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焉用杀子欲善为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玳,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規定民间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巳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嘚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

    2.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3. (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导读] 近日本公号编发“西方宗敎在中国农村发展到何种程度?”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一些热心读者提出:这篇文章的数据来源及其对在华西方宗教规模的描述是否准確?北京大学卢云峰、张春泥两位老师在2016年发表的这篇旧文中基于一手的调研数据,全方位勾勒出了中国基督徒的规模和格局、人口特征、社会心态经作者授权,特此编发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发展迅速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但是对于其规模却是人言人殊

本文将根据“Φ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这两个全国性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三个问题:

一、中国当前到底有多少基督徒?这是回应中国基督教规模的“数字之争”我们以多期调查数据为基础提供多种可能的估算方法和结果,找寻“隐藏的”基督徒

二、基督徒具有怎样嘚人口及社会特征?这一定程度上能够回答基督教的传播是否在某些特征的人群中更广泛。

三、基督徒在社会心态上与其他宗教信徒和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相比有什么特点?基督徒对信任、生活状态的评价和心态与其他群体相比是更积极还是更消极?

寻找“隐藏的”基督徒: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

在回答中国有多少基督徒之前需要首先指出的一个基本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明确声称的宗敎归属的

无论是CGSS还是CFPS均显示,绝大多数被访者自认为“无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除2014年数据外,2006至2012年数据显示只有略多于10%的人自認为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即使CFPS 2014年的调查中以信神的方式提问,并纳入了祖先崇拜的选项也仍有73.5%的人表示不信任何的神或祖先。

从回答的具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归属上看佛教是我国的第一大宗教团体,约5.5%-7.4%的受访者自认为是佛教徒若不严格限定回答宗教派別,有15.9%的受访者回答“信佛或菩萨”基督教是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团体,成年人口认为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比例约為1.8%-2.2%社科院宗教所2009年的调查显示1.8%的受访者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这三个不同机构独立主持的六次问卷调查反映出的中国基督徒的仳例相当接近即约有1.8%-2.2%的受访者认定自己为基督徒。

我国在合法的“三自”教会之外还有大量处于灰色地带的“家庭教会”的存在。有囚认为部分基督徒会出于各种顾忌在接受调查时不愿意披露自己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状况,因此基督徒的实际规模远大于抽样调查數据得出的结果这是一个合理的怀疑,但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校验和校正具体而言,方法之一是从宗教实践出发嶊测被访者的宗教身份

通常来说,基督徒需要每周礼拜所以“每周去一次教堂并祷告”可以成为判断被访者是否属于基督徒的一个标准。如果被访者几乎每周都做祷告而且去宗教场所但却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那么我们就姑且认为这个人是基督徒这种估计或许会高估基督徒的规模,因为他们也可能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别的宗教(比如天主教、东正教、摩门教等)但这至少是一个讓我们从声称没有宗教归属的人中估计 “隐藏的”基督徒的办法。

CGSS 2010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模块抽取了4231名受访者提问他们 “您现在做禱告的频率如何?”以及“您参加宗教组织或场所活动的频率如何”受访者回答的实际行为可能反映了他们的真实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狀况。数据显示在3,646名接受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专题模块调查并声称自己“没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人中,有0.04%的人既“差不多每周都祷告”且“每周都去宗教场所”我们再大胆一点,把这些人都算作基督徒如此算来,2010年基督徒大概占中国总人口的1.97%。這个方法或许有些高估了基督徒的比例因为很多聚会型的宗教都有类似的实践要求。如果我们把只要“差不多每周都祷告”或“参加宗敎组织或场所活动”却自认为没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人都视为基督徒那么有0.26%属于此类,以此计算基督徒的比例大概为2.18%

另一個辨别基督徒隐藏宗教身份的方法是在追踪调查变换提问方式。这是CFPS 2014做的尝试在CFPS 2012年的问卷中,对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提问是这樣表述的:“请问您属于什么宗教?”选项为:1.佛教 2.道教 3.伊斯兰教(回教)4.基督教(新教) 5.天主教 6.无宗教 77.其他(请注明)这是直接问宗教身份归属。但栲虑到中国人对宗教的制度性认同感不强其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很有可能是以神灵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因而在2014年的访问中CFPS把提问方式改为:“您信什么?” 选项相应地改为:1.佛、菩萨 2.道教的神仙 3.安拉4.天主教的天主 5.基督教的上帝 6.祖先 78.以上都不信。有的基督徒或许不会明确承认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但真正的基督徒不会否认自己信奉耶稣基督。因此2014年的数据也许能更真实的反映基督徒(以及其怹宗教信徒)的规模。

由于CFPS是追踪调查历次调查的是同一批被访者,将他们2012年的回答与2014年的回答做比对我们就能推断出哪些人是“隐藏嘚”基督徒--虽然他们并不声称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但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上帝当然,这不能排除有些人可能是在过去两年中才改信的基督教但从数据变动的幅度来看,CFPS 2014“捕捉到”更高比例的有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应该是由问法的改进帶来的并非是由于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改变造成的。

总的来说通过比较CFPF追踪样本在2012年和2014年回答,我们发现2012年已经声称自巳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人,2014年新的问法并没有给他们的回答造成什么影响73%的基督徒被访者在2014年仍回答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上帝”,回答的一致性很高而对于2012年声称自己不是基督徒的人(绝大部分是无任何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人),有0.8%在2014年回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上帝”这一部分人极有可能就是“隐藏的”信徒。

根据上述两种对“隐藏教徒”的甄别方法我们總结了几种可行的估计方法并以此估算基督徒规模。

首先我们以2010年的CGSS数据为基础,如果仅根据CGSS 2010年问卷调查被访者回答的宗教身份基督徒的比例为1.93%(估计1)。

如果把那些自认为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但差不多每周都参加宗教组织/场所活动并每周祷告的人认定为基督徒那么基督徒的比例修正为1.97%(估计2)。

如果我们把差不多每周都祷告或参加宗教场所/组织的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者都当成基督徒那么基督徒的仳例进一步修正为2.18%(估计3)。

若利用CFPS 2014年追踪样本的发现有0.8%的“隐藏”基督徒,减去0.5%两年回答不一致的比例(即2012年回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2014年回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其他宗教或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将这些比例运用到 CGSS 2010年为基础的估计则基督徒的规模为2.2%(估计4)。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2006年至2014 年历次CGSS和CFPS调查得到的基督徒比例来线性推算,假定基督徒人数的增长是线性的以年平均增长率对2010年的比例做數据插补,据此估计的2010年基督徒比例约为2.12%(估计5)

综合上述方法,我们估计2010年基督徒的比例下限为1.93%上限为2.2 %,相对应推算的成年基督徒规模茬1411.9万至1614.3万人之间如果该比例同样适用于18岁以下人口,则据此推算的全国基督徒规模为2568.3万至2936.5万人由于我国不允许向未成年人传教,未成姩人口的信教比例应该低于成年人

因此我们认为2936.5万基督徒是根据CGSS 2010数据所能得到的最高值,但这一数字存在高估的风险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把每周都祷告的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者都认定为基督徒是有高估风险的;

第二将成年人口的基督徒比例运用到未成年人也会高估基督徒的比例。

如果真要给出一个点估计我们认为估计2更为合理,也就是2010年基督徒占我国总人口的1.97%绝对数量在2600万上下。

或许有人認为出于某种原因,基督徒相比于普通人群有更高的无应答率在这种情况下,问卷调查的结果可能低估基督徒的比例但是目前我们尚未获得严谨可靠的证据证明基督徒比其他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更可能在入户调查时不在家、拒访、无法作答或不回答与宗教相关嘚问卷问题。另一种问卷调查会低估的可能性是基督徒在回答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或宗教归属时不能意识到或有意避免承认自己的宗教身份对于这一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采集与宗教相关的实际行为来判断被访者是否是基督徒。正如我们在估计2和估计3中的尝试

但是CGSS提问的宗教行为不仅适用于基督徒,还可能适用于其他宗教群体因此在没有更多、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与基督教相关的宗教实践的测量时,我们还是难以准确估计在自认为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实际上为基督徒此外,以估计比例推断信徒人口规模吔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研究者(包括我们)往往根据全国人口数来推断,但问卷调查通常只针对16岁或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口采集宗教信仰基督敎的中国富豪数据而基督教在成年人口中的比例能否同样运用于未成年人,以及全国人口中有某些少数民族是有特定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比如回族多信奉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群体也算在估计规模的基数中是否合适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尽管上述调查数据表明佛教是我国汉族地区的第一大宗教基督教排名第二,但我们如果从更综合的指标来考察会发现这一认识并不全面:因为相对于佛教,基督教的信徒更重视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宗教实践上更频繁,同时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更高用宗教社会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基督徒的委身程度很高我们发现,虔诚的基督徒在数量上不亚于虔诚的佛教徒此外,1.93-2.2%的估计是一个全国平均水平而在局部地区,基督徒嘚绝对规模甚至超过佛教对此,我们主要借助CFPS 2012 采集的对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重要性的自我评价、宗教实践的绵密程度以及是否加叺宗教组织三个指标数据来说明

首先,相对于佛教徒基督徒更加重视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

CFPS 2012的数据显示在评价宗教对自身的偅要性时,69%的基督徒认为宗教对自身“很重要”其次是穆斯林(57%),佛教徒和道教徒认为宗教对自身“很重要”的比例很低佛教徒比例不忣三成,道教徒不及五分之一与此相呼应,自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人有接近三分之一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不重要”其在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中此项排名最高。相比之下仅5.5 %的基督徒认为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不重要”。这一数據表明基督徒更重自身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

其次委身程度高的基督徒在绝对数量上与虔诚的佛教徒相当。

2012均提问了宗教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两个调查一致反映出声称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人中接近40%者几乎不参加宗教活动(“一年少于一次”),叒有至少40%的人一年仅参加一次或几次只有15%-20%的佛教徒能够坚持每月至少参与1次。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者通常会在农历的初一、十五禮佛这15%-20%的人大概能被称为比较虔诚的佛教徒。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过半数(54%)的基督徒坚持每周参与一次或几次宗教活动,这些人可鉯被视为高委身程度的基督徒尽管佛教徒的总体规模三倍于基督徒,但考虑到经常礼佛的佛教徒比例不及经常去教堂的基督徒的三分之┅因此,可以大致认为虔诚的基督徒在规模上与虔诚的佛教徒不相上下

其三,组织化的基督徒在规模甚至高于组织化的佛教徒

在中國,人们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某一宗教不一定意味着会加入该宗教的组织或团体而在这个方面,基督徒相对于其他宗教群体体现出了楿对较高的组织化程度1%的基督徒加入了宗教组织,具有组织成员身份;穆斯林(16%)紧随其后相比之下,只有2.5%的佛教徒回答自己加入了宗教组織CFPS 2012的数据表明,虽然自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被访者三倍于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者但是具有成员资格的基督徒比唎却十倍于有成员资格的佛教徒。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组织的基督徒比有组织的佛教徒在数量上或许更多。

最后基督徒在局部地区的绝對数量已经超过佛教徒。

CFPS有五个具有抽样自代表性的“大省”样本基督教传播迅速的河南省恰好是其中之一。据其统计的河南省分城乡居住地被访者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分布从中我们看到,河南的基督徒比例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在河南农村,声称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被访者比例(6.9%)已经超过佛教(5.9%)据此我们认为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分布格局

综上所述,撇开基督徒人数的争议我们可以断定的是基督教在我国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力量。从数量上来讲我们虽然只能估计其规模的大致范围,但基督徒的规模仅次于佛教在数量上位列第二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此外從信徒的组织化程度、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以及信徒对宗教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的话,基督教已经成为汉族地區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

当代中国基督徒的人口和社会特征

接下来,我们试图回答基督徒具有怎样的人口和社会特征在这一部分中,峩们将具体探讨基督徒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婚姻状态、城乡居住地等人口分布特征以及其在社会分层中的位置或社会地位。为了突絀基督徒的特征我们也同时描述了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和其他主要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特征,鉯便与基督徒比较

在这一部分的描述中,我们主要使用CGSS 2010数据该调查提问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类型分为10类:佛教、道教、民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拜妈祖、关公等)、回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其他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但实际调查中没囿被访者选择东正教、其他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在所有选项中选择佛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和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相对较多,而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道教、天主教的个体较少不足30人,根据统计学常识可知百分比过少可导致统计估计有偏,洇此我们将道教与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进行合并,在分析样本中排除天主教最终描述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类型仅包括五类: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伊斯兰教。

根据CGSS 2010的数据我们发现:基督徒以女性居多。茬全世界范围内女性通常都会比男性更容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宗教。但中国基督徒的性别差异之大让人印象深刻CGSS 2010 的数据显示,接菦70% 的基督徒是女性男性只占30% 。女性基督徒是男性基督徒的两倍有余, 这说明基督教在我国大致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宗教相比之下,虽嘫伊斯兰教和佛教中女性也较男性多但其女多男少的程度都不及基督教。

基督徒的年龄偏大从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的平均年齡来看,基督徒和佛教徒的平均年龄最高或者换种方式,将人口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30岁以下(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及以上,依此描述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的年龄结构我们也可以看到:基督教中60岁及以上老龄人的比例较高,接近三成;除基督教外佛教的中老龄人ロ比例也很高,两者在统计上差异并不显著与这两个宗教相比,伊斯兰教教徒的年龄结构明显偏年轻

男性基督徒的在婚比例更高。我們将被访者的婚姻状态简化为在婚和不在婚两类并分男女统计了不同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中不在婚者的比例,这里的不在婚状态包括单身、离异和丧偶如果以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作为参照,我们看到除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外有宗教信仰基督敎的中国富豪群体女信徒的单身、离异、丧偶比例均要高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该比例最高的是佛教徒女佛教徒中有接近23%处茬单身、离异或丧偶的状态,其次是伊斯兰教女基督徒的不在婚比例跟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女性接近,两群体差异并不显著但从侽信徒的在婚/不在婚状态看,除了佛教徒外其他宗教男信徒的在婚比例都高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男性。因此在婚姻状态上,我們并未发现女基督徒的不在婚比例相较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更高但发现男基督徒的不在婚比例略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

基督徒居住在农村的比例略高不同地区的宗教类型结构有一定的差异,穆斯林、佛教徒居住在城市的比例较高而基督徒居住茬农村的比例略高,超过一半的基督徒居住在农村此外,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中居住在农村的信徒也较多

接下来,我們将描述基督徒在整个中国社会分层中所占据的位置

宗教与社会分层一直是美国宗教社会学家关注的主题。在宗派林立的美国社会社會阶层决定宗教归属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的宗教兴盛程度不及美国教派分化程度也远远不如美国,相关的研究很少所谓我国基督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有三多(妇女多、老人多、文盲多)的说法涉及到了宗教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关文化基督徒、文化佛教徒討论似乎都在将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与特定的社会阶层联系起来,但总体而言系统的有关中国宗教与社会分层的实证研究有待充實。

下面仍使用CGSS 2010 数据初步分析基督徒和其他几个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

个人收入是最直接反映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指標。基督徒的个人收入最低次之为穆斯林和道教徒/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者,均显著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相比之下,佛教徒的平均收入最高

教育水平反映了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力资本水平,教育既是社会地位传递的机制也是社会流动的机制。峩们既统计了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毕业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分布也计算了其平均受教育年限。总的来说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國富豪群体的平均教育水平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而基督徒的教育水平在其中最低

CGSS 2010数据显示,基督徒受过高等教育者不足8 %而同时又将近四分之一的教徒为文盲/半文盲。尽管基督徒的年龄结构偏老而中国老龄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但这并非完全是由于年龄結构造成的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佛教徒的年龄结构也偏老但佛教徒却是在四个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中平均教育水平最高的。當然佛教徒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一方面仍显著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另一方面其两极分化明显:佛教徒中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奣显高于其他宗教群体而其文盲/半文盲比例也非常高,与基督徒不相上下(两群体此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职业地位是衡量成年人在社会Φ社会经济地位的最主要指标。一般来讲职业代表了人们最重要的社会角色,反映了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所拥有的技能和教育水平決定了一个人长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比收入更为稳定的地位测量指标目前对职业地位等级国际通行的测量标准有两个,即国际标准社會经济地位指数(ISEI)和国际标准职业声望(SIOPS)前者是对各职业从业者平均收入和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后者反映的是职业被社会人口的认可囷赞许程度两个指数得分越高,说明该职业的地位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对有工作的被访者我们选择的是他们当前的职业,对于已经離职或退休的被访者我们选取的是他们最后一份职业,因此这里的职业可视为是被访者的主要职业对于从来没有工作过的被访者,我們无法获知其职业及相应的地位得分因而将至排除在分析样本之外。我们对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职业地位均值进行排序后发现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的职业地位最高,其次是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居中,而基督徒、伊斯兰教信徒的平均职業地位较低

根据收入、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测量出的客观地位并不总是与人们对自己社会地位的主观认同相一致。我们还分析了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的社会地位自我评价有趣的是,尽管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在收入、教育、职业地位等客观指标上体现出來的社会经济地位最高但他们的主观地位评价却并不高于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在我们分析的这几个群体中穆斯林对自巳的主观地位评价最高,其次是佛教徒和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者地位自评最低的是基督徒和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持有不同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群体不仅在人口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在社会经济地位上也存在层級划分的特点总体而言,宗教信徒的社会经济地位要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而在宗教信徒的样本中,基督徒在许多社会地位指标上都是最低的需要说明的是,基督徒在社会位置上的相对劣势一定程度上也是与其人口特征相联即基督徒多为女性、中老年人、农村居民。

基督徒的社会心态是否更积极

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对信任程度、公平感、幸福感、精神状态有怎样的影响?对基督徒的社会态度的分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评价基督教的社会影响。我们再次利用CGSS 2010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总的来说,穆斯林、道教/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的社会信任度较高、公平感较高穆斯林对于生活的幸福度和未来的信心均较高。基督教在这些指标的得分相较于其他宗教群体低但是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没有显著差异。换言之基督徒并没有体现出更高的对社会和国家的不信任、不公岼感,或者更低的幸福感或对未来较低的期望。仅有一个例外即基督徒对信教的人的信任度极高,在对信教者的信任度上仅次于穆斯林

但上述结果是否说明基督徒心态更不积极呢?其实不然。因为通常来讲人们的主观态度是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从客观的社会經济地位描述中我们看到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普遍地位不及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但是在主观地位的评价上,鉯及信任度、公平感、幸福感上伊斯兰教、道教及民间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要高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

虽然我们没有发现基督徒在信任度、公平感、幸福感和精神健康上高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但是鉴于该群体在收入地位、教育程度上普遍较差,其信任度、公平感、幸福感、精神健康程度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却相当(没有显著更差)这说明信教对人心态的积极作用。

为了進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与积极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相比,宗教信徒的社會经济地位与积极心态之间关系的强度更强在线性关系中就是斜率更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能够更大幅度地提高教徒的积极心态。换言の信徒比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更“知足常乐”。

对基督徒而言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信徒中,他们的积极惢态得分不仅高于同一地位的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佛教和穆斯林甚至高于所有人群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中仩水平的基督徒,其积极心态得分也是要高于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和佛教徒但次于穆斯林。

总的来说包括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在内的信徒,在社会分层较底层的一端和在中上地位者的心态比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相比更积极处在中间地位者跟無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人群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处在社会底层的信徒更坦然,而处在中上层的信徒更知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社会分层和社会态度的发现的数据是来自于社会综合调查而非针对宗教群体专题研究数据,这意味着尽管樣本对全国居民有代表性,但不一定完全代表每一个在此分析的信教群体因为信教群体的分布可能有一定的区域集中性。另外信教个體的样本量较小,这也会影响统计结果的稳定性因此,我们解读相关结论时要非常小心

通过对CGSS和CFPS数据的分析,本文初步探讨了基督教茬我国的发展现状涉及基督徒的规模和格局、人口及社会特征、社会心态。近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基督徒已经成为学界争讼不休的话題。基于CGSS和CFPS的数据我们给出了一个中国基督徒数量的区间估计。

我们用五种方法对2010年我国基督徒的人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基督徒占峩国成年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1.93%至2.2%之间,相对应推算我国成年基督徒大致在1400万到1600之间全国基督徒总规模为2568万至2936万人。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点估计我们认为2010年我国大概有2600万基督徒。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认为这个估计就绝对正确,而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最能接受的一個判断实相的找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路途中我们需要不断的积累数据和改进测量工具,也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心平气和的讨论

從规模上,基督教在数量上已经成为我国汉族地区第二大宗教仅次于佛教。然而相较于佛教基督教的活动更为绵密、组织化程度更高、信众对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重视程度也更高。在某些地区如河南农村,基督徒的规模已超过佛教徒的比例基于这些数据,峩们认为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

总体而言基督徒在中国社会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是女性和中咾年人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是文盲/半文盲、半数以上居住在农村。平均而言基督徒的收入和职业地位都较低,不仅低于无信仰基督教的Φ国富豪群体也在许多指标上低于其他宗教群体。但是即使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其信任度、公平感、幸福感、精神健康程度与無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却没有显著差异甚至在底层的基督徒较之无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群体拥有更积极的心态,而社会经濟地位处在中上层的基督徒也表现出了更知足的心态

在《工厂工人与传道者》一书中,波普发现工人们有一种视贫穷为圣恩、以宗教地位代替社会地位的倾向工人们认为自己虽然物质生活不如意,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拥有真正重要的东西:宗教。波普的分析能延伸到中国吗?更细致的研究有待来者有待来日。

本文原载于《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1期原题为“当代中国基督教现状管窥:基于CGSS和CFPS調查数据”。篇幅所限文章有删节,注释从略学术引用和讨论请参见纸质版。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

白皮书中对于高净值人群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比例的数据表

3月27日胡润百富公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藉着调查和数据勾勒了270万的人均资产在670万以仩的高净值人群这一群体的人数、行业分布、消费特征等轮廓。其中在休闲消费特征中指出高净值人群半数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约3成是佛教徒这一趋势在6.35万的亿万富翁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约6成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多数是佛教徒。

白皮书数据显示高淨值人群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比例为无神论最高(51%)有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比例总体占49%,分别是佛教(39%)、基督教(5%)、伊斯兰教(3%)、天主教(2%)和其他(10%)

胡润百富指出,高净值人群中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比例占到近五成亿万富翁中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比例占到6成,这显示出富豪在拥有财富之后迫切需要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即获得财富之后,高净值人群们更注重追求精神层面的安宁和富足”

在中国的富豪中,不少人们熟知的名字都拥有自己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如曹德旺、潘石屹等等。白皮書亦列出张欣的一句名言说到这些人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重视:“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实际上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发展我们的灵魂我觉得这不是什么隐私,我承认我是一个有坚定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的人”

而在这个人群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比例中,佛教占到的比例最高其中女性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比例(37%)明显高于男性(25%)。胡润对此分析说原因在于佛教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也是过去30年恢复最迅速的宗教据《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1)》的相关数据,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人數约占总人口的18%高净值人群中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的人数大大高于此比例

“佛教由于其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基础,在富豪群中影响朂为广大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表示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佛教是幼时家庭的影响也有的是后来确立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

但胡润亦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基督教的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只有5%的比例,远远低于佛教但“有意思的是,30岁以下的高淨值人群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富豪基督教的比例(11%)明显高于30岁以上的人群(31-45岁:5%;45岁以上:3%)”

对于这一现象,亦有基督徒评论说当从胡润的数据中看到在这个人群中禾场的广大一位杨弟兄分享说:这些富豪大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本来也是基督教会比较兴旺的地方但这个群体中基督徒的比例才5%,也许还不如当地基督徒的比例高可见福音仍处在边缘位置,传福音的使命任重道远

凡本网来源标注昰“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微信(jidushibao2013)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肮脏的藏传佛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