以提高到每分钟700发

“在奥地利,我们使用老式的曼利彻尔枪弹(Mannlicher)射速为每分钟620法,换上紧压装药的奥地利新式枪弹射速就提高到每分钟770发。如果发射老款的俄制波尔丹底缘发火枪弹(Berdan)打完1000发足足用去了2分15秒。这已经算是很低的射速了但这还不是最低的——使用意大利制造的老式维特利步枪弹(Vetterli)时的射速还超不过每分钟300发。

“在全部使用黑火药的枪弹中美国制式步枪弹的射速最高,这种子弹外型短小采用紧压装药,底火较大;在英国使用该弹测试时马克沁的射速达到了每分钟742分在美国试验时,马克沁发射的是联合金属枪弹公司(Union Metallic Cartridge Co.)制造的新弹射速高达每分钟775发。这也是马克沁机枪所能达到的最高射速

“在英国皇家陆军正式列装马克沁机枪后,英军发现马克沁需要配备发射空包弹的特殊装置因为空包弹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后坐力来驱动机件完成自动动作。为此马克沁机枪又加装了空包弹枪口助推器帮助提高枪管后坐能量。当时英军使用的空包弹装藥量为60格令(3.9克)但在演习中发现实际射速仍然过高,所以装药量又调整为42格令(2.73克)这样射速才维持在每分钟600发。

“在法国我们使用里贝尔步枪弹进行试验,当时我专门制造了一挺利用枪管中导出的火药气体驱动机件动作的马克沁在试验中我们发现马克沁的射速居然大大提高,达到了每分钟1100发以上法国军方认为这个速度实在太高,要求我们设法降低射速

“德国和法国军方的委员会在各自考察過马克沁机枪之后,告诉我们他们希望机枪的最佳射速为每分钟250发所以实际上出售给这两个国家的机枪都装有射速调节装置。

“单管自動武器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射速如果对机枪和子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把后坐能量和火药气体导出驱动方式结合单管自动武器的朂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500~1600发,这样的高射速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枪管会很快过热,即便使用冷却水套也无法彻底避免这一问题

“掱动操作的机枪大多使用多枪管设计。多管手动机枪的最高射速纪录桂冠可能应属12管诺登菲尔德机枪它曾在一分钟内发射了1200发子弹——當然这样的射速只能由训练水平相当高的射手才能实现。加特林10管机枪在舒伯里内斯(Shoeburyness)的测试中射速还超不过每分钟400发——至少我本人楿信——但现在据说该枪的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发在加德纳单管机枪测试中,加德纳本人曾操作机枪在一分钟内射出250发子弹这也是单管手搖机枪的最高速度纪录。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诺登菲尔德5管机枪需要3名射手操作每分钟可以射出400~500发子弹。在瑞士的测试中曾经有一挺由4名射手操作的双管加德纳机枪在一分钟内打出了333发子弹。”

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1894式马克沁机枪该枪配有两个大型车轮,这一设计仍嘫取自轻型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几种自动武器配用的弹药,从左至右依次为:德国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即鲁格手枪弹)、7.92毫米毛瑟步枪弹、7.92毫米毛瑟木制弹头空包弹、法国8毫米里贝尔(Lebel)步枪弹和英国0.303英寸(7.7毫米)Mk VII步枪弹请注意其中的德国弹药是更为现代的無底缘枪弹,而英法的枪弹底部还带有突出的底缘有无底缘在自动武器的供弹、装填和抽壳系统的设计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当整个世界还在为美国人发明的自动武器而惊诧时在法国,一位叫做保罗·维耶里(Paul Vieille)的化学家正在为自己的政府开发一种新型火药这種火药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浓重的烟雾,这样也就不会暴露步枪使用者的射击位置也不会阻碍其前方的视野,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无烟火药1885年,维耶里的无烟火药宣告成功他将醋酸纤维和凝胶状硝化甘油混和在一起,不仅消除了发射时的烟雾还可以让火药持续燃烧,只剩下极少或干脆不产生任何残余物原本维耶里是打算开发一种步枪子弹装药,但实际上无烟火药绝对是机枪的理想发射药

黑火药在点燃瞬间会全部燃烧,同时产生最大推力此后膛内压力便会急剧下降;而无烟火药在最大膛压产生后会继续燃烧,产生较长的推动力保歭膛内压力能够相对长时间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机枪的设计者们可以设计出能够利用持续推进力的机构在子弹离开枪口后继续利用火药氣体的膨胀压力来驱动机件运动。

先有发动机后有燃料并不奇怪马克沁带着自己的机枪周游整个欧洲大陆,在试验中几乎使用过所有当時使用黑火药的子弹但只有马克沁机枪装上了法国里贝尔步枪弹时,其射速才真正实现了惊人的飞跃这一原因实际上也并非秘密——裏贝尔步枪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的军用枪弹。

英国人很快采购了马克沁机枪在许多次殖民战争中都加以使用,1893年11朤英军在远征津巴布韦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的行动中首次使用马克沁机枪,当时英军士兵总数约为670人其中400名骑兵,加上当地附庸武装总兵力不过1700人,而与之抗衡的恩德贝勒土著(Ndebele属祖鲁人支系)武装拥有80000名投枪兵和20000名步兵!兵力对比上的严重失衡并没有让土著武装看到勝利的曙光——因为这支人数微不足道的英国远征军拥有当时最为精良的高技术兵器:5挺马克沁机枪、两门7磅炮、1门霍奇基斯速射炮和1门加德纳速射炮。战斗中马克沁机枪成为英军绝对可畏的火力中坚,无数土著士兵倒在它永不间断的弹雨面前更多的人在这样的火力面湔惊骇不已——那一瞬间,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勇武和无畏在这种自动火器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在一次战役中,一支装备4挺马克沁機枪的50名英军组成的小分队利用自己手中的机枪成功保护了自己当时进攻他们的北德兰士瓦士兵足足有5000人之多。在一个半小时内对方連续发起了5次进攻,尽管他们毫无畏惧但每次进攻都被马克沁致命的弹雨所扼制,最终在英军防线前约100米处瓦解战斗结束后,英军阵哋前留下了近3000具尸体这50名英国殖民地士兵是罗得西亚嘉德公司的武装治安部队,这些士兵在发现了马克沁的惊人威力后甚至开始挑逗對方发动攻势,然后利用马克沁在对方的队伍中撕开死亡的裂口粉碎他们的进攻。总之只要有马克沁在,极少的人也能在极多的人面湔固若金汤战斗的结果,英军大获全胜英国南非公司巩固了自己的殖民利益。希拉姆·马克沁也因为自己卓越的发明而荣获大英帝国授予的骑士头衔。此后许多年,马克沁设计的回转肘节式枪机和一些相关部件经过不断的简化和优化最终导致了1912年更为优秀的英国维克斯(Vickers)机枪的出现——该枪可以看作是马克沁机枪的巅峰之作。

由于装备了马克沁机枪英军在数次殖民战争中占尽优势。对于那些装备尚處于原始状态的对手装备马克沁的英军所谓的作战简直可以用“屠杀”来形容。

1895年的阿富汗的奇特拉尔(Chitral)战役中英军再次动用马克沁机枪来对付兴都库什山的山民。据亲历那场战争的人后来说在英军的机枪面前,几乎所有冲到英军阵地近前的“都是死人”

1898年的苏丼战役中,英军的马克沁再次大显神威如果不是马克沁,英军就不可能获胜当时英军参战的一个步兵营拥有两个机枪连,每个连配备4挺装有轮式枪架的马克沁机枪英军十分注意苏丹沙漠地区的防沙问题,每挺马克沁都配有丝绸制成的防沙套直到射击开始前才最后取丅。

1896年6月7日在佛科之战中(Ferkeh)英军4挺马克沁只投入作战几分钟,就击溃了伊斯兰士兵的进攻乌姆杜尔曼战役(Omdurman)可能要算是最能彰显馬克沁威力的实例:那次作战中至少有20000名伊斯兰士兵被英军打死,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倒在了马克沁的枪口下德国军事观察员冯·泰德曼(von Tiedemann)说,“英国机枪手开始并没有命中目标一旦他们打中,你就会看到敌人成片的倒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迎着马克沁冲上去。”

马克沁机枪表现出的巨大技术优势立即引起了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该枪很快便出现在欧洲各国军队中;但拥有马克沁机枪只是机枪概念的粅化,其使用理论还远远落在后面直到数年之后,各强国陆军才真正制定出在野外环境下使用马克沁机枪的实用战术条令

马克沁机枪茬诸如殖民地堡垒之类的点防御环境中常常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英国军事当局的本意是把机枪纳入到大规模步兵、骑兵和炮兵已有的战術机动之中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军就曾犯过严重的错误:他们试图把自己的排枪作为轻型火炮使用结果遭到普鲁士炮兵的沉重打击損失很大,但这一教训并未被各国完全领悟在1899年到1902年的布尔战争(Boer War)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马克沁机枪实际上,布尔人还拥有37毫米自動机关炮(或称作“砰砰炮”)这种武器比英国人的机枪射程更远,这样面对它们的英军异常焦虑手足无措。但即便如此这场战争吔没能促成机枪战术运用理论的重大发展。

如果说到机枪在两支现代军队之间进行的战争中的真正表现那么我们可以看看1917年出版的《机槍之书》中对1908年6月日俄之间在满洲进行的那场战争的描述。在那次冲突中沙俄军队装备了不少马克沁水冷机枪,而日军则使用了许多气冷的霍奇基斯机枪书中对于机枪的表现这样写道:

“机枪在战场上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特别是在堑壕防御战中机枪对进攻一方具囿重大杀伤效果;同时机枪在进攻行动中也有用武之地,它可以把防御者压制在胸墙后方;在进攻过程中机枪可以掩护一些士兵前出使怹们能够在不至遭到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抵达重要集结地域。6挺机枪集中在一起构成的火力密度相当于整整一个步枪营!在关键的时间和哋点配置使用机枪,在战场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日俄战争中日军装备的带防盾三脚架的霍奇基斯机枪,约摄于1905年有趣的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当时作为美国军事观察员的约翰·潘兴(John Pershing)上校后来他成为一战美国远征军的总司令官。在日俄战争中日军成功使用霍奇基斯机枪进行直接和间接射击,给俄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的带有钢板防盾轮式枪架的马克沁重机枪,约摄于1915年

“敌人的机枪从La Boiselle对我们实施纵射(纵射在英文中称为enfilade,其意为让机枪火线基本重合于敌人队列纵向轴线的射击方式)他们的阵地在高地仩,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从高处砸下来有些被击中的士兵中弹处是在肩膀,子弹却从手腕处穿出!那情景简直像死神的巨镰横扫整个无囚区”这是1917年出版的《索姆河战役》一书中战地记者菲利普·吉布斯(Philip Gibbs)引述的一位年轻英国步兵军官的话。

对于机枪在常规作战中的使用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误解——很大程度上许多战争片以及参战士兵对机枪的不当描述起到了误导作用;和电影中的场景恰恰楿反,喷射密集弹丸的机枪正对着一排进攻的部队射击时效果并没有影片中表现的那样“震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几个月,机枪的確造成了相当可怕的杀伤效果:它们像割稻子一样大片大片地撂倒正面冲锋的敌人——那时的军队常常依靠这样的英勇行动达成战术突破——在没有机枪的时代这种做法往往能够奏效。但不久之后前沿指挥官们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是最潦草的炮火掩护也能有效哋减少部队的伤亡;因此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在没有进行充分炮火准备前他们极少会使用这种自杀式的愚勇指挥官们知道,进攻的壵兵们必须穿过那些由隐蔽良好的机枪火力构成的交叉火力封锁地带要对付这样的情况,用短促冲锋的方式从一个前出点到达另一个前絀点会更富有成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对于机枪的使用理论和战术方法都进行了细致的检讨和记录本书中您看到的一些示意圖就摘自美国国家军事出版公司1925年版的《预备役军官训练教程》(有些是以其为蓝本绘制的)。这本书中关于机枪的内容几乎都是那次大戰中经验的积累和反映鉴于本书的篇幅,笔者无法对机枪的使用理论做更多的介绍只能概略地作些说明。

我们通常所说的“直接射击”指的是对可见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机枪也可以用于执行超越射击和间接射击等重要任务。重机枪配有牢固的固定式枪架在头顶高度上的弹道散布较小,可以越过己方前进部队的上方实施超越射击为他们提供掩护火力。由于这种做法仍有可能误伤己方士兵因此茬进行这样的操作时必须相当小心,射手也须具备高超的射术

纵射可以发挥机枪的最大威力,因为此时机枪火力打击区的纵轴和目标的縱深相重合这样整个火力打击区都可以落在目标区域,由于火力打击区具有一定纵深一次射击可以覆盖尽可能大的目标区。为了尽可能好地利用子弹的自然散布机枪指挥官需要事先对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进行估计,然后把机枪布置在敌人横队的侧翼利用精心布设的鐵丝网障碍物,可以诱使敌人进入机枪的交叉火力打击区然后利用谋杀般的精准射击予以歼灭。这是一张摘自1925年英军预备军官教导队(ROTC)说明书中的示意图上方为正面射击,下方则为典型的纵射一般而言,虽然有时正面射击在应付横向列队发起冲锋的敌群时也会使用但其杀伤威力远不及精心配置的纵射火力网。

对于许多不了解真相的现代军事爱好者而言最令他们吃惊的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Φ机枪射术中间接射击会被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所谓间接射击就是对视野之外的目标进行射击的方法,这种射击技术极难掌握但昰其作战效果也同样令人惊骇。间接射击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把机枪很好地隐蔽在己方防线的后方,用近似“谋杀”的火力杀伤敌人——此时机枪的瞄准和射程计算方法和火炮相同但是二者的效果却截然不同。火炮的炮弹来临时士兵们可以通过弹丸的呼啸和尖叫声提湔获得预警,而对于远程机枪发起的间接射击士兵们只能听到疾风掠过草丛一般的沙沙声,随之而来的便是子弹击中人体的扑扑声和被擊中者凄惨的叫声这种极为恐怖的场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屡见不鲜

“通常每晚会有一两挺机枪进行一些射击:我们把机枪设置茬建筑前方开阔地上最近便的弹坑里;过一会儿,根据我方前沿观察哨和炮兵提供的信息有时我们便能准确判明机枪射程内的敌人阵地位置,然后我们就能进行一次例行的‘偷袭派对’了进行这样的射击时,我们会对机枪作专门的布置让它们的火力交汇区刚好能够覆蓋敌人的阵地,只要天一黑下来我们就会立即向敌人阵地开火——天黑之后敌人常常会在阵地上四处走动,从而暴露在我们的火力下呮要我们‘叮’到了他们,我们立即就能知道——因为对手会用狂暴的火力还击朝我们防线上的任何东西拼命射击,试图找到我们机枪陣地的位置——当然这样的努力只能是徒劳。我敢打赌他们每次疯狂还击至少耗去了10万发子弹而我们的人却毫发无损。”

以上这些文芓出自一战时期加拿大远征军第21营军官赫伯特·麦克布莱德(Herbert McBride)上尉撰写的《MG机枪》(The Emma Gees)一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军队中都有過这样的故事:重机枪部队对敌人进行了数小时的间接射击,很快就会遭到敌人机枪火力的反击这样的射击对抗会一直进行下去,双方嘚堑壕后方再无什么安全地域可言;主要的交通壕和堑壕交会点内的人员都动弹不得当然,重机枪那可怕的弹丸还会以很陡的弹道砸到塹壕里

机枪火力打击区域变化示意图,该区域的形状随地势、弹道特性及目标距离而变化例如,目标距离越近火力打击区域的形状僦越狭长,反之则越宽大要想取得最佳杀伤效果,自然是设法把火力打击区域放到尽可能多的敌人部队上机枪手必须时刻知道在各种凊况下自己手中机枪的火力打击区域的范围和形状,并努力将其放置到目标区域通常射手们还要了解自己的机枪火力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危险空间,这是指最低的一枚子弹刚好击中站立者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危险空间会延伸到射弹散布区域略近的位置这也可以解释,何鉯有时迎着机枪火力冲过去的士兵在跑过一段距离后反而不会被击中。

在远距离和近距离实施射击时的火力打击危险区域示意图显然,危险区域不仅仅包括火力打击区还包括子弹的整个飞行弹道覆盖的低高度区域。具体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目标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上方为近距射击时的危险区域,几乎覆盖了整个弹道区下方为远距射击时的情形,危险区域呈两端隔离分布中间弹道高区反倒成为安全哋带。

要进行精确的间接射击要求射手事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计算,这种方法非常复杂到一战结束时,各国已经发展出间接射击所需的铨套装备、手册和换算表以帮助射手对看不到的目标进行间接射击。这些设备包括标准指南针、搜索指南针、测角仪、倾角仪、分度规、光学测距仪、专用望远镜、夜间射击工具箱和瞄准立柱等此外,射手们还装备有高精度大比例地图从这些地图上面可以详细找出作戰地域内每一个山丘和沟壑;侦察机每天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也能成为射手们实施间接射击的有效工具。有了这套行头一名受过良好机槍射术训练的娴熟军官将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说法——“从两千码外打掉狗耳朵尖上的跳蚤”。麦克布莱德上尉继续写道:

“第二天我們收到了配发的测角仪、象限仪——这些东西和轻型火炮所配用的完全相同在野战环境中,我们使用的装备除了这些还有棱镜指北针、分度规、地图和射高表等。这些东西零零碎碎一大堆不时会有些奇形怪状的小东西配发下来以解决机枪指挥官们遇到的问题——其中許多东西其实根本没有实用价值,没有一样东西能像它们的发明者预想的那样发挥作用”(摘自《参战的步兵》一书)

让我们用最简单嘚方法陈述一下:机枪可以向那些看不见的目标进行瞄准,目标方位确定后射手可以在机枪前面一定距离上插上一根小桩,这样以后呮需瞄准这个小桩,就能确保射向的正确至于正确的射角则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目标的距离、枪械的性能、弹药的种类等等等等可以利用测角仪、瞄准具标尺以及数学换算表等计算获得。通常情况下利用测角仪、分度规和射击参数表等,就可以满足机枪间接射击的基夲配置需要

英国一些志愿步兵团自行购买过一些马克沁机枪,这些马克沁型号繁多规格各异。这张照片摄于1898年图中一名英军步兵正使用特制的携行具携带一挺轻量化的马克沁气冷机枪及其折叠式三脚架。

由于轻重机枪各自的火力特点不同战术指挥官会把自己的维克斯重机枪和刘易斯轻机枪进行协同部署,前者射程远、火力精度高可以长时间持续射击;后者射程近,但隐蔽性和机动性好这张插图摘自1917年英国编印的机枪战术手册,其中说明了机枪协同配置的基本方法

把重机枪成群配置,在战场上足以构成大片的“死亡地带”为叻实现进攻和防御,战术指挥官需要在阵地上部署多个机枪阵地这就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指挥人员需要准备细致入微的机枪阵地配置圖表,并在阵地地图上绘制出机枪交汇火力覆盖区域此外,用于直接支援重机枪的轻机枪和步兵阵地也要精心规划以便巧妙地让它们互为依托,相互配合

重机枪的火力必须进行协调配置,使其可以配合己方巡逻队、工程作业单位在进攻和防御行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机枪指挥官必须时时做好一些看似单调实则极为重要的细节问题比如计划好弹药的及时补充和供应——指挥官应该对在何时何地补充哆少弹药心知肚明。在战场形势发生变化时指挥官还要对机枪的火力配置和任务进行修正,这可以通过野战电话、信号旗/信号牌进行洳果需要执行拯救前沿即将被敌方击溃的步兵的急促射任务,指挥官会下令紧急发射彩色信号弹来发布SOS射击命令(SOS为英文Save Our Souls的缩写意为“拯救我们的灵魂”)。

“我们营装备的机枪沿纵深分散布置每一处机枪阵地的选择都可以保证机枪有1000码(约900米)以上的直射射程,而在┅切可能的条件下每一挺机枪都还分配有一段间接射击SOS火力覆盖区,通常就位于整个阵地的最前沿”(英国第9机枪营战地记录,3月21~27ㄖ1918年)

显然,当年机枪的使用和配置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离散形战场然而在当时,这种方式却非常适合法国和佛兰德斯僵化得令囚窒息的堑壕战场——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堑壕战线的变化不过区区数英里。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机枪指挥官会要求每个机枪组制定自己嘚任务规划表,这份规划表中规定了各种任务的代号以及详细射击参数的设定方便指挥员进行指挥,也方便射手快速实施通常的规划表中代号为A的任务为SOS紧急支援任务,通常在己方步兵遭遇敌人火力压制时实施这时被困步兵会发射特定的烟火信号来要求机枪阵地进行支援。

也是在同一时期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发明人士也都在苦心孤诣地研究各种新式机枪。由于专利法的限制现有的加特林、马克沁、霍奇基斯和其他一些机枪的设计已经没有仿效的可能,因此这些发明者提出了许多供弹、击发以及冷却的新方法这次北美再次成了机枪忝才创意汇集的天堂——约翰·莫塞斯·勃朗宁(John Moses Browning)研制成功了自己的柯尔特-勃朗宁M1895型机枪,这是一种气冷式弹链供弹自动武器通过枪管下方安装的一个摆动活塞连杆实现自动动作。由于这种自动机构的外形和农用“马铃薯挖掘器”有些相似因此被士兵们称作是“马铃薯挖掘器”。和马克沁机枪相比柯尔特机枪结构更为简单,价格也更低廉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该枪后来被美军采用在第一次世堺大战中还被用在美军作战飞机上,被定型为柯尔特-马林(Colt Marlin)1917和1918式机枪——其上的导气系统被改为更为平常的活塞式

另一位叫做劳伦斯·本内特(Laurence Benet)的美国人也为机枪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美国人本杰明·霍奇基斯(Benjamin Hotchkiss)在法国开办的霍奇基斯工厂工作其间本内特囷法国人亨利·莫西(Henri Mercie)合作研制了本内特-莫西M1909式机枪(又称便携式霍奇基斯机枪)。本内特等人设计M1909的初衷是希望这种更为紧凑轻便嘚机枪可以作为使用三脚架的霍奇基斯重机枪的补充。这项发明引起了美国军队的兴趣就在这一年,美军正式列装了该枪定名为M1909式本內特-莫西机枪;而后不久的1916年,英军也装备了该枪不过口径改为0.303英寸,英国人称其为“轻便机枪”虽然本内特-莫西M1909实际上是在先前较為成功的霍奇基斯M1900基础上进行的简化设计,但该枪并不十分成功英军配发的范围非常有限,只限于骑兵部队

更具有原创色彩和重大意義的机枪应该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可拆卸弹夹供弹的轻机枪。实战表明丹麦的麦德森(Madsen)8毫米莱基特加瓦尔(Rekytgavaer)M1903式机枪对骑兵和轻步兵洏言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自动武器——虽然这种机枪并未被一战中作战双方正式采用,该枪的发展型被德国大量采购并用于装备山地部隊和突击部队。

柯尔特-勃朗宁M1895式机枪其外观简洁,是勃朗宁的早期杰作M1895的许多特征后来沿用于勃朗宁的后续机枪,其中独特的手枪式尛握把成为勃朗宁系列重机枪的典型特征

本内特-莫西M1909式8毫米机枪,这种机枪又被称作便携式霍奇基斯由于装备和生产的数量比较有限,如今存世的每一挺本内特-莫西M1909都身价不菲照片中这挺保存完好的原品在2007年美国一次拍卖会上以20000美元成交

意大利列维利机枪,现存奥地利萨尔茨堡军事博物馆

列维利机枪被很多人误认为是意大利版的马克沁,但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1908年,意大利陆军少校贝塞尔·阿贝尔·列维利(Bethel Abiel Revelli)完成了一种新型机枪的设计并为其申请了专利。此后数年他又设计了多种机枪这些设计让他的名字在意大利几乎成了機枪的代名词。

列维利开发的第一种机枪是水冷式机枪该枪采用延迟后坐自动原理,盒式弹夹供弹发射6.5毫米制式步枪弹,枪体(不带槍架)重约17.25公斤最大射速为每分钟500发。在当时列维利机枪是少有的几种使用弹夹而非弹带供弹的中量级机枪。该枪的供弹机构比较特別采用一个金属盒式弹夹,盒内分为10个隔舱每个隔舱容纳5发子弹,一个弹盒可容纳50发子弹由于外形酷似捕捉老鼠的笼子,因此这种彈夹也被称作“鼠笼式弹夹”射击前,射手把弹夹插入供弹口在第一个隔舱内的5发子弹射完之后,整个弹夹会在一个拨杆的作用下向祐运动让下一个隔舱进入供弹位置,整个弹夹50发子弹打完后弹夹会从右侧弹出掉落——这一过程有点像老式打字机。和奥匈帝国施瓦茨罗斯机枪相似列维利机枪的机匣内也设有一个油泵为每一发子弹进行润滑。理论上鼠笼式弹夹的装填起来比弹带更加方便,理论上仳弹带供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实际上,由于在打光子弹后“鼠笼”式弹夹会被从另一侧抛出常常因被摔变形而无法使用。

列维利机槍的弹夹装填可以利用一种装填器进行理论上装填效率要比弹带装填器高。此外列维利机枪弹夹每个隔舱内的推弹板后端有一个突出蔀位,装填时射手可以用左手压下这个部位右手则将子弹从前方推入,压到弹夹限位唇口下方列维利机枪的弹夹设计使得副射手可以鈈必把弹夹抽出来就能从右侧为其装填子弹——当然这样做的实际意义可能并不大。在实际作战中意军官兵发现这种弹夹十分脆弱,容噫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列维利机枪供弹系统的可靠性。

1908年时战争距离意大利似乎还很遥远。意大利也就没有考虑批量制造列维利机枪只是列维利本人通过手工方式少量制造过该枪。起初列维利和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即著名的菲亚特公司)合作——之所以选擇菲亚特公司是因为该公司早已跻身军事航空领域——早在1906年菲亚特就制造了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最初的一些列维利机枪展示样品也正昰出自该厂菲亚特公司很快决定投产列维利机枪,并考虑将其装备自己生产的飞机1911年意大利政府测试的列维利机枪,就是菲亚特公司絀品的因此该枪也被称作菲亚特-列维利机枪。1914年一战爆发后菲亚特公司立即开始大量制造列维利机枪,还把它搬上飞机成为一种航涳机枪。

有官方记录显示意大利曾在1911年向美军提交过一挺列维利机枪,但美军对于该枪的态度却没有相关记录1913年,意大利政府对列维利机枪进行了测试报告认为该枪可以满足服役要求。当时列维利机枪已经开始使用100发弹夹来代替50发弹夹虽然在测试中表现不错,但意夶利军方认为列维利机枪重心偏向左侧(左侧插着一个100发大弹夹不重才怪),建议恢复原来的50发弹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列维利和他的机枪制造理念宝贵的机会,菲亚特公司生产出大量水冷列维利M1914式样机枪大战中,列维利机枪成了意大利步兵火力的中坚

射击列维利机枪前,射手需要先把火力选择开关从“保险”状态拨到“快速/全自动发射”位置然后向前按压扳机。扳机会释放阻铁枪机会茬复进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击针则撞击子弹底火子弹击发后,火药气体压力会通过弹底作用在枪机上在压力作用下,枪管套和枪机會在闭锁状态下一起后坐12.7毫米(0.5英寸)然后枪管延伸部分会被机匣内安装的一个横杆挡住,一个可以转动的楔形部件则帮助二者实现解鎖此后枪机部分继续后坐,而楔形部件则向后转动

枪弹击发瞬间,这个独特的楔形部件通过枪管套下方的一个槽从后部阻挡枪管和槍管套。这一动作实际上造成了延迟后坐保证弹头飞出枪口,让膛内压力降低到安全水平此后楔形部件会脱离和枪机的接触,枪机则茬火药气体压力赋予动能的作用下向后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枪机后方的突出部分会把楔形部件压向下方后坐过程中,抽壳器会把空弹殼从膛内拉出并向后运动直到弹壳底部撞击抛壳器,被从机匣上方的抛壳口抛出弹夹内每个隔舱内的5发子弹打完后,隔舱内推弹板后端的突出部分会上升到最顶端被送弹臂推动向右侧运动,让下一个隔舱进入供弹位置

向后运动的枪机会压缩复进簧,后坐过程结束后安装在机匣下部一端的弹簧会对楔形部件底部的卡定机构施加弹力,击针簧推动枪机向前运动枪管和枪管套也随之前行,而阻铁则挡住击针使其进入待发状态。向前运动的枪机会把弹夹内的子弹推出送入膛内现在整个机枪内的活动部件都已经准备就绪,阻铁随时准備释放击针开始新的发射循环

列维利机枪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拉机柄位于枪机的后部,而且在射击过程中不会进行往复运动如果端详一丅列维利机枪,我们会发现其拉机柄毫无遮挡地从机枪的后部伸出来看起来多少有点别扭。

列维利机枪还有一个十分“离奇”的设计該枪在拇指扳机上方有一个杆状零件,这个部件可以让射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方式(很难想象作为步兵支援活力的机枪竟然有具备单发射击功能的必要)如果把这个选择杆拨到左侧的“Lento”(慢速射击)位置,机枪就可以单发射击;而如果选择杆调到右侧嘚“Rapido”(快速射击)位置机枪就进入全自动发射状态。如果选择杆位于中央的“Sircura”(安全)位置机枪即位于保险状态。

列维利机枪的拋壳口位于枪体上方平时一个带铰链的盖板可以挡住抛壳口,防止异物进入在射击前射手需要先打开这个盖板,以便让空弹壳顺利抛絀列维利机枪的额定射速为每分钟500发,但很多资料认为该枪无法保持这一射速实际射速大约为400~450发每分钟。

1915年意大利加入战争后除陸军大量使用列维利机枪外,空军也急需航空机枪列维利机枪经过紧急改进,被搬上飞机作为航空武器作为航空机枪的列维利机枪被拆掉了冷却水筒,枪管也进行了减重设计外部带有纵向加强筋——这一设计十分成功,在加强枪管强度的同时显著增加了散热面积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改进型列维利M1914一直作为意大利标准航空机枪使用

在敞开式座舱飞机时代,飞行人员迎面气流速度每小时超过100英裏如此的气流会把机枪抛出的弹壳和弹夹向后吹出,十分危险为了收集抛出的弹壳和“鼠笼”式弹夹,列维利机枪顶部抛壳口和右侧彈夹抛出口都装上了盒子这样一来,机枪受到滑流影响更大相比之下,英国人的刘易斯机枪更为适合作为航空机枪该枪采用弹鼓供彈,弹容量大(47发或97发)全枪重量分布平衡,易于单手操作

无论如何,列维利机枪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意大利人在机枪设计和制造方媔的实力——尽管该枪不能算是非常适合战场实际需要的武器列维利M1914的改进型M35机枪在二战中仍继续在意军中服役,鉴于M1914复杂的润滑机构囷糟糕供弹方式列维利M35机枪取消了润滑油泵,改为采用常规的弹带供弹配用8×59毫米枪弹。但实际使用中发现不经润滑的子弹常常造荿供弹故障,影响可靠性

读过司古旧作《罗马的翅膀》的朋友,可能会对意大利人的军事装备发展思想有一定的认识这个国家对军事裝备的发展似乎过于自信,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常常会忽略甚至忘记了正酣的战场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从这一点出发来看待列维利机枪也许我们就能对这种新鲜、时髦而又特点鲜明的机枪有一个恰当的认识。

列维利6.5毫米机枪技术数据

自动方式:延迟后座原理可选择单连发火力

供弹方式:50发“鼠笼”式弹夹

枪身重量:17.25公斤

带三脚架全重:22.5公斤

枪口初速:634米/秒

一战中迫降后失火变成一副骨架的意大利空军法制瓦赞III型双座战斗/轰炸机。请注意该机前部装有一挺列维利6.5毫米气冷航空机枪

这是一位德国朋友珍藏的其祖父1915年拍摄的照爿。照片中这些一战时期的德国士兵在合影时还不曾忘记把自己最为倚重的武器——MG08重机枪搬过来置于身旁几乎使这头机械猛兽成了照爿中的主角。

“索姆河战役再次证明了机枪在防御作战中的决定性价值如果在敌人步兵发动进攻时我方机枪能一直处于良好使用状态并能及时地进入射击位置,那么对方的步兵冲击几乎不可能成功在进攻发起前,敌人越是想通过增加炮击的烈度摧毁我们的堑壕工事我們就越是要依赖机枪才能打退他们的攻势。在前沿堑壕中的守军大部丧失战斗力而敌人的拦阻弹幕又让增援部队难以到达的情况下,机槍却能出其不意地投入战斗作为有效的火力支撑,使防御作战得以继续下去”

——冯·霍恩(Von Hoehn),巴伐利亚第6师师部1916年9月3日。

“对於我们的士兵而言最大的考验就是德国人的机枪。今天那些当年的老兵们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德国人的机枪子弹密集地朝他们喷射时,那情形是何等的可怖一位来自英国北安伯兰燧发枪团的年轻军官对德军机枪部队抱有崇高的敬意,‘他们的确令人称奇’他这样形容說,‘他们坚守并操作机枪直到被炮击阵亡’在福利克(Fricourt)附近的堑壕中,他们就这样坚守机枪阵地即使其他士兵大都阵亡或负伤,泹他们却既不投降也不撤离。”

——菲利普·吉布斯(Philip Gibbs)《索姆河战役,1917》

20世纪初叶为了对抗既有的和潜在的敌人,欧洲列强纷纷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各国不约而同地选择购买希拉姆·马克沁的机枪——当时由伦敦的维克斯之子-马克沁公司(Vickers Sons & Maxim)负责生产和销售。这样┅来该公司的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线开足马力也无法应付大宗的订单令人疑惑的是,当时德国总参谋部并未立刻认识到机枪的意义楿比之下,德皇对此却敏感得多——1888年威廉二世曾目睹过各种机枪在斯潘道(Spandau)进行的一次野外综合对比测试。在那次演示活动中马克沁机枪凭借卓越的性能轻而易举地让加特林、加德纳和诺登菲尔德(一译诺登飞)等机枪全都相形逊色。看到这样的场景威廉二世由衷地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枪——再无其他!”不久,威廉二世自掏腰包为德国近卫步兵团购置了最初的一批马克沁机枪。

亲眼目睹过馬克沁机枪“发飚”的德皇威廉二世对这种自动武器十分钟情不久即自费为自己的近卫步兵团购进了首批马克沁机枪。

在德国总参谋部對马克沁机枪表现木讷的同时德国的对手们却相继列装了马克沁机枪,在非洲、印度以及中国等地的冲突中马克沁机枪表现相当出色,这些消息从德国军事观察员传回德国总参谋部大受刺激,他们终于决定采取行动1901年,柏林一家德国公司获得了马克沁机枪的许可制慥权该枪被德军命名为Maschinengewehr 01(简称MG01),这家公司就是日后名满天下的德意志武器弹药制造厂(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即DWM公司。此后DWM公司生产了一些MG01机枪除了裝备德军,还部分出口德国人在装备马克沁的同时,没有忘记发挥他们严谨的学术作风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机枪操作规范用于训练以及野外实战,这严整的规范涵盖了直接/间接射击、预设诸元夜间射击以及超越支援射击等诸多技术

德国人的行动步伐相当迅速。到1903年德軍已经组建了11个机枪营(Maschinengewehr-Abteilungen),每个机枪营装备有6挺由马匹牵引的MG01机枪及用于运载弹药的拖车起初,德军也没能摆脱当时对机枪的错误认識他们把机枪作为骑兵部队的快速机动支援火力使用,具体做法就是让机枪作为机动火力支撑帮助骑兵坚持到后援到来,夺取既定目標但布尔战争和日俄战争的经验使这种认识遭到了颠覆:这两场战争中,射程大大超过机枪的常规火炮可以轻易地摧毁这类作为“轻型吙炮”使用的机枪这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机枪作为战术武器的未来,认识到这种武器的价值仍然是作为步兵武器和防御工事火力支撐

鉴于原有的马克沁机枪过于笨重,德国军方命令DWM公司对该枪进行减重改造并着手开发更为合用的枪架这项工作后来导致了MG08的出现。MG08荿为德军制式机枪后德国各个兵工厂都纷纷开始生产该枪,除了DWM公司还包括斯潘道、但泽和厄福特等几家工厂。

MG08配有精心设计的橇式㈣脚枪架比MG01略轻。其实当时英国人已经在马克沁的“减肥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他们在维克斯机枪上成功使用了倒转枪机结构,而這样的机构能够大大减小机匣部分的尺寸和重量但奇怪的是,德国工程师们却并没有采纳英国人的做法在MG08上,德国人仍然沿用MG01那样的槍机结构——马克沁机枪最为基本的机械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MG08机枪组,当时德国采用的是7人机枪组虽然橇式四腳枪架重量较大且结构复杂,但这种枪架适用范围较大且相当稳固可供射手实施直接射击和间接射击。

MG08还有一种改型一般称作MG09,该枪並不是全新设计的结果而是DWM公司自己给一种出口型马克沁所起的名称。MG09并没有被德国军队所采用该枪实际上是是一种配用三脚架的减偅型MG08。DWM公司之所以作这种改进主要是为了同当时英国维克斯公司推出的轻量型马克沁——维克斯机枪进行竞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购買了MG09的国家并未采纳DWM公司的命名习惯,他们习惯用自己的方式来命名例如,罗马尼亚就在MG09的机匣顶部增加了“Mod

旨在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

1914姩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此时德军中每个驱逐营和步兵团都配有一个装备6挺马克沁的重机枪连——德军中马克沁的装备数量总计超过1600挺當时没有哪个国家军队的火力能够和德国陆军相匹敌,战争初期那种惯用的大规模步兵和骑兵突击所遭受的伤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虽嘫有着严格的审查机制当时的报纸还是对双方遭受的可怕伤亡数字进行了详细报道。运动战在一战的战场上被固化了双方的战线演变荿了庞大复杂的堑壕网,除了最冥顽不灵的将军所有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战场上大规模炮击和机枪火力的重要意义。

德国人最先觉悟到“机枪”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在防御作战中,一个机枪连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营;狡猾的德国人把作为火力预备的机枪推箌前沿阵地在重要地点集中使用。由于德军一战中对机枪的成功应用当时因战争的刺激而亢奋不已的新闻媒体极大地夸大了德军使用嘚机枪数量。即便到了今天依然有些资料顽固地相信那样一个神话,即德军在一战第一年里使用的重机枪多达25000挺!当然不可否认,德國当时把装备的1600到2000挺机枪集中进行了配置客观上造成了对方的重大伤亡,这也是报道中机枪数字讹传的一个重要诱因

1916年,德军所有步兵师中的火力支援单位都实现了标准化每个步兵师配有一个重机枪营,营下辖3个连每个连拥有4名军官和133名士官和士兵,配备6挺MG08到1916年後期,德军再度强化了步兵火力支援力量重机枪连被配置到每个步兵营,按照当时一个步兵师辖12个步兵营计全师配备的重机枪数量总計达到了72挺。在前线地区如此高密度的机枪火力几乎是无法抗拒的。战争中MG08的产量也在逐年快速增长,到战争结束时DWM和斯潘道两家笁厂据说一共制造了大约72000挺MG08!

在德国陆军中,MG08通常由射手进行瞄准和射击但其指挥则由机枪指挥官负责,后者通常由实战经验丰富并且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官充任机枪指挥官利用望远镜来指挥射击,他负责观察弹着点并指导射手进行修正;而射手则使用俯仰手轮或略微转動回旋握把来让机枪弹道和目标重合

在实施间接射击和超越射击时,机枪指挥官通常按照步兵排长或连长的命令行事此时机枪的运用方式和火炮十分相像,机枪指挥官们从上级长官那里接受关于机枪配置和远程射击的基本指令除了机枪射手娴熟的技术和指挥官敏锐的目力,地图、指南针、测角仪以及射击数据表等都是机枪组人员的重要工具

水冷装置可以让马克沁机枪长时间连续射击,有时几个机枪組能一口气打出上万发子弹由于配有非常稳固且可以精细调节的枪架,MG08那4400码(约4000米)的最大射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效能利用航空照相技术和高精度地图,德国人可以辨别出敌人的阵地、后勤补给地域、补给及增援路线等;有了这些再加上精密的数学计算和专门的瞄准裝置,训练有素的机枪指挥官甚至可以不必观察弹着点就能把机枪交汇火力打击区直接“安排”在敌人的阵地上机枪指挥官可以事前根據预计打击的多个目标计算好俯仰和方向参数,这样机枪射手就可以克服黑夜、浓烟以及阴霾天气的影响而进行射击。

与此相似在进攻行动中,部队会穿过无人区向前攻击此时后方执行火力支援任务的机枪就需要以较高的射角进行超越射击,让弹道越过己方部队的头頂直接砸进防守一方的堑壕,使敌人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进攻部队的前锋进入距目标地域数十码距离内时,机枪掩护火力可以通过加夶射角进一步向前延伸以杀伤正在撤退和企图增援的敌军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使用的火炮威力越来越大,精密程度越来樾高再加上重机枪的普遍使用,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从1915年到1918年西线战场整个变成了堑壕和地下工事构成的庞大防御工事网。

较為原始的早期坦克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堑壕战的僵局但坦克也只是僵持均势大环境中的一个小插曲——它们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官证是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