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里有萨满教经文?

(1)本氏族的父系族源神。

(2)本氏族各种创业神和英雄神。

(3)本氏族首辈萨满及历代传世萨满灵魂。

(4)本家族宗谱中祖先的灵魂。祖先崇拜一般以父系祖先为谱系,但其中也包括有众多女神作为祭祀对象,这说明祖先崇拜有一个发展过程。父系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中人们虽然已经以男性为社会的轴心,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萨满多为女性,在不少地区仍保留了以女萨满主持祭坛的习惯,所以在祭祀活动中保留大量女神、女祖先的地位是不足为奇的。萨满教的祖先崇拜除了丧葬时告祭活动外,还包括刻、制各种神偶,绘制图形,于年节时由子孙供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基本属于民间信仰层次,没有成为经典流行,各种祭祀仪式也没有严格规范。萨满教的流行,主要靠巫师——萨满的世代传承来维系,因此与世界上各种发达的创生宗教相比,萨满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便显得特别重要。萨满被认为是各种宗教观念以及活动最权威的解释者,是沟通人与天国神灵的使者,是保佑人们平安生活的祖灵的代表,因而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愈是远古时代,萨满的社会地位就愈高。萨满的宗教功能,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①为本氏族祈神消灾 如东北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都有春 秋两季请萨满跳太平神的习俗,请神灵保佑本族人的安全,增殖人口。遇有 瘟疫流行,也要请萨满跳神,呼唤祖神来保护儿孙。

②为患者跳神治病 这是萨满最经常的宗教活动。地处边陲的少数民族,缺医少药,没有抗御病魔的有效手段,一旦重病缠身,只能求助于神灵。萨满跳神治病也有一套固定程式,先通过占卜确定患者是冲撞了哪一路神祇,然后命患者家属对神灵供奉祭品,由萨满致祷词,祈求神灵宽恕,保佑 患者康复。

③祈求生产丰收 不同的民族从事不同的生产,故有不同的祈请方式。如鄂温克猎人长期打不到猎物时,便用柳条做一个鹿的模型,由萨满主持进 行象征性射击,如果射中了,围观者便一起大喊:“打中了,打中了”,猎 人因此感到重新获得了神的帮助。蒙古农区或牧区,如果受到自然灾害,就 请萨满主持祭敖包,请敖包神保佑风调雨顺。

④ 为民众主持婚丧嫁娶等仪式 在婚礼上萨满为新人祝福早生贵子,在葬礼上萨满为亡人送灵,祝其早达天界。赫哲族有专司送魂的萨满名“达克苏特尔”,屯里死了人,请萨满来做一个木头人,穿上人的衣服、上供、点 香、烧纸、跳神。3 天后,萨满向外射3 支箭,指示亡灵归去的方向,然后率领全家送走亡灵。

⑤占卜圆梦当人类生产能力尚不发达,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无所适从,便会不时乞灵于占卜,请神祇指点迷津。在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教中,萨满承担着为族人占卜吉凶的责任。以占卜方式区分,大致有草木占、星光 占、金石卜、梦占等种类。在占卜以前,一般还要举行跳神仪式,表示是由神灵下凡来进行裁定。

在萨满主持的各种宗教活动中,跳神是其中最神秘、最热烈、也最吸引人的仪式。届时,萨满头戴神帽,上缀五彩纸条,下垂蔽面;身穿长布裙,胸前与背后悬挂铜镜,如日月状;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周身器物随之铿锵作响。此时的萨满双目似开似闭,神态如醉如痴,口中念念有词,或称神灵附体,或称神灵下凡,或学熊咆虎啸,手脚不停地模仿着各种神怪、野兽的动作,舞蹈动作越来越激烈。随着萨满狂歌怪舞,氏族的群众也会受到感染,从围观进而参与,伴随着萨满的歌声与舞蹈,重复着萨满的咒语,宗教氛围甚为浓郁。从现代对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田野调查中可见,萨满能使自己的精神 处于一种半昏迷状态,但同时又能自觉地控制自己,口中念念有词,并模仿各种神灵或死去的祖先的语言或动作。他们的精神状况类乎神经病学上的癔 症患者,但又绝非神经病人,或完全的弄虚作假,对萨满精神状态的研究是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一般而言,萨满教没有自己的寺院或教团组织,多是师徒传授。新萨满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经过一段相当长时期的学习和考验,才能成为正式的萨满。在氏族社会,萨满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为氏族或某些家庭跳神也不收取费用,具有义务服务的性质。故萨满在社会上很受尊重。进入阶级社会后,萨满为统治者服务,或是在金钱诱惑下乘人之危捞取好处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不过总体来讲,萨满教较多地保存了原始宗教的面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北方少数民族社会不断进化,传统的萨满教也在不断地瓦解分化,改变形态。在封建社会中,汉地佛教、道教、民间宗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中的许多神灵,宗教观念逐渐被吸入萨满教中,如清代满族人的“堂子”里也供上了释迦牟尼、观音、关羽。赫哲人的灵魂观中包含着从佛教学来的轮回思想,认为人有3 个灵魂,其中一个就会转世投生他处。这种宗教观念的相互渗透,是民族文化交往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不妨碍萨满教成为少数民族中传统宗教的一种典型形态。

2.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

在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也不同程度地保存着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宗教。就基本形态而言,这些传统宗教与萨满教是近似的,都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缺少系统的宗教理论和完善的宗教组织,宗教活动以巫师为中心,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宗教都可以归结为“灵气萨满”一类。但是如果将南、北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加以比较,由于社会、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又有许多差异,故此处着重对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特殊性的方面加以介绍。

佤族是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至中华民国时期,仍然处于原 始社会末期状态,故保持了比较完整的原始宗教。在佤族的原始宗教中,最 引人注目的活动便是“猎头祭”。

猎头祭起源于佤族初入农业社会之时,是向天地间的最高神“木依吉”的献祭。在佤族的传统宗教中,木依吉不仅是创造神,而且是祖先神,他支配着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掌管着人类的生、老、病、死。佤族人认为:用人头向木依吉献祭,他便会保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猎头祭是佤族宗教中最隆重的活动,有一套复杂而又严格的程序。出发以前,由部落军事领袖用卜鸡卦的形式指定参与人选,大家饮酒吃饭,诅咒发誓,然后出发。猎头对象或是仇人部落,或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佤族人埋伏路旁将其杀死,取回人头后,供在木鼓房下的人头桩上,血水被佤族人视为最神圣的祭品和生命的象征,故在人头桩下放置火灰,让人头上的血水淋于火灰之上。这时由巫师代表全部落民众向人头祈祷,求其保佑全寨人畜平安,庄稼丰茂。然后各家将淋有血水的火灰取回,拌在谷种中播撤,人头则在人头桩上一直供奉到来年,由于人们对人头又怀有敬畏感,故下一年春耕前,又要举行名为“砍牛尾”的仪式送人头。“砍牛尾”又称“剽牛”,举行仪式当天,先由巫师率领全寨民众将人头送出寨外,回寨后将一条肥壮公牛栓在木桩上,一俟巫师砍下牛尾,四周群众蜂拥而上,挥刀争割牛肉,一头牛数分钟之内便被分割完毕,场面甚为惊险。“剽牛”标志着一次猎头活动的结束,数日后春播,又要再一次猎头祭谷,如此循环不止。佤族的人头祭保留了原始宗教血祭的特征,粗犷剽悍,痛快淋漓,是人类潜意识中某些破坏性本能不加节制的宣泄。这种落后的宗教习俗往往成为引发氏族械斗的根苗,造成佤族内部及与周边民族的纠纷。50 年代以后,在当地政府的教育引导下,佤族人民已经逐渐放弃了这种落后的习俗。

(2)白族的“本主”崇拜。白族传统宗教中最突出特色是“本主”崇拜。“本主”是白族主神的汉语译名,白语呼为“朵博”,“劳谷劳泰”等,意为大老爷,祖父、祖母。本主最早是氏族部落的守护神,后来演化成村寨守护神。在白族聚居区,每一村寨皆有一名本主,或一、二村社供奉一名本主,或一村供奉数名本主,情况不尽相同。不过每一本主皆有自己的神庙,庙内供有本主像,或为泥塑,或用香木雕成。有的本主庙还供奉本主神的侍从及子孙。据民间传说,白族共有五百神王,即五百位本主。五百神王之上是“七十二坛景帝”,“十八坛神”,“九坛神”,逐次升高,最高位的本主是神明天子。但是实际上,本主神之间并没有明确、严格的隶属关系。本主神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男男女女的本主神一般都有“点苍昭明”、“应民皇帝”、“爱民皇帝”、“洱河皇帝”、“英武将军”、“茶花公主”等封号,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和特殊的祭仪,被认为是一方土地的保护神。白族的本主神种类繁多。有自然神祇,如天、日、月、风、雨、云、雪、山、河诸神,水泉女神、金江圣母、沙漠大王等等。有图腾神,如白石本主、大石天神、虎老太、梅花鹿仙、黑龙、黄龙、母猪龙等等。有祖先神,如传说中的白族先民劳谷和劳泰,他们是一对夫妻,与其十几个子女发明火、打猎、种植、纺织、建筑,故被尊为本主。有英雄崇拜的对象,如猎神杜朝选,斩蟒英雄段赤城,抗暴女英雄阿南和柏洁圣妃,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定国等等。有佛教和道教中的神,如观世音、大黑天王、天王菩萨等等。有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帝、大臣,如细奴逻、隆舜、凤伽异、杨干点、段思平、段宗榜、郑回、等等。有汉族著名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唐剑南留守史李宓及其子女。也有白族农民中的烈妇、孝子等被当地人民视为道德楷模者。从白族本主的来历看,本主崇拜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混合物,凡为民除害者,有英雄业迹者,为国立功者,道德高尚者以及当时人们尚不能认识的各种自然现象,皆可成为崇拜、信仰、爱戴、依赖的神,在他们身上,白族群众寄托了自己的超人间向往。同时,本主崇拜多以真人真事为依据,故有浓厚的人间氛围和地方色彩。白族人民对本主的信仰极其虔诚。他们认为本主管着人间、阴间的一切事务,故不论耕耘收获,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要到本主庙去烧香献祭,祈求本主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每年岁初,各村都要搞迎本主活动,人们用彩轿抬着本主的泥塑或木雕,打着大红伞、龙凤旗、飞虎旗,鼓乐宣天地巡游本主保佑的各个村寨,沿途各家设香案恭迎。祭祀活动期间,不许下地生产,杀猪宰牛庆贺,并有巫师跳神,唱巫歌,有烧铧头、上刀杆等娱乐活动。“迎本主”成为白族民间一个盛大的节日。

(3)彝族毕摩、苏尼的巫术活动 彝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数省,其中四川凉山的彝族地区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传统宗教形态。毕摩、苏尼是凉山地区彝族巫师的名称,他们通过花样繁多的巫术活动维系着传统宗教。 毕摩是凉山的高级巫师,只限于男子担任,一般是家传世袭,并须经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彝语中“毕摩”的原意是教师,因为他们会认老彝文,能读彝经。目前发现的彝文经书有数百种之多,包括作斋经,百解经、除祟经、占卜经、解梦经等,除了宗教内容,经文中还包括天文历法,道德伦理,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医药卫生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毕摩不仅是人神之际的沟通者,而且是社会上掌握文化知识最多的人,受到整个社会的敬重。彝族人凡婚丧嫁娶,吉凶祸福,年节集会,都少不了清毕摩作法,主持招魂、禳灾、驱鬼、治病、合婚、占卜、安灵、招魂等仪式。另一类较低级的巫师叫“苏尼”,专事跳神、驱鬼、治病。苏尼一般不懂经文,不认字,男女均可担任,亦不世袭。一个人要想成为苏尼,关键是能使自己精神进入歇斯底里状态,自称灵魂附体,胡言乱语,狂跳不止,便可使人相信他具有与鬼神交通的能力。苏尼的情况与北方民族的萨满颇为近似。苏尼的法器主要是一面羊皮鼓,作法时全身战栗,旋转跳跃,猛击羊皮鼓,厉声高喊,据说如此便可驱走作祟的野鬼,使病人康复。在彝族人民极度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苏尼捉鬼多少也可起到一点心理治疗的作用。由于苏尼不懂经文,所以不能主持大型法事,一般也不脱离生产劳动,为本家支成员作法免费或收费很少。彝族传统宗教有一个突出特点,即祭神与巫术相混合。巫术是原始人在对自然规律认识很低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宗教行为,他们认为通过各种仪式和动作,便可以操纵某种神秘力量,借以达到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界的目的。进入文明社会后,巫术稍事改变形态而留存下来,在凉山彝族民众中,稍遇大事便请毕摩主持各种巫术,以求达到人力所不可及的目的。常见的巫术有如下几种:

占卜:彝族的占卜以动物卜为主,凡婚丧、疾病、播种、狩猎、出行、贸易、械斗等大小事宜,皆要请毕摩为之占卜。比较流行的方式有:①羊骨卜,选用羊胛骨,用火焚烧,根据骨头裂纹长短、左右断其吉凶。②鸡卜,彝族人很重视鸡卜,有“超度鸡占先,作战鸡占先”的说法。鸡卜的方法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区用鸡头卜,将鸡头盖骨上的皮撕开,看头盖骨的颜色,洁白为吉,有红点不吉,有黑点为大凶,要死人。③鸡蛋卜,常用于占卜疾病和外出的亲人,方法是将鸡蛋在病人或外出亲人的衣服上摩擦,然后将鸡蛋打入清水中,由毕摩观看蛋中呈现人形还是鬼形。④苦胆卜,看猪或羊的苦胆是否透明,透明运气则佳,混浊运气则坏。类似的占术还有不少,实难一一例举。事无巨细皆占卜于神,说明人对自己的活动自信心不足。

“白色巫术”:为自己求福利的巫术称为白色巫术。如凉山彝人经常举行的一种清除污秽、消灾免难的巫术叫做“尔查苏”,一个家庭每年至少要请毕摩举行一次。毕摩用一块烧红的石头淬入装有艾蒿水的瓢里,随着吱吱声响和冒出的热气,毕摩诵解秽经,率主人一家绕祸庄一周,表示已断污秽。主人便会相信今年邪魔不浸,万事亨通。此外,毕摩还会招鬼、送麻疯、防雹等多种驱魔巫术。

“黑色巫术”:主要用来攻击和诅咒仇敌的巫术称为黑色巫术。彝族人相信,靠巫术的某种神秘力量,可以将灾难加于敌身。如一种称为“子克觉” 的巫术在凉山很常见,在“打冤家”(械斗)之前,要先请毕摩用巫术作祟于对方。通常是取一节因癞病而死的牲口腰骨,放在一个用草做成的假人中,写上仇人的姓名,全家支人共同诅咒,然后将草人秘密置于仇家附近路边或 田野里,如果仇人从旁经过,他们相信仇人便会患病,甚至死亡。

神判:当村寨中出现了财产、盗窃、口角纠纷时,头人往往命毕摩出面请天上神灵下凡主持“神判”。在奴隶社会中,神判成为法律的一种重要补充。神判的形式很多,在凉山地区主要有:①捧铧口,纠纷双方当事人集中于某处,先由毕摩诵经请神,然后将一铁铧头烧红,当事人双方手上放竹篾条,上垫白布,祈祷神灵后捧起铁铧,行走9 步,手未灼伤的一方为胜诉。

摸蛋,用一大锅装满浇开的水,将一鸡蛋放于锅底,当事双方伸手取蛋,未烫伤者为胜诉。③摸石头,将两块烧红的石头分别放在纠纷的双方的手上,烧伤者或不敢捧者为败诉。④折棍子,毕摩念经、诅咒之后,争诉双方敢于折断一根小棍者为胜。因为人们相信毕摩已经在小棍上施展了魔法,小棍即代表了人的身躯,理屈者担心自己会受到巫术的惩罚,故不敢去折棍。⑤打鸡,纠纷双方先起誓诅咒,然后将一只公鸡杀死,滴血于酒中,敢饮酒者为胜。因为人们相信在神面前起假誓者饮此血酒不得好死。类似的神判形式还有不少,难以尽述。彝族传统宗教中所包含的巫术,在其它少数民族,甚至部分汉族地区也 有遗存。不过由于凉山彝族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奴隶社会制度一直保存 到本世纪50 年代初,各种宗教巫术也就保存得相对完整,成为当代学者研究 传统宗教巫术的典型环境。

(4)纳西族的东巴教与《东巴经》

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普遍信仰一种叫做东巴教的传统宗教。东巴教因巫师被称为“东巴”而得名,其信仰内容,宗教仪式的样式与萨满教无本质差异,但特殊之处在于,东巴教留下了大批的《东巴经》。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绝大部分没有统一的教义和经典,宗教观念全凭巫师历代心口相传,宗教仪规听任巫师现场发挥。可是纳西族的东巴教在发展过程中却形成了专门记述宗教内容的东巴文,写成了大量东巴经传世,成为纳西族珍贵的历史文献。古时候,东巴经写在用构树皮自制的土棉纸上,用锅底油调胶水、胆汁制成墨汁,用竹笔或铜笔书写。经书每册长32 公分,宽12 公分,从右向左书写,并配有图画。由于东巴文仅1200 个字符,无法详细记 述东巴经的全部复杂内容,故东巴经仅仅是借助图文,起帮助东巴记忆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收集保存的东巴经约有2 万册,删除重复的内容,大约600 余卷,800 万字左右。主要经文包括《创世纪》、《鲁搬鲁挠》、《黑白战争》、《祭天古歌》等,详细讲述了东巴教的天神、地鬼、人世的三种境界,认为天神保佑人类,鬼怪作祟,人只有依靠天神才能求福免祸。《占卜经》教人预决吉凶,选择良辰吉日的各种卦法。《送魂经》讲述了招魂、送魂的各条路线,是考察纳西族民族迁徙的宝贵材料。此外,《东巴经》还包容了纳西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间习俗等各方面的内容,几乎成为研究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所以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经文,主要是由于藏传佛教、本教以及汉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所致。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宁码派在纳西地区早有流行,吸引了相当部分的群众。而固守传统宗教的巫师、信徒,为了与外来宗教抗衡,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吸收佛教这种较高层次宗教的内容及其形式,以充实发展自己的宗教。这一点在东巴经中有明显的反映,如东巴教的三大主神中,一号大神丁巴什罗,二号大神阿罗什罗都来自西藏,也是本教尊奉的大神。东巴经中关于天堂、地狱、解脱等观 念显然与佛教一脉相承。东巴使用的法器绝大多数从喇嘛那里学来的,他们念诵的咒语绝大多数出自梵文和藏文,东巴经中用东巴文记载了《白虎通义》,东巴经文中还出现了阴阳五行、神仙灵洞等思想??总之,无论汉地佛教、藏传佛教,还是道教,全都有自己卷帙浩繁的经典体系。东巴教在吸收这些外来宗教的思想内容时,也模仿他们的形式编写自己的经典体系便不足为奇了。因而,纳西族的东巴教才有了异于其它民族传统宗教的经文。但是与各种发达的宗教相比,东巴教的经文还处在初级水平上,缺少创生宗教经过教主和学者发挥、整理的宗教经典的系统性和权威性。

}

祭祀敖包的美文 【篇一:祭祀敖包的美文】 摘要: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凝神仰望了,敖包牵着我的目光向高远 飞翔,向蓝天飞翔。我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文运的女人,生长 在地上地下富含文化宝藏的地方,滋养我生命的敖包文化气息,就 这样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一点一滴渗透到我的血液里、情感里, 怎能不让我心存感激,为之讴歌呢? 凡是有蒙古人聚居的地方都有敖包分布,祭祀敖包的习俗延续至今。 敖包虽曾在风霜雪雨中经历无数创伤,但是敖包始终屹立在蒙古族 人民的心中,维护着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敖包,是山的灵魂,连接 着大自然的气脉,蒙古人的风骨;敖包,世世代代令人膜拜,令人 敬仰 ? ? — —题记 据文化纪录片《敖包:对话苍天》获悉,在北纬40 度— — 50 度之间, 在长达 21000 公里的欧亚草原带,遍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敖包,见 证着蒙古民族热爱自然、敬畏生命、追求生态文明的历史轨迹,成 为草原的绿色守护神。 敖包,蒙古语意为“堆”,指凸起的自然石峰或在高处用石块堆积而 成的顶尖底圆的石堆。敖包是蒙古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特殊的 图腾。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采访辽宁省阜蒙县地域学研究者暴 风雨,问他: “敖包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石块堆起来的山,为什么 会在蒙古人心目中有如此神奇的魅力,以至世世代代顶礼膜拜呢? ” 他听了,笑而作答: “很多不了解蒙古文化的人,心里都有这样的问 号,而当你真正了解了蒙古文化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礼有五 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 人鬼。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天神地只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 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敖包,让祭祀文化走进平民百姓,走进千 家万户。让平民百姓和达官显贵一样,在敖包前找回平等、尊严与 博爱。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布尔罕敦山被 300 个篾儿乞人包 围脱险后,把帽子挂在手臂上,对着太阳行了九跪九拜之礼,并发 誓说: “布尔罕敦山啊,您用茂密的树木庇护了我弱小的生命,使我 这如虱的身躯未受伤害,护救我于仇敌之手,保佑我躲过劫难。高 大尊贵的布尔罕敦山啊,为感激您如天的恩德,我将天天祭您,月 月祭您,世世代代祭拜您! ”从此,蒙古人就有了祭祀大山的习俗。 没有山的草原上,人们就从远处运来石头,堆成山状来祭拜,逐渐 形成了敖包文化习俗。 蒙古人最初祭祀敖包的习俗与原始宗教萨满教密不可分。在蒙古国 境内的布尔罕敦山上,共有三处敖包,分别位于山的底部、中部和 顶部。顶层敖包的祭祀要由萨满主持。萨满教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 在各种外来宗教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蒙古高原各民族的古 老祭坛。萨满教信奉万物有灵,崇拜对象极为广泛,在布尔罕敦山 的祭祀中,它表现的是对圣山的崇拜和敬仰。与很多祭祀活动相似, 在祭祀仪式之前,来自于各个寺院的喇嘛们就聚集在布尔罕敦山脚 下,开始诵经,为的是唤醒山林,唤醒万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物我合一的宗教观念。 敖包从 3000 多年前的远古走来,逐渐成为草原上的地标建筑。敖包, 有独立敖包,也有十三敖包。十三敖包是当年成吉思汗为祭祀其十 三世远祖而建,沿袭至今。十三敖包是以一个大敖包为中心,周围 有十二座体积相同的小敖包,布局形状可以变化排列。随着历史的 发展,人们赋予敖包不同的思想内涵和用途,每座敖包的始建,都 有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或为祭祀祖先,或是一个部落被调遣到新的 牧地,需要一处人与天地心灵沟通的场所,或是作为外出征战的点 将台,庆祝兵士凯旋而归,或是纪念民族英雄,或是纪念功绩卓著 的战马,或是缅怀母亲、思念孩儿、情人相会、护路平安 ? ? 蒙古人认为自然界的石头,是最坚固的物体,是永恒不变的宝物, 不仅拥有久远的情感记忆,而且拥有传递、储存情感信息的功能。 修建敖包的石头,是裸露于地表的明石,这种石头自开天辟地以来, 历经风雨磨练,吸纳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蕴含着亘古的信息。 敖包保存着远古的气息,既有可触摸的质感,也有不可知的神秘。 在茫茫草原上,当牧人们以石头敖包为载体,作为地界、航标、图 腾,我感受到牧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创意和智慧,石头敖包 升腾着情感的温度,当过往的行人游子自觉地俯身拾起石头,添加 到敖包上的时候,敖包渐渐高耸起来,越来越接近蓝天,于是敖包 便有了魂,成为牧人的精神家园。 我的家乡辽宁省阜新地区的蒙古人习惯称自己是蒙古勒津人。后来, 蒙古勒津这一部落名称一度演变为地域名称,曾建有蒙古勒津旗府。 这里现有蒙古人 20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11% ,主要集中在阜新蒙 古族自治县,境内共有敖包和敖包石堆遗迹 500 余处4000 多个。 1637 年,蒙古勒津部落在首领善巴的

}

1、蒙古族衣,食,住及特别风俗习惯方面特色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002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孙玉国厨师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汤”入眩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2、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穿什么的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
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
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
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如:朝鲁(石头)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
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 、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
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
三、以珠宝玉器为名,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
四、以理想为名,如:斯琴(聪颖)、 乌云(智慧) 、高娃(美丽)、 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
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宗教: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直到元朝,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1578年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宗教气氛,风靡一时,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人民,驯服人民的力量。
祭“腾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祭“腾格里”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近代东部盟旗的民间祭天活动,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进行。
祭火,蒙古族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在长者的主持下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感谢火神爷的庇佑,祈祷来年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有关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对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泼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乱捣,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届时,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祭祀仪式结束后,常举行赛马、射箭、摔交等竞技活动。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宗教音乐,也叫萨满教歌舞,由蒙古族萨满巫师表演。使用圆形单鼓伴奏,鼓柄环上套有 铜钱等金属物,摇之沙沙作响。以鼓鞭敲击鼓面,按鼓点节奏而舞。祭祀歌曲、巫术歌曲等,则以吟诵及祝辞为主,舞蹈成分较少。表演形式多为独舞,亦有集体歌舞,可吸收围观群众参加表演。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哈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3、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节日 穿着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 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习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地方,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侮辱灶神。蒙古包内,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开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里留一两位老年人或妇女,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家庭内部拜年。晚辈向长辈问安叩拜,老人手捧哈达,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赐给子孙食物和钱。
家庭内部拜年结束后,人们首先到最年长者家中,进门时依年龄大小而先后进,拜完年后至少献两首颂词,三支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诵祝词,歌手待诵词完后将哈达揣进怀里,接过奶食盘让其他歌手品尝。
靴子:蒙古靴子分马靴和蒙古靴两种,马靴分棉靴和单马靴。用牛皮制成黑色,个别有紫色,挺拨,秀气,年青人多爱穿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翘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图案,压花纹,里面有的衬皮,有的衬毡,靴身宽大,靴可套棉袜毡袜。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这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尤为盛产蒙古酒。然而,时过700多年,生产蒙古酒的原始工艺流传至今仍未改变。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长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是用数根相等的细木棍和牛皮绳连结而成,用时拉开便成圆形的蒙古包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勒勒车的车板。包的顶端有个口就是天窗,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它可以拉水、搬运蒙古包、运燃料、用于婚丧嫁娶,适应于草原、沙漠上通行。
库房车,车体上放置一木制长方形有盖有门的柜,柜外用铁皮包封,或围生牛皮,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车,车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铁制桶,用来拉饮用水,平时蓄水用。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3)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1)赛马:是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赛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华里。赛手不穿靴袜,只穿华丽的彩衣,头上束着红、 绿绸飘带,显得既轻便又英武。当骏马疾驰的时侯,赛马人骑在马上如腾空一般,表现出娴熟的骑艺。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摔跤手的服饰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钉或铜钉(卓都格),背后中间有圆形银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优胜者脖子上常套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顶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于军事训练,后改为娱乐的活动。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4)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马头琴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人形容:“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5)音乐、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6)“好来宝”:是蒙古民间独特的曲艺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它有固定的曲调和唱词。一般是两人拉着四胡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说唱演员不但能拉会唱,而且有触景生情的灵感,有随编随唱的本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较浓,如今在锡林浩特市有时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来宝”人数不等,有自编、自拉、自演,典调动听,形式多样且好看。
(7)蒙古象棋:类似国际象棋,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有深浅两色间隔排列的64个小方块,棋子共32枚,双方各16枚,有诺颜(王爷),哈屯(王后),也称波日斯,各一枚,哈萨嘎(车),骆驼,马各2枚,厚乌(儿子)各8枚。 对奕时白格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一着,吃掉对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车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着,双方任何一个“厚乌”到达对方最末一格时,都可变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个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对方的“乌努钦厚乌”(孤儿)。“王”被对方将死,就算输棋,双方均剩“王”或双方只剩同色格的单骆驼算和棋。
(8)“沙嘎”那达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种玩法。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四”牙玛”(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乌和日”或“特模”(牛或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它源于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现已成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民间体育活动的隆重集会。

4、蒙古族的服装,节日,习俗

蒙古族服饰也称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制作而成的。夏装多为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一,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二,春节: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

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

三,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

四,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一,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二,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三,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三,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四,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4)蒙古族的风俗和服饰扩展资料: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 

蒙古族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一布里亚特3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过去是狩猎与游牧,直到13世纪,蒙古族仍然有“围猎”的习俗。现在的蒙古族仍长于骑射。放牧习惯已由逐水草而居发展到现在的定居放牧,有冬营地和夏营地,按季节移场放牧。

蒙古族现在是具有崭新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大作用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风俗习惯,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我就体验过一次这样的待遇,蒙古人的待客之道是非常贴心的,在待客中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在蒙古住了几天,蒙古人一大清早就开荤这是蒙古人的饮食习惯,因为一整天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不吃多点肉是维持不了体力的。一大盘手扒肉就着酱汁吃,大口大口非常过瘾!蒙古人的早餐有多能吃?就得介绍这款早餐——羊血肠。早餐看着这一大坨黑不溜秋的家伙,真的吃不下饭了,虽然卖相不怎么讨好,但是这味道和营养价值就不可低估了。因为这是用羊血浆灌入大肠里面,经过加工变成这美味可口的羊血肠!

6、蒙古族的服饰.民俗.节日风俗.饮食.民居.艺术品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非常明显,蒙古人一年四季都穿袍子,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草原牧民一年中常穿的长袍是把生绵羊皮用酸乳加以毛皮朝外缝成,具体为:

1、男袍比较肥大,女袍比较紧身,可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

2、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很实用。

3、冬天可以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

1、祭腾格里汗,腾格里汗意为“天帝”。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天帝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可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了“命运”的意思。祭天帝“腾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用传统奶制品上供的“白祭”和用宰羊血祭的“红祭”两种祭法。

2、祭火,蒙古人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

3、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传下来的宗教习俗,在每年水草丰美时节举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即在地面开阔、风景优美的山地高处,用石头堆一座圆形实心塔,顶端立系有经文布条或牲畜毛角的长杆。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祷告词,男女老少膜拜祈祷,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1、蒙古族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从腊月十五开始,人们就会准备很多的美食来迎接春节。春节在蒙语中叫“查干萨日”,意为“白节”。春节也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传说与洁白的奶食有关。所以置办年货,自然少不了奶食品。

2、成吉思汗纪念日,农历三月十七日,有祭祀风俗,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又称为“烧衣节”,分春秋两祭。

3、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节日源于公元前北方民族的习俗,其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成吉思汗确立了那达慕大会制度,开始的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为期五天。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棋艺、歌舞等,其中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基础项目。也是蒙古族男儿的三技之一。

4、敖包节,农历七月十三日,敖包节上有酒祭、火祭、石祭、血祭等。在部落首领的引领下,向敖包上放石、敬酒、奶、奶油、血、肉、燃松柳枝、诵经,并绕敖包转三圈、行跪拜礼,祈祷曰:“求天神保佑风调雨顺,求地神保佑五谷丰登、牧群兴旺,求人间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岁岁太平。”

1、烤全羊,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由于“烤全羊”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讲究,以前只供蒙古王爷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如今这一传统美食一般人都有机会品尝了。

2、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

3、呼伦贝尔全鱼宴:呼伦湖产的鲤鱼、鲫鱼、白鱼、红尾鱼等,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用呼伦湖产的鲜鱼和湖虾,可烹制鱼菜120多种,称为“全鱼宴”。

4、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种,奶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5、蒙古人喜欢喝奶茶。奶茶用砖茶和牛奶煮成。一般做法是,先把砖茶砸碎放在水中煮。茶烧开后,加人鲜奶,再烧开后,除残茶装人壶中饮用。喜咸的加适量盐,喜甜的加适量糖。

蒙古族民居:蒙古族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1、蒙古刀是马背民族深爱的饰品,它不仅实用而且美观,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它可以用来宰畜、吃肉、健身、防身,也可镇宅避邪,还可以当装饰品、陈设物,蒙古刀刀身采用优质钢材打造精磨而成,刀柄和刀鞘有钢制、木制、牛角制、皮制等,表面雕有精美的花纹或镶嵌五颜六色的珍贵宝石。

2、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3、银碗,是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曾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每当宾客来临好客的蒙古人总要将醇香的马奶酒斟在银碗中,用传统的敬酒礼节,为客人接风洗尘。

(6)蒙古族的风俗和服饰扩展资料:

蒙古族形成于13世纪初,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最早见于唐代,即新﹑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7、蒙古族的聚居地、习俗、服饰、饮食习惯等特色

聚居地:东亚地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习俗服饰: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大多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饮食习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7)蒙古族的风俗和服饰扩展资料:

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8、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当然其礼仪之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丰富,有所改进,如鞠躬、握手礼、互赠纪念品等等,均在蒙古族中盛行起来。

可以想见,洋溢在蒙古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那种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下,我们感到的将是那种心地憨厚,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

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

猎狗每日喂一次食。在喂米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兔肉和羊肉等肉食,但须将肉煮熟加盐放晾后才喂。猎狗喂食量要少,掌握一定的标准,切忌喂得太饱。在冬季数九天,为预防狗掌冬裂需用蒜泥涂于狗掌。进入五九天,须将猎狗拴于带汉渍的鞍屉上进行控腹吊膘。

秋末白露时节,开始吊控乘马和猎狗。吊好之后,猎人们选一个叫作“红喜鹊”的能见红色的日子出猎。到达狩猎地点后,先祭祀神玛乃汗,然后才开始打猎。牵猎狗的人一般都牵两只以上猎狗。近十名猎手的狗加起来就有三四十只。他们排列前进在宽三五华里的地段,有的人见猎物就撒狗,有的则只作准备先不撒狗,等到节骨眼上才撒狗。每只猎狗平均一天能抓到二三只狐狸。用猎狗打猎不以猎狗所抓到猎物之多少进行分配,仍按传统习俗凡参加者都能分到一份猎获物

9、蒙古族饮食习俗和服饰特点

蒙古人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在做手抓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人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抓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人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蒙古人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人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萨满教传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