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论和实在论的题有哪些区别呢

中世纪哲学有一个纯粹哲学探讨,就是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探讨。虽然说是纯粹哲学探讨,但是实际上他也和神学有所挂钩。一般来说,基督教神学更偏向于唯实论,而忽视唯名论。因为唯名论发展到最极端就否认了实体的存在,而这样一来,上帝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就不好说了。唯实论和唯名论的探讨,起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争端,柏拉图认为现象界背后还有一个理念世界,这些理念和概念是先于事物存在,高于事物存在。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实体是具体事物,形式是寓于具体事物之中的。因此,后世把这两个人的争端归结为三个问题,1、共相是独立实体,还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2、如果是独立实体,他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3、如果是无形的,他是独立于事物之外,还是寓于事物之中?这三个问题就构成了两派争端。显然,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极端的哲学家,也有相对温和的哲学家。首先我们来看,极端唯名论,他的代表是洛色林。我们能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但是我们如何能看到“人”呢?所以他认为,共相就是一个“名”,因此唯名论在这里出现了。相对来说,大乘佛教更偏向于唯名论的观点,因此大乘佛教提出唯有假名,并且它比唯名论更极端,不仅否认了共相,也否认了具体事物的存在。而唯名论其后的发展,就形成了经验主义。而极端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他的本体论最为著名,而这个证明,本身就是用概念推出存在,显然他认为共相不仅先于具体事物,还高于具体事物。这种观点是最为符合基督教的思想的,因为基督教的根本教义就是道成肉身,道是第一性的,因此上帝是通过言说创造万物的,他当然先于具体事物。其次就是温和的唯名论,温和唯名论既否定洛色林,也否定安瑟伦。他的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这位哲学家也是鼎鼎有名的人,他为何出名呢?因为爱情而出名。一般来说,神职人员是要保持独身的,而在中世纪,这个阿伯拉尔爱上了一个女孩,所以被称之为圣殿之下的私语。他的理论也很具有反叛精神,必须他提出理解先于信仰,他认为,即使经书没有问题,而后来的注解,包括人们的理解都有差异,我们需要对语词、经书进行全面的理解,才能寻求信仰。他的理论既然被称之为唯名论,也就是他还是具有唯名论的特征,也就是承认个体事物是在先的。他的理论也是针对上面三个问题,1、共相是独立存在还是在人的心灵之中?他认为,共相必然有所指,有客观内容,并不是纯粹空洞的名词,但是他只能存在于人的心里之中。2、他是有形的?无形的?他认为,既然共相有所指,而他指向是事物的本性,他是有形的。同时,他在意义方面又是无形的。3、共相是与感性事物分立的,还是寓于感性事物之中?他认为,共相作为事物本性是寓于感性事物之中,同时作为概念又只能与感性事物分离,在我们的心灵之中。在此之上,他还提出第四个问题,假如说,个体事物消失了,共相还有意义吗?他认为有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并不会因为个体事物消失而不见。显然,他还是维持的是唯名论的立场,把个体事物看成是先于共相而存在,只不过共相有其客观内容,是指向事物的本性,他只能寓于事物之中。最后一个温和唯实论,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的核心立场是认为共相先于个体事物。但是他把这个问题,分成了三个时期来考察,在上帝创世之前,道先于个体事物存在,他是上帝的理念。在上帝创世以后,共相寓于事物之中,成为事物的本质最后,共相是人们对于个体事物的抽象而来,因此他又是后于具体事物,而只能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一般来说,唯名论成为现代化的个人主义的潮流,英国的哲学家大多持有唯名论,也最终开启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路,最先完成了现代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