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松塔神器开气球有办证的吗


新京报
2022-09-05 20:43
·北京
0
9月4日,黑龙江省海林市山市镇一名工人乘坐氢气球采摘松塔时,随氢气球飘走。9月5日中午,新京报记者从海林市山市镇人民政府获悉,该男子已经被找到,身体没有大碍。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工人因打松塔(把树上的松子打下来)发生意外的事件不在少数。当地一坚果加工厂的老板王先生表示,松塔生长在数十米高的松树顶端,因为太高,无法使用机器采摘,只能人工采摘,人爬上去很危险。近两年,用上氢气球打松塔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人随气球飘走的情况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4日,黑龙江省海林市山市镇一名工人乘坐氢气球采摘松塔时,随氢气球飘走。网传视频截图坐氢气球采摘松塔时飘走,降落后获救出事工人的姐夫刘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9月4日早上6点左右,胡某与另外3名工人前往海林市山市镇的林场打松塔。作业一小时后,突发意外。“当时可能是下面的人没牵住绳子,人在球上没下来,一起飞走了。”刘先生说,事发时,有两名工人在下面拉着绳子,胡某与另外一名工人乘氢气球上去打松子,胡某随球飘走。刘先生介绍,胡某平安降落后已获救。9月5日中午,黑龙江省海林市山市镇人民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坐氢气球打松塔飘走的男子已成功获救,身体无大碍。据刘先生描述,胡某并非本地人,“他一天工作8-10小时,能赚600块钱。”相较于前些年人工爬树打松塔,当地的商家现今更倾向于利用氢气球。“成本低,打下来的松子量也更多。”刘先生介绍说,“人工上树打,一个工人费700元,氢气球上去,一个人给600元。用氢气球打松塔,一天能打下来1000斤左右的松子,比人工爬上树多打四五倍。”从业者:打松塔为高危职业,采摘前需报备使用氢气球打松塔,除了成本和效率,安全也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当地一家坚果加工厂的老板王先生介绍,松塔生长在数十米高的松树顶端,因为太高,无法使用机器采摘,只能人工采摘。“前些年靠人爬到树上去打,有的树高20多米,人爬上去很危险。”王先生说,氢气球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用上氢气球打松塔后,情况出现好转。王先生还告诉记者,每年到了打松塔的月份,商户们使用氢气球前,都需向当地派出所报备,当地相关监管部门也会再三强调生产安全,“氢气球也只是相对安全,需要球上球下的人时刻注意,一不小心人就会随气球飞走。”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因乘坐氢气球“被风刮走”的事件不在少数。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8月28日,吉林省汪清县一男子乘坐氢气球打松塔,因固定气球的绳子没系好,大风将他连球带人刮到800米高空,飘行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2019年9月21日,吉林省汪清县两名村民乘氢气球在和盛村后山打松塔不慎飘走。9月5日下午,一位在海林市山市镇的松子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每年9月开始,山市镇承包松林的老板都会雇用工人采摘松子,四川等地前来采摘的人居多,这些被雇用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的人工费600-700元。一个氢气球的成本大概在3万元左右。一般而言,氢气球下会有两个工人在地面上拽绳子,防止气球被风刮走,但风险依旧存在,“前几年就有因绳子松了,被风刮走的。”该从业者表示,现在一些氢气球上会安装“螺旋桨”,由采摘的人掌握控制器,“这样就能自己控制方向和高度。”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慕宏举 实习生 崔健 苏磊编辑 刘倩 校对 刘越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科技生活快讯
2022-09-05 12:11
·河北
0
9月4日,牡丹江山市镇一工人坐在气球上打松塔时,热气球被风吹走后失联。9月5日,该男子已找到。据当地工作人员表示,当事男子昨晚就已落地,但由于山中无信号,因此此前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当事男子是因自己操作不当导致热气球升空失联,当时上面有两个人,在起飞的过程中跳了下来,当事男子在上面电话已关机。在落地后由于山中无信号,所以联系不上,目前正在指导该男子进行手机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这多危险啊!松塔生长在数十米高的松树顶端,坐氢气球打松塔,相对于人工爬树安全了很多,降低了爬树带来的风险,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依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之前好像就发生过,热气球脱离地面升空着火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打松塔挺赚钱的,特别是这种林区纯天然松塔。因为打松塔,每年都有被吹飞的,要不就是挂树上的,一次在吉林是吹飞2天才找到。山里没信号,还是挺危险的。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那位工人比较冷静,在氢气球供应商的电话指导下,缓慢放气,顺利降落。艰难的打工人,都为养家糊口,太不容易了,请不要取笑这位工人,打松塔是个非常危险的工作,即使不坐氢气球,人工打塔子也要爬20~30米的高度作业,经常出现从树上掉下来摔伤的事。生活不易,相互多多体谅吧!希望平安落地,平安归来!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氢气球突然失控,“吊”着人在空气中飘了300多公里,跌落至山林中终被获救。这样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经历,让胡泳旭碰到了。 据大象新闻报道,9月4日,黑龙江两名作业人员在利用氢气球打松塔的过程中,氢气球突然失控升空,其中一人及时跳下获救,而胡泳旭则被氢气球带走,不知去向。直到6日上午,胡泳旭在距离事发地300多公里外的山林中被找到。
胡泳旭的遭遇也引起人们对打松塔职业的好奇。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北三省每逢松子丰收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打松塔工人会坐着氢气球,冒着生命危险与20米高的松树为战,在高额收入面前,平安落地是家人对他们最大的期盼。 氢气球空中飘行300多公里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4日7点30分,在黑龙江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山市经营林场施业区内,两名外来作业人员,在利用氢气球对松子采收过程中,氢气球突然失控升空。其中一人及时跳下获救,一人被氢气球带走。 9月5日10点40分,警方通过手机与被困者取得联系,并指导该工人缓慢放气,氢气球已成功降落在方正县林区。由于手机定位有偏差,被困男子的准确地点尚未确定,搜救仍在继续。 9月6日上午,经过手机重新定位,发现被困男子在方正林业局万宝山林场一带,龙江森工集团方正、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干部职工、扑火队员,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方正分局以及地方公安干警、蓝天救援队数百人组成搜救队伍,进行接力式拉网搜救。 9月6日9点多,经过接力营救,在黑龙江海林域内采松塔不慎被氢气球带走人员已找到。 目前已成功解救被困人员,该男子除腰部有轻微伤外,状态良好。 另据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报道,从飘走的位置到被发现的位置,失联男子已在空中飘了300多公里, 期间,该男子通过自救的方式跌落在丛林中,腰部受伤,男子介绍:“当时卡树上了”。随后他躺在担架上由搜救人员护送下山。 搜救队员走遍900多公顷
山中下起大雨还有野兽出没
据北青报9月6日报道,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方正分局政委孟庆春就是搜救组的一员。他说,接到警情之后,在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统一指挥下,组织各林场所、林区公安干警、森林消防、当地政府,并得到方正县公安局大力支持,组织了600余人的搜救队。 “男子掉落的范围是一片老林,树都有几十米高。”孟庆春告诉记者,警方先是出动了几台带有热感的大功率无人机进山搜寻,希望看到氢气球的影子,可惜搜寻无果,“白天看上去都是树冠,晚上看过去漆黑一片。”他说,只能通过人力进山搜救。 5日17时,林中开始强降雨,气温骤降,最低至8℃左右,搜救队员们只携带了补给、担架等应急物品,未佩戴雨具,只能冒雨搜救。 “不仅无人机从天上什么都看不到,身处林中,搜救队员的视线也严重受阻,我们600余人分成几组,对山中进行拉网式搜索,一边找一边喊,希望能得到回复,但声音大部分也被雨声盖过去了。”孟庆春说,当晚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无人机的热成像系统传回两个高温点,搜救组队员立刻分批前往调查,结果是两波参农在临时住所取暖,一点希望再次落空。 孟庆春告诉记者,山区的夜晚来得特别快,晚上6点左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进入林子以后一片漆黑,经过雨水的冲刷,路面极度泥泞,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走起来十分吃力,下半身裹满了泥浆,很多人出现了四肢疲软、颤抖的状态,极度疲惫。 直到凌晨3点半,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搜救,队员们的体力达到了极限。 “因为晚上视线不好,搜救效果不佳,我们只能停下吃了点面包,做了暂时修整。”孟庆春说,休息时,林中时常传来野猪、黑熊的吼叫声, 队员们只能利用随身佩戴的电子炮仗和强光手电进行驱离。同时担心被困男子两天两夜未进食担心,身体出现状况,民警来不及休息,4点半左右再起启程进行搜索。 6日上午9时45分,经过600多人两天两夜的搜救,搜救队员找遍了900多公顷的老林区, 终于找到了氢气球坠落点。 披星戴月的采塔人
高收入高风险
据大象新闻,胡泳旭失联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开,随之迎来的便是网友对“打松塔”这份职业的关注与好奇。来自湖北恩施的刘成会向记者讲述,去年9月份,他通过在东北的朋友了解到这份“高收入”职业。为了生活,今年53岁的刘成会决定今年9月也做一次“采塔人”。 刘成会打松塔的位置是在山市镇的红松林,那里树干高大且松针茂密,最高的松塔高达30米,起初工人们需要穿着特制的铁鞋,徒手爬上高高的树梢,挥舞着长杆,把挂在树梢上的松塔打落到地,“这种方式非常危险,万一有个闪失掉下来,非死即伤。”刘成会说,受伤便成了采塔人的“家常便饭”。 近两年,当地为了降低爬树带来的风险,不少采塔人会乘坐氢气球升空作业,刘成会也在来东北前,特地购买了一个价值2万的氢气球,这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不能保证工人们的绝对安全。 相对的,这份工作高额的收入每年吸引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刘成会介绍,今年来到山市镇,当地老板给他采摘一袋150斤左右的松塔定价为170元。刘成会为了能够多赚钱,早上5点上山采摘,晚上7点才下山,一天14个小时,吃饭休息均在山上度过。 披星戴月的一天,可以让刘成会完成十余袋的采摘量,可以赚取两千元左右,而一个月就可以赚到他曾经半年的工资。 让刘成会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次乘氢气球工作时,就发生了意外。“那个时候不能慌啊,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办法自救。”刘成会回忆,事情发生后他便按照老板告诉他的自救方式,拉开头顶上方的自救拉链,让气球慢慢排气。 刘成会此次经历有惊无险。真正接触后,他才明白这是一份多么危险的工作。但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在下一个松子丰收的季节,他还会考虑继续打松塔。 每经编辑 程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松塔神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