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tasys在3D打印市场的口碑怎么样?

【TechWeb报道】近日,3D打印品牌Stratasys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高性比新材料分别是VeroDraft和FullCure 700。此次推出的两款材料降低了专业3D打印应用的门槛。据说可以降低50%的3D打印成本。

VeroDraft是一种刚性不透明光敏聚合物,可为形状、匹配度与功能测试提供可视化效果和光滑表面。而FullCure 700是一种多用途透明树脂,可用于兼具高尺寸稳定性与表面光滑度的标准透明塑料模拟,包括透明零件的形状和匹配度测试、液体流动情况可视化、模拟玻璃、眼镜、灯罩和灯箱等。

Fischer表示,“过去,打印材料成本是阻碍专业3D打印在一般用途原型领域应用的因素之一,高性价比新材料的上市,让本地客户能够更触手可及地使用可靠、一致、可预测的3D打印,经济性更佳。先进材料是Stratasys生态系统整体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Stratasys致力于应用型增材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发展。在上海新近成立的3D打印服务中心Stratasys第一时间推出了新材料。新材料,以及在中国的一流设施和团队既是Stratasys对本地市场的坚定承诺,也印证了Stratasys在3D打印市场的策略——理解应用需求,制定以客户为本的解决方案,通过可触达性和通用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需求。”

}

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结合3D打印塑料领域的两家典型企业Stratasys与Polymaker,一起来感受工程塑料的3D打印进入工业领域的应用趋势。


打印工艺方面,Stratasys的全资子公司Evolve AddiTIve SoluTIons推出了高速塑料3D打印工艺。该公司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开发快速增材制造技术(EPSD)。
材料方面,Stratasys拥有一系列工程级塑料以满足性能要求苛刻的工业应用场景需求。
-- FDM 热塑性塑料 - 使用生产级别材料打印耐用零件
具有完善良好的的耐热性(达153°C)、机械强度以及化学抗性性质。应用包括功能性原型、制造工具以及小批量高价值生产部件。
FDM 尼龙 6:坚韧部件
综合了各种 FDM 材料的强度和韧度,更出色的抗疲劳性断裂延伸率,适合用于打印耐用原型、可经受严苛生产环境的制造工具以及可满足高功能要求的小批量部件。
ASA 是一种生产级热塑性塑料,具有 10 种耐褪色的颜色,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紫外线稳定性,可构建耐用的原型进行拟合、形状和功能性测试,或者制作最终用途零件。
结合了PC材料的强度与耐热性以及 ABS材料 的柔韧性,也具备良好的特征定义与表面光洁度。能够制作出更高强度的部件,进而确保更好地进行测试以及制作出模拟最终产品材料性能的原型。
Stratasys公司用于FDM 3D打印技术的尼龙12CF材料,含有多达35%的碳纤维,因此各种属性都非常优异,比如最终拉伸强度为76兆帕(MPA),拉伸模量为7529兆帕,抗弯强度为142兆帕,足以在许多应用中取代金属,非常适合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这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用于生产高性能原型,能够在设计验证过程中经受生产零件的严格测试 满足生产环境的苛刻要求,并可应用于生产线上的夹具制造。


将耐高温与高韧性的特性结合,模拟标准 ABS 塑料,制作真实、精密、具有韧性和耐热特性的工具和原型。在厚度不到 1.2 mm (0.047 in.) 的壁中刚度和韧性均表现出色。
解决高性能材料在3D打印工艺中的经济性问题,是Polymaker正在努力且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目前,Polymaker主要有两大应用板块,Polymaker消费板块 和 Polymaker工业板块。
Polymaker消费板块是最早推向市场的业务板块,目标客户主要是一些设计师、工程师和创客等。这也是3D打印开始普及时的主要市场。
工业应用板块方面,Polymaker在2017年初推出了Polymaker Industrial的产品线,其以开发兼顾高性能与经济性的先进材料为目标,包含了超过4大产品体系和超过20种不同的3D打印工程塑料及应用解决方案。


PC (聚碳酸酯),是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之一,拥有良好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可是即便PC具备如此优良的性能,其在3D打印中还并没有被大量地应用。其主要原因是受制于传统PC材料的一些特性,令其很难适用于3D打印。
为解决PC材料与3D打印匹配适用性的难题,2016年,Polymaker与Covestro公司开展了合作,推出了PC-Plus和PC-Max两款产品。在保持了PC高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其进行打印的难度。
一般通用PC材料在进行3D打印时,需要腔体加热至110-120℃,打印平台加热至120-150℃。而Polymaker PC在这两方面的温度要求仅为70-80℃和80-110℃。


这就意味着一般准工业级别的FDM/FFF打印机就可以顺利打印PC材料了,甚至于目前一些桌面级3D打印机也可以使用Polymaker的PC材料。而如果使用传统的PC材料,在硬件方面的投入相比起来将会是极其巨大的。
PolyCast是一款针对金属铸造应用推出的材料,Polymaker对于这款材料的定义是:快速,经济地制备金属件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失蜡铸造在制作小批量产品时,会遇到两个难题:1. 成本高,主要是开模的成本 ;2. 周期长,一般需要2-4周才能完成开模并制作蜡模。 使用PolyCast材料,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无模具成本,并且很快就可以得到由PolyCast材料制作的“蜡模”。
对于小批量制作,和制备一些复杂零件来说,Polycas是一个很理想的解决方案。
可抛光:结合Polysher共同使用,能使打印件拥有可与注塑件媲美的光洁表面。
低灰分:PolyCast材料在实际的铸造环境中测得的灰分数据为 0.003% ,可被极为充分彻底地烧除干净,铸造出无瑕疵的金属件。
低成本:无论与传统铸造工艺相比,还是与其他类型3D打印技术相比较,使用PolyCast材料进行铸造的成本都更低。
易用性:PolyCast?材料极易打印,几乎市面所见线材3D打印机(FDM/FFF)都可以轻松打印这款材料。
PolyCast应用案例:SO3D & 3D Sailing的用户通过PolyCast技术生产帆船零件,实现零件非标准化的小批量生产。


PA尼龙也是最常见的工程塑料之一,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能,但在进行3D打印时,也需要腔体以及平台加热才能保证其在打印过程中不发生翘曲。这无疑又提高了尼龙材料的使用难度和使用成本。


经过不断地研发和创新,Polymaker使用Warp-Free技术解决了尼龙易翘曲的难题,开发出防翘曲尼龙线材PolyMide CoPA, 使得FFF/FDM 3D打印机无需平台加热或是腔体加热,只要喷嘴温度能够达到250℃以上便可使用该款尼龙材料。
PolyMide CoPA应用案例:同济大学志远车队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2018亚洲壳牌生态马拉松赛获得2项大奖:城市概念车最佳设计奖&原型车ICE组亚洲亚军。


图片:志远车队选择使用包括PolyMide CoPA在内的尼龙3D打印材料来制造赛车的结构件

在打造赛车时,志远车队需要选择低成本的小批量制造方案,来实现轻量化的设计理念。3D打印技术因此而成为了他们的理想方案。在材料选择方面,必须要满足车辆在热学和力学方面的较高要求。最终志远车队选择使用包括PolyMide CoPA在内的尼龙3D打印材料来制造赛车的结构件。

}

哟,感觉被需要了,来来来,抄点东西给你们

这些是网络的,我可是不负责任的说,排名据说真的分先后,但是都没我的份,所以就不管了,大家将就着看

全球排行前十的 3D打印工厂

NO.10美国铝业公司的航空航天3D打印金属粉末工厂

日前,美国铝业开设了先进的3D打印金属粉末生产设施。工厂位于美铝技术中心棗世界最大的轻金属研究中心,将生产为航空航天零件3D打印优化的钛、镍和铝粉末。美铝还投资了一系列技术以进一步发展增材工艺、产品设计以及合格鉴定。

该工厂将成为美铝分拆后新公司Arconic的一部分。美铝在加利福尼亚、乔治亚、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德克萨斯为公司构建3D打印能力投资了 6000万美元,该工厂属于这笔现金3D打印材料与工艺投资的一部分。除了生产粉末,美铝还专注于提升一系列增材技术,包括最近透露的 Ampliforge工艺,一项组合了增材和传统制造的混合技术。使用Ampliforge工艺,美铝设计和3D打印了一个近净成形零件,然后使用一个传 统制造工艺(如锻造)处理。该工艺提升了3D打印零件的性能,比只用增材制造的零件增加了刚度和强度,并且加大减少了原材料。美铝正在匹兹堡和克利夫兰试 验这项技术。

美铝制造3D打印产品已有20年,拥有和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热等静压(HIP)综合体之一。HIP技术加强了传统方法和增材制造钛和镍基超 合金零件的金属结构。通过收购RTI公司,美铝获得了用于航空航天市场与其它工业的钛合金与其它特殊金属的3D打印能力。空客最近选择美铝为商用飞机供应 3d打印钛合金机身和发动机挂架零件,验证了在增材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美铝预计将在今年底向空客交付首个增材制造的零件。

NO.9IT行业巨头惠普公司的3D打印研发中心

在正式发布两款3D打印机产 品JetFusion3200和4200之后,惠普公司进一步宣布,它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其在巴塞罗那SantCugat的国际研发中心。据悉这个研 发中心你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发大幅面印刷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为了促进更多的创新和推动3D打印技术继续发展,据报道惠普将一年向该中心投入6000万美元 以用于该中心的研发。

目前,惠普在SantCugat的惠普国际中心雇佣了1700名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专业人员,这使它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3D打印中心之一。迄今为 止SantCugat中心每年注册150项专利,预计从明年开始,专利注册速度将上升为每年超过200项。该公司最新3D打印机系统的推出和研发中心的扩 充为西班牙在这场由3D打印所带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机遇。惠普最新的技术使得高品质零部件的增材制造既经济又便于推广,这将导致工业模式的转变,因此可以 期望在未来5到10年内看到制造行业内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

NO.8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厂

不久前,空客公司位于德国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厂PremiumAerotec公司启动了其用于3D打印钛飞机部件的SLM粉末床选择性激光熔化设备, 开始生产金属3D打印零件。此外,Premium Aerotec正在对Norsk Titanium(挪威钛)的快速等离子沉积技术进行设备测试,准备通过该技术来生产A350XWB飞机上的钛合金零件。

随着3D技术不断打破其走进生产的障碍,当障碍被打破时,制造商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创新能力,以使能够驾驭这种新的技术并为自己的生产带来领先优势。因此,空客必须预测在他们的计划中,3D打印打开了什么样的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利用这项技术沿着整个价值链创造竞争优势。

PremiumAerotec与挪威钛对3D打印零件的生产开展了试验,通过把Aerotec的三维CATIA文件运用到钛合金零件的打印。在短短几周内,获得明显的降低成本的结果,这项努力最终将帮助空客每架飞机节约200万美金到300万美元。

FITProduction公司是FIT增材制造集团的一个独立事业部,专注于通过增材制造(AM)技术为客户制造高性能的定制部件。凭着在该领域 近20年的专业经验,该公司还为客户就范围广泛的增材制造工艺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如今,这家德国增材制造专家计划再投资2000万欧元,以建立一座专门 的3D打印工厂。

FIT集团总部设在德国的巴伐利亚,该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赢得了作为一家可靠的合同制造商和外包合作伙伴的良好声誉。据小编了解,该公司此次扩大投 资也是考虑到世界范围内对于基于增材制造的原型设计和批量制造需求的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比如汽车运动、航空航天、医疗技术等。FIT出了开始建造 新的工厂之外,还将建造新的办公大楼。该公司表示,新工厂将在2016年开始生产,它将成为“第一家专门为大批量增材制造而设计的工厂。”

这座新成立的“模范工厂”拥有模块化的结构。通过复制一座高效运营的增材设计与制造(ADM)工厂的整个生产工艺,制造成本将降低、零件质量将不断提高。因此,本地概念的FAB@FIT将会变成一个成功的国际化FAB@X。

早在去年,激光熔融技术领域内的创新领导者Concept Laser公司就推出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和设备架构——“AMF actoryof Tomorrow(明日增材制造工厂)”方案。而通过不断的努力,该公司的业绩也获得“大丰收”,从而更是加快了这一伟大计划的发展脚步。

据悉,2016年ConceptLaser公司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成绩:销量同比增长了88%。除此之外,公司还预计2016年下半年销售将继续 超过预期目标。而ConceptLaser公司的下一步是推出一个“未来工厂”。这个“未来工厂”将会拥有多元化的激光系统和设备,这样的智能工厂将为全 面发展自动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NO.5挪威40台金属3D打印机组建超级工厂

挪威金属3D打印公司Norsk Titanium(NTi)成立于2007年。最近几年,该公司开始大量吸引来自美国的关注和投资,因为它不仅将业务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扩展到航空航天 业,并且还与美铝公司(Alcoa)、波音、空中客车等众多知名公司进行合作,它甚至还和纽约州政府达成了合作关系。NTi享有专利的等离子体快速沉积技 术属于定向能量沉积金属3D打印工艺的一种。不同于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和类似技术,DED能3D打印近净形的超大金属零件,随后再用减材技术对 这些零件进行加工。

据了解,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挪威钛正在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PI)合作,计划用40台MERKEIV建起一座超级3D打印工厂。一旦建成,这座工厂就有望创造近400个新的就业岗位并在未来10年中吸引超过10亿美元投资。

目前,第一批的20台MERKEIV已经运抵工厂,而剩下的20台也将在2016年9月底之前到位。虽然根据挪威钛和SUNYPI的计划,这座工厂 要到2017年才开始运营,但考虑到这对组合在各自的领域均是佼佼者,以及MERKEIV强大的性能,这座工厂有望在未来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一举提高3D 打印技术的地位,从而彻底改变全球制造业的格局。

NO.4德国工业级3D打印机生产商EOS

说起工业级3D打印机生产商EOS的增材制造工厂,最近的也就是在今年5月4日的时候,EOS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以庆祝该公司美国德克萨斯州 Pflugerville的最新一家增材制造(AM)工厂开业。

据悉,在Pflugerville的这家工厂的主要功能是为EOS日益增长的北美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在2015财年,EOS在北美市场的销 售已经超过1亿美元。据了解,这家新成立的工厂将包括一个创新实验室(iLab),在这里EOS的应用工程师可以跟客户直接互动;一个陈列着该公司全线增 材制造系统的展厅;以及一个AM风投部门,帮助把初创公司的想法变为现实。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和支持。

EOS设在Pflugerville的工厂将包括以下几个功能部门:1、创新实验室(iLab)——在这里进行的材料和系统测试将帮助EOS的专家 们直接与客户进行互动,并克服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障碍针对特定的终端部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2、AM风投——该部门主要帮助创业者借助增材制造将他们的想法 投入市场。AMVentures负责创意的制造端,而创业团队则负责营销和销售。这也是EOS在全球首次推出的一个此类项目;3、工作展厅——该展厅里包 含所有的EOS系统:从较小的EOSM100金属系统到更大的EOSM400系统,以及小型和大型的塑料系统等。展厅还为客户提供基本的实际操作培训,以 及“AM体验”之旅;4、区域系统修改——在现场对系统和软件进行定制化的修改;5、服务热线和售后支持——该工厂将作为耗材(比如过滤器和材料等)的分 销中心;6、应用咨询——EOS专家将会直接与潜在和现有客户进行沟通,以确定某种应用是否可以引入增材制造。

NO.3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正在进一步加大对3D打印行业的投资。不久前,该公司宣布将在瑞典Finspng开设一间大规模制造金属3D打印部件的工厂。这 不仅是瑞典国内的首家此类工厂,也标志着西门子首度正式进军金属3D打印部件的工业生产领域。据了解,这家工厂的总投资约为2亿瑞典克朗(约合1.55亿 人民币)。

西门子公司在瑞典的这家工厂将配备先进的金属3D打印机器,其主要用于快速成型、快速制造和本公司的工业燃气涡轮机系列部件的快速修复。目前,该工厂从操作人员到工程师总共约有20名雇员。对于西门子来说,开设该金属3D打印工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由于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金属增材制造已经被证明可以将生产周期缩短高达90%,同时可以制造出结构更加复杂、机械性能更好、更加经久耐用的部 件。通过这笔投资,他们可以开发新的或者改进的部件,以及更快地维修工业燃气轮机——比如SGT-800等。使用3D打印这种创新的技术,能够将维修时间 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周,效率可谓是大大提高。

NO.2美国卡特彼勒的3D打印与创新加速器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 就是一种三维实体快速自由成形制造新技术,它综合了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数字化信息和控制、激光技术、机电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优势。目前,全球各 地都出现了作为服务提供商的区域性打印中心。这种发展的特点在于从“原型制造”过渡到了根据需要、可灵活的进行工业规模化批量生产。那么,全球排行前十的 3D打印工厂是哪些呢?

NO.10美国铝业公司的航空航天3D打印金属粉末工厂

日前,美国铝业开设了先进的3D打印金属粉末生产设施。工厂位于美铝技术中心棗世界最大的轻金属研究中心,将生产为航空航天零件3D打印优化的钛、镍和铝粉末。美铝还投资了一系列技术以进一步发展增材工艺、产品设计以及合格鉴定。

该工厂将成为美铝分拆后新公司Arconic的一部分。美铝在加利福尼亚、乔治亚、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和德克萨斯为公司构建3D打印能力投资了 6000万美元,该工厂属于这笔现金3D打印材料与工艺投资的一部分。除了生产粉末,美铝还专注于提升一系列增材技术,包括最近透露的 Ampliforge工艺,一项组合了增材和传统制造的混合技术。使用Ampliforge工艺,美铝设计和3D打印了一个近净成形零件,然后使用一个传 统制造工艺(如锻造)处理。该工艺提升了3D打印零件的性能,比只用增材制造的零件增加了刚度和强度,并且加大减少了原材料。美铝正在匹兹堡和克利夫兰试 验这项技术。

美铝制造3D打印产品已有20年,拥有和运行着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热等静压(HIP)综合体之一。HIP技术加强了传统方法和增材制造钛和镍基超 合金零件的金属结构。通过收购RTI公司,美铝获得了用于航空航天市场与其它工业的钛合金与其它特殊金属的3D打印能力。空客最近选择美铝为商用飞机供应 3d打印钛合金机身和发动机挂架零件,验证了在增材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美铝预计将在今年底向空客交付首个增材制造的零件。

NO.9IT行业巨头惠普公司的3D打印研发中心

在正式发布两款3D打印机产 品JetFusion3200和4200之后,惠普公司进一步宣布,它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其在巴塞罗那SantCugat的国际研发中心。据悉这个研 发中心你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发大幅面印刷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为了促进更多的创新和推动3D打印技术继续发展,据报道惠普将一年向该中心投入6000万美元 以用于该中心的研发。

目前,惠普在SantCugat的惠普国际中心雇佣了1700名来自60个不同国家的专业人员,这使它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3D打印中心之一。迄今为 止SantCugat中心每年注册150项专利,预计从明年开始,专利注册速度将上升为每年超过200项。该公司最新3D打印机系统的推出和研发中心的扩 充为西班牙在这场由3D打印所带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机遇。惠普最新的技术使得高品质零部件的增材制造既经济又便于推广,这将导致工业模式的转变,因此可以 期望在未来5到10年内看到制造行业内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

NO.8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公司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厂

不久前,空客公司位于德国的航空增材制造工厂PremiumAerotec公司启动了其用于3D打印钛飞机部件的SLM粉末床选择性激光熔化设备, 开始生产金属3D打印零件。此外,Premium Aerotec正在对Norsk Titanium(挪威钛)的快速等离子沉积技术进行设备测试,准备通过该技术来生产A350XWB飞机上的钛合金零件。

随着3D技术不断打破其走进生产的障碍,当障碍被打破时,制造商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创新能力,以使能够驾驭这种新的技术并为自己的生产带来领先优势。因此,空客必须预测在他们的计划中,3D打印打开了什么样的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利用这项技术沿着整个价值链创造竞争优势。

PremiumAerotec与挪威钛对3D打印零件的生产开展了试验,通过把Aerotec的三维CATIA文件运用到钛合金零件的打印。在短短几周内,获得明显的降低成本的结果,这项努力最终将帮助空客每架飞机节约200万美金到300万美元。

FITProduction公司是FIT增材制造集团的一个独立事业部,专注于通过增材制造(AM)技术为客户制造高性能的定制部件。凭着在该领域 近20年的专业经验,该公司还为客户就范围广泛的增材制造工艺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如今,这家德国增材制造专家计划再投资2000万欧元,以建立一座专门 的3D打印工厂。

FIT集团总部设在德国的巴伐利亚,该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赢得了作为一家可靠的合同制造商和外包合作伙伴的良好声誉。据小编了解,该公司此次扩大投 资也是考虑到世界范围内对于基于增材制造的原型设计和批量制造需求的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比如汽车运动、航空航天、医疗技术等。FIT出了开始建造 新的工厂之外,还将建造新的办公大楼。该公司表示,新工厂将在2016年开始生产,它将成为“第一家专门为大批量增材制造而设计的工厂。”

这座新成立的“模范工厂”拥有模块化的结构。通过复制一座高效运营的增材设计与制造(ADM)工厂的整个生产工艺,制造成本将降低、零件质量将不断提高。因此,本地概念的FAB@FIT将会变成一个成功的国际化FAB@X。

早在去年,激光熔融技术领域内的创新领导者Concept Laser公司就推出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机器和设备架构——“AMF actoryof Tomorrow(明日增材制造工厂)”方案。而通过不断的努力,该公司的业绩也获得“大丰收”,从而更是加快了这一伟大计划的发展脚步。

据悉,2016年ConceptLaser公司创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成绩:销量同比增长了88%。除此之外,公司还预计2016年下半年销售将继续 超过预期目标。而ConceptLaser公司的下一步是推出一个“未来工厂”。这个“未来工厂”将会拥有多元化的激光系统和设备,这样的智能工厂将为全 面发展自动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NO.5挪威40台金属3D打印机组建超级工厂

挪威金属3D打印公司Norsk Titanium(NTi)成立于2007年。最近几年,该公司开始大量吸引来自美国的关注和投资,因为它不仅将业务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扩展到航空航天 业,并且还与美铝公司(Alcoa)、波音、空中客车等众多知名公司进行合作,它甚至还和纽约州政府达成了合作关系。NTi享有专利的等离子体快速沉积技 术属于定向能量沉积金属3D打印工艺的一种。不同于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和类似技术,DED能3D打印近净形的超大金属零件,随后再用减材技术对 这些零件进行加工。

据了解,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挪威钛正在与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PI)合作,计划用40台MERKEIV建起一座超级3D打印工厂。一旦建成,这座工厂就有望创造近400个新的就业岗位并在未来10年中吸引超过10亿美元投资。

目前,第一批的20台MERKEIV已经运抵工厂,而剩下的20台也将在2016年9月底之前到位。虽然根据挪威钛和SUNYPI的计划,这座工厂 要到2017年才开始运营,但考虑到这对组合在各自的领域均是佼佼者,以及MERKEIV强大的性能,这座工厂有望在未来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一举提高3D 打印技术的地位,从而彻底改变全球制造业的格局。

NO.4德国工业级3D打印机生产商EOS

说起工业级3D打印机生产商EOS的增材制造工厂,最近的也就是在今年5月4日的时候,EOS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以庆祝该公司美国德克萨斯州 Pflugerville的最新一家增材制造(AM)工厂开业。

据悉,在Pflugerville的这家工厂的主要功能是为EOS日益增长的北美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在2015财年,EOS在北美市场的销 售已经超过1亿美元。据了解,这家新成立的工厂将包括一个创新实验室(iLab),在这里EOS的应用工程师可以跟客户直接互动;一个陈列着该公司全线增 材制造系统的展厅;以及一个AM风投部门,帮助把初创公司的想法变为现实。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和支持。

EOS设在Pflugerville的工厂将包括以下几个功能部门:1、创新实验室(iLab)——在这里进行的材料和系统测试将帮助EOS的专家 们直接与客户进行互动,并克服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障碍针对特定的终端部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2、AM风投——该部门主要帮助创业者借助增材制造将他们的想法 投入市场。AMVentures负责创意的制造端,而创业团队则负责营销和销售。这也是EOS在全球首次推出的一个此类项目;3、工作展厅——该展厅里包 含所有的EOS系统:从较小的EOSM100金属系统到更大的EOSM400系统,以及小型和大型的塑料系统等。展厅还为客户提供基本的实际操作培训,以 及“AM体验”之旅;4、区域系统修改——在现场对系统和软件进行定制化的修改;5、服务热线和售后支持——该工厂将作为耗材(比如过滤器和材料等)的分 销中心;6、应用咨询——EOS专家将会直接与潜在和现有客户进行沟通,以确定某种应用是否可以引入增材制造。

NO.3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正在进一步加大对3D打印行业的投资。不久前,该公司宣布将在瑞典Finspng开设一间大规模制造金属3D打印部件的工厂。这 不仅是瑞典国内的首家此类工厂,也标志着西门子首度正式进军金属3D打印部件的工业生产领域。据了解,这家工厂的总投资约为2亿瑞典克朗(约合1.55亿 人民币)。

西门子公司在瑞典的这家工厂将配备先进的金属3D打印机器,其主要用于快速成型、快速制造和本公司的工业燃气涡轮机系列部件的快速修复。目前,该工厂从操作人员到工程师总共约有20名雇员。对于西门子来说,开设该金属3D打印工厂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由于与传统的制造方法相比,金属增材制造已经被证明可以将生产周期缩短高达90%,同时可以制造出结构更加复杂、机械性能更好、更加经久耐用的部 件。通过这笔投资,他们可以开发新的或者改进的部件,以及更快地维修工业燃气轮机——比如SGT-800等。使用3D打印这种创新的技术,能够将维修时间 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周,效率可谓是大大提高。

NO.2美国卡特彼勒的3D打印与创新加速器

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已经在其伊利诺伊州莫斯维尔的全球研发中心设立了3个新的3D打印创新工厂。这三个创新工厂的设立,将有助于公司“推动未来发展,促进进一步合作、创新以及研发加速”。

据悉,卡特比勒3D打印与创新加速器由三个部分组成:

1、创新加速器:创新加速器共有上、下两层空间。二楼是创新团队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收集创意、探索无限可能性的空间。在一楼,创新团队可以使用各 种工具和实体材料制作出粗略的概念模型。当团队想要得到更加精准的版本时,他们可以穿过走廊来到增材制造工厂,打印出精细的3D模型,或者联系制造团队成 员为其加工出最终得零部件。

2、增材制造工厂:卡特彼勒将3D打印技术用于快速原型、生产小批量工装夹具、小批量铸造模具已有多年历史,新的增材制造工厂的出现将该公司的3D 打印应用水平提升到了新台阶。其增材制造工厂的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原型:用于快速验证创新的产品设计;为了增材而设计(DFAM):原来的传 统制造技术设计思路的影响,为增材制造而设计是当前普及3D打印技术的最大障碍。卡特彼勒在增材制造工厂侧重与培养工程设计人员的增材制造设计思维,鼓励 他们使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产品设计上的颠覆;备品备件:增材制造工厂负责生产部分已经停产的工程机械备品备件,以满足售后服务的需求;合作:与3D打印、 设计、材料等各领域专业人士展开合作,共同促进产品创新。

3、Cat微铸造厂(CatMicroFoundry):铸造几乎遍布卡特彼勒公司产品制造系统的各个环节,即使是小批量的新产品也需要投入大量资 金和时间将产品铸造出来。为了降低小批量新产品铸造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卡特彼勒在公司内部的大型铸造厂里成立了新的Cat微铸造厂,通过使用砂模3D 打印技术快速制造砂模,并使用砂模快速铸造小批量产品。

NO.1美国巨头GE的“增材制造工厂链”


一直以来,通用电气(GE)都是研发和应用3D打印技术的行业领先者。早在2015年,他们就已经投资两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了一家3D打印万能工厂, 不久之前又投资4000万美元(约合2.5亿人民币)在美国匹兹堡打造了一座3D打印技术研发中心。不过看上去,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这家跨国企业的胃口。 因为不久前,他们在南加州的产业园又开始兴建一座3D打印工厂。

这座新工厂(AMW)是GE的首座先进制造工厂,占地面积为11600平方米,将配备包括3D打印、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管理软件在内的众多先进 技术,从而执行它的主要功能——为能源行业开发新型的高科技制造和原型解决方案。它有望令GE率先成为下一代的数字制造巨头。为此,GE已经投入了超过 7300万美元(约合4.7亿人民币,果然是财大气粗)。除了规模宏大,节能也是AMW的一大特征。它采用了低透光率的玻璃,能有效阻挡阳光直射;还使用 了超高效率的LED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能最大限度避免电能浪费。

实际上,这家增材制造工厂只是GE开设的一系列新型工厂的其中一座。考虑到当前技术发展的速度飞快,全球性的竞争亦非常激烈,财大气粗的GE为保持 全球领先的地位,已经在全球各地相继开设了为数众多的增材制造工厂,已满足其全世界市场的需求。然而,GE的野心也不止如此,他们极有可能再次建设多所这 样的工厂。然后形成一个囊括众多高兴技术的超大型制造体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打印机外贸好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