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怎么查询无人机禁飞区看禁飞区

无人机盘旋禁飞区!外高桥边检站严查无人机扰乱口岸日期:2019年07月24日 15:32:20
作者:何易 陈宇阳外高桥边检站处理多起无人机扰乱口岸,限定区域管理秩序。2019年以来,外高桥边检站民警已在口岸限定区域发现多起放飞无人机拍照的违法案例。民警坚持理性、平和、专业的工作要求,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妥善处置,充分展示了新时代边检队伍的新面貌和边检管理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水平。7月24日上午,外高桥边检站民警小吴在码头巡逻时发现,一名外籍男子在放飞一架无人机拍摄照片。民警通过其出示的护照及登轮证,掌握该外籍男子的国籍、住址、电话号码、进入限定区域目的等信息,并通过分析研判、公安网络查询、居住地外管部门电话确认等方式,核实该外籍男子的真实身份,排除了违法嫌疑,对其拍摄内容进行了妥善处置。原来该外籍男子是外高桥辖区内某外轮的机械工程师,由于合同期将近,他想在回国之前多拍些照片留作纪念,所以趁工作之余,放飞无人机拍摄“美景”。殊不知,该行为已违反了口岸限定区域相关管理规定。该案例并非首例,据外高桥边检站民警介绍,此前,该站民警在口岸巡逻过程中也曾发生或类似案例。4月1日中午,民警小张在某外轮登轮检查时,发现为外轮提供伙食的某物资有限公司职工的随身行李里有一架无人机,民警当即警觉并讯问该职工。原来该职工是一名抖音发烧友,想在此次送货结束后,利用无人机拍摄一段其在外轮上工作的视频,并传到网上“吸粉”。殊不知,其行为差点违反了口岸限定区域相关管理规定。6月5日下午,民警小吕在码头巡逻时发现,两名男子在口岸限定区域内正在准备放飞无人机拍摄视频,民警当即上前制止。经了解,这两人是外高桥港区某代理公司宣传骨干,出于工作需要,想利用无人机拍摄一段视频。民警当场对其进行普法教育,两人表示接受民警的批评教育。外高桥边检站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边检机关依法对口岸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正常出境、入境秩序,在口岸限定区域放飞无人机,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出境、入境秩序,一经发现,边检机关将依法对其严肃处理。作者:何易 陈宇阳编辑:朱伟责任编辑:徐晶卉*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扶 青  “飞无人机像放风筝”,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市场日益壮大,无人机“黑飞”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至少有4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有关加强无人机监管的建议,涉及到建立行业标准、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实名制购买等问题。  所谓“黑飞”,就是指未经登记批准的飞行。有人可能认为,消费级无人机控制距离不过几百米,没必要专门登记。这就是错估了“黑飞”的危害性。就拿民航飞行来说,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速度慢,很难被民航雷达发现和识别,因此很容易对民航飞行造成干扰。今年1月份,杭州有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民航客机,一旦和飞机相撞,后果不堪设想。在昆明、深圳、绵阳等各地机场,因为无人机非法飞行导致航班延误或备降事件,可以说屡见不鲜。另外,无人机“黑飞”不仅干扰军民飞行器正常起降,还可能涉及到“偷窥”侵犯公民隐私、飞入军事禁区“泄露国家机密”等问题。  “黑飞”问题频出的背后,需要关注无人机行业发展之迅猛。民用无人机主要按工业、消费用途分,其中就消费级无人机而言,门槛极低:在市面上,最简易的无人机只需要几百块钱,一般无人机也只需手柄遥控,操作简单。正因为这些“平民化”特征,无人机发展很快。201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销量约25万架,2015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40万架,预测到2019年,将到达300万架左右。在世界范围内,如何规制无人机都是个难题,中国也不例外。而从无人机的发展势头看,出台必要的监管措施已经势在必行。  从具体细节来看,参考军民飞行器的监管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员要有航空器驾驶执照。第二,航空器要有适航证书。第三,要申报飞行计划。然而根据民航局颁布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7千克以下无人机不需要取得驾照,且无人机是新兴行业,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适航标准。因此,剩下的主要监管方式表现为“空域规划”,比如通过GPS模块设定,给无人机飞行划出“禁飞区”“限飞区”等。但如今,“空域规划”也遭遇了新挑战,有些无人机很难被监测到,而有些商家可以更改模块破解“禁飞区”,这都是监管中需要注意的新问题。  根据代表们的建议,无人机监管要从全局进行设计,也至少涉及到三点问题: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比如定义无人机到底是飞行器还是航模,主管部门是民航局还是体育局,还有无人机的使用条件、“黑飞”处罚措施等;二是建立行业标准,同样是消费级无人机,有些能飞到民航路线上,有些能飞到军事禁区,就已经超过了“消费级”的界限,这就要求建立一定的适航标准,比如飞行高度、空域规划等;三是通过实名制购买等手段,明确持有人的责任,继而追溯到相关厂商的责任,通过实名制具体确定责任,可以有效规制更改模块、破解“禁飞区”的问题出现。  很多无人机“黑飞”问题都可以在技术层面解决,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设立“电子围栏”,在飞控系统中事先设置禁飞区域,或创立云端“黑匣子”,对所有售出无人机的飞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等。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动力倒逼技术升级。从世界经验看,应该严肃追究企业的责任、乱飞者的责任,其中设定行业标准、进行实名购买就是很实用的手段。但无论如何,只要下决心实行监管,就会发现无人机“黑飞”问题并不难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查询无人机禁飞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