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0化最简6:40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1篇

知识: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4、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2、根据化学式计算,求出水的质量。

3、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等。

1、若学生根据化学式计算,应给予肯定。但叮嘱他们在使用此法解题时,应说明所得氧气中氧元素即为水中氧元素。

2、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学生可能出现未配平而算错数,或格式步骤不对等问题。点出,但可以先不展开讲。关键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引导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求碳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求磷在氧气中燃烧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实验室欲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64g氧气,需电解多少g水?

由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2名上黑板写出解题过程。

参照课本第99页例题1的解题过程,对照[试一试]“电解水”的解题过程,指出缺漏。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自己先探讨解题格式。

1、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写出正确解题步骤。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2篇

以生活为案例 熟练应用知识

近几年化学占成绩的比例不大,往往使部分学生和家长走入误区,认为化学不重要。但恰恰相反,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例如,我们的家家户户的燃气灶,燃烧的是天然气、煤气、还是液化气?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果发生了煤气泄漏,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如果学生遇到毒气的泄漏事件,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也是中考的主题。所以在复习时要记住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防爆的知识,懂得怎样防火、灭火,遇到紧急情况后怎样救助自己,在学习中学会保护自己。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在考察双基的同时,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所以通过做题进行强化训练,是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人们常说“见多识广”,多做题,从解题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从解题中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不要为做题而做题,要从一类题中学会归纳、总结所用到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在不断的做题中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应试能力,培养自信心。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一要限时,提高速度;二要准确,提高质量;三要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四要坚持做题后小结,归纳出同一类习题的解题方法。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3篇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技能,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发散性和求异性。

3、领悟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计算技能,本节学习的计算是关于纯物质的计算,以后还要学习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本节内容是以后学习有关计算的基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因此,紧紧抓住化学方程式中反映的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和关键。

1.书写格式规范是本节的重点

2.含杂质的计算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3.关键是明确解题思路:(1)审题(2)析题(3)解题(4)验题

4.容易发生的错误:(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正确依据;(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等代入;(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5)计算不认真、粗心大意,如求算式量出现错误等.

根据一定的条件,求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一定条件,确定某化学式;进行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运算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2.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质量比;并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写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5.解比例式,求出本知量

三、从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在熟悉了一般的计算题的步骤和格式基础上,使学生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例110g水通电可制得氢气多少g?氧气多少g?

分析本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同时求两种生成物的质量,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同时设两个未知全,分别与已知量列比例式求解.

解设10g水通电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

例2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克KClO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1)错误原因;(2)改正.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发生5类错误,本题的错误在于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解(1)化学方程式末配平;

(2)设反应后可制得O2的质量为xg

例3把干燥纯净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g.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g?

分析MnO2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13.32g-9.48g=3.84g,这3.84g就是放出O2的质量,这也是解本题的关键.

设生成物中KCI质量为xg

例4在标准状况下,6.2g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这些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升?能生成P2O5多少克?(已知标况下ρO2=1.43g/L)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单位一致,初中阶段只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计算,所以本题不能直接求出O2的体积,只能先求出生成O2的质量.再根据V气=进行换算.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P2O5的质量为y.

答:需要氧气5.6升.

例5含锌65%的锌粒200g,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可制得H2多少升?(标况下ρH2=0.09g/L)

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指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不纯物的质量必须转化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其换算关系式为:

物质的纯度(%)=×100%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解设可制得H2的质量为xg

答:可制得44.4升H2.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4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 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5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问题讨论]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⑶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板书]关键:①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

2、 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读]P58,内容

[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相同 4、查守恒

[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 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4、 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作业]《基础训练》P40、9题。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6篇

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

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总是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投影]例一:写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克二氧化碳。

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试着完成例一的各个填空。

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或模仿着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练习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通过式量找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质量的正比例关系,我人可以由已知质量计算出求知质量,这个过程称为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

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

[讲解]例二;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讲述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议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随着教师的讲述,自己动手,边体会边写出计算全过程。

设6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6克碳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22克CO2。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随时矫正学生在练习中的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做练习二。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根据化学议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议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议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李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议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

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议程式 ,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每 份质量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 份质量的水。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 克水.

2.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 克二氧化硫.

3.在空气中燃烧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4.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

5.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 克氧气.

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克二氧化碳.

3 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 克氧气.

4.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后,可以得到 克铜.

5.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 克氢气.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7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

(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

(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

(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

1.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C)

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

5.已知反应:2A+B===C+D,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A与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1.2g。

6.在密闭容器中将20 g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发现剩余氢气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C)

7.4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g二氧化碳和3.6 g水。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的元素为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1∶6。

8.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 t氧化铝最多生产多少吨铝?”,你能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第一种方法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第二种方法,由于氧化铝中的铝全部变成了铝单质,所以铝的质量=氧化铝的质量×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铝的质量为5.3吨。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8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本人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好 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 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 “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 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五号”升空场面):“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产生自豪感。)

2、激疑解答,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并把你们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是否符合你的思维过程?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生):组际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实践反馈,加强应用。

(多媒体显示练习):1、登山运动员能用 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2、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 + 3O2↑,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于致用,有利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评价,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7、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

(2)、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在水中的反应是:2Ca+2 H2O ==2Ca(OH)2+ 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224L O2 (密度为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占样品的质量的百分数(纯度)?

(说明:加强拓展创新性习题的练习,可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同时可增强学生的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作业布置,自我评价。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本人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并且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二、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 32

4、列:(正比例式) 6 g x

答:可得0.6 g氧气。

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9篇

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为了满足0.4吨液氢充分燃烧,你会在助燃仓中至少填充多少吨液氧呢?

要求:(1)先在学案上写出计算过程;

(2)组内交流计算依据。

按照教师要求,先独立完成计算过程,然后组内交流。

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比例关系的。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可求出反应中其他物质的质量。

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

2.【提出问题】各小组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思考你的计算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学生1: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列出比例式;

学生2:需要先设未知量为xg;

学生3:最后还需要作答

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得出不完善、不准确的步骤、格式,然后通过阅读教材进行对比,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从而自主构建解题的步骤和格式。

教师的讲解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概括提升,而不是将一个程序化的步骤灌输给学生。

3.【提出问题】阅读教材P102-例题1,对比分析大家刚才概括出来的解题过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或纠正的)?

【讲解】教师利用学生的讨论,通过投影讲解强化计算的基本步骤和格式要求。

(2)写出有关反应的正确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阅读教材,对比分析教材与自己总结的解题过程,补充、纠正:

(1)列比例式前要先“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要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2)未知量应该设为“需要液氧的质量为x”,不应该有“g”。

}

温馨提示:单击可收起答案与解析 查找:

根据乘法的意义5个0.25即5乘以0.25,列式即可。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3)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积为1.048,保留两位小数,看第三位小数,是8,在舍去尾数的同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1.05。

由题目可以发现,这道题是让我们根据整数乘法来计算出小数乘法的得数,我们可以根据小数乘法法则来计算。
1.8×36=64.8,左边一共有一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一位点上小数点;
0.18×36=6.48,左边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两位点上小数点;
1.8×3.6=6.48,左边一共有两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两位点上小数点;
18×3.6=64.8,左边一共有一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一位点上小数点;
1.8×0.36=0.648,左边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三位点上小数点,并在小数点左侧写上0;
0.18×3.6=0.648,左边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从积的右边起数三位点上小数点,并在小数点左侧写上0;

在收、付款时,通常只算到(________)(填“元、角或分”),所以一般保留(________)位小数。

在计算商品的单价时,一般都保留到“分”或“元”。
结合生活常理,可知收付款时只算到分就行;假设付款4元6角7分,4元6角7分=4.67元,因为第二位小数是分,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0.6,这个小数在取近似值前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四舍五入后是0.6的两位小数,这个小数十分位最大是6,百分位上的数字最大是4,该数最大是0.64;该数十分位上最小是5,百分位上的数字最小为5,该数最小是0.5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0.6,这个小数在取近似值前最大是0.64,最小是0.55。

【答案】< > > =
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进行填空。

乐乐写作业用了0.4小时,打篮球用了0.25小时,乐乐写作业和打篮球共用了(______)分钟。

将写作业的时间以及打篮球的时间相加即可,再换算成分钟即可,1小时=60分钟。

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末尾出现0,先去掉0,再点上小数点。(______)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看两个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去掉。可知,应该先点小数点再去掉0,据此解答即可。
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末尾出现0,先看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进行分析。
0.25有2位小数,2.7有1位小数,积一共有2+1=3位小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一个数的1.01倍比原来的数大。(________)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小。
由分析得:一个数(0除外)的1.01倍比原来的数大,但题干并没有指出这个数不是0,所以结论不成立。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则积扩大50倍。(________)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现在是两个因数都变化了;
若两个因数都扩大,积肯定扩大,把扩大的倍数都乘起来,就是积的变化;
若两个因数都缩小,积肯定缩小,总共缩小的倍数就是乘起来的倍数。
因为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个是10倍、一个是5倍,那么积就扩大了5×10=50倍。

两个数的积不是小数,所以这两个因数一定都不是小数. (_____)

两个数的积不是小数,这两个因数可能是小数,也可能不是小数,据此解答即可。例如:2.5×0.8=2 故答案为:错误。

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a×0.8的积是三位小数,那么a至少是( )位小数。

依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推理即可,小数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a是一位数,商最多可能有两位小数。
a是两位小数,商最多可能是三位小数。
a是三位小数,商最多可能是四位小数。

可能是“四舍”,也可能是“五入”,如果“四舍”保留的近似数,百分位是2,千分位只要比5小即可;如果是“五入”保留的近似数,百分位是2-1=1,千分位大于或等于5即可。

因为“单价×数量=总价”,所以本题可列式为:1.8×2.5,按照小数乘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1.5×32×12.5,简算时,将32拆成4×8,利用乘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据此分析。

在一起案件侦破的过程中,警察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经测量,脚印的长度是2.5dm。你能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

这是一道简单的图文应用题,由图我们知道身高和鞋印长度的关系是:身高约等于鞋印的6.88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犯罪嫌疑人的鞋印长度,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答案。
答: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约是1.72m。

一头狮子重0.27吨,野牛的重量是狮子的3倍,大象的重量是野牛的3.9倍,大象的重量是多少吨?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倍,用连乘计算。故可列式为0.27×3×3.9。
答:大象的体重是3.159吨。

一种果冻的价格是每千克13.98元,姐姐买了3.16千克。请你估一估姐姐应付多少元?

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估算求解即可。
答:应付44.18元。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1.75米,长是宽的2.4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4.2米;7.35平方米
根据长和宽的关系求出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面积,代入数据即可。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2米,面积是7.35平方米。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13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90.5千米,4.5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由基本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再结合题意可知,甲乙两车一小时的速度和为(130+90.5)千米,再乘时间,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答:甲乙两地相距992.25千米。

移动公司有一项业务套餐是这样规定的:

②在本区内可免费拨打45分钟电话,
超过45分钟的通话时间按0.15元/分收费。
王老师使用的是这种套餐,她上月拨打电话的时间为80分钟,应交话费多少元?

此题为分段计费问题,求出王老师在各部分的通话时间,乘上此段的价格相加即可。
答:王老师应交话费14.25元。

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进行填空。

}

1.2 光纤的优点随堂测验

1.3 光纤的分类随堂测验

1、下面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信用的光纤包括传感光纤、传光光纤、传像光纤等特殊用途光纤;

1.4 光纤的制备工艺-管外法随堂测验

3、对于管外法制备工艺说法有误的是?
    B、OVD工艺中,原料在氢氧焰中水解生成Si微粉,然后经喷灯喷出沉积在高速旋转的“母棒”外表面;
    D、OVD工艺中母棒的径向尺寸不受限制,因而棒的尺寸可以做得比较大。

1.5 光纤的制备工艺-管内法随堂测验

2、关于光纤制备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心的预制棒的折射率的剖面和要得到的光纤是完全一样的;
    B、制备对纤芯的材料、包层特别是靠外面的包层材料要求都非常高;
    D、包层的作用是构成芯包结构,实现光波导,同时用来传输模式。

1.6 光纤制备工艺-拉丝与成缆随堂测验

1、下面关于光纤拉丝成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采用电阻炉或者电磁感应炉来对光纤预制棒进行加热;
    B、光纤出拉丝炉之后在退火炉内进行缓慢冷却,以防止在玻璃内部造成高应力;
    C、光纤不外加涂覆层时的结构就已经非常坚韧不易断裂了;

(第二章) 光纤光学的基本方程(上)

2.1 光纤光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分析思路随堂测验

1、下面哪种关于几何光学分析的说法是错误的?
    B、当光纤的结构尺寸远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可近似认为入射光波长为无穷大;

2、下面哪种关于几何光学分析的说法是错误的?
    A、波动光学的分析没有做任何的近似,是一种严格的分析方法;
    C、波动光学的适用条件是入射光波长远远小于光纤的芯径;

2.2 光纤的基本方程和分离变量法随堂测验

1、下面哪种关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说法是错误的?
    D、光纤分析方法中,由附加等式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推导出波动方程。

2、下面哪种关于光纤光学分析的说法是错误的?
    B、亥姆霍兹方程是光线理论或者波动理论分析计算的一个基础方程;
    C、光纤波导是一种介质光波导,无传导电流,无自由电荷;

2.3 程函方程与射线方程随堂测验

2、下面哪种关于光纤光学分析的说法是正确的?
    B、亥姆霍兹方程是光线理论或者波动理论分析计算的一个基础方程;
    C、光纤波导是一种各向异性介质光波导,无传导电流,无自由电荷;

(第二章) 光纤光学的基本方程(下)

2.4射线方程的物理意义随堂测验

1、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给出光纤波导的折射率分布,并且结合入射条件,就可以通过射线方程直接求出光线轨迹的表达式;

3、有关射线方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光线弯曲的方向与折射率分布增大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是锐角。

2.5 光纤数学模型与波导场方程随堂测验

2、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亥姆赫兹方程本征解ψ是光纤中传输的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的分布函数;
    B、纵横分离得到了一个只由纵向坐标去描述的方程,即波导场方程;
    C、光波在轴向是行波,只有相位的变化,而在横向是一种驻波;
    D、求解波导场方程可得本征解,通常将本征解定义为“模式”。

3、下面哪种关于波导场方程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模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纵横关系式随堂测验

1、下面哪种关于模式的说法是错误的?

2.7 场分布传播常数及其物理意义随堂测验

(第三章)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第一部分

3.1 SIOF的子午光线随堂测验

1、下面关于光纤子午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C、阶跃型光纤中仅有子午光线沿直线传播并在纤壁全反射;

4、关于SIOF中子午光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子午光线在光纤横截面的投影是过圆心,但一般不与纤壁相交的直线;

3.2 数值孔径随堂测验

3.3 倾斜光线随堂测验

3.4 波导场方程及导模本征解随堂测验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第三章)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第二部分

3.5 本征值方程随堂测验

3.6 光纤中的模式及其分类随堂测验

1、以下哪个不是模式的性质?

3.7 贝塞尔函数的关系式随堂测验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本征值方程求解时需要用到贝塞尔函数微分和递推等公式;
    C、贝塞尔函数的微分可由相邻两个不同阶次的贝塞尔函数求得;

3.8 TE TM模式的本征值随堂测验

(第三章)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第四部分

3.13 弱导光纤线偏振模的简并随堂测验

3.14 弱导光纤的本征值方程以及截止和远离截止条件随堂测验

3.15 弱导光纤导模的数目随堂测验

3.16 弱导光纤LP01 LP02的导模场分布图随堂测验

3.17 弱导光纤lP11、LP21的导模场分布图随堂测验

第四章 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第一部分

4.1 GIOF中的倾斜光线随堂测验

4.2 光线分类判据随堂测验

4.3 GIOF中子午光线的轨迹随堂测验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不存在一种折射率分布能够使各种不同的光线都汇聚起来

4.4 光纤中的模式分类随堂测验

第四章 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第二部分

4.5 平方律折射率分布光纤中的导模场解随堂测验

3、下列关于平方律分布光纤基模说法中错误的是?
    B、基模模场半径是基模场的振幅衰减到最大值的1/e时场分布的半宽度

4.7 模式容积和远场特性随堂测验

4.8 单模光纤的场解随堂测验

1、单模光纤有哪些优点?
    A、单模光纤具有极小的色散和极低的损耗,具有大传输带宽和长中继距离
    B、单模光纤中基模的相位、偏振、振幅等参数对于各种外界物理量极为敏感,可以制成各种光纤传感器
    C、利用单模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可制成光纤激光器与光纤放大器

4.9 等效阶跃型光纤近似(ESF)随堂测验

4.10 单模光纤的双折射随堂测验

(第三章)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第三部分

3.9 HE EH模式的本征值随堂测验

3.10 色散曲线与单模条件随堂测验

3.11 弱导光纤的简并模随堂测验

3.12 弱导光纤线偏振模的求解随堂测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世界杯第一场比分5: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