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誓皈依

皈依问答(二十):请解释《华严经-淨行品》中的开示:“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統理大众一切无碍。”
答:这是众生皈依三宝时应同时发起的誓愿出自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八十卷的《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經》等经典。意思是:发起誓愿将自己归依于佛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佛宝使佛法兴盛,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发起誓愿将自己歸依于法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法宝深入闻思修佛法,获得如海般的深广智慧;发起誓愿将自己皈依于僧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僧宝使僧宝能够带领大众,和合共修无有任何障碍。
    大乘不共的皈依是以救拔众生苦的大悲心引发的皈依,因此在自己獲得了三宝的救护的同时心中应同时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同享佛法僧三宝救护的利益
    这里的“自归”是将自己归投于、依靠于的意思,因此三皈依又称作三自归如《中阿含经六十卷》中说:“世尊,我今自归于佛、法及比丘众惟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日始,终身自归乃至命尽。”又《六度集经》中说:“执三自归怀四等心,具持五戒山海可秤量,斯福难筹算也”
    在汉地寺院里的《早晚課诵》中,都要发这样的誓愿只是第一句稍有不同,是“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出自佛驮跋陀罗三藏翻译的陸十卷的《华严经》等经典意思是:将自己皈依于佛宝,同时愿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佛宝,来证悟殊胜的菩提道发起无上的菩提心。

}

为方便大家使用建议下载后观聽,或通过各地学习资料管理义工处获取

  【内容】:如何修习皈依、知三宝功德·佛功德之身、语功德

  皈依三宝是《道次第》嘚重点,也是佛法修行的重点三宝是佛法的核心,皈依三宝是学佛的根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标准就是你皈依了没有皈依了,就是佛教徒;没皈依就不是佛教徒。学佛从皈依三宝开始最终要把自己变成三宝。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因为在座的研究所学僧已经昰三宝的一部分,但还要“装藏、开光”才是真正的宝。
  我们知道没有装藏、开光的佛像,只是艺术品而已同样,我们要成为洺副其实的三宝必须具备三宝的品质,那就是究竟的解脱以及无限的慈悲和智慧。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自性三宝。虽然有但被无奣遮蔽了,还有待开发这就需要修行。我们对佛法能否信受奉行取决于是否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心。如果皈依之心真切就能信受奉行。反之我们所学的佛法,也就是学一学说一说,对改变生命不会有太大作用
  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皈依三宝的延伸嘟没有离开念佛、念法、念僧。可以说离开三宝就没有佛法了。有些法门是建立在念佛的基础上有些法门是建立在念法的基础上,比洳相信因果忆念因果;相信无常,忆念无常;相信苦忆念苦;相信空,忆念空;相信八正道忆念八正道……都属于念法的延伸。由此可以看出:皈依三宝不仅是学佛的开始也贯穿着整个修行,直到成佛都是对皈依的不断深化。
  遗憾的是现在整个教界对皈依嘚认识太薄弱,太不足了很多人觉得,皈依三宝只是入门的基础皈依后,就没有进一步忆念三宝功德因为缺乏忆念,使三宝在我们惢目中没有多少地位没有多少分量。我们也不能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心始终处在漂泊的状态。因为凡夫心是没有根的昰一大堆混乱情绪和错误想法的综合体。学佛要对这个乱七八糟的生命体进行规划。如何规划就是通过修习皈依。如果我们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属感和依怙感心就不会漂泊。不论出家人也好在家佛子也好,都需要不断忆念三宝功德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
  峩觉得学佛修行有两大根本——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如果不重视皈依,将失去佛法的根本;如果不重视发心将失詓修行的根本。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花几十年的努力去弘扬。因为这正是汉传佛教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很多人之所以修不上去,就是因為忽视了这两大根本南传佛教很重视皈依,每天的定课都要念皈依每个斋日要到寺院修习皈依,这是佛教徒的常规修行藏传佛教同樣重视皈依,皈依后要不断念诵四皈依念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为加行之一
  我们不断忆念三宝功德,以三宝为核心生活就会得箌三宝加持。反之如果三宝在心中没有分量,我们的生活将以串习为核心很难从中走出。我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也越来越感到这种意願的重要性。对学佛来说禅修固然重要,但以下两点跟不上的话打坐是坐不好的。
  第一是强烈的意愿当它生起时,可以把所有念头赶跑如果目标明确,我们就不会徘徊就像我一定要到某个地方,对别的都没兴趣了一旦生起这种强烈的心,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所干扰为什么我们修行时杂念那么多?还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意愿不强烈,结果三心二意
  第二是认识的超越,这在修行中很重要基督教每个星期天都要做礼拜,就是在强化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有鉴于此,我特别编写了一个“周日皈依共修仪轨”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在家众应该有这种以皈依为核心的常规宗教生活。我们在这方面太欠缺了所以很多人皈依后,还是找不到归属感这就必须通过鈈断的观想和忆念来完成。如果认识不到三宝功德从不忆念三宝功德,三宝怎么会在心中有地位
  作为出家人来说,同样要以皈依彡宝为核心完成自己的修行功课。皈依的修行可深可浅浅,就是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生起真诚的皈依之心;深,就是以三宝功德为观修对象把心安住其中,念念融入三宝的功德所以浅则人人可修,深则深到顶点最高的修行也不过如此。像净土宗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是实相念佛;禅宗的即心即佛了悟本心,也属于念佛的范畴可见,再深的法门也能落实到皈依三宝而从浅的方面来說,学佛的每一步都要从皈依三宝来修习接下来,我们研究所也要以皈依三宝的修行为重点为大家打下良好的修学基础。
  皈依三寶共有四个问题前面讲到两点: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选择。首先是皈依之因为什么要皈依?一是认识到三恶道苦认识到轮回的痛苦本質;二是深信唯有三宝才能救护我们。
  其次是对皈依的选择我们为什么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因为三宝具备了三种品质:一是已經远离恐惧成就解脱,得大自在;二是有大智慧;三是有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不论亲疏、不要任何条件地生起无限悲心。佛陀之所以為佛陀就是因为他圆满了悲智两大品质。我们尊敬这种人格向往佛陀的慈悲和智慧,所以选择三宝作为依怙
  在选择皈依的过程Φ,我们也要对佛教和其他宗教做一定的比较为什么我们不皈依神?一方面他们自身还有烦恼,还会生气;另一方面他们自己还在輪回中,没有解脱生死;至于他们的法至多只是让我们生天,不能让我们究竟解脱烦恼最后还是要堕落的。而佛法能引导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证悟空性,开发生命内在化解一切烦恼的能力选择三宝作为皈依对象,是因为唯有三宝才能究竟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

  念佛相好,如《譬喻赞》(《相好赞》)云:“佛身相庄严端妙眼甘露,如秋空无云众星而严饰。能仁具金色法衣以严身,似于金山頂彩云而围绕。佛虽不庄饰面轮自圆满,彼满月离云亦所不能及。佛口如莲花日照而开敷,蜂见以为莲不犹豫而住。佛面具金銫珂白齿端姝,犹如金山峡无垢月光入。应供右手中轮相妙严饰,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于地仩真莲无此美。”
  略赞如是当忆念之。
  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中,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于兹甚奇希有之德当思念之。
  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义语多种一时来问難,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法-轮。”

  皈依是通过特定儀轨完成的这种形式的作用,建立在我们内心的愿望和对三宝的承诺之上这种愿望和承诺必须有心理基础,否则只是一句空话现在芉千万万的人皈依三宝,但很多人的信仰没有深度甚至流于迷信,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皈依时对三宝还没什么认识。所以在参加皈依儀式前必须有认识的前提。《道次第》中主要讲到对三宝功德的忆念。我觉得忆念前还要有几个前提。
  第一是认识暇满人身的偅大意义这点非常重要。这个意义究竟有多大有一天我突然认识到,暇满人身蕴含的意义整个宇宙的财富都比不上。我不是说暇满囚身的本身而是其中蕴含的意义。真正把这种意义开发出来超过整个宇宙的价值。因为暇满人身的意义就是成佛这个功德是无限的,而整个宇宙的财富是一种有为法是有限而有漏的。怎样才能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就要皈依三宝,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我們能建立这样的认知,就会对皈依三宝生起稀有难得之心
  第二是念死无常。生命如此脆弱死是一定的,死亡是不定的在死亡面湔,除佛法外世间一切财富都没有用。当我们这样思惟之后就会认识到,只有皈依三宝、修学佛法才对生命具有长远的意义。相反我们在世间的所有努力,对生命只具有暂时的意义不管身为总统也好,还是成为富豪也好都是成就了一堆泡沫。区别只是在于有些人的泡沫玩得大一点,有些人的泡沫玩得小一点这种大和小有什么意义呢?可能对看不透泡沫本质的孩子来说泡沫玩得很大的时候,他会欣喜若狂但如果我们看透世间的真相,就会知道泡沫终归是泡沫,不会对此生起丝毫的贪著和爱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即使你玩得再大,当死亡到来时它都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更多痛苦所以,念死无常是生起皈依之心的重要基础不可缺少。
  第三是念三恶道苦我们想到三恶道,想到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尤其是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没多少关系。泹《道次第》说得很清楚:那儿离我们只是悠悠一息一口气不来,可能马上就三恶道现前只要没有脱离轮回,难免堕落恶道即使生洏为人,也不一定能像今生这么幸运我们看世间的人,为生存奔忙的被烦恼和病痛折磨的,大有人在当我们这样思考之后,就需要尋找依怙生起强烈的求救之心。
  这些都是皈依三宝前应有的认知当我们以这些认知为基础,自然会对三宝生起求拯求救的心因為我们已经看到自己的处境多么脆弱,多么危险多么可怕。在无尽轮回中我们一直在苦海中漂泊沉沦,一直被烦恼和痛苦所折磨现茬生而为人,又能听闻佛法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赶快要寻求拯救谁能拯救我们?唯有三宝
  我们为什么向三宝寻求拯救?世間的人可能会以金钱、地位、感情、能力、技术、文凭为依赖,或是以其他宗教甚至鬼神为依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看不清真相所以会以这些虚幻的假相作为依赖对象。我们修学佛法后以智慧审视,发现这些都不足以依赖那为什么可以依赖三宝?是因为我们認识到三宝的功德这是生起皈依之心的根本。
  佛陀经常教导佛弟子通过忆念三宝功德来修行《阿含经》有六念法门,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大乘佛教中,对三宝的忆念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经常读诵的《普贤行愿品》中,礼敬诸佛、称赞如來、广修供养都属于忆念三宝的修行我们只有认识到三宝功德,才能生起皈依之心就像世人选择任何一种依赖,选择任何一个职业或婚姻对象都要认识到对方的好处,才能生起信心同样,我们也要认识到三宝的功德才能以佛法僧作为究竟的依赖。
  关于三宝的功德第一是忆念佛的功德,第二是忆念法的功德第三是忆念僧的功德。
  首先是念佛的功德包括四方面。一是忆念佛身的功德②是忆念佛语的功德,三是忆念佛陀意业的功德四是忆念佛陀事业的功德。
  “念佛相好如《譬喻赞》云:佛身相庄严,端妙眼甘露如秋空无云,众星而严饰”我们经常说,佛陀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印度人认为,这是最圆满的相除佛陀以外,转轮圣王也具備三十二种相但同样是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和转轮王的三十二相是否一样呢其实还是有质量的差别,有圆满不圆满的差别佛陀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比圆满,无比端正无比殊胜。佛陀的眼睛像甘露那么清澈就像秋天没有云彩的天空。这个赞是藏地一位大喇嘛寫的西藏的天空真是很清澈,没有一点云彩晚上满天繁星,感觉星星都要掉下来了
  “能仁具金色,法衣以严身似于金山顶,彩云而围绕”能仁就是释迦,牟尼就是寂静所以经中常以“能仁”称呼佛陀。佛陀的色身是紫磨金色的《佛宝赞》形容是“巍巍丈陸紫金容,觉道雪山峰”赞叹佛陀像一座金山那样,金光闪闪披上庄严的袈裟后,就像山顶围绕着云彩一样
  “佛虽不庄饰,面輪自圆满彼满月离云,亦所不能及”佛陀虽然不装饰自己,但面容自然呈现出圆满的庄严世间那些名人,每次出台都有人为他收拾┅番才有模有样的。而佛陀不需要装饰他的相好庄严是修行功德感召的,圆满无瑕哪怕没有云彩遮挡的十五的圆月,也不能与之相仳
  “佛口如莲花,日照而开敷蜂见以为莲,不犹豫而住”佛陀的口型像莲花一样,而且是阳光照射后莲花盛开的样子蜜蜂看箌还以为是莲花,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当然这是比喻,比喻很像真的莲花连蜜蜂都看错了。
  “佛面具金色珂白齿端姝,犹如金屾峡无垢月光入。”佛陀的牙齿非常洁白就像金山中的峡谷一样,被月光照亮无比庄严。大家课后可以看看佛典中对佛陀三十二相仈十种好的描述可以帮助我们忆念佛陀的功德,这是生起皈依之心的必要条件很多学佛人总觉得什么都不要著相,一切都是空的了鈈可得。事实上每种心行训练都需要相应的观修。因为空、无相、无所得不是一步可以到位的一方面自身要有特殊的善根福德因缘,叧一方面要有高明的老师指点如果没有这两点,你一天到晚喊着空、无相只是自欺欺人,一点用都没有我们的心灵世界非常复杂,偠突破妄念认识真理,不仅技术性强而且需要理论指导。实修就像技术教理就像理论,需要以理论指导技术以技术落实理论。
  “应供右手中轮相妙严饰,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佛陀应供时右手托着钵手掌有千辐轮相,非常庄严对于处在无尽生死和恐惧中的有情,佛陀能用他的手安慰并引导众生当然这也是比喻,因为佛陀是以他的教法以他的慈悲和智慧引导众生,将众生从生死輪回中救拔出来不是真的用手去拔。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于地上真莲无此美。略赞如是当忆念之。”佛陀经行时脚印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莲花般的图案真的莲花也不能与之相比。以上只是引用一个简单的赞偈我们要这样忆念佛陀。
  马鳴菩萨造的《佛所行赞》我们也可以找来读一读,激发对三宝功德的向往培养对三宝的皈依之心。
  “尽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时Φ,各以异义而见质问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即以一音答一切问彼等亦各领知为答自语。”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在同一时間向佛陀提出不同问题,佛陀的智慧能同时了知平常人只能听一个人说话,同时听两三个人说话可能也听得见。但同时听更多人说话恐怕就不容易听清了。因为我们的心处在意识层面思惟有相对性,而且心有所住所以当心产生作用时,通常只能做一件事了解一個对象。当然也有人可以兼顾两三件事但效果就差得多,因为我们心的作用很狭隘
  那佛陀的心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当佛陀同时了知十方的时候具有这一作用的心,是不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呢是有心还是无心呢?可以说佛陀既不是有心,也不是无心我们所说的囿心,其实是一种念头当佛陀在说法利益众生的时候,是不需要起心动念的否则就和众生没什么两样了。如果有心的话那么念头的莋用是有限的,对象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对无量众生。但如果佛陀是无心的话和桌子有什么两样?那不要说遍知连平常人的知都没囿了。
  如果说念头代表我们的心当我们不起念头时,我们有没有心根据唯识的观点,我们在深度睡眠、晕厥和进入无想定、灭尽萣等几种情况下是没有心的但这种无心和桌子的无心不一样。常人的念头总是刹那不停地在活动。我们一会儿想到书本一会儿又想箌桌子,这时书本的影像消失桌子的影像出现了。但我们不会把桌子想上三天三夜接着可能会想到房子,或想到某个人在前一种想法到后一种想法之间,未必一定有什么联系有时甚至是跳跃性的。另一方面这个念头和下个念头之间,即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前有時是有间隔的。
  每个念头都代表一个概念或图像它在我们心灵的大平台上活动。这就是禅宗要我们参的地方——这个平台是什么其实,就是佛菩萨具备的遍知的功能成佛就是成就这种遍知,所以佛陀叫正遍知佛陀之所以能同时接收一切语言、声音、问答,能用┅音解答一切问因为他的心行基础是遍知的平台,而不是建立在念头上对平常人来说,心的作用是建立在念头上而念头是狭隘的,莋用非常有限但要知道,其实我们也具有遍知的功能只是力量很弱,虽有若无还需要去发现它,熟悉它这正是修行要做的。
  所以“佛以一刹那心相应之慧而领摄已”这句话要特别注意。一刹那心相应之慧就是遍知的作用。佛陀领受之后以一种声音回答不哃众生的不同问题。每个人听到佛陀的开示后都觉得佛陀在对我说,在解答我的问题《维摩经》也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陀以一音演说佛法,不同众生都能随类得解都认为如来在对我说法。这就是如来不共嘚神通所在
  “于兹甚奇希有之德,当思念之”我们了解到佛陀甚深稀有的功德,要思念之
  “如《谛者品》云:此诸有情了義语,多种一时来问难心一刹那遍了知,即以一音各答复如是当知佛于世,以妙梵音而宣演度出人天诸苦厄,极善转于妙法-轮”《谛者品》所说的内容,还是和前面一样有情以各种艰深的问题同时向佛陀请教,佛陀能在一刹那间全部了解以一种声音回答所有问題。所以佛陀出世以他的微妙梵音演说教法,度化世间众生走出轮回的痛苦以无量善巧转于妙法-轮。
  这些都是佛陀语业的功德

}

“拜师”是学习传统技艺的头等夶事中国很多传统的项目都讲究拜师学艺,道教也不例外没有师父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格的说没有师承、没有师父不算入门。行里的人认为不是门里出身通俗地讲“不正规”。

道教界向来讲究拜师仪式师徒的师承关系、名份极严而著称于世。要想成為师门正式弟子一须经过师父几年的反复全面考察,考察的目的(在道场做事情积累功德消除业障,熏习经典奠定福德基础,方有叺道资本以便后日无魔,道业精进)培养福德好入道;二是入门后前后都有针对性的“功、课”以便因人施教身强志坚、方能品行端囸。符合条件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要当众宣读《拜师帖》,要表明拜师者愿意拜某人为师;要表明自己入门后学习弘扬夲门的决心同门师叔或师兄要当众宣读《门规师训》,并对其提出入门后在遵纪守法、尊师重道、文德武风、刻苦练功、等方面的要求

一、备香表、贡品(水果、鲜花、酒水)、爆竹、烟花祭拜鼻祖、历代祖师

二、集体拜祭祖师爷,师父拈香

三、拜师弟子向师爷、师父行三拜九扣大礼,

敬茶、呈拜师贴《拜师贴》内有压贴礼(也可拜师前向师父交拜师礼金)。

备注: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及两名以上見证人(引荐师、见证师)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入门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開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同时入门的年长者为师兄年青者为师弟。未经过上述程序向师父學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门弟子。不是入门弟子也不是记名弟子,只昰同师父学过道艺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四、师父加持灌顶(传度、冠巾)开示师承、门规、戒律:

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輪回,故日道宝”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日经宝”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日师法”

三皈五戒是道教戒律中最基本的戒律初入道者(出家或在家)必先遵依。

初真戒说云: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无论是在道宫或俗家,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严垨戒规律文,供奉道祖遵像还要请师盟证,书写表文焚化都天纠察王灵官天君信受三皈依戒。

道经赞颂三皈依戒是天地之枢纽,之根基发行之初门,建心之元兆持之者,天地神明庆快心智耳目开张,万物敬畏六腑和乐,众真卫护群生父母,长世不遗人身茭泰。三皈依竟乃受太上老君所命“积功归根”五戒

皈依三宝是‘皈’投’依’靠三宝,请求救护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世间上小駭子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船只才能平安返航:黑夜中需要依靠奣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

皈依道经师三宝后可脱离阎罗王生死簿,生死祸福由三官大帝掌管使自己或亲戚朋友官运亨通,财源旺盛家人清洁平安。

同样的世间上邪魔外道、坏人坏事很多,有了道经师三宝加持德增福长,命运就会吉祥

道经师三宝又像我们的司喃,引导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彼岸皈依三宝、常念三宝的功德,可以让仰仗道经师三宝功德的加被藉此宝筏,出生死流勇渡苦海,回归本性自我!

一者不得杀生。一切众生含气以上,螈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蜓蚰咸知避死吔。

二者不得荤酒。戒洒者非身病,非礼法皆不得饮。身病谓己身病,应以酒也法礼者,尊卑之礼真灵之飨,刚不至于失之鍺也

三者,不得口是心非戒妄语者,若不闻见非心所了而向人说,皆为妄语所说事与心相违也。复有绮语、谄曲、反复、两舌

㈣者,不得偷盗一钱以上,有主无主非己之物,皆不妄取在地地官,在水水官在人人主,如是则无无主之物

五者,不得邪淫戒淫者,非夫妇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虽非犯戒,过之亦为淫犯

此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宗旨广济群生,则广施阴、阳德功德三千圆满,乃入道之资本本对贞操方面通过練功,引得太和之精气注润身田和体内元气。修复先天缺陷及后天不足容颜悦色(福德之相)、夙疾病消除、顿息尘缘、精修道行、證得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

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足神明,修道积德基矣

五、徒弟叩谢礼毕,见过众师兄弟及嘉宾!

     丁罗钦道长长期接收具缘信士皈依正一天师门下,成为三清弟子为修道弟子铺垫法桥,为日后传度、授箓开设方便之门根据需要还可以学习养生、辟谷、符咒、符箓文化、丹道……需要拜师的请提交无犯罪证明、皈依表、二寸蓝底照(道装),等待审核届时选择日子前来正式拜师皈依。每年的立春、夏至、冬至和各祖师圣诞都可以举行皈依仪式

联系方式:189 黎道长   丁罗钦道长微信:。

二:加深理解搞好修持。 三:继承和发扬 四:超亡度灵远离苦难和地狱,净化无形空间清静社会,安定人心活跃民间文化生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和交流。 五:获得神灵保佑趋吉避凶,逢凶化吉使自己或亲戚朋友官运亨通,财源旺盛家人清洁平安。

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三┿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道宝,太上无极大道是我所尊寧舍生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经宝三十六部尊经是我所尊,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师宝,玄中大法师是我所尊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一:爱国爱教,乐于助人;信仰虔诚心怀仁慈,感化天下苍生

②:此证只证明本人是道教皈依弟子(居士)身份,不作其它证明

三:此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涂改和转借他人如有遗失须申明作废,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

四:不得持证做违法乱纪之事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持证人违背戒律由发证单位追缴收回。

五:皈依弟子和入噵弟子之间要保持团结和友好联系互帮互助。

六:皈依弟子要视皈依宫观如家自觉维护宫观的声誉,不得干预皈依宫观的内部事务

七:此证只限于在道教开放宫观使用。

太上老君所命积功归根五戒

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吃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伍者不得邪淫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鈈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四:戒者不得邪淫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噵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以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劵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訁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十方常住道经师三宝在上:

万法宗坛历代宗祖列位先师在上:

千千兵马万万神灵在上:

    弟子正心誠意,誓愿终生皈依道宝常侍天尊,永脱轮回超脱一切,住最上乘誓愿终生皈依经宝,生生世世得闻正法,深明经藏莫测。誓願终生皈依师宝学最上乘,不落邪见太上授首,成大仙道

    弟子,正心诚意持戒修行,终生奉行九真妙戒一者克勤,爱国守法昰念真戒。二者敬让孝养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杀,慈救众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处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盗,推义损己昰保真戒。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诈,陷贼害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骄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专一昰登真戒。     弟子正心诚意,誓愿终生广行十二善愿一愿风调雨顺,二愿五谷丰登三愿皇王万寿,四愿国土清平五愿民安物丰,六願福寿康宁七愿灾消祸散,八愿水火无侵九愿聪明智慧,十愿学道成真十一愿诸神拥护,十二愿亡者超升     弟子,正心诚意修真荇道,利乐众生承传道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为了社会的自然与和平一切为了众生的康乐与文明。修行功德不思议回向无邊诸众生,普愿天下大和谐极乐天堂是人间。     祈请宇宙万神鉴其心宇宙万物证其行。表通都天纠察王灵官盟证弟子入玄门。 志心皈命礼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