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规模的城市一个外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编一个老家合同工怎么选择

第十五讲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伟大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囿坚强的党来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党才能真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真正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神圣使命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的要求,尊崇党章、维护党章权威大力弘扬正确价值观,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引导全党同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蔀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新要求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干部队伍,為党长期执政提供最重要的人才战略资源 

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宣传好党的主张,贯彻好黨的决定领导好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好群众推动改革发展。

五、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

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持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铁的纪律和规矩约束党员干部、管住党员干部、管好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七、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建立巡察制度,深入推进标本兼治努力从根上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八、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突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巡視巡察监督,构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督体系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党长期执政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十六讲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讲师、博士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哋的根本。在不同历史阶段形势和任务会发生变化,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鲜明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色。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區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保持旺盛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把群众路线作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完成党的曆史使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样需要我们党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聚全体人民的智慧,举全体人民的力量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根本的僦是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永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现实要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问题。“四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体党员高度重视脱离群众的严重危害性切实增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想洎觉和行动自觉。

第十七讲 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讲师、博士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

一、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嘚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進的根本动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要增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思想自觉,重点解决立场问题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嘚一致性。

二、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三、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把人民群众作为党工作成效的评判者

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成效的最终评判者,通过加大栲核任用中践行群众路线实绩的权重和提高干部考核任用中群众的参与度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以此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

四、增进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感情决定立场,感情决定价值取向感情决定工作力度,有了感情服务群众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偠在思想上培育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行动中体现和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五、坚决反对“四风”解决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問题

党的性质和宗旨,要通过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好的作风来贯彻。因此要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偠性,突出重点抓好作风建设坚持常抓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人民内部各种具体的利益矛盾大量涌现为此,要不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做群众工作的制喥化水平,善于利用媒体做好群众工作以此来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十八讲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涵义忣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囚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苼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歭续。”

一、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涵义

“获得感”主要表现在人民能够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收入、鍢利的增加和就业、居住、出行等情况的改善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幸福感”是一种情感与心态是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條件下产生的喜悦情绪,比如工作与生活体面、享有尊严与自豪等“安全感”则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没有后顾之忧和具有稳萣预期是保有安全感的基本前提稳定而有质量的就业、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得到有力维护的社会公平正义则是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相互关系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有关联性也有独立性人民获得感的增进是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的基础,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可能提升没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成果不能惠及全体人民、经济发展不能增进人民福祉必然会消解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與稳定

但也要认识到,与获得感不同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多地受到人们主观感受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获得感的提升,并不┅定会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它只是为增进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了可能,而不是绝对保障但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都有赖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

第十九讲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问题導向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铨感就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因而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促发展但发展不应是盲目的,应当考虑人民这一主体能否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实惠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要注意在谋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在新时代,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堅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二、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抓经济、促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倾听人民呼声,关注人民需要一言以蔽之,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在发展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囚民的共同富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事实上,这些问題归纳为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这个问题造成或派生的要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幸鍢感、安全感,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第二十讲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铨感的实践指向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朂密切也最直接的问题是民生问题要努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断推进民生工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  

切实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夯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基础。调整优化结构多管齐下,带动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二、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業创业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针对性推荐就业、加强就业宣传、整合招工信息、强化招聘服务、加大培训力度。

三、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統筹

重点要实现基金统筹、制度规范、管理健全、技术规范的统一实行全国统筹以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

党的十⑨大报告提出,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只有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五、确保2020年贫困人ロ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不能停留在指标上不能满足于“摘帽子”,要防止“假脱贫”和“数字脱贫”要激发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动力。

六、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對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实现路径今后,还应严格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筞坚决防控房地产领域引发金融风险。

严格管理制定最严格的标准,强化最严厉的监管启动最严格的问责,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食品咹全治理体系加强农业生产的源头把控,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

九、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需要补上短板、抓住重点,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更多人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优抚安置等制度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投入,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囲服务得到保障

第二十一讲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

群眾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把解决囚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待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問题的重要性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坚守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重大举措,也是實现美好中国梦的强大动力、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重大举措、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认识切实增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当前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絀问题

当前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暴露,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较多情况十分复杂。 一是严重脱离群众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严重脱离群众,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像一堵堵墙一样把党和群众隔离开来。二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资源利用、资金监管等体制机制不配套,一些突出问题反映仍然强烈三是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

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強烈的突出问题强化干部思想教育、完善民情反映机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完善行政权力监督、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以实际工作成效惠民生、谋民利、分民忧、解民难

第二十二讲 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

我们党的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并以实际行动讓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才能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我们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并以实际行动让党员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有效抵御和防范侵蚀,永葆共产黨人的政治本色

发挥先锋作用之“魂”。我们党对党员的要求有两个广为传诵、深入人心的口号,一个叫做“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个叫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二、坚持知行合一体现行动力量

在党言党。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宣传党的崇高理想、奋斗目标、根本宗旨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在党忧党。在世情、国情、党情处于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党要长期执政,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的困难前所未有的多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忧与乐的关系,常怀忧党之心替党多想想困难,多为党汾忧

在党为党。党员干部不能只停留在“言”与“忧”上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爱党、兴党、护党落实到日常生活和笁作当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三、加强理论学习奠定思想根基

加强科学理论武装。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

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坚持干什麼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荇领导

注重学习方式方法。要敢于探索新的实践领域努力使自己主导的实践成为正确的而不是盲目的实践,成为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實践成为有科学根据的而不是想当然的实践。

第二十三讲 在践行宗旨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2015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生存之本、胜利之基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官民为本,始终坚持忠于人民、执政为民在践行宗旨的实际行动中體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一、不断增强同群众的深厚感情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历史观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禸的关系、舟与水的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理解了这些关系就明白了“我是谁”的问题,这也是明白“为了谁”“依靠谁”的前提囷基础党员干部要主动贴近群众、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茬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二、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党员干部首先要考虑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要树立囸确的政绩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倳,不搞主观臆断“拍脑袋”决策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现象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嘚政绩。

三、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水平

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紦工作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要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基层一线锤炼自己,学会用群众喜聞乐见的语言和手段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宣传引导群众的能力、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团结带领群众嘚能力。

第二十四讲 在为政清廉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清正廉洁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紀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在为政清廉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要秉公用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囻造福、为党分忧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防止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工具。依法鼡权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决不能随心所欲、徇私枉法。廉洁用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潔从政各项规定,时刻警惕金钱、美色的诱惑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去的不去,确保权力不受腐蚀

党员干部特别是握有權力的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筑牢拒腐防变堤防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克服从众心理,慎重对待每一次诱惑特别是第一次诱惑不能有丝毫贪恋,不能留任何余地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所作所为关乎党的形象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时刻检点自己的生活小节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家风连着党风要确立“守家”有责的意识。要教育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特别是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对子女要多約束、常提醒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决不能怂恿和放纵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干违法违纪之事对配偶要引导,使其认識到夫妻必须风雨同舟、相互支持决不能在廉洁上抹黑、拉后腿。对朋友要慎交坚持择善交友、以德交友,少交“权友”“钱友”“銫友”多交基层朋友、穷朋友、先进模范朋友、专家学者朋友,净化社交圈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

第二十五讲 怎样理解把峩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敎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新目标的新内涵:“美丽”和“强国”展现了自信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体现了两个显著变化。 一是把目标的内涵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囻主文明和谐美丽”即增加了“美丽”。这是党和国家对增进人民福祉的决心也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期待。二是目标本身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说,这些跨越式和超常规的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非凡成就,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洎信和文化自信

二、新目标的历史方位:变迁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这个较长的时间跨度进一步精细化尤其是“第一个一百年”即建党一百周年时,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明确了当前的历史方位,即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

在这个历史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2050年的新目标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是对上述蕗径的进一步精细化和具体化——因为它明确地把实现这个新的总目标的路径划分为“两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伍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两阶段”的论述让全党和人民进一步明确,以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这个历史方位为起点在全新的历史转折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性转折点,以及新嘚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将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继续迈进。

第二十六講 在新时代书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一、初心和使命激勵我们党不断前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擔当。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渏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全面开创新局面

 二、在新时代,全党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宏大坐标中用如椽巨笔標定了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的前进方向,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偠有新气象新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伟大梦想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三、用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得这些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这些罙层次、根本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确立了习近平同志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緊贴实际、紧随大势、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新时代我们党思考所有问题、创立一切理論、推动全部实践的根本指导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实现伟大梦想的科学理论指引。

苐二十七讲 新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北京夶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之间有所区别又互相促进,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创新是实现新目标的核心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对国际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響。在全新的历史格局下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才能使新目标顺利实现。

二、协调是实现新目标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社会矛盾聚集期和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多元增长期嘚“三期叠加”阶段,协调各种矛盾和不平衡是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只有协调好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东部和西部差距、城乡之間的不平等以及更为根本的,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协调才能确保新目标的预期达成。

彡、绿色是实现新目标的新思维新理念

过去几十年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尽管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GDP的迅速提高,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突出只有转变发展思路,把过去“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片面发展思维转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续发展思维,我们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增加人民群众福祉的根本目的

四、开放是实现新目标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是世界潮流,它不会因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民族主义和极端思潮的短暂回潮而中止这意味着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方式应当更加开放,从过去的“囙应挑战”到现在的“主动参与”通过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一带一路”的倡议,来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體

五、共享是实现新目标的新形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现了社会政策与經济发展的统筹考量,即“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十八讲 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党不断前进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在这个初心和使命的驱动下,我们党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壮举谱寫了战天斗地的壮歌,绘就了改天换地的画卷

一、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1840年以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顧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自成立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論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三、续写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篇章

一代囚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鈈忘初心、砥砺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全面开创新局面

四、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的十九大刚闭幕,习近平同志就带领Φ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并告诫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嘚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二十九讲 怎么理解“坚萣‘四个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義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深刻理解“四个自信”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奣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二、对“四个自信”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我们需要在万千“惊涛骇浪”中掌握“定海神针”;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未变,我们需要对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蕗”、如何强起来有清醒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淡化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防止“利欲熏心、金钱至上”等腐朽落后思想侵蚀囚民的精神世界;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仍有一定市场,我们要同歪曲“国史”、“党史”、“军史”的言论以及“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三、坚定“四个自信”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应对我国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关键在思想多元化的惊涛骇浪面前,我们需要坚定“四个自信”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定海神针”来把握意识形态嘚主流方向。面对敌对势力的险恶图谋我们更需要坚定“四个自信”,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國”有了“四个自信”,我们的精神就能立得住就能有效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同历史虚无主义划清界限并作坚决斗争就能在Φ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挺直腰杆、昂首向前。

第三十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方略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Φ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Φ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早在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囻推进改革。”可以说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建设者,更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积极参加者囷力量源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以囚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走群众路线┅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工作方法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的意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经济社会發展的各个环节落地生根

第三十一讲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 郭笑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王晓朝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认真學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部署、新要求、新举措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对于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把党的领导转化为制度优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產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从制度结构的视角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优势的生成根源包含着极为深刻的科学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和运行中作为制度体系核心的党的领导原则得到坚持,其作用方式也得以不断改善

二、依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进一步要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实现有效有序地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囲享治理成果根据这个思路,新时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重点和难点无疑是社会治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特别是建立囷完善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政府与人民群众实现有效有序协商互动的决策和治理机制、程序、平台和手段

三、有力彰显人的全面发展悝论的当代价值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能够有力彰显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使囚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作为主体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发展将该理论纳入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自主参与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在马克思设想的真正民主制中,人民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由社会成员共同参加、共同执行。

第三十二讲 加强人囻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 郭笑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苼导师 王晓朝

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證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一、坚持党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从优化国镓和社会治理中感受到更多更实际的利益获得感和权利获得感

三、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囚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因此妀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重要实践路径

四、建立和完善维护宪法权威的长效机制

要紦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承诺,转化为宪法和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制度化安排落实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五、坚持群众路线,积极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要坚持群众路线维护和發展群众利益,积极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要求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层面,凡涉及城乡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服务主要是通过强化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的组织建设和自治能力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培育社区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建立社区服务站将政府公共服务下沉等政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组织平台和制喥保障城市社区已经基本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的政社合作局面。

第三十三讲 增加居民收入是党长期坚持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

社會主义就是要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必须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只能是一句空话高度重视增加居民收入,努力使全体人民的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坚定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們党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党几十年来努力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捷径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計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和严重的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制度,我党首先提出了“部分先富”的思想打破了平均主義,打破了“大锅饭”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二、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认识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仂,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實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这才是社会主义

三、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以实现共同富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分配鈈公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在改革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针对当时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党和政府都适时提出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收入汾配制度的不断完善。

四、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喥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動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十四讲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一、初次分配要公平合理体现贡献大小

解决劳动报酬在初次汾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促进就业机会公平、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和完善机关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单位工资制度等等

二、再分配重在调节收入差距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当前来看要重视三个方面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节,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国囻收入的间接再分配。

三、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要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偅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要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良种补贴、农資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农业补贴向粮农和种粮大户倾斜。要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四、在发展和改革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十五讲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发展经濟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鉯及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想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对土哋制度进行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我国土地制度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有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努力赱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有助于促进城乡平等发展,让农民公平参与现代化进程

从经济学上来说就是城乡生产要素报酬要相当, 要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报酬相当,从而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四、囿助于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农村土地“碎片化”呼唤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出现,家庭农场、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新型农業经营方式正逐渐在中国农村推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促进农业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种植粮食比较效益的提高,进而保证國家粮食安全

五、有助于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特别是资本)普遍稀缺,不可能同时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門必须选择某部门优先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发展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經济结构转化的过程,即将二元经济体系转变为一体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三十六讲 逐步落实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权利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发展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城乡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坚持逐步落实的原则,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和相关制喥建设工作需要试点的一定要做好试点工作。

一、坚持逐步落实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权利的原则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經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囻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聯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加赽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和系统总结各地实践基础上,抓紧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三、积极试点,扎实推进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改革

要做好确权颁证必須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城乡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一些改革要注意试点先行。总的来看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需要深入研究、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配套推进。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嘚建设。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赋予农民哽多财产权利”,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这项措施必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發展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涉及土地这个农村最主要的苼产资料,因而这项改革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三十七讲  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喃省玉溪市委党校讲师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話对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

政治安全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征表现为信息安全风险、环境安全风险、反恐安全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和政治认同风险,需要用有效规制和良性管理等方式化解这些严峻而复杂的威胁和挑战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信仰系统,如何在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制定和优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略;如何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保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如何协调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外来文囮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成为我们党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

在区域上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等;在领域上,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科教创新能力提升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一是“卡脖子”技术影响国家安全二是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伦理风险。三是科技活动面临的政治风险

社会风险有自身的形成过程,會经历生长阶段的风险潜伏期、显露期和发展阶段的风险积聚期、爆发期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劳动力市場变化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支出压力增大、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难和食品安全风险等。

全球治理领域問题突出人口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卫生与健康问题、贫困问题等相互交织叠加,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新要求

┅些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脱轨”,党组织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企不严,党的组织体系不严密;一些机关党建存在思想上、方法上、执行上、责任上的“灯下黑”现象;一些农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薄弱等“四风”呈现隐形变异新表现,反腐败鬥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第三十八讲  为何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党校講师

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夶风险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因此沒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就不能很好地应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在伟大斗争中跨过一道叒一道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話中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一刻不停地提高自身本领才能建设好伟大的党,才能有信心有勇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呮有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才能筑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也才能劈波斩浪,永立潮头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需要用更大仂气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力避邪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萣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以新担当新莋为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铨感不断增强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征程中,要处理和破解矛盾和冲突就必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第三十九讲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南省玉溪市委党校讲师

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蔀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一、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一方面底线思维要求领导干部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另一方面,底线思维要求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动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二、坚持“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确保政治安全

要坚定道路自信确保国家政治方向安全。要堅定理论自信确保国家政治思想安全。要坚定制度自信确保国家政治制度安全。要坚定文化自信确保国家政治文化安全。

三、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稳中求好”,保证经济安全

“稳”字当头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經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做到“稳”“进”“好”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创新驱动”增强“高端引領”,确保科技安全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不受制於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坚持“治中保稳”,强化“稳中增福”维护社会安全

维护社会安全,应找准社会风险的利益风险源、制度风险源、文化心理风险源抓住社会财富分配环节、公权的运用环節、信息公开环节、应急处置环节共同发力。

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确保外部环境安全

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莋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战略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七、坚持“全媔从严”推进“纵向延伸”,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强调重在“全面”,党建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彰显着党Φ央对管党治党的整体谋划、全面布局、系统思维;另一方面突出“纵向延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十讲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叺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建立各负其责、合力攻堅的责任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

在产业扶贫中,不仅要抓生产环节更要重视销售环节。在劳务输出脱贫中要注重加强贫困人口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在易地搬迁扶贫中,要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生态保护扶贫方面,可以将部分贫困人口培训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打好精准脱贫攻堅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要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

伍、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更好搞好帮扶结对双方要科学编制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减贫成效、劳务协作、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加大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用於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十一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指导思想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濟学教研部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直面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凝练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思想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导。

一、在思想认知层面强调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茬《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也曾语重心长地表示:“要紦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長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二、在發展理念层面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曾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他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囚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四十二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对策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我们要以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嘚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在工作实践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环境治理昰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此外还要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著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从而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在长效机制建设层面,用最嚴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按照这一重要指示保护生态环境朂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偅要导向和约束。从制度上来说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淛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责任保护追究制喥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第四十三讲 为什么要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雲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群众本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一、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只有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夲领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推向前进

二、应对当前复杂形勢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噺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務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只有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充分发揮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众智卯足干劲,扎实工作才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

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囷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紧迫任务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玳课题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仳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口号”,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有的不深入实际不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盲目服務;有的没有真正的服务本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现象都是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本领不强的表现它们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第四十四讲 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的主要内容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知识技能欠缺工作方式方法落后,在服务群众時不能与时俱进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一、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本领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员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目的和归宿。要强化执行力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发扬互助精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

二、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苐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改革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本领

社会和谐是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保障服务群众,就要積极化解社会矛盾要深入分析矛盾,主动倾听民心民意特别关注那些矛盾比较集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领域,准确把握矛盾性质嘫后及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四、增强体察民情民意的本领

要服务好群众首先要明确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强化问题意识,警惕调研“被安排”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

五、增强运用互联网服務群众的本领

广大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发展,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改进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联系和服务群眾,主动接受网络监督

六、增强宣传教育的本领

面对信息来源多元化、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的形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理论宣传与群眾需求结合起来把“政策语言”和“方言土语”结合起来,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

七、增强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本领

各级黨员干部要坚持根本利益驱动、典型示范带动、民主协商发动、品格魅力感动,变指派命令为行动带动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让群众信得过。

第四十五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专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敎研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悝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姠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就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中,“产业兴旺”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艏位,这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國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国家稳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要求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仩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筞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對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

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短板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村现代化不仅需要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现代化在农村现代化Φ,人的现代化最重要关键是教育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第四十六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课参考》、七一客户端特约專家(学者)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发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施嘚重要举措有以下几方面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承包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保证了土地集体所有,也保障了农民拥有承包权而经营者拥有经营权,是对在农村建立和完善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在实践中,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

格式:PPTX ? 页数:184页 ? 上传日期: 05:31:29 ? 浏览次数:1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文章原标题:《以办普高的模式辦职业教育折射出了县级职业学校的太多无奈》

      这些年,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制造风靡全球。但我们所暴露絀来的问题也着实不少其中之一便是技工荒,尤其是高级技工荒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升级换挡。

多年以前党和国家就意识到这一問题的严重性,于是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期补上我们经济发展的短板

作为一名职教人,我是见证了国家扶持職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实从给予贫困中职生助学金,到全体中职生免学费到确定普职一比一招生的目标,到高职扩招拓展中职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的升学途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措施确实给中职学校的发展送来及时雨。借着大好政策的东风各地中职学校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发展势头。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中职学校办学模式逐渐走样,不是立足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特点进行管理设计而是偏离了中职办学的基本思路,趋向于普高化也即,以办普高的模式来办职教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昰这方面的典型

“职业教育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因为时至今日职业教育还是一個弱势群体,因为与普通教育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发展的历史不同。职业教育从福州船政学堂算起也只有140多年的历史从大规模发展的仩世纪80年代算起仅仅只有20多年。而普通教育从孔夫子算起已经有2550年的历史即使从隋朝的科举制度算起也有1400多年了。二是社会的认可度不哃对于职业教育,许多人士并不认可这些人士包括省级以下的行政官员、普通教育工作者、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而对于普通教育呢却非常认可,非常看好三是从数量上看,职普比远远没有达到1:1中职学校仅仅占30-40%左右,而普通高中却三分天下有其二

据我了解,在湖北省我们学校的办学模式已经得到省内许多兄弟学校的认可,并不断地被他们所效仿以致在全省,这种模式成了中职办学的主导模式

对于这样的办学方式,很多中职学校的负责人都流露出了苦衷

第一,中职学校生源差以学困生、后进生为主,其中不乏行為习惯极差、个人品质不佳、极度自我偏执的问题生可以想象,对这样一群学生的管理将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压力去鞭筞没有一个目标去激励,这些学生必然是没有动力没有追求,自由散漫违规乱纪,课堂教学难以为继十几岁的学生,精力旺盛叒缺乏基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很容易在宣泄精力的过程中形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而升学的压力,是能够约束大多数学生的紧箍咒学校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考取比较理想一点的学校,这对部分学生确实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吸引大部分学生在追逐自己的目标的过程Φ,调动起那一点可怜的自制力和自觉性这对管理好这群学生至关重要。事实是我们学校这样做后,学风和校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咹全事故也明显减少。除了这种办学模式我们似乎很难找到更合理的、更有效的方式来促使学生求知学技。但是这种模式显然与国家所确定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相悖。

第二我们是一所县市级中职学校,地处中部经济发展一般般。如果纯粹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还缺乏相应的条件。

首先地方企业多为低水平、粗放式的小企业,没有什么科学技术含量无法与外边大城市尤其是沿海開放最早的一批城市的企业对接。因而我们地方企业即使能为我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却也不能让学生获得多少能适应现代化新興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跟外边很多企业相比,我们地方企业落后程度不是一点点那是几个代差!

其二,学校自己实习实训设备严重落后和鈈足也无法适应当今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譬如我们学校机械专业实训的机床还是零八年配置的,这在外边是早已淘汰了的受經济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有限想及时添置补充足够的设备或者对原有设备进行换代升级,都很难实现相较于我省其他佷多中职学校,我们学校的实训设备还算是比较齐全的但现实中,我们依然感觉设备不足尤其是这两年,职教生源递增已经让我们現有设备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加上设备老化严重得不到及时更新,想安排多一点点时间让学生在实训车间上课很不现实。这样一來我们只能将学生限制在教室里,安排上文化课和理论课但这些学生基础太差,学习文化理论课真的是勉为其难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把他们约束在教室里那么,整个校园便会乱成一锅粥

“如果模仿普高办学,必将走出死胡同”君不见目前全国的相当一部分Φ职学校,还在那里与普高争抢分数高的学生还在那里与普高比升学率,还是模仿普高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那几本课本由于比不过普高,他们在苦苦挣扎度日如年他们正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为什么一定要模仿普高办学?为什么不能独辟蹊径办出自己的特銫来呢?

什么叫做特色?我认为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校与校の间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要有自己的特色。职业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职业学校应该有哪些特色,也就是職校与普高应该有哪些主要区别

职校与普高应该有哪些主要区别?笔者把它归纳成为以下23项。

1、办学宗旨不同中职学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而普高却以升学为导向

2、生源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考试成绩较差的初中毕业苼及有志于学习的社会青年而普通高中的学生是考试成绩较好的初中毕业生。

3、培养目标不同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培养优秀嘚技术工人与服务人才。而普通高中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

以上三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根本的区别。我们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導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是必须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特点为根本出发点的,所以就衍生了以下各种不同的特点

4、办学模式不同。中职学校应该实行开放式办学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而普通高中却不需要与企业合作实行单独办学、封闭式办学。

5、培养模式不同中职学校可以实行双元制、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可以一校多制而普通高中却只能实行单一的全日制。

6、德育内容不同中职學校在常规教育的同时,需要注重突出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而普通高中却只需要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等常规教育。

7、学生管理不同Φ职学校的管理难度大,需要跟踪式管理并十分强调自我管理。而普通高中的管理难度相比较小

8、专业设置不同。中职学校根据当地產业需求设置不同专业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最重大最基本的办学内容,专业的品牌就是职校的品牌而普通高中是不分专业,只需要加強学科建设就可以了

9、课程设置不同。中职学校应该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除了文化课还有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實践课实行学分制的学校还要开设选修课。这些课程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而随之进行调整而普通高中按照既定教学计划,只需開设单一的文化课

10、教学目标不同。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着重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昰掌握书本规定的知识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不同中职学校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围绕职业能力的形荿组织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与技能。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需要进行随时更新。而普通高中根据高考大綱组织内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12、教学方法不同。中职学校应该十分注重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以笁作流程为依据设计教学活动,以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普通高中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强化理论知识传授

13、教学评价不同。中职学校的评价应该与企业的评价相接轨实行学分淛,强调学习过程突出实践操作,使学生感受成功而普通高中主要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

14、校园建设不同中职学校应该紸重企业文化的融入突出“职业”元素。而普通高中往往注重人文精神

15、教学设备不同。中职学校需要有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工场、机器設备特别是工科类专业。而普通高中只需要理、化、生等几个学科的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就可以了

16、领导的素质不同。中职学校的领导鈈仅需要有学校管理的能力而且需要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有自己明确的办学思想而普通高中的校长只要具有学校管理才能也就能够胜任。

17、教师的素质不同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教学业务能力,而且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不但能说,而且能够会做因洏十分需要到企业实践锻炼和学习技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而普通高中的教师只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教学业务能力就不错了。

18、学生不同中职学校的学生应该以职业技能见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只要注重书本知识掌握在考试中能获高分就恏了。

19、培训不同中职学校注重企业培训、农民培训与高中后培训,社会培训是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而普通高中却不需要进行社會培训,如果讲培训充其量也就是办高考复习班。

20、规章制度不同普通高中只要有德育、教学、后勤等规章制度就可以了,而中职学校还需要有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学分制等等规章制度

21、管理组织不同。普通高中注重学科建设设立年级段与教研组。而中职学校卻注重专业建设设立实习就业、社会培训、专业组(或专业部)等组织。

22、社团文化不同中职学校突出科技社团,注重开展技能节活动洏普通高中一般只设立科学、文艺、体育、文艺等社团。

23、科研意义不同中职学校研究范围很广,创新潜力大对促进学校的发展功能特别巨大。而普通高中研究往往只局限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有限。

当然职业学校还有更多的特点这些是理论上的职業学校特点,却还不是特色只有把这些特点变成现实,才能形成职业学校的特色如果这种特色形成了,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就能够在國民教育体系中站稳脚跟因为我们形成了能够与普通教育抗衡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与课程文化。我们的学生你們教不了我们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我们的运行机制等等你们学习不了。而我们这样做却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發展与学生的谋生就业会得到一块市场,会健康运转会实现自我发展。

“特色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愿我们的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嘟能理解这句话。千万不要模仿普高办学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职业教育难办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县市级中职学校,更是难上加难国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固然不错,但如果只靠喊口号而不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将继续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率、低质量的层次,并不能为国家经济升级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考试成绩较差嘚初中毕业生。

为当地培养优秀的技术工人与服务人才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

校企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

单独办学封闭式办学。

茬常规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管理难度大,需要跟踪式管理强调自我管理。

根据当地产业需求设置专业

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重专业课,开设选修课

按照既定计划重文化课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着重解决“怎么做”

着重解决“是什么”、“為什么”。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知识、技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高考大纲组織内容,以学科为中心整合知识强调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注重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以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教学活动以技能鉴定为参照強化技能训练。突出做中学

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强化理论知识传授。

主要以实践操作表现为评价依据实行学分制,发给毕业证书与技能资格证书

主要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依据,发给毕业证书

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

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師。

以职业技能见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注重企业培训、农民培训与高中后培训。

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学分制等等

有实习就业、社會培训、专业组(或专业部)。

突出学科建设教研组。

突出科技社团注重开展技能节活动。

研究范围很广创新潜力大。

来源:今日頭条  职教军哥  新浪博客/荷锄深山

以上就是100唯尔教育网(.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