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控设备有架设信号发射塔吗?

马斯克的Neuralink先后发布了2版差异巨大的解决方案,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改?

Neuralink在2020年通过FDA的临床审批,尚未公布人体植入,而2021年获批的Blackrock已经有31名植入患者(全球34名),最早的一个是2006年,谁的机会更大一些?

“头颅上开洞”还是让人害怕,能有其他方式把电极放进去吗?

“类脑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能像大脑那样思考吗,跟传统芯片有什么不同?

脑机算法平台一定是巨头的天下吗,有没有可能创业公司主导?为什么?

脑科学的商业化会先从哪里破局?why now?长期机会在哪里?有没有哪些环节“扯后腿”的?

会有什么可预期的进展改变短期棘手的问题,站在未来看未来,创业公司的机会在哪里?

脑科学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有直观的数据吗?

脑科学探索方面,早在200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就已经实现让猴子用意念控制机械手臂,2016年,人类首例脑机接口实验成功,2020年、2021年开始,马斯克的猪、猴子脑机控制实验复现把社会热度推向高潮。而科研界,最新中美科学家用光改变小鼠社交行为,《Nature》刊登了一篇文章,人类用意念打字已经可以达到99%的准确率;

在医疗相关的临床应用方面,脑机相关的认证审批,美国已有9项通过FDA认证,另有5项通过临床审批,可以开展人体临床实验。中国有3项通过NMPA认证

应用市场方面,高通、FB、Google等也积极参与诸如芯片/类脑算法、新型可穿戴设备/OS、脑机开放平台OpenBCI,不过也可喜的看到,在脑机领域,诸如类脑芯片、开放脑机平台等高技术壁垒或者平台型的机会,已经悄悄有新的机构、创业公司在主导

脑机接口当前的市场规模还仅有$12亿,其中非侵入式接口占比44%,(在美国,更是非侵入式主导,占据95%),整体市场预期CAGR=17%。当前北美是主导。但业内预期在不远的未来5-10年,脑机将迅速渗透,预期在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涉及医疗、游戏、教育等,场景也很容易想象,治疗癫痫、瘫痪、失语等脑/神经相关的疾病,脑卒中康复,脑功能挖掘,专注力训练,脑机控制游戏/VR/AR等

然而大脑本身是极度复杂的,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破译,落到操作层面,最直接的技术性难题就是:如何正确的进行“信号-行为”之间的解析。解析的第一步,收集信号就是个大门槛。人类有860亿个神经元,估算监测量级到达10万个能很好呈现现在已知的脑相关疾病和生理功能,相比之下,当前技术所能测量的最大数量仅有1,000-3,000个,沧海一粟。再者,大脑是集群工作而非垂直工作,局部测量不能定义整体,意味着你在单一位置选取的数据,价值是非常有限的,不是做加法能解决的。技术之外也还有伦理、注册审批机制的问题需要面对

技术领域在“采集、解码”集中攻克,应用领域在“运动控制” 优先发展

脑机的应用是一个从信号采集——解码——再编码——反馈的过程

解码即将脑电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如计算机信号

再解码即设置具体任务,比如控制机械臂

反馈即反向刺激,通过给予电信号,调节人体机制

当前挑战主要集中在采集、解码,再编码预期相对容易,未来反馈环节预期难度也会高

在解码信号的类别上,科学在运动控制解码领域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当下的应用也基本集中在这个领域。而感觉、情感类的解码还相对有难度,触觉、嗅觉--感受本身是很难具象化的,再比如视觉,做到二维层面已经是很大的数据量了。但是想想假如有一天,发现给你一些电刺激,就能让你感觉吃到了好吃的,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人生顿时陷入了虚无——宇宙的尽头是充换电?

我们按当前的应用领域分成3大类、6个场景,并列举了一些中美代表公司

脑电信号采集,这属于底层领域

神经刺激、脑刺激,简单理解的话,神经刺激之于大脑,就像心脏起搏器之于心脏。在脑电出现紊乱、异常的情况下反向刺激,使之恢复正常

运动控制,大脑和末端操作(比如手、嘴、眼动)之间的信号传递、信号通路发生问题,使用某些方式修复,或者另外建立一套新的连接

/p/感兴趣可以去看下这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很好,虽然文末结论不认同,哈哈

“我们拿计算机来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计算机用二进制的数字来编码信息,假设“苹果”在一台电脑里表示的方式是,在另一台电脑里可以用来表示,(虽然数据不一样,但它们是同一套机制,都是二进制)。

(但)同一个概念或是算法,在不同的大脑里编码的方式和区域也不同。比如人类的声音在不同的大脑里表征就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脑科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很奇妙的进展,比如今年中美科学家用光改变小鼠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一直是极复杂和抽象的领域,用大脑活动来具体对应是困难的

脑机应用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发展也应该是多元领域的共同推动,比如忆阻器在物理上的特性实现类脑,Synchron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技术引入

同时,脑科学是复杂的,如果是一件100年里程碑的事情,当下应用应该还是场景和可操作性为先,不用追求全面的可解释性,以及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率先实现特定场景的结论自洽和综合技术手段解决特定问题

另外,缺人可能是当前一个很大限制因素,就像10年前的IT、几年前的AI一样,你看synchron的官网,打开就是招人,再打开还是招人,有微弱技术优势能先应用的很快就能市场领先,不过几年以后,可能又是另一种格局,先发者要快点跑,想好怎么巩固自己的地位

本文转自“次元 前沿科技智能制造”

}

  《美国最后一宗》是一部由奥利维尔·米加顿执导,·拉米雷兹 / ·布雷维斯特 / ·的一部 / 犯罪 / / 冒险的,特从上的一些的,对能有。

  《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影评(一):很烂,好。

  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剧情很烂,浪费好题材。

  《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影评(二):最终只剩下这几个傻X

  一个没有世界,风正,到处是朗朗,再也没有,再也没有贩卖,再也没有偷盗,你吗,你吗?

  面对将要到来的这个世界,你至少要笑一下吧,大都很,没有在,除了这几个想犯罪的。

  你,没有犯罪了,得兴奋吧,怎么也得找几个一下老得吧,但是没有,老百姓。

  没有犯罪了,得吧,但是没有看到政府为而来得夸夸而谈。

  没有犯罪了,得高兴或者吧,高兴得是以后不用那么了,伤悲得是今后失业了,可惜警察也。

  面对这么美好的世界,大家为什么这么迟钝呢,因为大家这一切都是乌托邦,只有请来的这几个傻X在装着自。

  《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影评(三):没到任何一点感

  未来的美国了一种,通过来制止犯罪,抢劫的想带着美国,弟弟死在。的用也就是搭上了男主,三人抢劫,瘫痪电波一起逃离美国。

  叛逆儿子干死了和老姐,偷了,抢了,又想黑了男主,结果最后被俩黑警干死,俩黑警察又被男掉。男主女主开着大闯过重重逃进了加拿大。

  既没有拿API电波控制这个高来,也没有走把男主成为的动作路,女主更是和打的,除了摆摆POSE一下,也是低几乎忽略不计。影片,可能是想一种未来高科技和下的后,但调色是让人不敢,的。追车那段也是让人昏昏欲睡,没有一点亮点。

  空虚的女主,无聊的黑帮,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警察,共同凑了索然无味的两个多小时,就像裹脚布一样,越看越让人无语了。

  还有一点,这个片名实在是山寨,简直就是一点脑子都不动,真不知道投资方看了以后啥感想。

  《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影评(四):未来的杀手是信号塔

  未来的杀手是信号塔:

  昨天我出门面试,特意把平板带出门,在外面下载电影很流畅,那就是说,我的房间信号已经变差,为什么邻居们的手机信号正常呢。如果是当地注入我的名字进行封杀,我不可能还能打电话,只能说是有人带来了设备,在我的近距离处对我的信号进行屏蔽,造成我的网速缓慢,卡顿,不让我看电影。只要我不能利用文艺的东西来缓解精神压力,我就更抑郁,受伤的程度就更大。我的隔壁是新搬过来的,鬼鬼祟祟,一深居简出,刻意避开和我照面,总是用箱子挡住自己的门,应该是重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干扰我信号,屏蔽我手机信号的东西。我的人生已经死了半生,最不开的日子就是在福建,其他城市虽然也会遇到小人,可至少我的文艺激情没有被彻底摧毁,在福州,一切都因为我的贫穷,然后我的想象,我的追求都被当地无情的扼杀,剥夺,让我的生活屡屡陷入阿鼻地狱。

  说到信号干扰,未来的世界更恐怖,不仅可以屏蔽信号,让人类无法打电话,还可以用信号控制人类的大脑,左右其思维,可以让一个人动弹不得,像是瘫痪,和植物人差不多。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美国最后一宗罪案》,说的是一个未来的世界,当局发一种API信号技术,可以控制人类的大脑,思维,是为了打击犯罪,实现零犯罪的局面。他们利用囚犯进行活体实验,惨不忍睹,技术实行后,将不再需要警力,很多居民冒着生命危险朝加拿大偷渡、流亡,很多人都被开枪打死,他们觉得呆在当地是水深火热。技术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会成功,比如杜姆斯帮派老大的儿子,他也曾被实验过,结果实验让他适应了技术干扰,信号已经不能控制住他的大脑,于是,他便乘机策反一笔买卖,抢一大笔钱,找到了经常抢劫的布瑞克,跟他合作,到最后想黑吃黑,杀人灭口。

  API信号技术其实就是脑控技术,这些技术早在前苏联就已经实验过,现在各国也存在这些技术,明着没有公开,可是私底下还是如火如荼,只要这项研究存在,就有人要被牺牲,技术需要实验,需要活人,他们不在乎生命和人道,就像病毒武器也一样会研发。通常电影里都是看到流浪汉被带走,像电影《毒液》,一些则是底层人,像吴宇森电影《追捕》里的药厂实验,当然也有拿囚犯实验,更恐怖的是直接拿着设备到你的隔壁,或是周围,对你进行实验。在技术还不成熟的时代,需要对人体植入一种晶片,然后才可以控制对方的思维,造成幻想、错觉。可到了技术很强的时候,在各个角落立起信号塔,覆盖所有的人群,就不需要什么晶片,便可以控制人类的想法,捕捉某些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对当局不满,哪怕嘴巴没有说,只要内心想过,都会被视为敌人,然后登门血洗。人类发展到最后,不是把自己灭绝,就是被自己灭绝,人类的未来很恐怖,我们现在已经迈向5G技术,未来还有6G、7G,是否会像电影里的一样,控制着人类的思想,让人类万劫不复,一切技术只服务于流氓。

  《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影评(五):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就是这部电影的诞生

  按照漫画的剧情介绍,《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听起来怎么都像是一场极限犯罪,不像《极速六十秒》也得沾点《极盗车神》的快节奏追车戏。

  但成片就是一坨shit,这部电影能拍到长达148分钟,导演奥利维尔·米加顿就是在犯一级谋杀罪,在折磨任何尝试观看的观众。

  它的电影节奏实在是看的让人昏昏欲睡,导演怎么能把再过几天,甚至24小时之内就要被政府精神控制的紧张氛围,拍的好似主角们黑色星期五准备前往超市大清洗般寡淡?

  短暂的准备时间里,主角事无巨细的把计划安排的明明白白,难道导演也明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几个主角是把几天几小时当几个月几星期的感觉再用,导演是把148分钟当1480分钟来用,紧张吗?

  主角埃德加·拉米雷兹全程都是一张厌世的冷酷面孔,两个小时我都审美疲劳了。帅是够帅,但布雷克除了NOOOO和质问发飙的桥段,实在看不到一丝的变化。

  要说全片最出彩的也就是凯文了,够疯够癫,人物个性十足,远比布雷克强得多。

  只是在最后他被小学生作文级的剧情反转给毁了,编剧何必呢,这反转出来相信不会有观众如当头一棒直呼“牛逼!”,只会扶额叹息“煞笔!”。

  而这段剧情反转也有些琢磨不透,片中API信号能被干扰的方法貌似只有脑子瓦特了,凯文到底是被打的脑子坏掉了,还是如他所说领悟了“所有事物都没有意义”,直接疯掉了,不想再探究了。

  女主谢尔比的存在就是为了卖肉吧,美腿床戏性感迷人,人物故事俗套无聊,被人逼迫,背负着苦大仇深的老套角色。我更倾向把她的位置换成男性角色,是谁呢?警察索耶。

  这也是让我最匪夷所思的人物,警察索耶的登场究竟是特么为了什么?拖时长骗钱?

  片中他的故事省略为三,第一是在警局正当防卫干掉了一个男性罪犯,第二是听闻警员植入芯片可以不受API控制,选择植入芯片,第三是最后和谢尔比对A,窝囊废一般的惨死。

  索耶可以用来展现警察知法犯法,虽然和那俩FBI有些重复,但作用也聊胜于无,不像正片里八竿子打不着的滑稽剧情。

  当反转情节出现的时候,我本来精神一振,这索耶可还在那边审问谢尔比呢,能使用暴力的他会不会反水?开枪的是不是索耶?这么一个行走黑白仿佛救世主般降临的角色太爽了,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这就像《三方国界》当时给我带来的失望,完全可以爽到爆炸,成为观感炸裂的动作枪战电影,最后虽然不烂,可也挺让我遗憾。

  最后,我最美好的爽片预想被编剧干了个稀巴烂,他就那么挂了,挂的还没那个雪茄男有意义。

  阻止女主角这种情节,随便拉个保安都能对付。而让自影片31分中就出现的索耶来当保安,导演仿佛在逗我——在说你以为这角色很重要,其实他就是个保安。

  把索耶安排为黑警,在API实行的最后几天里发现自己享受暴力,从而机缘巧合加入主角追求自我欲望的实现,结局死或不死也比这半身不遂的多余故事精彩。

  总之这就是部烂到无以复加的破片,它花了148分钟浪费故事设定自带的紧张时间限制,又浪费了API信号这个概念。

  当美国要使用API信号控制老百姓,而统治者可能肆意行使暴力的时候,平民忙着在大街小巷重演《国定杀戮日》,WTF?以后不能犯罪所以提前犯罪,自己要被剥夺人权所以进行犯罪,但真正组织了信号发射的只有主角们啊,所有人都在摸鱼?没有反抗组织,没有英雄人物,电影中2025年的美国还不如现在明尼苏达的暴看上去有劲。

  所以,切勿浪费生命中的148分钟欣赏本身就是罪案的《美国最后一宗罪案》。

}

马斯克的Neuralink先后发布了2版差异巨大的解决方案,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改?

Neuralink在2020年通过FDA的临床审批,尚未公布人体植入,而2021年获批的Blackrock已经有31名植入患者(全球34名),最早的一个是2006年,谁的机会更大一些?

“头颅上开洞”还是让人害怕,能有其他方式把电极放进去吗?

“类脑芯片”到底是什么东西,真的能像大脑那样思考吗,跟传统芯片有什么不同?

脑机算法平台一定是巨头的天下吗,有没有可能创业公司主导?为什么?

脑科学的商业化会先从哪里破局?why now?长期机会在哪里?有没有哪些环节“扯后腿”的?

会有什么可预期的进展改变短期棘手的问题,站在未来看未来,创业公司的机会在哪里?

脑科学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有直观的数据吗?

脑科学探索方面,早在200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就已经实现让猴子用意念控制机械手臂,2016年,人类首例脑机接口实验成功,2020年、2021年开始,马斯克的猪、猴子脑机控制实验复现把社会热度推向高潮。而科研界,最新中美科学家用光改变小鼠社交行为,《Nature》刊登了一篇文章,人类用意念打字已经可以达到99%的准确率;

在医疗相关的临床应用方面,脑机相关的认证审批,美国已有9项通过FDA认证,另有5项通过临床审批,可以开展人体临床实验。中国有3项通过NMPA认证

应用市场方面,高通、FB、Google等也积极参与诸如芯片/类脑算法、新型可穿戴设备/OS、脑机开放平台OpenBCI,不过也可喜的看到,在脑机领域,诸如类脑芯片、开放脑机平台等高技术壁垒或者平台型的机会,已经悄悄有新的机构、创业公司在主导

脑机接口当前的市场规模还仅有$12亿,其中非侵入式接口占比44%,(在美国,更是非侵入式主导,占据95%),整体市场预期CAGR=17%。当前北美是主导。但业内预期在不远的未来5-10年,脑机将迅速渗透,预期在应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涉及医疗、游戏、教育等,场景也很容易想象,治疗癫痫、瘫痪、失语等脑/神经相关的疾病,脑卒中康复,脑功能挖掘,专注力训练,脑机控制游戏/VR/AR等

然而大脑本身是极度复杂的,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破译,落到操作层面,最直接的技术性难题就是:如何正确的进行“信号-行为”之间的解析。解析的第一步,收集信号就是个大门槛。人类有860亿个神经元,估算监测量级到达10万个能很好呈现现在已知的脑相关疾病和生理功能,相比之下,当前技术所能测量的最大数量仅有1,000-3,000个,沧海一粟。再者,大脑是集群工作而非垂直工作,局部测量不能定义整体,意味着你在单一位置选取的数据,价值是非常有限的,不是做加法能解决的。技术之外也还有伦理、注册审批机制的问题需要面对

技术领域在“采集、解码”集中攻克,应用领域在“运动控制” 优先发展

脑机的应用是一个从信号采集——解码——再编码——反馈的过程

解码即将脑电信号转化为可识别的信号,如计算机信号

再解码即设置具体任务,比如控制机械臂

反馈即反向刺激,通过给予电信号,调节人体机制

当前挑战主要集中在采集、解码,再编码预期相对容易,未来反馈环节预期难度也会高

在解码信号的类别上,科学在运动控制解码领域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当下的应用也基本集中在这个领域。而感觉、情感类的解码还相对有难度,触觉、嗅觉--感受本身是很难具象化的,再比如视觉,做到二维层面已经是很大的数据量了。但是想想假如有一天,发现给你一些电刺激,就能让你感觉吃到了好吃的,也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人生顿时陷入了虚无——宇宙的尽头是充换电?

我们按当前的应用领域分成3大类、6个场景,并列举了一些中美代表公司

脑电信号采集,这属于底层领域

神经刺激、脑刺激,简单理解的话,神经刺激之于大脑,就像心脏起搏器之于心脏。在脑电出现紊乱、异常的情况下反向刺激,使之恢复正常

运动控制,大脑和末端操作(比如手、嘴、眼动)之间的信号传递、信号通路发生问题,使用某些方式修复,或者另外建立一套新的连接

/p/感兴趣可以去看下这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很好,虽然文末结论不认同,哈哈

“我们拿计算机来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计算机用二进制的数字来编码信息,假设“苹果”在一台电脑里表示的方式是,在另一台电脑里可以用来表示,(虽然数据不一样,但它们是同一套机制,都是二进制)。

(但)同一个概念或是算法,在不同的大脑里编码的方式和区域也不同。比如人类的声音在不同的大脑里表征就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脑科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很奇妙的进展,比如今年中美科学家用光改变小鼠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一直是极复杂和抽象的领域,用大脑活动来具体对应是困难的

脑机应用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发展也应该是多元领域的共同推动,比如忆阻器在物理上的特性实现类脑,Synchron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技术引入

同时,脑科学是复杂的,如果是一件100年里程碑的事情,当下应用应该还是场景和可操作性为先,不用追求全面的可解释性,以及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率先实现特定场景的结论自洽和综合技术手段解决特定问题

另外,缺人可能是当前一个很大限制因素,就像10年前的IT、几年前的AI一样,你看synchron的官网,打开就是招人,再打开还是招人,有微弱技术优势能先应用的很快就能市场领先,不过几年以后,可能又是另一种格局,先发者要快点跑,想好怎么巩固自己的地位

本文转自“次元 前沿科技智能制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号塔机房里都有什么设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