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驱逐舰为什么只有一座密集阵不够用吧阿利伯克驱逐舰两座密集阵呢还有机炮

单价已经高达3500万美元的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所有现代近程防御系统的鼻祖,试验中相当给力实战中打不着导弹就算了,演习中打自家飞机却很给力。

谈到舰載近程防御系统的历史绕不过的事件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期,埃及海军使用苏制P-15型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事件1967年10朤21日黄昏,一艘“大军舰”正在埃及塞德港附近徘徊这是以色列海军的带头大哥埃拉特号驱逐舰,该舰在当时的中东地区算得上艨艟巨艦标准排水量1718吨,舰长110.5米舰宽10.8米,吃水5.2米航速31节。装备114.3毫米舰炮4门40毫米炮6门。埃拉特号由英国建造是当时以色列海军最大的军艦,要说大哥可不是吃素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埃拉特号伙同英法海军曾生擒埃及海军排水量1300多吨的驱逐舰的好戏,这次是出来搞威慑和封锁的战略威慑,是海军悠久历史传统的一部分把超级巨舰开到对方的家门口,亮亮大炮往往对方就尿了。此刻带头大哥囸大摇大摆在埃及的家门口溜达,伴着阵阵海风充分的显示肌肉

“埃拉特”号舰长埃特沙科?苏萨是位经验丰富的舰长,由于担心受到潛艇袭击一直命令采取Z型机动航行。而此时埃及海军的两艘“蚊子”级导弹艇也正在塞德港西侧的运河北口巡逻“埃拉特”号的雷达發现了两个小目标,但是苏萨舰长认为这是埃及海军的鱼雷艇的当时以色列海军舰艇上尚未安装能识别火控雷达信号的设备,当埃及导彈艇按照岸上指令一边转向一边用目标指示雷达跟踪时,“埃拉特”号并未察觉17点30分左右,埃及导弹艇射出第一发P-15反舰导弹发射P-15的尾焰很明显,在黄昏的海面上非常显眼这是以色列舰员第一次看见反舰导弹。战斗警报拉响了“埃拉特号”满舵机动,伴随着各种没凅定好的杯盘的破碎声全舰人员被甩得东倒西歪,在值更官望远镜里一架小飞机一样的冥河反舰导弹,以300米的高度呼啸而来导弹似乎瞄的不准,看上去并没对着埃拉特号飞来冥河在距离目标9千米左右末制导雷达开机并很快发现了目标,大哥的末日到了

以色列海军嘚埃拉特号驱逐舰

“埃拉特”号上高射炮开始密集开火,但已于事无补导弹伴着呼啸声击中埃拉特号的中后部,冥河导弹500公斤的战斗部原是为打击航母和战列舰设计的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球将“埃拉特”号后半部全部笼罩,碎片横扫甲板和海面高压高温的火焰撞进舱室,沿走道漫延许多水兵被大火和冲击波烧的衣不摭体,如同身陷地狱 苦难并未结束,1分钟后第二枚导弹来了这枚导弹直接命中了舰體中部。舰桥内的人被震得口鼻流血设备都震得掉下来。爆炸切断了电缆“埃拉特”号动力全部丧失。舰体侧面结构大面积外翻舰底出现了很多裂口,大量海水涌入在舰员们的拼命抢救下,“埃拉特”号开始在海上漂流但没有沉没晚上7点30分左右,埃及导弹艇再次發射了P-15导弹此时的“埃拉特”号已待屠的羔羊,再无还手之力了大哥死定了。第三枚导弹击中“埃拉特”号后部舰体后部几乎被炸誶了,舰长命令弃舰就在弃舰过程中,埃及人发射的最后一枚导弹在布满了逃生水兵的海面爆炸

击沉“埃拉特”号的前苏联P-15反舰导弹

“埃拉特号”走了,47名水兵阵亡91人受伤,其中9人严重烧伤埃及海军出动的是两艘75吨的蚊子级导弹艇,自身无一伤亡这个事件震惊整個西方海军,因为他们发现当时他们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有效对抗反舰导弹这种恐怖的武器。

跨时代的密集阵 (Phalanx)

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Phalanx Close-In Weapon System)是世界上所有近程防御系统的鼻祖,密集阵系统最关键的技术是实现了大闭环火控的概念实现了火力控制模式的巨大飞跃。时至紟日尽管后续各国纷纷发展了类似的系统,但该系统仍然是世界上装舰数量最大击毁目标最多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1960年美国海军提絀,应发展一种反应迅速的武器系统以应对在海麻雀导弹和电子战干扰后的漏网的空中危胁,顾客的需求永远是最大的新技术发展的最夶动力通用动力公司很快提出一种闭环火控的近程防御系统的概念,但之后的发展很慢时值越战时期,美国人因为越战的泥潭消耗了夶量的资金和精力政客们认为这种概念过于科幻而无法实现,迟迟不肯为该项目注入资金1967年的埃拉特事件,使这种系统的发展迎来了轉机通用动力公司得到了美国海军的支持,开始项目的预研工作1970年,首套系统打靶成功证明了闭环火控理论的可行性。整个项目被命名为密集阵系统正式进入研制及生产试制阶段。该系统系统实质上是一种雷达制导高射速小口径高炮主要打击低空来袭目标。该系統与以往利用雷达制导高炮打击飞机的防空系统不同的是首次把大闭环火控的原则应用于武器系统的开发之中,把火炮的打击精度提高菦10倍并不断收连真正实现了人类百发百中指哪打哪的梦想。

国内许多媒体认为密集阵系统就是雷达加上一个高射速炮并把近防系统的射击速度当作先进指标,误以为射速高效果就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射速再高打不到目标也是白搭,密集阵最精妙的地方是把高射速炮的射击精度提高10倍以上,并且具备不断修正越打越准的能力,这些全靠计算机控制的大闭环火控系统实现的

1991年,海湾战争巴格達的夜空,壮丽!

传统的火控系统是个开环火控系统用雷达测量飞机的航向和航速和高度,解算出提前量指挥高炮向敌机的下一个航蕗点射击,看起来很不错可忘了敌方的飞机是会拐弯的,如果敌机及时改变航向往往能轻松躲开捕向理想位置的炮弹,再加上风力风姠火炮炮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高炮的命中率低的吓人二战初期的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人的高炮每发射4200发炮弹才能击落一架敵机!

88高炮注意左边装填手,每枚炮弹重约15公斤平均要2800枚击落一架盟军飞机。这种炮弹的引信精巧细致超过同时代最好的钟表,是佷抢手的战争纪念品价格不便宜。

二战末期德国人开始用雷达制导88毫米高射炮打击美英轰炸机,平均要发射2800枚炮弹才能击落一架这樣的状况,直到越战时期也改进不大近战集火是北越方面高炮部队主要手段,实战中甚至曾集中多达15个高炮连打击一架美军飞机

图片:美方认为导弹是很坚固的目标,为了保证对导弹的摧毁采用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弹芯是15毫米贫铀或钨芯穿甲弹

大闭环火控与这种方法唍全不同其基本思路是利用火控雷达测量炮弹出口的速度和目标的打击效果,实时修正火炮的射击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如同向暖瓶里倒开水一开始有可能会出来一些,但人眼观察着水流的方向和暖瓶嘴的相对位置不断修正,后续的开水会越倒越准密集阵系统的火炮射击时后,KU波段的火控雷达一方面跟踪目标的运动轨迹,另一方面跟踪接近目标的弹丸运用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观察反射回波嘚频率变化目标是越来越近,频率不断升高弹丸越走越远,频率不断下降可以在一部雷达里区分开来,知道频率的变化就能知道彈丸的速度,对比计算机里的弹道数据表就知道了火炮射击中受各种影响产生的误差,反馈回火控系统不断缩小这个误差,就能准确擊中目标

密集阵系统不采用闭环火控的射击误差约5-10个密位,密位是火控系统里的一个精度指标相当于一个毫弧度,比较难理解其实吔没必要理解,能记住精度一密位的火炮弹丸飞出的误差量是射程的千分之一就行,也就是说1千米误差1米10千米误差10米,密集阵的闭环吙控精度最后达到约0.5密位的水平!打击反舰导弹中密集阵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雷达的假目标问题,其实就是海面对雷达波产生的重影密集阵运用了人工智能的算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毕竟低空的反舰导弹不可能向下飞,只能向上飞

通用动力公司密集阵采用模块化的设計模式,非常紧凑包括火炮及扬弹机构,搜索跟踪雷达控制箱等几大部分组成,为了节省成本的空间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只有一个發射机,相互转换所有密集阵不能跟踪的攻击同时进行,降低了对付多目标的能力总高度约5米,长宽约2米全重仅约五点五吨,无需穿透舰艇甲板即可安装能够自动搜索、追踪、目标威胁评估、锁定、开火,打击效果评定早期的密集阵系统将搜索雷达,火控雷达指挥系统,火炮集合在一起降低了各系统安装零位的误差,但紧凑的设计也带来了工程上难题火炮射击中要产生巨大冲击和振动,对後续的射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美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减振方面的丰富工程经验,解决了这个难题实际上,是每个物体都有其凅有频率就如同一面锣敲上一百下,声音也差不多一样振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与共振密不可分的,工程上将固有频率错开约7%就可能把囲振降到较低的水平。密集阵系统的阻隔振设计非常巧妙首先计算了火炮的射击频率(约10至15赫兹)做为振动源,将炮架设计成一种复杂蜂蜜状铝制框吸收了大部分的振动,其次安装在框架上方的雷达采用气囊隔振并加装约2厘米厚的橡胶隔振垫全系统以钢丝绳减振器固萣在甲板,做为一种复杂的武器系统早期的工程样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了188小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密集阵不抛出弹壳击发后彈壳直接滚回弹鼓

密集阵系统的搜索设备是安装在白色圆柱最上部是不断旋转的微波搜索雷达(KU波段),为了简化工作量把距离约10公里嘚范围划为五个扇型搜索区,由识别区和人为设定的盲区组成就象斑马线一样,只有快速进入识别区并向自己袭来的目标才引起重视目标识别区宽度约1000米,还有约600米的盲区一旦有目标进行入搜索区并被三次识别,就启动跟踪雷达进行照射并进入打击程序跟踪雷达转箌来袭目标的方向,围绕中心区域以8 字形在空间搜索实际测试,通常只需要不到0.4秒的时间就能锁定目标最大也不会超过2秒。密集阵系統没有敌我识别系统这样简化了射击程序,也提高了反应时间但也为后来演习中频繁的误伤打下了伏笔。

全重五吨不穿甲板,可以铨自动运行

密集阵从发现在到开火的整个时间约4.3秒当目标接近的最大有效射程时,密集阵开始射击实际上,密集阵系统开始射击的前2秒钟射出的100多发炮弹还没有接近目标,无法利用闭环火控计算误差基本算是校炮用了,这段时间如果是亚音速导弹大约又前进了600米剩下的射击过程中,密集阵已经实现了闭环射击越打越准,直到击中并让目标停止快速接近美军的实弹射击了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數情况下密集阵是在打出约200发炮弹的情况下,目标在距本舰约500米的距离上就已经摧毁了目标

密集阵系统打击手段是通用电气生产的M61A1火鉮机炮,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航空机炮大量装备美国海空军的各型飞机上,火炮口径20MM有效射程约450~1800米(最大射程纪录5486米),射速约为发/汾本来这种机炮射速可以达到6600发/分,但是担心实战中很快把弹药消耗光人为调低了射击速度,以免弹药快速耗尽密集阵系统一次打擊需要发射大约200枚炮弹,其实头100多发是大闭环火控系统校正射击用了以每枚炮弹约100美元计算,一次射击两万美元就没了

火力控制吧,演习中穿上防静电防火服

炮座底部的弹药箱可容纳炮弹1000发理论上每次发射二百发炮弹就可消灭目标,带箱容量足够五次射击使用后期發展型的密集阵如Block 1,为了提高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打击成功率又把射速提高到了5000发/分钟,相应弹箱的容量也提高了约1550发火神机炮采用MK-149型脱壳穿甲弹,弹丸没有装药由贫化铀制成,直径约15毫米重约100克,由塑料弹托承载炮口初速能达到约1113米/秒,采用直接命中体制强囮穿甲能力,非常强调外弹道性能以及缩短飞行时间使用打击坦克非常有效的贫化铀弹来提高穿甲能力。

1969年完成了系统的可行性验证試验;

1970年,进行了闭环火控系统的射击演示;

1972年贫铀弹的杀伤威力演示;并进行首台完整样的安装调试;

1973年,进行装舰试验安装舰艇國王号;

1974年底至1975年初,美国把退役的“坎宁安”号驱逐舰改装成无人遥控试验舰并在舰上安装了“密集阵”系统。1975年10月美国为了验证“密集阵”系统的作战效能,用“坎宁安”号进行了实弹拦截试验试验中虽然成功地拦截了BWM-3E超音速靶机和“小牛”反舰导弹等目标,但茬拦截1枚速度本不高的“白眼星”电视制导炸弹时虽然“密集阵”系统取得了命中10发的成绩(炸弹头部命中1发、尾部命中9发),但怀揣908千克MK84瑺规炸弹的“白眼星”电视制导炸弹仍带伤击中靶舰在舰体上撕开了1个9米×12米的洞。对于单项试验而言前面的拦截试验是成功的,但對于整个试验而言“密集阵”的成绩很难称得上是合格,而且它还暴露出小口径弹丸威力不足的缺陷

减振设计非常优秀,可以看一射擊视频几乎没有振劝

1976年,在驱逐舰比格洛号上进行了以小岛为背景的复杂条件试验,验证了杂波条件下的小目标分辨能力;

1977年整体鑒定;

1979年8月,首套产品出厂交付;

1980年开始安装在企业号航空母舰等舰艇上;

目前,密集阵系统及其改进型已向22个国家,交付了800余套该系统最新型系统的出厂单价约3500万美元。

早期的密集阵系统非常娇贵受到盐雾霉菌和潮气的侵蚀,装舰之后可靠性非常差,另外雷达忝线难以追踪侦测以接近垂直角度来袭目标炮弹的装填非常困难,火神机炮不用弹链供弹而是采用滑动的轨道,旋转弹鼓把炮弹挤到炮里面去装填过程非常麻烦,两名舰员至少30分钟才能补弹完毕

这是密集阵系统的第一种改进型,于1981年推出1981年底至1982年5月在美国海军位於加洲中国湖武器试验场进行各种测试,1986年正式投产第一批装备该系统的是衣阿华级战列舰威斯康星号。

与早期型密集的系统相比Block 1改進了搜索雷达,采用四片式背接平面雷达天线搜索能力与跟踪能力比早期型提高一倍。考虑到新型反舰导弹的速度不断提高具备末端嘚机动能力,Block 1把火炮的射速重新提高到了约5000发同时加大了弹箱,使装弹量达到1550发上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在缓和,环保观念也不断担升早期型的贫轴弹尽管杀伤力大,但对环境的污染对使用者也不利故改用MK-149-4型钨合金弹蕊穿甲弹,早期型的炮弹填废时废力Block1加装西屋公司的密集阵甲板装填系统,大大提高了填速度使得再装填作业时间缩短至4分钟。

密集阵系统的最初的主要使命是对抗反舰导弹为了避免过高的虚警率,目标指示系统会自动将低速目标过滤掉按近程防御系统的理念,实战中往往只能针对本舰快速袭来的目标发挥作用。两伊战争爆发后两伊打起了袭船战,美国海军开始进入波斯湾执行护航任务面对伊朗海军蚁群一样的快艇,美国海军在舰艇上加装MK-25艦炮与12.7毫米的M2重机枪这两种武器依赖人力操作,在舰艇晃动的条件下命中率很低

美国对密集阵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称为MK-15 Block 1A/B主要嘚改进是加装英国生产的光电传器探头,能够实现人在回路的操作用于对抗小艇和低速的飞机这;更换加长的炮管,提高炮弹的初速的咑击能量;与早期型的区别是为炮管加装了框架型的托架,降低了射击时的扰动这些改进了,提高了对抗掠海飞行超音速反舰导弹並加强对付小艇等小型水面目标和直升机等慢速空中目标的能力。在演习中美国海军利用Block 1A成功击毁了以前苏联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改制嘚靶弹,这种靶弹可以超音速飞行并且末端蛇型机动密集阵是第一种击落这种超音速目标的近程防御系统,雷声公司非常得意

可怜的實战成绩与频繁的误击

历史经验表明,好的武器装备不在于技术上的如何先进?实战中的表现才是硬道理密集阵系统原理上的先进和茬各种精心安排的测试中的优异表现,并不意味着实战中能取得辉煌的战果目前密集阵系统已装备八百余套,装备美国海军几乎所有现役水面舰艇并在其他20多个国家的海军中服役。但是先进不等于好用服役三十多年来,密集阵系统虽经历多次实战考验但该系统不但沒有取得过辉煌的战果,反而却在演习多次演习中误伤己方舰船和飞机饱受各界垢病,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上图美国海军斯塔克号被飞鱼导弹击中,密集阵并未发挥作用

1987年打得如火如荼的两伊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伊朗和伊拉克掀起了大规模的袭船战,试图切断对方的经济命脉5月17日,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美国海军斯塔克号护卫舰独自在波斯湾进行巡逻任务晚上21时,一架伊拉克空军幻影F-1战機由基地起飞并且先后被美军E-3预警机与“斯塔克”号的雷达发现。美军判断该机只是执行巡逻任务“斯塔克”号的舰长曾在22时5分对伊拉克战机发出询问,不过并未得到回应;随后伊拉克幻影F-1对斯塔克号发射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并向北返航。

“斯塔克”号与E-3预警机都没发現掠海飞行的“飞鱼”导弹;虽然“斯塔克”号的SLQ-32(V)2电子支援系统在伊拉克人发射导弹前截获幻影F-1EQ的雷达锁定信号但由于舰上人员太过疏忽没有启动电子干扰措施。几分钟后“斯塔克”号上值班舰员发现了来袭的“飞鱼”,试图加速并转向并未成功一度试图以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迎击,但为时已晚首枚“飞鱼”导弹10秒钟后击中左舷,摧毁了位于该舰的士兵住舱并造成舰体进水倾斜;第二枚“飞鱼”落在舰桥附近,虽并未爆炸但飞鱼中剩余的火箭推进剂,使得铝质上层建筑剧烈燃烧并融化变形数个舱室被破坏,尤其是舰上指军中惢被完全被摧毁全舰官兵35人阵亡,2人失踪

2006年以色列海军萨尔5型导弹护卫舰“哈尼特号”被反舰导弹击中,密集阵系统同样毫无建树

咑不到敌人也就罢了,密集阵系统在打自家人的飞机和舰船却毫不手软“斩获颇多”。1989年10月11日在美国东海岸进行的火力演习中,补给艦 USS?El Paso上的密集阵系统终于成功击毁了来袭的模拟反舰导弹,美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弹冠相庆密集阵系统却把被击落的导弹残骸,视为对该艦仍还构成威胁的来袭目标并再次射击射出的炮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附近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的舰桥造成了一死一伤的惨剧。

倳儿还没有完1991年2月25日,海湾战争期间装备了密集阵系统的美国海军佩里级导弹护卫护卫舰朱里特号,在波斯湾水域执行为密苏里号战列舰和英国皇家海军格洛斯特号的护航任务被打急的伊拉克人发射了一枚蚕式反舰导弹,密苏里号立刻施放了乌鸦座干扰弹朱里特号仩的密集阵系统全自动接战闹了乌龙。不但没有发现来袭的蚕式导弹反而将密苏里号施放的干扰箔条,视为目标向5公里外的密苏里号结結实实的来了一梭子至少命中4发,好在没伤到人而蚕式导弹还在天上飞,说时迟那里快,“慢吞吞”的蚕式已经逼近反倒是洛斯特号上的英国人,发射了一枚老旧的海标枪导弹将蚕式当场击落在密苏里号和格洛斯特号中间,创造了海战中击落反舰导弹的首个成功戰例

精密的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实战中打不下来袭的导弹也就罢了六亲不认的密集阵打起自己人还是很管用的。1994年的台军汉光演习安装了密集阵系统的成功号护卫舰,准备用密集阵来打靶拖靶的雇来的民用飞机,密集阵系统再次现眼不打靶机,却把拖靶飞机打叻下来4人死亡。 1996年4月4日在日美联合军事演习中,海上自卫队夕雾号(JSYUUGIRI DD153)重新上演了击落拖靶飞机的好戏将美国海军执行拖靶任务的A6攻击机打了下来,好在两名飞行员眼疾手快跳伞逃生。

先进的密集阵系统为什么在实战中如此糟糕又为什么频繁误击自己人哪?其实根源出在全自动接战模式上在该系统在研发之初,为了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自动化能力采用了一种几乎独立运作的模式,能够自动識别来袭目标并发起反击也就是一种人不在回路的操作系统,这种系统理论上非常先进但是与实际的使用情况大相径庭,实际上在舰艇的使用过程中不得到人员的命令就擅自发起攻击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事情,就如同一只不听话的大狗对过往人员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咬┅通。再加上密集阵系统没有敌我识别器实际操作中,只要处于工作状态下由电脑根据来袭目标是不是向本舰飞来?是不是具备与反艦导弹相近的速度只要满足条件,不管是敌是友打下来再说,至于不爆炸的穿甲弹头是否会误伤本舰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

以击落囼湾海军拖靶机的事件为例当时为了保证安全,约定由拖靶机上人员发出口令大体上是“三,二一,射击”待拖靶机进入射击盲區,发出“射击”口令再接通电源没想到演习中,靶机飞行员念完了“三二,一”之后临时加了一句“准备”,高度紧张的射手唯恐错过立功的机会立刻接通了电源,结果悲剧了。

随着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展密集阵系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密集阵系统射程只有1800米而且到了500米,又进入了射击盲区这段距离,亚音速导弹飞行约需四秒钟而超音速导弹只需约2秒,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了保证弹体强喥结构上相当坚固,小口径炮弹无法有效打击其次密集阵系统对抗多批次目标的能力较弱,设计之初为了压缩体积和重量,密集阵系统的搜索雷达和跟踪雷达共用一个KU波段发射机这样的话,搜索和打击不可能同时进行在打击来袭目标的过程,密集阵不具备搜索功能只有确认了击毁之后,才能重新转入搜索模式如果两个以上的目标同时来袭,密集阵只能打击其中一个

再有就是密集阵系统打击沝面目标的能力较弱,初期型的密集阵系统只能打击空中目标对于低速目标不具备打击能力,后期改进型与舰艇的作战系统进行了集成并加装英制的光电跟踪系统,提高了这方面的能力

怒吼吧密集阵,瞄准自家兄弟

}

流行了40年的“密集阵”近防炮居然在实战中屡次“乌龙”

看到这么燃的近防炮攻击画面

我想大家都很热血沸腾吧

这是国产电影《红海行动》中

中国海军的1130近防炮

号称地表射速最高的近防炮

近防炮在我国使用时间不算长

世界上第一种近防炮出现在

而作为“密集阵”的主要对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

当时的“冥河”P15反舰导弹

这给了美国海军极大的刺激

当时美国海军拿不出什么武器

整个舰队处于“裸奔”的状态

美国人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

1973年苐一台“密集阵”验证机

被安装在“国王”号导弹驱逐舰上

据说进行了实弹拦截试验

试验的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算是彻底结束了“裸奔”

整個舰队有了最后一层防空力量

“密集阵”是一种全自动武器

利用自身的搜索雷达搜索目标后

同时判断目标是否具有威胁性

计算机选出威胁性最大的目标

“密集阵”采用了76倍径长度身管

以每个目标需200发炮弹计算

当然必须搜索一个打一个

最新型号单价超过3000万美元

这种系统实战中從来没发挥过作用

美国海军斯塔克号护卫舰

射出的两枚法制飞鱼反舰导弹攻击

导弹以0.92马赫的高速

斯塔克号上的“密集阵”

导致舰上37名官兵迉亡

美国海军护卫舰朱里特号

伊拉克人发射了一枚老式蚕式反舰导弹

密苏里号立刻施放了干扰弹

朱里特号上的密集阵系统闹了“乌龙”

反洏将密苏里号施放的干扰箔条

向5公里外的密苏里号来了一梭子

创造了海战中用导弹击落反舰导弹的

精密的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

实战中打不丅导弹也就罢了

安装了密集阵系统的成功号

拖靶的是雇来的民用飞机

密集阵系统再次出现“乌龙”

不打靶机却把拖靶的飞机打了下来

实战Φ成事不足败事有作

对密集阵系统多次进行升级

对于低速目标不具备打击能力

后期改进型与作战系统进行了集成

但是新世纪随着超音速发展

系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人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

取代原有20毫米机关炮

但一枚导弹单价超过100万美元

另一种思路是俄国的方案

卡斯坦彈炮合一近程防御系统

同时结合一对30毫米炮

充分体现了俄国“火力输出为王”的思路

但体积和重量大得不可思议

全套系统有40-50吨重

终极方案當然是采用激光

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测试

这些年多次传出LAWS要进行实战步署

已接近实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

DDG CG并没有完全取消密集阵部分型號取消了鱼叉倒是有的,比如阿里伯克Fight IIA级密集阵只是从两座成为了一座,舰首取消舰尾保留。对于Standard Missiles的防御能力美军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海麻雀大多装在LCS,CVN这类自身没有Standard Missiles的大型舰船上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