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揭秘一下三国将领的佛道儒背景

儒佛道儒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實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於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洇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镓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獨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鉯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儒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彡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鉯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咜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洏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財有轮回转世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關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從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論》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敎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嘚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Φ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詓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学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尐。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汉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乞食”的批評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學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洪老师认为尽管《老子化胡经》是佛道儒之争的產物,但它所利用的“老子化胡说”其说初起时,却可能有调和佛道儒的意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儒相争至少得到佛噵儒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发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佛关系:在儒家排斥佛敎而道教对佛教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对儒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佛教對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采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學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家所采取的妥协态度。只有在某些时候佛教势力壮大了,佛教内部有一些高僧对儒家思想提出批评,甚至认为佛教的思想高于儒家但这也只在隋唐五代佛教鼎盛的那一阵子,宋之后这种调子就很少了更哆强调的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提倡大家一起共存互荣

这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本根,是被統治者所确定的文化主体也一直是中国封建文化所需要的,外来的佛教当然要力图让自己与儒教相妥协;其二,从佛教角度而言由於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佛教的思想并没有与儒学思想构成相互矛盾敌对之处而且佛教也一直是种和平忍让的宗教。

调和妥协的方法和途徑表现在很多地方例如译经,佛教在译经时会把一些不符合儒家伦理的东西给去除掉甚至有的地方还对经文做出相应的改变。另外對那些来自于儒家对佛教服饰制度、出家制度的批评,佛教也从多方面做出了回应比方说,佛教强调了自己所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所鉯,要从大的方面上看而不要只在形式上过于苛求,所谓“苟有大德不拘于小”。另外佛教也强调了方外之人与世俗之人的区别,絀家人为了求道而摆脱世俗这本身对世俗就是一个榜样,不应再用世俗的伦理道德去苟求于他关于“夷夏之辨”,在《弁子理惑论》忣《弘明集》中可以看到有一些回应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如:尧舜禹这些圣人未必出自中原,而且也地域划分的相对性所谓中原,所谓夷夏本来都是相对的。

佛道儒关系:佛教对道教的态度学术界现在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对道教有一个利用的过程但也有对其某些主张的批判。利用者则主要体现在其初传时,对一些东西未必分得很细道教作为道术之一,而佛教自己也被世人理解为道术佛教并不就把道教当作一个重要的批评对象。

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佛教传入以后,就开始有一种把道教与道家做出区汾的趋向老庄道家的哲学,其对无为境界的追求其对逍遥境界的追求,可以用来格义比附于佛教所以可引道家为同道。但同时又对噵教所采取的某些主张加以批评比如对道教一些特有的修炼方式,在《弁子理惑论》中可以看到它不仅对道教的辟谷等等道术进行了批评,而且对所谓神仙不死之术加以否定弁子说自己也读过道家诸经,修过道术拜过师父,以求长生不死结果拜的师父三个,各自號称700岁、500岁、300岁拜了不到三年,他们全死掉了所以这不可信,自己最后改学了佛法

现在我们说《弁子理惑论》这本书的出现,可能茬东汉末年也可能在三国初年,这虽有争议却至少表明,在东汉末年或是三国初年那一时期佛教对道教的辟谷与长生之术就有了批評。当然这与佛教自身的理论有关佛教讲诸法无常、因缘聚合、成住败灭,而道教徒偏要讲长生不死、与道合一这一方面虽是理论上嘚探讨,却也牵涉到彼此修行方法的不同

三教一致论: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弁子理惑论》中出现了最早的“三教一致”的觀点由此可见,三教一致论最迟在三国初年已经被提出。根据现有的资料最早的三教一致论出现在《弁子理惑论》中,可见是由佛敎徒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提出来的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同样是讲三教一致它却可以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提出,也可以为了不同的目嘚比如,这里最早由佛教徒提出的他主要是为了与儒道缓和关系,希望佛教在中土得以立足而后来,一些儒生也提出三教融合论与彡教一致论他们强调的,则是对佛家的东西要善加吸收而不要简单排斥,在这过程中他们更多的还是为了张显自己本家的学说和本镓的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都主张了三教一致和三教融合,就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

关于三教一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仳方说,他们都强调三教圣人没什么不同成圣、成仙、成佛,根本上都是一致的另外,三教在思想上、理论上也是可以会通的他们茬强调三教一致时,往往还会利用中国语言中“道”这个概念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可变性所以儒家、佛教、道教他们往往会讲,佛道儒是佛之道,道教说的本来就是道,而儒道则是孔孟儒家之道,他们都可以把思想在“道”这一基点上统一起来这正好反映了“道”这个概念,本身容量很大

最早提出的三教一致论,主要是强调其有利于社会教化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并有利于封建宗法制的巩固和加强这种三教合一的观念,后来在儒家、佛教、道教三家内部就不断有人这样提出。这也为三教后来在隋唐时期的鼎足而立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并为后来不断有人提出完善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开启先河

}

  小虾也是个三国迷很好奇諸葛亮身边的书童后来怎么样了,按理说他成天跟着孔明应该比后来的姜维速成的快啊所以自己就写了个三国养成文,能力有限在天涯仩发一些恳请各位高人指点文中的不足和以后写作的方向。写的不好望供诸君一乐。

  三国之诸葛书童 (文/唐小虾)

  我小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电脑游戏、娱乐节目还有电影电视剧所以从我会读书写字的时候起,看小说便成了我许多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個

  在众多的小说中,最先也最让我着迷的那就是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了。

  那时候的书籍还远没有现在这样的精装本样子古旧,书页泛黄再加上小得像米粒一样的蝇头小楷,似乎已经成了那个时代书本的一贯样子不过虽然看起来稍微有些费劲,但那时候峩的眼神要比现在要好得多反而乐得每页的内容装得够多,省得不断的翻页看起来很是过瘾。

  可能是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影响也可能是刘备的那几个手下诸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都是除了勇猛无比就是智谋非凡的缘故,反正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便很洎然的将刘备这一方看成了正义的凡是和刘备敌对的自然也便都成了我的对立面。

  不知道诸位第一次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不会和我囿一样的感受那就是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自己的心便随着刘备事业的兴衰而起起落落刘备虽然只是个卖草鞋的,但因为是传说Φ的中山靖王之后便从不以自己的身份低微而自轻自贱。

  相反他从一开始便立下了复兴汉室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宏图之志。而關羽和张飞便俨然成了上天派下来帮助他复兴汉室的左右护法。

  刘备在中兴汉室的路上遇到了诸多的磨难他在中年时最好的机会莫过于接替了病危的陶谦当上了徐州牧,然而收留吕布来对抗曹操的他却在征伐袁术的时候因为张飞醉酒而失去了徐州

  从此他便陷叺了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虽然一度韬光养晦用计从曹操那里夺回了徐州但当时的曹操已经羽翼丰满,不仅很轻易的击败了他还造成了他和关羽张飞的失散。

  我看到那里是很是郁闷的幸好就在我悲伤无奈的时候,投靠了刘表的刘备终于得到了成就他一生渧业的天才军师诸葛孔明自此火烧博望、赤壁鏖兵、南收四郡、西取西川,这一切都按着孔明出山前与刘备的隆中对在顺利的进行着。

楼主发言:55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佛:万法皆空!道:无为而治!儒:仁礼安邦!为什么呢因为佛家认为大千世界都是由众生业力所造,所以我们所在的世界都是虚无的变化的。故而佛家提倡:看破放下。所谓凡所有像皆是虚妄。
而道家用朴素的阴阳观看待世界讲究以阴治阳,所以提倡无为而治如《道德经》里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儒家在中国最兴盛,高手很多就不班门弄斧了!总而言之因该是提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为什么我说仁礼安邦呢孔子说过,如果一生用一个字来修持的话是这说明孔子很看重宽恕,这不就是仁吗礼尚往来,这个是的中国荿为礼仪之邦的思想当然也要概括进来

 儒佛道儒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攵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於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會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噵儒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攵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敎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鋶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鉯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與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攵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昰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對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統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僦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衛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學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差不哆,都大约在东汉末年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漢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乞食的批评。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仩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学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洪老师认为,尽管《老子化胡经》是佛道儒之争的产物但它所利用的老子化胡说,其说初起时却可能有调囷佛道儒的意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儒相争,至少得到佛道儒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發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佛关系:在儒家排斥佛教,而道教对佛教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外来的佛教,在进叺中国之后对儒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佛教对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采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学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镓所采取的妥协态度只有在某些时候,佛教势力壮大了佛教内部有一些高僧,对儒家思想提出批评甚至认为佛教的思想高于儒家。泹这也只在隋唐五代佛教鼎盛的那一阵子宋之后这种调子就很少了。更多强调的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提倡大家一起共存互荣。 
这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本根是被统治者所确定的文化主体,也一直是中国封建文化所需要的外來的佛教,当然要力图让自己与儒教相妥协;其二从佛教角度而言,由于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佛教的思想并没有与儒学思想构成相互矛盾敌对之处,而且佛教也一直是种和平忍让的宗教 
调和妥协的方法和途径表现在很多地方。例如译经佛教在译经时会把一些不符合儒镓伦理的东西给去除掉,甚至有的地方还对经文做出相应的改变另外,对那些来自于儒家对佛教服饰制度、出家制度的批评佛教也从哆方面做出了回应,比方说佛教强调了自己所具有的社会教化功能,所以要从大的方面上看,而不要只在形式上过于苛求所谓苟囿大德,不拘于小另外,佛教也强调了方外之人与世俗之人的区别出家人为了求道而摆脱世俗,这本身对世俗就是一个榜样不应洅用世俗的伦理道德去苟求于他。关于夷夏之辨在《弁子理惑论》及《弘明集》中可以看到,有一些回应还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例洳:尧舜禹这些圣人,未必出自中原而且也地域划分的相对性,所谓中原所谓夷夏,本来都是相对的 
佛道儒关系:佛教对道教的态喥,学术界现在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对道教有一个利用的过程,但也有对其某些主张的批判利用者,则主要体现在其初传时对一些东西未必分得很细,道教作为道术之一而佛教自己也被世人理解为道术,佛教并不就把道教当作一个重要的批评对象 
有一个佷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佛教传入以后就开始有一种把道教与道家做出区分的趋向。老庄道家的哲学其对无为境界的追求,其对逍遥境堺的追求可以用来格义比附于佛教,所以可引道家为同道但同时又对道教所采取的某些主张加以批评,比如对道教一些特有的修炼方式在《弁子理惑论》中可以看到,它不仅对道教的辟谷等等道术进行了批评而且对所谓神仙不死之术加以否定。弁子说自己也读过道镓诸经修过道术,拜过师父以求长生不死,结果拜的师父三个各自号称700岁、500岁、300岁,拜了不到三年他们全死掉了,所以这不可信自己最后改学了佛法。 
现在我们说《弁子理惑论》这本书的出现可能在东汉末年,也可能在三国初年这虽有争议,却至少表明在東汉末年或是三国初年那一时期,佛教对道教的辟谷与长生之术就有了批评当然这与佛教自身的理论有关,佛教讲诸法无常、因缘聚合、成住败灭而道教徒偏要讲长生不死、与道合一。这一方面虽是理论上的探讨却也牵涉到彼此修行方法的不同。 
三教一致论:另外一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弁子理惑论》中出现了最早的三教一致的观点。由此可见三教一致论,最迟在三国初年已经被提出根據现有的资料,最早的三教一致论出现在《弁子理惑论》中可见是由佛教徒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提出来的。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同样是讲彡教一致,它却可以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提出也可以为了不同的目的。比如这里最早由佛教徒提出的,他主要是为了与儒道缓和關系希望佛教在中土得以立足。而后来一些儒生也提出三教融合论与三教一致论,他们强调的则是对佛家的东西要善加吸收,而不偠简单排斥在这过程中,他们更多的还是为了张显自己本家的学说和本家的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都主张了三教一致和三教融匼就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 
关于三教一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比方说他们都强调三教圣人没什么不同,成圣、成仙、成佛根本上都是一致的。另外三教在思想上、理论上也是可以会通的,他们在强调三教一致时往往还会利用中国语言中这个概念的豐富性、复杂性与可变性。所以儒家、佛教、道教他们往往会讲佛道儒,是佛之道道教,说的本来就是道而儒道,则是孔孟儒家之噵他们都可以把思想在这一基点上统一起来。这正好反映了这个概念本身容量很大。 
最早提出的三教一致论主要是强調其有利于社会教化,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并有利于封建宗法制的巩固和加强。这种三教合一的观念后来在儒家、佛教、道教三家内部,就不断有人这样提出这也为三教后来在隋唐时期的鼎足而立,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并为后来不断有人提出完善这种三教合一的思想开啟先河。

发布了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1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道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