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直角三角形剪去一个三角形后,梯形的上底为2,面积为30,求等腰直角三角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一个数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4、2003年我国小学生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亿人。

  5、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用6分钟,如果锯成5段要用( )分钟。

  1、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5.40和5.4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0°的角,看到的角是700°。( )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验算: 验算: 验算: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画一个边长4cm的正三角形,并作出它的一条高。

  1、修一条长9.7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1.35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0.2千米。还剩下多少千米的公路未修?

  2、水果店购回苹果150千克,购回梨比苹果的4倍还多30千克,购回梨、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1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二、 填空题。(共25分,1―6每空0.5分)

  2.把“1” 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4.0.050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三角形两边之和( ),两边之差( )。

  6.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 ),线表示( )。

  7.一种上衣降价x元后是100元,原价是( )。

  8. 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10.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1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 )。

  13.在○里填上“<”、“>”、“=”。(6分)

  三、判断题.(6分)

  1. 3.368中的两个“3”所在的数位虽然不同,但是表示的意义相同。( )

  2. 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

  3. 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5.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四、 选择(每空1分,共5分)

  2. 大于0.6而小于0.7的小数有( )个。

  3. 两个数的积是0.42,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 )。

  4. 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

  5. 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五、计算(28分)

  1.用竖式计算。(8分)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8分)

  3.解方程(8分)

  4.列式计算。(4分)

  (1)一个数比2.02与3.28的和多1.3,这个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6分)

  1. 小胖带了50元钱去联华超市,买学习用品用去了19.37元,零食用去了15.63元,还剩下多少元?(5分)

  2. 淘气全家五一假期开车去北京游玩,车速90.5千米/小时,行驶了4.5小时到达目的地,算一算他们共走了多少千米?(5分)

  3.水果超市购进10吨水果,已经运回了7车,每车装1.25吨。还剩多少千克没有运?(5分)

  4.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要浪费约43.2千克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天要浪费约956.4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和一个漏水的马桶10天一共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5分)

  5.某食堂买来一批米,吃去158千克,剩下的比吃去的4倍少32千克,食堂买来多少千克米?(6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2

  1、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和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 )。

  2、一个数、百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精确到十分位是().

  3、23.43个位上的3表示( ),百分位上的3表示( )。

  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 )厘米长的绳子。

  5、76.001读作:( ),它的最低位是( )位。

  8、10.0827精确到十分位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9、把2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是原来小数的倍。如果把原来的小数缩小10位,就要把小数点,结果是。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5度,顶角度数是度

  1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98,原来这个数是().

  1、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绳子不能围成三角形。( )

  2、1.26先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是0.126。( )

  3、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

  4、小数都比整数小。( )

  1.直角三角形有( )高。A、1条B、2条C、3条

  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是三角形的高。

  A、直线B、射线C、线段D、垂直线段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

  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缩小100倍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互相垂直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

  A、3厘米和4厘米B、3厘米和5厘米C、4厘米和5厘米

  5、估计: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3

  一、充满信心,顺利填空。(17分)

  1、儿子今年X岁,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6倍多5岁,爸爸今年( )岁。

  2、要把3.4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就得把它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

  3、20.0700化简后是( ),把4.4改写成大小不变三位小数是( )。

  4、8.25是由(   )个一和(   )个0.01组成的。

  7、一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30°,最大的角是90°,另一个角是( )。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10、一个平底锅每次可以烙2张饼,烙熟1张饼至少需要6分,烙熟3张饼至少需要( )分。

  二、火眼金睛,正确判断。(10分)

  1、小明的身高是136厘米,写成小数是13.6米。 ( )

  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的计数单位越大。 ( )

  2、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

  3、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中的任意一个。 ( )

  4、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当方程一定是等式。 ( )

  三、精挑细选,正确选择。(12分)

  1、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24cm,它的周长( )。

  2、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就( )。

  A.扩大10倍 B.缩小到原来的 C.缩小到原来的

  3、下面立体图形( )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4、大于0.2且小于0.3的两位小数一共有( )个。

  5、水果店运进芒果a千克,运进苹果的质量比芒果的3倍多b千克,运进苹果的质量为( )千克。

  6、下列图形中不能密铺的是( )。

  四、耐心细致、认真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简算过程。(12分)

  3、解方程。(9分)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6分)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4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二、准确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 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

  5、 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三、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

  3、两个( )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1、请你口算。(8’)

  2、请用递等式计算 。(12’)

  3、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五、解决问题(1---5题每题4分,6题6分,共28分)

  1、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为小朋友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3件T恤和5件短裤的钱同样多。每件短裤39元,每件T恤多少元?

  2、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5元,买素菜用6.35元。还剩多少元钱?

  3、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袋,大米每袋50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一共运来粮食多少千克?

  4、冬冬体重38千克,表弟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爷爷体重是表弟的4倍。爷爷体重是多少千克?

  5、修路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周修了6天,平均每天修100米。第二周准备再修4天完工,平均每天修120米,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3.67,锐角,等腰

  1.480千米 2. 36元 3.①略 ②第十一,第七 ③第十、第十一,第十一、第十二 ④略 4.15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篇5

  1、在正三角形的三条边上摆棋子,每条边上摆20枚,一共要摆( )枚。

  2、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3、在计算265-19×7时,先算( ),再算( ),结果是( )。

  4、=( )亿≈( )亿(保留一位小数)。

  5、把20.6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 ),它是原数的( )倍。

  6、小明在计算(28+22)×□时,漏看了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358,检查时发现了错误,又重新计算。他算出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7、40面小旗插在迎宾道路的.两旁(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小旗的距离是5米。这条迎宾道长( )米。

  8、王伟从一楼上到五楼,共上了72个台阶,每层有( )台阶。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 )1、小数有最大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6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06。

  ( )4、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6、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一定比60。大 。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综合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综合训练(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综合训练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1.判定(SSS)(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义)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推论2: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三、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推论1: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四、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直角三角形判定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

3、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典型例题讲解:例 1、 ( 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2,求底角。( 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求底角。例2、有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边分别是 3x2, 4x 3, 6

}

解三角形教案专题:为大家提供关于解三角形教案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希望丰富的资讯能帮助您快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问题。

课题:(记忆画) 两课时
画三角形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比方形物、圆形物较为少见,但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物体还易于认识的。因此,画三角形的物体在引导观察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能从整体的局部中去发现三角形。如从平房的侧面看承接屋顶的“山墙”,就有一个三角形6把方形按对角划开,就可出现两个三角形;按四个对角划开,就有四个三角形。画三角形的物体这样,学生会在逐步的观察中认识形体间的内在联系。 ― 三角形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之分。这并不要求学生弄明白,但却可从红领巾、小三角旗不同的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有好多不同的状。总之,有三根线和三个角的,这就是画三角形的物体的特点。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点;能凭记忆画 岭南版美术教案
出三角形的物体,提高观察和表现三角形物的能力。

要求能凭记忆运用线描或涂色的方法表现日常见到的三角形物体。
一、教师用画纸或纸板,制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准备几件三角形实物2如三角板、
二、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见到的具有三角形的东西,并准备在课堂上汇报观察情况。
一、表扬学生画方、圆等形物体的优秀作业,然后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三角形(也可以“看谁画的三角形类型多”为 题作比赛)。然后进行评议,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由发言,汇报观察三角形物的情况。
三、教师小结,介绍三角形的不同类型(运用教具,让学生看实物)。然后指出:各类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三道边线构成三个角。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和把握,画高
请同学们观察第80页的主题图,看一看图中都有哪些事物?
(学生回答后,师引导)为什么这些物体都用了三角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 实验导入,体会特性
1. 出示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分别组成的两个支架。请同学们猜猜哪个支架支撑的东西多?请同学们进行实验,观察后回答。
(学生:由三角形组成的支架比由四边形组成的支架支撑的多。)
师;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并让学生进行交流。
2. 让同学们拉一拉三角形支架和四边形支架,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变形的特性。(板书:稳定性 、不变形)
三、 学习三角形的定义
1. 请同学们画一个三角形,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学生回答后讨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怎样连接的?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据学生回答板书: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四、 三角形的底和高
1. 出示投影:三角形屋顶的房子
(1) 指名测量三角形屋顶的高度。

1、在分别给出的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2、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1、根据题目的条件作三角形.
教学难点:探索作图过程.
(1)计算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得ab=a.
(2)已知:∠α,求作:∠aob,使∠aob=∠α.
(3)已知:m为∠aob边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过m作直线cd,使得cd//oa.
内容一:(根据简单图形书写作法)

(1)如图,使用直尺作图,看图填空.
①     ②     ③        ④
(2)如图,使用圆规作图,看图填空:

这部分内容是为让学生熟悉作法的语言表达而设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慢慢理解这种语言表达的意思.逐步学会自己口述表达自己的作图过程.
内容二(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a,c,∠α.
(1)作一条线段bc=a,

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2)如果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那么面积s梯形=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c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__厘米2.
在这里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中面积是怎样随着高变化而变化的.重点理解上面的题目中第2小问的意思.
1、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本课题设计思路按操作、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暴露了知识发生过程,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必然性.教学先从学生折纸开始,让学生体验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存在及其性质,而后通过尺规作图,加深学生对中线、角平分线的认识,增加了数学学习兴趣.讲三角形高时,学生也想用折纸折出三角形高,结果碰到困难(钝角三角形),使新、旧知识大碰撞,加速知识同化.在探究三角形稳定性时,课堂出现很多三角形结构,并让同学解释,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也服务于生活的真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整堂课都以学生操作、探究、合作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动手、合作、概括能力.特别是三角形的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直观性原则

  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对“高矮”的直观认识,让学生比较一副三角尺在不同的情况下,哪一个更高。总结出比较三角尺“高矮”的一般方法:看“顶点”的高低位置,底面的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在此基础上,再提问“顶点”的高低如何测量,从“顶点” 量到底边的“距离”其实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一个知识?使学生从生活的感性经验中逐渐抽象出概念的一些表象。

  2、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客观事物是互相连系的,因此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也是互相联系的。数学学科中,一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着联系,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基础,后一个概念又是前一个概念的变化或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从“顶点”量到底边的“距离”其实就是从“顶点”起画一条“垂直线段”与“顶点”所对应的底边互相垂直。在这里就可以唤起学生的旧知“点到线的距离”,并回忆其画法,边回忆边操作,为学生概括三角形高的定义和掌握高的画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作.2、理解三角形内切圆的有关概念.3、掌握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的位置、数量特征.4、会关于内心的一些角度的计算.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内切圆的画法、理解三角形内切圆的有关概念.同三角形的外接圆一样,务必使学生准确掌握三角形内切圆的画法.教学难点:画钝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学生极有可能画出与三角形的边相交或相离的情形.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画法及有关概念,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思想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切圆的画法及有关概念.二、新课讲解:在一块三角形的纸片上,怎样才能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呢?实际上它就是作图问题:例1  作圆,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已知:△abc.求作:和△abc的三边都相切的圆.

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因为所求圆与△abc的三边都相切,所以圆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显然这个点既要在∠b的平分线上,又要在∠c的平分线上.那它就应该是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而交点到任何一边的垂线段长就是该圆的半径.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当所有学生把锐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画出来时,教师可打开计算机或幻灯机给同学们作演示,演示的过程一定要分步骤进行.然后学生按左右分别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切圆.这时学生在画钝角三角形的内切圆时,可能出现与边相交或相离的情形,这很正常,教师要帮助学生加以纠正,并最终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l.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圆的外切三角形: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2.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3.内心是什么的交点?内心是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4.内心有什么数量特征?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5.内心的位置:三角形的内心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关于三角形内切圆的有关概念,与三角形的外接圆类似,三角形的内切圆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待学生理解了有关概念后,可在黑板上采取对比的方式.如:三角形的外接圆   8.内切圆的唯一性与外切三角形的多重性.练习一,o是△abc的内心,则oa平分∠bac对不对?为什么?练习二,o是△abc的内心,∠bac=100°,则∠oac=50°,对不对?练习三,∠oac=40°,则∠b+∠c等于多少度?教材p、114中例2中如图7-63,在△abc中,∠abc=50°,∠acb=75°,点o是内心,求∠boc的度数.

24.4.1三角形的中位线

从化三中  初三备课组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性质;

(2)会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经历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通过变式练习,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问题引入(5分钟

学生活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ade△∽△abc,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的长。

教师活动:当点d是ab的中点时,de∥bc,我们可以得到点e也是ac中点。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线段de实质上就是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我们给这样特殊的线段起个名称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板书:三角形的中位线)

我们把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试一试:任意画一个△abc,并画出它的中位线。你能画几条?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与同伴交流,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三条。

猜一猜:de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__;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三角形全等,对应边_______,对应角_______;
6、如图;△adc≌△cba,那么∠abc=∠____,ab=_____;

7、如图;△abd≌△ace,那么∠bda=∠____,ad=_____.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他叔叔帮他出了一个这样的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e,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
(1)de=ab吗?请说明理由
(2)如果de的长度是8m,则ab的长度是多少?
1.如图,山脚下有a、b两点,要测出a、b两点的距离.
(1)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点的点o,连接ao并延长到c,使ao=co,你能完成下面的图形?
(2)说明你是如何求ab的距离.

2.如图,要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f,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试说明理由.

以上便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解三角形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需要更多资讯,欢迎继续浏览下面推荐的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梯形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