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齐美让母什么意思

  破《定解宝灯论新月释》邪见 卷八
  八,释迦摩尼佛没有“上师”

  佛教教主没有所谓的“上师”,如佛教佛经中说:
  【阿难。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时彼佛在杂宝窟内。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脚。七日七夜。而将此偈赞叹彼佛。而说偈言。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第四》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果释迦摩尼佛有喇嘛教所谓的“上师”,哪佛陀应该在每次讲经的法会开始,就称赞自己的“上师”;应该号召弟子都皈依他的“上师”;应该每逢集会时,就大声疾呼“皈依XX上师,XX上师万岁万万岁!”。实际上,佛陀的经典中毫无“上师”的踪影。佛教尊重的是三宝:佛、法、僧。
  “上师”是喇嘛教,为了维护喇嘛僧侣在政治、宗教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用来给藏族同胞洗脑而编造的东西。

  九, “六庄严”没有“上师”

  如喇嘛教推崇之“六庄严”即: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陈那菩萨、法称菩萨。
  详细阅读他们的著作,你会发现,他们没有鼓吹所谓的“上师”;更没有将“上师”摆在佛教三宝前面。

  十, 佛教“善知识”绝非喇嘛教的“上师”

  佛教里有“善知识”,单单的看名称就知道,会有“恶知识”。
  而佛教“善知识”没有绝对的权威性;
  佛教“善知识”对于佛教弟子只有辅助、教学的施做;
  佛教“善知识”也是在修学佛法的路上;
  佛教“善知识”也和佛子们受持同样的戒律;
  佛教“善知识”不可能凌驾于佛教佛、法、僧三宝之上;
  并且佛陀在佛教经典中,处处指导大众:
  认识“恶知识”,远离“恶知识”;
  认识“善知识”,亲近“善知识”;
  怎样圆满“善知识”应该具备的德行;
  佛教不需要另外再皈依“善知识”。佛教“善知识”的证量、功德都不可能超越佛。而喇嘛教的“上师”却被鼓吹为喇嘛教“皈依”之首,毫无遮掩的诋毁佛教佛法僧三宝,实在是无知和愚痴。

  壹,佛教“善知识”必须断除邪淫

  佛教里的善知识是要具备一定特征的,那就是要受持佛教戒律。如佛教佛经中说:
  【尔时善财童子。白言圣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从善知识生。云何能于诸善知识善法之中。速得圆满。速得清净。得不退失。时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财言有二种戒。具足受持。则得圆满善知识法。何等为二。一菩萨戒。二别解脱戒。持是二戒。则能圆满善知识法。如佛所说。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调伏。令他调伏。无有是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三》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从上面引用的佛教佛经来看,喇嘛教根本不是佛教。
  佛教善知识必须持佛戒(菩萨戒、别解脱戒),由此可以知道,喇嘛教“三昧耶戒”根本不是佛教的戒律。而且,佛教菩萨戒、别解脱戒都是不许邪淫的,但是喇嘛教的“上师、法身佛”们却具足了各种姿势的邪淫。

  贰,喇嘛教“上师”必须邪淫

  这一点前面【卷五 * 五,从抛弃金刚杵的“金刚”来看喇嘛教的“三昧耶戒”】一文中有介绍。如:喇嘛教的《三昧耶戒*金刚萨埵二十五禁行戒 五根本罪》中说:[不享用上师的空行母]。
  所谓“上师的空行母”就是供“上师”邪淫的女性众生(人、非人等)。
  例如藏密喇嘛教始祖,私生子“莲花生”所编写的邪淫法术——《无上瑜伽修法摘要》中说:[莲花生上师传,以行淫之法而提取明妃明点(淫液净分)、可以当生成就金刚身(成究竟佛)之法如下:自明点能自在已,提女者有二种:一、依气,二、依物。初、依气者,被提女人已生子者七,不及未生子者一;有夫者七,不及无夫者一;身端悦意者七,不如年青者一。年十三至二十五者可提,年二十六至三十五者,唯能资以自提尔,彼明点无有可被提者。]

  又如喇嘛教 陈健民“上师”所著的《曲肱斋全集》中说:
  [若于比丘尼、母、女、姊、妹、畜生之身上,依密宗之双身修法而合修者,则非是邪淫,则是不犯密宗三昧耶戒者;是故密宗许多大修行成就之祖师,多有用姊妹、畜生女,乃至夺取国王之公主而共修者。]
  从上面喇嘛教的秘密中可以了解,喇嘛教的基础是邪淫,根本不是佛教。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弎,佛教“善知识”必须受佛教戒律的约束

  佛教弟子,随时可以用佛教戒律、经义等检查依止修学的“知识”是否是“善知识”。如下面经典中的善财佛子,就曾依据佛法,检点俩位善知识的行为,曾经误认为他们在“造恶业、是魔的使者”如下:
  【善财见已,作如是念:“我为利益一切众生,求菩萨行,修菩萨道。今者,此王灭诸善法,作大罪业,逼恼众生,乃至断命,曾不顾惧未来恶道。云何于此而欲求法,发大悲心救护众生?”
  作是念时,空中有天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当忆念普眼长者善知识教。”
  善财仰视而白之曰:“我常忆念,初不敢忘。”
  天曰:“善男子!汝莫厌离善知识语,善知识者能引导汝至无险难安隐之处。善男子!菩萨善巧方便智不可思议,摄受众生智不可思议,护念众生智不可思议,成熟众生智不可思议,守护众生智不可思议,度脱众生智不可思议,调伏众生智不可思议。”
  时,善财童子闻此语已,即诣王所,……】《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六》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从上面的经文可以知道,如果“无厌足”王真实杀害众生,那么不论是善财童子,还是普通的佛子,都必定会舍弃他而去。
  而广大的喇嘛粉们,真实了解喇嘛教对广大藏族同胞犯下的奴役、杀害、剥皮、奸淫等恶业,却仍然学习喇嘛教,实在是愚痴无知。这是被恶魔蒙蔽了心智的人。

  又如“方便命”【婆罗门言:“善男子。汝今若能登此刀山。投身火聚。诸菩萨行。悉得清净。”
  时善财童子。作如是念。得人身难。离诸难难。得无难难。离恶法难。得净法难。遇佛出世难。具足诸根难。得闻正法难。得遇善人难。逢真善知识难。受如理正教难。得正命自活难。得随法修行难。此将非魔。魔所使耶。将非是魔。险恶徒党诈现菩萨善知识相。与诸菩萨而作怨敌。而欲为我作善根难。作寿命难。作梵行难。障我修行一切智道。牵我令入邪恶趣中。障我所证解脱法门。障我所求无上佛法。
  作是念时。十千梵天。住虚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莫作是念。莫作是念。今此圣者。得金刚焰三昧光明。发大精进勇猛不退。誓入生死。度诸众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八》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从上面的经文可以知道,如果“方便命”婆罗门真实修行外道苦行,那么不论是善财童子,还是普通的佛子,都必定会舍弃他而去。
  而广大的喇嘛粉们,真实了解喇嘛教制作加入大、小便,人肉的“甘露丸”给信徒们吃,却仍然学习喇嘛教,实在是愚痴无知。这是被恶魔蒙蔽了心智的人。

  肆,喇嘛教“上师”不受佛教戒律约束

  喇嘛教的“上师”根本不修十善业。
  【如《大阿闍黎莲花生传记·第二章 尸陀林中作禁行 空行诸眾赐加持》中说:[彼时,在鄔金国嘎厄梟地方,有恶王甲新热札,让统领下的所有臣民,入於邪道中,来世堕入恶趣。(莲花生)王子心想,彼等非猛厉现行事业不能调伏。於是,便用毒蛇系缚头顶髮髻,用整张人皮披在上身,用虎皮做下裙,手持五支铁箭,一张弓,向罪恶之地行去。凡见一切男人皆杀死,食其肉饮其血,凡见一切女人皆交合,自在摄受一切,行持了双运降伏仪规。人们都称他為“罗刹王贤达热洁达”。]】——《藏密外道论 卷六叁,邪淫喇嘛教中“佛、菩萨化身”杀人、邪淫》
  又如喇嘛 宗喀巴 编的《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可以见到:[汝可杀有情,受用他人女,不与汝可取,一切说妄语。(杀盗淫妄)]
  从上面的喇嘛教的文章,我们不难了解。喇嘛教的“上师”随时可以舍弃佛教戒律,佛教戒律对于“上师”来说形同虚设。
  从这一点来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喇嘛教统治西藏的时期,会有那么多的人骨做的器皿、乐器,以及人皮、人皮唐卡等巫蛊血祭的产物了。因为“上师”需要它们。
  也不难理解,为何达赖想恢复政教合一的原因了。因此喇嘛教绝对不是佛教。

  伍,喇嘛教“上师”教人远离佛教戒律

  佛陀处处要求弟子,认清和拜托恶知识。如下面经文中说:
  【佛更种种因缘说恶知识相。恶知识者教人远离六波罗蜜。或不信罪福报故教远离。】《大智度论释幻人无作品第十一(卷第四十四)》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鸠摩罗什奉 诏译
  喇嘛教“上师”教唆佛教弟子,远离佛教菩萨戒、别解脱戒,即是远离戒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喇嘛教“上师”教唆佛教弟子“四皈依”,背弃佛教三皈依,即是远离戒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喇嘛教“上师”教唆佛教弟子“皈依”邪淫的“上师”,背弃佛教断欲离欲的菩萨戒、别解脱戒,即是远离戒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陆,喇嘛教“上师”不离“杀盗淫妄酒”

  佛陀处处要求弟子,认清和摆脱恶知识。如下面经文中说: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离善知识近恶知识。以近恶故染着十种不善之法。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菩萨欲令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之所摄受。息除一切不善之业。积集清净十善业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七》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佛教是不可背弃十善业道的。而喇嘛教“上师”,诸如“莲花生”,宗喀巴之流,都是具足“杀、盗、淫、妄、酒”等恶业的邪徒。

  柒,十善是佛教的根本,是三界福报之源

  大家要知道,十善业是佛教的根本。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是佛教的根本,而喇嘛教没有十善的基础。
  【于过去世。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悉远离十恶业道。皆悉称扬赞叹如是十善业道所得果报。为欲长养一切众生。利益安乐菩提道故。为欲除灭一切众生业烦恼苦令无余故。为欲枯竭三恶趣故。为欲绍隆三宝种故。为欲断除三界有故。为欲永断蕴界处故。为令一切速入无畏涅槃城故。广说如前远离十种不善业道所得果报。
  是故善男子。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善男子。若但言说及但听闻。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
  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大乘本是菩提因。是证涅槃坚固梯蹬。善男子。若但发心发誓愿力。不由修行十善业道能得菩提般涅槃者。于一劫中或一念顷。可令十方一切佛土地界微尘算数众生皆登正觉入般涅槃。然无是事。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世出世殊胜果报功德根本。
  善男子。若不修行十善业道。设经十方一切佛土微尘数劫。自号大乘或说或听。或但发心或发誓愿。终不能证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脱生死苦。
  善男子。要由修行十善业道。世间方有诸刹帝利婆罗门等大富贵族四大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或声闻乘或独觉乘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皆由修行十善业道品类差别。
  是故善男子。若欲速满无上正等菩提愿者。当修如是十善业道以自庄严非住十恶不律仪者能满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大愿。
  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满一切善法愿者。先应护持十善业道。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胜果报因。是故应修十善业道。】《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九*善业道品第六之二》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从上面的佛经,可以知道,背弃了十善业道连世间善报都得不到,何况能成佛?!
  而喇嘛教“上师”,诸如“莲花生”,宗喀巴之流,都是具足“杀、盗、淫、妄”等恶业的邪徒,命终以后直堕三恶道。
  因此,佛教善知识,怎么可能有违背十善业道的行为?!
  所以,佛教的善知识,是随时可以用十善业道来衡量和检查的,这是定解。而喇嘛教本身的“戒律”里,就包含了允许十恶业的暗示,因此,佛教根本不会有“上师”一说。

  十一,喇嘛教“上师”邪说不成立

  喇嘛教建立的“上师”邪说堕在无因论的邪见中。因为喇嘛教认为宇宙万物有一个“开始”。这种邪见,在下文中显露无疑。
  [有一个共同的所见,即众生尚未轮回,普贤王如来尚未成佛时的法界本基;]*《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上》喇嘛麦彭造;喇嘛索某吉译;喇嘛益西彭措讲;
  [《定解宝灯论》尤其应包括在大圆满的窍诀部中。第六问题中以窍诀方式详细抉择了普贤王如来尚未成佛、众生尚未转入轮回时的基的本性。在本论的后善部分,讲到了安住于了义的文殊,修究竟的大圆满法,以及成就普贤王如来的果位。]*《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丁二:所从属的经典或论典》喇嘛麦彭造;喇嘛索某吉译;喇嘛益西彭措讲;
  又如“莲花持明”喇嘛所著《莲花生大士全传第一篇 莲花王 第三章 胜王因陀罗部底》中说:[无上密乘的根源,缘起于无上正遍觉、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
  又如《莲花生大士全传·第一篇 莲花王 第六章 宿世因缘示密行》中说:[而这座秘密不可思议的金刚法界宫,乃是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究竟密意所示现,……]
  又如《莲花生大士全传·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六章 上师日光住寒林》中说:[有关此祈祷文的功德,班玛革旺·齐美永仲朗巴的伏藏品《七句祈祷文修法》中描述道: 自身住于莲花者,入定本初法界时, 法性自力金刚声,……]

  从上面喇嘛教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喇嘛教荒唐的认为法界有一个“开始”,众生的“轮回”有一个“开始”。这种言论显然是严重悖逆佛陀的言教,从而堕在邪见之中。
  例如佛教佛经中说: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槃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槃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佛说不增不减经》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无量的佛教佛经中“无始”,略举如下:
  【阿赖耶识者。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显扬圣教论卷第一》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摄大乘论释卷第一》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阿含经卷第十》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大乘起信论卷上》马鸣菩萨造 大周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愚痴无明为大黑闇。随爱凡夫无始已来常行其中。如是往来生死大海。未曾有得到于彼岸。或有到者兼能济渡无量众生。以是因缘说菩萨十地义。】《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教认为法界“无始无终”,而喇嘛教认为法界有始有终——“普贤王如来尚未成佛、众生尚未转入轮回时的基的本性”。
  喇嘛教“有始有终”的邪见背离了佛教众生无量的言论,因为有开始,就有结束;有结束就代表众生是有量的。
  这也堕在一切事物“实有”的凡夫知见中。而事实上,一切法(事物)有、无不可得。
  在《楞严经》中佛陀曾经举例说明,有一个名为“演若达多”的人,早晨起来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的头面,认为自己的头丢了,发疯了,满城的寻找自己的头。
  “演若达多”发疯,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头丢了。就如同喇嘛教认为一切众生生死轮回有一个“开始”的因一样。
  而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演若达多”发疯,根本没有什么原因,因为他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头“丢了”。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喇嘛教认为一切众生,生死轮回有一个“开始”是邪见。
  例如,佛教佛经中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唐罽宾三藏佛陀多罗译
  如果按照喇嘛教“法界有始有终”的邪见来看,那么“普贤王如来”并没有依靠任何的“上师”而成佛。并且从他之后的所有“上师”,绝无可能超越他的功德。更不可能跟“普贤王如来”相提并论。
  因此,喇嘛教吹嘘“莲花生”的“本体为三世诸佛的总体”,即是否定了“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这一言论。这是严重的自相矛盾。
  而喇嘛教吹嘘“普贤王如来是本初法身”也否定了“如来三时敬顶礼(金刚上师)”。这是严重的自相矛盾。
  所以,喇嘛教所谓“上师”、“本初法身普贤王如来”,都是不能成立的可笑的邪说。

  十二,喇嘛教为吹嘘“上师”而诋毁佛陀说法不圆满

  喇嘛教不遗余力的诽谤、诋毁释迦摩尼佛。如下文:
  [《定解宝灯论》末尾说:“游乐玩名德者造。”本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在玩耍中唱出的道歌,由旁边一位喇嘛仁清滚波笔录。尊者在五十七岁时,曾对弟子堪布刚华等说:虽然《定解宝灯论》在字句上未达精妙,但意义上无丝毫不妥之处。世间上没有谁的功德能够超过释迦牟尼佛,但佛在示现时也是经过苦行后,才成道转发论,并未示现在孩童时便造出了抉择一切诸法的了义论典。而且即使在佛经中,抉择基道果、加行、正行时也各有偏重,未同时全面论述,没有在一部经典中统摄了显密诸法。]*《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上》喇嘛麦彭造;喇嘛索某吉译;喇嘛益西彭措讲;
  这里是在诋毁、诽谤释迦摩尼佛,没有像喇嘛麦彭一样,在“孩童时便造出了抉择一切诸法的了义论典”。
  而事实上,喇嘛们清楚的知道,麦彭是靠喇嘛们不断的吹牛皮,吹出来的。原因是:
  1,山人前面已经举证揭露了麦彭的大妄语,和邪见处;
  2,喇嘛们对于 “文殊化身”的麦彭的其言论,没有丝毫的尊重。

  十三,喇嘛们对于自己吹嘘的“上师”丝毫不尊重

  靠喇嘛们不断的吹牛皮,吹出来的“文殊化身”麦彭。在喇嘛们哪里没有丝毫的尊重。他们为了要吹嘘和稳固麦彭是“文殊化身”,从而带给他们的名利,于是不断的“捏造、篡改、完善”麦彭的言论。
  例如,索达吉连基本的汉语语法都没学好,却非要用类似文言文的语法,来创作式“翻译”麦彭的言论。而且对于麦彭喇嘛的伪《定解宝灯论》,曾经多次“翻译”,每次“翻译”的文句、义理都存在诸多篡改、捏造的痕迹。
  这种随意篡改“文殊的化身”——麦彭喇嘛的伪《定解宝灯论》的做法,充分体现出,索达吉对于“文殊的化身”的言论没有丝毫的尊重可言。

  从翻译的角度来说,有俩种:直译和意译;
  一、 所谓“直译”就是既 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直译”中要杜绝“生搬硬套的翻译”,
  二、所谓“意译”,就是只 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也就是说,“意译”主要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特别要注意的是: “意译”也不等于“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翻译”。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不论“直译”或是“意译”都是要“保持原文内容”。而索达吉所谓的“翻译”丝毫没有“保持原文内容”,却是明目张胆的大量的篡改。

  壹,篡改“心入”为“心生”

  索达吉多次翻译的伪《定解宝灯论》,在2001年和2003分别由俩个喇嘛引用诠释。如下:
  [何意蒙闭犹豫网,能解文殊金刚灯,心入甚深定解者,见善道眼吾亦信。]《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 乙四、礼赞》全知麦彭仁波切造颂;索达吉堪布译颂;益西彭措讲授;藏历土蛇(2001)年1月3日
  [能解困心疑网者,即是文殊金刚灯,心生定解入深理,见妙道者我诚信。]《定解宝灯论浅释》堪布根华著 (又名:堪布根桑花丹)2003年2月8日(正月初一)堪布索达吉译毕于色达喇荣
  这里不说义理,单单就翻译文句上而言,“心入甚深定解者”是说内心能够接受很深奥的定解;而“心生定解入深理”是说内心产生了定解,然后接受领会深义。这是经过两次篡改式“翻译”,从而造就了不同的义理的俩种伪《定解宝灯论》。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贰,篡改“能通某论的人”为“能趋入深实相的人”

  索达吉随意胡扯式“翻译”。来看看下文:
  [呜呼极深真实义,能通定解宝灯者,
  若无汝则此世间,蒙而迷于幻网中。]《定解宝灯论新月释》2001年1月3日
  [奇哉趋入深实相,犹如宝灯之定解,
  若无汝则于此世,愚众困于幻网中。]《定解宝灯论浅释》2003年2月8日
  前面的译文中,明显是在赞叹“能通《定解宝灯论》的人”,而这个明显是在“自赞毁他”。于是再次翻译的时候,索达吉开始篡改喇嘛麦彭的“论文”了。为了避免被人指摘喇嘛麦彭在“自赞毁他”,有犯“戒”的嫌疑。([不诋毁宗派]喇嘛教 * 伪《无上密十四根本戒》)
  于是,索达吉用他自创的篡改式“翻译”,改为赞叹“能趋入深实相的人”,这种语文水平还自称学过因明。
  这句“若无汝则此世间,蒙而迷于幻网中”,既不符合文言语法规范,也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根本强把烂泥往上糊啊。
  2003年被诠释的再次翻译的这句“若无汝则于此世”也是语句不通啊。呵呵呵,真是笑死人不偿命啊。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柒,删除了“荆棘矛”

  各位再见识一下,索达吉的篡改式“翻译”。来看看吧,这惨不忍睹的“译文”:
  [彼言依靠空性理,此说深奥七难题,
  与不相违圣教义,以理即成请答复。
  因明语珠荆棘矛,十万虽刺亦不穿,
  诸大迷惑之难处,应说长舌伸如电。]《定解宝灯论新月释》2001年1月3日
  之前索达吉翻译喇嘛麦彭的论文中,是有“荆棘矛”的。而在后面竟然被索达吉任性的删除了!!
  [寻思辩论之词句,百般破立亦不解,
  大德难证此难题,快如闪电而答复。
  寻思者所进行的辩论,即便相似的理证如同十万荆棘矛同时刺入,也丝毫不会透彻地解释七个问题的本义。对于那些无有真实破立能力、颇具名声的大智者、大德们也十分模糊不清、迷惑重重、不能如实通达的此等甚深难点,你应当以教证、理证毫不迟疑像闪电一样迅速回答。]《定解宝灯论浅释》2003年2月8日
  看看,2003年的译文里,“荆棘矛”没有了,而且《定解宝灯论浅释》里,完美的把原属于麦彭论文的“荆棘矛”,转化为诠释的文字了。这种随意删减,篡改原文的事情,在佛教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喇嘛教里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也难怪,喇嘛教的“经典”越来越多。感情是自己造的啊。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捌,篡改“搓紧线”为“黑白绳搓一起”

  各位再见识一下,索达吉的篡改式“翻译”。。来看看吧,这惨不忍睹的“译文”:
  [否定柱子之空性,与后剩下显现二,空与不空于无二,不得犹如搓紧线。]《定解宝灯论新月释》2001年1月3日
  之前索达吉使用“三脚猫”的汉语水平,篡改的“译文”实在是狗屁不通。这“空与不空于无二,不得犹如搓紧线”的前后句,都是“大喘气”式的跳崖句子。不明觉厉。
  [破除柱子之空性,与余显现此二者,空与不空非双运,如黑白绳搓一起。]《定解宝灯论浅释》2003年2月8日
  到了索达吉2003年翻译的时候,立刻显出索式“翻译”的特征来。既然都“非双运”了又怎么能够“如黑白绳搓一起”呢?而且之前翻译的文章里根本没有“黑、白、绳子”这些词语啊。只是说“线”,怎么藏语里“黑、白、绳子”等同于“搓紧线”?!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拾,篡改“无二双运”为“合理”

  各位再见识一下,索达吉的篡改式“翻译”。来看看吧,这惨不忍睹的“译文”:
  [戊二、成立无二双运自宗
  是故前译自宗为,观察水月水月性,
  少许不得正无有,水月显现现量时,
  虽是无遮能显现。]《定解宝灯论新月释》2001年1月3日
  [戊二、立合理之自宗:
  故自宗许观水月,水月本性毫不得,
  无而现见水月时,虽是无遮却可现。]《定解宝灯论浅释》2003年2月8日
  对比索达吉前后翻译的藏文文章,可以知道,喇嘛教根本没有什么义理可言,随时可以篡改的缘故。“无二双运”本身就是义理不通的,只有二法才能成立“双运”,所以举“无二”来诠释“双运”,就好像喇嘛教吹嘘的“法身佛”抱着女人邪淫,却硬说它们已经断除了淫欲一样可笑。
  所以索达吉在2003年翻译的译文中,把“无二双运”的愚痴“自宗”,篡改为“合理自宗”。令人大跌眼镜。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拾壹,篡改“世俗谛”为“世俗”

  各位再见识一下,索达吉的篡改式“翻译”。来看看吧,这惨不忍睹的“译文”:
  [汝想若空名言中,恐怕亦成无柱子
  虽作文纠此注意,文纠之过此更大。
  世俗谛中之柱子,可说有者尚不足,
  彼彼不空为何说。鬗鬗鬗鬗鬗鬗鬗鬗
  若谓彼二实上一。鬗鬗鬗鬗鬗鬗鬗鬗]《定解宝灯论新月释》2001年1月3日
  这句“虽作文纠此注意”,是狗屁不通的文法。
  [思若空性仅世俗,亦似无有柱子后,
  担忧咬文嚼字也,如此更成纠缠字。
  世俗说柱有即可,为何言彼彼不空?
  若说此二是一义,其实并非一意义,]《定解宝灯论浅释》2003年2月8日
  索达吉不懂文言文,非要显摆自己的“三脚猫”水平。这句“担忧咬文嚼字也”,是狗屁不通的文法。
  把藏文文章原文里的“汝想”减为“思”,而“世俗谛”和“世俗”明显是不同的词语,意思也不一样。怎么能这样随意的篡改?!
  由此可见,麦彭的伪《定解宝灯论》根本不存在什么真实义理,因此,索达吉才会随意篡改和捏造,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破斥了自宗——《定解宝灯论》。
  对于索达吉这种直接篡改原文的做法,其余喇嘛都保持缄默,任由索达吉穿着“皇帝的新衣”,到处招摇。

}

米拉热巴为解脱复仇造成的罪孽周游雪域藏地,寻找僻静之处专心修行。他认为冈底斯乃世界之脊,气象非凡,佛性弥漫,这里必有一座好山。
这天,米拉热巴沿着巴嘎尔草原东行,发现一座雪峰兀立,形同橄榄,直插云霄,连蓝天都给穿破了。山峰南面,朵朵白云,似向山峰朝拜。峰顶上,戴有七彩圆冠。山身如水晶彻成,透亮发光。当日月照射到山体时,从它身上反射出奇异的光芒。这时,从它的劲顶上,清泉沿石缝流下,发出有节奏的叮当声,一串串清脆的琵琶音,如仙乐般娓娓动听。
“这里真是隐居修行的好去处,此乃向往已久的佛地也!”米拉热巴施展轻功之术,抖起白色道袍,凌空腾起,绕山飞旋了一周。原来这雪峰是一座圆顶,正如佛经所说是一座天然的圆轮,像在云雾中巍巍旋转,四周的群山正是880座石塔拱卫着座世上罕有的神山。
“壮哉!人间仙境也!但不知此山有一个什么了不的的名字,待我前去打听一番!”米拉热巴飞旋一处,只见有一顶黑色帐篷扎在墨绿的草原。他掀开帐帘,有一位妇人走出,一见米拉热巴大吃一惊:“高僧决非一般人,看您的装束是一位远方来的高人,找贫妇有何贵干?”
“我乃噶举派僧人米拉热巴,今游历到此,想找一个理想之地修心养性,不知前面这山何名?”
妇人笑答:“冈仁波钦。”
“我明白了,此乃神灵之山,梵语称冈仁波钦为【湿婆的天堂】,对否?”
“高僧说得极是。这山乃神的天堂,传说山上有胜乐轮宫,又有无数慧空行母在此侍候佛祖与管理宫殿。”
“好!好!真是一个绝妙之处,我周游藏地高山雪国,总算找到了归宿,在此修行,必成正果!”
说话之间,只觉一阵响声飞来,刹时停住。米拉热巴对妇人道:“请迎接客人,必有不凡之人前来拜访。”
妇人正要迎客,只见一个黑袍行者进来,行一个道礼,显得精明洒脱。
妇人道:“高僧有何见教?”
“今天我周游四方,来到此山,想请教此山圣名。”
妇人忍不住窃笑起来:“刚来一白衣道人,现又有黑衣行者,真巧,真巧,此山乃冈仁波钦。”
“久仰神山大名,今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乃修行之圣地也!早闻孟加拉僧人阿底峡进入西藏传教之时,路经此山,走到山脚下,不知钟点,正在迟疑,仿佛听到山上有钟鼓之声,此时,他判断山上的五百罗汉该在此休息进膳,自己也该进餐休息了。自此以后,凡是到冈底斯朝拜的人,如有福气,便可听到檀木板敲击的声音。今天,看来贫僧福气非浅,刚才果然听到了檀板之声,吉祥之兆也,我修功习法选定此山了!”
这时,米拉热巴走出,起身施礼:“我乃噶举派弟子米拉热巴,这里有礼了!”
“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今神山相聚,三生有幸也!我乃苯教彭波派弟子纳若奔琼!”
“早闻大师威名,相见恨晚!”
妇人将茶备齐,二人聚饮起来。
妇人道:“今天是何大喜日子,两位高僧不谋而合,不期而至,都来此山修行,是我方福气呦!”
纳若奔琼听了妇人之言,甚感诧异:“难道有谁想来此山修行不成?”
“正是!在下米拉热巴先来一步。冈仁波钦乃神山之首,山峰周围如八瓣莲花,背后满山长满珍贵草药,东西又有圣湖玛旁雍错,我寻此山多年矣!”
纳若奔琼听后,急忙起身又行一礼:“我为苯教弟子,为发扬传播无量光(苯教认为辛绕弥沃就是阿弥陀佛化身,雍仲九加行有苯教版阿弥陀佛心咒)的永恒苯教教义,走遍藏地雪域。一年多来,未选中一个修行的地方。今到冈仁波钦,似觉熟悉,或是在法术中见过这地方,或是在幻境中来过这神山。我想请求大师将此山让给弟子......”
米拉热巴施礼答道:“高僧实为苯教奔波,贫道却是为了洗清本人杀人过多的罪恶。当初,我智德浅薄,无大觉大悟,为个人私怨行咒动法,造下了累累的罪恶。若能将此罪清洗,也清白了我教教义,故贫道不能相让,还请大师另寻名山。”
纳若奔琼听了十分沮丧,又不肯相让,便说道:“常言说一山不能有二虎,我俩教义不同,修炼方式各异,如在一山修炼,必互有影响,造出误会来,实为不必。我来此山已久,绕山五周后才决定在此山修行,望高僧体谅!”
米拉热巴说:“我虽刚到此山,却一见定夺。仿佛前世都已寻求多年,只是今天才有缘相见,这样看来,是我先选中此山的。”
俩人争论不修,互不相让,纳若奔琼说:“冈仁波钦乃神山圣地,只有德高望重、功夫深厚的人在此修行,才不玷污神山盛名。苯教弟子出身高贵,虽说是人,却也是神的后裔。我们善于为众生谋福利,因为受到十方无量光的祝福,我在此修行,理所当然。”
米拉热巴听了纳若奔琼的一席话,心中暗暗不快:“我噶举教派也是源远流长,兴旺发达,虽与苯教有不同之处,但崇尚修密宗,修炼功法是一致的。”(其实是有类似生圆次弟,并不相同。)说着,他又唱起劝道之歌:
我的神为你真诚地祈祷,
祝你也有一个圣洁的去处。
纳若奔琼听了米热日巴的劝道歌很受感动,但在冈仁波钦修法的愿望没有放弃:“我俩都功力深厚,但我不愿和你比试功法。我有一个建议,谁背的经文多,时间长,谁就能得到神山,不知尊者意下如何?”
“好主意,以文探武,也算你高明,米拉热巴愿意奉陪。”
于是二人走出帐篷,面对神山,背诵起经文来。米拉热巴双眼微闭,用宏亮的声音,一口气念起了《集密》、《六幻身法》、《迁识》、《大幻化》、《六修法梦境》、《喜金刚》、《六臂大黑天》、《五部本谈大灌顶》......纳若奔琼也不示弱,连珠似的诵起《圆满宝金?论》、《本释风刃释》、《蕴自转变明点九类》、《身心觉验》、《黑病书》......二人你一篇,我一颂,三天三夜,不进一滴水,不食一口饭,一声连一声从不间断,从不知累。他们还辩论了360种禳拨法,84000种观察法,四歌赞法,八祈祷法,360种超荐亡灵法,81种镇邪法......又是三天三夜,水食未打牙,二人仍然未见高低。
纳若奔琼急于分个输赢,又建议道:“看来我俩只有通过武功分个胜负了,谁若败下阵来,就自动离开神山,如何?”
话刚落音,俩人轻轻抖身,双双来到一个高坝上。二人面对面站定,拉开架式,同时向对方击掌,只听得“啪——!”一声巨响,如惊雷闪劈,两掌相击,合在一起,如粘合一般牢固,无法分开。二人以目相视,两腿站立,暗运内功,功从手法,经手心向对方攻击。若是一般道僧,怎能抵挡这排山倒海的内功之力恐怕早已粉身碎骨了。可是俩人把脚稳稳站住,上身似无任何动作,而俩人双腿都已陷进石地之中。眼看俩人的身子一寸寸下沉,只听得一声巨响,石坝崩塌了。二人从乱石中飞出,方才收住手脚。
纳若奔琼站在一块又高又陡的巨石上,喊道:“米拉日巴大师,你尽管武功高强,要知天外有天,我只要向你说出我的祖师是谁,他们的功夫如何,你就会自甘认输!”
米拉热巴在下面说:“请讲来!”
“我们苯教有九位大术士:李本木曲,他能用一个指甲抬起一座雪山;金布伦察,他能使香草自动集中在一起;甲本木曲,能把世界颠倒过来;苏毗木恰,他能使海洋缩置在一块毛织品表面上;库苯通扎,他能用烈火把海波山团团围住;象雄木曲,他能念咒把恶魔召来;江察佩囊,他能使瀑布往上流;江本彭囊,他能用食指尖震撼一座山;玛本徒噶,他能步行测量九曲河的宽度。怎么样?你说厉害教不厉害,看在我祖师的份上,你块把神山让给我苯教弟子纳若奔琼!”
米拉热巴微笑道:“我噶举派弟子与诸祖师一脉相承,一个个都功法非凡,且听我细细道来,我不用他们的大名吓唬你,你听听他们的功法就可知道他们修炼的层必:他们可以像鸟儿飞到空中;能轻轻地坐在水面上施展法力;能把自己变成一条龙、一只鹰、一只狮子云游四方;能同时示变108相,出入山岩,没有障碍;能于宝瓶中诛七昼夜;能从石洞里抽出一条彩虹,用它捆绑野人和恶魔;能降伏水精、山神和土地神;能把自己变成任何东西;能把外衣挂在太阳的光线上;能把石山当索尔(抛石器上的石头)抛出去;能让五种神灵从他的身体里散发出来;能坐在一块石头上漫游世界......。你说,他们的功夫怎样?纳若奔琼,不必再与我争山,我在此修炼必能修出超人的力量!”
纳若琼奔岂能服气:“既然如此,请到山峰比试,以此作为比赛目标,你看如何?”
米拉热巴道:“怎么个比法?”
纳若奔琼说:“先请证人来。”
于是全村的人,远远近近,老老少少,都来看热闹了。
纳若奔琼当众宣布:“我们俩明天天亮登山,当阳光染上峰顶之时,谁先登上此山,就算赢得了这场比赛!”
“这样看来,你们谁也得不到神山了!”说话的是一位白发长者,他接着说:“我们每次上山采药,都是天未亮登山,次日中午才能等上峰顶,而你们不到一顿饭的时间,既使长上翅膀,恐怕也难按时登到山顶。”
纳若奔琼听了老人的话后,笑着对米拉热巴说:“米拉热巴大师,您愿意这样比赛吗?”
米拉热驳回随口答道:“既然提出,哪有回绝之理!”
第二天一早,纳若奔琼已赶到山下。令人奇怪的是,他搬来一面大鼓,赶来观赛的人们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其实,苯教法师都有一种特殊的法术,能骑鼓腾空。这时,只见他站定身子,运上气,抱起皮鼓往空中一抛,只见那鼓在气流中旋转起来。纳若奔琼纵身一跃,骑上鼓面,随鼓旋转向山顶飞去。不一会儿,那鼓,那人,越变越小......,天也越来越亮了。
“米拉热巴来了!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
米拉热巴揉着眼,好像刚睡醒一样。
“块,米拉热巴,你已经输定了!”
米拉热巴在山下站定,双手拉起梵衣,轻轻抖动飞起,箭一般直冲山顶。以白梵衣作翅膀飞上天空,这是噶举派弟子特有的功法。
大概也就是那一闪的时间,米拉热巴不见了。当他打坐在冈仁波钦峰顶,太阳的曙光还没有染上峰头呢。他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开始诵起了《幻身道次第》。他的法术像是使时间停止了,太阳也仿佛停在山那边,迟迟不出来。
当纳若奔琼吃力地在峰顶降落,看到米拉热巴已打坐在山头,使他大吃一惊。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更弄不清楚米拉热巴怎样早于自己登上了峰顶。惊慌之际,那面大鼓从他刚刚站立的双腿下面滑出,沿陡坡滚落下去,震得整个山谷隆隆作响,像是滚下一个闷雷。由于那鼓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在山体上划出一道很深的辙印,至今在冈仁波钦山上部还有鼓轴留下的痕迹呢!
后来,他们一起下山时遇到暴雨,一起用神通造了座三面的墙的石屋。米拉热巴,在石屋屋顶下留下了手掌印。
大雨停后,纳若奔琼走出石屋向米拉热巴施礼道:“大师功力超人,我愿信守诺言,自动离山。不过,我想请大师指点一个去处。”
米拉热巴说:“我俩比武并不见输赢,只是你提出的条件对我有利,可见你的宽厚仁义。只因我舍不得此山,只好如此无礼了,请多包涵。我有心与你同山修炼,只是教派不同,无法如愿。我有一个两全齐美之策,神山附近有一座小山,气象非凡,我把它移至对面,作为你的修行之所,不知你意下如何?”
“大师说的正合我意!”
“既然如此,我愿为你效劳!”米拉热巴全身运气,用力猛推,只听得一声巨响,那座小山已被推出,带着风吼云涌,平行在空中移动,送到了指定地点。
“妙极了,真是一个好去处!米拉热巴大师,吾去也,多谢赐山之情!”纳若奔琼说完,施展轻功,又架着那面大鼓腾空飞旋起来,不一会儿,便进入那座云遮雾罩的雪山深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宗佛母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