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个合适的数据分析的,每日互动发布了挺多人群洞察报告,这些报告数据都是怎么来的?

美股 天风证券:极光(JG.US)推送第三方服务龙头,数据变现空间广阔2019年5月30日 21:24:49天风证券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文香思媒”,作者:冯翠婷、文浩、何翩翩、马赫

极光(JG.US)以推送起家,以开发者服务为基石,以数据解决方案进行变现。

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领先的移动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业务主要包括面向开发者的开发者服务、面向广告主的精准营销和其他垂直数据解决方案服务。2018年极光营业收入为7.14亿元,yoy+151%,归母净利润为-0.90亿元,yoy+23%,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87亿元,yoy+3%。业绩增长主要系精准营销业务增长迅猛,yoy+160%,营收占比上升2.7pcts至80.2%。

开发者服务积累海量移动端匿名设备级别行为数据,数据优势明显。

开发者服务面向开发者提供核心应用内功能,以极光推送为核心产品,帮助开发者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开发者服务为极光积累了APP安装及卸载情况,使用频率,使用习惯,Wifi Fingerprint等数据。截止2018年底,极光服务于约39.6万移动开发者。2018年移动设备MAU共10.4亿,同比增长20%;累计APP安装量107.6万,增长率为52%;累计SDK安装量198亿,同比增长73%。国内高覆盖度的移动设备数据为公司提供了数据广度优势,近1/4在架APP合作提供数据深度优势。

如何看待极光的数据价值?

1)极光推送行业领先,客户资源丰富。积累了广泛的线上线下移动数据,开发者服务在2018年年底达到10.4亿月活,覆盖约90%的中国移动设备,具有到达率高、时效性好的优势,解决开发者客户痛点。

2)精准化营销数据变现价值及渠道价值。极光效果通是精准营销的核心产品,专注于移动效果广告,通过超过500个用户行为标签,构建全面的用户画像,通过众多定向条件精准锁定目标人群。在移动营销产业链中,公司结合开发者服务形成的合作优势自建SSP平台,结合数据赋能有望切割更大的广告预算份额。公司18年研发投入1.34亿,同比增长86%,加大AI、人工智能研发投入,赋能精准化营销变现。

3)行业内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极光在第三方推送服务商市场中按APP合作量占53.8%的市占率,与A股上市公司每日互动在推送SDK第三方服务领域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二者业务重点不同,极光精准营销为主要变现业务,18年收入80%来自于精准营销服务;每日互动营收主要来源于占62%的开发者服务,主要来自通知用户唤醒的轻推送业务,18年该业务毛利率达92.8%。极光以开发者服务为数据基石,运用开发者服务积累的大数据提供多元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产品。国内大数据服务方兴未艾,依托开发者服务积累海量数据,极光的数据解决方案业务市场空间较大。

投资建议:综上,我们基于客户数量及ARPU值分析,认为公司开发者业务将稳定增长,精准营销及其他数据业务将快速增长,我们预计极光将于19年实现Non-GAAP净利扭亏为盈,2020年GAAP净利润也将由亏转盈。公司19-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8/23.09/39.50亿元,Non-GAAP净利分别为2854万元/2.90亿元/7.04亿元,考虑员工激励费用后的GAAP净利分别为-2385万元/2.28亿元/6.34亿元。

我们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的19PS以及20PE对公司合理估值范围进行预测,两种模型得极光19年的估值区间为RMB119.2~169.7亿,对应当前市值有93.57%~175.58%的上涨空间。极光业务前景明朗,国内移动设备覆盖度高的数据具备较高的变现价值。极光近日获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成分股,指数变动已于5月28日收盘后生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数据变现业务扩张不及预期,国内数据应用政策变化,以及经济压力导致的广告主投放下降

1.公司介绍: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平台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品牌升级为极光)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社会化分享组件和短信等开发者服务。基于开发者服务积累的海量数据,极光拓展了在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包括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极光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1.1. 发展历程:极光推送起步,逐步打造大数据营销体系

公司创立于2011年,于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2012年,公司推出核心产品极光推送(JPush),成为国内首个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专业、高效的消息推送服务的产品。自此,极光开始扩展业务,逐渐形成开发者服务、精准营销、其他数据服务三大体系,产品日益丰富。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极光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2018年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

根据招股说明书和天眼查数据,极光的融资过程如下:

A轮:2014年6月1日获得IDG资本领投的400万美金A轮融资(占比20%),估值2000万美元;

B轮:2015年5月20日完成由复星锐正领投、IDG和Mandra Capital(曼图资本)跟投B轮870万美元融资(占比13%),估值6692万美元;

C轮:2016年6月30日完成了由国海证券、TCL、Mandra Capital(曼图资本)、复星、金光集团、汉鼎宇佑等机构投资的2700万美元C轮融资(占比8%),估值3.5亿美元;

纳斯达克IPO:2018年7月26日,纳斯达克IPO,募集资金7700万美元,IPO市值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股说明书、天眼查、天风证券研究所

2.业务介绍:以开发者服务为基石,数据解决方案变现数据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移动大数据解决方案平台,业务主要包括面向开发者的开发者服务、面向广告主的精准营销和其他垂直数据解决方案服务。通过开发者服务获取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数据标签,刻画用户画像,进行数据变现。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2.1.开发者服务:获得海量移动端匿名设备级别行为数据,其他业务开展的基础

开发者服务主要面向开发人员,为其提供所需的核心应用内功能,包括极光推送、极光统计、极光即时通信、极光短信、极光分享、极光认证、极光物联网和极光魔链。主要以免费提供的基础推送为主,建立起APP和设备的数据库。以极光推送(Jpush)为代表的开发者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帮助开发者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从而增加产品DAU。

图:开发者服务技术架构图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开发者服务获得的用户的匿名设备级移动行为数据,主要来源于用户的线上线下行为。线上行为包括APP的安装及卸载行为,使用行为(APP打开次数及使用时长),WiFi连接行为(线下POI信息),硬件信息(手机品牌及型号等信息),广告反馈数据等。线下行为包括位置数据、POI映射关系等。

1)匿名性:获取设备号,保护用户隐私,但不影响商业变现;

2)持续性、稳定性:开发者使用极光的服务就能持续收集信息;

3)授权性:首先开发者需要获得用户授权,取得用户数据采集的权限。极光再与开发者签订《开发者协议》,获得开发者授权,获取和提供开发者服务和功能必要的匿名设备级别的数据。授权逻辑为:用户>开发者>极光数据。

表:极光开发者服务三级产品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推送和极光IM均分为免费服务、VIP服务、私有云服务三种,服务内容有所差异。

表:极光推送不同套餐比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极光IM不同套餐比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短信和极光认证的产品价格在公司官网上已详细给出,其余产品的付费模式需要联系公司商务。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推送(Jpush)是开发者服务的核心产品,解决客户最大的痛点和刚需,帮助开发者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从而增加产品DAU。

在公司官网上为开发者免费提供了基于多平台的SDK的下载包。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指被软件工程师用于创建应用软件的工具集合。移动应用开发者通过在APP开发包内集成专业型的SDK,可以快速实现推送、语音识别等特定功能,享受专业化SDK服务商的技术服务,免去自行开发的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图:极光推送SDK下载界面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推送的SDK提供消息推送等功能,开发安卓或IOS端APP时开发者可以通过极光SDK集成推送、ab测试等功能。以安卓开发为例,下图所示代码可以实现消息推送,分为以下步骤:

1)SDK接收到需要推送的消息;

3)将消息取出并封装进intent(即页面跳转的启动器);

4)从后端服务器通过广播服务发送到APP入口,从而实现消息推送功能。

极光推送与大量头部APP合作,包括腾讯新闻,今日头条,B站,手机百度等。主要系当APP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难以实现再增长,更好的变现只能通过提高DAU。而JPush支持开发者发送图文并茂的通知,从而更好的传达信息,带来更丰富的用户互动,有利于产生更高的DAU,从而保持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

公司客户资源丰富,涵盖绝大部分头部APP,目前共有100+万款覆盖各行各业的APP使用公司的开发者服务。截至2018年12月,月度独立活跃设备数10.4亿。

2.2.精准营销:商业变现的主要渠道,自有SSP未来空间可期

基于建立在大量多维数据基础上的精准用户画像及“效果通”营销平台,通过自建SSP及第三方SSP,公司为广告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解决方案。精准营销能够精确刻画用户画像,帮助客户拓展用户、推广产品,同时重定向拉活,唤醒沉默用户。目标客户为金融服务、媒体娱乐、游戏、电商、汽车、教育等。主要根据每次点击费用(CPC)或每次操作费用(CPA)向客户收费。

极光效果通是精准营销的核心产品,专注于移动效果广告,包括营销平台和SSP媒体服务。效果通拥有海量的自有数据,服务超过88+万款APP,覆盖约10亿用户,通过用户数据标签和数亿位置信标、POI场景数据,实现线上线下场景营销。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整理

营销平台是数据驱动的效果广告平台,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赋能效果营销。主要提供拓展新客和重定向拉活两类服务。

1)拓展新客:基于极光海量数据及精准定向能力,在合适的场景将合适的广告用合适的方式推给合适的人,与客户产生更多互动;

2)重定向拉活:效果通强大的重定向技术,结合海量用户数据,一键唤醒应用的沉默用户,有效提高用户参与度,驱动应用内的转化。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SSP媒体服务专注于服务移动APP流量,帮助媒体实现收益与流量价值最大化的广告管理与变现服务平台。

1)便捷接入:支持SDK、API等合作方式,提供整合型轻量级SDK,实现云端低频更新;

2)技术支持保障:提供完整的技术文档、技术咨询服务和自助测试平台等,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保障;

3)一站式管理平台:支持接入多版本APP、多种广告形式资源,提供多维度数据报表,便于媒体对整个交易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和控制。

图:SSP媒体服务接入方式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天风证券研究所

2.3.其他数据解决方案:商业变现的重要渠道,公司未来增长引擎

其他数据解决方案包括行业洞察、金融风控和商业地理,均为SaaS产品。

表:极光其他数据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的数据服务体系拥有以下优势:

1)数据量:数据覆盖面广,极光具有广泛的线上线下移动数据,截止2018年年底覆盖超过100+万APP,服务于约39.6万移动开发者,SDK累计安装量超过198亿。2018年12月约有10亿月活设备生成数据,覆盖约90%的中国移动设备;

2)自建SSP:极光精准营销服务拥有自建SSP,具有战略性意义。未来累积平台和数据优势后可绕过第三方广告平台,从而提升毛利率,实现平台价值;

3)时效性:定期和频繁地升级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和基础架构,实现三分钟快速集成推送SDK,推送3秒到达;

4)准确性:通过数据处理平台,极光对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建构和加密,准确加工用户画像。通过超过500个用户行为标签,构建全面的用户画像,通过众多定向条件精准锁定目标人群;

5)技术:持续改进由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驱动的数据解决方案。极光优化了数据仓库结构,使其更适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流程。基于数据集不断改进规则引擎和机器学习算法,以提高生成的标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6)安全性:根据开发者服务访问大量匿名设备级移动行为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防火墙保护的服务器上。极光生成了能够标记和识别移动设备的内部ID,并加密设备级数据以增强安全性。核心数据只能通过指定授权的计算机访问,无法连接到互联网和输出到外部设备。

3.财务分析:精准营销服务快速增长带动公司业绩提升,研发投入增长86%提升研发能力,自建SSP有望提升毛利率

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广告主对移动营销认可度的提升,以及公司自身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2018年极光营业收入为7.14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0.90亿元,同比上升23%,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87亿元,同比上升3%。

图:年极光营业收入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年极光归母净利润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年极光扣非归母净利润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分业务看,18年公司三项业务的营收均有所上升。精准营销业务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年,精准营销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78%/80%。2018年,精准营销业务实现营收5.7亿,同比上升160%,占比上升2pcts。其他数据解决方案营收0.8亿元,同比上升224%,占收入比上升2pcts至11%。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上升主要系客户数量从2017年的1145个增加到2018年的1378个,同比增长20%;同时每个客户平均支出为47.46万元,同比增长121%。

开发者业务2018年实现营收0.6亿,同比上升54%,占营收比例同比下降6pcts至8%,开发者服务收入增长主要系客户数量同比增长47%至1646个。

表:年极光分业务营业收入及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8年公司运营效率有所提升。三大运营费用共2.9亿元,同比上升77%,费用率41%同比降低17pcts。

管理费用0.72亿元,同比增长121.%,管理费用率10%,同比下降1pcts。主要系薪酬及其他人事费用增加1430万元,专业费用增加390万元,坏账准备增加400万元;

销售费用0.84亿元,同比增长41%,销售费用率11.76%,同比下降9.29pcts。主要系从事销售和营销活动的人员的补偿费用增加了1940万元人民币,与品牌和产品促销相关的广告和其他营销费用增加了260万元人民币;

研发费用1.34亿元,同比增长86%,研发费用率19%,同比下降6pcts。18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系主要是研发人员补偿费用增加4230万元,带宽费用增加1020万元,研发服务器折旧费用增加550万元。

表:年极光三大运营费用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2018年,公司毛利率为28%,同比上升3pcts。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精准营销业务收入大幅提升。毛利率的未来趋势取决于产品结构变化。精准营销增速较快,且自建SSP具有平台价值,未来平台、数据优势累积后可绕过第三方广告平台,毛利率预计有较大增长。

18年公司净利率为-9%,同比上升23pcts。亏损主要系人员投入增加,运营费用增长。运营费用年增速小于营收年增速,未来预计Non-GAAP净利可扭亏为盈。

图:年极光毛利率及净利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本支出:2018年公司资本开支0.58亿元,同比上升104%,主要包括购买物业及设备的款项。未来随着DAU增加,服务器投入也将继续迅速增长,资本支出将保持增长。

图:年极光资本支出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股权激励: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最佳人才,为员工、高管等授予股票期权。2018年已授予和确认为费用的期权的公允价值总额为0.25亿元。

图:年极光股票期权费用及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表:年极光股票激励计划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上市费用:公司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而产生的总费用约为380万美元。

运营方面,极光数据优势明显。年的MAU、累计APP安装量和累计SDK安装量均保持高速增长趋势。18年MAU共10.4亿,同比增长20%;累计APP安装量107.6万,增长率为52%;累计SDK安装量198亿,同比增长73%。

对比头部APP微信2018年月活11亿户,QQ月活8.1亿户,极光2018年MAU达到10.4亿,相当于头部APP的月活,具有明显的数据优势。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微信、QQ月活设备数

资料来源:腾讯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4.对标每日互动:精准营销业务占优,数据优势明显

公司与每日互动形成双寡头竞争格局。每日互动是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以数据技术为引擎,为各行业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致力于构建数据智能新生态。业务主要包括面向移动应用开发者的技术服务、面向广告主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以及面向其他垂直领域客户的数据服务。

每日互动2017年营收3.3亿元,毛利润1.7亿元,毛利率50%。同年极光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当期毛利润0.7亿元,毛利率25%,低于每日互动25pcts。2018年每日互动营收5.4亿元,实现毛利润2.8亿元,毛利率51%。同年极光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毛利润2.0亿元,毛利率28%,低于每日互动23pcts。

图:极光与每日互动毛利率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极光与每日互动业务重点不同。极光18年收入80%来自于精准营销服务,而每日互动收入主要来源于占营收62%的开发者服务,主要利润贡献来自用户唤醒的轻推送服务。每日互动轻推送服务是公司为尚未集成“个推SDK”的安卓系统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手机消息推送解决方案,盈利模式主要为公司向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轻推送服务后,按照经客户确认的成功唤醒数收取费用,18年该业务毛利率达92.8%。

极光以开发者服务为数据基石,运用开发者服务积累的大数据积极进行商业变现,提供多元化的数据解决方案产品。精准营销服务拥有自建SSP,未来能够形成平台优势。而每日互动高毛利优势主要源于轻推送服务实现沉默用户唤醒,营收、毛利率高。

表:极光及每日互动业务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每日互动2018年营收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极光2018年营收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年,每日互动移动应用开发者服务毛利率分别为55.1%/63.2%/49.0%,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毛利率分别为85.3%/81.4%/87.7%,移动应用开发者服务毛利率为88.6%/91.5% /92.8%,毛利率水平逐年上升,带动每日互动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

图:年每日互动分业务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每日互动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极光未披露分业务毛利率

经营数据方面,18年极光的累计移动应用安装量远超每日互动,为数据解决方案提供海量数据支持,数据广度方面具有优势。付费客户数量多,数据变现能力强。

表:极光与每日互动经营数据对比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Bloomberg、天风证券研究所

注:*代表公司没披露数据

从行业来看,2018年12月,有449万款APP在架,相较于2017年同期,增长11.4%,不断增长的APP数量反映出不断提升的拉新需求,并且,随着移动应用市场竞争加剧,各大应用不仅聚焦于获取新用户,存量用户唤醒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广告投入也随之提升。极光的开发者服务和精准营销服务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图:8.12中国APP在架数量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天风证券研究所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存量用户已具备足够规模,新用户的增长率有逐步放缓趋势。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达到11.38亿,增长进一步放缓,表明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面临考验。而极光的月活18年同比增长率为20.4%,明显高于行业增长率,说明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图:9.03中国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设备数及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QuestMobile、天风证券研究所

移动营销产业链分为前段(广告需求端)、中端(供应商服务端)和后端(媒体落地端)。移动营销已经进入程序化购买时代,程序化购买助力移动端流量加速变现,全面唤醒移动营销市场。广告主通过需求管理平台(DSP)释放需求,营销供应商帮助广告主化解和匹配需求,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媒体渠道则作为窗口向用户传递信息,从而完成一套完整的营销传播。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天风证券研究所

图:移动营销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天风证券研究所

价值分布上,优质资源的媒体端会拿到广告费最大分成比例,不同类型的媒体议价能力差别大,Hero APP自己按广告平台可能会更高广告费分成;代理商分成10%~15%;DSP利润空间呈压缩趋势。

每日互动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是依靠技术推送等服务积累的大数据能力为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实现其营销需求。每日互动采用第三方SSP,以通知栏广告、应用内广告的组合形式为广告主提供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

极光精准营销“效果通”营销平台帮助广告客户提高效率,使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内容定位合适的受众。自建SSP及第三方SSP相结合,处于价值链分成比例较高的环节;坚持自建SSP在未来积累数据优势和平台知名度后,有望提升平台价值,获得更高分成比例。

5.投资建议:19年公司转亏为盈,建议以19PS及20PE进行估值,有93.57%~175.58%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考虑到极光月均活跃用户和移动终端的覆盖率稳步提升、覆盖的APP开发者范围愈加广泛、业务间的协同效应逐渐放大,公司业绩将稳步提升,核心假设如下:

1、公司通过以极光推送(Jpush)为代表的多样化开发者服务为基石,客户数量及ARPU值保持稳定增长,极光认证和极光loT等付费新产品成为收入增长点;

2、极光通过移动大数据的深度处理为客户提供包括精准营销、行业洞察、金融风控、商业地理等服务方案进行变现:精准营销方面,18年起公司将对广告主行业进行扩张,其他数据业务方面,行业洞察、金融风控、商业地理等服务方案也将积极拓展新客源,客户数量及ARPU值将持续提升,且Sales&Marketing Expenses也将相应提升。

预计Non-GAAP净利为内生净利润,考虑员工激励费用(17-18年员工激励费用分别为827.5万和2456.1万人民币)和因中国子公司WFOE和VIE前期的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407.9万和7898.5万人民币(递延所得税资产将抵减未来所得税费用,抵扣期限分别为2019年-2023年、2019年-2028年)后,得到调整后的GAAP净利润。

表:极光盈利预测(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预测值

表:极光盈利预测(二)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预测值

根据上述分析及假设,我们预计极光将于19年实现Non-GAAP净利转亏为盈,公司19-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98/23.09/39.50亿元,GAAP净利分别为-2385万元/2.28亿元/6.34亿元。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的19PS以及20PE对公司合理估值范围进行预测。全球范围内可比公司,我们根据数据从哪来、数据价值及数据变现三个维度进行筛选,结果如下: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天风证券研究所筛选整理

资料来源:Bloomberg、天风证券研究所整理;注:截至2019年5月29日收盘价及汇率。

我们预计FY2020E GAAP净利润分别为2.28亿元人民币,对应EPS为2.98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对应20年平均PE估值40x),我们给予极光20年40x PE估值,对应合理市值119.2亿元人民币,对应当前市值仍有93.57%的上涨空间。

我们预计FY2019E营业收入为12.98亿元,对应SPS为16.97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对应19年平均PS估值10x),我们给予极光19年10x PS估值,对应合理市值169.7亿元人民币,对应当前市值仍有175.58%的上涨空间。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估值模型,极光19年的估值区间为RMB119.2~169.7亿,对应当前市值有93.57%~175.58%的上涨空间。极光19年Non-GAAP净利预将扭亏为盈,2020年GAAP净利润也将由亏转盈,且业务前景明朗,国内移动设备覆盖度高的数据具备较高的变现价值,我们认为极光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当下,企业运营重心逐渐从拉新转移到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降本提效成为了企业的主要方向。每日互动(个推)作为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以开发者服务为基础不断夯实数据和技术能力,同时持续打磨优化产品与服务,于近日重磅上线了“个推·智能运营”服务,覆盖全场景用户洞察与业务分析,并有效打通个推消息推送服务,助力APP实现用户精细化运营,为企业提供数据驱动增长的运营解决方案。

1、360°用户画像,快速搭建丰富的标签管理体系

个推·智能运营支持APP运用自有数据和个推海量标签数据,通过自定义规则、行业模板等方式将多端、多源用户数据标签化,360°洞察用户,构建全面立体的用户画像。特别说明的是,个推·智能运营依托于个推海量大数据,可以额外为APP提供用户的基本属性、APP兴趣偏好、线下场景等特征层数据,更有利助力APP实现更深、更广的用户洞察。

同时个推也提供标签管理平台,辅助APP对标签进行统一的管理及数据呈现,直观呈现标签用户数、标签覆盖率及变化趋势,快捷创建并调整标签定义及规则,助力目标用户精细分层。

例如某健身APP针对用户购买行为进行分析,圈选购买会员订单额大于1000元的用户群,生成高单价客户的标签,同时结合个推的性别标签,生成高单价男性客户和高单价女性客户标签,以便优化会员健身课程内容推荐的服务体验。

2、更全面的用户洞察,助推业务飞速增长

个推·智能运营支持通过丰富的标签生成规则及标签数据,结合埋点数据快速圈选出目标用户人群,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画像洞察,助力APP精细化用户分层运营。

①用户群管理:自定义用户分群,圈选目标用户群

个推·智能运营用户群管理,支持丰富的方式和规则圈选目标用户群。例如上传已有的用户ID保存为用户群;通过标签、用户属性、事件行为创建用户群;将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等分析结果保存为用户群等。个推·智能运营用户群管理还支持用户群下钻查看用户群里的用户明细列表。

②用户群画像:自定义多维度标签,深度洞察用户群

个推·智能运营用户群画像,提供基础画像模板且支持画像维度自定义,可查看用户群在洞察维度上的分布情况,如性别分布、地域分布,了解用户群特征,并根据用户群特征动态调整运营方案。

例如:某APP运营在活动中进行复盘,想要分析本次活动成功转化的人群特征,那运营同学就可以通过用户群管理功能,自定义圈选在活动期间已经购买的用户群,然后运用丰富的标签维度对圈选的目标用户群进行分析,寻找已转化人群的共有特征,用这些特征去全量用户中圈选更多拥有转化特征的人群,打造爆款活动运营。

3、多场景动态分析,助力多元化业务升级

个推·智能运营支持事件分析、漏斗分析以及自定义分析,帮助产品运营更好进行产品迭代效果分析、运营效果分析、路径转化分析等多场景分析。

①事件分析,助力产品迭代升级。

用户在产品上的行为我们统一定义为事件,事件主要用于APP记录用户的行为及业务过程。而事件分析是指通过事件的属性、维度对各个事件的触发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展示各事件及对应指标的变化趋势,常用于APP用户渠道分析、用户行为偏好分析等。

例如某APP上线新功能,我们需要观察、评估新功能的流量及转化数据,那么产品和运营同学就可以通过事件分析功能,分析该功能相关事件(相关页面及按钮的访问、点击等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时长及用户属性、事件属性等,同时与其他同级别功能的访问行为数据进行对比,从而评估新功能的效果情况。

②漏斗分析,打造运营数据闭环

漏斗分析是通过将用户行为起始的各个行为节点作为分析模型节点,来衡量每个节点的转化效果。APP运营可使用漏斗分析模型梳理业务的关键流程环节,定位用户转化提升的关键环节,及时对低转化率环节进优化,提升用户转化效率。

例如,电商类APP用户付费流程通常为:用户登录--浏览商品页面--点击立即购买--完成付款。针对用户付费转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该付费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定义为用户付费行为漏斗分析的节点,建立用户付费转化的漏斗分析,助力运营快速评估、发现有待提升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高效提升用户转化率。同时也能为后续产品运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打造APP运营的全链路数据闭环。

③自定义分析,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个推·智能运营提供自定义分析能力,支持更深度的数据运营需求,帮助数据分析师通过标准SQL快速查询数据,同时支持将SQL模板化,实现数据快捷查询以及查询结果自定义可视化展示。

4、多源数据统一治理分析,构建全面标准的数据看板

个推·智能运营平台能高效融合多源数据,支持APP、Web、H5等多端数据埋点,同时支持企业自有数据导入,生成统一的标准ID体系以及多维度数据标签,为全局用户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多端数据接入后,通过统一的数据治理,存储成为标准化的事件、属性、指标,方便运营者更快捷简便地管理和使用数据。个推拥有丰富的行业模板,可以将数据应用于系统各个模块,例如自动生成基础数据看板,为运营实时呈现APP运营数据,包含APP日活跃用户数、新增用户数、留存率等运营指标。同时也支持运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快速创建自定义看板,例如针对特定事件及漏斗分析的结果实现数据看板自定义,方便快速查看运营数据。

个推·智能运营基于海量的用户标签、多元化的分析能力以及深入的用户洞察能力,实现更为细致的用户分层运营,与个推消息推送服务打通后,可无缝连接目标用户实现精细化触达,同时支持触达效果洞察分析,指导运营策略优化。同时,个推·智能运营可覆盖APP全场景业务分析,形成以“精细化运营”为核心的运营闭环,助力企业以数据驱动业务增长。

}

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

“北复清交”校友势力最大

新财富统计7000余位基金经理、分析师和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毕业院校信息发现,其“名校+高学历”的背景特征十分显著,而各名校校友数量的排位,又无疑为评估各间大学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维度。

新财富以简历中毕业院校出现的次数排名,制作成“资本圈核心职群就读高校TOP50”,其中前四名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于前三所大学的人数均超过300人(表2)。第一梯队的“清北复交”中,复旦系势力超越清华系,出人意料。

这四所学校所在的北京上海,均为主要金融机构集聚地。相比之下,中国另一大金融中心广东,在TOP50榜单中,上榜的4所学校均在前十名之外,包括位于11名的中山大学、23名的华南理工大学、25名的暨南大学和48名的深圳大学,说明广东在金融人才培养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把资本圈看作一个江湖,那么各大门派中,校友则构成了一大派系。

作为中国TOP2大学的北大,汇聚了最顶尖的师资和生源,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北大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每年都是高考状元的聚集地。北大的毕业生群体,被称为“自由人的自由联”,在中国资本圈内举足轻重。

资本圈的清华大学学子,分为两类,一类出身于理工科背景,有技术背景和创业的经历,对产业技术的发展非常敏感;另外一类则来自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金融学专业科班出身,对金融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严谨、实事求是、做事稳健,对市场和技术有很好的洞察力。清华校友在资本圈也被称为“精悍部队”,他们注重分享、重视团队,交流和分享较为频繁。

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方、曾任高盛(亚洲)执行董事的胡祖六等一批名字如雷贯耳的资本圈大佬,均来自于清华。

复旦和上海交大坐落于魔都上海。在中,上海的金融业发展程度最高,不仅拥有发达的银行业,在公募基金的数量和资产总额上也具有绝对优势。得益于此,这两所老牌名校在资本圈的校友资源非常丰富,以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的方式,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可以有很好的锻炼平台。

TOP50高校中,排名第五的上海财经大学,也是前十名中唯一的非985大学。作为位于魔都的硬核财经类院校,其在全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处在紧次于北清复交的第二梯队;毕业生的就业也集中于金融业。

上海财大的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就是由上海财大首任院长孙冶方先生的名字命名。“财大人本身也是受到上海文化的地域影响,性格比较内敛,而且做事情谨慎,注重细节,讲究诚信,这些本身都是经商之道。”上海财大金融学院院长、MBA学院院长戴国强曾如此评论。

TOP50学校的前十名中,除第5名上财外,均是985、211、双一流大学。而前十名学校的校友总数达到2337位,占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3,名校集中度可见一斑。

排在第6名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因其经济、金融学科的深厚背景,为资本圈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国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创建和早期参与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人大。在我们的统计中,人大校友达222位。

PC互联网时代,“人大经济论坛”在金融圈聚集的人气曾无可取代;近年,“南浦江、北燕山”,金融投资行业内两大民间论坛则声势渐起,前一个侧重于证券投资实务,后一个侧重于宏观环境及监管。不过论坛发起与参与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人大校友。这两个论坛及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还合组了“江山论坛”。“江山”取自“浦江燕山”,寓意人大校友能够继续雄踞金融江山。

排名第7的浙江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浙大毕业生“学而优则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浙大系创业者不仅善于创新,也注重脚踏实地实干,是江浙地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之一,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一批来自浙大的创新创业者。

巨人网络(002558)的创始人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大数学系;同花顺(300033)创始人易峥毕业于浙大电机工程系,华测导航(300627)创始人赵延平毕业于浙大光电与科学仪器系激光专业毕业,今年3月上市的每日互动(300766)董事长方毅为浙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

排名第8的武汉大学,作为百年名校,早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期就成立了“商务门”,其后几经更迭,“经济系”、“商学院”最终更名为现今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为资本圈输送了一批人才。武大的数理金融试验班为其专业特色。

据传,武大校友大多具有恋校情结,每当有假期时会相约返校聚会,校友之间“志同道合”,给资本圈留下深刻印象。

提到第9名厦大,就不得不提其“会计专业”。厦大一位校长曾说过,我们培养不出一流的CEO,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流的CFO。厦大以特色而强势的会计专业为资本圈输送了大量精通财务知识和技术的毕业生。厦门大学的毕业生,除留在厦门本地外,最多流向深圳,在会计和金融专业,一个班中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深圳。在此次的统计中,厦大的资本圈校友也达到了141位。

排名第10的南开大学,建校也超过百年,经济、金融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据2018年南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数据,超过20%的硕士生流向了金融行业,在所有行业中占比最高。南开大学地处天津,其毕业生在金融机构和央企总部所在的北京受到较好的认可。

进资本圈就一定要学金融or经济吗?

大多数人心目中,进大学读金融专业=毕业后从事高大上的金融行业=体面的工作+高薪的待遇=炫彩人生。这个等式是否成立呢?

新财富统计发现,资本圈核心人群学习的专业中,“金融”并不是最多的,学习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士为数更多。这应当与我们统计的职群包括大量上市公司董监高有关,他们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一般是在硕士阶段,是继续教育的需要。

此外,会计学、管理学、工学、法学、MBA、理学和数学专业也排名前十(图3)。从TOP10专业来看,颇有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势,而文科类专业则无一上榜。这或许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原理、财务会计功底以及管理学知识有关。

图3:资本圈核心职群所学专业TOP10

数据来源:新财富、Wind、东方财富Choice

资本圈校友势力地区榜:北京、上海领先

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TOP50,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其中,北京地区以11所高校排列第一,前十院校占有3所;上海以5所高校位列第二,虽然在总体数量上,不足北京的1/2,但在前5院校中,上海占有3所,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不仅金融机构实力强,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资本圈校友势力地区排行

综合考察7类核心职群的教育背景可以发现,整体看,“名校+高学历”是资本圈生存的重要基础,北大、复旦、清华和上海交大是排名前四的毕业院校,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学和会计学是他们学习的前四大类专业。

新财富对1792位基金经理的数据统计发现,基金经理的学历起步是硕士。

图:90%以上的基金经理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数据来源:新财富、Wind、东方财富Choice

在这1792位基金经理中,有大学信息的有726位。新财富对这726人的毕业学校统计发现,基金经理毕业学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人数分别为92人、86人和78人。

有意思的是,以基金经理的“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为指标,计算各大高校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可以发现,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98%,上海财经大学的次之,为3.38%,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基金经理的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82%和2.79%,中国人民大学的最低,仅为0.91%。

那么,基金经理主要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呢?新财富统计发现,经济学和金融学是两大主流专业,分别有173位和166位基金经理就读于这两个专业,显著高于其他专业。此外,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人数也较多,约为50人。另外,也有一定数量的基金经理学习工学、理学、数学、金融工程、会计学和MBA等专业(图6)。

图6:基金经理所学专业TOP10

分析师的摇篮:复旦和北大

新财富对1157位分析师的数据统计发现,复旦大学力压一众名校,成为最盛产分析师的大学,有129位分析师毕业于复旦,占样本分析师的比例达11.1%;北京大学排名第二,有113位分析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占比约为10%。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被称为券商分析师的“摇篮”也言不为过了。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分析师数量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人数分别达88人和86人。加上复旦大学,上海在培养分析师方面,可以说非常“硬核”了。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分析师毕业学校排名前十的大学,除上海财经大学外,均是985工程院校。而在地区上,除排名第六的武汉大学外,分析师毕业学校前七均位于北京和上海地区。

来自名校的分析师们,主要学习的是何种专业呢?新财富统计发现,和基金经理一样,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依然最多,分别有181和152位分析师学习这两个专业,达到一半的比例。此外,管理学毕业的分析师数量也较多,为51人。另外,学习工学、理学、金融工程、数学、会计学、物理学和材料学专业的分析师也占有一定比例(图7)。

图7:分析师所学的专业TOP10

董事长:985学霸的世界,人大系市值居首

新财富通过对截至5月24日A股3621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总裁(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的毕业学校和专业进行统计梳理,排除了EMBA学习阶段的毕业学校信息,对这五大职群的学历背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学历上,近一半的董事长拥有硕士学历,拥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为9.9%,本科学历的占比为25.3%,另外有11.8%为大专及其他学历(图8)。

图8: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学历分布情况

A股董事长毕业学校排名前十的均是985院校,北京地区除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地区有排名第四的上海交通大学和排名第6的复旦大学上榜。

按照这十大院校毕业的董事长所在上市公司总市值计算,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23位董事长管理了18634亿元的总市值,位列十大院校之首;毕业于北京大学的56位董事长管理了11687亿市值,位于第二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董事长管理的市值高,是因为该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的董事长任职于市值较高的券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以中信证券(600030)董事长张佑君为代表。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董事长则任职于市值较高的房地产行业,以万科A(000002)董事长郁亮为代表。

监事会主席:人大系最多,文学专业也可胜任

新财富对A股3621家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的数据统计发现,其平均年龄为50岁,年龄最大的为85岁,系比亚迪(002594)监事会主席董俊卿,出生于1934年,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与黄金学院铝镁冶炼专业,获学士学位及苏联工程师称号;年龄最小的仅26岁,为智动力(300686)监事会主席陈卓君,出生于1993年。

在学历上,监事会主席以本科为主,占比40.6%,硕士学历占比为26%,大专及其他学历为22%(图15)。

图15:A股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的学历分布情况

监事会主席中,简历中有大学信息的有751位,对这751人的毕业学校统计发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数量最多,有30位;清华大学次之,有27位;浙江大学排名第三,有22位。

统计30位毕业于人大的监事会主席可发现,他们依然大多来自经济学专业,有12位。

盘点监事会主席的专业会发现,以会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这或许与监事会主席需要组织检查、监督公司业务、财务状况,查阅公司财务帐簿和其它会计资料有关,这些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功底。同时,也有一部分监事会主席毕业于工商管理、法学和工学专业。另外,与混迹资本圈的大多是理工科背景的人才相比,“文学”专业首次进入TOP10榜单,不过数量并不多,但仍有12位监事会主席毕业于文学专业(图16)。

图16:A股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学习的专业TOP10

总裁/总经理:985管理专业学子为主,清华系最多

在学历上,总裁(总经理)的学历以硕士为主,占比约为一半,本科学历次之,占30.2%,另外大专及其他学历的比例为10.2%,博士学历的比例为7.4%(图17)。

图17:A股总裁(总经理)的学历分布情况

总裁(总经理)的简历中有大学信息的有1186位,对其毕业学校统计可见,TOP10均是985工程院校。

财务总监:多出身财经院校会计专业,

上财系人多,央财系薪酬高

在薪酬上,2018年,A股财务总监的平均薪酬为63.67万元。其中,中信证券(600030)财务负责人葛小波的薪酬最高,为1566.87万元,其还持有870000股期末持股数,薪酬与期末持股市值合计2959.74万元。可见,财务总监做好了,可是非常有钱途的。

图19: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学历分布情况

财务总监简历中有大学信息的仅有692位,占比为19%。对这692人的数据统计发现,财务总监主要毕业于财经类院校。在财务总监毕业TOP10的院校中,6所为财经类学校,4所为综合类大学,且均是985工程学校。

对毕业于这十所学校的财务总监2018年的平均薪酬进行统计可见,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平均薪酬最高,为100.51万元,遥遥领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平均薪酬位列第二,为83.9万元.

图20: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学习的专业TOP10

董秘:经济/金融专业的80后为主,复旦系薪酬最高

图21: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平均年龄(单位:岁)

在薪酬上,A股上市公司董秘职群2018年的平均薪酬为60.77万元。其中,万科A董秘朱旭的年薪最高,2018年为849.2万元。除年薪外,据万科2018年年报,朱旭还获得571万元的经济利润税后奖金,合计获得1420万元的报酬。A股2018年薪酬最低的董秘为*ST成城(600247)的赖淑婷,其出生于1990年,2018年的薪酬只有5.4万元。

在学历上,A股董秘以本科和硕士为主,二者数量大致相当,约占45%,博士学历的董秘占2.9%(图22)。

图22:A股上市公司董秘的学历分布情况

在3621家公司中有大学信息的董秘有1156位,占比约为32%。对其统计可见,董秘毕业学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董秘毕业学校TOP10中,除排名第四位的老牌财经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外,均是985工程学校。

统计毕业于这十大院校董秘的2018年平均薪酬可见,复旦系董秘薪酬最高,为111.35万元,其次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董秘,他们的平均薪酬均超过了100万元,分别为105.23万元和102.86万元,远高于A股董秘平均薪酬。同时,新财富发现,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总监薪酬也名列前茅,显示出上财毕业生的薪酬溢价实力。

图23:A股上市公司董秘学习的专业TOP10

从学习的专业也可看出,董秘职群已然发生较大改变,其出身已不像早期由毫无证券市场经验的办公室主任、行政、人事经理兼任,而是逐步由具有经济、管理、法律、会计类专业的,具备资本市场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才担任。董秘职群已经成长为职群标准趋同、高度职业化的稀缺专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分析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