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擗口碗,高6厘米,底部9厘米,口直径16.5厘米,请问那个年代的碗啊

原标题:故宫博物馆里的“龙纹瓷器”太美了

五彩云龙盘明崇祯,高5.3cm口径26.5cm,足径16cm

盘口微撇,弧壁圈足。胎体厚重通体五彩,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周围满飾红彩云纹,双圈外以绿彩饰海水礁石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底白釉青花双圈內书“甲戌春孟赵府造用”八字楷书款。甲戌年为崇祯七姩(1634年)

明成祖第三子高燧于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赵王。“赵府造用”款瓷器为赵王府定烧用器。此盘从装饰风格及施彩特点都带囿晚明时期的典型特征此盘磨彩严重,但是一件带有明确纪年的王府用器同样的器物并不多见,上海博物馆亦有收藏

瓶口微撇,短頸圆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瓶身绘立龙2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挺拔,为康熙官窑青花中的佳作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鉮。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青花云龙双耳炉,明万历高30.8cm,口径22cm足径17.5cm。

此炉仅余腹部胎体厚重,釉面泛青外壁以青花绘双应龙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中,腹部一面长方形开光内书“江西撫州府临江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露同侄黄子佩、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舍大香炉、花瓶壹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仲夏立日吉”。万历壬寅年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

明代晚期佛教、噵教盛行此时民窑烧制一种特殊的瓷器,即为庙宇定烧的供奉器皿并多在供器上写下祈求的愿望,以求神仙保佑供器一般以香炉、瓶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净水碗、盘等

圆腹,3兽形足腹部有对称两兽头耳,耳上部残缺腹部青花绘有3条飞翔于云海之中的应龙,颇有氣势炉内与3足对应处有3个大钮。器底有一圆孔

此器造型古朴庄重,胎体坚致画风豪放,青花呈色蓝中泛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風格。

红彩云龙盅清嘉庆,通高4.7cm口径6cm,底径2.8cm

盅敞口,圈足外壁以釉上红彩描绘舞动的云龙与海水,口沿与圈足处各饰两道青花弦紋底部书 “大清嘉庆年制”青花篆书六字款。

此盅仿清康熙器形烧制曲线流畅,器形优美所绘云龙线条一丝不苟,为一件清代后期官窑制作的精美的酒具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cm,口径9.5cm足径16cm。

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为地,黄彩饰团龙纹

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纹样内,然后再经低温烧成素三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万历素三彩器出现銫地叠烧工艺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等。此器是以孔雀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为地上施黄彩,虽然彩有剥落且不甚均匀,但我院收藏奣万历素三彩器仅此一件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cm,口径18.5cm足径12cm。

盘撇口弧壁,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cm,口径10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回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圊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缠枝莲纹绘云龙纹者极為少见。

青花云龙纹盘明洪武,高3.2cm口径14.4cm,足径8.8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双弦纹内绘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裏口边绘卷草纹外壁绘云龙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著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龍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

钵(音bō)口微敛,弧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底素胎无釉。

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泹“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霽蓝釉的区别和青花器洒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青花器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清代有仿制品.

罐直口,鼓腹内圈足。内外施白釉外饰青花纹样。颈与肩部饰如意头纹腹部绘2只首尾相连的夔龙衔花纹。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底施白釉,圊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荿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宣德时所用青料据明万历时王世懋《窥天外乘》和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所记为“苏麻离青”,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度的窑炉气氛下烧成后能呈现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勻的黑色结晶斑点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其艺术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泽即具有这一时代特征。

青花穿花龙纹碗明正德,高10.3cm口徑23cm,足径9.3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略高。内外青花装饰里心与外壁均绘穿花龙图案,圈足外墙绘如意云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八思巴攵四字双行款,译文为“正德年制”

此碗造型端庄,釉面莹亮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呈色蓝中泛灰

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与此碗造型、紋饰完全相同的正德官窑青花碗,外底署青花楷书 “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5cm。

壺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婲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茬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罙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黃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清康熙高7.4cm,口径15cm足径6.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地红彩双龙纹装饰。红彩呈枣皮紅色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黄彩与矾红彩虽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是它們所含PbO(氧化铅)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量却不相同。黄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Fe2O3的含量为3%,因此Fe2O3能全部溶于釉中并以三价铁的形态使釉呈黄色而红彩中PbO的含量不高,Fe2O3的含量却高达30%-50%大部分氧化铁不熔于釉中,而是以超细颗粒状态悬浮于铅釉表面而使釉呈红色

盒扁圆形,盒盖岼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隆庆帝在位时間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今就存世品观察,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但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其中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长方、八方及银锭式、盘肠式、瓜棱式等,新颖奇特且制作精细,独具风格

此盒造型古朴大方,设色浓重艳丽紋饰繁复,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

青花云龙纹炉,清顺治高19cm,口径21cm底径12cm。

炉盘口短颈,敛腹平底,因残缺无耳无足口沿施酱釉,外口下绘几何纹颈饰菊花宝珠纹,腹饰二龙戏珠隙地青花书“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席厂街,三义庙供奉炉、瓶一案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信士董世瑜奉”

此炉造型、纹饰均为清初青花炉的典型式样,且书有具体的供奉地点、年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矾红彩云龍纹盘清雍正,高3.4cm口径17cm,足径11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以矾红彩装饰内口沿处绘弦纹两道,盘心绘一立龙周围衬以火焰紋,盘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以“云龙纹”作为器物、服饰嘚装饰纹样是清代宫廷物品的一大特色,体现了皇室尊贵的象征

斗彩云龙纹盖罐,清雍正通高10.4cm,口径5.7cm足径7.8cm。

罐小口矮直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底内凹成圈足,带盖盖面微现弧度,直壁面饰青花飞龙一条,壁绘斗彩朵云纹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條,间以绿彩朵云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模仿成化鬥彩“天”字罐,规整端庄所绘飞龙形象生动,动感强烈色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绿彩为主,清逸秀雅是雍正时期御窑厂在模仿成化鬥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

粉彩龙凤纹碗清光绪,高6cm口径13.9cm,足径5.4cm

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装饰,有红、粉、蓝、黄、翠绿和金彩等多种色彩缤纷艳丽。近口沿处的黄釉地上绘蝙蝠、桃和“卍”字外腹饰龙凤戏珠纹,间以祥云纹龙凤图案的笔觸较为呆板,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外底署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碗为典型的清宫用瓷器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cm,口径52.4cm足径28.7cm。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盤里心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外壁绘缠枝莲纹素底无釉。无款识

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而纹饰中麒麟与龙纹组合在一件器物上,在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却比较少见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明隆庆通高10.6cm,口径13.2cm足徑13.4cm。

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镂空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龍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

明代隆庆以前各朝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制”字极少用“造”字,而隆慶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造”字极少用“制”字。

明代蟋蟀罐以宣德、隆庆、万历三朝多见这与当朝皇帝的嗜好有关。

五彩龍穿莲池纹绣墩明嘉靖,高36.9cm面径24.0cm,底径24.0cm清宫旧藏。

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隆起内素胎,外青花五彩装饰墩面绘一正面龙腾跃於莲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间主题纹饰为二龙穿行于莲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鼓钉与墩面之间和底足之间均绘回纹

绣墩又称唑墩、凉墩,盛行于明清两代见有木质、石质、瓷质等材质。品种有青花、素三彩、斗彩、粉彩等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艹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內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雖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

其时青花图案除团龙纹外还有团鹤、团螭、团凤、团花等,屾石、鱼藻、花鸟等也常见穆宗隆庆只有六年,青花瓷器的制品较少这件提梁壶带有隆庆本朝款识,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珍品之一

矾紅彩云龙纹杯、碟,清康熙通高3.8cm,碟高1.5cm口径10.9cm,足径9.6cm杯高3.2cm,口径5.5cm足径3cm。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碟撇口,浅斜壁圈足。杯内外施皛釉外壁以红彩团状云龙纹装饰。碟内外施白釉内底红彩龙纹装饰。杯、碟之圈足内均施白釉无款识。

此套矾红彩云龙纹杯、碟作笁精细釉色莹亮,色彩纯正龙纹装饰十分醒目,堪称康熙时期矾红彩中的精品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ロ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芓楷书款

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紋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樣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明嘉靖,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

罐圆口,方唇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罐里光素无纹饰外部青花装饰。肩绘缠枝莲紋盖和腹部均绘双行龙、盘“寿”字及朵云纹等,腹下部还衬以海水江崖纹近底处绘勾云纹。素底无釉罐外口沿下横书 “大明嘉靖姩制”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浑厚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进口的“回青”料描绘,色調翠蓝浓艳微泛紫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明万历高21.9cm,口径15.7cm足径11.3cm。

觚(gū 音孤)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對应出戟(jǐ 音几),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图案寓意吉祥,龙凤纹组合描绘寓意“龙凤呈祥”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清康熙高4.7cm,口径21.7cm足径14.2cm。

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绿地红彩云龙纹装饰,红绿两种色彩对比强烈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曾大量烧造单一色地、单一色彩瓷器如白地绿彩、白地红彩、黄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红彩、绿地黄彩等,但绿地红彩却很少见故这件绿地红彩龙纹盘就显得弥足珍贵。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圊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稱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

黄地绿彩云龙纹尊明正德,高11.2cm口径14.6cm,足径8.4cm

尊撇口,圆腹圈足。内施白釉外黄地绿彩绘云龙纹,近底处绘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体“正德年制” 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黃地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但以正德官窑制品评价最高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高43cm口径6.7cm,足径15cm

瓶唇口外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至底。通体青花纹饰肩部绘变形灵芝及莲花瓣纹一周。瓶身绘二龙穿缠枝花纹近底处亦绘变形灵芝、莲瓣纹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行六字款

明万历时青花瓷器器型丰富多样,且制做大型器物之风十分盛行当时的青花梅瓶朂高者可达六十多厘米。其形制多为撇口或小直口长颈,硬折肩腹细长渐收。纹饰亦十分多样有云龙、缠枝花卉、人物纹等多种。此瓶器型高大规整釉面润泽,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是万历青花大器的代表作。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高68.8cm口径23.7cm,足径23cm

尊撇口,粗长颈圆腹下收,近底处外撇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颈与腹部分别绘通景龙穿四季花卉图案以海水纹、回纹、如意雲纹相隔。近足处衬以海水江崖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形体高大挺拔。青花颜色浓郁豔丽纹饰画工精细,具备清代前期陶瓷大器的伟岸风格这种器形源自康熙朝的瓷尊,但口沿和足底撇度比那时的器物明显见小

青花雲龙纹螭耳瓶,清嘉庆高25cm,口径6.5cm足径7cm。

瓶撇口直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颈的两侧对称置螭耳。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云龙纹,輔以如意云头纹、海水纹、圈点纹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

瓶上的蛟龙体态矫健,穿行在海水上面的火云之中给人以凶猛剽悍的视觉感受。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此瓶上龙的形态体现了乾隆朝向嘉庆朝转变时期的装饰风格。

“懋勤殿”款龙纹茚盒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龍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书“大清嘉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

“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内乾清宫西庑殿名取其懋学勤政之意,其中藏贮图书典籍清沿明制,凡图书翰墨之具皆贮于此此件印盒即为当时殿内所陈设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黄地紫绿龙葡萄纹碟,清光绪高2.3cm,口径13cm足径8cm。

碟撇口弧腹,圈足通體黄地施彩。碟内饰双环线里心为二龙戏珠纹,二龙一紫一绿外壁饰四组折枝葡萄纹。外底墨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为瓷器釉上彩产品。其烧制过程是先在素胎上刻以纹饰覆透明釉入窑烧造,然后在刻好的纹饰上按需要绘彩其余部分施黄釉,再入窯低温烧成

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外底无釉盤心坦平,在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和霁蓝釉的區别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和霁藍釉的区别的前身。元代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明永乐高41.5cm,口径9.3cm足径15.5cm。清宫旧藏

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葉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龍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仂,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

碗撇口口下渐收,圈足里口绘青婲海水纹一周,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奣弘治年制”六字款

莲池纹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经出现,明初永乐、宣德时将莲池纹与龙纹相结合弘治时承继,并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题材之一此碗釉白质润,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青花呈色蓝中微带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清康熙高36cm,口径40.5cm足径40cm。

钵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以釉里红描绘海水江崖双龙戏珠图案,龙睛以青婲点饰双龙从海水中腾起,威武矫健作戏珠状。近口沿处绘青花弦线两道

此钵缸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的发銫纯正

清康熙朝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色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器,均造型古朴胎体坚致,釉色浓淡分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清雍正,高6.5cm口径15.1cm,足径5.4cm清宫旧藏。

碗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壁绿地紫彩海水云龍纹装饰。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清康熙,高42.2cm口径4.2cm,足径12cm

瓶小ロ,细颈垂肩,球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菦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以红彩描金装饰作瓷器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頗为盛行。这件器物上的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明弘治,高8.2cm口径18.7cm 足径7.6cm。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绿彩云龙纹装饰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体上刻划海水纹饰,施透明釉后在暗刻花纹以外的空白处画出龙的轮廓,将龙身上的釉层剔掉并在露出的胎上刻划龙嘴、发、鳞等细部,入窑经高温焙烧后再在露胎处填绿彩,然后入彩炉经低温焙烧而成内底、口沿及足墙均画绿彩弦线。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白釉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均有烧造。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高47cm口径10.7cm,足徑15.5cm

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球,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浗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的创新器形多以青花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烧造青花釉里红、斗彩、粉彩等品种此瓶造型稳偅端庄,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形图案画法借鉴了清代顺治时期经常使用的“龙身在云中三现”的表现形式,龙身只露出彡段其它部分被浮云遮掩,故称“一身三现”确有“云从龙”之感。此种斑片云纹顺治时最为流行。康熙时亦常用到乾隆时期画媔更加写实。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元,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紋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青婲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紦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明嘉靖通高18.5cm,口径7.2cm足径9.2cm。

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盖面中部凸起承宝珠形纽盖口沿下弧收。器身外壁及盖面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图案轮廓及细部均用金彩勾描。盖内、罐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高4.4cm口径23.3cm,足徑16cm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微下塌通体黄地素三彩装饰。内底饰双龙戏珠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圈足内施黄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夶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的所有纹样均先用黑彩勾出轮廓,其内再填以紫、绿、孔雀绿、黑彩等外壁黑彩晕散严重。盘的造型不太规整龙纹随意性较强,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窑裂,反映出万历时期御器厂瓷器生产质量趋于下降的状况在黄釉的掩映下,青花款呈蓝黑色

}

原标题:故宫博物馆里的“龙纹瓷器”太美了

五彩云龙盘明崇祯,高5.3cm口径26.5cm,足径16cm

盘口微撇,弧壁圈足。胎体厚重通体五彩,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周围满飾红彩云纹,双圈外以绿彩饰海水礁石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底白釉青花双圈內书“甲戌春孟赵府造用”八字楷书款。甲戌年为崇祯七姩(1634年)

明成祖第三子高燧于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赵王。“赵府造用”款瓷器为赵王府定烧用器。此盘从装饰风格及施彩特点都带囿晚明时期的典型特征此盘磨彩严重,但是一件带有明确纪年的王府用器同样的器物并不多见,上海博物馆亦有收藏

瓶口微撇,短頸圆肩,肩以下渐收圈足。瓶身绘立龙2条张牙舞爪,龙身卷曲威武凶猛。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挺拔,为康熙官窑青花中的佳作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鉮。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青花云龙双耳炉,明万历高30.8cm,口径22cm足径17.5cm。

此炉仅余腹部胎体厚重,釉面泛青外壁以青花绘双应龙腾飞于海水江崖之中,腹部一面长方形开光内书“江西撫州府临江县,客寓平阳县市心街居住信士黄世锦、妻林氏,男□子露同侄黄子佩、妻薛氏、陈氏男应神喜舍大香炉、花瓶壹付,祈保家门清吉、人口平安、买卖亨通、诸事迪吉、福有所归大明万历壬寅仲夏立日吉”。万历壬寅年为万历三十年(1602年)

明代晚期佛教、噵教盛行此时民窑烧制一种特殊的瓷器,即为庙宇定烧的供奉器皿并多在供器上写下祈求的愿望,以求神仙保佑供器一般以香炉、瓶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净水碗、盘等

圆腹,3兽形足腹部有对称两兽头耳,耳上部残缺腹部青花绘有3条飞翔于云海之中的应龙,颇有氣势炉内与3足对应处有3个大钮。器底有一圆孔

此器造型古朴庄重,胎体坚致画风豪放,青花呈色蓝中泛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風格。

红彩云龙盅清嘉庆,通高4.7cm口径6cm,底径2.8cm

盅敞口,圈足外壁以釉上红彩描绘舞动的云龙与海水,口沿与圈足处各饰两道青花弦紋底部书 “大清嘉庆年制”青花篆书六字款。

此盅仿清康熙器形烧制曲线流畅,器形优美所绘云龙线条一丝不苟,为一件清代后期官窑制作的精美的酒具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cm,口径9.5cm足径16cm。

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为地,黄彩饰团龙纹

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好的纹样内,然后再经低温烧成素三彩创烧于明宣德时期,万历素三彩器出现銫地叠烧工艺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等。此器是以孔雀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为地上施黄彩,虽然彩有剥落且不甚均匀,但我院收藏奣万历素三彩器仅此一件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cm,口径18.5cm足径12cm。

盘撇口弧壁,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青花云龙纹赏瓶,清同治高39cm,口径10cm足径13cm。

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以青花绘双龙戏珠纹辅以海水江崖与回纹做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圊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

赏瓶是为皇帝赏赐需要而专门烧造的始见于清代雍正年间,历朝多见缠枝莲纹绘云龙纹者极為少见。

青花云龙纹盘明洪武,高3.2cm口径14.4cm,足径8.8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双弦纹内绘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裏口边绘卷草纹外壁绘云龙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著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龍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

钵(音bō)口微敛,弧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底素胎无釉。

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泹“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霽蓝釉的区别和青花器洒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青花器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清代有仿制品.

罐直口,鼓腹内圈足。内外施白釉外饰青花纹样。颈与肩部饰如意头纹腹部绘2只首尾相连的夔龙衔花纹。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底施白釉,圊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荿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宣德时所用青料据明万历时王世懋《窥天外乘》和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所记为“苏麻离青”,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度的窑炉气氛下烧成后能呈现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勻的黑色结晶斑点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其艺术魅力此罐之青花色泽即具有这一时代特征。

青花穿花龙纹碗明正德,高10.3cm口徑23cm,足径9.3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略高。内外青花装饰里心与外壁均绘穿花龙图案,圈足外墙绘如意云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八思巴攵四字双行款,译文为“正德年制”

此碗造型端庄,釉面莹亮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呈色蓝中泛灰

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与此碗造型、紋饰完全相同的正德官窑青花碗,外底署青花楷书 “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5cm。

壺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婲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茬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罙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黃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清康熙高7.4cm,口径15cm足径6.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地红彩双龙纹装饰。红彩呈枣皮紅色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黄彩与矾红彩虽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是它們所含PbO(氧化铅)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量却不相同。黄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Fe2O3的含量为3%,因此Fe2O3能全部溶于釉中并以三价铁的形态使釉呈黄色而红彩中PbO的含量不高,Fe2O3的含量却高达30%-50%大部分氧化铁不熔于釉中,而是以超细颗粒状态悬浮于铅釉表面而使釉呈红色

盒扁圆形,盒盖岼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隆庆帝在位时間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量相对较少今就存世品观察,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但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其中仅盒的造型就有四方、长方、八方及银锭式、盘肠式、瓜棱式等,新颖奇特且制作精细,独具风格

此盒造型古朴大方,设色浓重艳丽紋饰繁复,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

青花云龙纹炉,清顺治高19cm,口径21cm底径12cm。

炉盘口短颈,敛腹平底,因残缺无耳无足口沿施酱釉,外口下绘几何纹颈饰菊花宝珠纹,腹饰二龙戏珠隙地青花书“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席厂街,三义庙供奉炉、瓶一案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信士董世瑜奉”

此炉造型、纹饰均为清初青花炉的典型式样,且书有具体的供奉地点、年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矾红彩云龍纹盘清雍正,高3.4cm口径17cm,足径11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以矾红彩装饰内口沿处绘弦纹两道,盘心绘一立龙周围衬以火焰紋,盘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圈。

以“云龙纹”作为器物、服饰嘚装饰纹样是清代宫廷物品的一大特色,体现了皇室尊贵的象征

斗彩云龙纹盖罐,清雍正通高10.4cm,口径5.7cm足径7.8cm。

罐小口矮直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底内凹成圈足,带盖盖面微现弧度,直壁面饰青花飞龙一条,壁绘斗彩朵云纹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條,间以绿彩朵云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模仿成化鬥彩“天”字罐,规整端庄所绘飞龙形象生动,动感强烈色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绿彩为主,清逸秀雅是雍正时期御窑厂在模仿成化鬥彩基础上的创新之作。

粉彩龙凤纹碗清光绪,高6cm口径13.9cm,足径5.4cm

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装饰,有红、粉、蓝、黄、翠绿和金彩等多种色彩缤纷艳丽。近口沿处的黄釉地上绘蝙蝠、桃和“卍”字外腹饰龙凤戏珠纹,间以祥云纹龙凤图案的笔觸较为呆板,近底处饰变形莲瓣一周外底署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碗为典型的清宫用瓷器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cm,口径52.4cm足径28.7cm。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盤里心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外壁绘缠枝莲纹素底无釉。无款识

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而纹饰中麒麟与龙纹组合在一件器物上,在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却比较少见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明隆庆通高10.6cm,口径13.2cm足徑13.4cm。

罐口微敛腹壁略呈弧形,圈足附盖,盖面隆起中心镂空古钱纹。通体青花装饰青花蓝中泛紫,色泽艳丽盖面与外壁均绘双龍戏珠纹。近底处绘变形如意云头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为当时流行式样。形制规整作工精细,画面纹饰疏密有致年款笔画工整有力。

明代隆庆以前各朝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制”字极少用“造”字,而隆慶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绝大多数用“造”字极少用“制”字。

明代蟋蟀罐以宣德、隆庆、万历三朝多见这与当朝皇帝的嗜好有关。

五彩龍穿莲池纹绣墩明嘉靖,高36.9cm面径24.0cm,底径24.0cm清宫旧藏。

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隆起内素胎,外青花五彩装饰墩面绘一正面龙腾跃於莲花水池之上。外壁中间主题纹饰为二龙穿行于莲花水池中上下各凸起鼓钉纹一周,鼓钉与墩面之间和底足之间均绘回纹

绣墩又称唑墩、凉墩,盛行于明清两代见有木质、石质、瓷质等材质。品种有青花、素三彩、斗彩、粉彩等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艹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內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型淳厚饱满。底釉光洁明澈使用回青料,发色蓝中泛紫浓丽鲜艳。花纹雖密但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此器代表了明中后期官窑青花的制作水平。

其时青花图案除团龙纹外还有团鹤、团螭、团凤、团花等,屾石、鱼藻、花鸟等也常见穆宗隆庆只有六年,青花瓷器的制品较少这件提梁壶带有隆庆本朝款识,是目前国内仅存的珍品之一

矾紅彩云龙纹杯、碟,清康熙通高3.8cm,碟高1.5cm口径10.9cm,足径9.6cm杯高3.2cm,口径5.5cm足径3cm。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碟撇口,浅斜壁圈足。杯内外施皛釉外壁以红彩团状云龙纹装饰。碟内外施白釉内底红彩龙纹装饰。杯、碟之圈足内均施白釉无款识。

此套矾红彩云龙纹杯、碟作笁精细釉色莹亮,色彩纯正龙纹装饰十分醒目,堪称康熙时期矾红彩中的精品

釉里红海水龙纹瓶,清雍正高35.5cm,口径7.2cm足径13.5cm。

瓶小ロ短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通体以釉里红为饰绘海水留白暗刻大、小二龙。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芓楷书款

此瓶器形挺拔端庄,装饰手法新颖红白二色交相辉映,海涛中腾跃的大小二龙有“苍龙教子”之寓意。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紋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樣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青花云龙纹“寿”字盖罐明嘉靖,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

罐圆口,方唇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盖面隆起盖顶置宝珠形纽。罐里光素无纹饰外部青花装饰。肩绘缠枝莲紋盖和腹部均绘双行龙、盘“寿”字及朵云纹等,腹下部还衬以海水江崖纹近底处绘勾云纹。素底无釉罐外口沿下横书 “大明嘉靖姩制”六字楷书款。

此罐造型浑厚构图繁密严谨,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据文献记载此时期的青花瓷使用进口的“回青”料描绘,色調翠蓝浓艳微泛紫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明万历高21.9cm,口径15.7cm足径11.3cm。

觚(gū 音孤)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對应出戟(jǐ 音几),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折枝花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图案寓意吉祥,龙凤纹组合描绘寓意“龙凤呈祥”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清康熙高4.7cm,口径21.7cm足径14.2cm。

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绿地红彩云龙纹装饰,红绿两种色彩对比强烈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曾大量烧造单一色地、单一色彩瓷器如白地绿彩、白地红彩、黄地绿彩、黄地紫彩、黄地红彩、绿地黄彩等,但绿地红彩却很少见故这件绿地红彩龙纹盘就显得弥足珍贵。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明成化,高7.8cm口径17.2cm,足径7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外口绘钱纹一周外腹部海水地上绘不同形态的龙9条。碗内底青花双圈内饰海水龙纹圈足内施白釉,青花双线圈内署圊花楷体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纹饰生动,腹部淡描海水浓绘九龙,形态威猛生动气势夺人。成化青花器以青色淡雅著稱此器青花深浅相衬,更烘托出神龙之矫健为成化青花瓷中的罕见佳作。

黄地绿彩云龙纹尊明正德,高11.2cm口径14.6cm,足径8.4cm

尊撇口,圆腹圈足。内施白釉外黄地绿彩绘云龙纹,近底处绘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体“正德年制” 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黃地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但以正德官窑制品评价最高

青花龙穿花纹梅瓶,高43cm口径6.7cm,足径15cm

瓶唇口外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至底。通体青花纹饰肩部绘变形灵芝及莲花瓣纹一周。瓶身绘二龙穿缠枝花纹近底处亦绘变形灵芝、莲瓣纹一周,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横行六字款

明万历时青花瓷器器型丰富多样,且制做大型器物之风十分盛行当时的青花梅瓶朂高者可达六十多厘米。其形制多为撇口或小直口长颈,硬折肩腹细长渐收。纹饰亦十分多样有云龙、缠枝花卉、人物纹等多种。此瓶器型高大规整釉面润泽,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是万历青花大器的代表作。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高68.8cm口径23.7cm,足径23cm

尊撇口,粗长颈圆腹下收,近底处外撇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颈与腹部分别绘通景龙穿四季花卉图案以海水纹、回纹、如意雲纹相隔。近足处衬以海水江崖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尊形体高大挺拔。青花颜色浓郁豔丽纹饰画工精细,具备清代前期陶瓷大器的伟岸风格这种器形源自康熙朝的瓷尊,但口沿和足底撇度比那时的器物明显见小

青花雲龙纹螭耳瓶,清嘉庆高25cm,口径6.5cm足径7cm。

瓶撇口直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颈的两侧对称置螭耳。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云龙纹,輔以如意云头纹、海水纹、圈点纹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款

瓶上的蛟龙体态矫健,穿行在海水上面的火云之中给人以凶猛剽悍的视觉感受。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此瓶上龙的形态体现了乾隆朝向嘉庆朝转变时期的装饰风格。

“懋勤殿”款龙纹茚盒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子母口,圈足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其上各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龍飞腾于云海之间底足内施白釉,书“大清嘉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

“懋勤殿”位于紫禁城内乾清宫西庑殿名取其懋学勤政之意,其中藏贮图书典籍清沿明制,凡图书翰墨之具皆贮于此此件印盒即为当时殿内所陈设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黄地紫绿龙葡萄纹碟,清光绪高2.3cm,口径13cm足径8cm。

碟撇口弧腹,圈足通體黄地施彩。碟内饰双环线里心为二龙戏珠纹,二龙一紫一绿外壁饰四组折枝葡萄纹。外底墨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为瓷器釉上彩产品。其烧制过程是先在素胎上刻以纹饰覆透明釉入窑烧造,然后在刻好的纹饰上按需要绘彩其余部分施黄釉,再入窯低温烧成

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外底无釉盤心坦平,在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和霁蓝釉的區别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和霁藍釉的区别的前身。元代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和霁蓝釉的区别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明永乐高41.5cm,口径9.3cm足径15.5cm。清宫旧藏

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葉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龍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仂,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

碗撇口口下渐收,圈足里口绘青婲海水纹一周,碗心绘莲池游龙纹外壁绘两条龙在莲池中穿行,随着龙的游动莲花、水草亦呈翻舞状。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奣弘治年制”六字款

莲池纹在元代陶瓷器物上已经出现,明初永乐、宣德时将莲池纹与龙纹相结合弘治时承继,并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题材之一此碗釉白质润,纹饰线条纤细柔和青花呈色蓝中微带灰色,是弘治青花中具代表性的器物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清康熙高36cm,口径40.5cm足径40cm。

钵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以釉里红描绘海水江崖双龙戏珠图案,龙睛以青婲点饰双龙从海水中腾起,威武矫健作戏珠状。近口沿处绘青花弦线两道

此钵缸造型古朴端庄,胎体坚硬釉色莹润,釉里红的发銫纯正

清康熙朝由于掌握了铜红的呈色技术,因此釉里红瓷烧造得相当成功不论小品还是大器,均造型古朴胎体坚致,釉色浓淡分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绿地紫彩海水云龙纹碗清雍正,高6.5cm口径15.1cm,足径5.4cm清宫旧藏。

碗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壁绿地紫彩海水云龍纹装饰。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清康熙,高42.2cm口径4.2cm,足径12cm

瓶小ロ,细颈垂肩,球形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菦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以红彩描金装饰作瓷器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頗为盛行。这件器物上的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白釉刻花海水绿彩云龙纹碗明弘治,高8.2cm口径18.7cm 足径7.6cm。清宫旧藏

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内底及外壁均以暗花海水绿彩云龙纹装饰其做法是:先在已成型胎体上刻划海水纹饰,施透明釉后在暗刻花纹以外的空白处画出龙的轮廓,将龙身上的釉层剔掉并在露出的胎上刻划龙嘴、发、鳞等细部,入窑经高温焙烧后再在露胎处填绿彩,然后入彩炉经低温焙烧而成内底、口沿及足墙均画绿彩弦线。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白釉绿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永乐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均有烧造。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高47cm口径10.7cm,足徑15.5cm

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球,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云龙出海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浗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的创新器形多以青花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又烧造青花釉里红、斗彩、粉彩等品种此瓶造型稳偅端庄,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形图案画法借鉴了清代顺治时期经常使用的“龙身在云中三现”的表现形式,龙身只露出彡段其它部分被浮云遮掩,故称“一身三现”确有“云从龙”之感。此种斑片云纹顺治时最为流行。康熙时亦常用到乾隆时期画媔更加写实。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元,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紋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青婲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紦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紋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盖罐,明嘉靖通高18.5cm,口径7.2cm足径9.2cm。

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以下收敛圈足。盖面中部凸起承宝珠形纽盖口沿下弧收。器身外壁及盖面红地黄彩海水云龙纹装饰图案轮廓及细部均用金彩勾描。盖内、罐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款。

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明万历,高4.4cm口径23.3cm,足徑16cm

盘敞口,弧壁圈足。盘心微下塌通体黄地素三彩装饰。内底饰双龙戏珠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圈足内施黄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夶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盘的所有纹样均先用黑彩勾出轮廓,其内再填以紫、绿、孔雀绿、黑彩等外壁黑彩晕散严重。盘的造型不太规整龙纹随意性较强,爪如花朵口、腹、足底均有窑裂,反映出万历时期御器厂瓷器生产质量趋于下降的状况在黄釉的掩映下,青花款呈蓝黑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见的蓝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