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英灵殿CPU占用为零

自打RTX 30系显卡发布以后,出众的性能表现让市面出现了一卡难求的尴尬局面,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玩家用户对于新显卡性能的认可。最近RTX 30系显卡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RTX 3060,显卡的定位正是适用于大多数玩家的“甜品卡”,在众多非公的RTX 3060显卡中,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表现如何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关于所谓的“甜品卡”我是这样理解的:

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玩家或者用户的使用需求,价格保持在中端市场有更广的受众群体。而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作为GeForce RTX 30系的入门级显卡,在NVIDIA Ampere架构的加持下,发挥超越前代的实力,面对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主流游戏和软件都能流畅运行,可以说是性价比出众了。

NVIDIA Ampere架构翻倍了光线与三角形的相交吞吐量,RT Core达到24.9 RT TFLOPS,而Turing为19.5 RT TFLOPS。而且第二代光线追踪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性能提升,还增加了对游戏中运动模糊部分场景的光线追踪计算加速。

芯片虽然决定了显卡的性能和规格,但是显卡工作的整体稳定性,温度表现,噪音等级却更依赖显卡制造商在PCB布线,电子元器件的适配,散热系统调校等综合能力。在评测开始前,笔者为大家总结一些该显卡的特点,也方便大家有针对性的阅读:

1、三风扇设计配合加长散热鳍片高效散热
2、撞色拼接设计更显高端质感
3、金属背板加持稳定耐用
4、光线追踪、DLSS等功能加持,游戏画面更加真实畅爽

购买建议: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的设计非常高端有质感,就性能而言,已经和上代的中端显卡产品不相上下,对于一般的游戏玩家来说足以胜任目前的网络大作,在特效全开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不错的帧数表现,而且显卡本身散热表现出色,能够长期稳定使用,最近有换显卡需求的游戏玩家非常值得入手。

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显卡整体采用黑色和银色的撞色拼接设计,银色和黑色的交织更具有电竞风格,显卡表面采用磨砂工艺,在提供出色的手感之外还能防止留下指纹痕迹。显卡边缘处做了棱角分明的过渡处理,十分硬朗。

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显卡采用的是技嘉风之力散热系统,正面搭载了三个80mm的刀刃式风扇,并采用了特殊的刀刃式设计,透过扇叶的边缘三角立体造型以及扇叶叶面的导流沟槽,能够提供更强的进风量。并且还支持正逆转功能以及风扇智能启停功能。

显卡背面的设计非常简洁,背部采用枪灰色的金属喷涂,表面还有些许磨砂质感,具有十分不错观赏性。金属强化背板不仅强化整体结构,防止电路板板弯或零件撞落,提供显卡多一层保护。边缘处做了镂空的处理,能够看到显卡的鳍片。

散热鳍片一直延伸到PCB板之外,这种延长的散热鳍片可以让风流通过,提升散热能力。而且这次的背板不是采用镂空雕刻的处理方式,而是采用近乎全开放的窗口设计,这也让经过显卡的热量畅行无阻,更加高效。

除了背面以外,在显卡侧面也能明显看到GIGABYTE的LOGO。其灯光效果除了可以支持1677万色的变化,更可通过软件设定各种个人喜好的模式,更棒的是可以跟其他支持RGB Fusion 2.0的AORUS产品同步灯光,享受和谐一致的视觉盛宴。

在显卡侧面能明显看到GIGABYTE的LOGO。让喜爱光污染玩家失望的是,除了这个RGB LOGO灯以外,显卡本身没有别的发光区域,不过有时候这一点点点缀也能起到所谓“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接口方面,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显卡搭载了2个HDMI 2.1接口,还有2个 DP 1.4a接口。新增的HDMI 2.1接口,可以支持单线8K的视频输出,而上一代HDMI 2.0仅支持4K 98Hz的视频输出,如果想要连接8K电视,则需要更多的线缆支持。

电源接口方面,这款显卡采用了单8Pin电源接口。以前使用旧显卡的用户可以到手升级,免去了更换电源的烦恼,还是非常方便的。

完整的GA106 GPU包含3个GPC(图形处理集群)15个TPC(纹理处理集群)以及30个SM(流处理器)组成,GPC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高级模块,拥有所有的关键图形处理单元,每个GPC包含一个专用光栅引擎。在新的NVIDIA Ampere架构中,每个GPC还包含了两个ROP分区,每个分区包含8个ROP单元。


而这样粗暴的提升CUDA数量对于游戏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常在游戏中浮点运算相比整数计算要常用的多,图形、算法以及各种计算操作中着色器工作负载通常需要混合使用FP32算数指令,而FP32的加速也有助于光线追踪降噪着色器。

与此次GeForce RTX 30系显卡一同发布的还有一项新技术——RTX IO。目前很多游戏动辄几十G甚至百G的安装空间,对于存储空间的负担暂且不提,但存放在硬盘中的数据,如果显卡想要读取到,需要先由CPU从硬盘中读取压缩过的数据,经过解压缩再发送到显存中。

虽然随着NVMe SSD的推出,读取速度相较机械硬盘能够快20倍,但受制于传统I/O限制,NVMe高达7GB/秒的高速读写对于CPU是极大的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会占用多个CPU核心,压力急剧增大,占用较多的内存,而此时其实GPU是处于闲置状态的。RTX IO的作用就是越过CPU解压再传输数据这一步,直接从PCIE总线读取硬盘上经过压缩的数据,并且完成无损GPU解压,降低CPU占用,变向提升了性能。

当然这项技术作为系统底层的运行方式改变,还需要借助微软发布的DirectStorage来实现,对于目前容量的游戏来说,RTX IO的改善效果有限,但假以时日等游戏容量上百G成为常态的时候,这项技术将会发挥巨大的功效。

同时搭配新增的HDMI 2.1接口,可以支持单线8K的视频输出,而上一代HDMI 2.0仅支持4K 98Hz的视频输出,如果想要连接8K电视,则需要更多的线缆支持。

首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为了保证此次评测能够发挥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的最佳性能,平台全部采用了目前的旗舰级配置,具体如下:


基准测试采用3DMARK,游戏性能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同场景平均值,经过多次测试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AORUS Engle软件对显卡进行参数设置,非常方便。

下面先进行的是用来衡量显卡DX11理论性能的3DMARK FS套装:FS,FSE,FSU三者分别对应显卡在1080P、2K、4K的理论性能,取显卡分数实际测试结果如下:

在理论测试中,我们能看到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的性能表现非常接近与上一代的中端显卡——RTX 2070,而RTX 2070作为上一代的中端显卡,可以应对市面上的大作游戏在2K&144Hz下流畅运行。这个性能表现正是玩家所需要的,也是如今市面上的主流性能。可以说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这张“入门”级的30系显卡可谓充满了性价比。

接下来我们用几款游戏实际测试一下显卡的游戏帧数表现。

在游戏性能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德军总部新血脉》、《孤岛惊魂5》、《刺客信条:英灵殿》、《无主之地》,国产游戏《光明记忆:无限》的benchmark跑分软件。

另外在游戏测试中,由于显卡驱动的版本更新和游戏更新非常影响游戏帧数,所有benchmark跑分成绩均以本次成绩为准。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测试

首先是刚刚推出的新游戏《刺客信条:英灵殿》,在实测中我们发现虽然理论成绩测试RTX 2070要强上一些,但实际到游戏中的分数基本与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相吻合,相差不过1帧。而采用NVIDIA Ampere架构的GeForce RTX 3060与GeForce RTX 2060分数差距在25-30%之间。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并且由于自带两个benchmark,所以我们的数据取跑分均值,另外这款游戏几乎每更新一次驱动或者游戏版本升级都会导致分数的巨大差异,在几个月前的跑分要高出现在平均30帧左右。


《孤岛惊魂5》游戏测试

《孤岛惊魂5》同样算是优化比较到位的3A大作,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作为GeForce RTX 30系的入门级显卡,在2K分辨率下也能做到64帧的流畅运行。


《光明记忆:无限》游戏测试

《光明记忆:无限》是由飞燕群岛工作室开发的《光明记忆》新系列,目前还没有游戏提供试玩,不过benchmark的跑分软件官方已经提供,玩家可以在steam上自行下载。另外我们在测试的时候由于无法关闭光追选项,故所有测试成绩均为“RTX 最高/DLSS 质量”模式下进行。由于这个演示demo涵盖了大量光追元素,大部分显卡的跑分成绩都偏低,即便是GeForce RTX 3060 Ti在4K分辨率下都只有22帧。


《无主之地3》游戏测试

《无主之地3》是一款采用了卡通渲染风格的游戏。在1080P分辨率下,包括RTX 2060也能流畅运行,而高分辨率则帧数下降明显,比号称众生平等的刺客信条还要低一些。

在温度功耗测试方面,室温24℃,我们并没有采用全封闭式的机箱,而是采用测试平台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显卡除了自身散热外将风道等外因减小到最低。


功耗测试(点击查看大图)

功耗测试中,我们选择FurMark软件进行拷机测试,功耗仅计算显卡自身。作为一款GeForce RTX 30系入门显卡,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的功耗要小很多,在峰值情况下整体平均在170W左右。

在温度测试中,我们使用热成像来观察显卡的温度区域散布,其中区域最高的是供电接口以及GPU芯片周围,而显卡尾部则较低。

温度方面,本次的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经过15分钟左右的拷机,温度稳定为52℃左右,可见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低功耗的入门卡即便在长时间满状态运行的情况下,温度控制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06 部分游戏光追及DLSS效果展示

上面我们测试了部分游戏的光追和DLSS性能表现,这些效果具体在游戏中是什么表现,下边笔者选择了几款游戏给大家展示一下。


RTX ON(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TX OFF(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赛博朋克2077》中,光追效果随处可见,而在游戏中也运用到了不同的光追效果,包括最常见的光追反射、阴影,还有环境光遮蔽、漫反射照明以及全局光照等比较高级的效果。在上图中同样有复杂的光线追踪效果,近处的霓虹灯管有明显的漫反射效果,通过墙壁的反射,整体光线更强。可以看到地面和右侧的墙壁在开启光线追踪时能反射出门框和灯管的倒影,而关闭时就只有灯光了。


RTX ON(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TX OFF(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网游《逆水寒》中,由于光追效果正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如宣传片一样的水面反射。但画面整体的阴影更加真实,如头顶树木的阴影,以及水面上荷叶的效果。而且由于光追效果较少,在打开该功能后帧数并没有明显下降。



《轩辕剑7》RTX开关对比(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在《轩辕剑7》中,我们以序章的街道场景来做对比,第一张图为打开光追后的效果,光线追踪的效果显而易见。打开光追后街道的灯光、阴影以及太阳光在水面的反射都有很大改善,而游戏整体的色调也由冷变暖,更富有生活气息。但其实这款游戏过了序章部分,光追效果并不多,不过仅仅在序章部分我们也见到了光追的威力。


《魔兽世界9.0》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魔兽世界9.0》同样作为一款卡通渲染的网游来说,魔兽的年代更加久远,此次加入光追效果在整体视觉上没有堡垒之夜明显。不过如远处的树木阴影,以及近处石台下方的阴影都比较明显。


《控制》RTX ON(点击查看大图)


《控制》RTX OFF(点击查看大图)

《控制》这款游戏所采用的引擎物理效果非常出色,同时光追开关的对比也是肉眼可见的明显。包括玻璃上的人物反光,远处地面的植物反光都比较清晰,同时打开光追后屋顶处的明暗对比也更加明显。

DLSS的对比测试我们选择《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2K/RTX ON/DLSS关闭 原生画质下作为标准,在打开DLSS质量模式后可以看到整体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广告牌的字样边缘依然很清晰。在DLSS平衡和DLSS性能模式中依然有着不错的状态,整体相较原生画质并无二致。


在《逆水寒》的DLSS测试中,我们将画面设置为4K分辨率,画质为预设最高。通过关闭、快速、超级性能,3种不同模式来进行帧数以及画面的对比。

首先在关闭DLSS中,游戏帧数为26帧原生画质,打开DLSS快速模式后为41帧,而打开DLSS超级性能模式后为57帧。通过放大图片不难发现原生画质和DLSS快速模式的区别很小,而DLSS超级性能模式中角色背后的装饰会变模糊,以及木条箱的纹理边界会有较明显变化。但帧数提升却非常明显。

好的硬件没有软件的加持,相当于空有长柄没有枪头,想要发挥十成威力则必须软硬搭配,反之亦然。此次随着发布会共同推出的还有以下几项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以往我们关注延迟大多从显示器上了解到几毫秒极速响应,但那只是作为最终端的显示输出效果,你是否想过从系统内部到实际看到的画面有多大延迟?

以往如果想测量系统延迟需要高速相机以及定制的LED鼠标电路。而使用带有NVIDIA Reflex技术的显示器将内置精确的延迟分析工具,可在CPU和GPU中优化渲染管道,极大减少延迟时间,将系统延迟整体降低至30ms以下。不过就像图中所示,为此你需要一个支持反射延迟分析的鼠标。

NVIDIA Broadcast是一款易用且专业的直播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主播不再需要任何的背景布置,只需要一个普通的摄像头和一张GeForce RTX系列的显卡即可。

这款软件可以让你杂乱无章的房间立即变成直播间,其内置了音频降噪、背景虚化、虚拟背景、头部追踪等功能。NVIDIA Broadcast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I算法通过DGX超级计算机深度学习而来。

同时RTX 30系显卡拥有目前最好的硬件解码器,大部分用户的电脑在直播时打开OBS推流后CPU占用会直接飙升到50%左右,而基于GPU的NVENC解码可以极大地减轻CPU负担。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提到软件可能大部分只会想到内容创作的相关软件,但NVIDIA专为内容创作者推出的NVIDIA Studio驱动则是承担着连接创作软件和显卡功能的关键。

NVIDIA Studio驱动经过更新与优化,对于最新版本的Adobe系列软件支持更为稳定,同时附带更出彩的创作功能。利用NVIDIA CUDA技术,GPU加速特效可实现更快的实时视频编辑并加速渲染输出,并让原本只能进行软件编码输出的视频轻松得到硬件的支持。另外在AI计算方面的优势,包括自动标记片段、特效追踪和人脸识别等功能,都有显著的速度提升。

当然NVIDIA Studio的加速创作绝不止Adobe一家,DaVinci、Keyshot、Blender、D5等专业软件中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不仅能提供强大且稳定的运行环境,更能以GPU加速,有效提升创作效率。

08 “技”术实力派 玩家的最爱

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显卡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甜品级”显卡,出色的产品性能和外观表现让他在众多RTX 30系列显卡当中,具有相当不错的性价比。可以肯定的是,显卡出货以后供不应求的现象一定是存在的,到时候就要全凭手速了。

对于市面上的主流大作游戏来说,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可以在1080p和2K画质下轻松应对,甚至可以全特效流畅运行。这样的游戏表现几乎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游戏玩家,所以入手后基本不用担心性能问题。

技嘉魔鹰RTX 3060 GAMING OC搭载的超强力散热系统根本无需散热问题,能够将满载下的显卡温度压到52°,在充分享受游戏的同时还不用饱受温度的造成的性能干扰,这也是广大玩家期望看到的。

}

据外媒videocardz消息,AMD即将开启新一波CPU处理器促销活动,购买锐龙7和锐龙9处理器就可以获得《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

参与活动的锐龙9 3900XT和锐龙7 3800XT将在今年7月7日开卖,因此这个买CPU送游戏活动也可能在同一时间正式公布。

《刺客信条:英灵殿》将登陆PC/XboxOne/XSX/PS4/PS5平台,尚未公布具体发售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育碧旗下的《刺客信条》系列游戏可以称得上是非常著名的潜行类游戏,而且早期的作品还穿插着各种历史知识,可以说让不少玩家爱不释手。然而近年来的《刺客信条》在潜入的氛围上已经没有往日作品般浓厚,反而“无双割草”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以往需要复杂操作才能作出的漂亮动作,如今几乎是“一键完成”,刺客大师杀入敌群如入无人之境。这种设定使得《刺客信条》系列在不同玩家心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玩家会觉得“没有内个味”,而新玩家则感觉到游戏很容易上手,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剧情体验当中。

《刺客信条:英灵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诞生的,作为《刺客信条》系列“神话三部曲”的第三作,如果说前两作分别对应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的话,那么该作对应的就是北欧神话,也就是奥丁神话。在这个背景下的《刺客信条》也确实很难跟“潜入”拉上关系,“狂战士”化已经成了明面上的事情。

不过这并不影响玩家们对《刺客信条:英灵殿》的喜爱,游戏在发售之后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游戏销售榜的榜首。不过要玩爽这款游戏似乎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按照育碧公开的信息显示,要玩爽这款游戏,他们是推荐玩家使用八核心处理器、16GB内存以及不低于RTX 2080级别的显卡。对于一款引擎相比前作并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动的游戏来说,这个要求确实不低。

那么《刺客信条:英灵殿》对PC硬件的要求究竟是什么水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内容。

《刺客信条:英灵殿》游戏截图赏析

《刺客信条:英灵殿》画质设置

《刺客信条:英灵殿》自带有内置Benchmark,而且与预设有多种画质,玩家要找出适合自己硬件的画质档次并不困难,基本上几分钟内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

《刺客信条:英灵殿》提供的画质设定其实还是很丰富的,例如分辨率选项中,除了有具体的分辨率设置外,其还提供有分辨率比率设定,这个分辨率比率就是游戏实际渲染的分辨率与显示输出分辨率之间的比例。按照游戏内的解释,降低分辨率比例可以有效降低游戏的渲染负载,但是画面的精细度也会随之下降,也就是说画面会变得模糊。这个做法有点像是DLSS等技术的雏形,但DLSS会对输出画面进行锐化等处理,尽可能保留画面的细节,而这个分辨率比率仅仅只是将低分辨率渲染下的图像放大为输出分辨率,画质损失其实非常严重。

《刺客信条:英灵殿》提供有大量的画质设置选项,同时也提供有多个预设画质, 最高级别为极高。不过游戏并未提供例如DLSS或者光线追踪等新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画质设置上我们并未看到有什么特别的项目。

游戏自带有内置Benchmark功能,运行后会给出相应的成绩,除了有最高FPS、平均FPS、最低FPS等常规成绩外,还会有包括显存占用 以及每帧CPU/GPU渲染时长等多项数据,也会绘制相应的帧数曲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Benchmark的成绩直接分析平台中哪一个硬件限制其他硬件的性能发挥。

测试平台与相关设置说明

5700,具体产品型号如下所示:

《刺客信条:英灵殿》显卡需求测试

首先我们来看看1080P、2K以及4K分辨率下《刺客信条:英灵殿》的对显卡要求。如果以“预设极高画质下获得平均60FPS水准的帧数”为目标,那么1080P分辨率下游戏对显卡的要求大体上就是RX 5700级别,2K分辨率则上升一个级别到RX 5700 XT或RTX 2070 SUPER,到这里为止也还在我们的预计之中,虽然算不上是“亲民级”的要求,但对于喜欢3A游戏大作的玩家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但是在4K分辨率下游戏对显卡的要求堪称是“杀手级”,因为即便是RTX 3090级别的显卡也不过是刚刚摸到了平均60FPS的分数线,RTX 3080也只是刚刚越过了平均50FPS的水准。这种情况下想要在4K分辨率和极高画质下流畅运行《刺客信条:英灵殿》就成了一件预算要求很高的事情,算起来性价比并不高。

1080P分辨率显存占用

另外在显存占用方面,根据《刺客信条:英灵殿》内置Benchmark给出的信息显示,游戏在极高画质的设定下,1080P分辨率的显存占用大约为5.7GB,2K分辨率下为6GB,4K分辨率下则为6.8GB。

也就是说6GB显存的显卡大体上可以满足2K分辨率下游戏对显存的需求,8GB显存的显卡则可以满足4K分辨率下游戏对显存的要求,但4GB显存的显卡即便在1080P分辨率下也会出现显存不足的问题,换句话说显存容量小于等于4GB的显卡在《刺客信条:英灵殿》中应该很难获得理想的游戏体验。

《刺客信条:英灵殿》CPU需求测试

接下来我们看看《刺客信条:英灵殿》对CPU的硬件需求,测试中我们通过调整主频以及开关核心/线程的方式来模拟不同级别的处理器,同时为了不让显卡造成性能瓶颈,测试中我们将使用RTX 3090显卡,选用1080P分辨率并开启预设的极高画质。

从测试成绩上看,作为一款开放式世界的游戏,《刺客信条:英灵殿》对CPU的要求并不低。虽然说四核心与六核心CPU相比八核心CPU在平均帧数上相差不大,但是在1%最低帧上确实要低一些,也就是说稳定性会略差一些,只是未到明显影响游戏体验的地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四核心CPU的疲态也是非常明显额,特别是四核心四线程规格的CPU,已经带来了接近10%的帧数下跌,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瓶颈。

不过8核心以上规格的CPU并未在游戏中带来更多的优势,实际上我们使用过锐龙9 5900X处理器来运行《刺客信条:英灵殿》,然而相比锐龙7 5800X其并未带来帧数上的优势,而且根据游戏Benchmark的信息显示,即便使用锐龙9 5900X处理器,游戏中也仅仅是8个核心有在维持负载,因此我们不难作出判断,《刺客信条:英灵殿》只是做到八核CPU优化,更多核心数的CPU并未能在游戏中体现出更好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刺客信条:英灵殿》中,六核心CPU和八核心CPU会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且要尽量选择支持超线程的高频产品,不过八核心以上级别的CPU就没有必要了,至少你不需要专门为这款游戏而去做这样的准备。

要成为刺客大师,首先要有强劲的PC硬件

近年来的《刺客信条》在剧情上已经从“历史模式”向“神话模式”发展,甚至连游戏风格也从当年“悄悄进村”走向“无双割草”的,但是游戏类型以及游戏方式确实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使得其在硬件配置需求上也一直没有作出很大的变化,大体上就是随着硬件发展而随波逐流。

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刺客信条:英灵殿》确实称不上是硬件杀手,缺少光线追踪等新技术的它也无法成为“技术展示”型游戏,如果你只是需要在1080P分辨率和预设极高画质下游戏,RX 5700级别显卡已经可以跑出平均帧数60FPS以上的水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的显卡可以轻松应对当前的3A级大作,那要流畅运行《刺客信条:英灵殿》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刺客信条:英灵殿》对喜欢在4K分辨率下玩游戏的玩家并不友好,因为在这个分辨率下,如果你要在游戏中开启极高画质,那么强如RTX 3090也不过是刚好摸到平均帧数60FPS的线,相比于在2K分辨率与1080P分辨率下的需求,《刺客信条:英灵殿》在4K分辨率下的硬件要求堪称“有点离谱”。

至于CPU需求方面反而比较“好懂”,因为无论那个设置下游戏对CPU的要求都是差不多的,总体来说是建议使用六核心或以上级别的CPU,最好带有超线程技术以及比较高的实际运行主频,但八核心以上的CPU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刺客信条:英灵殿》对CPU的优化基本上只是做到八核心,更多核心的CPU在游戏中发挥不出自己的应有效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客信条起源cpu1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