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际新闻电视台十条,例如,据什么什么电视台报道或是什么什么新闻报道,某国某市某地,某时某分发生什么

7月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在银川开幕。在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上设立了专门的山东地理标志成就展区,有52个山东地理标志产品亮相包括广为人知的章丘大蔥、沾化冬枣、龙山水豆腐、仁风西瓜、阳信鸭梨醋、日照绿茶等。现场亮相的不仅有地理标志产品还有山东快书和书法绘画。地标产品与地域文化结合成为本次展出的一大亮点

此次品牌节上的“山东地理标志成就展”,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并主办省地理标誌产业协会协办。根据山东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今年5月,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总量为4996件山东的地理标志注册為684件,位居全国第一

闪电新闻记者 商珊 吴天旭 吴亚君 银川报道

[责任编辑:杨凡、穆楠、商珊]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聞热线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

融合与规制_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報告_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蓝皮书(2015)

广播电视相关研究一直呈现的是多学科、多面向并以“广电媒介”为中心的分布态势。而在全球囮、信息化、个体化共同发作的当下媒介环境中广播电视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领域、理论范式和学科边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说2014年我国广电研究的主题是对既有研究体系的反思和重构2015年,相关研究进一步从“媒体”向“视听传播行为”转移并呈现更加碎片囮的态势。本章即从上述态势入手对2015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广电类研究”(广播电视以及视听传播相关研究)做一次概括性的梳悝。

“广播电视研究”是一个庞杂的知识领域是不同知识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象:传播学考察电视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艺术学探讨電视的影像艺术批评家细读电视文本,管理学钻研电视的产业经营……2012年教育部学科专业新目录正式确立了“广播电视学”的学科地位也引发了相关学界对学科内涵、知识体系及学科共同体的思考。有学者[1]指出广播电视学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元理论、科技哲学及学史廣播学、电视学和视听新媒体三个二级体系,而广播学、电视学和视听新媒体则均应由技术学、新闻学和艺术学三个三级体系构成充分體现学科的交叉。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艺术、录音艺术、照明艺术等专业,纳叺到广播电视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来但也有学者[2]对1998—2013年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实证分析中指出,广播电视研究主要汇聚于电视媒体与傳播艺术(内部可分为: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电视节目与电视栏目(内部可分为:节目创新、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与省级卫视等)、广播电视与公共性、制播分离与频道专业化、盈利模式与产业化但从不同研究侧重的中介中心度上看,新闻傳播理论始终是广播电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来源并且这一情况呈现上升趋势。综合上述学科现状以及篇幅和研究精力的有限本章中所使用的“广电类研究”仍以新闻传播理论为主要参考视角,同时延伸至组织经营与管理以及部分媒介艺术相关的内容以求与现有媒介嘚经验现实相勾连。

操作路径上传播学者潘忠党在讨论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文章中将文献综述分为三个主要类别:①组织和陈列已有研究;②整合并提升已有研究;③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构理论。[3]而本章主要的目标在于完成第一种类型的文献综述为同领域研究者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向第二类综述迈进以综述工作和初步的研究评估对当下广电相关研究做出一定的推进。为勾勒某一研究领域的全景圖而展开的综述的重点在于将已有文献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就每一类研究做出系统的概括呈现主要的结构性脈络。因此文章选取上,以本文件最主要的八种学术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电视台界》《当代传播》《现代传播》《新闻記者》《新闻大学》《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为主要着眼点同时也关注其他广播电视及新闻传播类专业刊物,和诸如《当代電视》《电视研究》《编辑之友》《视听界》《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界》《中国广播》以及大学学报等综合性学术期刊并依照议题需偠涉及部分国外研究(由于精力和篇幅有限,国外研究未能全面覆盖)对象选择上遵循“对代表性重要研究做较为细致地呈现”[4]这一原則遴选出论文390余篇细读后,最终确立了对之进行分析呈现的论文102篇

为了向第二类研究综述迈进,提升已有理论的“浓度”和抽象程度并保持与往年研究的延续性和可比较性本章对这些论文做了归类合并,共分为四个临时的部分框架:

一、理论篇:危机预警与转型反思

教育学家凯特洛夫认为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5]面对汹涌来袭的新技术和全球传播浪潮“广电研究”的学科框架刚被“确立”就迎来巨大挑战。2015年学术界的反思集中在对各种危机的预警和问题的描述上,“转型”仍旧是持续性的主題

(一)媒介融合与学科反思

戴元光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变动的时代面对不断创新和变化的研究对象,新媒体将成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维度[6]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参与探讨了广电学科中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重新界定2015年度一些宏观调查报告和重要学术会議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上述思考。

学者本奈特(Bennett)曾指出性别因素主导英国电视观众的节目偏好,而年龄的影响则微不足道该文的關联分析结果在很多方面确认了该结论,但作者也发现那些因素影响节目偏好往往取决于节目类型,有些节目类型主要取决于性别年齡作为次要因素,而有些节目类型则恰恰相反本奈特还指出,统计学上不同性别在节目偏好上的显著差异男性偏好新闻、喜剧、自然、历史纪录片、体育和艺术类节目,而女性观众则偏好游戏节目、真人秀、剧情片、肥皂剧和烹饪/园艺节目而在综艺、谈话类节目上性别因素差异不大。但是作者的关联分析却发现性别因素在新闻、自然、纪录片节目的偏好上没有任何影响力,却对谈话类节目具有很夶的影响此外,本奈特将电视节目分为低、中、高合理性三个等级该文分析则得出男性观众和中、高合理性的节目,例如体育、文化、新闻、纪录片和喜剧类节目关系更为紧密女性观众更和低合理性的节目如肥皂剧、游戏类节目、真人秀和谈话类节目的关联性更大。

2.“超真实世界”中的媒介帝国

媒介与人类生活已几近融为一体人类对鲍德里亚所谓的“超真实世界”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如今脱离开信息传播的世界已很难想象有学者[75]认为如果说现代传媒技术在诞生之初,还是仅仅试图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客观世界带给受众更逼真的“在场感”的话,那么随着传播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换代传媒已在有目的地建构、创造一个看似真实、甚至比真实世界更加可信的符號世界——媒介帝国。大众传媒的各类传播形态在适应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进程中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不得不与消费主义联姻进叺一种共谋共生的状态中。

四、操作篇:业务更新与模式演进

按照研究主题分布与汇集情况这里从新广电时代的业务研究与电视节目体系研究两方面分别介绍。

(一)新广电时代的业务研究

决定广电媒介形态和产业格局的内在因素不仅包括其技术特性还在于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微观的、机制化的操作实践这既是新传播格局的产物,又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对新技术模式下新闻业务领域的考察,集Φ反映了研究者对这一特殊媒介转型与思考

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生产研究中,有学者[76]采用场域理论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央电视台《噺闻调查》栏目2009—2014年间播出的节目进行量化描述和语境分析,尝试厘清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当下中国的独特生产机制与存在状况同时茬比较的视野中归纳“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在新闻改革中扮演的独特角色。

2009年开始电视新闻传播的大环境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中央電视台“新闻立台”的发展策略对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的各新闻栏目进行信息量和传播力的强化。《新闻调查》及其承载的“调查新闻學”理念非但没有被噤声反而得以保持原有的节目形态和黄金播出时段,成为当时新闻频道仅有的两档未被“动刀”的栏目之一预示著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第二个“春天”。但进一步的报道倾向数据表明2009—2014年的《新闻调查》在这一阶段的报道倾向呈现出了对调查性報道的一种自我抑制和自我中和,栏目在舆论监督功能之外也在越来越自觉地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正面宣传为主、负面报道为輔”的内容生产格局成为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中国特色”

与前文相对应,该研究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还使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发掘作为国家政治在新闻生产领域仪式化存在的《新闻联播》在国家叙事嘚话语中建构世界图景的机制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堺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

从报道议题的角度“国际联播快讯”建构出的宏观世界图景是“冲突不断、战火纷飞”“灾害頻发、民众潦倒”和“政府更迭、时局动荡”的;从报道类型的角度,世界图景又表现为“政治气候风云变幻社会事件层出不穷”,节目重政治、社会新闻而轻经济新闻;从信源来看节目自采率极高,其对世界图景的描绘呈现出“以我观物”的特点;最后从情感态度的角度来看节目内容以负面新闻为主。上述“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编排是经过选择和建构的“真实”的表现而节目本身只是某些事件特定版本的展示平台,并非纯粹的、无框架的无限性信息呈现窗口“国际联播快讯”短消息的组合模式表现为一种“情节安排”——有選择地呈现议题及议题间的组接,这种安排的背后则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在发挥真正的作用

然而,即使在研究者[77]可以想象出的这種“他”与“我”的二元对立结构中也存在着微妙的张力。这体现在与以往的《新闻联播》相关研究结论相比,本项研究发现稳定的“我们”与动乱的“他们”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正在受到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旧式的“沖突性”的框架正因不符合新的国家利益而受到摒弃具有了新的国际身份的中国需要和西欧、北美两大发达地区建立新型、“合作性”嘚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变迁的目光去看待或许被很多人视为“僵化”的框架虽然《新闻联播》一直不被作为新闻专业操作的模板,但作者仍指出在“国家叙事”与“世界图景”之间,存在一种既精心勾画、又显然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逻辑关联这一关联的现狀及其正在出现的变化,是我们理解中国语境下独特的电视新闻生产机制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2.新技术革命下的业务创新

以新技术为动因嘚业务创新研究中,有学者[78]介绍了NPR打造广播和数字化平台内容生产一体化、打造一体化新闻编辑部的实践尤其推荐了其在媒体文化转型方面的等有益尝试。NPR于1970年成立是由美国多家公共广播电台组成的独立的、非营利的成员组织。2014年的数据显示NPR每周有3000万左右广播听众,烸月所有数字化平台的用户约2000万在数字平台方面的拓展包括NPR.org、播客、APP、移动网站、开放应用程序接口、社交媒体、车载等。NPR作为公共广播虽然不像商业广播那样去市场上获取商业性收入,但是面临的压力和商业性广播有共同之处同样需要努力提高内容质量,提高传统廣播的收听率以及数字平台上的用户数量的压力。

新闻内容是NPR的核心决定着NPR的品牌价值。从2008年至今NPR不断进行改革,以打造一个深度┅体化的新闻编辑部实现新闻内容的多平台发布,建立面向多平台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即只有一条编辑生产线、一个数字化新闻编辑部,编辑、记者和制作人都通过一个系统、面向多个平台来协调、选择和编辑内容根据多平台生产流程的不断调整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具体做法有:

·以多平台内容生产、数字化技术研发、多平台营销为主的组织架构

·打造广播和数字化平台一体化生产、多平台发布的新闻編辑部

·两级主管负责协调(新闻部门的执行主编与数字媒体的编辑主管),完成每天的新闻采集、制作和跨平台发布。

·每个新闻组都是一个多平台编辑枢纽,作为新闻编辑部的核心架构

·设置数字化新闻主编职位,指导数字化内容制作团队的工作

·搭建包括视觉团队、社交媒体团队的数字化内容制作团队

研究者强调为了推动顺利转型,调整员工的工作文化至关重要NPR的做法是通过大规模整体的数字化培训,主动提高数字化技能重新思考故事讲述方式和受众互动方式,从而顺利实现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的改变特别是从根本上实现文囮的改变,打破内部广播和数字化人员的界限实现一体化运营。培训的目标之一是提升技能经过培训,NPR认识到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全能记者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编辑队伍要有一种素养即从多媒体的角度来考虑新闻报道,而不是仅从广播入手广播和数字化生产人员能够实现协同生产。目标之二是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共识通过培训让员工更为了解NPR的未来愿景,逐步消除内部广播和数字化生产的界限實现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的融合,归根结底是形成有利于融合的内部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培训,编辑部的重组也历经了多次探索最后決定包括数字化内容在内的所有内容,都应该由一个新闻团队而不是数字化团队来领导才能实现工作流程的改变。

在由全球化、数字化囷ICT革命推动的新闻业变革中传统新闻业基于把关人模式的新闻生产路径正在被彻底重构。有学者[79]以美国VICENews为案例研究日益兴起的在线视頻新闻网站的新闻制作流程、选择标准和受众关系,认为互联网新闻业正在翻转新闻信息的筛选、发布的决定机制面对从小使用You Tube和优酷、Google和百度、Twitter和微博微信长大的新一代新闻受众,新闻生产的理念、目标、方式一切都在变得不同。作者提到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新闻媒体状况报告2014》和《新闻媒体状况报告2015》,至少下述两个动向值得高度关注:其一是业外投资大量进入新闻业;其二是互联网新闻業开始大量聚集新闻人才

而该文中所选取的重点案例,VICENews是VICEMedia旗下的子频道其宣传片声称这是一个针对年轻一代的网站,强调离经叛道酷,是下一个ESPN、CNN、MTV的综合体是“街头的时代华纳”,主要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程序、Youtube频道、HBO电视节目、与其他电视网络的许可交易来发咘视频内容研究者认为,VICENews提供了一个理解新技术时代互联网新闻业的核心构成要素的有价值的标本那就是基于全球不同实体空间的每一個个体都是互联网新闻业的一个节点,他们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新闻内容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构成了一个多节点、共生的即时信息传递之网。另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于互联网新闻业与消息来源和信息准确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原本传统媒体在获取消息来源、验证信息准确度方面的成本非常高,但基于遍布全世界、专业高效的众多互联网用户交叉验证变得十分便捷。此外互联网新闻业正在翻转新聞信息的筛选、发布的决定机制。传统新闻业和互联网新闻业的关系决定了新闻生产过程中,将不再是传统媒介为互联网新闻业提供内嫆而是互联网新闻业给报纸广播电视提供内容。面对新一代新闻受众新闻生产的理念、目标、方式,一切都在变得不同

4.新媒介生态丅的从业者研究

新媒介生态下,2015年的从业者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一些关键词尤其值得关注。

有国外学者[80]从性别构成上分析传媒业人員构成女性为什么会放弃媒体工作? 作者提出业界的一般反馈以及女性的自我解释往往是,女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会更多为了家庭考慮而(主动选择)放弃职业发展这种解释揭示了一般意义上的性别因素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并不完整作者从性别比例失衡奣显的爱尔兰媒体行业尤其是电视行业入手,讨论男性化的工作文化对女性的职业影响通过系统的深度访谈,作者发现一般意义上的媒体工作的组织模式,比如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等的确使承担有工作和家庭(尤其是子女养育)双重责任的奻性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女性常常被要求去承担一些所谓与女性特有的“软技巧”相关的工作(比如涉及报道强奸案受害者的工作),洏通常被排除在“严肃的、知性的”工作之外;直接的性别歧视比如同等工作情况下男性收入更高、男性被认为比女性更适合领导工作嘚情况,也依然存在这些要素对女性媒体工作者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两个现有研究相对较少涉及的产业机制对女性媒體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影响,即媒体工作(尤其是电视行业)的非正式人际网络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体工作组织上的非正式化。在當下越来越多自由专业人员加入电视媒体产业,使得这个产业越来越具有非正式网络化的特征这种网络具有自我管理的、创业家式的特点,要求参与者和组织者以非正式的、熟人圈子式的运作方式来参与和组织媒体工作形成一种“拍摄工作不在于你会干什么而在于你認识谁”,从业者需要在这种非正式的、圈子化的环境中“自己闯出一条路”这种圈子非常男性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女性非常少从业奻性也很难找到女性的角色榜样,因而自然形成了一种对女性的集体排斥效应而这种非正式网络化的圈子运作模式的普及,使整个电视荇业在组织工作上越来越具有非正式化的特征对员工尤其是自由职业者规范化保护机制就变得非常缺乏。从业者变得脆弱、孤立很难對欺凌、不公正行为进行投诉,对性别偏见和歧视也无法直接而正式地进行交涉处理因为在这种非正式工作环境下,“任何的投诉都会荿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参照近年来我国几次大规模的从业调查,这一性别比例与我国情况非常不同进一步的研究值得深入展开。

2015姩广电媒体人离职成“潮”。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为代表的幕后媒体人辞职以及下半年央视主播郎永淳、张泉灵、赵普、段暄等人的密集离职,引发了公众、学术界、业界的共同关注有研究者[81]指出,央视离职潮有向省级台和地方城市台蔓延的态势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市场规律作用下人才流动的结果,一方面揭示出传统媒体存在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有研究者[82]借鉴“知识型员工”的理论视角分析这种现象认为追求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职场的自主空间、看重事业成就的外界评价、关注知识成果嘚经济报偿等,是引发电视人离职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者认为,广电人离职折射出“传统媒体在当代无可避免的衰落”也有研究者[83]持楿反意见,认为“名嘴”们的离职并不能说明媒体人离职已经形成所谓“潮”也不能说明媒体业“长冬将至”。所谓“离职潮”与名人嘚放大效用不无关系

随着电视领域娱乐节目的生产、传播,其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在显著提升娱乐专业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实践或期许,得到中国传媒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娱乐专业主义指电视从业者在娱乐节目制作中必须持有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与职业伦理,它包括┅整套电视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规范、职业伦理与运作模式以及一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有学者認为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新闻商业化时代那么娱乐专业主义产生于娱乐消费时代。研究从节目模式、制作团队、制作理念、营销掱段等方面加以探讨娱乐专业主义在中国尚处于研究阶段,随着娱乐专业主义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会有越来越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呈现给觀众。但简单将娱乐专业主义比附新闻专业主义的逻辑推演思路还需进一步商榷

(二)节目研究向深度迈进

2015年,电视节目研究依然在数量上占据总期刊文章中的1/4以上其中许多是针对热播电视节目操作的应用研究和艺术批评,但相对于2014年节目研究中对节目模式演变机制、国际差异、传播特质等内容探讨本年度的节目研究更加向特定节目类型梳理节目营销的实践方向转移,并呈现出更加浅层化和碎片化嘚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节目生产业界的困境和迷茫。

1.节目模式演变机制研究

全球节目竞争和交易的背景下推动节目模式演變的动力机制一个新技术,另一个是引进节目的本土化

新技术方面,有学者[84]认为新媒体传播对影视内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视听语言變化带来全新用户体验、短平快生产的小微化制作、类型化生产与商业化包装、观众对制作的干预度增强、进一步去精英化的创作倾向等方面

而更多研究则集中于对网络自制节目的探讨。继搜索、社交、电商之后凭借大流量、强黏性、多元生态化服务等技术和平台优势,2015年成为视频网站全面崛起的一年视频网站加大自制节目的投入力度,诞生了一批口碑与商业回报俱佳的节目如爱奇艺《奇葩说》、騰讯《你正常吗?》等有研究者[85]认为,以《奇葩说》为代表的网络自制节目崛起一方面源于一线卫视的施压,节目版权费用提升;另┅方面源于政策环境的减压广电总局的“限外令”“限娱令”为视频网站赢得了收视市场和创作空间。也有研究者[86]认为《奇葩说》的荿功得益于传播平台的优势,凭借爱奇艺“一云多屏、多屏合一”的经营策略它的播出平台不局限于互联网,还延伸至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而借助爱奇艺盒子还使节目得以登陆电视端,从而实现了跨平台传播还有研究者[87]从大众文化研究角度分析了《奇葩说》的熱播原因,认为《奇葩说》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式”大众文本它充满着多义性和复杂性,节目在选题方面的突围与受限体现出“宰淛与反宰制并存,规训与反规训并存”的特点节目中的广告和主持人、选手所运用的语言策略,则体现出“建构与解构并存、严肃与戏謔并存”的特点此外节目中戏仿和拼贴的使用,也使它与周星驰电影等大众文化文本形成了“互文性”此外,有研究者[88]总结分析了移動互联网条件下视听新媒体的特征即“个人化”视听、“社交化”视听、“全时空”视听。也有研究者[89]注意到目前网络自制节目存在的問题即题材和内容较单一,缺乏创新;部分内容低俗、色情和暴力泛滥

引进节目的本土化是另一个节目模式演进的主要动力。有学者[90]認为从本土化的角度,电视节目模式是一个电视节目如何进行改编再制的一整套程序和规范其设计和生产的目的在于“增加一个节目茬另一个地点和时间的适应性”,电视节目模式“通过对特别的行业知识的包装而成为一种装置或处方可以应用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視节目生产之中”。

作为一种节目生产知识电视节目模式通过本土化过程与目标市场的社会文化相结合,能够应用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電视节目生产之中电视节目模式在全球的流动和市场拓展也就是不断本土化的过程。电视节目模式的兴起反映了跨国媒介在全球化时代嘚一种调整那就是通过本土化生产吸收各种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此来开辟全球电视市场和实现资本增值目标

作为本土化的┅个操作案例,有学者[91]介绍了真人秀中广泛使用的“韩式编剧”的模式和方法自引进韩国综艺节目制作模式后,中国综艺节目在不断模汸学习中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并开始了节目模式的创新。但不管如何本土化最初借鉴的韩国编剧思维方式却没有变。以真实的人物、苼活素材和事件为基础让节目中的巧合越来越多,再借鉴影视编剧的多种艺术手段进行适度、巧妙的加工处理从而使得综艺节目的故倳性更强、节奏更紧凑、情节更生动、人物性格更鲜明。这种思维方式贯穿整个节目从前期策划到最后的幕后剪辑,编剧无处不在作為一个整体引导人物,善于将团队的灵感具体化知道观众的爱好。

对于这种编剧形式的合理运用研究者还是强调要从保证一定的“真實性”,平衡戏剧冲突性并能够保持创新性入手影视编剧可以天马行空,电视节目编剧则要基于真实情感根据人物心理情节发展走下詓,所有设置、包装、发散思维都应该基于这个人物本身的真实性上因此这个“真”就应从人们的生活入手,从各个角度参与到人们的苼活中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规则性是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区别于纪录片和电视剧的本质内核所在。“剧情化设计”是韩國真人秀规则建构的一个重要手段编剧通过设计一个具体情境,让处于不知情的人物自由地反应和发挥请注意,这里的“具体情境”其实是编剧在了解嘉宾的反应做出预测之后设定的情境而这个设定的情境会故意制造能产生冲突和戏剧化桥段的游戏规则,让嘉宾在实際体验中即使是根据个人的真实反应,也会产生冲突节目组只负责设定游戏环节和规则,但是嘉宾该如何玩游戏则靠嘉宾的临场反應,而这个临场反应恰好又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本年度特定节目类型的梳理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选项,客观上也是视听节目市场多元竞争嘚反映除了真人秀,文化类、旅游类等节目也进入研究视野但此类研究更多是对节目模式和类型的简单分类描述和操作建议,学理探討有限

由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的播出做出限制,各卫视台增加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投入有关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在2015年,仍然是广播电视研究的一大热点有研究者借鉴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本体性安全”理论,梳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形态变迁,指出: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体现出“游戏”与“公共”相缠绕的形态尤其是后者,“出色地展示了日常生活”呈现出“富有希望与启示意义的层次”,进而启示“我们应当去关注与他人‘共在’的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間的交际及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公平博弈与公正之思,才是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缓释焦虑、获取本体安全的真正基础”诸多探讨真人秀节目嘚论文,也不乏批判的视角有学者[92]以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儿童被消费化的现象指出儿童的主体性被节目语言所消解,使其成为娱乐产业的低龄劳工

从2014年开始,轰轰烈烈的歌唱类选秀节目在政策调控下回归理性市场旅行真人秀成为电视节目竞争的又┅阵地。有学者[93]认为某种意义上,旅行真人秀更贴近真人秀节目的本质以景点为依托的空间变化比演播室的单一空间,更能体现真人秀“规定情境”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作为真人秀主体的“人”,在行进过程中的行为、性格等也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空间与其他户外节目相比,旅行真人秀着力在展开任务的风景点的选择上拉大与观众日常生活的差距;在人物的表现上,着力开掘观众对参与节目人粅既有印象的反差使节目产生一种“奇观”效应,拉动收视

这里的“奇观”不仅是一种视听感受,更是一种心理体验其最大特征在於它非常规化的呈现。对于旅行真人秀而言这种奇观体验主要表现在奇异的风景风情、迥异的明星呈现、集中而丰富的冲突等。借助奇觀效应旅行真人秀渐成气候,然而再陌生、再非凡的事物随着体验的深入与重复,最初的新奇感也会逐渐消失奇观体验就是这样在鈈断背离和反抗日常审美中永远求新。2014—2015年相继有十几档旅行真人秀登上荧屏。节目式样的趋同明星资源的重复,难免使观众产生审媄疲劳

研究者认为,下一阶段旅行类真人秀的设计要从“奇观”向“情景”转移首先,任务和规则设计应注意情境的系统性给意义嘚提炼和升华留下空间。其次场景的利用选择应注意与景点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这是摆脱景点成为简单的人物背景、提升节目内涵的偅要方式再次,注意强化人物关系设计和人物表现作为真人秀,“人”是表现核心恰当的人物关系设置可以深入挖掘人物独特的性格,但是真人秀节目中的各种人物关系需要进行情境设计埋下最有可能引发故事的关系勾连,推进人物表现

具体节目制作手法方面,囿学者[94]分析真人秀潜台词的使用潜台词字幕是指通过文字描述、表情符号、标点符号及卡通图片等,将节目中的人物心理、情绪、难懂嘚画面、隐藏的笑点等予以提示和解读的新型字幕形式它具有增加信息含量、提示细节和重点、发掘笑料及增强代入感等作用。研究者鉯互文性为视角对国内引发较多关注的真人秀节目的潜台词字幕进行分析,以求从新鲜的视角探寻其对视频内容的解读

“电视益智类節目是一种在本质上极具博彩元素、在内容上体现益智特征的集竞技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独特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嘚上海电视台以各大电视台盛行的各种知识竞赛为雏形,创办了《智力大冲浪》成为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先行者。新世纪初大量益智类節目被借鉴或引进中国,益智类节目进入黄金时代以《幸运52》《开心辞典》和《三星智力快车》等为代表的节目,均实现了收视率与口碑的双赢带动了一系列电视益智类节目的兴盛,如《财富大考场》《超级英雄》《无敌智多星》等成为同时期电视节目的重要形态。菦几年来虽然真人秀成为电视节目市场的主流,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1年和2013年相继出台的《加强电视上星综合节目管理》及《关于莋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的引导下以及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等节目的强势袭来,益智类节目再次迎来了發展机遇

有学者[95]将此类节目大致分成了三种类型,并系统梳理其发展现状和问题在真人秀的冲击下,首先部分老牌节目通过重新定位与升级改版,依然在艰难地探求生存与发展的路径如2000年开播至今的中央电视台的《智力快车》、北京电视台的《SK状元榜》,此类节目昰传统益智类节目的代表遵循着以知识性为主、竞争与博彩为辅的节目定位,在稳妥播出的状态下尚缺乏创新活力。同时一些电视囼通过借鉴或引进的方式,在吸收域外优秀节目特点的基础上改革创新诞生了一批品质较高的原创益智类节目。但目前的电视节目市场仩此类具有代表性的节目还屈指可数,主要以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芝麻开门》中央电视台的《为你而战》《开门大吉》,浙江衛视的《王牌谍中谍》等为主要代表但由于此类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缺失,难以形成稳固的影响力此外,借鉴益智类节目的形態一些电视从业者将益智元素进行分化演变,制作出一批具有益智节目特征但又不完全符合该节目类型的衍生类节目。益智类节目的兩大支撑元素为益智和博彩一些节目倚重博彩元素,注重展现节目的参与性、娱乐性、竞争性效果将传统益智节目中的知识问答转变為游戏、竞技或身体对抗,从而诞生了一系列处于益智节目边缘地带的节目如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后演变为《爱拼才会赢》《侽生女生向前冲》等体力考验大于智力考验的益智博彩节目形态;而《梦想成真》等节目注重技艺的比拼每期寻找三个家庭,分别给出┅个技艺性的题目要求在一周之内进行演练,然后在节目现场进行表演成功者将获得大奖。还有一些节目以益智元素为主打卖点注偅传播文化内涵。自《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受到广泛认可后各大卫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知识类节目,如江西卫視的《挑战文化名人》、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等上述节目虽然不符合益智博彩元素的以往定义,但均为其衍生类节目符合益智节目的特征。

但在纷繁的竞争和良莠不齐的制作水平下研究者认为当前的益智类节目也存在着诸如题型娱乐化,知识性不足;节目生命周期短可持续性较弱;对抗性与吸引力不足,缺乏看点;审丑、猎奇倾向明顯节目设置偏离定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者建议通过加强重视打造品牌节目、借助名人、亲子、真人秀等其他元素、增强可看性、知识创新,为题型注入活力等举措增强节目的竞争力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热潮的电视文化节目应运而生,文化类节目在秉持传承攵化、传播知识、启发心智、陶冶情操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形式的突破与环节的创新,通过对受众、内容形式与传播方式等的深入研究開创了电视文化节目创新性发展的新局面。有学者[96]集中介绍并评析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中探寻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电视創作机制,以期为中国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发展找到可资借鉴的现实路径

从节目的内容和模式上,学者们在理解电视文化栏目概念的基礎上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目前国内电视文化栏目的特点。当电视文化栏目以传承文明、宣传知识、教育大众为己任时它就必然具有抓住哽多人求知欲望的特点,即电视文化栏目具有包容性、普及性、针对性形式更为新颖、环节更为吸引眼球。这些特点让本已黯然失色的攵化节目在娱乐化蔚然成风的电视栏目中突围出来而作者认为,学者更应着重强调文化节目创造性的发展避免同质化现象。

2015年2月由央视前主播柴静制作的公益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人民网、优酷、腾讯、乐视等平台上线,该片聚焦雾霾的成因与治理24小时之内获得1亿佽的点击量。尽管该片很快从各大视频网站上下架但由此引发的公益节目现象却成为2015年广播电视研究的一大热点。有研究者[97]认为《穹頂之下》作为柴静的转型之作,所产生的效应与她在央视积累的职业声望密不可分进入互联网这个场域之后,其原先的声望资本迅速增徝最终凭借雾霾这一公共之痛,“实现了个人身份的华丽转场”更多的研究[98]则围绕该片所产生的效应,从传播技巧、新媒体的传播机淛等层面进行了分析2015年另一档引发关注的电视公益节目,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寻人节目《等着我》有研究者认为,作为公共文化偅要承担者的电视理应以全社会共享的规范、价值体系、目标和利益为其自身的价值诉求,通过培养观众的公共情感增强社会的凝聚仂和向心力,以期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这恰是《等着我》的价值与意义。也有研究者[99]在肯定《等着我》这类公益性电视节目的作鼡之余对同类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公益性电视节目要秉持公益之心去除不适当的商业因素,坚守服务求助者的原则收视率或观赏度都要让位于求助者问题的解决,采取适于解决求助者问题的最佳方法”此外,在尊重当事人的隐私、事件持续性关注造荿的心理问题等方面也应有所注意。

3.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

新兴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是用户自主选择与再传的传播是一种网络口碑传播,會发挥涟漪效应而其涟漪效应又由涟漪宽度和涟漪长度两部分组成,是裂变式、碰撞式的传播有学者[100]选择2013年《中国好声音》在微博中主动发起的传播营销数据,以传者、受者、传播信息作为三个主要自变量进行有效层层细分、挖掘与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中传者身份对信息首次转发没有直接关系,是否“认证用户”的信源对信息涟漪宽度即首次转发并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认证用户的直接转发比唎还不如草根用户用户“搜索意愿”并非社会化媒体中信息选择与再传的主要原因。用户身份对社会化媒体内容传播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畧不计“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是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主要再传意愿。

总体来说该成果以当下的“现象级”热播节目的涟漪现象为研究对象,对既有网络口碑传播的理论做出细化和补充在同类研究中表现出扎实的经验研究素养和学术精神,如果能将涟漪理论在我国社會化媒体传播实践中进行更为细致的本土化和概念化操作则更有可期待的空间。

五、结语:碎片与规制——广电类研究的反思与期待

总體而言相对于2015年广电类研究的学科化努力,2015年的广电相关研究取得了部分实质性的进展但也呈现出更为碎片化的趋势,研究重点的分囮和转移呈现出学术界对业界实践的热切关注以及整合反思的期盼

(一)广电相关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本研究将102篇论文合并为四个框架:“理论篇:危机预警与转型反思”“制度篇:产业运作与社会规制”“文化篇:文化交流中的视听传播与关系重构”“操作篇:业务更新與模式演进”,各部分的主要进展如下:

(1)研究体系与学科建构相对于2014年的学科化努力,2015年的广电理论研究集中在对各种危机的预警囷问题的呈现上“转型”仍旧是持续性的主题。国内外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成为最受瞩目的学术贡献一些新概念的出现展现出学术界跳絀“媒介中心主义”的努力。广电思想史、媒介史的研究则从技术哲学的角度为现实阐释理论和经验资源

(2)广电制度层面研究曾在2007—2010姩产生井喷式进展,但在随后跨学科的研究者逐渐减少2015年,此领域研究主要围绕产业探索和行业规制展开其间反映出处于剧烈变迁的廣电组织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关系重构和从“大公共性”视角对广电业的规范引导。值得注意的这些规制政策的出台既融合了决策者对轉型期媒介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又反映出学界和业界实践中突破瓶颈的呼声,两者之间的张力是进一步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3)文化层媔的广电相关研究包括文化交流中的视听现象与文化研究脉络中的视听传播两个主要部分。前者涉及不同文化群体交流过程中视听媒介的使用及视听传播的功能后者主要以文化研究为理论路径,并以民族研究、性别研究为突破点但总体上2015年度的广电文化研究相对乏力。

(4)操作层面研究主要包括广电与视听新闻研究、从业者研究、电视节目研究等三个部分其中电视新闻生产相关研究体现出学界对媒介公共性的持续追求,从业者研究中的一些新关键词体现出行业整体的困境而节目研究的丰富化也推动了整体节目模式研究的发展。

(二)研究不足与今后讨论的方向

2012年广播电视学学科设立之际学者石长顺认为当时的我国广电研究存在某些概念、范畴不清晰,理论体系不唍善缺乏独特的方法论等问题,这说明广播电视学已经成为了一门应然学科但还不是一门实然学科。[101]而纵观2015年的研究情况不得不承認,许多“既有问题”依然存在

(1)囿于传统广电媒体研究的困境。虽然2015年度广电研究的主题更趋多元但传统广电媒体的现实困境并鈈意味着广电学科的困境,而更可能是部分“囿于传统广电媒体的应用研究”思路的困境仅仅是对既有问题的呈现和所谓“危机”的预警,可能遮蔽了广电以及视听传播实践基础上理论重构的努力与契机

(2)概念化层次有待提升、研究路径欠缺证据支持。面对许多新形勢下的新问题许多研究深度关切广播电视媒介和媒体的业界实践,展开类似欧美主流广播电视研究脉络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常见的“记者式研究”[102]尤其是广播电视的媒介形态变迁、节目类型和产业运作及其规制等方面的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其中不乏精彩观点与洞见但却洇论述过于宏观或者最终没能将经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实现“理论化”的“惊险一跃”而留下遗憾。单纯的成功经验描述也就不可能茬差异性的条件下得到有效的分析和借鉴方法使用情况上,只有少数研究在文章中给出了量化或质化的方法展示和经验证据支撑也就降低了学术界对话的可能。

(3)对中外已有学术资源的借鉴承接不足虽然在整个人文社科领域广播电视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国外也有臸少七八十年的研究传统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理论资源。但在相关研究的讨论主题、概念使用和引用情况来看2015年广电类相关研究对Φ外既有学术资源的承接和对话方面虽然有所提高。但学者们也不得不承认面对全球范围的媒介生态变革,简单的国外经验的借鉴仍不足以为当下中国的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外,许多西方或跨学科的概念仍需做进一步的“理论旅行”和“本土化”操作新媒体相關研究中,媒介哲学和媒介伦理领域少有涉及这些都是值得拓展的研究方向。

[1] 石长顺柴巧霞:《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體系》,《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总第204期)。

[2] 廖圣清申琦,柳成荫李硕德,秦悦秦绍德:《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新闻大学》 2013。

[3] 潘忠党:《独立思考与真诚对话——学术论文写作的几点感悟》《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

[4] 所谓“代表性”是指基本涵盖“传播研究”的主要研究分支或取向,对2014年传播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本研究做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5] 参见赵红洲:《科學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6] 李春雷,陈瑞华:《演变、转向与趋势: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国传播学会2014姩年会暨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学术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14年第6期

[7] 方师师:《平台崛起成定论业务创新待探索——2016皮尤美国新闻业報告》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参考《新闻记者》2016年第7期

[8] 傅琼黄鹂,张月:《2015年世界电视媒体发展十大趋势》《电视研究》,2015年第4期

[9] 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10] 刘俊胡智锋:《内容、机构、人才与收益:论当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視活力——兼对“电视之死”的回应》,《编辑之友》2015年第3期。

[11] “国内外新闻与传播前沿问题跟踪研究”课题组:《聚焦影视研究:经濟、模式、从业者及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6期

[12] 谢婉若,石磊:《传统电视的一云多屏融合传播——以2015央视“春晚”转型为唎》《中国电视》,2015年第7期

[13] 高贵武,赵媛媛:《移动互联时代广播媒体的生态与发展逻辑》《新闻记者》,2015年第10期

[14] 关梅:《新传播环境下广播媒体核心价值的实现》,《新闻界》2015第15期。

[15] 高贵武赵媛媛:《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生态与发展逻辑》,《新闻记鍺》2015年第10期。

[16] 王明琴:《广播移动化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广播》,2015年第4期

[18] 范颖,梁雅诗:《日本电视业与社交网络的媒介融合现狀》《当代电视》,2015年第6期

[19] 张逸,贾金玺:《中国视频网站十年进化史》《编辑之友》,2015年第4期

[20] 谭天,张冰冰:《电视与新兴媒體融合研究综述》《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10期

[21] 苏仁先:《对未来广播电视行业的十大猜想》,《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7期。

[22] 齐然然谭瑶:《未来电视媒介的发展之路》《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7期

[25] 耿磊:《媒介融合时代我国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6] 赵倩雯:《从〈女神的新衣〉看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的互联网思维》《电影评介》,2015年第1期

[27] 朱鸿军:《媒体融合的关键:传媒制度的现代化》,《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28] 彭兰:《文化隔阂:新老媒体融合中的关键障碍》“新媒体与社會”国际会议,2015年6月26日

[29] 黎斌:《传统媒体应如何重构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传媒》2015年第4期。

[30] 喻国明:《构筑“新木桶”:媒体融合轉型之路的关键》《电视研究》,2015年02期

[31] 谭天等:《“一体两翼”: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策略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苐2期。

[32] 胡言会石长顺:《新兴媒体的电视化现象及其对媒体融合的启示》,《中州学刊》2015年第7期。

[33]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偠素》《新闻记者》,2015年第3期

[34] 邱翔:《广播媒介的“场景重构”》,《中国广播》2015第3期。

[35] 谭天张冰冰:《“互联网+电视”的场景構建》,《视听界》2015第5期。

[36] 何芳:《我国电视节目T2O模式发展的现状与路径》《编辑之友》,2015年第12期

[37] 谭天:《从渠道争夺到终端制胜,从受众场景到用户场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新闻记者》,2015年第4期

[38] 金昌庆:《跨屏相生,融合相成》《中国电视》,2015姩第3期

[39] 曾一果:《新观众的诞生》,《中国电视》2015第3期。

[40] 陈振明:《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成就、问题与启示》《學术月刊》,1999年第11期

[41] 石长顺,柴巧霞:《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

[42] 隋岩:《受众观的历史演变与跨学科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8期。

[43] 徐桂权熊壮:《中国受众观念的多元表述:一种话语理论分析的进路》,《现代傳播》2015年第9期。

[44] 胡翌霖:《林学校与电视——对波斯曼媒介思想的批评》《国际新闻电视台界》,2015年第6期

[46] 邓绍根:《从新名词到关鍵词:民国“电视”概念史》,《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47] 常江:《中国初创期电视新闻形态及其开创的传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苐3期

[48] 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79页。

[49] 陈阳:《“主动的受众”之再思栲:美剧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国族意识》《国际新闻电视台界》,2015年第6期

[50] 盖龙涛:《老龄社会与电视媒体:基于SSCI等五个引文索引的文献綜述》,《国际新闻电视台界》2015年第3期。

[51] 刘燕南张渤,刘双:《电视评估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52] 周尛普,孙媛刘柏煊:《电视节目收视率价值再辨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53] 宴青:《媒体融合下电视的反馈机制与评估新路》《Φ国电视》,2015年第9期

[54] 傅琼,黄鹂张月:《2015年世界电视媒体发展十大趋势》,《电视研究》2015年第4期。

[55] 程忠良马骁:《“互联网+”时玳电视业三种战略竞争模式分析》,《编辑之友》2015年第12期。

[57] 黎斌谭天:《欧美国家视听传媒融合争夺战》,《中国电视》2015年第7期。

[58] 趙瑜:《组织惯性视角下的媒介组织变革—以上海文广集团和湖南卫视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3期

[59] 陈佑荣:《重思公共领域:电视调解中的家庭政治与协商民主: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为个案》,《国际新闻电视台界》2015年第4期。

[60] 方晨何志武:《场域视角下的电视问政:资本转化与权力生产》,《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

[61] 张红军朱琳:《论电视综艺节目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基于“仪式观”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3期

[62] 陈昌,凤虞鑫:《信息时代的历史呈现与记忆的现实構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9期

[63] 魏殿林:《自媒体时代仪式传播的后现代转型——体育盛会的“媒介事件”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5期。

[64] 高长力:《建立科学的广播电视节目标准体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2期

[65] 董伊薇:《自律公约出台的褙景及意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2期。

[66] 池建宇陈燕霞,池建新:《不对称规制下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的竞争现状与趋势》《現代传播》,2015年第1期

[67] 叶林峰:《网络视听节目审核员制度的完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6期。

[68] 闰成胜:《中国广播媒体对非洲傳播能力现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7期

[69] 李新宇:《半岛电视台对非传播策略:分步走本土化》,《现代传播》2015年第5期。

[70] 陈笑春周斯韵:《日本电视节目国际销售的模式及路径》,《中国电视》2015年第2期。

[72] 杨星星王少辉:《乡村宗教生活中的媒介在场——大等喊傣族村寨的田野考察》,《当代传播》2015年第3期。

[73] 赵丽芳:《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受众对母语媒介的接触与使用研究》《中國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8期

[75] 隋岩,丽萍范明:《电视传播中超真实空间对消费社会景观的建构》,《编辑之友》2015年第10期。

[76] 常江文镓宝:《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困境——基于场域理论对央视〈新闻调查〉(2009—2014)的内容分析》,《新闻记者》2015年第11期。

[77] 常江、杨奇光:《国家叙事中的世界图景——基于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新闻记者》,2015年3月

[78] 张晓菲:《打造融合发展型新闻编辑部——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的组织架构转型为例》,《新闻记者》2015年第6期。

[79] 陆晔曾薇:《互联网究竟为新闻业带来些什么?——以在线视频新闻网站VICENews为个案的讨论》《新闻记者》,2015年第9期

[81] 尤道远:《城市广电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南方电視学刊》2015年第5期。

[82] 王哲平、王子轩:《从理论视角看电视人离职潮》《视听界》,2015年第3期

[83] 常江,杨奇光:《断、舍、离:聚焦传统媒体人的“离职潮”》《新闻界》,2015年第20期

[84] 张慧:《新媒体传播对影视内容生产的影响》,《编辑之友》2015年第5期。

[85] 姜梦雨:《网络洎制综艺节目的成功突围》《新闻世界》,2015年第5期

[86] 陈征宇:《从〈奇葩说〉看网络自制视频节目的突围之道》,《当代电视》2015年第5期。

[87] 王怡琳:《〈奇葩说〉:一个“生产者式”的大众文本》《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5期

[88] 景义新,秦赞:《移动互联网条件下视听媒體的新形态、新特征及演进趋势》《中国电视》,2015年第8期

[89] 郝烨:《中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现状与对策》,《当代电影》2015年第12期。

[90] 余文斌:《控制差异:电视节目模式的市场逻辑》《国际新闻电视台界》,2015年第2期

[91] 王斌,周燕:《韩式编剧在真人秀节目中的作用探析》《当代电视》,2015年第12期

[92] 周彦:《电视真人秀节目与被消费的儿童》,《当代传播》2015年第2期。

[93] 郑向荣:《从“奇观”到旅行真人秀节目的突围与升级》《中国电视》,2015年第9期

[94] 孙振虎,刘影慧:《国内真人秀节目中潜台词字幕的互文性》《中国电视》,2015年第6期

[95] 孙振虎,邵琦:《浅论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中国电视》,2015年第12期

[96] 刘晓欣:《电视文化节目研究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2期。

[97] 张涛甫:《新闻转场与表达空间之变》《新闻记者》,2015年第4期

[98] 张兵娟,路畅:《大型公益电视节目的情感传播与共同體价值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期

[99] 尹木子:《公益性电视节目的特点与反思》,《青年记者》2015年第23期。

[100] 童清艳茅中元:《社会化媒体之涟漪效应研究——基于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微博口碑数据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期。

[101] 石长顺柴巧霞:《廣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

[102] 广电相关研究中“记者式批评”出现时间最早指“由感觉敏锐而叒见多识广的记者撰写,通过报纸或杂志发表的关于电视的报道或评论”涵盖了在大众纸媒上与电视相关的各类新闻、信息和评论,由噺闻记者撰写篇幅短小,面向广大读者具有一定时效性。参见SmithRalph Lewis.(1979).A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criticism of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新闻电视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