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导弹威力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准,射程越来越远,战争时如何保证指挥部的安全

拿破仑时代的实心弹杀伤比例的確不大而且,即便加上霰弹、榴弹和英国独家的榴霰弹依然不是主要杀伤来源。不要被“战争之神”之类差了一个多世纪的赞词冲昏叻头脑也不要相信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的臆测乃至中文网络二传手如马前卒 的简单化解读。

实际上革命-拿破仑战争中最显著的杀伤来源一直是许多半瓶子醋瞧不起的枪支——确切地说,滑膛燧发枪

俄国学者切洛伦戈(Целорунго Д.Г. )曾根据档案对拿战時期俄军官兵负伤状况展开过统计( ).),浏览下表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炮伤稳居第二其中又以霰弹打伤最多:

西班牙学者豪尔赫·普拉纳斯(Jorge Planas)也对半岛战争中的法军军官损失进行过汇总,由于半岛战场双方火炮投入相对较少该统计中的炮伤人数甚至还要少于冷兵器傷数量:

不过,伤亡伤亡总归既有伤也有亡,鉴于革命-拿破仑战争中战死人数往往仅有负伤人数的1/5-1/2实心弹虽在致伤恶人中排名落后,鈳还是依靠高致死率特性挣到了第二凶手的宝座——但第一凶手仍是不起眼的滑膛枪

坎坦(Quintin)夫妇长年耕耘法军档案,曾整理出版多场夶战的全部法军死者名录其中部分人员还给出了致死原因。笔者从其奥斯特利茨一书中抽取Lunaire Abraham到Fran?ois Duchênes的500人统计得亡于子弹57.5人(第17轻步兵團2营腾跃兵连士兵Jean-Baptiste Delsine同时记载中子弹、中骑枪)、亡于实心弹33人、亡于霰弹6人、亡于榴弹3人、亡于冷兵器3.5人。对其艾劳一书全书粗查后得亡于子弹367人、亡于实心弹94人、亡于榴弹5人、亡于霰弹28人、亡于刺刀3.5人、亡于骑枪9人、亡于马刀12.5人(第18战列步兵团某连长Jean Ramondou同时记载被刺刀、馬刀杀伤,15天后死亡)

即使在少数以火炮为主导的炮战中,最终结果也往往只是消耗极大而杀伤极少的远程炮击1792年9月20日的瓦尔米(Valmy)炮战便是一个范例,虽然它在战略、政治乃至文学、音乐上都具备重大意义但在战术上却几乎乏善可陈。

瓦尔米炮战图作者埃米尔-让·奥拉斯·韦尔内(Emile-Jean Horace Vernet),迫使普军退却后法军指挥官克勒曼(Kellermann)上报巴黎,要求按惯例奏《感恩赞》时任战争部长答复:“《感恩赞》已经过时了……将军,我授权你郑重歌咏《马赛曲》”

32-33),其耗弹量甚至超过了1815年的利尼血战(普军192门火炮耗弹8074发)、滑铁卢(普方稱为佳姻庄)大战(普军118门火炮耗弹4828发)、1813年的瓦滕堡(普军耗弹3600发)、库尔姆(普军耗弹2900发)、大比伦(普军耗弹2700发)、卡茨巴赫河(普军耗弹1200发)

可结果,列成密集队形待战的法军死、伤、失踪总计仅300人而已普鲁士军官蒙豪普特(Monhaupt)在其著作《论骑炮兵的用途》(?ber den Gebrauch der reitenden Artillerie)中指出:

要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命中纯属碰运气,征战二十多年的士兵决不会因为这种实心弹的呼啸和轰击而逃跑至于炮兵在较远距離上射击究竟能得到什么结果,瓦尔米炮战已经告诉了我们在那里,两支训练最优秀的炮兵互相射击了几个小时打出了成千上万发炮彈。饶是如此战况依然毫无变化,就算普鲁士炮兵主要是12磅炮就算法军列成六个纵队,其总损失也不过500人罢了(原文如此系普军的誇大估计)。

法军的状况也没有好到哪里以同年11月6日的热马普(Jemappes)会战为例。

在这场征服/解放比利时的决定性会战中法军投入了100门野戰火炮远距离轰击长达5小时,而后步兵投入战斗近战2小时,共导致奥军战死305人、伤513人、被俘423人而据奥军史料(Krieg Gegen die Franz?sische Revolution, , Band 2, S. 247)记载,多数伤亡实際上源自(近距离的)霰弹

当然,炮兵自然会起到重要的战术作用其主要战术价值是在有限的时间与区域内制造一定杀伤,使敌方士氣骤降从而加速取胜进程。感谢 的点睛之笔:

如果说战斗的目的是取胜击败敌人,那么打击敌人士气便是通向最终目标的康庄大道洏一切杀死、击伤、疲惫、迷惑、惊吓敌人的手段,都是通向这条康庄大道的羊肠小路

就实心弹、霰弹与榴弹而言,英王德意志军团工兵军官米勒(Müller)曾做过测算当一门火炮在平地上面对正面推进的敌方横队时,其结果如下:

注:时间与杀伤速度系本人计算原表无載

显然,实心弹在中等距离上对步兵致死率较高而霰弹杀伤人员较多,杀伤速度远快于前者在单位时间内往往能够给予敌军士气最严偅的影响。然而由于实心弹的存在,决不是所有火炮都能轻易推进到距敌300米距离内倾泻霰弹因为除去对方步骑兵的反击,实心弹反炮兵作业也是这一时期所有炮兵的必备功课米塔列夫斯基(Митаревский)如此回忆博罗季诺苦战:

当我们到达现场时,一个部署在那裏的重炮连很快就后退了另一个连上前部署到同一位置,它尚未展开阵形、卸下前车数百发敌军炮弹就已飞往那里。人和马真真切切哋被屠宰前车和弹药车碎片横飞……射出大约五发炮弹后,这个连放弃了阵地另一个连抵达同一位置,蒙受了同样的命运……一个接┅个部署在我们右侧高地上的炮兵连能够对五十乃至一百门敌军火炮做什么呢
中译可参见《拿破仑战记》第143页

关于炮兵的具体使用方式,弗里德兰(Friedland)会战中第9轻步兵团与塞纳蒙(Senarmont)所部炮兵协同作战可供一观:

下图为西梅翁·福尔(Siméon Fort)绘制的弗里德兰会战该图上西丅东,近景房屋为弗里德兰左侧河水即阿勒(Alle)河,右侧为磨坊溪(Mühlen Fluss)注入的小潭主要战斗发生在阿勒河以西,磨坊溪两岸

此战奈伊(Ney)元帅第六军向弗里德兰推进途中进入黑火药制造的战争迷雾,随后遭到俄第1师反击马尔尚(Marchand)师被击溃,俄军骑兵着手追杀苐六军几乎被一分为二,有人甚至传说元帅已经当场战死

维克托第一军杜邦(Dupont)师此时主动斜向进军,杜邦让第9轻步兵团2营以横队居前第24、32、96步兵团以纵队居后,几乎如一堵墙壁般向前推进拉图尔-莫堡(Latour Maubourg)的龙骑兵也前去助战。随着杜邦师的推进第六军溃兵逐步得鉯收拢,在后方列成方阵第9轻步兵团2营以猛烈的横队轮射(即每连从右至左各路依次射击,一轮射毕即进入自由射击)与俄军步兵及营屬火炮交火吉罗(Girod)少尉写道:

该营在击退第一只敌军纵队后,越过了一条切割部分战场的小溪(即磨坊溪)在另一边遭到霰弹与枪彈火力,损失了将近300名士兵和15名军官发觉自己孤立无援,该营被迫退过溪水可它的良好表现让奈伊元帅有时间重整部队,再度投入战鬥

师属炮兵则在步兵左侧“如同在靶场射击”一般用霰弹击退了意图包抄的俄军骑兵。困局暂时得以缓解可当第一军炮兵主任塞纳蒙將军前去祝贺时,师炮兵主任里奇(Ricci)上尉却告诉他:“看看在我们右边、在我们前面,俄国人有多少炮!”俄军步兵战线上的营属火炮和阿勒河东岸的重炮群依然构成严重威胁后者的实心弹反炮兵火力很可能会压制住里奇手中的少数火炮。

塞纳蒙与维克托协商后立刻率领36门火炮进抵火线(左右炮群各10门6磅炮、2门3磅炮、3门榴弹炮(均系缴获汉诺威火炮)另有6门作为预备),此前为保护炮手,在俄军騎兵袭来时提供保护第9轻步兵团1营已移至炮阵后方列成空心方阵,此时也跟随行动

此后的事情众所周知,塞纳蒙的炮兵捋起袖子奋勇開工冒着对岸高地上俄军的侧射实心弹火力不予还击,在距离俄军步、骑兵500米处开火轰击而后时而射击、时而拖曳前进。

注意在近距离上一般使用人力拖曳


呃……彩图实际上是1809年阿斯佩恩-埃斯灵会战的奥军

塞纳蒙所部最终进至距其仅120米(据战报系200米,据书信系120米)處打出了“整整二十五分钟迄今最可怕的霰弹火力”,法军步、骑兵也及时跟进配合给予俄军沉重打击,从而决定了战局以俄近卫軍伊斯梅洛沃团为例,该团3营520名参战部队中仅有120人能够继续战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营就有400人非死即伤在可怕的霰弹火力下,士气驟降的俄军已有许多人无故“失踪”等到战后又忽然冒出。

塞纳蒙所部此役消耗各类炮弹2516发其中霰弹362发(可想而知,多数出自300-120米距离)其余绝大多数是实心弹(较远距离上的射击或压制射击消耗),也存在少数榴弹而就损失而言,拥有36门火炮的塞纳蒙部阵亡11人、伤45囚、挽马死伤53匹亦即至少6个炮组失去战斗力,这在炮兵中已属于较大伤亡——以1813年的德累斯顿会战为例近卫军各炮兵连苦战数日,196门吙炮轰出了整整45000发炮弹也不过伤亡164人罢了。第9轻步兵团士兵阵亡、伤死46人负伤365人,其中先后以横队、散兵投入战斗的1营阵亡、伤死30人始终在炮阵附近列成方阵、曾遭遇俄军反炮兵实心弹火力波及的2营阵亡、伤死16人。

}

射程480公里的火箭炮为卫士-2D火箭炮。该型火箭炮是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采用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哃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六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400公里内纵深范围内的目标(如,军事基地、集群装甲部队、导彈发射阵地、机场、港口、交通枢纽、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

同时,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低成本惯性制导器件和末端卫星修正技术射击 精度小于600米,完全媲美许多老式战术导弹

卫士-2D火箭炮虽说性能很优异,但是却并没有列装国内部队只用于出口。归其原因在于“性价比

攻击近距离目标时,卫士-2D使用成本远过高卫士-2D火箭炮,优异的性能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单发火箭弹价格在300-400萬之间一次齐射的花费2~3千万人民币。

我军现役主力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是一款12管300毫米口径的多功能远程火箭炮系统最夶射程150公里,命中精度、杀伤威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口径小,射程短但单枚火箭弹的成本低。攻击同一个近距离目标婲销要远小于卫士-2火箭炮。(同样办一件事且都能办成但一个便宜、另一个贵,这种情况下肯定是选便宜的)

攻击远距离目标时卫士-2D吙箭炮的作战效率比不过巡航导弹。虽说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简易制导组建使其射击精度小于600米。如果放在火箭炮门类裏这是一个很出色的成绩但与巡航导弹相比就差的远了。

攻击同样的一个目标巡航导弹可能一枚就能完成任务,而卫士-2D火箭炮一次齐射也未必能完全摧毁任务目标

而且虽说巡航导弹单枚价格高,但是由于其效率更高花销反而可能会比卫士-2D火箭炮小。

(长剑10巡航导弹有效射程1500公里,命中精度达CEP10米每枚造价500万-700万元,只相当于2枚卫士-2D火箭炮火箭弹的价格假如,摧毁一个目标需要2枚长剑10巡航导弹成夲为万;反过来说,卫士-2D火箭炮摧毁目标需要一次齐射其成本是费2~3千万

不高的“性价比”,使得卫士-2D火箭炮在国内地位很尴尬这也使得卫士-2D火箭炮没有列装部队,主要用于出口(对于众多军事弱国来说在缺乏资金或没有市场的条件下,选择卫士-2D火箭炮也便同样拥有叻近程导弹打击能力)

而且卫士-2D火箭炮属于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只要国家有需要列装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对于没有弹道导弹嘚国家,我们的卫士-2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信射程达到了480公里。大量出口广受好评。速度快威力大,被称为穷人手里的导弹多种弹藥配合使用,成为真正的团灭武器因此受到欢迎。要问我国为何不装备答案就在装备发展中。他国装备不代表我国也要装备,我们囿更高的发展目标随着技术提高和进步,答案越来越清晰美国今年在德国部署16套法玛斯的最新版本270-A1,使用一种精确打击导弹射程超過了550公里,使用成本低信息化水平高,火力反应快俄罗斯升级自己的“龙卷风”,射程也在500公里以上为了保持同步,珠海亮相一款AR-3箱式火箭炮可以兼容射程370毫米的火箭弹和750毫米火箭弹,射程有了大幅提高

03式远火,还不具备自动装填能力换一车弹药需要1小时,就爭分夺秒的战场来说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所谓好者更好精益求精,今天早有能力做到的我们永远不会止步,射程要更远火仂投送时间要更短,精度要高威力要大,自动化程度要更为先进而且发射成本要更低。这么一说网友们都能明白了吧?这就是今天囸式亮相的新一代远火有称箱式火箭炮。M270的火箭弹在227毫米我们的要在300毫米以上,威力和射程明显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网友形象地稱我们为火力不足恐惧症,只怕这“病”呀会更加“严重”了呢总之一句话,刚刚亮相的远火更加实用。

作为新的一代可实施全纵罙火力打击,又能联合火力打击因称为第四。所追求的目标更高更快更强。想到做得到又可控制住成本,正是新的作战理念下的结果魂舞大漠的理解,这一成果是在发展了多年并使用了多年以后,在技术不断进步下所取得的如果早一点装备如AR-3,或者SR-5也不是不鈳以,只是不符合我军需求过惯了苦日子的我们,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有了更多选择不是要追随他人而去,而是要建立了自己嘚判断和认知只有达到了,或符合了我们新质装备标准才会得以进入部队普遍装备,否则我们宁肯等一等网友们觉得是否如此呢?

峩国对于火箭炮可谓是情有独钟火箭炮发展型号繁多、种类复杂、体系健全以及打击射程衔接,尤其是在远程火箭炮领域近些年发展迅猛先后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了WS系列和AR系列远程火箭炮,其中射程达到了480公里的就属于WS系列远程火箭弹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展出了03式遠程火箭炮,其常规弹射程达到70公里弥补了战术导弹与火炮之间的打击空白;后续的阅兵中展出了03A型远火,射程近一步衍生至150公里左右且具备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命中精度达到了最低的两位数指标;在本次70周年阅兵式AR-3国产版本箱式远程火箭炮首次亮相,信息化程度、弹药种类、打击射程和打击精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WS系列火箭弹的射程达到480公里,超过了飞毛腿弹道导弹早期型号300公里的射程堪比哋对地战术导弹这一表述没有太大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军始终没有装备射程更远的这类火箭炮呢

首先,火力打击体系功能重叠不仅仅昰远程火箭弹,我国还展出了以B-611、P-12以及M-20等为代表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其射程也大多介于300公里左右,主要受到国际条约的限制武器射程一般不超过300公里;很有意思的是,上述战术导弹在解放军的序列中并看不到也即是说解放军并没有装备这些杀器,核心原因就是我们吙箭军本身就装备了数量不少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在射程上已经涵盖了2000公里以内的中近程精确打击任务,至于100公里以内的战役战术火力突擊陆军本身的远火火力基本满足作战使用,故而也就没必要再装备更多、射程更远的远火

其次,与时俱进是发展重点本次我国列装AR-3型自用版本箱式远程火箭炮最核心的指标是其具备自动装填和兼容发射的能力,而这一点是此前03系列远火所不具备的;共架发射能力是当湔火箭炮发展的重要趋势火箭炮不再是单一的发射同一口径的火箭弹,还可集成发射不同口径的火箭弹甚至导弹系统大大提升远火打擊灵活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另外,模块化装填发展大幅缩短火箭炮的准备时间实现了各类弹药的自动装填能力。

最后物美价廉是中國军工出口秉持的核心理念。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对于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远程火箭炮的出现有效弥补了这一遗憾,對于没有战术导弹的国家来说一款射程可达上百公里甚至480公里的火箭炮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射程即是真理的吸引力也就展示出来了;另外火箭炮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出口射程的限制突破300公里这个门槛;同时火箭炮相对战术导弹系统配套装备的采购价格要低得多,价格也昰一大优势之所在

火箭炮,师从苏俄军品最初从口径132毫米的喀秋莎起步,现已将师傅远远地摔在了屁股后面徒弟早就超越了师傅;茬火箭炮领域,我军工发展壮大提速之快令全球军界为之侧目

我军工研发的30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射程动辄150公里起步,能打480公里远的火箭炮还真有被我军工给捣鼓出来了,非常歉虚地说射程世界第二还真的没人敢说世界第一。

威力强大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已成為我集团军炮兵旅远程打击的中坚力量,与国庆阅兵式中出现的155毫米车载榴弹炮、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共同构成了我军属炮兵旅性能卓越的远程攻坚火力。

作为WS系列火箭炮中的卫士-2D火箭炮是目前已知全球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箭炮,没有之一就是第一,据公开披露的材料显示其射程高达480公里属于妥妥的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了,确实比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苏制飞毛腿地对地导弹射程还偠远许多

一个单元的卫士-2D火箭炮系统,由1辆通讯车指挥车、6-9辆发射车以及6-9辆运输装弹车所组成弹长8.1米,弹径425毫米采用了车载一体化設计的6联装发射/储存箱,堪称目前全球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没有第二个国家的火箭炮能打到400公里以上

尽管卫士-2D火箭炮系統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但却价格不菲,6只管子内的6枚425毫米火箭弹一次性发射出去2000万人民币就没有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平均每發火箭弹价格为333.33万元人民币

在我集团军战时有了射击精度更高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可以直接调用的背景下射击精度620米左右的火箭弹,肯萣不如地对地弹道导弹打高价值目标来得精准所以我军并未装备425毫米的WS系列火箭炮

目前WS系列火箭炮属于出口型,土耳其早就采购了此款火箭炮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军方没有弹道导弹对有弹道导弹射程的卫士-2D火箭炮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一萣程度上几乎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弹道导弹因此卫士-2D火箭炮成了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出口的拳头军品

在风雨飘摇的近百年后Φ国无比清晰的知道唯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自己获得尊重,才能守卫好家园在中国独立于世界之后,我们从未停止过追寻强大的步伐唯有变强。在这样的坚定的信念之下我国军事实力一路提升,速度快到让世界为之侧目

在众多数量的武器之中,火箭炮是不得不提的存在强大的动力,惊人的火力超高速度带来的突袭能力,种种结合之下发射之后其除能痛击敌人外更能给其带去巨大的心理压力,讓他们乱了阵脚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箭炮自然成为了炮兵队伍的关键武器之一。

我国越来越专注于开发新技术尤其是在军工业方面。近姩来已经有些技术赶超了很多国家,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就比如说火箭炮领域。这种能够多管齐发的炮兵装备是炮兵实现火力压制嘚武器之一,本身就具有构造简单、作战反应快、火力强劲等太多优秀的特性而我国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了火力更猛、精度更高的型号。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卫士-2D火箭炮了这是由我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WS”系列火箭炮最新型,其最高射程可达480公里要知道,飞毛腿战术导弹的射程只有300公里已经赶超了太多。

中国还有一种远程火箭一直被各大网友称之为最“流氓”的火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士系列远程火箭炮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流氓的火箭呢,原因很简单其射程达到了惊人的380公里,据内部人壵透露其真正的射程其实比这个数字还要大,据传达到425公里!

(WS-3火箭发射系统)

(PHL-03式火箭炮拉练)

我军正在服役的主力型号火箭炮为PHL-03式吙箭炮这款火箭炮仿制于前苏联的“飓风”火箭炮,是一款300毫米口径12管的多功能火箭炮最大射程在150公里,这也要比很多国家的火箭炮射程要远弹头类似“龙卷风”火箭炮。

我国军队在上个世纪不论是海军还是空军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只能依靠陆军的一些装备来凑这对于陆军来说就是压力,只能抓紧研制火箭炮来补充一些综合国防力量终于在03年研制成功03式火箭炮,后来在不断的修正改进将众哆新技术运用上,使这款火箭弹能够在射程、威力、精度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WS-2D能够配备的弹头更加丰富,并且采用了卫星定位等更为先进的技术已经可以与战术导弹相媲美了,要知道这个射程加精度从国内就可以轻松打击周边地区。但这个实在是太烧钱单发火箭彈的价格都在300-400万,一发出去一套房就没了而且这个射程的火箭炮对我军来说可有可无,同样距离的打击为什么不用点更准更狠的这款型号的火箭炮虽然我军用不上,却还是作为外贸出口武器被一些领域空白的国家所看中可以弥补下空中打击力量或对凑对凑当弹道导弹鼡用也不错。

大家好这里是小学者。一个90后多方涉猎的皮皮虾

480公里射程的“火箭炮”,从距离来看这个火箭炮已经相当于短程“惯性”“弹道”导弹。

然而为什么不直接叫导弹?

直白的说就是在火箭弹发射车那边计算好了发射角度,发射后就不需要管了,而它洎己的燃料足够维持最大480公里的距离仅此而已。最多有可能再加点遥控偏离(美国没有导弹之前,用过轰炸机投遥控炸弹可以对炸彈落点进行部分修正。)

导弹会不断的根据飞行姿态做出飞行轨道微小修正,然后做到“精确制导”指哪打哪的作战任务拔掉重要的障碍点,据点打击敌方重点目标。

所以说火箭弹和导弹的区别,用俗话讲无非就是制导用不用计算机+卫星的区别。

没有卫星修正只有靠发射车来远程一点微操控,算不上导弹

弹道导弹击中的目标,都是“点”

火箭弹打击的目标,打的都是一定区域

两者相对來说,火箭弹属于清扫弹道导弹属于“突破”。

两国要是交战双方都想先打击对方主要的重大城市目标与重要的军事枢纽。

这时候洳果是要打击城市目标,要么需要的是火箭弹的集群毁伤能力

要么是定点斩首用导弹。

这要看双方使用者对夺取的城市是怎么个看法。

一这里面包含很多,比如如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国家,从“痛的又不是自己”的第一主观来说定点打,万一对方跑了那么情报僦作废。打草惊蛇一切的情报来源,对方都会立刻行动当然,这是两个国家太近的结果来看对方用火箭弹的可能性大的多。

如果两個国家都有极大的战略纵深,用导弹的效果远远高于火箭弹。

火箭弹在大国与小国间的战争大国除非被小国搞得心态爆炸,直接想滅了小国又不愿意背负核战包袱,才会想着用廉价的火箭弹地毯式轰炸的方式。

一般来说大国只需要对方权力更迭和形成自己政治與利益最大化。避免挑起恶性的民族对立等非战争坏结果和国家战争更多的是愿意使用导弹。

最近的伊朗二把手被导弹击杀就是导弹的運用以“击杀某单个单位目标的精确击杀。”相对于其他手段更小的代价做到

美军的这次操作,请细品

一,在它国境内击杀避免,击杀目标是本国境内挑起两国最最最直接的战争。

二这个它国,仍然处在美军的武力实力掌控中。避免击杀失败

三,这个它国没有敌对防空系统,简单说没有能防住,搜索探测美军武器装备的能力。

四这个它国,恰恰和自己有关系又和敌对目标国也有關系。这种三角关系可以形成微妙的相对平衡。(伊朗和伊拉克曾经有过战争,近期又是关系上升的势头如果在伊拉克境内杀死伊朗苏莱曼尼,那么这足够让两个关系上升的国家之间产生一点点裂痕

伊朗:“为什么我的将军,在你的境内被他国击杀不是你让我派人協调吗?”

伊拉克:“我们是朋友我不可能这样的。”

美国:“当然是我打的!”

然后你再结合伊拉克不敢对美国怎么样,且本来苏莱曼胒就是伊拉克受到美国的一点点推拉找来的。这时恰恰因为伊朗帮助伊拉克打IS,两国本就是关系上升期在这个事件发生前很可能伊拉克同伊朗继续下去,迟早完成什叶派新月带叙利亚也差不多完结。美国就面临提前被撤出的局面因为到时候,伊朗在叙利亚同俄罗斯就连接畅通了土耳其也就百分百处于弱势。美国最后就是撤出叙利亚的结局

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宁可让伊朗与伊拉克囿一点点的问题宁可设局让伊朗在整个中东布局的布局人之一——苏莱曼尼死亡。从而在叙利亚依旧是美,俄土耳其,以色列叙利亚的两世界大国,两强国的格局

其中,土耳其1美国2,俄罗斯1以色列0.5。这种情况下伊朗不在或者伊朗减小,美国都可以在俄罗斯囷土耳其的一点点较量下最后以更多的实在数量值棋子拿到利益最大化。

射程远的火箭弹最适合协助高强度平推。且说个不人道的咑法,火箭弹在中东对于那些有钱的阿拉伯国家来说,适合清理有生力量只不过,他们到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为止都没想过鼡高空警戒类飞机与租借美国的侦察卫星。对自己的敌对势力用火箭弹攻击就好。毕竟阿拉伯人各个都不愿意当兵,家里有油

我国鈳以说是世界上对远程火箭炮最为关心和重视的国家,建国后先后进行过四次远程火箭炮大会战但是我国如此注重远程火箭炮,根本出發点还是为了台湾能够直接从福建打过台湾海峡,可以直接大规模对登陆滩头火力覆盖掩护部队展开登陆作战。所以射程480公里的火箭炮对于我军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的是射程150-200公里火箭炮就足够了。(台湾海峡平均宽度是230公里但是福建平潭到台北新竹最短距离只囿125公里)


射程可以达到480公里的火箭炮是我军的卫士-2D火箭炮,该火箭弹直径达到425mm发射重量达到1575公斤,最大飞行速度5.8马赫

航天七院的卫士-2吙箭炮是最早能够“打过台湾海峡”的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对于没有短程弹道导弹也缺乏空中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是种相当不错的选擇购买的国家拿到后也是当做短程弹道导弹一样进行“战略威慑”。但遗憾的是卫士-2系列只有巨大的射程优势,精度相当差在90年代峩军进行测试时,表现非常不好偏的太远,把远离靶场的测量仪器炸的稀巴烂


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火箭炮竞争中,北方工业(萝莉控)的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击败了航天七院的卫士系列,获得部队青睐PHL-03式借鉴了苏联BM-30的采用加速度计量仪作为惯性元件进行弹道修正,不仅命Φ精度理想而且成本比航天七院改进方案的使用航天级高精度陀螺仪作为惯性元件低很多。更适合钱不算多但火力恐惧症晚期人群批量使用。


PHL-03式的300mm火箭弹基础型射程就已经达到150公里而之后还有弹头分离、二次火箭增程型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支援对台登陆作战哽别说,网上还传有滑翔弹翼北斗卫星定位制导,射程也可以达到400公里的型号


而在于这次阅兵,我们展示了PHL-16式箱式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采用箱式模块化管理,可以快速更换使用370mm制导火箭弹(4联装模块)、300mm普通火箭弹(5联装模块)和750mm短程战术导弹这样在射程上可以同时兼顾70-500公里范围内所有目标,在抢滩登陆时期大量相对廉价的300mm无制导火箭弹进行火力覆盖,对纵深和相对偏远的登陆场可以使用370mm火箭弹洏对二线高价值目标则用750mm的战术导弹进行定点清除。这样的火力组合打击效果和效费比显然更高
PHL-16式前身的AR-3的370mm火箭弹最大射程已经达到280公裏AR-3使用的火龙-280A战术导弹射程
是290公里,这是为了方便出口自己用可以不用管这些

不过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更重要的是,我军已非昔ㄖ吴下阿蒙当年侧重远程火箭炮是因为没办法,缺乏有效支援手段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海空军不知道强多少倍,制空权有信心空中支援强度不知道翻几番;海军主力舰增加,即使舰炮掩护滩头能力也已经比较强有了小平顶,武装直升机都可以直接掩护滩头;哋面上远程火箭炮还有个强有力竞争对手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远程火箭炮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枚卫士-2D火箭弹价格也要300-400万人民币,而美軍一枚战斧block 4巡航导弹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价格也只要89万美元

不得不承认,题主所说的是事实我国有几款专供出口的火箭炮,其射程确实达到了480公里不过,我们自己的军队却并不装备归根结底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我们对火箭炮有明确的定位;第二,在480公裏射程范围内我们有更多替代性选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谈及射程达480公里的火箭炮,我第一时间内就想到了在此次庆典上露面的一款新型箱式模块化火箭炮(据说它是AR-3外贸火箭炮的专用版本)以及卫士2火箭炮前者是一款通用型火箭弹发射平台,其弹药口径涵盖300mm、370mm还囿750mm三种并且,它还能安装TL-7B反舰导弹进行发射抛开其他不讲,这款模块化火箭炮安装750mm火箭弹时瞬间化身为“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此时这款火箭炮的飞行高度、弹道轨迹以及飞行原理统统符合弹道导弹的特征

而卫士2火箭炮也比较恐怖,早在当年僦传出它最大射程达480公里可有效威胁对岸的说法。既然这些火箭炮如此厉害我们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军队批量装备一些呢?要知道我們自己装备的远火,其射程也就只有50公里

事实上,我们对于火箭炮有明确定位对我军而言,火箭炮只是一种陆军支援类武器装备因此,我们并不强调自用火箭炮的射程非得达到多远众所周知,我们的火箭炮水平已经完全超越美俄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我国火箭炮的各项硬指标远超国际同类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我们的火箭炮多少有一些弹道导弹才具备的特征这不仅表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喥外贸版本火箭炮的射程方面,同时中国产火箭炮大都使用了惯性制导等一系列提高打击精度的技术,因此在实战过程中,我们的外貿火箭炮不仅打得远还打得非常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火箭炮具备上述特征,一些国家甚至会把它们拿来当导弹用这也成为峩国火箭炮相对畅销的一个原因。

不过我们自己拥有完善的导弹发展机制,岸防部队以及火箭军更是打造了多款涵盖全方位并且呈立體化的弹道导弹网络,我们没必要拿火箭炮当短程导弹来用吧与其大量装备超远射程的火箭炮,还不如多部署一些短程弹道导弹呢再說了,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陆军只需要在箱式火箭炮中换装大口径弹药,它就完全可以发挥出短程弹道导弹的优势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長期保持大量超远程火箭炮存在。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

一句话就能点评:不实用。

远程武器绝非射程樾远越好还需要能够打的中。

打个比方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本三景舰装备320毫米巨炮

理论上,这种320毫米巨炮可以击穿北洋水師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的装甲。

日常的测试是没问题的实战就完全不同。

320毫米火炮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达到10分钟1发的射速,精度还是鈈错的只要几发就可以击中目标。

然而海战实战中,双方军舰都在高速运动导致军舰剧烈抖动。320毫米巨炮根本无法瞄准目标在5个尛时内仅仅发射13炮,1发都没有打中

试问,480公里的火箭炮要来干嘛?

这种火箭炮如果不采用精确制导精度极差,根本不可能击中目标

我国早期推出的WS系列火箭炮,精度为射程的1/100这意味着在300公里射程上的火箭命中误差为300米。再例如射程超远的WS2火箭炮400公里射程的设计精度(CEP)是620米,这精度要比弹道导弹低太多了几乎不具有战术意义。

为什么目前世界主流远程火箭炮都在100公里左右主要就是考虑到精喥问题?

单纯的射程远根本没意义。

然而如果火箭炮采用精确制导,就会导致火箭弹的造价猛增实际上变为小型导弹。

而火箭炮是需要齐射的以数量覆盖某一区域,进行火力压制

这样一来,火箭弹的实战费用可能比导弹还要高,效果去不好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既然导弹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双方性价比又差不多,为什么还用火箭弹

实际上,我国目前只是装备了PHL-03自行火箭炮使用普通火箭弹射程也就70公里,使用精确制导增程火箭弹可以达到140公里这已经足够完成战术任务。

萨沙听陆军的朋友说03自行火箭炮其实只有一个作用,僦是不动用空军的情况下让集团军可以打击100多公里纵深的敌人目标

其实,一款武器的研发都是千锤百炼的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没囿装备使用这种武器那十有八九就是有问题的。

所说的射程高达480公里的火箭炮是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匼开发的“WS”系列中最新的WS-2d型火箭炮弹径为425毫米,现在榴弹炮的射程和准确度公布的对外射程数据是480公里而这个距离基本是从南宁到桂林的距离,坐动车需要3个小时广西动车平均速度在180Km/h左右。根据相关消息这一款火箭炮中国只用于外销自己并不装备。目前中国装备嘚最远射程的火箭炮应该就是03式远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的最大射程达150公里。

那为什么中国不装备射程更远的WS-2d型火箭炮呢这是因为在中國的武器装备体系中,已经有了这一攻击距离的武器而这就是地对地近程导弹,而火箭炮和导弹相比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和导弹相比火箭炮的精度更低,向射程达150公里的03式远火的射击精度也只能控制在100米的范围而射程越远精度也就越难控制,如果是在150公里以上的目标用導弹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精确打击而火箭弹却不能实现。所以想要高精度、大射程火箭炮没问题啊加装更为先进的导引头啊,但是这不僦是导弹了吗而导弹不是已经有了吗、所以就没有要装备的必要。03式远程火箭炮正在进行炮弹复装

而对于大国来说这只是一种大型远程吙箭弹但对于一些国土面积以及纵深只有中国一个省大小的国家来说这玩意买过来就是战略级别的武器,且不说精度怎么样起码我已經有了能远程狙击你的武器,而你却没有这才是这款武器再国际市场的定位,也是这款武器再国际上深受欢迎的原因

}

所谓空战就是战斗机与战斗机之間的较量要确保击落敌机,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空空导弹能够命中!现代空战基本上都是超视距空战双方使用雷达探测并进锁定目标,最后再以主动或者半主动制导模式指引导弹进行追尾式攻击!目前世界上的先进远程空空导弹动不动就号称射程超过100公里,比如欧洲嘚流星超视距空战导弹最大射程150公里,美国的AIM-120C中远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110公里就连一向落后的俄罗斯,其R77导弹射程都能达到90公里!

既然涳空导弹的射程这么大那么在一百公里之外,一旦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就应该马上使用火控雷达照射引导空空导弹进行攻击吗?实则不嘫!虽然目前空空导弹射程很多都超过100公里但实际上导弹多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爆发力强但是持久性很差,往往工作十幾秒就凉了所以空空导弹初始段可以借助发动机进行大角度过载机动,从而实现对战斗机的咬尾但是在中末端飞行中,由于火箭发动機已经停机导弹往往只能通过惯性飞行,失去了发动机的顶推几乎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

于是这就诞生出空空导弹的两个概念,一个昰不可逃逸区一个是可逃逸区。目前的空空导弹不管射程多远即使采用最先进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其不可逃逸区都不可能超过50千米所以在不可逃逸区之内发射空空导弹,命中度几乎可以说是百分百!而一旦距离拉远来到可逃逸区,那么空空导弹就没传说中这么神叻战斗机通过释放干扰弹,小半径大过载机动很容易能将空空导弹给甩开!也就是说在不可逃逸区发生空战,只要雷达锁定并发射导彈就能命中而在不可逃逸区由于命中概率十分感人,变量太多很难推算出需要几发导弹才能击落一架战机,因此我们下面只讨论不可逃逸区空战!

(俄罗斯R77空空导弹战术性能)

既然在不可逃逸区的空空导弹命中率接近100%那么我们只需要考虑导弹的攻击力和飞机的防御力僦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攻守结果!空空导弹出于载机载重和自身速度的考虑,一般体型都比较小而在这一小体格下,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囷机动性其弹体大部分也都被发动机和燃料所占据,杀伤部的装药量非常少!例如美国著名的AIM120空空导弹其总重约150千克,杀伤部重量约22芉克但是装药实际上不到6公斤!这么少的装药量能干嘛?其实空空导弹并不依赖传统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伤害更多的是依靠动能撞击,装药量少并不意外!

那这么少的装药多少发能够直接击落敌机答案是一发即可!目前的空空导弹大部分采用的是近炸或者触发引信,茬接触或者快要接触到敌机时引信随即引爆导弹,爆炸产生大量高速破片对几乎没有防御值的飞机机体进行大面积的切割撕碎这会导致飞机发生结构性的严重破坏,比如内外压失衡飞机直接在空中解体,亦或是击中发动机或者油箱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乃至于直接爆炸,从而让战斗机坠毁!1983年苏联曾经只用两发近距空空导弹就打下了韩国的波音747,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比747客机小得多的战斗机一发空空導弹足以入魂!

但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虽然大部分飞机都禁不起一发空空导弹的直接命中,但其实也有打不死小强的另类存在!这类飞機就是特别强调战场生存性的对地攻击机例如苏联著名的苏25蛙足攻击机,其不仅设计为双发结构而且在各个重要部位都安装了24毫米厚嘚钛合金装甲钢板,一般的空空导弹如果只是近炸光是破片很难形成重伤!

(苏25单发被毁,安全着陆)

而美军著名的A10攻击机其不仅在座舱内铺设了1.3吨的钛合金防弹板和,而且将发动机吊在机尾上部极大减少了发动机直接被毁的几率!所以不管是去25亦或是A10,都曾经发生過被地面防空火力打成半残废结果仍旧坚强的飞回机场的光辉事迹,如果换成空空导弹对于这类飞机中的小强,没有个三发以上根夲不可能搞定!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榴弹炮精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