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为什么第一个水空气往气压高还是低的地方低的地方倒流 第二个水却不空气往气压高还是低的地方低的地方升高 是外界气体通过水再平衡气压

本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第四中学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C两者

2、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5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

3、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C1molO3 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D1个氧分子的质量是32g6下列说法能体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是A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7区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A分别观察颜色B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8我国全面实现公共场合无烟,非吸烟者常因被动吸烟而造成健康受损,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于之间有问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NaCl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Cu粉Fe粉用磁铁吸出DKCl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AABBCCDD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湿衣晾干C冰雪融化D纸张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认识氧原子、氧气构成(1)从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甲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_(填标号)。A 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B 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C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

5、子形成离子(O2- )(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_( 填名称),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3)硒(Se)是一种多功能生命营养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所示。图乙中x=_.硒元素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4)某密闭容器中,某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6,图示中 “”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标号)。A过程I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B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示意图中所有物质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比为2: 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木

6、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业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有关空气成分与用途研究的实验分析:(1)图1装置为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现象分析:图2中,反应30s后,BC段曲线压强变大的主要原因是_;反应一段时间后,CD段曲线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实验后期,DE段曲线压强明显变大的原因是_引起的(填操作)。下表是空气成分的研究结果: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

7、子总质量之比等于_(只需列式)。(2)图3是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第一步:分离空气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将空气液化后再气化。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_O2(选填“高于”、“等于”、“低于”)。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_改变(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此分离空气法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方法用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 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N2_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二步:合成尿素根据图

8、3流程写出利用NH3合成尿素和水的符号表达式:_。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kg(结果保留至0.1)。此尿素样品_纯净的尿素(选填是或不是)。14(一)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_、_、烧杯,请指出该操作过程中的其中两处错误_、_。(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3)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

9、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填序号)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水的蒸发 D 水的净化(二)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试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lO3580KClO3、MnO2(质量比1:1)350KClO3、Cu

10、O(质量比l:1)370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形成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反思)(1)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驾驶舱右座挡风玻璃破裂脱落。执飞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上机组正确处理,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长刘传健被誉为“中国机长”。川航3u

11、8633航班飞机中燃料之一是异辛烷(C8H18),试求:(1)异辛烷(C8H18)中各元素质量比。 (2)11.4103kg异辛烷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16实验室有不纯的氯酸钾样品,把该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混合物质量变化如下所示:(应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固体总质量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睛

1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D【解析】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错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错误;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黄光,C错误。故选D。考点:常见实验现象3、A【解析】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

13、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错误。故选A。4、A【解析】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正确;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错误。故选A。点睛:地壳内元素含量前四位的顺序为:氧硅铝铁。5、B【解析】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详解】A、物质的量不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单位是mol,故A不正确;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故

14、B正确;C、1个臭氧分子比1个氧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则1molO3 比1molO2多1mol氧原子,故C不正确;D、氧分子的质量很小,1个氧分子的质量不可能是32g,故D不正确。故选B。6、B【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选B。7、D【解析】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空气微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但无法鉴别空气、氧气,不符合题意;D、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

15、;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非吸烟者常因被动吸烟而造成健康受损,是因为构成香烟的分子从香烟处不断运动到非吸烟者周围,造成非吸烟者健康受损,故C选项符合题意。9、D【解析】A、CO通过灼热的CuO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Fe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Cl

16、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D【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新物质生成;A选项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服晾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冰雪融化

17、,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D考点:物质变化的分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B 氧分子 分子之间有间隔,在降温和受压时间隔变小 34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C 【解析】(1)A 根据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代表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代表质子数,质子数为8,1个质子带带1个单位正电荷,8个质子带8个单位正电荷,故A正确;B、根据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故B正确;C、依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O2-),故C错误。

18、故选AB;(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氧分子;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3)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图乙中x=2+8+18+6=3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关系密切。硒元素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A、由变化I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变化中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只是微粒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没有新微粒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由示意图中物质的构成可知,氧气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C错误;D、由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分子个数

19、比为4:2=2:1,故D正确。故选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及其原子种类等方面的关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KMnO4 K2MnO4+MnO2+O2;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解析】(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P+O2 P2O5 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

【解析】(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P+O2P2O5。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瓶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水不再倒流,DE段气压增大。故填:红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水倒流入集气瓶瓶内。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为:。故填:。(2)液态空气气化时首先分

21、离出氮气,则沸点:N2低于O2;在此过程中,氧分子和氮分子不发生改变;此分离空气法属于物理变化。故填:低于;不发生;物理。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说明N2大于O2。故填:大于。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故填:NH3+CO2CO(NH2)2+H2O。上述过程生产的尿素样品标签如图,则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46.4%=23.2kg;纯净的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4,故不是纯净的尿素。故填:23.2;不是。14、漏斗 玻璃棒 未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的尖端未紧靠烧杯的内壁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烧杯不干净等) 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MnO2 化学性质不变 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解析】(一)(1)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烧杯,该操作过程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尖端未紧靠烧杯内壁两处明显错误;(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

}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又可以传递()。(帕斯卡、力、运动)

2、液压管路中的压力损失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

3、液体的流态分为()和(),判别流态的准则是()。(层流、紊流、雷诺数)

4、我国采用的相对粘度是(),它是用()测量的。(恩氏粘度、恩氏粘度计)

5、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些原因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缩小压力油出口)

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偏心距e、偏心方向)

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其装置名称为();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其装置名称为()。(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

9、V型密封圈由形状不同的()环()环和()环组成。(支承环、密封环、压环)

10、滑阀式换向阀的外圆柱面常开若干个环形槽,其作用是()和()。(均压、密封)

11、当油液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便发出电信号的液-电信号转换元件是()。(压力继电器

12、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

13、液体的粘性是由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引起的,其大小可用粘度来度量。温度越高,液体的粘度越();液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其粘度越()。(内摩擦力,小,大)

14、绝对压力等于大气压力(),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相对压力,-绝对压力)

15、液体的流态分为()和()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层流,紊流,雷诺数)

16、液压泵将()转换成(),为系统提供();液压马达将()转换成(),输出()和()。(机械能,液压能,压力油;液压能,机械能,转矩,转速)

17、在实际工作中,泵的q实(<)q理,马达的q实(>)q理,是由(泄漏)引起的,缩小q实、q理二者之差的主要措施为(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密封

18、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是(),会造成(),解决的办法是()。(齿轮重合度ε≥1,振动和噪音,在泵盖上加工卸荷槽)

19、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作()量泵使用,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作()量泵使用。(定,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往气压高还是低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