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参谋总长是军队几号人物

据台湾“中央社”最新报道台防务部门证实,台军一架黑鹰直升机今天上午在新北市乌来山区坠毁机上搭载有包括台军“参谋总长”沈一鸣(空军上将)和机组人员在内嘚13人。台“空军”下午召开记者会证实包括沈一鸣在内的8人已无生命迹象,“军闻社”记者陈映竹等5人生还

据报道,坠毁的这架直升機隶属于台“空军”救护队型号为UH-60M,机号933机龄仅一年半,飞行时间376小时近三个月无重大故障记录。该机机长的UH-60飞行时间为261小时S-70C(UH-60囻用版)飞行时间为2214小時,总计2475小時副机长UH-60飞行时间为220小时。该机于上午7点50分起飞搭载沈一鸣等人前往宜兰东澳进行春节慰问。但因鈈明原因坠毁在新北市乌来山区

台军于2014年向美国采购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分由台湾“陆军”航特部(15架)、“空军”(15架)、“内政部”空勤总队(20架)使用今天在新北市乌来山区迫降的黑鹰为空军救护队所有,此外台“内政部”空勤总队所属的一架UH-60M也曾于2018年2月在兰嶼失事,造成6人死亡

黑鹰直升机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双涡轮轴引擎、单旋翼直升机,是从S-70型发展而来的一种中型通用或攻击直升機主要特点是能够在高海拔地区和海上执行救灾、救难、救护、观测、侦巡、运输等任务。黑鹰可搭载15名人员(含飞行员2员、机工长2员、搜救员2员)或救护担架4具在运送物资时,黑鹰可以装载1170公斤货物或吊起4050公斤货物灭火时,载水可达2400升

图为在这次坠机事故中死亡嘚台军“参谋总长”沈一鸣生前照。

图为在这次坠机事故中生还和死亡人员的详细名单

#台军黑鹰直升机坠毁#

}

环球网1月29日消息马英九政府内閣改组确立两阶段实施,但台军参谋总长人事因马英九去年初发布一纸延任令恐怕因此必须在520领导人就职前,先行部署军方人事据台灣《联合报》报道,“参谋总长”林镇夷延任令在2月15日前即将届满目前司令职务历练者,包括副参谋总长高广圻、“总统府”战略顾问楊天啸、空军司令严明与“国防部”副部长赵世璋都是台面上人选,而以赵世璋呼声最高

由于层峰发布延任令,要求军方内部去除竞逐人事相互攻诘的陋习军方内部戒慎恐惧,陆、海、空军各派系对外避谈总长接班问题全力降低对特定人选的好恶,外界一有人事话題的火点即行扑灭自清,避免外界炒作有将领形容“现在潜得愈深,未来才有可能上浮”

其实,在杨天啸、金乃杰去年卸任同时軍方观望层峰是否也将一并处理林镇夷去留,一度传出“国防部”曾上大签建议府方处理但遭层峰搁置,“国防部”更公开否认据了解,由大选选情一度紧绷层峰未对军方总长人事有所置喙,“国防部”在农历年前对总长人事也加以冻结未有任何建议,全待马英九議决新人选谁属或由林镇夷一路“看守”到520后,年假结束后两星期内将是关键

军方人士观望,林镇夷若仍获留任“看守”“总统府”势须将再为此于2月14日前颁布延任令,延任期间可能延至520后的几个月时间不具实质意义;一般而言,应可望于2月15日前发布新人选

}

原标题:日本陆军——参谋总长與陆军大臣(完结)

第七章 日本陆军的中枢—陆军省和参谋本部

明治初期官吏制度的太政官时代参谋总长被称为参谋本部长,依次如丅:

1878年(明治十一年)12月24日~1882年(明治十五年)9月4日

山口县人(注:明治维新中萨摩藩、长洲藩在“讨幕”中居功至伟并籍此形成派系鉯鹿儿岛县、山口县、宫崎县等地为主,因而从出生地可判断所属派系)生于1838年(天保九年),死于1922年(大正十一年)他作为奇兵队長参加了戊辰战争(注:1868年-1869年<庆应四年/明治元年~明治2年),明治政府由薩摩藩长洲藩等为核心组成的新政府军与旧幕府势力之间的日夲内戦)成为明治维新的元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明治时代陆军的实际创建人也是陆军长洲派阀的领袖。在甲午战争是第一军司令官日俄战争中为参谋总长,以后升为大将、元帅并出任过首相。

1882年(明治十五年)9月4日~1884年(明治十七年)2月23日

鹿儿岛县人生於1842年(天保十三年),死于1916年(大正五年)他作为炮兵队长参加了戊辰战争。在甲午战争中为第二军司令官在日俄战争中为满洲军总司令。之后分别升任为大将、元帅并担任陆相。他信任部下能大胆用人勇于承担责任,这种领导方式和作风后来成为陆军军官的楷模囷典范

1884年(明治十七年)2月23日~1885年(明治十八年)12月22日

1885年(明治十八年)12月22日~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5月14日。

作为皇族成员他出生于1835年(天保六年),死于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在戊辰战争中以东征大总督出战;西南战争中为征讨总督。

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5月14日~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3月9日

当时的职位叫做“陆军参谋本部长”福冈县人,生于1844年(弘化元年)7月26日死于1926年(大正十五年)。他于1886年起担任着實际上的参谋本部长但当时的职位名称为“陆军本部次长”,因为设置了统一掌管陆海军的军令机构由皇族为参谋本部长,其下分别囿陆军本部次长和海军本部次长当时,参谋本部长并非限定于皇族由普通军人担任的话,就如现在的自卫队的统合幕僚会议议长的职位而且当时陆海军还不像以后那样因战略政策乖离而产生对立。

皇族的参谋本部长其后改称为“参军”(这样显得更具有分量)这时嘚“参军”仍然是炽仁亲王,而参谋本部次长就变成“陆军参谋本部长”

小泽因为与力主为征讨朝鲜而进行战备的山县有朋、大山严发苼对立,于是被左迁到贵族院、编入预备役他在贵族院中主张废除参谋本部把统帅权置于内阁统制之下,以及主张废除宪兵等这时因為例举了军队内情以详细阐述自己的意见,被作为泄露军机而遭到罢官(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12月)

正式名为“参谋总长”的时代

1889年(明治②十二年)3月9日~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1月24日(去世)。任期内的甲午战争的参谋总长、大本营幕僚长

期间为1896年(明治二十八年)1月26日~1898姩(明治三十一年)1月20日。

作为皇族他出生于1842年(弘化三年),死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旧名为东伏见宫嘉彰亲王,是之后参谋总长閑院宫载仁亲王的兄长后授勋元帅。

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1月20日~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5月11日(去世)

鹿儿岛县人。生于1848年(嘉永元年)担任参谋总长之前一直任参谋次长长达十年,埋头于甲午战争的备战中年轻时被大山严相中而提拔,与桂太郎一起被视为将来承担陆軍领袖的超级精英在任期间被任命为大将。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6月20日~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12月20日任期内是日俄战争的参谋总长。

1905年(奣治三十八年)12月20日~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0日

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1日~同年7月23日(去世)

山口县人出生于1852年(永嘉五年)。曾历任囼湾总督、陆军大臣等职他在日俄战争时期接替了突然去世的田村怡与造参谋本部次长这一略低级别的职务继续完成了日俄战争作战计劃的制定。开战后他作为满洲军总参谋长参与指挥全部作战扭转战局之同时,督促军部中央和政府早期与俄国进行和谈

1906年(明治三十⑨年)7月30日~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1月19日

福冈县人。1846年(弘化三年)生1930年(昭和五年)去世。甲午战争中作为第五师团长参战日俄战争Φ作为第二军司令官参战。终其一生以不参与政治为军人之本分。以后任命为元帅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1915年(大正四年)12月16日

山口县囚,1850年(嘉永三年)生1924年(大正十三年)去世。在甲午战争中为第十二旅团长在日俄战争中为近卫师团长参战。在任期间被任命为元帥以后担任朝鲜总督。

1915年(大正四年)~1923年(大正十二年)3月7日宫崎县人

1856年(安政三年)生,1933年(昭和八年)去世出身于萨摩藩支藩的都城藩,在担任参谋总长时作为萨摩派阀领袖露骨地大肆进行任人唯亲的藩阀人事。在担任参谋总长之前曾在西园寺内阁担任陆相因增设两个师团的提案未能被接受而辞职,就此造成西园寺内阁垮台他在任期内被授予元帅。

1923年(大正十二年)3月17日~1926(大正十五年)年3月2日

大分县人生于1864年(元治元年)死于1941年(昭和十六年)。日俄战争时期任第四军参谋长、第三军副参谋长曾任关东军司令官。

1926姩(大正十五年)3月2日~1930年(昭和五年)2月19日

新泻县人生于1865年(庆应元年),死于1940年(昭和十五年).日俄战争时期任第四军参谋、副参謀长后曾历任台湾军司令官、朝鲜军司令官。

1930年(昭和五年)5月19日~1931年(昭和六年)12月23日

大分县人生于1873年(明治六年)死于1933年(昭和仈年)。曾任支那屯驻军司令官、朝鲜军司令官等职其在任期间爆发满洲事变。

1931年(昭和六年)12月23日~1940年(昭和十五年)10月3日

皇族出身生于1865年(庆应元年),死于1945年(昭和二十年)他是第二代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亲王之弟。在任长达九年,其间升任为元帅,其任期内爆发了中日战争而丧失了和平的机会。其实在其任内实际上掌握参谋本部实权的参谋本部次长有八人之多,先后分别是:二宫治重中将、真崎甚三中将、植田谦吉中将、杉山元中将、西尾寿造中将、今井清中将、多田骏中将、中岛铁藏中将。

1940年(昭和十五年)10月3日~1944年(昭和十九年)2月21日

福冈县人。生于1880年(明治十三年)死于1945年9月(自杀)。在其任内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杉山元基本上没有主见但能爽快接受部下的提案建议,因此颇得部下好评战败后不久即自杀身亡。

1944年(昭和十九年)2月21日~同年7月18日

岩手县出生生于1884年(明治十七年),死于1948年(昭和二十三年)12月23日在历任关东军参谋、陆军省次长、航空本部长等职后,在第二次近卫内阁、第三次近卫内阁中担任陆相1941年(昭和十六年)10月为首相兼陆相,断然引导日本进入太平洋战争这一不归路1944年2月首相兼陆相的东条英机更兼任了参谋总长,夶权独揽被人称为“东条幕府”。在塞班岛战役失利后因受到指责追究导致内阁总辞职。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绞刑。

1944年(昭和十九年)7月18日~1945年(昭和二十年)10月15日

大分县出生生于1882年(明治十五年),死于1949年(昭和二十四年)曾历任支那屯驻军司令官、陆军省次长、关东军司令官等职。战败后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文书。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为无期徒刑病死于狱中。

在太政官制度中称为“陆军卿”

(缺位)1872年(明治五年)2月27日~1873年(明治六年)6月8日。

1873年(明治六年)6月8日~1874年(明治七年)2月8日

(缺位)1874年(明治五年)2月8日~同年4月5日

代理任期为1874年(明治五年)2月8日~同年4月5日

和歌山县人,生于1832年(天保三年)死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

1874年(明治七年)6月30日~1878年(明治十一年)12月24日

在任期间两次由西乡从道代理职务

1878年(明治十┅年)12月24日~1880年(明治十三年)2月28日

鹿儿岛人,生于1843年(天保十四年)死于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他是西乡隆盛的弟弟作为日本最初嘚海军大将而闻名,同时也是陆军中将以后被授勋元帅。

1880年(明治十三年)2月28日~1885年(明治十八年)12月22日

西乡从道 中将(代理)

1884年(奣治十七年)2月13日~1885年(明治十八年)1月25日。

正式名为“陆军大臣”时代

1885年(明治十八年)12月22日~1891年(明治二十四年)5月17日

1891年(明治②十四年)5月17日~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8月8日

鹿儿岛县人,生于1844年(弘化元年)死于1916年。曾历任熊本镇台司令官、大阪镇台司令官、第四師团长等职

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8月8日~1895年(明治二十七年)9月20日。

西乡从道海军大将(临时兼任)

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10月9日~1895年(明治②十八年)3月7日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3月7日~同年5月26日

西乡从道海军大将(临时代理)

在任期间为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4月28日~同年5月8日

高岛鞆之助中将(兼任)

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9月20日~1897年(明治三十年)9月2日

1897年(明治三十年)9月2日~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1月12日

1898年(明治三十一姩)1月12日~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2月23日

山口县人生于1847年(弘化四年),死于1913年(大正二年)在任期内晋升为大将。甲午战争中为第三师團长参战曾任台湾总督后担任陆相。在日俄战争前后担任首相四年半并且在明治末年至大正初年两次出任首相,即被称为“桂園内阁時代”(桂太郎和西园寺交替担任首相)日本合并朝鲜就是桂太郎第二任内阁时期。

兒玉源太郎中将(兼任)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2月23日~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3月25日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3月27日~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8月30日

山口县人生于1852年(嘉永五年),死于1919年(大正八年)任期内晋升为大将。在任期内的九年中曾发生日俄战争辞任陆相后就任朝鲜初代总督,大肆使用武力镇压并铺设了宪兵政治,为强行嶊进朝鲜归并于日本起到关键作用授予元帅称号后曾任首相,曾为支持中国军阀政府段祺瑞进行了秘密的西原贷款在俄国爆发革命后斷然出兵干涉和支持敌对势力。因为“米骚动”(注:1918年夏因为米价暴涨而引发的骚动和暴乱)辞去内阁首相职务太平洋战争开战时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元帅是其长子。

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8月30日~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4月2日(任内去世)

兵库县人,生于1854年(安政元姩)担任陆军省次长八年后就任陆军大臣。

1912年(明治四十五年)4月5日~1912年(大正元年)12月21日

1912年(大正元年)12月21日~1913年(大正二年)6月24日

石川县人生于1854年(安政元年),死于1931年(昭和七年)在日俄战争中作为第五师团长参战。陆相时代废除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原由屾县有朋设定的非现役军官不得担任陆军大臣的制度)但并没有积极的强制性的意义,因此对于防止军人干预政治并无实际效果

1913年(夶正二年)6月24日~1914年(大正三年)4月16日

高知县人,生于1858年(安政五年)死于1927年(昭和二年)。日俄战争中以第四军炮兵部长和满洲军重炮兵司令官参战其后曾历任樺太(注:现萨哈林岛)守备部队司令官兼樺太厅长官等职。

1914年(大正三年)4月16日~1916年(大正五年)3月30日

京嘟府人生于1860年(安政五年),死于1916年(大正五年)历任陆军省次长、第三师团长等职后任陆相。

1916年(大正五年)3月30日~1918年(大正七年)9月29日

岐阜县人生于1858年(安政五年),死于1947年(昭和二十二年)历任参谋次长陆军省次长等职后任陆相。

1918年(大正七年)9月29日~1921(大囸十年)年6月9日

山口县人生于1864年(元治元年),死于1929年(昭和四年)任期内晋升为大将。他自负为山县有朋的后继者也受到众人的認同,在日俄战争后最初的国防方针的制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他以“日本陆军的使命即日本的使命”为行动纲领,积极推进对大陆获取權益的政策此后转为预备役,作为政友会总裁又担任一届陆相期间为阻止中国革命军的北伐强行出兵山东,并因对暗杀张作霖事件处悝上的暧昧遭到昭和天皇申斥导致内阁总辞职。

1921年(大正十年)6月9日~1922年(大正十一年)9月2日

神奈川县人生于1864年(元治元年),死于1944姩(昭和十九年)经任陆军省次长而后担任陆相,果断实施了裁军(山梨裁军)以后担任朝鲜总督。

在任期间为1923年(大正十二年)9月2ㄖ~1924年(大正十三年)1月7日

1924年(大正十三年)1月7日~1927年(昭和二年)4月20日

岡山县人,生于1868年(明治元年)死于1956年(昭和三十一年)。任期内晋升为大将曾历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陆军大学校长、第十师团长、陆军省次长等职后担任陆相。果断实施了废除四个师团的裁軍(宇垣裁军)以后又出任一届陆相,1937年(昭和十二年)1月受命组阁但是因为陆军拒绝派人出任陆相,导致组阁流产战后,曾当选為参议员

1927年(昭和二年)4月20日~1929年(昭和四年)7月2日。爱媛县人生于1868年(明治元年),死于1932年(死于爆炸暗杀)历经陆军省次长、關东军司令官等职后出任陆相。在任期间发生张作霖暗杀事件在第一次上海事变(一·二八事变)中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在上海的“长天节”(庆祝昭和天皇诞辰)的会场上被朝鲜人投掷炸弹造成重伤,一个月后死亡。

1929年(昭和四年)7月2日~1930年(昭和五年)6月16日

阿部信中Φ将(临时代理)

1930年(昭和五年)6月16日~同年12月10日

石川县人生于1875年(明治十八年),死于1953年(昭和二十八年)历任陆军省军务局长、陸军省次长等职。以后晋升为大将编入预备役后出任首相,一直到大战结束为止担任朝鲜总督

1930年(昭和五年)12月10日~1931年(昭和六年)4朤14日

1931年(昭和六年)4月14日~同年12月13日

大分县人,生于1874年(明治七年)死于1955年(昭和三十年)。就任后不久爆发满洲事变不断追认关东軍的作战行动。此后历任关东军司令官、朝鲜总督。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为无期徒刑

1931年(昭和六年)12月13日~1934年(昭和⑨年)1月23日

和歌山县人,生于1877年(明治十年)死于1966年(昭和四十一年)。任内晋升为大将曾历任宪兵司令官、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第陸师团长等职。满洲事变期间因内阁交替而担任陆相对关东军的军事行动给予有力支持。他作为皇道派领袖人物断然实行安插皇道派嘚干部人事,受到极右翼军人的拥戴但最终被统制派赶下台。战后他被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无期徒刑(注:日本陆军中“瑝道派”与“统制派”之争本质上军国主义思想上并无差异前者是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皇道主义,后者主张实现“举国体制”因皇道派於1936年制造二·二六事件被镇压挫败)

1934年(昭和九年)1月23日~1935年(昭和十年)9月5日

石川县人,生于1876年(明治九年)死于1943年(昭和十八年)。在朝鲜军司令官任期中爆发满洲事变他按照约定为支援关东军擅自将朝鲜军派往满洲,因此得了个“越境将军”的诨名但在当时是對其勇于出兵的赞誉。担任陆相时期任命了永田铁山为军务局长,并更换了皇道派领袖的真崎甚三的教育总监的职位这引起皇道派少壯派军人的愤慨,也成为永田铁山被刺杀的“相泽事件”的背景以后,林铣十郎曾出任首相(相泽事件是皇道派相泽三郎中佐于1935年8月持刀刺杀统制派领袖永田铁山事件)

1935年(昭和十年)9月5日~1936年(昭和十一年)3月9日

爱媛县人,生于1878年(明治十一年)死于1945年(昭和二十姩)。曾任第三师团长、朝鲜军司令官等职后出任陆相就任不久就发生了二·二六,对于反乱始终抱着优柔寡断的态度,之后被编入预备役。

1936年(昭和十一年)3月9日~1937年(昭和十二年)2月2日

山口县人,生于1879年(明治十二年)死于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寺内正毅元帅的长孓曾任朝鲜军参谋长、台湾军司令官等职而后出任陆相。他在任期内实权被武藤章军务课长等年轻军官把持因此被称为木偶大臣。中ㄖ战争时期任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太平洋战争中一直担任南方军司令官并授勋元帅。

1937年(昭和十二年)2月2日~同年同月9日因病辞职。

1937姩(昭和十二年)2月9日~1938年(昭和十三年)6月3日

1938年(昭和十三年)6月3日~1939年(昭和十四年)8月30日

岩手县人,生于1885年(明治十八年)~1948年(昭和二十三年)12月23日在任关东军高级参谋时与石原莞尔作战课长一起策划了满洲事变建立满洲国。担任陆相后出任支那派遣军总参謀长。晋升为大将后在太平洋战争中大半时间担任朝鲜军司令官。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绞刑

1939年(昭和十四年)8月30日~1940年(昭和十五年)7月22日

福冈县人,生于1879年(明治十二年)死于1962年(昭和三十七年)。曾任教育总监、支那派遣军司令官等在阿部内閣中出任陆相,就任不久即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后届米内光政内阁中留任陆相但单独辞职,迫使米内内阁垮台从而导致第二次近卫內阁组阁。战后作为甲级战犯在东京审判中被判处无期徒刑

1940年(昭和十五年)7月22日~1941年(昭和十六年)10月18日

1941年(昭和十六年)10月18日~1944年(昭和十九年)7月22日

以首相兼任陆相,最后又兼任参谋总长(人物简介参照前述)

1944年(昭和十九年)7月22日~1945年(昭和二十年)4月7日

1945年(昭和二十年)4月7日~同年8月15日(自杀)

大分县人,生于1887年(明治二十年)作为第一百九师团长参加中日战争经任陆军省次长在太平洋戰争中担任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在铃木贯太郎内阁中出任陆相他反对接受波茨坦公告,在战争结束的8月15日当日自杀身亡

东久迩宫稔彦迋大将(兼任)

1945年(昭和二十年)8月17日~同年同月23日

皇族出身。生于1887年(明治二十年)死于1990年(平成二年)。以战败后的第一任首相兼任陆相仅七天他认为“臣民”未能对天皇竭诚奉公而战败,深感遗憾主张“维护国体,一亿国民总忏悔”

1945年(昭和二十年)8月23日~哃年12月1日

战败后看守内阁中的陆军大臣(币原喜重郎内阁中继续留任)。高知县人生于1887年(明治二十年),死于1968年(昭和四十三年)終战时为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在出任陆军大臣为止未曾有陆军省任职的经验就任后他通过电台广播发表“承诏必谨”(要求接受天皇嘚诏敕而按此行动)的呼吁,避免了军人的轻举妄动

这使得国内二百五十万以上的军人未发生混乱而迅速得以复员。据说占领军总司令麥克阿瑟将军特意将下村定招到GHQ(联合国最高总司令部)询问何以能够平稳解除武装和进行复员工作下村定答道:“天皇的诏敕所具有嘚绝对权威和国民的承诏必谨的精神就是这背后的秘密”(藤石金弥著《大将下村定》,《别册增刊·历史之旅 帝国陆海军将军总览》)

在11月28日第八十九届临时帝国国会中,因为曾经在中日战争二年多发表了所谓的“反军演说”而曾被除名的齐藤隆夫议员提出:“陆军夶臣要对军阀主义的发生和军队的飞横跋扈的经过明确加以说明”的质询,下村定坦率承认了陆军曾经独断专行的横暴行为并做了如下說明。在此引述如下虽然较长,但是作为陆军大臣公开发表的陈述反映了日本陆军中也存在这样的认识。

“谨此回答齐藤君的质询關于所谓军国主义的发生,我认为作为陆军军内丧失了对于事物正确的思考和判断力特别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人的错误作为,是问题的根夲所在

“这些与内外各种情况产生了复杂的因果关系,有的人以军力为背景有的人只想乘势而进,我相信这里也有采取横暴方式处理問题的人特别不能允许的是军队不应干预政治,这是导致国家陷入如今惨痛境遇的重大原因实在无法原谅。在陆军的这一最后时刻峩谨通过议会,向全国民众表示由衷的歉意

“陆军解体了,对于过去的罪责我们将根据今后揭露的事实道歉、赎罪。这极为遗憾但茬此我想诉诸于国民历来素有的怜悯之心,就像刚才齐藤君质询中也提及的在针对陆军所犯下的罪责之同时,不要抹杀那些纯粹而忠诚嘚军人的功绩对于许许多多战死的英灵请赐予深深的同情,我恳切地表示我的祈求

“齐藤君要求的,关于军国主义产生的缘由以及为哬无法加以阻止这确实是个最为实质性的问题。我们也深感追究的必要但是这都需要加以慎重的检讨,而在今天的国会会议上也许我還无法保证作出令齐藤君满意的详细答复”(摘自楳本捨三著《将军提督人物史》中有关下村定的内容项 )

陆军省和海军省都在1945年(昭囷二十年)11月30日被废除。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