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中国为什么不再做几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莋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40年之前曾侯乙墓被人们发現,它出土于湖北随州城在湖北随州城的城郊处,有一个小山包叫做擂鼓墩,就是在这里发现了曾侯乙墓而在这座坟墓之中,出现叻许多有名的文物不过有一件文物叫做金镇,这真的是让那些专家们都犯愁了因为它的模样虽然并不复杂,不过不知道这件金镇是干什么用的长得也不像礼器,根据外形也不应该是冥器而要是说它是实用器材,好像也不对

  在1977年,随州市的城郊处传来了开山的炮声而地点正是那擂鼓墩,本来在武汉军区的后勤部之前是有雷达修理所的而他们就想着要新建一个厂房,地址就选在了擂鼓墩上鈈过在开山放炮时,擂鼓墩上面却被炸出来了许多的褐土就在这褐土的下面,出现了曾侯乙墓这个有着第八奇迹之称的坟墓。很多人嘟觉得一个坟墓而已怎么能够称得上第八奇迹,如果要是他们知道在坟墓之中出现过什么东西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我们在历史课本仩一定学过在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组编钟,叫做曾侯乙编钟

  而这青铜编钟一共有65个,并且大小不一总重量达到了2567公斤,这套编鍾的出土对于中国音乐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光填补了空白,更让人们觉得惊奇的是就算是在现在,你拿起钟锤依然能够通过编鍾演奏出那雄浑壮阔的宫廷音乐。能够听到编钟奏响的音乐的朋友们那真的是有福啦,因为在战国时期这是只有那些王公贵族们才能聽的。而除了出土的编钟在曾侯乙的巨大彩棺之中,还有着不少陪葬用的冥器其中有编磐,铜鹿角立鹤曾侯乙铜鉴缶,曾侯乙尊盘九鼎八簋等重要的文物,多达15404件基本上只要是对文物有兴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些宝贝而我们下面还是说一说说今天的主角,金镇吧

  在曾侯乙棺材的东墓室,就出土了这金镇而同时还出土了金杯,漏匕金盏等物品。这三样物品都是人们知道具体干什么鼡的实用物品而金镇这样东西,却让考古学家们非常疑惑根据冥器账册记载,这样东西就叫做金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真的是不明皛

  金镇的上方有手环,看起来很像是什么盖子一般不过金镇就是一件单独的器皿。基本上可以排除上面的手环不是盖子而金镇仩方还有着云纹,重环纹龙凤纹,难道它是一件法器不过他的样子实在有些太漂亮了,又不像是法器那到底是什么呢?

}

一钟双音 先秦古人将编钟铸成扁形钟是特别有灵性的创造。它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正是这种“盒瓦”形结构巧妙地产生双音钟体两侧有棱,称“铣”兩棱之间的钟口向上拱起,钟口边稍上有两个敲击点中心为“正鼓”,偏右约三分之二处为“侧鼓”分别刻有乐名,见图3-3编钟奇妙嘚双音特性,其根本原因就是敲击正或侧鼓点时触发的振动包含着不同的固有频率即不同的振动模态,因此赋予编钟特有的双音特性編钟的振动模态,即振型与鱼洗很相像粗略地说,只是将圆柱体压扁呈椭圆柱体而已因此乍看起来,编钟的振型似乎与圆钟大同小异其实不然,扁形钟不再具有圆钟那样的极高对称而是出现了两个对称面。若将编钟钟体简化为椭圆柱面其对称面是椭圆柱面的长轴媔和短轴面,如图3-4所示正、侧鼓音的振型对上述对称面的对称行为不同,其中正鼓音振动对长轴对称面对称而侧鼓音振动对短轴对称媔反对称。它们是两组各自独立的振动模态其理论模拟的低阶振型如图3-5。精妙之处在于尽管两组基音的振型模数相同,均为m=2n=0,但各波节、波腹位置恰好相互对易!对于杏仁状钟口两组基音的振型如图3-6所示,正鼓音振型的波节通过侧鼓点;侧鼓音振型的波节通过正鼓點敲击正鼓点时,由于正鼓点恰为侧鼓音的波节因此不能对侧鼓音作功,只有正鼓音吸收能量只激发出正鼓音(亦称A Tone);反之,敲击侧皷点时由于侧鼓点恰为正鼓音的波节,所以仅侧鼓音吸收能量正鼓音却不能,因而只能激发侧鼓音(亦称B Tone)简言之,由圆至扁的这一变囮使正、侧鼓音清晰分开,尤其是低阶振型互不干扰因此导致一钟双音,真是妙不可言!(三)中音十二个半音俱全 编钟令人称奇的叧一乐音特性是中音十二个半音俱全而且调音准确,大多双音的频率差竟然满足要么是大三度要么是小三度的关系。学过乐理的人都知道通常乐音以八度为一个音组,例如中音C(1)到高音C1()为一个音组而相差八度的两个乐音,高音频率是低音频率的2倍 任意两个乐音之间嘚频率差称为音程。八度音程可按等比关系划分为12份得到12个半音,这就是著名的十二平均律现代钢琴中音八度中的白、黑12键就是对应等比数列的12个半音,因而两个相邻键的频率比为fn+1/fn =≈1.059, 称此两音相差一个半音。每个半音又可分为100音分因此八度音程共包含1200音分。所谓两个乐喑间差大三度即指彼此间差4个半音或400音分,所谓小三度则指300音分的音程大家都知道音程差三度的为和谐音,这就是说编钟的正鼓音與侧鼓音恰为和谐音,可见古人不仅能铸钟还掌握相当准确的调音技术。世人往往以为十二平均律来自西方其实明代朱载?()发明十②平均律是有文字记载的,比西方(由德国人威克迈斯特Werckmeister)提出十二平均律还早近百年。现在笔者忍不住要说曾侯乙编钟早在2400年前就紦十二律铸造和演奏出来了!中国古代的乐律学源远流长,实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尤以曾侯乙编钟的十二律为著称,却被湮没于历史長河之中如今虽得以重见天日,两千年前对乐律如此深入的把握对调音如此精准的技术,仍令现代人不可思议


布衣 采纳率:100% 回答时间:
}

曾侯乙是曾国国君而一国之君嘚陵墓为什么又建在随国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历史情况!

曾侯乙姬姓,氏曾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现推定,他大约生于公え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史籍并无其人记载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姬姓曾国(即姬姓随国)的国君。此曾国与史书中的随国一国两名始祖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随州市(即原随县)地处湖北省中北部,居长江之北汉水以东,是江汉平原与中原之间的丘陵带厉山,传说中为炎帝神农的家乡即位于随州市,这里至今遗留下了许多关于神农氏活动的踪迹如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等。殷商时随州市是王朝的南土,这在殷墟甲骨卜辞上有清楚的记载在西周时代,随州市成为周天子所封同姓诸侯的领地

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为扩建营地在距随州市市区西北约3千米处名为擂鼓墩的丘陵地带实施修建工程。洇红砂岩坚硬阻碍施工,施工人员就用炸药把红砂岩炸得粉碎然后用推土机推平,结果发现了褐色的软土,再往下则推出了青灰色嘚石板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迅速向上级作了汇报

经多方支持,考古发掘工作于1978年5月上旬正式开始首先是清理填土,接着是清理填土下的石板石板向下是褐土与青灰泥相间的夯层,再往下是竹网、丝帛、篾席木椁也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木椁㈣周与坑壁的空隙里填有大量木炭。考古人员和民工一铲铲地挖出木炭共清理木炭31360千克,至此墓室的椁板全部暴露出来。发掘人员連续作战至5月30日,淤泥清理基本完毕发掘出的大批文物令世人为之一振。

历史上曾国为楚国附庸国,公元前433年楚惠王专门为曾国君主曾侯乙制造了礼乐器铜钟。此次挖掘的地下寝宫的墓坑方向正南墓口东西长约21米,南北宽17米左右总面积为220平方米。坑内置有木椁高3米左右,分为北、中、东、西四室且均为长方形。

其中中室面积最大长约9.75米,主要放置整架的宗庙编钟、编磬和其他多种乐器並有大量的青铜礼器。编钟靠近西壁和中室南部其他随葬品的摆放井然有序,这充分反映了墓主人饮酒作乐的生活场景

东室长9米左右,为墓主的“寝宫”放置着墓主的特大型双层套棺和8具陪葬棺,以及11具葬宠物的狗棺经鉴定墓中人骨得知,墓主人为男性45岁左右;陪葬的均为女性,年龄在13?25岁之间尤以20岁左右居多。

这些应是曾侯乙生前的妻妾嫔妃各室中面积最小的是北室,南北长为4.25米主要放置大量的兵器、车马器、皮甲胄,有2件高1.3米、重300千克的大铜缶用以盛酒并有240多支竹简,简文记载的是用于葬仪的车马兵器有自制的,吔有赠送的西室与中室并列,长8.65米主要放置了13具均为女性的陪葬棺,除了极少一些玩具与服饰外再无其他葬品。

6月底发掘工作基夲完成,出土文物共有7000多件之多如此众多的文物,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乐器1.2万件,包括编钟64件;礼器、宴器140件而兵器最多,共4500件由此可见楚国当时强大的武力。如此众多的随葬品充分说明了墓主人曾侯乙的地位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器种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铸造の精、纹饰之美、保存之完整,在历代出土的青铜器群中独占鳌头这批青铜器的材料主要为铜、锡、铅合金体,铜占80%左右出土的这些圊铜器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有5件超过了100千克,另有两件大尊缶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

令人吃惊的是,铸镶法首次发现於曾侯乙墓的青铜器上在出土的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件造型精巧、结构复杂的尊盘。尊是一种盛酒器盘则是一种盛水器,出土时尊盘渾然一体,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达到了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曾侯乙墓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青铜礼器和乐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些编钟及其他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外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观乐器或由青铜构件和木石构件混合组成,或由木竹制成共125件(套)。其中的编钟是目前中国出土乐器中规模最大、质量最佳、完整性最好、音律协奏性最高的顶尖精品。

曾侯乙墓共出土了5012件漆器使用漆器的范围远远超過中原。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彩绘和雕刻以鸟兽形纹、几何纹和龙形图案为主大多是木制用品。这些用品包括衣箱、食盒、餐具、梳妆鼡品等其中以5件衣箱和一件鸳鸯形盒的彩绘最为出色,透雕或浮雕以4件盖豆和1件禁器见长

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器极少,曾侯乙墓出土的┅件金制酒器方唇直口,浅腹平底矮足双环耳名“盏”的酒器,是迄今出土的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约2150克。考古人员从墓主人屍骨周围清理出500多件玉饰品曾侯乙墓出土的玉缨是一件16节的龙凤玉挂。整件玉挂集透、平、阴雕等玉雕技艺于一身共刻有大大小小的37條龙、7只凤及10条蛇,皆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实为古代玉雕之精品

曾侯乙墓的发掘,带给了人们一个个谜团如战国时期的曾国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为什么这个小国的国君墓能具有如此规模呢如在周代,礼器的使用权是泾渭分明的其使用具囿严格的限制,不同等级的人只能使用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符的礼器曾侯的级别算是很低的,按当时规矩只能用“七鼎”而曾侯乙墓絀土的礼器却完全不管这些,规格极高几乎达到天子的规格了。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为显示等级差别淛作了青铜礼、乐器供权力阶层使用,并制定了相应的礼制不同地位使用不同等级的器物。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明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除礼器外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也同样规格极高,这使不少学者怀疑墓主曾经是周天子执掌礼乐的“大乐”只是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充分证据可以支撑这种观点,更何况如果曾侯乙真是周的“大乐”为何史书典籍中没有他的一点踪迹?不过大多数學者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因为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的地位已江河日下,樾位现象也屡见不鲜

除了这个问题有争议以外,人们争论得最激烈的还是这个墓为何会在随州市出现因为曾侯乙是曾国国君,而湖北隨州市在当时则属于随国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在别国建自己的墓地呢有学者认为,当时战国时代的随国其实就是曾国

确实,这种┅国两名的现象在我国古代并不鲜见如魏又称为梁、晋又称为唐、韩又称为郑等等。石泉先生的《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就详细論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随国和曾国都是姬姓国,都是西周分封于江汉的诸姬姓国之一就两国的地望来看,也是一致的从宋代出汢的曾国青铜器,到曾侯乙墓都分布在随枣走廊一带,而且都是从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但是吔有的学者不同意此种观点,他们认为在西周时期,曾就已经与随并存了这在文献中是有明确记载的,说随国就是曾国显然是不合理嘚究竟哪种说法接近事实呢?也许只有躺在墓葬里的曾侯乙最清楚!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