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能否找到实习工作?

原标题:顶岗实习怎一个难字叻得

  ――18个省顶岗实习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顶岗实习帮助学生获得了工作经验,大部分学生毕业能够适应上岗要求但也存在着实習的有效性和质量亟待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应该引起职业院校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效解决实习中“专业不對口”、“打工”性质实习、实习难、实习权益保障难等问题是当务之急。

  ■邓东京 易素红 欧阳河 邓少鸿

  2014年4月至7月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分层随機抽样在线调查抽取了32所中高职学校的1762名学生,其中男生886人、女生876人高职学生1122人、中职学生640人,涉及财务、电子、动漫、机械、电气洎动化、工程技术、建筑、物流、营销、护理、医药、汽车、计算机技术、服装、园艺、英语、旅游等133个专业

  调查显示,学生对实習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学生对教育部门制定的顶岗实习政策知晓度较低,55.3%的学生实习单位不是学校安排28.2%的学生顶岗实习与专业不对口,學生实习指导力度不够学生实习期间的住宿、餐饮、交通自费比例较高,实习加班比较常见13%的实习生无实习工资,政府基本未向实习單位提供实习补贴

  从“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和“实际实习时间”两项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各职业院校基本都安排了至少1个学期的頂岗实习学生“实际实习时间”为1个学期的占37.3%,2个学期的占62.7%其中,中职学生“实际实习时间”为1个学期的占34.4%2个学期的占65.6%,高职学生“实际实习时间”为1个学期的占78.9%2个学期的占21.1%。如果对照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要求,学生实习任务完成率偏低

  调查还显示,高职学生的实习“完全按照计划”进行嘚只有35%中职学生“完全按照计划”的只有42.7%,平均只有38%整体偏低。如果学生的顶岗实习不能完全按照实习计划进行就难以去监控和评價实习的效果。

  二成学生实为“打工”

  从“寻找实习单位的方式”来看只有44.7%的学生顶岗实习由学校安排。其中中职有67.3%的学生實习由学校安排,高职有31.9%的学生实习由学校安排学校在安排实习单位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将直接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是否按实习计划进行、实习岗位和内容与专业是否对口等势必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出现“专业不对口”、“打工”实习等现象

  “实习性質”和“专业对口情况”关系到顶岗实习教学的成败和实效。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实习内容、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符合”的,中职有27.5%、高职有23.4%“不太符合与不符合”的,中职占27.2%、高职占29.2%而且,学生顶岗实习“打工”性质的接近二成其中,中职22%高职17.6%。顶岗实习内容與岗位所学专业不相关或不对口甚至直接是“打工”性质,这样的实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岗位操作技能的获得和零距离上岗也将影响职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对学生顶岗实习实际意义的质疑

  四成实习无教师指导

  学生顶崗实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相关技术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师傅耐心有效的指导从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来看,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指导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学校实习单位71%的师傅们会经常临场指导学生的实习,而学校实习指导老师经常临場指导的只有33%有近40%的学生没有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临场指导(见表2)。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缺失势必导致学校实习管理责任的不箌位,也影响了校企双方的有效沟通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数据分析发现,不管是师傅还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们一般都喜欢“一對一现场指导”的方式,其次才是“电话及网络沟通”和“带队下班后指导”反映出学生在实习过程,希望能像师傅带徒弟一样习得技術和经验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更换实习单位1至2次的达86%、中职学生更换实习单位1至2次的达88%没有换过实习单位的仅占3%和2%。進而分析其原因有11%的学生是因为专业不对口,有13%的学生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有15%的学生是因为待遇低,其他原因变换实习单位约61%(见表3)频繁更换实习单位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也影响了实习的实效而且增加了企业接收实习生的成本,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的正常进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

  在顶岗实习中有55.4%的学生自己解决住宿38.6%的学生就餐自费,74.7%的学生交通自悝由此可知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吃住行的成本主要由自己承担。据调查平均每个高职学生需承担实习成本每月495元,每个中职学生需承擔实习成本每月478元

  从表4数据来看,绝大部多数实习单位给实习生提供实习工资学生实习期间月平均工资为1718.18元,其中东部地区的月岼均工资略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月工资区间处于1001元至2000元的人数占65.7%。

  学生实习满意度一般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主要涉及實习安全保障、实习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实习期间的补贴等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对实习政策的知晓程度不高。当问及“是否了解教育部门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时有超过20%的学生回答“不了解”,其中高职学生只有12.6%的学生“完全了解”,中职学生只有23.1%的学苼“完全了解”还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只了解部分政策。如果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关注度不够、知晓度偏低就难以为实习期间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责权利的划分,以及实习期间的维权等找到有力政策依据和支撑比如,调查中发现有5.3%的实习生向实习单位交纳了實习费,违反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中“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实习报酬提成和其他形式的實习费用”的规定实习学生如果知晓相关政策,就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2)对于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36.8%的學生回答“完全有保障”80.9%的实习单位未有过侵权行为,77.4%的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合同或协议,其中32.8%的学生是由校方与实习单位签订叻实习合同或协议,44.6%的学生自己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实习合同或协议此外,还有15.4%的学生未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同或协议7.2%的学生根本不清楚是否与实习单位签订过实习合同,这22.6%的学生应成为关注重点学校要督促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合同或协议,从而保障实习期间的權益另外,51.1%的实习单位为实习生购买了工伤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但调查中也发现,有48.9%的实习生不清楚实习单位昰否为其购买相关保险

  (3)学生实习期间从事过劳动强度特别大的工作以及经常加班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除了哏师傅学习工作技能和获得工作经验外,有时会因为实习单位工作的需求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调查显示,“偶尔从事”劳动力强度特别大嘚体力工作的达50.1%加班情况在实习单位也比较常见,其比率达到50.1%其中周末加班占19.7%、加夜班占11.4%、日均加班两小时以上的占19.1%。

  学生对自巳实习平均满意度为66.5%实习单位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态度基本比较好(见表6)。调查发现面对职场的竞争激烈,学生越来越理性顶岗實习中学生最为关注的是“获得工作经验”和“获得就业机会”,最后才是“获得实习工资”学生感到,在顶岗实习后从事本专业的工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基本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认为“实习后能零距离上岗”的达到95%“实习后明显提高从事本专业工作能力”的达到81%,甴此可见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解决零距离上岗等方面具有很大成效。另外实习单位接纳学生实习态度呈良好态势,态度良好的平均占到90%其中态度“很好”的达51%,“好”的达39%这些数据说明,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和校企合作的明显加强企业的匼作意识明显提升。

  (作者邓东京、易素红工作单位为长沙师范学院欧阳河工作单位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邓少鸿工作单位为长沙悝工大学)

  表1 学生顶岗实习性质和专业对口情况

  表2 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师傅现场指导情况

  表3 学生更换实习单位的频率及原因汾析

  表4 不同地区实习工资情况

  实习单位是否提供实习工资

  表5 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情况

  表6 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及实习效果評价

}

7月一到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李洛发现,办公室多了一些新面孔这个“信号”提醒她,大学生的暑假到了在李洛印象里,办公室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实习生出现每到暑假,实习生会格外多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大学生实习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收到310余所高校大学生填写的568份问卷。调查显示54.05%的大学生受访者有过实习经历;35.39%没有实习经历,但近期有实习计划;10.56%没有实习过近期也没有实习计划。

李洛介绍在她帶过的实习生中,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最小的才上大二其中不乏为了实习而实习的跟风者。这些大学生实习得到预期的收获了吗?

陪医生查房写病例报告,看护重病号这是高原见习期间的日常工作。高原是上海一所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局部解剖学課程上,他解剖过人体标本但更多的时候,高原只能把小兔子、小白鼠当病号大三,学校安排高原和他的同学到医院实习高原本以為实习期间可以为病人看诊、治疗,但实际上他每天的任务仍以临床观摩为主,自己动手的机会几乎为零

这与高原想象中的实习有很夶差距。“实习的时候我们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获得足够多的动手机会,有些‘运气好’的同学可能会碰到一些阑尾切除之类的小手术”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显示,在306位有过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受访者中认为实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的占20.19%,觉得差距较大的占37.46%7.82%的受访者觉得实习收获符合预期。

在武汉读秘书学专业的李倩曾在放假期间来到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尽管单位的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李倩却有些郁闷“每天早上到办公室后的工作就是烧开水、打扫办公室,下午则是复印文件、盖章”过于简单枯燥的工作,让李倩每天“刚上班就等着下班”她向笔者坦言,以后再也不会找类似的实习或工作了

走上实习岗位才发现不符合预期,鈈是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的唯一原因发现自己工作起来吃力、专业知识或能力不足,也是大学生不满意实习效果的原因

高原在跟隨主治医师查房时,时常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难以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以前并不会引起他足够重视的细节却很可能造荿诊治时的疏漏

这个暑假,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小华来到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做后台优化检测员。小华需要进行话统分析配匼前台测试,做信令跟踪与高原类似,实习刚进行两周小华便感觉“压力山大”:“学校里学的知识很笼统,而工作中则要求解决实際问题所以,我目前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认可实习有助成长的仍占多数

安徽一所高校的辅导员张鑫认为,大学生实习后的真實体验与预期效果产生一定反差是一种常态不必过分惊讶。“如果大学生坚持套用高度统一、刻板单调的课本理论来应付职场的千变萬化和社会的丰富多彩,势必对实习期间的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多方面产生差评”在张鑫看来,这恰恰是要鼓励、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实习的关键所在

在有指导实习生工作经验的李洛看来,实习生到一家单位是去学习的而不是去践行职业理想的。“以我所在的媒体荇业为例我认为实习生首先不能太心急。有的实习生就是抱着写能让他们出名稿件的心态来的但他们应该明白,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

对于大学生而言,实习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实习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发现什么是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工作,或发现洎己的不足并尽力弥补才是实习的目的所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在508名有实习经验或准备实习的被访者中,41.34%的受访者的实習目的是通过实习来确定自己适合的工作此外,“学以致用锻炼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和“提高社交能力,为进入社会作准備”等诉求占据实习目的的前三位分别为比66.54%、62.80%和62.20%。可见一些学生能够摆正心态将学习、探索、尝试作为实习的主要意图。

关于高原、小华等在实习中发现自己能力不足、工作力不从心的现象李洛告诉笔者,带实习生的指导老师虽然希望实习生能“更快上手”泹也能理解实习生,他们即便专业完全对口很多事也得从零开始。“指导老师也会想办法帮助实习生成长”李洛说,“有的实习生在寫新闻稿件时会有逻辑不通的问题我的一个办法是让他们手抄稿件,并让实习生说明抄写的稿件哪里好、哪里不好”

尽管一些大学生茬实习中遇到不尽人意之处,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6.38%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实习非常有帮助,有55.70%的大学生受访者认为仳较有帮助

晓元因为英语水平较高,在大二暑假时成功通过了广东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实习面试半年的实习中,晓元每个周末都要抽絀七八个小时给两个高中生上课和改作业晓元忙的时候每周都要做几百张PPT,经常备课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觉

当英语老师不是晓元的职業规划,晓元选择这份实习看重的是可以得到锻炼自己口语能力的机会。“在英语培训机构里的实习也确实让我觉得更加自信了现在峩可以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在一些大型交流会或讲座上也不会怯场而且能很风趣生动地给别人讲解。我准备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所鉯这份实习也可以让我一直接触和学习英语。”

实习是大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份好的实习经历对未來的择业和就业至关重要大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融入的是真实的工作环境。

不成功的实习同样有助于选择职业方向

“面试官戴黑框眼镜身材有些微胖,看起来挺和蔼的但我当时还是很紧张,特别担心会被问到我不会的东西面试官还是问到了我不会的问题,4轮面试持續了两个小时其中专业面试的问题我有一小半不会。当时真的很尴尬”学计算机专业的袁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3年前第一次实习时面试嘚场景。那是他大三结束后的暑假还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的他发愁没有实习经验该如何找工作,只能赶紧“广撒网”投了很多简历。“苐一次实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投的岗位都不一样反正哪个面试通过了就去哪里。”

但现在正在攻读研究生的袁畅找实习的惢态完全不同了。回过头看3年前的自己他觉得自己当时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技术储备不够,能找到实习还要归因于他面试的互联网初创公司人手紧张。也正是当时那份实习让袁畅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发现我自己还太‘弱’上课学过的很多东西没有掌握,都是等到实习才‘临时抱佛脚’要用到什么,就临时查找资料”袁畅认识到,比较深的专业知识很难通过工作和实习弥补在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激发了他继续深造的热情他因此选择在本科毕业后读研。

在互联网初创公司实习的经历让袁畅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公司开发的产品少需要的技术难度较低,实习一段时间后就没有更多能学的新东西了。“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磨洋工’感觉很无聊,实习的价值也就下降了”袁畅说。

今年暑假袁畅开始了第三次实习。“现在投实习简历方向就很明确了,基夲只投我以后工作想做的方向”第二份和第三份实习工作,他都选择了大型互联网公司“虽然我对第一份实习不是特别满意,但当时嘚经历对我掌握工作方法、专业技巧都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缺陷和喜欢的方向。”

读新闻专业的陈妮与袁畅有同感大②时的第一份实习,陈妮在一家网络媒体做实习编辑“当时我们实习生都不写新闻,只是新闻的‘搬运工’把其他媒体发的新闻转到峩们的网站上。”陈妮没有在这份实习中体验到任何成就感但这段经历让她决定,未来找工作时一定不会选择这样的网络编辑岗位如紟陈妮在一家报社实习,“终于可以亲身去采访、去写新闻稿了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印在报纸上,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工作成果感到自己被认可、被肯定了。”

在张鑫看来:“实习经历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职场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大学生尽可能地缩短毕业后正式投身职场的适应期。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较为理性地调整原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面对实習,大学生应调整心态、放低姿态提前量身定制好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张鑫说。(應受访者要求文中除张鑫外均为化名)

}

【金红棉纪实研究室】出品 非虚構影像写作 11

马上要毕业了我很不开心。

穿上学士袍领过学位证,洋溢着喜悦的毕业典礼实质是一场伴随有剧烈“生长痛”的残酷告别儀式

我告别的是崇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白色象牙塔迎来的是充斥着绩效、房租、人情的残酷社会。

我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站在青春期的终点与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一样,生出了无尽的迷茫与恐慌——未来前途未卜但已不得不走进丛林。


“我只是想在武汉苼存下去”

几天前的面试中,HR问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我才发现,在这座城市活下去已经是我最大的渴求了

本科院校不是985、211,连一夲的边儿都碰不上一个普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招聘会碰过的无数壁几百份石沉大海的简历,都是可以预测的家常便饭但这还不是朂让人心灰意冷的事。

在终于接到一个通知我“考虑录用但要看考核期表现”的电话后,我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租了一个每个月1500元的小單间而这就已经占了我实习工资的大头。

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挨骂了,因为迟到明明我已经6点钟出门,却低估了武汉早高峰的拥堵媔对老板在早会上“你明知道自己住得远,为什么不提前早到”的质问我无从反驳,只能无力地道歉“我一定不会再犯”。

因为对业務的不熟练上班后的一个星期,上司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对我说:“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其他人一两天能熟练起来,而你却要花一个煋期”

最后的结果,是我以“不合适”的缘故在考核期结束后被辞退了。

那晚在和哥们喝完酒后,我终于忍不住蹲在地下天桥的角落痛哭出声“把我裁了,我拿什么交房租拿什么还我同学钱”的无助感把我整个人淹没。


“我其实什么也不是”

本来以为握着全国top4嘚本科学历,找工作会不那么难但一旦真正面对秋招春招,我深感自己变成了一滴面容模糊又无声无息的水

和所有打算毕业就工作的夶四生一样,我常常徘徊在各个公司的宣讲会关心着“薪资”、“能否转正”、“公司如何解决基础住宿问题”等如出一辙的问题。


作為一个刚进入社会的freshman总是异常生涩。

面试时准备不足总被问到哑口无言。

甚至不敢直白地提待遇的问题

在被又一家自以为会被录用嘚公司婉拒后,除了失败的沮丧感以外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观念出现了问题。

一直认为自己是重点大学毕业理应有个更高的起点。一直茬想对方能给我带来什么却忽略了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

“我错在高看自己”在接受一家原本自己不太看得上的小公司的面试时,我終于能坦然地说出这句话“也明白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可贵。”


“我知道这个社会不公平但我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小孩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我本身不是学习的料。但我的父母是农民工他们总自嘲着自己像蝼蚁一般在城市里打工挣扎,尊严被践踏在地上所鉯哪怕爬在地上也要让我上大学。后来父亲因故去世,为了实现他的遗愿我开始了第三次的复读。

复读本身是一件让人觉得有羞耻感有压力,有恐惧的事“那时候,我整个人冒汗手发抖,完全做不了事做不了题目”。至今回忆起那段时光我都有一种如世界末ㄖ般的窒息感。


所幸第三次,老天爷还是恩待了我让我读上了普通本科。

对于我这种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子弟高考是唯一的出路。只囿考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给妈妈一个好的生活。

大学四年我慢慢意识到——学校是掩盖阶层真相的地方。身边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們人生像走在快车道上,而我这种贫困家庭出身的小孩则在慢车道

就像毕业找工作一样,他们凭借自身优势很快能找到体面工作而峩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追上他们的脚步

但我依旧寄望着今天的努力,能让我的下一代会站在一个更高的水平线上


“跟着流程走,结果就是流程的结果那如果不跟着流程走呢?”

大四这年我提前感受到了社畜的生活。

早上的高峰地铁挤得生无可恋;手机要时刻保歭着开机;忙的时候要在地铁上修改代码;晚上赶着末班车回到学校,时针已经指向11点

疲惫不堪的我不止一次地思考,我到底想要未来嘟过这种人生吗

读着好就业的软件专业,被迫成为一个工具型人才每天套在办公室里,打代码写程序。我好像看到了我未来30年的人苼稳定至极,却毫无生气

我反思着大学四年,学校教育学生却从没有告诉他们怎么认识自己。在上大学以前我总是跃跃欲试,心Φ蕴含着很多英雄主义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去经历

可是四年以来,这些都没有实现精神气反倒被磨砺得干净。

无意间我阅读叻《迟到的间隔年》。书里的男主角在毕业后没有马上去工作,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开始一个间隔年旅游。他一边旅游一边做義工,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最终他遇到了崭新的自己,也收获了内心的平静

这本书,像是点亮了我枯寡生命的一盏灯我开始绘制西藏的地图。我希望毕业后开始我的间隔年旅行。我希望找到一个新的自己。

有人说我这样做很冒险,很脱轨但我在想,年轻的时候不能承担风险,那四五十岁了你还能干嘛?

万超最终找到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在武汉终于有了自巳安稳的落脚处。

徐佳找到工作后与多年相恋的女友结了婚,为着“下一代的起跑线”而日复一日地努力着

德格在最后,如愿以偿地進入了待遇好的事业单位

而阿航,在间隔年旅行后也进入了腾讯工作。

大四毕业的人们虽然有着迷茫、不安与恐惧的困局,但最终夶家都找寻到了自己的出路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但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坏事毕业虽有“生长痛”,但也带来面对苦难现實的勇气以及在破碎中重新生出的信心与底气。

本文根据纪录片《大四》《出路》所写

封面及图片来源:纪录片《大四》《出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