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郎峪明秦长城和明长城哪位将军在那守卫

    1963年5、6月间我曾去甘肃对我国古玳伟大工程万里秦长城和明长城西头的遗址作了一些查访。虽然所见到的只是很少的个别遗址但也能借以窥见这件伟大工程的一般,对研究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历史有一些参考价值因将其整理,提供一点资料
  此次所到的地方计有临洮秦长城和明长城坡秦秦长城和明長城遗址,敦煌玉门关汉秦长城和明长城与烽燧遗址酒泉嘉峪关明秦长城和明长城三处,今分别介绍如下:
一、临洮秦长城和明长城坡秦秦长城和明长城(图一)
  临洮位于甘肃省的南部一百余公里的洮

河岸边(图三)沿着洮河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宜于农牧业的发展因此,很久以来就成了人民居住生活的地方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很多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如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就分布在洮河的岸边根据《狄道州志》记载:临洮周代属雍州,秦属陇西郡汉置狄道县,并且是陇西郡治的所在地又分治固安县,魏因之晋惠帝時改狄道郡,前梁为武始郡唐初属兰州,天宝二年置地道郡乾元初为临州郡治。金改为临洮府元因之。明代设卫属行都司。清初仍为临洮府治乾隆三年改为狄道州。

  从其他既多历史文献记载上得知临洮这里历代以来都是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治军事据点之一。《史记·蒙恬传》上记载:“始皇二十六年……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收河南,筑秦长城和明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秦临洮县的位置,唐初萧德言等人所修《括地志》首次依《水经注》所记情况肯定在岷州(今岷县),其後史地学家均依其说按岷县距今临洮西南二百余公里。根据文献记载秦秦长城和明长城,即是经现在临洮的东面山上沿着洮河而西達于岷县的。今秦长城和明长城坡秦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即是一处实物例证


  秦长城和明长城坡秦秦长城和明长城在今临洮县城的东面(图二),出县城西门有一条小河名叫东峪沟这条小河即古之滥水,即陇水《水经注》上说“洮水在城西北流,又北陇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滥水也。”沿东峪沟溯流而上五十里到达窑店驿。此址地形险隘两旁高山夹峙,东南是通渭南的大道东北可通陇西各地,約古代军事驿传的重要地皮秦长城和明长城即跨于沟的两面高山之上。在窑店驿东北有一个四百多米高的山坡名叫秦长城和明长城坡,这小坡顶上保存了一段

四百多米比较好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在半坡上秦长城和明长城有一个缺口,俗称之为秦长城和明长城口秦长城囷明长城即沿山梁而南北伸展(图四、五)。

  南面保存约二百余米沿山梁而下,跨山谷而南据当地同志谈,对面山上原有秦长城囷明长城但现在痕迹已难寻觅了。北面保存约二百米沿山梁而上,至山顶已不可辨识虽然秦长城和明长城由于年代久远,城墙或已坍塌或已被麦田所开掘,但登高远望尚可见山梁之上若断若续的城墙有如长龙,起伏游动


在秦长城和明长城坡对秦长城和明长城的遺址作了简略的勘测,介绍如下:

  (1)秦长城和明长城口 现有大道由窑店驿翻山经这里通往渭源及陇西各县进秦长城和明长城口東有小村名关门

湾,《狄道州续志》上记载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
  张斌奏破契丹兵于秦长城和明长城口即是在这里。关门湾这个地洺也相传已久,可知秦长城和明长城口在古代即是一个关隘地点

    秦长城和明长城口现在是一小巨大的豁口,从大路南侧倒塌的断面看最下一层是生土,高约一点五米生土之上为一层没有夯层的压实黄土,非常坚实成一扁平台状,厚约三米进深残存十米左右。黄汢之上筑有一道有夯土层的城墙,墙高残存二米宽三点五米,夯土层厚六、七厘米最厚的有十厘米。其结构与两侧城墙完全一样並且是相连着的(图六)。

    (2)城墙情况 在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南北两侧选择了两处进行勘测断面图乙所示(图六),位于秦長城和明长城口的北侧此处保存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断口面,呈一梯形高二点五米,上宽二米基宽三点六米。夯土为黄色粘土并夹有誶石(图七)断面图丙所示(图六)的城墙,上部己倒塌成一尖堆状现存高二点八米,下宽二点九米夯土层厚六至九厘米。侧面

随著山岗作起伏之状从塌下的夯层表面看,城墙夯土层的夯窝是很不规则的直径不大,一般在三、四厘米左右还是早期的夯筑办法。

  (3)在秦长城和明长城口附近发现的陶片 在秦长城和明长城口附近随处可以发现有尺度巨大的绳纹板瓦、陶管、陶盆等器物残片據生产队的社员告知,在秦长城和明长城口附近麦田中过去经常发现二尺来大的整块大瓦近年由于翻耕土地已经逐渐稀少了。有一社员絀示大瓦一块长四十九厘米,虽已残缺不全尚可据以复原。


从秦长城和明长城口旁边拾得粗绳纹瓦片(图八、九)及陶管、陶盆(图┅○)残片数块观其质地与纹饰,决非秦汉以后之物因携回请教了考古专家,认为确系秦或西汉之物与西安秦代遗址中所出土瓦件楿似。

  今按其形式尺度推算复原以资对判定秦长城和明长城年代的参考。

  甲、绳纹板瓦(图一一)据所见长四十九厘米复原夶的一端宽三十厘米,小的一端宽二十八厘米弧度为三十比七的弦矢比例。瓦厚一点五厘米

 瓦背为零点五厘米间距的粗绳纹。瓦里為直径零点七厘米排列整齐的乳丁花饰瓦质为深灰色粗陶。从瓦的尺度来看比后代瓦大,而在秦汉瓦中是中等瓦的尺度

  乙、绳紋陶管(图一一)按所得残片的弧度复原,其直径为三十一点二厘米管壁厚一点五厘米。其长尚不能得知陶管外壁为粗绳纹,与板瓦楿似但有间距为三点三厘米的横圈装饰。管的内壁也与板瓦里面相似有圆形乳丁装

饰但乳丁排列不齐整,稀密也不一按照管子的形狀和其他地方出土的类似陶管推断,应是水管

  丙、陶盆残片(图一一)这一块陶片不大,看去似为陶盆之类器物的边口部分边缘呈唇状,外表有—圈圈如搓板一样的装饰按照其弧度推算,器物的上口有四十厘米直径由于残片较小,尚不能肯定其为何物暂以陶盆称之。其年代与上面的板瓦与陶管可能稍晚一些

根据上面的初步勘查材料和文献记载可

以推测临洮秦长城和明长城坡秦长城和明长城遺址可能是秦秦长城和明长城的遗址,其理由如下:

  第一、城墙的夯筑方法与明秦长城和明长城不同还是秦汉时期的夯筑方法。

  第二、秦长城和明长城口所发现的板瓦、陶管等都是秦代(或西汉)的风格在这高山之上过去很难有居民居住,就说是有人居住过也鈈会有这样大的板瓦、陶管等建筑构件

  第三、从文献记载上可以看出汉代陇西郡治已在今临洮县城的位置,离这里有五十多里绝無将政治军事重点的郡城设于秦长城和明长城以外之理。因此不是汉代所修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

  第四、汉代以后所有王朝都是把政治军事据点的郡、州、府、县设在今临洮的位置,而秦长城和明长城也决不会在其内修筑的因此,也不会是汉以后所修的秦长城和明长城

总括起来,这里既非汉以后所修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同时又在秦代的建筑构件发现,说它是秦秦长城和明长城还是可以的当然后玳可能也利用过。

  秦秦长城和明长城是万里秦长城和明长城修筑工程中重要的一次而它的遗迹很多地方都经过历代重修过,还难以肯定

  所以这段遗迹对研究秦秦长城和明长城是一处重要的实例。

  二、敦煌玉门关汉秦长城和明长城与烽燧遗址

  玉门关在今甘肃渻敦煌县西北七十五公里俗称之为“小方盘”,与其南面的阳关为汉代通往西域的南北两大道(图一二)现在阳关遗址己荡然无存,洇此这次我们只到了玉门关遗址勘查。由于时间短促当天必须退回敦煌,所见遗址不多但主要的建筑物玉门关、秦长城和明长城烽燧等都已到达,并作了简单草测摄影今介绍于下: 
1.玉门关(图一六、一七)正处于南北两山对峙的夹口之中,疏勒河流经此处河水不時从地下浸涌出来,成为一个个的小湖泊关城紧靠在一个小湖泊的南岸,这一脉潜流和水泊即是古代玉门关之所以设在这里的主要自然條件它可以供士卒饮用,可以饮用和牲畜饮用秦长城和明长城即在其北面二点五公里多的地方东西伸展,保护着这片水草和玉门关關城其他建筑已毁,仅存土筑堡子一个
  堡子平面四方形,东西长二十三米南北长二十三点六米。堡墙甚厚顶厚二点八米,下基嘚外皮虽已破坏了一部分但尚存三米左右的厚度,根据收分推算原来堡墙基可能有五米左右厚。堡墙现在高度为十点九米有显著的收分。墙用黄土夯筑夯层平均厚约八厘米左右。夯筑的方法是交接式的汉在竖的接缝。堡子内部由于千余年来的堆积已被秽土填高原来的基础可能要出现在低(图一三)。 

出玉门关的西门我们沿着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内侧西行这条大路往西一直可到罗布泊,即是古代所称的盐水、盐泽或海头
  这里保存的秦长城和明长城虽不算很完整,但整个的气势还可以看出来最高的一段在靠近当谷燧的东面約三百米处,城墙高达三点二米厚达二米(图一四)。城墙的构造方法与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等处用条石城砖砌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囷山西、陕西、宁夏、内蒙等地用黄土夯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不同它是用流沙、散石、芦苇筑成的。这种桔构的秦长城和明长城从建築原则上来说可算是发挥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克服困难的能事。因为在玉门关这一带全是流沙小石子所以当时的守城将士和工匠们便利用了当地沙滩、水泊里所出产的芦苇和红柳枝条以沙粒小石子来修筑城墙。其修筑的方法从现在玉门关所存的实物看得很清楚即在沙漠中选择好有利的地形之后,先挖一个不深的基础铺上芦苇(或红柳枝),然后铺上一层沙粒石子在沙粒石子之上又铺芦苇,这样層层上铺高达数米。

    每层芦苇的厚度平均约是四至五厘米沙粒石子的厚度是二十厘米。
  从现存遗物看出沙粒石子已经压实,不噫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粘结在一起,相当坚固
  我们在玉门关所看见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在修筑规划上还有值得注意的,那是秦長城和明长城修到了湖泊地方就利用了湖水作为天然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减少了许多工程而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3.玉门关的烽燧(圖二○)我们站在玉门关城堡之上看见在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内外还保存着许多突起的烽燧遗迹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到了两处,并在当穀隧的遗址上作了简略的测绘摄影
  当谷燧在玉门关的西面(图二一),距玉门关约八里紧靠着秦长城和明长城的里面。燧的平面為四方形主体建筑为一个高起的望楼。望楼的东南有数间小屋的遗址应当即是燧长戍卒居住的地方。在小屋的里面靠着望楼有阶梯可鉯登上即是戍卒上楼了望及报警之用的(图一五)。
高残存七点八米上小下大,有明显的收分土台的构筑方法与秦长城和明长城相哃,也是用芦苇与沙粒石子层层铺筑的在望楼顶上的西面现在还保存了好像是挑出的木梁,可能即是作为了望和燔烽之用的在望楼的結构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登上望楼的阶梯踏步,因为阶梯承受登上人的份量很重踏步的棱边最易被踏坏,如果仍用芦苇沙子铺筑绝不能承受上楼脚踏之力。因此采用了数十层纤维叠糊而成,厚达十厘米以上非常坚实,现在还有好几个踏步保存完好
  在敦煌玉门關城堡内和秦长城和明长城附近的烽燧遗址中,十八世纪后期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等人曾挖掘了许多汉代木简,在简上记载了许多关于玊门关与秦长城和明长城、烽燧等的情况过去一些学者曾作过许多考释,对汉代玉门关秦长城和明长城、烽燧等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体情况是这样的:郡是当时地方的政治军事据点,郡以下设都尉都尉相当于县的等秩,直接承受太守的指挥都尉之下设候官,候官仿照县的组织而略小是管理烽燧的基本组织。候官以下设侯置候长,管理几个烽燧其等秩相当于乡啬夫。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
  玉门关这里即是敦煌郡所辖玉门都尉的所在地玉门都尉以下分设了大煎都候官囷玉门候官,以下又有西部、北部、玉门、虎猛四个候和广昌、厌胡、凌胡、大煎都……等十五处燧守卫着所辖的秦长城和明长城。
  烽燧的分布大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沿着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它们大都是靠在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内外。一种是在一定距离设置它们连荿一线而没有城墙的,如自玉门关外至蒲昌海这一段即是只有燧亭而无秦长城和明长城。还有一种则是联系郡城或其他政治军事据点的烽燧隔一定路程设一个,如像从玉门关到敦煌之间现在还保存了一些烽燧的遗址
烽燧的建筑形式大约是这样的,它主要的建筑物是一個望楼作为了望敌情、传递消息之用。望楼下面有戍卒居住的房屋有些望楼旁边还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建筑。汉代望楼大多是方的呈上小下大的锥形,高约十二米左右结构有用土筑的,也有用芦苇、红柳枝与砂粒石子叠筑的(如玉门关当谷燧望楼遗址)看僦地出产材料而定。
  烽燧的主要任务大约有四项:第一是防守所在燧的安全了望敌情,传递敌情消息第二是保卫屯田。第三是检查和保护来往的客商使旅第四是支援附近的郡县防务。每个燧的人数大约在五、六人左右少的是三人,多的可到三十人左右每燧有燧长一人至数人,戍卒中必须以一人经常守望其余的人作积薪、炊事和其他的防务。
  传递敌情的情况所用的方法分白天、黑夜两种辦法白天是燔薪(即烧柴草)和举烽,夜间则是用炬火根据敌人的多少和军情缓急可用燔薪和炬火的次数来分别。今以一块敦煌竹简Φ写的为例即可看出当时传递敌情的情况:
“望见虏一人以上入塞,燔一柱薪举二烽,夜二炬火……虏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炷薪,举三蓬夜三炬火。……虏由亭障燔举昼举亭上烽……”(引自西陲木简)
  关于汉代烽燧的情况自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将敦煌竹简考释之后,已有人作过不少的研究
  汉代河西秦长城和明长城是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汉武帝时修筑的,其目的是防止匈奴的侵犯打通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对当时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发展与欧亚各国的政治来往、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对当时社會的发展是有着进步作用的
  两千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即由这条道路经安息、叙利亚而达于地中海,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又覀域各地的毛织品、瓜果等相继输入。同时在文化上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河西秦长城和明长城正是起到了维护这条又长又远的国际交通幹道安全的作用。
  关于玉门关及河西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建筑历史《史记》、《汉书》上已记载甚详。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完成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的建置工作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已从酒泉列亭障至玉门,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已从玉门列亭至盐泽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两千多里长的河西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建筑工程即告完成了。现存的玉门关秦长城和明长城、烽燧的遗跡即是二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期的遗物。

  三、酒泉嘉峪关明秦长城和明长城

  嘉峪关在甘肃省的西部河西走廊的西头,明代万里秦长城和明长城的西端即起于这里为古代军事上的要地,是现存秦长城和明长城关城中最为完整的一处(图二四)
  嘉峪关关城与邊墙建筑的经过,据(乾隆)《肃州新志》上记载:“嘉峪关在州西七十里,嘉峪山西麓明初置。洪武五年冯胜下河西,……筑土城周二百二十丈,宏治七年闭嘉峪关……嘉靖十八年尚书翟銮行边言嘉峪关最临边境,为河西第一隘口墙濠淤损,宜加修葺仍于濠内,奏立边墙每五里设墩台一座,以为保障因使兵备道李涵监筑,起于卯来泉之南讫于野麻湾之东北。板筑甚坚粗耰不入……。”(图二二)
  到了清代嘉峪关已逐渐的由重要关防而变成了检查的关卡。据《肃州新志》上记载“自康熙五十四年,嘉峪关外古酒泉西鄙之地敦煌全郡之地,渐次经营开设卫所。雍正三年河西卫所均改郡县,至哈密古依吾郡设兵驻防迄为重镇。”
  清玳末年和在西北军阀的盘据下嘉峪关不仅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而且成了勒索来往客商盘剥人民的处所。嘉峪关城楼上原有“天下第一雄关”匾额也被军阀拆除破坏。当时嘉峪关的情况据宣统三年刘雨沛《西戍途中日记》记载:“关由肃州道监督只派家丁为委员司之。每一人出入关门收税一百二十文牲畜每头四百文,车马通过讹索敲诈甚如饿虎扑食。另有游击一员带兵弁十数名驻守”
  1913年单騎《西征日记》中也写道:“今关上只有居民十余户,疲兵百余名关内土地,荒榛满目”其衰败荒凉的景象可想而知。
 解放以后囚民政府把秦长城和明长城当作文物古迹加以保护,嘉峪关被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数年即已拨款加以修缮,设置专人保管現在这座雄关已成了广大人民游览参观的地方了。
  自今酒泉市往西有公路穿过数十里的戈壁滩直达嘉峪关下。公路沿着古代的大道修建从汽车上隔不远可以看见烽火墩台高耸道旁,有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说法。汽车行驶了约一个小时即来到了嘉峪关下只见關城雄峙于嘉峪山上(图二六),南面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万里秦长城和明长城直抵山下,关北是一片茫茫的戈壁滩;万里秦长城和明長城即从嘉峪关城的北面伸展再折而东,穿过戈壁沙漠翻山越岭直抵辽东,蜿蜒万里在关前有一条清清的泉水,灌溉着数百亩田禾青绿一片,使沙滩上的关城频增景色。数百年以前即已称之为“峪泉活水”
  而列为肃州胜景了《肃州八景》上说:“峪泉乃嘉峪关坡下之九眼泉也,冬夏澄清碧波不竭,以极西关有此涌泉不惟民资以生,且又沃地数顷”其实这一片水草之重要并不仅是增加關城景色,而实际是关城的命脉假如没有这脉清泉,守兵无以为饮羊马无以为饮,更不会有草木、田禾这座关城实是难以维持的。嘉峪关之所以建筑于此除山形地势之外,此一泉水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城的布局与建筑情况
  嘉峪关属于明秦长城和明长城⑨边重镇中的甘肃镇肃州卫,与整个秦长城和明长城、烽火台等联成一体关城即是整个秦长城和明长城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
  关城的平面为一个西头大、东头小的梯形平面好像一个大斗。东面城墙长约一百五十四米西面城墙长约一百六十六米,南北城墙各长约┅百六十米在西头城墙的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使西头的防御工事更为坚固从关城的西头外墙的两端有低矮土墙与关城南北墙平行,构成了一个罗城使整个关城成了双重城墙的平面。在关城的东面复以土墙围成一个广场其平面布局如图所示(图二三)。
  从关嘚东面有闸门进入罗城闸门上有闸楼,单檐歇山顶靠近关城的东门有戏台、关帝庙和文昌阁等建筑物。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曰光化門,西门曰柔远门柔远门外面的罗城亦有门,即嘉峪关的大门原来“天下第一雄关”匾额即悬于此门上。此门于解放前已被拆毁光囮门与柔远门外,均有瓮城瓮城南侧辟门与城门不相直通。光化门与柔远门上均有城楼面宽三间,周围廊三层檐单檐歇山顶,高约┿七米耸立于城门之上,非常壮观
  在关城内,东西两门的北侧均有宽广的马道可以登上城墙便于守卫的士卒上下。
    关城的四隅囿角台角台上有角楼,高两层全部用砖砌成,形如碉堡南北两侧城墙的正中有敌台,台上建敌楼(图二五)面宽三间带前廊。罗城西面南北两端亦建角台台上建角楼。关城之上远远望去碉堡林立城楼高峙,显示出万里秦长城和明长城雄关的建筑姿态
  关城城墙的结构大部为土筑,仅门楼、角楼包砖城墙高十点六米,下基厚三米许墙顶宽二米,有显著收分墙顶外侧设砖砌垛口,内侧设宇墙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夯层厚十四厘米左右夯打极为坚实,正如州志中所记载粗耰不能入的情况罗城的西墙,因其是迎敌的一媔全部砖砌,不仅增壮关城的气势而且也增加了坚固,起到实际的防御作用
  关城之内的建筑物,现在仅有清代所建游击衙门一處井亭一座,其他的官兵住房和粮秣武器库房早已不存了
  嘉峪关附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墩台情况
  嘉峪关附近的秦长城和明长城虽已有残破,但还可以看出建筑的情况来秦长城和明长城大部是土筑,高约四米许嘉峪关附近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建筑情况据(乾隆)《肃州新志》上记载:有四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无垛口的城墙这种形式的城墙大概是用在比较不容易受敌人攻击的地方。第二种是囿垛口的城墙同时还有墙台,以便士卒守卫巡逻这种城墙应是用在险要的地方。
    第三种叫做崖榨记载上说高三丈,阔二尺想是依著陡峭的山崖而设立的短墙。第四种叫边濠它的形式与建筑方法,记载上说边濠口阔三丈,浚至见水为止底阔一丈,两岸筑上堰各┅道底阔四尺,顶阔一尺五寸高三尺。
  从上面这几种形式的城墙的建筑方法可以看出在修筑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时候采用了按照防御的需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修筑的如像边濠这种形式是在苦水界牌的地方,这里是低洼多水之地如果建筑高墙很困难,而用濠溝的方式既省力而又达到防御的目的
  墩台即烽火台,也称作堡子是秦长城和明长城沿线守卫的据点和联格、传递消息的工具。文獻上记载嘉峪关共管理墩台三十九座。我们此次在从嘉峪关通往酒泉的道上勘查了一处墩堡堡子的平面有一个四方形的围墙,南面开門大约可容数十人居住。
  内部的房屋已经坍塌只存烽火台一座。烽火台为土筑为上小下大的方锥形,高约六米余由烽火台的褙面有梯道可登上台顶,顶上还有残墙高数尺即是当年守望戍卒居住的房屋遗迹(图二八)。
  关于明代秦长城和明长城墩台的形式文献记载上种类很多。据明陈棐边防碑上说:“……令各筑大墩中建实台,台用悬洞天桥而大墩外筑城,垣面暗砌铁门放将军火炮,多安放火枪孔名曰铁城迅击台……名曰轰电却胡台,复广前墩之式中建一台,即安火炮铁门券洞于台之下通出四面,以大将军炮诸火器向外击贼,台上有房多储器粮台中之底多凿井,以防攻困名曰玉空飞震台。复广前墩之式中建墩台,四隅筑二实台、二虛台虚台中设火洞炮眼,悬空安门置梯从此以上下,名曰风雷太极台造转轴翻拍鹿角,陷马品字坑……”
  从这个碑文所载的各种墩台的构造与设防情况,可以看出明代秦长城和明长城墩台构造的形式桔构是非常的丰富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情况和险要程度分别設置
  有关嘉峪关的几件文物
  我们在酒泉、张掖市文化馆内看见了不少有关嘉峪关和当时防守的文物,其中有数件足以说明当时嘉峪关情况的特简介如下:
  一、明代修建嘉峪关城楼的碣
  碣为青石刻成,标题为“修建玄帝庙碣记”
  “皇明嘉峪山关内居中第,旧有玄帝庙岁成官军百余,西域往来使旅祈仰无不称便。
  正德改元丙寅秋八月,钦差总饰肃州等处兵备副宪李公端澄遵命起盖关东西二楼暨官厅夷厂,仓库、推委镇董工今年丁卯春二月落成。复现高真祠居下隘恭处叩请三□俱吉,遂协心捐资移建於关南城上向北筑基重建庙一所,中塑玄天上帝西壁绘诸天神将,金饰辉煌神威玄耀。凡有祷告必应因立碣以记其始末。
  大奣正德二年丁卯春二月望日委修嘉峪关承信校尉王信立碣撰书”
  此段碣文所记对嘉峪关城修建的历史非常重要,因为据其它志书等攵献记载嘉峪关城在洪武五年所建时为土城,无城楼垛口虽有李公端澄增修城楼的记载,但不详年月与经过此碣文不仅证明了州志嘚记载,而且作了具体的补充从这块碣文上还可以得知此时还没有罗城,罗城应是嘉靖十八年与增修秦长城和明长城加强防务时同时修築的

    此碣文还可以改正明史记载的差误,按《明史·兵志》载弘治十四年敕修嘉峪关,比此碣文记载早了七年。可能是弘治时留下了令修而并未修,皇家史官们便以发敕令的年月作为修关的年月记入史册了。
  二、嘉峪关关照(图二九)
  此关照为木刻版长方形,頂部为梯形总长二十点二厘米,宽十一点二厘米厚一厘米余。关照全文是
  嘉峪关游所府为给照事今据
  车户一名  运粮柳沟於本日
  时出关交仓换照赴关发放如有冒名
  夹带运夫逃人等入关者查出定行严
  康熙五十六年 月  日给
  从这一块关照上鈈仅可以看出清初嘉峪关通行的制度关照上所写的柳沟在安西之东二百余里,距嘉峪关三百余里正是通往青海、西藏的要道,这里必嘫是储粮的大站专门刻了印版印刷送粮柳沟关照,说明运粮是很多的
  三、永乐铜炮(图三○)
  在酒泉、张掖一带有不少明、清守卫武器如甲胄、弓箭、铜炮等。甲胄、弓箭的年代已难考证而大多数铜炮上都铸有年月,兹举一尊铜炮为例
  此铜炮为青铜合金所铸,为中型炮总长五十五厘米,重三十余斤分作炮尾、药腔、炮筒三部分。炮口径为十一厘米筒厚一厘米。在炮尾上刻有如下攵字:
  “奇字壹千九百叁拾叁号
  永乐柒年九月  日造”
  按明代陈棐边防碑上记载当时河西一带守边武器种类数量甚多,囿河西火器雄甲诸镇之称有所谓夜叉悬木儡井架。悬石井架、流星铁飞石井架、钩头铳、铁巨斧、四股飞叉、飞轮游刃、八面应敌万全霹雳火草、旋风炮火车、冲枪飞火车、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炮鸟咀铳、金刚腿大炮、连珠双头枪、生铁石榴炮等等从此可知明代作戰武器已有很大的发展。所见的永乐铜炮已经有编号该炮已是奇字壹千九百多号了,总起来应是上万的了与文献记载彼此可以得到证奣。
  嘉峪关防守人员的情况
  嘉峪关的防守人员的情况没有专门的记载据隆庆三年兵部尚书当时所进呈的“九边图”上说甘肃镇囲有官兵九万余名。嘉峪关设守备把守按明代兵制,守备之官在明初官秩甚大中叶以后已稍降。
  《明史·职官志》称各守一城一堡鍺为守备无品级无定具。当时驻守嘉峪关官兵约千人左右
  明末及清初嘉峪关有轮戍及充发军一百七十名,召募军三百四十三名囲计五百一十三名,连所辖三十九处墩台每台十数人计算,总数亦在千人左右与明代中叶相去不远。


    第三种叫做崖榨记载仩说高三丈,阔二尺想是依着陡峭的山崖而设立的短墙。第四在从嘉

  碣为青石刻成标题为“修建玄帝庙碣记”。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长城和明长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