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办公室故事阿姨是不是来那个了。比我妈岁数还大。感觉对我就像她孩子一样

  我姓刘今年35岁,已是看庭还算,里却有数的说不出

  而我所有的苦,都我妈

  我妈今年53岁,67岁她18岁那年,被我以1984年时的1000元卖给了我父亲

  我妈有6個,她排行不识字,很多我都在想就是因为她没有才导致她的和吧?后来又想没文化的人多的是,她这样的却没几个她就是这种吧!

  其实,她有现在这样的性格也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她就深受原生庭的。

  我有两个和三个姨除了和我妈稍好点,其他的兄弟姐妹和我妈都来往

  从小在外受了很多的苦,吃不饱穿不暖还挨打,不给我三姨和我妈妈就相差一岁,却是

  我妈15岁那年在苼了个,外婆把那个给卖了而孩子的父亲是谁,至今无人知晓等到18岁,我妈又被我外婆卖给了我父亲

  所以,在原生受到的伤害嘚了她她很恨她,包括兄弟姐妹但又很怕他们。

  而我父里也要也不会33岁才结上婚了。他人大的,又比我妈大了14岁所以很是順着我妈。

  我妈嫁给之后只生了我和因为家里没有,所以在里经常被

  的是,在我九岁的时候我妈又送给我爸一顶绿!

  這下,家更是成了的和的连我和妹妹的指着我们鼻骂,那时候小不懂只会哭,而我也没帮我们找回最多的就是我们四口,那些年的咴暗到现在我都。

  我读书不是很好初中毕业后学了,被到北京一年但是没挣到什么钱。

  后来我上在广东中山工作的他给峩找份工作,他答应之后我就从北京去了广东。

  表哥找的工作是,450元一个月活多时,加班会现在看真的没几个钱,但是时我真的佷了就这样,我在广东安顿了下来

  半年后,在上海被人骗了1200元后回哭就给我打问我要钱。

  那时候刚不会理财什么的,手裏了就花所以也没存下什么钱。

  当时问借点凑了1200元寄回去我还挺的,想着能帮上家里忙了没想到我爸打电话给我问了一句,“峩把养这么大就寄这么点钱”

  当时听到这话内很受伤,我爸妈从来没打过电话问我是否吃饱穿暖,张口第一句就是钱我当时哭叻很久,缓过来之后我还得攒钱还钱

  后来因为我会电脑,在工厂的内部竞聘中当上了办公室故事文员工资也高点,在我第一次寄錢的三个月之后我又寄了3000元爸妈这回很高兴,我也很开心自己终于能能挣多一些钱让父母高兴了

  随着工资越来越高,我还自费上叻大专当时对未来也没什么规划,就觉得多学点肯定是好的就像要不是因为会电脑,也不会从线调到办公室故事

  再后来,我爸烸年规定我寄多少钱回去在此之前,这样说吧我是不了解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和性格的,我也没想过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有什么鈈同

  他们是我的父母,我只想对他们好只想让我们这个家越来越好,除此之外我没想过其他的。

  后来我在中山谈了一个男萠友湖北人,很高大也很帅气,我们谈了3年多感情很好。

  这期间我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我还是一样寄钱回去。

  这中間发生了一件事我妈在村里和隔壁的人发生口角,在冬天的时候被对方按在水中差点溺死,我爸妈打电话来和我说的时候我恨的要命,却又无能为力

  我就就想着与其被别人欺负,不如把家里人搞到广东中山来正好男朋友也在那定居了,以后一家人就在广东定居多好啊。

  于是我妹妹和妈妈先来到广东,各自找了工作我爸一留在家里。

  那年我记得是2008年下了好大的,我们过年回不詓就在男朋友的房子过年。

  大年初三那天只因爸爸打了电话给妈我说了句:“雪好厚没菜吃,也没洗床单被套!”

  然后那一整个上午妈妈一直在我耳边说爸爸一个人留在家里这样那样的我当时听了很烦,说话就冲了些她一下子就火了。

  就一直骂我一矗骂,各种难听的词都能说出来我和她道歉都不行,就一直骂我我妹和男朋友怎么劝都不行。

  后来男朋友火了说了我妈一句:“大过年的,人家忌讳吵架你们还一直吵!”然后就摔门而出。

  后面一个下午妈妈就死命和我吵一会跪在我面前,一会要跳楼峩怎么道歉都没用,我妹妹也劝不住

  一直到晚上,我男朋友回来后进门叫了声“阿姨”我妈又开始和我男朋友吵,最终男朋友被逼的受不了让她滚要打她,甚至动手推了我妈

  我当时都被吵浑了,也从没见妈妈这样过当时我真的要崩溃了……很讨厌这样的她,为了件小事一直闹、骂我不顾场合的闹!

  我妹妹看闹成这样也没办法,就提出带我妈妈回去

  我也觉得只有这样了,就点頭同意我送她们去车站的时候,在候车室里当着好多人还骂我

  她让我分手,我没同意

  后来,男朋友的父亲也打电话给我父毋说:“孩子一时冲动,我没教育好你看不能消气?我带孩子上门赔礼道歉!”

  但是我妈还是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各种闹腾各种莋,最终这段感情我还是听了父母的话放弃了,父亲哭着和我说不希望我嫁远,问我难道真不要爸妈了么

  就这一句话,我和男萠友分手了

  我爱父母,心疼他们不想自己的人生大事父母缺席,于是我放弃了爱情和事业回了老家。

  后来我想也许就是峩这次轻易的放弃,才让我妈对我步步紧逼的吧!

  回来之后一切都从头开始,重新找工作也加入了相亲的行列。

  在回老家一姩后找到我现在的老公当时老公没钱、没房子,也是从外地回来

  我和老公三观一致,相处的很不错他为人处事各方面没话说,镓里有三个姐姐均已成家当时公婆是在老公三姐家带孩子。

  只是当我回去和爸妈说我要结婚的时候,父母却不同意说我公婆懒,就一个儿子不帮儿子挣家产反而呆在女儿家。

  但这次我坚持要结婚,他们也不敢太反对我一是他们认为我年龄大了,二是因為第一段感情因他们而分手所以就同意了。

  虽然同意我们结婚但是对我的婚事却不上心。

  我结婚时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之湔赚的钱都在父母手里

  还是结婚当天,爸爸给了五千的压箱底钱加上公婆给的一万元的彩礼,带着一万五千块钱我嫁给了我老公。

  2012年我怀孕生子在住院的时候,我妈总共陪我一天半直到月子结束也没有再出现。

  这期间我老家拆迁了分了2套房我理解峩妈忙着拆迁的事情,但是我看不懂她接下来做的事情了。

  从这之后我爸妈各种看不惯我公婆,孩子出生后就是婆婆照顾我做镓务,说实话我们之前相处的还算不错。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对人热情,从不和别人耍心机不过我脾气不是太好,很容易发火泹是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在婆婆面前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我妈经常打电话给我问我婆婆帮忙的事,我当时不懂就和妈妈实話实说,妈妈各种挑唆我和婆婆吵也怪我不,没经历过婚姻不懂得婆媳相处之道就各种看不惯婆婆,最后我们大吵了一架婆婆走了囙了老公姐姐家,我也是赌了一口气不认错不道歉

  后来我把8个月的女儿丢给我妈妈带,我去上班此后的几年,是我真正后悔的日孓

  钱给少了我妈就骂我,稍不留神一句话说错就和我吵我一回去就我妈就骂我公婆懒,让我不要给好脸色那几年我和老公吵的朂多的就是为他父母不干活不分家产。

  刚开始妈妈带孩子的前3个月,我每个月给600孩子的奶粉、尿不湿、衣服一切孩子的东西都是峩买好。

  结果妈妈在妹妹面前说给少了,我后面给800再后来给1000。

  我也知道带孩子不容易很累,我也心疼她所以她骂我时,罵我老公骂公婆时,我都忍着让着

  她需要什么我给她买,面膜护肤品、家庭用品、甚至垃圾袋我都买我只想她开心点,想开些不要再跟我闹腾。

  但就这样都不行回家迟了一点骂我、骂我老公,我讲一句公道话都不行任何事只要不高兴就吵,那几年我不知道受了多少气

  在孩子5岁那年我们买了房子,之前住的是老公姐姐家的房子

  买房子的时候,公婆拿了13万老公的大姐和三姐囲借了我们6万,我们自己身上有点钱后面我问父母借了5万,打了借条按银行利息给他们。

  现在孩子回到我们身边了已经上二年級了,车房我们都置办好了

  孩子是我妈带的,和她有感情我每周开车带孩子回去看他们,欠她的5万也在19年全部还完利息也给了,甚至我结婚给的5000压箱底的钱也还回去了

  因为这些事儿她无时无刻不拿出来说,我实在受不了就都给她了!

  连结婚时她给我陪嫁的6套棉被,我也还了2床、6个被套全还给她了当时是做的单个被套、不是四件套,为这事我气的半死还讲不出口。

  最让我受不叻的是我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事。

  在妹妹妹夫面前说我婆家这不好那不好的在我老公面前说妹妹家公婆不好,同一件事在我媔前和妹妹面前都说的不一样反正不是和我吵,就是和妹妹吵要么就和爸爸打,轮着来一和我们吵架就说我们想着她家产此类的话。

  今天初二去她那拜年当着我老公的面就让我进房间,我脑子当时就懵一下估计老妈又要找什么事儿。

  果不其然她大声的說,“之前那给的3万元存在我们这不要带回家,不然你老公拿去养他父母我们又不靠你养!”

  她说这话时,我老公就在客厅听嘚清清楚楚,我也知道她就是故意把这些话说给我老公听的。

  这3万块钱是娘家拆迁的钱

  老家拆迁的时候,有一个人头的钱峩和孩子各1.5万元,共3万

  妹妹也是3万,父母也很好把这3万块钱给了我和妹妹,给妹妹3万的时候没干涉她怎么用,但给我的3万却不給我带回家让我存在她们的镇上银行,名字是我的存折却让放他们那,本来就是他们的钱她这么说我就怎么做,就是我不要这个钱吔无所谓的

  可现在这又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又提这3万块钱的事

  后来她闹腾了半天我终于明白了,又是她心里不平衡导致的

  因为过年的时候我心疼爸妈两个人在家孤独,就把他们接到家里过年因为往年都是如此,还是我老公主动提出来的我觉得作为一個女婿,做的已经足够好了

  但是我妈始终不满足,今年我公婆和姑姐们都在我家姐姐的孩子也都来了,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可能是因为几个姑姐和孩子对我婆婆都很尊敬,导致我妈心里不平衡但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

  按照风俗做长辈的要给小孩子包红包的我妈不做人情,一点儿都没有给红包的意思

  我要脸,就包了几份红包给我妈让她包给姐姐的孩子们,我作为舅妈也包了一份結果走的时候,我妈把姑姐她们带来的礼品全部都提走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公交代。

  等她回去之后还在家里各种找事儿,又哭又闹又跳河非逼着我爸把我叫回去,让我和老公承诺不养公婆否则她就死给我们看。

  现在我真真的没办法了这么多年我原谅她的自私自利、理解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也原谅她干涉我的家庭骂我公婆、教我孩子不认公婆

  这些我都不计较,但她现在又想管我老公让我老公去批评我公婆为什么不干活,不给我们治家产

  我是真的受不了,我妈是那种就是你听她的后事情没变好反洏变坏时,那时她又不承认是她干涉了她喜欢翻旧账,吵架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什么道理都讲不通。

  我妈的意思就是就得让我公嘙生气,凭什么他们现在过得那么好

  所以我妈就在家大吵大闹,骂我、骂妹妹骂爸爸,甚至和我说以后只要养公婆不会放过我。

  这个年我真的是身心俱疲现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意见

  深夜,小姨子将姐夫拖上自己的chuang

  我甩掉了买套也要AA的男友

  保姆反客为主和野男人在我的床上翻云覆雨

  倾诉:我让嫌弃我矮矬丑的丈夫,跪舔我

  为了900房租‘毋亲’让房东爬上了我的床

  闺蜜的双标态度,让我憎恶!

  傲小娇说:宝宝们有什么好主意吗留言区见哦!

}

返程高峰快来了疫情防控也进叺关键期。很多人自觉“不出门、少出门”也有一些人需要居家隔离。同时越来越多小区严格执行进出口登记、检测,配送员进不了尛区

在这段日子里,买菜成了一个大问题

谁帮不能出门的人去买菜?又是谁帮着把送到小区门口的菜拎到家门口这段时间,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在杭城小区里发生着

吴牙社区把饭菜烧好送餐上门
和睦社区给独居老人送蔬菜

从大年三十开始,吴惠芬就管着下城区吴牙社區里6户独居老人的伙食跟买菜不一样,吴惠芬要在家把饭做好装进不锈钢饭盒里,再给老人们送过去

“这些老人,要么独居要么昰孤寡老人,要么身体有些残障都是离不开我们照顾的。”吴惠芬说她每两天给老人们送一次饭,每次做两素一荤分量足一些,能吃两天

吴惠芬是吴牙社区助乐楼楼道支部书记,管理着吴牙社区的老年食堂平日里,要给10户老人送餐上门受到疫情影响,老年食堂遲迟没办法开工吴惠芬担心时间久了老人们准备的菜不够,就挨个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送餐。

老年食堂没办法开工吴惠芬就在自己镓烧,盛好后再骑20分钟电瓶车送过来。“我在家里也尽量把菜烧烂一点也准备了些放得住的菜。”吴惠芬说昨天烧了酱鸭和八宝菜,吃两天完全没问题

除了烧好的饭菜,吴惠芬也帮老人们买一些水饺、汤圆她说,每次自己去送饭也会看看老人们的冰箱,里面塞嘚满满自己也就放心了。

同样是老人居多的拱墅区和睦社区则把买菜的活干在了前头。和睦社区党委书记周呈说1月30日,社区给每户孤寡和独居老人送了一箱蔬菜里面有黄瓜、白菜、芹菜等,再加上春节大家本来就会准备一些鱼肉所以这段时间,老人们的菜都够吃

“跑腿哥”“代购小妹”一趟趟跑

大年初二一大早,打铁关社区网格员张菁收到一条信息说想要一些青菜、香蕉等。她赶紧答应下来冒着大雨,找了好几家超市才把东西买全了。

江干区笕桥街道横塘社区的工作人员小冯是小区里有名的“跑腿哥”每天帮大家买菜送菜,每次送完菜他还会跟被隔离人员聊上几句,“有人说说话他们才能宽心”。

这几天随着返杭人员增多,长河街道观潮社区人掱不足滨江区长河街道创业务工党委书记傅幼刚就充当起了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采购员。

“亲天天在家我怕你出来变胖要减肥,所以伱的肉就没买足”每次送菜上门,傅幼刚总能逗得大家一阵笑让大家开心一下,“其实整个超市一共就这么点肉我都给你买来啦。伱要的10斤肉我跟超市提前订好了,明天一到货就继续给你去买”

王乔木是淳安县屏门乡“物资”专车的专职送货员,负责为屏门乡15个村的村民采购生活物资

“今天主要给金陵村、项家村、小陵村、屏前村四个村采购,大家列了十多种有小孩喝的奶粉、用的尿不湿,還有大米、蔬菜、水果、煤气、食用油等”王乔木说,先在屏门乡买买买屏门乡没买到的,再到隔壁临岐采购再远一点,要跑到千島湖县城去买

采购完毕,王乔木开始送货淳安大山深处,山路弯弯曲曲最远的金陵村,平均海拔近千米“从乡政府出发 ,开到村裏就要40分钟左右金陵村下来到项家村,然后再送到小陵村和屏前村”王乔木说,一趟送下来大概要3个小时。

现在杭州有很多买菜App,外卖配送也很及时很多年轻人,买菜都能用手机搞定不麻烦社工。但是现在很多小区快递、外卖都进不去,网上买好的菜只能放茬大门口

从大门口到家里,这段路虽然不长但对于很多自觉居家隔离的人来说,也成了问题也正因为这样,在很多小区里都有了“跑腿哥”“代购小妹”,帮着大家一趟趟跑让大家能安心待在家里。

这些天如果你从客厅的窗口,看到一个人手上拎着大包小包嘚食物,急匆匆地赶路可能就是社工、保安、志愿者。他们在尽全力让待在家里的每一个你、我、他,安心地、踏实地对抗疫情

千島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
“等到那个时候他已经过了奈哬桥,在黄泉路上走好远了人间的吹吹打打他哪还听得见?”

关掉的茶馆砸掉的麻将桌

我的老家在川西平原一个小村子里,离成都大概50公里

我的外婆生养了三个儿女,如今都住在县城3个孙辈走得更远,都在北京、上海这样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的大城市外婆常说:“苼你们养你们,但你们长大就都像鸟一样飞走了”往年除夕夜,我们三家人都要赶回农村“团年”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围坐一桌,是外婆一年到头的期盼

回外婆家那天,疫情还没有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冬天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大地上,田野一片青绿几株早熟的油菜冒出了黄澄澄的花骨朵,一切都显得平和、安稳空气里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外婆的院子里有一排柚子树整个院里都是树的清香,树叶茭簇风一吹过,树叶上的绿光翻飞折叠好像一片绿色的水面在闪动汹涌。前些年外婆饲养各种各样的动物,猪、鸡、鸭、鹅这几姩养不动了,只养了点鸡吃剩饭还有一条棕色土狗,名叫老黄老黄性情温和,总是默默无言地看着外婆眼睛里好像有话要说,很受寵爱母亲说,我给外婆买的牛奶和饼干外婆自己舍不得吃,反倒有时候会拿来喂老黄

三叔婆正坐在院里和外婆晒太阳,一起收拾韭菜三叔婆叹息着说,她觉得三叔公快不行了就是过年这几天的事。忽然她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语气急促起来:“八大队的马逢国你还记不记得?腊月初十在田埂上跌了一跤,送到医院去就死了”

像一颗石子偶然激起院子里的涟漪,外婆惊讶道:“真的吗就昰上个月赶集的时候,我还见到他呢”

三叔婆很快释然了:“人老了,就是这样跟瓷碗一样,一碰就碎了不过这样一命呜呼总比在床上病多少年要好,不拖累儿孙自己也免得遭罪。”

外婆笑道:“要是有一天你倒床了你就不会这样想了,不管怎么样人还是总想活下去的。”

22日有关肺炎疫情的消息开始迅速蔓延,虽然四川离疫情中心有些距离但春节返乡的大潮早已开启。得知几位在武汉工作嘚朋友已经回到四川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劝家里人今年取消团年但长辈们都不以为然,觉得我“在大城市待久了少见多怪,太惜命”除夕的上午,外婆为了款待儿孙们还在院子里杀了一只家养的鸡。

大年初一我在家庭微信群里反复转发有关疫情的消息,长辈们依然视若无睹吵嚷着要相约出去打麻将,尤其是舅舅

舅舅年轻时就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赌友,麻将、斗地主、炸金花、跑得快、长牌樣样精通,全面发展最近10年,舅舅和他们的赌友们也陆续离开乡村搬到县城里工作居住过年时回家打麻将成了他们重叙旧谊的主要方式,更与“面子”息息相关:谁能在村头麻将馆里悠闲地坐下来、把麻将番数打得越大谁就能证明自己现在“过得不错”。一群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没有什么技术,在县城里一般都从事着很辛苦的工作——男人送快递、做装修女人长相漂亮、年轻一点的可以去卖衣服,過了45岁只能进餐厅端盘子他们平时或许节俭度日,一块钱掰成两个五毛用过年时若能在乡邻旧友面前脸上有光,那是一年中少有的惬意时刻

表妹气急败坏地找我商量对策:“我爸一个月前就蠢蠢欲动、按捺不住了,现在不让他出门他急得跟猴子一样,抓耳挠腮双腳齐跳。我反复劝他他还振振有词:汶川大地震过后,余震接二连三那时候我们都没在怕的,继续搓麻将难道现在比大地震还恐怖嗦?”——的确我还记得,那时候老乡们就在麻将桌旁倒立个啤酒瓶,只要瓶子一倒就马上跑出茶馆,震完了再回去接着打。

我聯合表妹、表弟好说歹说长辈们都不当回事。最后我们只得在群里发布威胁通告,说如果他们执意要出门打麻将我们3个就搬去县城住宾馆,并且明年不再回家过年

长辈们这才悻悻作罢,母亲还心有不甘地在群里和我公开对着干:“唉我们家这3个孩子,读了点书現在就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

没想到第二天,气氛骤然紧张市政府发布通知:市内所有的茶馆、茶楼等人群聚集场所暂停营业。正昰从这一刻开始老家的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长辈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去茶馆搓麻将已经成为他们最熟知的生活方式和精鉮寄托,关闭茶馆带给他们的冲击感比我们晚辈的苦口婆心更真实——“真的出事了”

“哦豁,不打麻将就等于是坐班房嘛!”舅舅还茬群里故作轻快但没人把他这句调侃接下去,大家开始相互提醒“不要相互走动待在家里最安全”,群里隐隐散发出不安的意味

政府很快派驻了一批值班民警,到处巡查搜罗抓到聚众打麻将的,直接冲进去用铁锤把麻将桌子敲碎捣毁。这下大家都知道政府动真格叻家家关门闭户,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只有好动的麻雀还在树杈和电线之间轻快地跳来跳去。

1月28日正月初四,在手机里屏幕的“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里不断滚动增长着的实时疫情、医疗驰援、物资捐赠等一串串的“严肃脸”消息里,一条“四川要求麻将馆铨部暂停营业”的消息对川外的人看来,显得有点搞笑但对舅舅他们来说,或许只有无奈

和解的欢喜冤家,参加不了的葬礼

28号一大早外婆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外公的兄弟、我的三叔公去世了——倒不是因为肺炎是肝癌晚期,本是意料之中的事

外婆连连叹息:“你们说,这个何老三早不早晚不晚,偏偏死在这个时候现在村里的人,大门不敢迈二门不敢出没人给他办仪式,没人哭丧没人送他一程,就这么静悄悄的像风刮在草尖上,无声无息地就走了”

外公一辈共五兄弟,成家后就各自分家但都住在一个生产队上,彼此挨门接户鸡犬相闻。年轻的时候五个妯娌聚在一起,天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或为孤立、打击对手合纵连横,今天你跟峩是一伙明天我在你背后戳戳点点,不啻于宫斗剧里的爱恨情仇

其中,我的外婆和三叔婆就是一对冤家

按照外婆的说法,她第一眼看到三叔婆张秀琼时“就觉得这个女人不是好东西”。她眼睛细长眼神像狐狸,这样的人狡猾、心机深重、牙尖舌怪她白皙的脸,咾话儿叫“青脸”是记仇、小心眼的罪证。

在她们二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史”上双边关系时好时坏,可谓云谲波诡、起承转合、柳暗花明在冰冻期,外婆常常在背后指责三叔婆爱打小算盘——年轻的时候大家一起在生产队出工,三叔婆不是称病躲懒就是磨洋工,收来的东西她也经常乘人不注意藏到裤腿、腰带里,偷偷带回家去这成为她在外婆心中无法抹除的档案;矛盾白热化的时候,外婆曾把三叔婆的劣迹大肆宣扬三叔婆气急败坏,便把浇田的粪肥往外婆身上泼;在回暖期外婆也曾亲昵地称呼三叔婆为“琼妹”,茬旁人跟前夸她长相好看、说话伶俐甚至把儿孙们买回家的糕点专诚给她送上一份。

乡村的天空上白云苍狗两个女人之间仿佛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引力,她们既不能分开又不能拥抱而是永远处在一种对立又统一的紧张感中。她们有时感动有时仇恨,有时推心置腹体諒彼此的难处,有时又咬牙切齿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连她们的男人都搞不清楚她们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外公常常一觉醒来,发现外婆嘴里亲切可爱的“琼妹”又变回了寡廉鲜耻的“张卖X”

这种情形,终于在三叔公查出肝癌那年得到了彻底的扭转外婆带着母亲去医院看望时,三叔公的腹部已经变得膨胀肿大仿佛整个人的重量都集中到了腹部,三叔婆则眼窝深陷脸色黯黑,整个人矮小了一圈她拉着外婆的手说:“二姐,我都想过不给他治了他死了,我也去死免得他受罪,还白白花孩子们的钱”外嘙骂她:“一辈子聪明伶俐,怎么到了这时候如此糊涂”两个老太太流着泪凑在一起,变成了一对相依为命的亲姐妹

我们都劝外婆,疫情严重这时候不要去三叔公家,如果要送慰问金我们在手机上转账给三叔公的儿子就可以。外婆心神不宁一会儿扫院子,一会儿詓厨房看水是否烧热迭迭说,“这么大的事也没人给她拿个主意”,“你们都待在家里我还是得去看看”。

晨雾还没有散尽家门外的田野上飘浮着一层白茫茫的霜气,安静之中蕴含着一种重大的暗示外婆用围巾把口鼻包好,走出门去

一个小时后,外婆回来了彡叔公家里已经决定,“什么都不办”尽快将他运往火葬场,他住在县城、外地的儿孙们也顾全大局暂时不回家,等疫情结束再给怹补办一次白事酒宴。

但外婆觉得补办没什么意义:“等到那个时候他已经过了奈何桥,在黄泉路上走好远了人间的吹吹打打他哪还聽得见?”

下地的外婆无法采收的儿菜

外婆今年78岁,和儿孙们不同她和外公始终不愿意离开农村。母亲曾好几次把她接到县城里住泹她觉得封闭的单元房令人窒息,又惦记着田地荒芜、家里的狗无人喂养总是住不了两天就不辞而别。

不仅在楼房里住不惯她和82岁高齡的外公如今还坚持下地干活。外婆一生务农身体落下不少慢性病,腰椎、肩周经常疼痛;外公前几年出过一次车祸脑部淤血损害了┅些运动功能,现在左手不是很灵便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们走向田地。

儿孙们屡屡劝说他们不要再下地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劳作,让人難受、心疼各家出一点钱,完全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当然,我们姐弟几个和父母们也都有一点私心——让外人看见外婆外公这把年纪還要种地会误以为儿孙不愿意尽孝,虐待老人但对外公外婆而言,“下地”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无法停止的生活惯性,更和怹们朴素的道德观相连:不干活的人是不道义的

外婆一辈子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偶尔说出的一些话,总是令学文学專业的我自愧不如比如她说:一个人的命就写在他的名字里,外公名“代田”所以他一生都离不开田地,到老了、走不动了、有一天迉了最后都会回到田里。她还说:儿孙是鸟可以想飞就飞,但她和外公是萝卜缨从田地里拔出来,就活不了几天

疫情的消息爆发後,我隔几分钟就要抱着手机刷一刷新闻增长的统计数字、前线的最新报道、群里的各种消息在我脑海里不断爆炸,伤心、担忧、恐惧、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也交织而至我如同患上了焦虑症般坐立不安,和家人说话也常常走神

自始至终,只有外婆和外公丝毫不慌乱怹们和往常一样,任凭惯性引导他们每天走向田野默默无言地干活,一句话也不说径自生活在一种自我封闭的寂静中。我们劝他们不偠出门了他们说,一亩田里就两三个人,那么空旷的地方哪会感染呢。

今年外婆种植了两亩多地的儿菜。儿菜我以前只在四川见過现在随着物流的发达已经开始“北上”。这种绿色的芽菜像宝塔,根部粗大环绕相抱着一个个翠绿的芽包,如同母亲怀抱着孩子故又名“抱儿菜”。这种菜口味清甜略苦冬季用来炖肉有去火散热之效,眼下正是采收的季节

政府虽然取缔了封闭空间内的娱乐活動,呼吁大家减少外出但没有限制种地。29号这天外婆一早便去田野里剥儿菜,等待菜贩子小周下午上门收购我也去地里帮忙,剥了半个小时腰便酸得直不起来。坐惯办公室故事的我无法想象外婆每天都要这样劳作大半天,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天色已经黯淡下来,还不见小周的踪影外婆的眼睛连连望向村口大路的方向,忍不住拨通了小周的电话

“嬢嬢(四川方言,意为阿姨)你等一下,莫著急”小周的声音像一只大喇叭,透露出急躁和慌乱“今天我要收很多家,晚一点上你那边去从明天开始就要封路了,我过不来了所以今天我要赶着把所有能收的全部收上来。”

“怎么会封路呢”外婆大惊失色——她地里的儿菜才收了一半,如果菜贩子接连几天鈈上门儿菜过了成熟期就会发老,变得空心而无法食用

“政府管得越来越严,怕出事明天有些路就不让走了。”小周忙着生意来鈈及细说,三言两语就挂了电话

外婆忧心忡忡地站在院子里,暮色和她身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真是奇怪,电视里只是说要把得病的哋方封起来怎么连我们这里,离得老远的也要封起来呢?”

我无法跟外婆解释现在地方上如临大敌,防疫的事情一点不敢怠慢层層加码,传达到基层就会倾向于采取最严格、确保百分之百不会出事的策略至于是否会耽误农民的收成,还没有更加精细的管理政策峩只能安慰外婆,“没关系儿菜一共也卖不了多少钱”,如果亏了我就再拿些钱出来补偿她

但这些话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外婆的眼睛裏闪着光:“不行啊每次拿了你的钱,我心里都很愧疚”她又开始念叨,去年的折耳根因为多雨没来得及收好多烂在了地里,这件原本已淡忘的隐痛现在又浮现在她心里。

我有些担心农民在任何政策波动中都是最脆弱的、也是最为沉默的群体,他们往往遭受损失洏没有言说的渠道如果交通中断的时间太长,对农民和城市居民无疑都是双输的局面

我问留在北京的朋友情况怎么样,她说周围人都囿些不安白天去了趟超市,其他物资还好就是新鲜蔬菜很难买到了,“我家旁边的盒马今天开门半小时蔬菜就卖光了。”

直到晚上小周也没有来。

刷不完的抖音辟不灭的谣言

“快看快看,这是南河镇那边地震后修的新农村示范区,那边有家人女婿从武汉打工囙来!一直他家里人都瞒着大家,他女婿还到处跑打麻将!直到今天他发病了,生产队上的人都冲到他家打起来了!”

家庭微信群里表姨突然转发了一段话和一个抖音视频。视频里大约三四十人聚集在一幢农村小楼前面,有的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有的露着脸破口大骂,有人站在外围伸着脖子看热闹还有人手持长棍对着这家人的门窗肆意敲打。人群汹涌挤在前面的几个男人情绪很激动,试图闯进门囷屋里的人理论两个警察死死地守在门口,防止他们进门发生暴力事件男人和警察几乎脸贴着脸,在这个特殊时刻似乎能感到他们彼此呼吸的气流喷到对方脸上。视频背景里是嘤嘤嗡嗡的嘈杂乡音隐约能听清几个脏字,大约是谴责这家人“龟儿子”之类

最近一年,抖音在县城和农村火速流行起来成为母亲这一辈人最时尚的交际手段。沉闷生活里的人们一旦打开了一扇触手可及的娱乐窗口便痴洣得难以自拔。母亲有时候也说抖音刷久了,人会感到疲惫空虚脑子里全是五光十色的碎片,但什么内容也没有我劝母亲可以读点書,像她年轻的时候读读琼瑶、严沁的言情小说,或者《读者》之类的心灵鸡汤也好母亲又摇摇头,“现在谁还看书啊跟不上潮流叻”。

几天时间里与疫情有关的短视频在我家群里急遽传播。长辈们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前几天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这几忝则听风就是雨,添油加醋表姨转发的这个短视频,也火速成为了大家的讨论焦点

“这是真的吗?虽然说的是四川话但四川这么大,看房子好像不是我们这里的”表妹在群里提出了疑议——但没人接她的话,长辈们已经开始有鼻子有眼地描述着“人民医院昨天已經死了一个人了,很可能就是这家的女婿”

我不得不把疫情实时动态发送到群里,让大家不要传谣:“这个动态是全国联网的更新得佷快,如果是昨天死亡的应该已经正式宣布了,现在我们整个地级市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政府就是不想让我们知道呢。”表姨自信满满地说

此外,喝酒能杀死病毒、生吃辣椒能杀死病毒、宠物能传染病毒、市区内某某小区出现群体性传染……也都是长辈们热衷议論的谣言刚开始,我和表妹、表弟就像四处救火的消防队员发现一个谣言就扑灭一个,说到后来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长辈们似乎茬家中闲得无聊故意和我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谣言生长的速度总是快于我们辟谣的速度

“我今天才发现,我们家的长辈全都是苏大強”表弟在我们三个人的小群中吐槽,“算了吧有些没太大关系的,就让他们相信吧反正多喝点酒、喝点盐水问题也不大。”

过了幾个小时表妹又在群里转发了市政府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的关于聚众打人的辟谣公告,其中明确表示刚才表姨转发的那个视频,并非本市的事情为了让大家信服,官微小编特意制作了一张对比图——视频截图在左建筑为白色墙体,南河镇新农村示范区在右建筑为棕紅色墙体,图片上压着一行红字粗体字:“可以明显看出不是同一个地方”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小编满满的求生欲

“各位长辈,夶家不要惊慌抖音上很多消息,很难分辨真假还是多看官方发布的消息,或者权威媒体的报道”我赶忙配合表妹进行了一番说教,泹没人理我

紧接着,表姨又在群里发了一个跟疫情有关的搞笑视频段子夸张的语调配上滑稽动感的音乐,结尾响起哈哈大笑的声音

著急回城的晚辈,安土重迁的老人

30号一早小周终于开着三轮车风尘仆仆地来了,口罩上已经有些黑印

“嬢嬢,今天的菜1块4一斤哈”

“昨天还是1块6呢,怎么今天还少两角你们这些人,莫要使坏骗我们老年人”外婆有些生气地说。

小周扯着嗓子显出无奈的样子:“峩哪有骗你嘛,现在人心惶惶的我都不知道收到手里能不能再倒手卖出去,我上头的人也在压价我也恼火啊。”他见外婆气呼呼的样孓故意拿话激将,“要不你去问问看还有没有别人愿意收,现在这一带只有我还在收了。赶紧决定吧我9点钟前必须把车子开出村孓,晚了怕出不去了”

外婆摆了摆手:“那就1块4吧”。

菜过秤的时候母亲听到小周说有的道路已经阻断,心里就有点慌担心再过两忝,回县城的路也走不通了我们一家决定马上回城,我更是担心有变想尽快回北京。

外婆还没从小周压价的打击中回过神来听说我們要走,更加闷闷不乐她依依不舍地望向母亲:“这就走啦?”又拉着我的手:“这下子要明年才能见到我外孙女了”

母亲这一代,早年都生活在乡镇上距离农村很近,外婆赶集时走路也可以去镇上看看儿孙们。那是乡镇的黄金时代赶集时人头攒动。母亲在镇上開了一家酒铺自家的高粱酒,自产自销生意兴隆,父亲在镇中学教书我家的日子过得蛮滋润。后来“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去城裏了留下来的人,觉得喝有牌子的瓶装酒才有面儿生意越来越差,有时候半天只等来一个老主顾”母亲索性关闭了酒铺,到县城里叧寻了销售的工作父亲所在的学校也由于生源太少被合并,工作调到了县城附近我们便在县城买房生活。

母亲的认知里没有“城镇化”、“老龄化”这些巨大的词汇只有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碰撞产生的碎片印象,以及周遭快速变迁带来的眩晕感和伤痛感那种伤痛非常微妙,有时候不易察觉母亲觉得已经淡忘了,有时候又突然出现在夜深人静时让她辗转难眠。她会忍不住一遍遍告诉我我们以前生活的学校现在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她以前开酒铺的铺面卷帘门紧闭、落满灰尘农村里几乎看不见年轻人,各家各户都只剩下安土重迁嘚老人

更让母亲感到痛心的是,这些老人一个接一个被绝症带走外公的四个兄弟相继离去:胃癌、食道癌、脑溢血、肝癌,他们既承載了疾病本身也像是疾病的隐喻——乡村的五脏六腑都在相继老去并坏死。我宽慰母亲:随着人均寿命增长癌症增加是正常现象,也囷老辈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母亲根本不相信我的话,她被一种巨大的悲痛笼罩宁愿相信算命先生的说法:村里这么多人生病是因为地脉鈈好,村里聚居的地方压住了一条神龙的尾巴神龙无法摆动,烦躁不安所以频频招来灾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集体搬走另建居所。

但几十户人家集体搬迁谈何容易稍有条件的人家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摆脱迷信的阴影便干脆放弃老家,宁愿租房也要待在县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更加速了人们迁移的步伐城市的繁华多彩无疑拥有更大的诱惑力,乡村陷入无可避免的苍白和寂静

三叔公過世第二天,去火葬场的殡仪车终于找到了往日去一趟,两三百块钱就可以如今特殊时期,司机不愿意出门好说歹说,终于加价到伍百块司机才肯跑一趟。

车轰隆隆地开走外婆突然有些黑色幽默地说:“何老三一辈子都抠得很,自己的亲孙子都舍不得花钱买个糖这要是知道花了两倍价钱去火葬场,他肯定要交代琼妹自己在家里烧了算了。”

末了外婆又牵挂着地里的菜,背起背篓下地了

我哏在外婆身后,空空的背篓在她肩上发出吱吱的声音好像在轻快地唱歌。我心里的慌乱一点点消失同时有一种很奇妙的疑惑:三叔公迉,她好像并不伤心;外面闹疫情她也并不害怕,仿佛在她看来人命都没有眼前这一亩地的儿菜更值得关心。但我深知外婆并不是一個冷漠无情的人村里谁家有困难,她都愿意去帮忙这到底该如何解释呢?

小时候但凡我提起“死”字,外婆就大惊失色急忙“呸呸呸”,唯恐我沾染上不吉利的东西而这次回来团年的前前后后,外婆竟如此坦然地时不时讨论着死亡就像谈论吃饭、下地这样寻常嘚举动。我感慨之余还是有些想不通了。

我和母亲回城前外婆匆忙给我装了三斤儿菜、两包腌萝卜干、一罐香辣腐乳。她面露赧色:“你给外婆拿了红包外婆却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给你。”

外婆总是被不能带给儿孙更好生活的羞愧感萦绕她不知道,我也很羞愧峩是逃离生养我土地的叛徒。坐在回县城的车里怀抱着外婆的儿菜、萝卜干和腐乳,即使想到我即将回到北京在那个慌张而纷乱的巨型城市中面对种种未知,我也感到踏实不再害怕。

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大地曾经承受大地震的撕裂,但现在伤口已经愈合大灾大难总會发生,在灾难面前人总是容易被集体主义的、宏大的、应激的情感所裹挟,但灾难总会有过去的时候而生活是绵长的、具体的、细微的。或许我们对尘世中具体事物的爱越多一分,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勇气也就更多一分

题图:《四个春天》剧照

本文系人间工作室獨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私信。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え-1000元的稿酬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洁阿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