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讲究???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春节越来越近,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度假过节、享用节日美食的时候,您会不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的节日究竟是怎么来的?
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不同,中华文明几乎没有神话英雄或宗教原教旨传承的全民性节庆体系。从古至今,中国只有在事关农业生产和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气上才有全民性的祭拜或庆贺仪式,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等,这些构成中国数千年传承的文化节庆体系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各国。其中,立春作为新年伊始并协力播种的节气,中秋作为收获团圆的季节,对应成为两个最为重大的节庆:春节与中秋节,这是构成中华民族最大人口基数的全民节日,而与此相关联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以及行业性和群类性的节日和节庆文化多达数千种。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源于对时空关系的总体认知和实践达到了改变人类生活纯粹依附自然的程度,这就是天文历法诞生的必然性,构成文明创生和传承的价值。天文历法推广应用中的节日与节庆文化就是这种文明价值的特有表达方式。
△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真情通过节日这一形式得以永存,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美好期盼和吉祥祝愿提炼成为万古不衰的节日之魂。
中华文明体系的文化内容之丰富,非任何国家集群或文明圈所能比。这种丰富性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华文明的总体精神归结为天人合一,毋宁说是《易》所阐发的三才合一,即天地人合一,也就是天道、地德和人文三位一体的和合精神。因为天与人是不能直接沟通的,如果要直接沟通必有人格化的神做天的代表,这就是公理化的宗教观念。中华文明是世俗文明,其天道需要通过地德来表达,地德需要通过人文来实现,也就是说,在认知天道的同时,人类要通过遵循天道的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这就是地德,地德的最大化就是保障日常生活资料来源的人文秩序,就是仁德人道的社会组织结构。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明价值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和合精神,比任何宗教的最高逻辑范畴都要宏大,因而能够吸收和包容各种宗教体验的文化合理内容,具有现代文明和未来文明的构成意义。
中华文明之创生:天文历法
考古发现,中华文明的天文历法机制至少有6500年历史。古今中外有天文历法种类多达以千计,基本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大类。中国古代历法就是融合前两者的特点,并辅以星象、物候的阴阳合历系统。其制订的准则有以客观观察到的太阳运动来编制日、年,也有以客观观察到月亮运动来编制月份并有月相的“朔望”和“旬”概念,共同组成季节和节气,中华传统节日由此产生。
近年来西方不断有学者发现,中华古代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认知传统,而中华文明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能力,对其独特的文明体系具有非常良好的支撑功能。现在我们来看包含节日文化的中华时空观念中最初的原创形态,这是由考古工作者发现的。
中华文明的原创形态
  古今中外的天文历法种类多达以千计,基本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大类。中国古代历法就是融合前两者的特点,并辅以星象、物候的阴阳合历系统。其制订的准则有以客观观察到的太阳运动来编制日、年,也有以客观观察到的月亮运动来编制月份并有月相的“朔望”和“旬”概念,共同组成季节和节气,中华传统节日由此产生。
在中华文明起源之时,一大批考古证据表明:阴阳交汇的中国历法及其时空哲学最早上溯到伏羲《易》产生的时代,距今7000至6000年。
△河北张家口宣化辽墓壁画。该壁画绘于墓室顶部,其中彩色的二十八宿星图,与唐代王希明的《丹元子步天图》所记述的一致。
距今8000年前。我国考古发现屡见远古时代的太阳纹图案,其中最早的是: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缸外壁上,刻画着“光芒四射”的太阳纹。
距今6500年前。在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考古学家发现古人用蚌壳摆塑出了一幅天文星图,其年代约为墓葬遗迹包括彼此关联的四个部分,这四处遗迹自北而南等间距地沿一条子午线分布,非常准确,完全符合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和北宫玄武的四象体系整幅图像以及北斗星图案与真实的星象位置完全吻合,斗魁、斗杓一应俱全。
中国天文学的传统星象体系为四象二十八宿,并根据每个星座的形状以动物来命名。西水坡墓葬中除北斗外,蚌龙、蚌虎的方位与二十八宿主配四象的东、西两象完全一致外,所反映的星象位置关系与真实天象也相符合。这就是以北斗为核心的中华天文观念的最早证据。这个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伏羲时代”或“易文化”时代。中国人以北斗星为核心定天象方位并与太阳运动时间相印证的最早记录和证明,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
△中国唐代星象图,描绘了在北半球所见到的夜空,图下方为北斗。
距今5600年到5300年前,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两件含山玉版玉龟,这在中华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玉版的八方图形与中心象征太阳的图形相配,玉版上八等分圆的做法与冬至、夏至的日出和日落方位及四时八节有关,完全符合中国易文化的八卦理论。玉版四周的四、五、九、五钻孔之数,与河图洛书的易文化相合,证实了河图洛书就是古天象图和历法实践的解读。
距今5000年前左右,郑州大河村遗址,也出土了中国人形成天地和阴阳观念的例证材料。第一,是双连壶有实质上的阴阳卦象;第二,是这里发现了最早的一夫一妻制墓葬,也叫阴阳合葬墓;第三,最重要的是这里发现有天象图案的彩陶片。图案中有太阳、月亮、日晕、星座等图像,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每个太阳图12圈纹,很明显表达了年分12月、日分12时的含义;月亮图分三旬,就是上半缺的上旬、下半缺的下旬,中间是圆月的中旬,这就是阴晴圆缺的朔望月的花纹记载。
中华文明的创生就是这样来的。
中华文明的生态价值基础
此后,中国古代至少产生过102种历法,但是其编制与实施基本上都遵从《易》的变化原理和逻辑模式,只是在细节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易》有太极,就是阴阳二仪合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等等。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在方位序列中叫东西南北,在时间序列上就是春夏秋冬。方位四象代表太阳和月亮的位置与四季又分成八时: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并以十二地支来计算月份和时间,结合云雨雷电和地貌变迁,产生了指导农事活动的十二节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所藏紫檀北极恒星图时辰节气钟。
同时,中国精耕细作的生态农业决定了对季节的继续细分,于是四季八时十二节令不断与物候知识体系相结合,进一步演化为二十四个节气,这样也与月相与旬的概念相融合。这些完全符合后来科学观察到的天文地理以及生物节律的生态原理。
从距今4100年至3600年中产生的中国第一部节气物候学著作《夏小正》,到汉代二十四节气的完整形成并推广到全国和周边民族,中华传统节日伴随文明的创生和传承,持续到了今天,并将在未来继续构成生态文明价值。
中华文明之创世: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这是中华政治文明的开端。回望远古,中国大地上的人类先祖,为了生存,采集野果、狩猎鸟兽,于是开始了天文观察与研究——此乃客观历法之起源。把这些天象、地貌、物候的变化记载下来用以指导日常生活,人文历法就产生了。天文与人文的转换与交融,历法是第一成果。历法就是空间中的时间标识,它是蒙昧进入文明的基本标志,历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普及性及其实践有效性则昭示着文明的创立。
中华文明史的“黄帝时代”或“炎黄时代”,也可称为“炎黄蚩尤时代”,这是中华文明的创世时代,开启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盛世,尧舜仁治时代。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观象授时”是一个具有根本性的文明成果。观象:观测天象,研究天体运行,这就是天道认知;授时:确定耕作、养殖与收获的时节,规划时间之用,这就是地德的实践规则。观象授时,就是天道与地德的结合,形成人文规范,复杂的社会巨系统由此展开。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象授时”这一术语是清代学者毕沅首先提出来的,高度概括了先民在上古时期制历依据天象的事实,逐步形成地调配年、月、日的历法规律性。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都是观象授时的时代。《尚书》《夏小正》《逸周书》《老子》等中华典籍里都有对观象授时这种文明体制和机制的记述。
显然,文明创世时代中华历法体系是相当成熟合理的。《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日月星辰和自然天道,人文是指社会人伦和生活方式。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的活动时序,化成天下是指通过观象授时把用以保障生活资料来源的价值秩序,包括其效率机制和行为规范机制,推及全体民众,不分种族、民族与信仰个性。
△17世纪中叶,中国天文学的水平与欧洲相当接近。图为今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的北京古观象台,它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上陈列有8架清制天文仪器。
观象授时:中华政治文明的开端
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的黄帝及黄帝后时代,研究发现中原已经拥有了多民族联邦型的国家机制,专设观天象定历法治农事的机构,向民众提供观察天象所定的时间体系,推广种植、养殖和纺织技术,因而受到各族人的拥戴。这种“观象授时”机制就是中国国家历法公共服务体系的诞生,以至于中国传统历书的名称就叫“黄历”。
现存最早而又比较完整记录观象授时的典籍是《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意思是说:尧帝邀请羲氏和氏家族中之贤能者,崇敬天道,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其规律,以审知时间而建立历法,传授给民众,便于农事。
“钦若昊天”就是敬仰天道、遵循天理。《周礼》归纳了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也就是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
据后来天文史学者的研究,《尚书》所言与距今4500年至3500年前那时的实际天象相吻合,用以上方法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是比较科学的。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雄伟壮丽、宛若龙形。
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与黄帝时代相比,尧帝时代在更大范围内精确推广了这种时序方法,“敬授人时”,以其德治,春天东西和睦,秋天南北丰收,这种人文内涵,达成了后世史学家不断赞扬的“家国一体”“协和万邦”的景象,“化成天下”的节日和节庆文化的文明价值因此更为凸显了。
也就是说,根据阴阳时序循环的天理,把握好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和生活准则,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不误农时,避免战乱,安居乐业,延年益寿,由此惠及天下各邦各族人民。“敬授民时”的意义无比重大。
《尚书》还说:“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这一段话意思是,帝尧说:羲氏和氏子弟,观测天象,得知一年有366天,又以置闰月的办法调配月与岁,使春夏秋冬四时不差,这就可以使得官员系统的治理行为有效,官民一体,取得各方面的成功了。
这就是中华传统时序文化与节日文化的最早典籍记载,正是对中华政治文明开端的记载。
△乾隆帝命宫廷画师绘制的《万国来朝图》,画中不只描绘了紫禁城中的元旦朝贺活动,而且着重刻画了宁寿宫中乾隆抱着孙子,看放鞭炮,享受天伦之乐的场景。
从“人化”到“仁化”
现代科学证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有无工具的使用能力,而在于组织协同能力高于其他动物界,如果文化就是“人化”,组织协同能力就是文化概念的核心要义,其结果必然就是“仁化”,从“人化”到“仁化”,这是中华文明创世传世的基础机制。
文明的标志就是相当范围的人群发生了时空观念合理化与共同化、劳动分工复杂化、社会结构分层化、沟通方式符号化等等的大协同形态,也就是说,文明的根本机制是组织协同的技术机制、规模机制、效率机制的集约化过程,这就必然出现国家形态,其基本的标志就是有效统一的天文历法。
回望远古,中国大地上的人类先祖,为了生存,采集野果、狩猎鸟兽,于是开始了天文观察与研究——此乃客观历法之起源。把这些天象、地貌、物候的变化记载下来用以指导日常生活,人文历法就产生了。天文与人文的转换与交融,历法是第一成果。历法就是空间中时间标识,它是蒙昧进入文明的基本标志,历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人文性、普及性及其实践有效性则昭示着文明的创立。
在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文明价值序列中,动物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在天道认知中,中国人建立了以动物及其特性为命名的四象七组二十八星宿的体系,对应了以动物为标志天干地支的时间序列,再对应节气与农事人事的行为规范概念,构成完整的地德范畴。而在人文时间序列中,十二生肖赫然出现,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领军文化内容。
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完整而严密的生态逻辑系统。
△大英博物馆藏18世纪中国绘画,画家使用细腻的线条和用色,勾勒出了元宵节赏灯舞龙、热闹欢腾的情景。
中华文明之盛世:传统节日
节日与节庆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延续,在大一统文明的体制下,表现出中华文明价值的广域化继承与持续性发展。
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先秦找到其萌芽状态,而在汉代找到其源头。
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养生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
盛世节日多,此言不虚。节日与节庆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延续,在大一统文明的体制下,表现出中华文明价值的广域化继承与持续性发展。
中华节日文化的先秦时代
中华文明体系的天文历法和节日节庆,最早建构于三皇五帝时代,这是中华文明的开创时代,从伏羲到黄帝,传说或记载,说明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种文明价值的建构过程。最早的盛世建立在尧舜禹的传说和记载之中,所谓“德布天下”,就是建立国家正义的基础。而后的盛世建立在西周礼乐文明时代,就是孔子及儒家念念不忘的“周礼精神”。
据人口史学者的估算,西周人口2000万左右,一个农民可供养8或9人;西周时期,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35%左右,周天子及其封建体制所构成的国家,在人口上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苏美尔、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波斯等文明体都没有西周这样的人口容纳力。
中国节庆文化学者认为,就节日风俗而言,今天的节日元素早在远古时代已经出现了萌芽,流传至今的春节、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元素,先秦时代大部分已经形成。但区域差别很大,以周礼为基础的礼数内容比较复杂,加上多种文化和风俗尚未充分融合,节日的多样性和神秘性相结合的特征比较明显,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民间鬼神信仰的基础上,伴随很多禁忌和附会的内容,比如年关躲避山魈恶鬼,上巳禊祓等等,又比如端午划龙舟在最初正是为了驱鬼。
△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民俗节日向礼仪性、娱乐性、养生性的方向发展。
大汉文明开创大一统的文明盛世
两千年前大汉文明表明当时的中国既是科技大国,又是经济大国,也是思想大国。大汉文明体拥有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太学。其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传统在持续,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均可做官,天地人合一的哲学具体化为政治哲学的开放与包容、公平与正义、和谐与平衡,成为大一统文明的价值基础,没有这些价值基础,汉朝不可能有如此广大的疆域和如此众多的民族共享盛世节日庆典。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完整地记述了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的逻辑关系。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吸收了节气说作为指导政事、农事和健体养生的补充历法,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于是,中国主要节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都成为全民或全国性的节日。先秦时期的荆楚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秦文化圈等,到汉代开始大融合。《太初历》确立了以建寅月为岁首,为节日风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节日风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许多节日礼俗大多可以在先秦找到其萌芽状态,而在汉代找到其源头。
魏晋南北朝民族文化大融合
节庆文化学者认为,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迁徙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交流,促进了节庆文化的融合。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部分地区,带来了节俗文化中那些杂技游艺成分,如骑射、蹴鞠等。同时外来信仰的宗教生活方式与正统历法节庆内容相结合,比如佛教的传入使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佛祖成道制粥舍众,此传说传到民间以后,形成了非常符合养生原理的吃腊八粥习俗,于是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成为主流节日之一。
道教把阴阳观念推崇到极致,便以奇数为阳,节日相关的内容多取奇数,为吉利的象征,如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五月五又叫天中节,体现阴阳均衡之意。
还有魏晋玄学和清谈之风对节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宴饮游乐方面,如节日以高谈宴饮、诗酒风流为庆典等,为这一时期的节日风俗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远古石刻遗迹太阳图。
唐宋盛世节庆文化的发展高峰
与唐高祖李渊同时代的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谆谆教导其信徒说:“知识虽远在中国,必欲取之。”
大唐是中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是第一个不用修长城的大一统文明时代。大唐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城市化和城市生活,当时世界闻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大宋是世界文明史的又一巅峰,经济之富庶、科技之发达、文化之繁荣至今令人激动不已。农业、铁器制造、造纸印刷业、丝织业、制瓷业、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数学、化学、天文学等均领先世界数以百年计。
由此不难想象,中华节日和节庆文化在那些时代是多么丰富和热闹。
据节庆文化学者研究,唐宋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民俗节日从禁忌迷信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向礼仪性、娱乐性、养生性的方向发展,演变成为真正的良辰佳节。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鬼手段,此时全部变成了欢乐的音响;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游艺观灯看美女的活动;中秋节祭月变成了赏月思乡谈恋爱的佳时;重阳节由登高避灾演变为秋游赏菊的心旷神怡等等。在节日风俗的演变中,还增添了许多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如放风筝、拔河等。节日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把节日民俗活动推向了高峰。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内容丰富的节日生活画卷。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种看美女的心境描写,让今天的人们对于宋代元宵佳节的灯火充满了无尽想象。
中华文明之特质:节庆文化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一直保持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存在。源源不断来华经商、传教的西方人士,都对当时中国的富庶繁荣、中国政治治理之秩序井然以及中国人的友善热情、聪明能干、彬彬有礼赞不绝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610年)在其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他到中国友人那里做客,参加了中国的节日活动,体验了当时节庆场面的震撼。
中华文明圈:中华节庆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据节庆文化学者研究,唐宋以后,节日的发展比较平稳,辽、金、元时期,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习俗。明清时期,节日风俗出现了三种变化:第一是更加讲究礼仪性和应酬性,礼仪变成了礼俗。逢年过节,人们出于礼尚往来而互相拜访送礼。第二是明代沿海经济大发展,一些以个体农户经济为基础的节日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冷淡,如祭土地神的习俗逐步弱化,有些地区以灶王神作为社火的主神。三是游乐性继续发展,如元宵节观灯,由宋代的五天增加到明代的十天,昼市夜灯,热闹异常。
明代以来,四大名著中成书较早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在节庆期间的活动和表演中大量出现,大大增添了节庆的戏剧内容和典故色彩。而清朝建立后,又增加了舞狮、舞龙、旱船、高跷、秧歌、腰鼓等“百戏”活动。
△灯笼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营造喜庆的氛围。图为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杨家村,小朋友准备红灯笼,迎接新年到来。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一直保持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存在。源源不断来华经商、传教的西方人士,都对当时中国的富庶繁荣、中国社会治理之秩序井然以及中国人的友善热情、聪明能干、彬彬有礼赞不绝口。
唐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宋朝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开始进入海洋文明时代,明清时期依旧保持文明交流的影响力。由此不难发现,今天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重要节庆文化与中华文明本体的渊源关系,比如越南的节庆大多可以追溯到汉唐时代传入的中华节俗,日本的节庆主要来自大唐,韩国的节庆主要是明代的规范或礼数,因此有一些西方学者把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的文化集群叫做“中华文明圈”。
老外在华过年:中华节庆文化的震撼
我们饶有兴致地读到中国学者赵山林的一篇研究论文,详细描述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年~1610年)在其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他到中国友人那里做客,参加了中国的节日活动,体验了当时节庆场面的震撼。
据利玛窦观察,“中国人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全国各教都庆祝的就是他们的新年,举行庆祝是在第一个新月以及还有第一个满月的时候。这后一天叫做灯节,因为家家户户都挂着用纸板、玻璃或布巧妙地做成的各种灯笼,点得通明透亮。这时候,市场上也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灯笼,大家购买惹自己喜欢的样式。屋里屋外点燃那么多灯笼,简直叫人以为房子失了火。
此时晚间还有狂欢。一队队的人在街上耍龙灯,像酒神巴库斯的礼赞者那样欢呼跳跃,燃放鞭炮和焰火,全城呈现一片彩色缤纷的耀目景象。”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春节,利玛窦在中国友人瞿太素陪同下往镇江,“去看盛大的民间表演活动”,继而应南京礼部尚书王忠铭之邀,来到南京。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像。利玛窦在其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他到中国友人那里做客,参加了中国的节日活动,体验了当时节庆场面的震撼。
回访之后,大人邀请利玛窦神父到他府里待几天。他说他渴望邀他一齐观看本年第一个灯节,由他的家人在晚上所作的奇妙烟火表演以及他们为几个晚上安排的精巧的灯笼演出。这种非凡的表演是公众庆祝活动常有的,其中并没有迷信的痕迹,邀请被愉快地接受了。拒绝将是不礼貌的。尚书家人对他非常礼貌的接待和他所观看的景象,使他感到惊异,超出预料之外。在烟火制造技术这一科学方面,南京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或者也超过全世界的其他地区。
事隔多年,利玛窦还愉快地回忆道:“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类表演,并把它当作他们一切庆祝活动的主要节目。他们制作焰火的技术实在出色,几乎没有一样东西他们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摹仿。他们尤其擅长再现战争场面以及制做转动的火球、火树、水果等等,在焰火上面,他们似乎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他们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达数年之久。”
可惜的是,有一批中外学者引用上面的话语,指责中国人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只用于制造鞭炮,而不能发明枪炮,因而是落后的文明,殊不知这恰恰是中华文明的价值特征:在中国古代任何可能具有重大杀伤能力的技术发明的出发点都绝不是用于战争的,清朝成功研制了火药枪,主要用于打猎,参加打猎的军队才能装备。因此,近代以前,中国发明已千年的火药主要是用于生产和生活,火药的大规模使用构成了中华节庆文化的技术含量。
中华文明之非遗:价值传承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与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同时,中华传统节日再次得到了恢复和国家的推崇、鼓励与支持,这有两个标志,一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元旦、五一、国庆等一起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二是主要的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全部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文化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内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作为文明可持续的价值指称。
中华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早在汉唐时期,外来宗教文化的进入和吸收,中华节日习俗中逐步包含宗教的礼数内容,尤其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在中华大地上增添了新的民族节庆文化样式,但并不影响主要传统节庆文化的持续和发展。
西方文化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进入中国,到了民国时代,大城市的节庆逐步融入西方文化的特点。由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播,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盛行于某些地区,但在城市平民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则和礼数得到严格地遵守。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中华传统节日一度受到一定的干扰,但改革开放后,在与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同时,中华传统节日再次得到了恢复和国家的推崇、鼓励与支持,这有两个标志,一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元旦、五一、国庆等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二是主要的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全部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文化都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谷丫髻山春景。丫鬟山庙会是中国北方地区四大庙会之一。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品读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个定义解释为: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这个定义本质上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由各大文明圈组成的世界文明史传承下来的人文活动内容,形式上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第三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第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了单独的节庆文化,更多的是节庆文化中的表现和表演的内容,比如以各种节日为节点规模化演出的民间音乐舞蹈和很多用于节庆典礼的手工艺。
非遗:文明价值的指称
在内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作为文明可持续的价值指称。也就是说,具有世界文明价值或文明圈普遍意义的人文内容才是遗产,不具有文明普遍意义和不可持续的内容不能作为遗产,比如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脚文化、非洲那些具有伤害性的割礼文化、食人族的食人文化等等,这些就是不文明或反文明的坏文化乃至于恶文化,绝对不能叫做遗产。
前些年日本有人企图将二战末期“自杀式袭击的飞行员遗物”作为非遗申报,还试图通过立法建立纪念性的节日。这类似于用食人文化的骨头渣申遗,建立食人文化节,结果遭到全体评审专家的否定,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学者们认为,这种所谓的“神风文化”“玉碎文化”就是反文明的恶文化。
据有关资料称,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和大约在120万项左右,其中中国和世界华人群体的非遗资源就达到了约87万项之多,令人震撼。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最重要文化资源,其形成和发展到今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磨合过程,它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承载着最为丰厚的文明价值内涵,是官民一体与全部民族共同的价值表征,在包括精神信仰、审美情趣、感恩寄托、伦理亲缘、商品交换、生活习俗,乃至于在卫生防疫、医疗养生、荒政救灾、扶贫济困等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在节日活动中集中展示与传承了中华文明体的深度文化空间。
△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以及运用在最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统节庆气氛的发展,而其自身不仅成为了引领节日欢庆氛围达到高潮的演艺节目,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综合的艺术门类。
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非遗:价值何在?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能够进入这个名录?这就直接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最大的价值表征是什么。
这是中华生态文明的价值特质。
研究过二十四节气的西方学者发现,中国的节日内容从来源到方式,都是依据自然规律的,因而确定节气和节日时间对应了自然时序和社会人文时序的协调要素。
部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阴阳观念是中华文明之根,所有的季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白天黑夜的变化,所有天地人关系变化的规律,都是阴阳关系代换、复转和循环的,完全是宇宙生命体互相依存关系的生态规律。
总结了上古以来生产生活大量详细内容的《淮南子》记载:“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就是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阳气的生长和衰微的一个过程。所以社会人事活动要紧紧遵循季节的变化规律。
也就是说,中华传统节日主要是依据天地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节气而来的,是一种生态节律的规范。春节跟立春的关系,端午跟夏至的关系,中秋跟秋分的关系等等,都是十分明确而有用的认知。因此古人认为:“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不知四时,失国之基。”也就是说,根据天象的变化,然后把时间内容,包括作物、动物和人体的生活节律推广给全体国民,这就是人文的调节规范,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精神。
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合一,节日就是这样形成的,形成之后被世世代代时有创新地加以遵循恪守,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家园,其文化内涵和实践外延,最终表现为大美生活的体验:幸福感、欢乐感、升华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文明价值的强大表征。
中华文明之延续:底蕴凸显
中华文明的制度源泉、精神源泉,中华文明一再获得成功的根本价值和传播机制,深埋在中国人在以往5000年对人类文明生活的基本法则、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整体把握之中,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和合精神与实践方式。
如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继承了中华文明的观象授时传统,为我们敲响除夕庆典的钟声。热爱我们的节日吧,因为我们都受益于中华祖先的文明基因。
现在可以进一步解释中华天文历法与节气节日的传统究竟是如何被证明具有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和生产实践的有效性,这种科技型思维方式构成的文明底蕴是如何被证明具备可持续性的了。
文明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价值总和
近代以来,西方学界有一种论点,说中国劳动密集型、效率极低下的、奴仆性的和极度贫困的农民与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是人类原始社会的别名,于是,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节气节日文化不是被嗤之以鼻就是被大加鞭挞。
我们不需要实施理论论证,只要看中国古代大中原地域的农业生产水平,这个针对中国的歪曲论断就不攻自破。综合多位中西方学者的研究,我们获得了多种资料来源而研究统计形成以下数据,就是中原王朝盛世时期的粮食产量:
夏代约800万人口,商代约1300万人口,粮食产量不详;
西周各邦国人口总和约在2000万左右,实行井田制,但粮食产量不详。西周在人口上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国,农业发展水平肯定是世界一流,否则养不活这么多人口;
东周战国时期人口最多时约4500万,粮食亩产约216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量约3188斤;
西汉时期人口最多时约6300万,粮食亩产约264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约3578斤;
唐代人口最多时约8500万,粮食亩产约334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约4524斤;
宋代人口最多时约12600万,粮食亩产约309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约4175斤;
明代人口最多时约2亿,粮食亩产约346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约4027斤;
清代人口约4亿(人口爆炸),粮食亩产约367斤,每个劳动力年生产约2262斤。
从全年亩产总量来看,同时期的欧洲最多只有中华大中原的1/10到1/5。从劳动力人均产量来看,同时期欧洲仅有1/2上下。
尽管学者们对上述数据的准确性有质疑,这不要紧,因为历史研究只能是一个资料综合的估计。实际上,上述多人研究的平均数据只是一个引子,下面的问题,如果有答案,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问题就凸显了。
△北京故宫俯瞰图。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所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蕴
至少在2000年间,中国保持了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人均粮食生产量和占有量,生态系统却没有遭到破坏。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天文历法与节气节日文化,中国如何能达到?如果中国历史上没有天地人合一的生态文明价值秩序,那么请问:用什么价值秩序才能来达到这个水平?
自从中华文明诞生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在世界上占比1/3到1/5。那么,5000年来,按每20年一代计算,中国大地上总共养活过多少人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超过全部有史以来存在过的文明体!能否想清楚:中国为什么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这个问题再次解读了中华天文历法与节气节日的生活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可以用文明传播的学术思想来继续解读:
文明就是延续并可持续的历史及其被证明成功的社会发展方式,文明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价值总和,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包含了国家、种族和民族文化群落的结构体系。也就是说,文明是由一系列特质文化组成的,这些特质文化的创立传世、繁衍存续、互动交融、吐故纳新、不断升华,构成文明传播。
我们发现,中华文明的制度源泉、精神源泉,中华文明一再获得成功的根本价值和传播机制,深埋在中国人在以往5000年对人类文明生活的基本法则、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整体把握之中,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和合精神与实践方式。
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基本品质
尽管文明进程总是伴随坏文化和恶文化的出现,但是只要文明能够延续和复兴,其天道、地德、人文的价值准则就会一以贯之而成为主导力量。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基本品质。
中华文明对宇宙生命的太极大一统秩序,即对天道、地德、人文全息共振、融贯统一、交互传播的根本秩序的智慧把握,构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节庆文化大景观。
中华文明的天下大同精神,这种一视同仁的信仰自由和思想包容精神,在儒、道、佛、耶、回等诸子百家和民间文化气质共同智慧的哺育下,成为中华文明不断和平公正地扩展力量的源泉,不断以节庆文化的美学特质表现出来。
中华文明自炎黄尧舜、禹夏殷周、秦汉隋唐以来各朝代一以贯之的民本精神和民生关注,其核心价值在于奉民生福祉为国家正义之源,从而避免了世界历史上一再重演的奴隶制压榨、种族灭绝、宗教战争、殖民掠夺等一系列人类文明的悲剧场景,这才有如此众多的全民欢庆的节日盛典。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全人类共叙友情、共享和平的节日庆典。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绽放五环烟花。
中华文明自尧舜以来中国古典宪政秩序下的联邦王政制度体系、秦汉以来大一统中央政制体系,具有文官分权与民间自治的制衡机制,是中华文明的社会治理结构不断合理化、纠错更新并复原回归的价值根基,没有这个价值根基,中华传统节日早就消失了。
中国哲学所有思想流派,尤其中医中药学,都强调人类与自然必须协调才能生存,从而形成中国绿色农业高度可持续的土壤耕作制度、山林水体保护的制度体系,没有这个制度体系,中华传统节日也早就不存在了。
中华文明的价值表征
正是基于天地人和谐的生命精神,中国不仅多次形成包括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更形成举世罕见的全民自我教化体系,人类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无须外在强制力量的督导,即内化为民众生活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如今我们将之概括为30个字的价值表征:
“天地君亲师”的感恩价值序列;
“士农工商学”的职业价值序列;
“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价值序列;
“忠孝节烈恕”的社会价值序列;
“道德廉耻勇”的行为价值序列;
“温良恭俭让”的礼仪价值序列。
这里,我们从文明继承意义上做简要注解。君:国家;节:操守;烈:献身;恕:包容和宽容;道:遵循客观规律;德:恪守善意规则。
不能否认,上述社会秩序和道德风貌的价值机制,在历经战乱后文明复原回归的进程中,在中华传统节日和节庆文化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下,我们的节日和节庆文化都有科技日新月异的表现形式和当代创新内容。而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文明底蕴和品格从来没有改变,而且很深厚地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
当我们听到除夕之夜敲响的新年钟声时,您一定要知道,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承袭着中华文明的观象授时机制。
热爱我们的节日吧,欢庆传统节日吧,因为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人和海外华人,都始终受益于中华祖先的文明基因。
来源:人民日报“学习小组”
}

《纸的发明》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纸的发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的发明》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
  1.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 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 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 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 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 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 “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
  léi:累赘
  lěi:积累
  lèi:劳累
  鲜
  xiān:鲜明
  xiǎn:鲜为人知
  4.理解下列词语。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在发明纸的过程中,先民们都做出了哪些尝试?
  明确: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或者青铜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将文字写在帛上--麻纸的出现--蔡伦改进造纸术
  四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部首 查字法,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试着去查找我国四大发明的故事。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纸的发明》教案2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手术伟大录入手册保存
  约会经验阿姨欧洲社会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掌握了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一节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本内容,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记录文字的?
  明确:
  纸的替代品特点使用情况竹片、木片笨重,不方便很少丝绸方便,贵买不起
  2.我国最早的纸是什么做成的?
  明确:是用麻做成的。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3、蔡伦对西汉时期的麻纸,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明确:蔡伦吸收长期积累的经验,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4、为什么蔡伦改进的纸能够被流传下来?
  明确: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5、课外拓展。
  (1)蔡侯纸: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2)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读了这篇课文,我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在纸的发明创造中,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纸的发明》教案3
  教学目标 :
  1 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 异,代 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教学难点 :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学准备:
  课件 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
  一、质疑揭题(5分)
  1 、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 、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1)、定:定部首(2)数:部首笔画(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 、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 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 )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课后第四题中的(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 竹片 丝绸
  笨重 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 :(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 本2、3题。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所以,人们就想要找到一种材料用来做书,那就是纸。可纸又是怎么发明的呢?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学点什么?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四、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课件练习3)。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世界上最早的纸 东汉时代的纸 棉絮和麻做成的蔡伦 蔡侯纸 无法考证具体的人 树皮和破布为原料 西汉时代的纸 轻薄便宜 比较粗厚 价钱有点贵 两千多年前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
  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 ,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五、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 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 (轻薄便宜)
  六、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2、看看现在的纸,理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进步。《你知道下面纸的新鲜事吗?》《生活中处处有纸,你相信吗?》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 :(1分)
  1、完成作业 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纸的发明过程: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 (贵) (粗厚) (轻薄便宜)
  教学目标 :
  1、复习部首查字法并加以 运用。
《纸的发明》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5.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赘li:积累lèi:劳累
  鲜:xin:鲜明xin:鲜为人知
  4.理解下列词语。
  贡献:对国家、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
  (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
  (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
  (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一节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本内容,一起来看看纸的发明的过程,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纸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明确: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并让学生探究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引出“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
  方法一: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方法二: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方法三: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特点:笨重、不方便)(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
  方法四:把文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特点: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
  3、最初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4、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蔡伦)
  5、能够书写的纸是怎么发明的?
  明确: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强调“改进”一词,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强调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使学生明白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6、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怎样造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既是新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
  (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8、下面来总结一下人们都用了什么来记录文字?都有哪些特点?
  记录文字的工具特点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笨重、不方便帛轻便,价钱太贵麻纸粗糙、不便书写蔡侯纸既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便宜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9、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10、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回忆首段段意,看看首尾两段有何异同?
  明确: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像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内容,就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呼应,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11、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12、完成课后习题1。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以及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赞扬了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表达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仰。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甲骨、青铜、竹片、木片、帛
  西汉时期――麻纸出现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纸的发明》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了纸的发展历程,揭开了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并从中感受到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是影响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种中,应有较强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有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能凭借学习内容,把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与如何学习统一在同一过程中,寓学法于教学之中,久而久之,学生领悟各种学习方法。
  二、注重自主学习,强化合作探究。
  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纸的发展历程,初步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我抓住本课课后的主线问题“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表格”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在这一环节教学时,我对课本上的表格进行了改造,运用填表法,以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学习。在汇报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的语言训练,体会用词的巧妙,不应该是机械的重复,培养学生有思维的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进行拓展。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拓展交流,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
  四、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近传统节日》
  1.设计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方法的指导。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珍惜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的关系,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了我国传统节日,从行为上亲近它,进行实践探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在活动中,教师不是临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以一个小伙伴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探究,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导,教给方法,适时鼓励,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为顺利的完成活动打下基础。
  3.实践体验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快乐。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了他们的欲望,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求知的兴趣。
《纸的发明》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
  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
  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4.小组讨论环节:
  (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
  (四)巩固提高
  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约用纸的广告宣传词。
《纸的发明》教案7
  教学目标:
  教师资格证面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说出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讲解重点生字词齐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三、品读课文,探究深意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同的造纸术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并结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逐字稿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一、课程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引起兴趣:那有谁知道造纸术是怎么发展的?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纸的发明》。
  二、学习生字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找出生字
  引导学生在老师范读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小组内互相学习生字。
  小组比赛,分别从生字的读、组词和写法学习生字。
  小组回答后给予肯定表扬。
  三、分析课文,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提问: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概括全文,这篇文章讲了造纸术的发展过程。
  接着提问:纸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4个阶段,分别是造纸术发明之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现代。
  提问: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是在哪书写文字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这时候人们都在哪书写文字?指名回答: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蚕丝制成的帛。通过PPT分别展示写在这些东西上的文字。提问,用这些东西写字有什么问题呢?指名回答,得出:不方便、贵、难以运输。引导想象如果大家穿越回战国时代大家是怎么上课的?如果还像现在一样一天要学习6节课程需要每天带多少书?怎么带,会发生什么。
  时间来到了西汉时代。这时候人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这时候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造纸。提问,用麻造纸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粗糙、不好书写。
  到了东汉时期呢?引导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指名回答,是谁改进了造纸术?他的造纸术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个造纸术流传了下来吗?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了下来呢?引导小组讨论,由小组总结蔡伦造纸术的特点:价格便宜、携带方便。
  造纸术后来是怎么发展的呢?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得出造纸术从中国逐渐传向了全世界。提问:为什么说造纸术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呢?引导思考现在的纸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如果我们现在还在用龟甲、竹条书写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要观察生活、珍惜纸张、为自己智慧勤劳的祖先感到自豪等
  四、布置作业
  观察我们身边有哪些纸,每种纸都有什么特点,都做什么用途,下节课一起交流!
《纸的发明》教案8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简单说下这两大发明。
  一、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121)年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发明地点洛阳)。
  二、活字印刷: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宗仁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元代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孩子们对纸张的感兴趣是非比寻常的,可以组织大班的孩子开展关于“纸”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我知道的纸
  活动形式: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蜡光纸、图画纸、宣纸、报纸、面巾纸、毛边纸、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你见过什么纸?用过什么纸?还知道有哪些纸?
  2、讨论:什么地方有纸?什么地方纸最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以往的所见所想,完整地描述自己知道的纸的颜色、质感等)?
  3、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教具室参观,说说我知道的纸。
  活动二:纸张展览会
  活动形式:
  集中活动、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透明胶、纸的名称字条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纸拿出来,与小伙伴互相介绍这些纸的名称。
  2、提问:怎样知道我们收集到几种纸?怎样让人一看就知道纸的名字叫什么?激发幼儿共同布置展览馆的愿望。
  3、讨论:怎样布置才象“纸张展览馆”?你去过的展览馆里需要什么说明?
  4、师幼共同布置“纸张展览馆”,教师写出纸的名称,幼儿取纸样、粘贴等,鼓励幼儿说说看看。
  活动三:纸是用什么做的
  活动形式: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已了解蔡伦造纸的有关知识、古代及现代的造纸图片、幼儿收集的有关造纸术的资料
  活动过程:
  1、讨论: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哪些材料可以用来造纸?
  2、请幼儿分组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及收集到的资料与伙伴分享。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比一比:古代与现代的造纸有何不同?
  活动四:
  自己学造纸
  活动形式:
  集中活动、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的纸张、剪刀、水桶、筛、木板等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小结造纸的过程,即将废报纸、纸箱等材料撕碎、剪小――泡水――筛――压模――晒干
  2、幼儿自由组合分为八组进行“造纸”活动
  指导幼儿要按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各项工序;提醒幼儿合理分工不争抢;提醒幼儿保持地面整洁、不玩水。
  活动五:
  纸的特性
  活动形式:
  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剪刀、水盆、火柴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纸,引导幼儿说说“纸有哪些特点?”
  2、讨论:纸遇到水会怎样?纸遇到其他的东西会发生变化吗?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做实验,探索纸的秘密。
  提醒幼儿不将水、纸屑撒在地上;帮助幼儿做纸会燃烧的实验,注意安全;纸易燃烧,不要在纸的旁边玩火。
  4、师幼共同小结“纸会吸水、纸会燃烧”的本领。
  活动六:纸的作用
  活动形式: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纸(挂历纸、卡纸、蜡光纸)、纸盒、纸杯、剪刀、胶水、湿布
  (三)活动过程:
  1、讨论:你最想利用纸张做什么事?(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介绍制作材料,启发幼儿思考见过的纸艺品可以用什么纸来制作,并谈谈自己今天想制作什么玩具或物品。
  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结合印刷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
  大班综合活动设计――有趣的复印
:给幼儿提供几种操作方法,告诉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一种复印方法进行操作。(1)用各种颜色、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平面纸板模型进行复印,并根据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模型的颜色、大小进行复印、贴画、涂色组合成一幅画(复印画的颜色与模型的颜色要一样)。(2)用藕、萝卜印章、印泥进行复印,也可用手指点画的方法,通过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画。(3)幼儿利用复写纸复印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作画,尽量使画面丰富多彩、不单调。(4)用拷贝纸复印后,再涂上与样板一样的色彩,使画面与拷贝的样板相符。(5)用水粉笔蘸上各种颜料涂在干净的树叶上,进行复印到纸上,纸张上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叶子(注意颜料不能太湿、太多、涂色时要均匀,应保持画面干净)。
  把幼儿各种复印的材料陈设在班级的各个活动区域角中,课后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尝试各种复印的方法、过程以及体验复印果效,使幼儿真正体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幼儿对复印现象、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幼儿复印的技能技巧,从而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中班孩子可以做刻印:让孩子知道刻印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书画艺术。尝试运用不同材料创作立体作品。收集各种印章、纸盒、纸箱、叶子、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等。活动中教师出示事先收集到的阳刻、阴刻的印章,问幼儿看到了什么?利用各种瓶盖、印章、树叶、背面有纹路的瓷砖等,介绍印章。介绍阳刻和阴刻的不同。让幼儿找找教室中那些东西是凸起来可以盖印的,哪些东西是凹下去可以盖印的。让幼儿尝试凸凹的效果。
  我们在区域内可以让孩子玩:
  1、橡皮泥印;
  2、浆糊印;
  3、做手印画;
  4、尝试自己做印章
  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印章画: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贝壳、纸球、海绵滚轮、树叶等。 告诉孩子: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引导孩子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纸的发明》教案9
  【教学设想】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
  3、根据课后习题1的图表,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3)
  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帛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帛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3自然段。
  7、师生对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东汉时代的纸棉絮和麻做成的蔡伦树皮和破布为原料西汉时代的纸轻薄便宜比较粗厚价钱有点贵一千九百多年前
  (3)重点理解:蔡伦发明的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它以树皮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五、拓展说话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2、看看现在的纸,理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进步。《你知道下面纸的新鲜事吗?》《生活中处处有纸,你相信吗?》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纸的发明》教案10
  课题
  纸的发明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用时:5分钟)
  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
  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
  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携、累”的读音。
  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
  3、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读拼音写词语。
  wěi dà jì lù
  ( ) ( )
  bǎo cún ōu zhōu
  ( ) ( )
  jīn? yàn shè huì
  ( ) ( )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
  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
  板书:竹片、木头→笨重
  帛→价钱太贵
  麻→粗糙
  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
  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
  3、按课文顺序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龟甲和兽骨→( )→( )→( )
  四、总结巩固。(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
  2、布置课堂作业。
  1、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艰难和纸的发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变过程。
  2、书写生字、词语。
  3、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zhōu 广( ) 欧( )
  bǎo ( )护 ( )贝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4、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5、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6、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3、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4、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
  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
  4、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5、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6、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7、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学片段
  ◆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学重点)?
  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
  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
  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
  生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
  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生齐读)
  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
  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
《纸的发明》教案1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保存、欧洲”等词语,积累多音字“累”“鲜”。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以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纸,我们的课本是用纸做成的,我们的书写也离不开纸。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发言)大家了解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纸的知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近义词辨析:发明(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齐读。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纸的发明”的。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那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片和木片上,后来就在帛上写字。
  (3)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板书:麻纸)
  (4)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纸。(板书:纸蔡伦)
  (5)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4、你能用简短的语言从这五个方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本文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发明的过程以及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2、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种类时间用料优点缺点造纸术发明以前帛麻纸。
  2、结合上表,研读第4自然段中蔡伦造纸方法的句子,并将其与之前人们所使用的“纸”进行比较,想一想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通过对比,用蔡伦的方法造的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3、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对纸的广泛用途的了解,想一想、说一说:造纸术到底是如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发展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纸的重要作用,以及课后“资料袋”部分的内容,更好地体现纸在各领域中无法替代的作用。
  4、为这一发明作出贡献的人是谁?(蔡伦)
  5、句子探究:(课件出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交流:把句子中的“之一”删去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中国的伟大发明还包括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师引导:所以说明性的文章用语一定要准确,“之一”一词就体现了这种准确性。
  (3)举一反三,思考:“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造纸术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确切的历史年代记载,所以课文使用了约数。)
  6、延伸交流:现在由于人们不注意节约资源,造成了大量纸张被浪费,针对这一现象,你们都有哪些好的建议?学生自由交流看法,教师适时补充出示关于“再生纸”的资料(废纸被回收后重新造成纸),同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信息数字化形式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三、记忆生字,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术伟录册保存约验阿欧洲社
  (1)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重点指导。(“术”最后写点,“社”先写点。)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板书]
  10、纸的发明
  竹片:笨重
  帛:轻便、太贵
  麻纸:粗糙不能普及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传承下来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对比阅读蔡伦发明的纸和他之前的那些纸,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原因。我通过设计表格、对比阅读、课外知识拓展等,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今后要善于表扬学生,让学生不断进步。
【《纸的发明》教案】相关文章:
纸的发明教案08-05
纸的发明教案6篇09-11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范文05-01
关于《纸的发明》教学反思范文05-08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通用8篇)05-08
纸娃娃教案06-09
纸的秘密教案06-17
《纸乐园》教案07-10
好玩的纸教案08-1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