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丫丫在哪个国家为何会受到全球人们的广泛关注?

旅美大熊猫丫丫终于回国了!从来没有这样一只大熊猫,在民众中引发这么高的热度,无数人在社交平台上刷她的信息,直到她安全落地,才总算放下了一颗心头大石。丫丫将在上海进行隔离一段时间,然后前往北京动物园生活。丫丫这下真的踏实了,回到了家乡,有吃不完的竹子。丫丫,曾经也是个活泼可爱的熊猫宝宝,3岁离开故土,和好朋友乐乐一起,成了孟菲斯动物园的熊猫。他们曾经很快乐,虽然是陌生的地方,但总算有吃的有喝的,还有小伙伴一起作伴。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变化,丫丫得了皮肤病,而且日渐消瘦;乐乐也是精神萎靡,直到2023年2月,乐乐突然死亡。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了丫丫的情况,都惊呆了。这还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吗?瘦不拉几,浑身肮脏,每天都要抬头乞食,有时是一根老竹竿,有时是一根晾衣架,有时是一堆发黄的竹叶,什么竹笋、窝窝头、苹果越来越少,或者没有;甚至为了乞食,短短 55 秒内做磕头状 29 次。一只我们国人珍爱的大熊猫,居然连吃都吃不饱?丫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的人自己买竹子送给丫丫,有的人每天买票进动物园为了直播看着丫丫的情况。尽管动物园说这是遗传导致的丫丫皮肤病问题,但是丫丫的情况仍然让人担忧。终于,丫丫租期已到,相关部门也派去专家接回丫丫。在4月27日,丫丫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回家了,带着乐乐的遗体。丫丫,她听得懂人话。丫丫,为祖国打工20年,值得每一个国人的爱惜和点赞。丫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丫丫,先后5次怀孕,并且5次都产下了幼崽,有的幼崽生下来就是死胎,有的生下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因为呼吸道的问题去世了。丫丫,没有子女,没有老伴,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丫丫,坚强勇敢,忍受了饥饿、严寒、孤独,她等到了。丫丫,她是一只多么值得令人尊敬的大熊猫啊!丫丫,是国宝,也是国人的尊严,如果对她不好,就是对我不好。丫丫,她值得最好的。我想这就是关注她的原因吧!}
近日,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受到网友关注。2003年,雌性大熊猫“丫丫”与雄性大熊猫“乐乐”一起抵达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开始了旅美生涯。2022年12月,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宣布,将把旅美大熊猫“丫丫”和“乐乐”归还中国,结束20年的租借期。但令人遗憾的是,2023年2月,“乐乐”在孟菲斯动物园离世。“乐乐”离世之后,“丫丫”的近况引发国内网友担忧,纷纷呼吁将“丫丫”尽早接回国。2023年2月20日,中国动物园协会工作人员透露:“按照此前的计划,相关专家已出发去往美国,如果手续办理顺利,‘丫丫’将提前回国。”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本身比其他动物更受人们的关注,又因其外表可爱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以及其自身形象憨态可掬,象征着和平友好也受到海外友人的关注,对于此次熊猫丫丫事件学姐将从新传的视角带大家深入剖析一下。一、符号象征引发民族情怀说起符号象征,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刚过去不久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上的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是以熊猫作为原型的吉祥物,在冬奥会中备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而冰墩墩能够受到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它身上的象征意义。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代表了中国的形象,冰墩墩受到喜爱会引起国内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勾起大众的民族情怀;对于外国友人会将他们对中国的情谊加注在冰墩墩上,或是通过对冰墩墩的喜爱和关注来表达他们对中国的友好。这些都使得冰墩墩的关注度不断上升。那么对于熊猫丫丫来说,这同样是代表中国的一种形象,是一个中国符号。赵毅衡学者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一书中将符号的分为 3 类 :自然事物;人工制造的器物;人工制造的纯符号。熊猫丫丫属于第一类,自然事物。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只分布于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因此熊猫会以外租形式送到他国,也是两国友谊的表达。此次赴美的两只熊猫,一只在2022年离世,剩下的丫丫也通过媒体报道得知现状堪忧,比起国内的熊猫,丫丫格外的瘦弱、精神状态不佳,这使得大家不得不想到丫丫是否受到虐待,这极大的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恨,这不仅是对丫丫的心疼,更是对美国不重视我国的愤怒与生气,这极大的引起人们的民族情怀,因此对此次事件不断引起国内外中国人民的关注和热议。二、国际传播下的“熊猫”外交作为跨国界的信息传播,国际传播也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播。传统的国际传播活动,主要以语言符号作为传播内容,因此必然存在对语言的“二次编码”。然而,在如今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信息除了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进行传播外,还可以依靠物体进行传达。从古至今,我国一直用“动物”作为媒介,进行外交活动。而“动物外交”活动中,以国宝“熊猫”为主体的“熊猫外交”又显得格外亮眼。在我国的“熊猫外交”中,“熊猫”这一物种被抽象出来,成为了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熊猫”这一物种,除了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还成为了蕴含意义的符号,并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熊猫外交”始于 20 世纪40年代。1941年11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政府,以答谢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支持。大熊猫因此被赋予了“亲善”的含义,也成为了中美“和平”“友谊”的象征。中国最著名的“熊猫外交”应该要追溯到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的宴会上宣布,将大熊猫“玲玲”和“欣欣”赠送给美国。“熊猫外交”对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铺下了坚实的一块砖。此后1957年到1982年间,中国先后把 23 只大熊猫赠送给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德国9个国家。1982年,中国宣布停止赠送熊猫,改为“租借”和“合作研究”。“熊猫外交”从“纯政治性”的赠送,改为了国家合作研究,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却始终通过熊猫来实现拉近距离、增加话题这一外交目的。熊猫丫丫的租借是我国与美国外交友谊的见证,然而,熊猫丫丫现如今的状态却不尽如意,毛发脱落,精神状态不佳,这让我国人民不经得怀疑美国对中方得态度,这对两国的传播交流也造成一定影响。三、迷因效应 ,跟风传播,扩散培养用户基数迷因是 1976 年由英国科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创造的单词。迷因目前被大众所认可传播路径是“通过模仿 ,一种创意、想法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实现文化传播的过程”。简单来说迷因就是一种“文化病毒”,它可以引发各种流行的传播发散 ,例如照片、文字、语言、视频等引起人们的模仿、传播和再创造。智能媒体时代 ,用户创造的迷因数量和传播的裂变力是巨大的 ,效率也是惊人的 ,互联网的出现 ,让本就极易得到快速复制的迷因有了最轻便的渠道。熊猫丫丫事件从最初被人们得知到2月21日晚,“中国蓝新闻”在微博通过慢直播关注旅美大熊猫“丫丫”最新动态,截至22日下午,已经超过1300万人在线观看。各大媒体平台也相互转发熊猫丫丫现状,网络上关注和讨论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事件。也出现了熊猫丫丫的漫画版本,以及由15家品牌联名呼吁,期待熊猫丫丫早日回家。从最初的直播照片视频到传播后的再创造,网络迷因效果不断将此事扩散开来。四、文化交流碰撞中的熊猫文化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中国是濒危动物。在中国对于熊猫的形象是是憨态可掬、温和可爱的。 在国际传播中,熊猫这一动物形象所传达的是“和平”“友好”的信息。放在今天,面对西方的“威胁论”“猜疑论”,“熊猫符号”无疑代表着中国和平崛起的价值理念。同时,覆盖熊猫的“黑白”色彩,可以使人联想起中国的“太极”符号,这背后蕴含的是中国的“和”思想,以及深厚的文化气质。这一符号特征对于建构国家形象,消除刻板印象也具有良好作用。对于美国来说,新中国最轰动的“熊猫外交”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际:赠送大熊猫作为重要议题由中美领导人敲定,后由当时的“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Pat Nixon)亲自主持官方接收仪式。大熊猫被捐赠给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后,再次掀起“熊猫热”。美国公众对大熊猫的态度是“狂热的”。《华盛顿邮报》如此描述美国人的热情:“自从尼克松访华,如他所承诺的那样带回两只毛茸茸的礼物,美国人从此深深爱上了大熊猫。”该报持续追踪报道了大熊猫赴美后引发的“熊猫热”: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馆”开放后三天,“在大熊猫馆水晶玻璃馆前,游客以每小时1200名的速度,争相排队,只为一瞥上周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大熊猫”;“甚至有游客在熊猫馆开放后一连三天前往动物园,只为一睹大熊猫睁眼”。统计数据显示: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熊猫馆”开放后一年内,超百万名美国游客参观了大熊猫。美国媒体也一改对中国异常苛刻的态度,以非常正面的基调对大熊猫热做了持续报道。《华盛顿邮报》破天荒地多次使用一串象声词作为标题来表达无法言喻的巨大惊喜——“Awwwwwwww, They are Cute”(啊~~~~它们实在太可爱了!);此后,该报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的一举一动都进行了记录式的报道。1992年大熊猫“玲玲”去世,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时报》同时用头版报道该消息,可见西方主流媒体对大熊猫主题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从日方来看,中日两国文化往来历史悠久,紧密联结、相互滋养。熊猫外交是我国面向全球友好国家开展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活动。史料表明,初次熊猫外借发生在唐代。公元 685 年 ( 日本垂拱元年 ),皇帝武则天向日本赠送了两只叫作白熊的生物,即后世的熊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和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的国家,以及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即开展所谓熊猫外交。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其中的某些部分于外国友人而言却未免多了一份艰深晦涩和观念冲击。我国曾在各国设立过一些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机构,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但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政府将熊猫出借给日本,由此提供给日本人民一个了解熊猫、了解中国的契机。通过一个无侵略性的可爱形象,将文化传播中不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基于竞争与垄断逻辑的软权力 (soft power) 转变为中华文化角度的软实力,熊猫外交将动物保护引入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增进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能力,并依托这些能力造就更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熊猫的印象都是和平、可爱等正面形容,熊猫符号能够跨越种族、文化鸿沟,达到和平的目的。结语熊猫丫丫是中国的国宝,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种代表,希望在外打工的大熊猫们都能够安全回家!今天学姐的解析就到这里啦,不管是正在准备复试还是24届宝子的你,都要把这个热点记到你的小本本上哦,学姐下期再和你们见面啦~参考文献[1] 陈勇,尹敏.典型符号塑造:智能媒体时代冰墩墩何以成为冬奥顶流? [J].科技传播,2022,14(14):86-88.DOI:10.16607/j.cnki.1674-6708.2022. 14.017.[2] 陈倩.新媒体时代形象IP的符号化传播策略探究——以“冰墩墩” 为例[J].传媒论坛,2022,5(07):20-22.[3] 赵丽君.“熊猫外交”的效果研究[J].公共外交季刊,2018(01):103-110+148.DOI:10.16869/j.cnki.pdq.2018.01.018.[4] 蓝剑锋.中国国际传播活动中的“媒介”与“符号”——以“熊猫外交”为例[J].今传媒,2020,28(12):96-100.[5] 王智颖,洪优.中日熊猫外交与新媒体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J].传播力研究,2020,4(18):34-35.[6] 申思奇. 中国大熊猫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呈现与演变(1978-2020)[D].电子科技大学,2021.DOI:10.27005/d.cnki.gdzku.2021.003398.ps: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023-04-06 15:28
来源:
把昨日还给我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和珍贵的物种代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熊猫的数量急剧下降,这导致了世界各地的保护组织和中国政府的努力来保护这些动物。在过去的几年中,大熊猫外交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具。大熊猫常常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例如,在2019年,丫丫和乐乐被赠送给比利时,以庆祝中比建交45周年。然而,在2022年初,丫丫因为生殖健康问题被迫提前回国。这引发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大熊猫的珍贵性和如何保护这些动物的讨论。
大熊猫的数量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生活的栖息地正在不断减少,而破坏它们栖息地的活动,如伐木和农业,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大熊猫对于食物的依赖性非常强,它们只能吃竹子,这使得它们在野外生存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他们建立了大熊猫保护中心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帮助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此外,他们还启动了大熊猫繁育计划,以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并增加它们的数量。这些措施的结果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大熊猫的数量开始增加。
最后,让我们看看大熊猫外交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通过赠送大熊猫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最著名的例子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中国政府赠送了两只大熊猫给美国。这一举动标志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得到改善。自那时以来,中国已经向多个国家赠送了大熊猫,包括日本、法国、德国、墨西哥等。
尽管大熊猫外交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一些人认为,将大熊猫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是对这些动物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它们可能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受到伤害或死亡。此外,一些人认为,大熊猫外交可能会把注意力从更广泛的保护问题上转移开来,例如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因此,保护大熊猫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和努力。除了采取保护措施外,教育公众也是至关重要的。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和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教育公众,才能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推动大熊猫保护的进展。
总之,大熊猫丫丫回国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珍贵性的关注。保护大熊猫需要全球性的努力和合作,包括采取措施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开展繁育计划。此外,通过教育公众,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大熊猫外交历史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在保护这些珍贵的动物同时,也要负责任地对待它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熊猫丫丫在哪个国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