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的阿訇资格证怎么读 全国统一的阿訇资格证的意思

訇字怎么读_訇字什么意思_訇的发音拼音部首解释 - 知书字典 - 在线语音字典|新华字典
一本知书词 网尽天下字知书字典 > 部首: 言
> 訇
拼音 hōng部首 言五笔 qyd笔画 9基本解释訇hōng〔阿訇〕伊斯兰教主持教仪、讲授经典的人。形容大声:訇的一声。笔画数:9;部首:言;笔顺编号:354111251详细解释訇hōng【名】惊叫声〖thesoundofscream〗訇,骇言声。——《说文》见“阿訇”訇hōng【象】惊叫声。也用以形容大声〖loudnoise〗訇然中开。——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如:訇訇(形容声音很大);訇哮(风声猛烈状);訇然(形容声音很大)到知书词典查【訇】字的相关解释
和您偶遇的语录:如果我们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

买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乌鲁木齐掌故》,百年前的乌鲁木齐在我心中更加鲜活了。目录1、祖籍西安的回民杨忠的骆驼队
2、回民师傅韩十老开设的露天茶馆
3、祖籍青海的回民师傅韩有才的凉皮
4、回民单师傅的甜醅子。
5、祖籍陕西凤翔的回民师傅杨恒魁的凉拌粉皮
6、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刘万春的叶子面馆
7、回民马师傅的鸡蛋醪糟和豆腐脑
8、回民周师傅胖三娃的腊羊肉
9、回民师傅丁万福的酸奶子和雪花凉
10、祖籍陕西蓝田的回民师傅佘雅芳的晶晶糕
11、祖籍天津的回民师傅穆老八的胡腊羊蹄
12、回民师傅单云的泡泡油糕
13、回民师傅马老汉的油茶泡油麻花
14、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沙天宁的腊羊骨头
15、回民沙师傅的羊杂碎汤泡麻花
16、回民师傅马文义的新疆凉面
17、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何才的滚煎牛奶
18、回民师傅李富仁的卤羊头
19、回民老包家兄弟俩的牛肉拌蒜
20、回民宋师傅的椒麻鸡
21、回民师傅祁凤鸣的油塔子
22、回民师傅五五子的羊羔肉
23、祖籍陕西的回民师傅马达吾创办的忠义馆饭庄
24、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贾世俊的老虎馆子
25、祖籍陕西蓝田的回民师傅佘文炳的清真点心铺
26、祖籍甘肃临夏的回民杨振春开办的振兴隆水磨
27、祖籍甘肃天水甘谷县的回民电工马海龙
28、乌鲁木齐南门外的粉条街
29、乌鲁木齐南关以东的宁夏湾
30、马良骏阿訇
31、回民经理马万孝开办的万兴隆清真中西糕点铺
32、回民师傅年生华的腊羊肉夹蒸馍
33、乌鲁木齐回民的枣晶糕
34、祖籍西安的回民蔡华生的馍馍房
35、五十年代开办的大十字羊肉泡馍馆 1、祖籍西安的回民杨忠的骆驼队
杨忠师傅是祖籍西安的回民,1880年左右从西安步行两年半来到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经营驼运40多年。杨忠师傅有近百峰膘肥体壮的骆驼,在乌鲁木齐小东梁金家湾还有自己的驼场合草料场。杨忠的驼队主要承运从乌鲁木齐到喀什、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的客货,有时也有到呼和浩特的业务。他的驼群在远处吃草时看到帐房拆倒就会自动回到驻地,夜间头驼听不到后面的驼铃声就会自动停下。 2、回民师傅韩十老开设的露天茶馆
韩十老师傅在乌鲁木齐的各种庙会上摆摊卖茶,高搭凉棚,长桌高凳,大瓷壶沏湖南茯茶、砖茶,盖碗茶沏西湖龙井、云南普洱、安徽祁门和回民喜爱的湖南熏茶。沏茶用的是天山雪水汇成的甘甜清泉,烧水用的是类似火锅的铜炉“沙玛瓦”,还备有苏联方糖、黑瓜子、花生干果,以及回民泡三泡台用的桂圆、大枣。韩十老续水时讲究“雪花盖顶”,即高举铜壶从茶客背后或头顶把水冲进茶碗,眼看快满时右手忽然一翘,壶嘴滴水不漏,干净利索。 3、祖籍青海的回民师傅韩有才的凉皮
韩有才生于1910年代,他的祖父早年间从青海来到乌鲁木齐,就以卖凉皮为生,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人了。韩有才1930年代20多岁时已经被乌鲁木齐人所熟知,他一直经营了50多年直到80年代。韩有才常年挑一副凉皮担子沿街叫卖,冬天时担子两头冒着热气,凉皮放在蒸锅上,醋卤盛在铜锅里,凉皮热吃别有一番味道。夏天时他还卖凉粉,把粉块用漏刮子漏成圆形粉条,现做现卖。 4、回民单师傅的甜醅子。
在1930到40年代,乌鲁木齐很流行夏天吃甜醅子。当时在乌鲁木齐南关财神楼子附近的单师傅生意最好,他肩挑着大瓷盆子盛着的甜醅子,上面罩着白纱布沿街叫卖。卖的时候把甜醅子用小瓷碗盛好,半碗麦粒半碗汤。 5、祖籍陕西凤翔的回民师傅杨恒魁的凉拌粉皮
杨师傅在乌鲁木齐南关开的凉拌粉皮店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闻名乌鲁木齐。制作凉拌粉皮时用上等的绿豆粉做出又白又薄的粉皮。各种油泼辣椒面、油浇蒜、芝麻酱、芥末油、花椒油、草果泡制的醋卤、切碎的嫩芹菜都用红花大海碗盛着。杨师傅用九寸大平盘装粉皮,拌上各种调料,吃的时候滑溜爽口。 6、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刘万春的叶子面馆
刘万春的曾祖父刘公、刘平弟兄二人于1860年前后从西安来到乌鲁木齐经营清真小吃,到刘万春是第四代人。刘万春的叶子面馆开设在乌鲁木齐大西门外鸡鸭市附近,一直开到1956年公私合营。1956年后刘万春担任乌鲁木齐市饮服公司合作食堂经理,60年代去世。刘万春会做千层油糕、糖麻花、油饼,各式糕点和凉面,尤其善于制作叶子面和馄饨。叶子面也叫碱面,手工擀成1厘米宽,非常薄,半透明,下锅里一开就捞出。汤是用鸡和羊骨头架子熬的,放良姜、草果、茴香、花椒、姜皮,汤味鲜美。再用羊肉丁、蘑菇丁做成臊子一浇,大家都喜欢吃。 7、回民马师傅的鸡蛋醪糟和豆腐脑
马师傅个头很高,留着一点小黑胡,每天早晨挑着醪糟担子在南关后二道桥子(现和平南路)高继旺青货店门前设点供应,还备有油炸麻花,吆喝起来只有一句“醪糟滚哩”。他做的醪糟米甜汤浓,再甩上一个鸡蛋花,更是美不可言。到了下午,马师傅会在南关财神楼子一带卖豆腐脑。他家里养着一匹小骡马,每天自己动手磨豆腐,很是辛苦。他做的豆腐脑卤子是用羊肉汤配的,里面还放些木耳、花菜、粉条、面筋等,再加上辣椒油、咸菜丁等佐料,吃起来味道别致。8、回民周师傅胖三娃的腊羊肉
周师傅当年在南关财神楼子附近开设了一家腊羊肉馆,有两间门脸,坐西向东,专卖三叶饼夹腊羊肉,还有手工擀的叶子汤面。老顾客到饭馆总是喜欢叫周师傅的小名“胖三娃”,于是这里慢慢也就成了胖三娃饭馆。当顾客要吃腊羊肉时,周师傅便将凉的腊羊肉夹到三叶饼内放入烤炉烘烤,出炉以后饼脆肉香,满嘴流油。9、回民师傅丁万福的酸奶子和雪花凉
丁万福师傅解放前在南关财神楼子一带摆着两个大红圆提盒卖酸奶子。丁万福家自养奶牛,饲料以油渣为主,因此奶质醇厚。酸奶子发酵要放在热土炕上盖严,掌握好温度,六七个小时即可。做成的酸奶子在碗里呈奶豆腐状,上面浮着一层黄奶油皮子,碗倒放也不会倒出。
到了夏天,丁师傅按照传统方法增加自制的雪花凉(冰激凌)。这是用大白铁皮桶放入开水,配上鸡蛋清、糖、香精,再将白铁皮桶放入大木桶内,周围有10厘米的空隙再放入冰块。用绳子拉转铁皮桶,经过两小时的摩擦,桶内的糖水就会结成冰糕。吃的时候买一碗酸奶子,再加一勺雪花凉,又甜又酸又凉,非常降温解暑。丁师傅一边卖一边吆喝:“啊!凉凉的败火!不凉不要钱!啊!来凉一下!”10、祖籍陕西蓝田的回民师傅佘雅芳的晶晶糕
佘雅芳师傅祖籍陕西蓝田,每天和丈夫马云华师傅推上干净的手推车在乌鲁木齐南门外(现南门花园以北)摆摊经营晶晶糕(熟梨糕)和凉果切糕。佘师傅负责制作,马师傅负责售卖。冬春季节,老两口在街头现做、现蒸、现卖。小推车前面放着长方形晶蓝色木盒子,上面有玻璃盖,里面有蒸熟的上等大米面和白糖、香蕉、玫瑰、山楂、豆馅等什锦馅。小车中间底层有火炉,上面放着圆形蒸锅。4个长形木质空心圆箅子,一个小铁箅子,蒸的时候先在铁箅子上放一层大米面,再放糖馅,再放一层淡红和淡绿的大米面,即将模子放在出气筒开始蒸。蒸好的晶晶糕是圆形软糕,摆在小盘内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用小叉子吃起来软糯酥沙,香甜爽口。11、祖籍天津的回民师傅穆老八的胡腊羊蹄
穆老八师傅是天津人,说一口正宗的天津卫话,是一位白胖老头,留八字胡,见了长者总您了长您了短的,叫人听着舒服。穆师傅每天中午担着两盒胡腊羊蹄在乌鲁木齐南门外市场定点供应。制作时将羊蹄拌上酱油、精盐、冰糖、荜拨、良姜、桂皮、丁香、姜皮、花椒、茴香、草果等佐料,经“三旺三文”煨焖而成,出锅的熟羊蹄肉酥而嫩,脱骨而不散,香喷上口。12、回民师傅单云的泡泡油糕
单云师傅当年在乌鲁木齐大西门外鸡鸭市设点经营泡泡油糕。乌鲁木齐的泡泡油糕是代飞翅的圆形油炸糖饼,直径约6厘米、宽3厘米,里面包白糖馅,馅里有青红丝、核桃仁、芝麻等,略透点香蕉味,刚炸出好的泡泡油糕外皮酥脆,里层柔软,形如圆泡,趁热吃完嘴唇上会粘满薄薄飞翅。炸油糕的火候要掌握准,当年单师傅都是用食指在油锅中试温,这一手初学者需经多次试验才能奏效。13、回民师傅马老汉的油茶泡油麻花
马老汉师傅当年在乌鲁木齐南门外市场摆摊经营油茶。他的油茶以羊油、面粉为原料,加上葡萄干、核桃仁、熟花生米,还有切碎的羊尾油丁。制作时将炼好的羊油下锅,放面粉同炒,面粉炒熟呈微黄色时,出锅倒入盆内,按一比三和清水搅匀,用文火熬煮,待油茶呈稀糊状时放盐,再加葡萄干等佐料。马老汉的油茶用大瓷盆盛着,上面漂着几根糖麻花,盆下用文火烘烤保温。麻花现卖现添,用细瓷红花中号碗,盛上一碗油茶,带一根麻花,油茶香气四溢,麻花柔软可口,花生米、核桃仁脆生生。14、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沙天宁的腊羊骨头
祖籍西安的沙天宁师傅每天中午在乌鲁木齐南关财神楼子旁门市部售卖腊羊骨头。他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腊羊骨头用白铁皮大盆盛着端出来。顾客们大多用搪瓷盆子去买。吃腊羊骨头讲究先吃骨头上的肉,然后用一根筷子将羊骨髓捅出来,用嘴一吸吃下真是鲜香无比,回味久长。沙天宁师傅采用回民“焚肉”的方法,将羊架子改刀后,洗净一次下锅,再用卤汤小火煮,达到肉烂、色鲜、味美。15、回民沙师傅的羊杂碎汤泡麻花
沙师傅当年在南关财神楼子设摊经营羊杂碎汤,摊上搭着白布帐子,用苏制的搪瓷大饭盆,盛着满满的一盆羊杂碎汤,下面有无烟煤炉烘烤着。冒着热气的汤上漂着几根麻花,香气扑鼻。沙师傅将洗净的羊头肉、羊肝肺、肚、心、蹄等用卤汤卤出来,凉后切成了小长条,再将切好的羊杂碎倒入调好的新鲜肉汤中,用文火浸泡,汤清肉烂。油炸麻花泡在汤内,柔软香酥。16、回民师傅马文义的新疆凉面
马文义师傅年轻时人称胖小伙,祖辈以制做凉面为生,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在乌鲁木齐大西门外摆凉面担子。他和面用土灰碱(蓬灰),拉的面均匀,细而不断,下锅煮注重火候,软硬适度,很有嚼头。油亮的黄面摆在盘中,犹如金菊盛开。凉面调料用鸡蛋素卤,还有芹菜作配料,使凉面色、香味俱佳。马师傅还带卤羊杂碎肉,想吃肉面切上一小碟再舀点卤汤,拌在凉面里更是叫绝,特别是他灌的羊杂碎肠子,丰腴肥美。马文义师傅不仅能做回族传统宴席“九碗三行子”,还能做八大盘、四大碗宴席。1956年他参加公私合营,在文艺路(现人民电影院附近)乌鲁木齐市饮服公司清真合作食堂掌勺,享有盛誉,被夸赞为新疆的“凉面大王”。17、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何才的滚煎牛奶
祖籍西安的师傅何才人称“何胖子”,是一位白发长须的胖老头,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乌鲁木齐南关财神楼子十字东南角摆摊卖热气腾腾的熟鲜牛奶。何师傅每天很早就出门卖牛奶,同时还备有糖麻花。他自己养奶牛,现挤现卖,奶子新鲜。制作时用文火烧牛奶,勺子不断地在奶锅里搅扬。烧开的牛奶盛在碗里洒点盐,不一会儿就堆起一层奶皮子。何师傅年轻时挑着牛奶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声陕西调很浓,嗓门又洪亮,先“哎”一声后再喊“滚煎的”。18、回民师傅李富仁的卤羊头
李富仁师傅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每天早晨8点都会推着手推车常在乌鲁木齐南关梢门子走街串巷叫卖。车箱的案板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卤羊头,还有卤羊肚、羊肝、羊肺、羊蹄子、羊心,香气扑鼻。李师傅的卤羊头卤汤鲜美,脱骨而不散,有软肉、骨头肉、脆骨肉、肥瘦肉,特别是两只羊眼睛简直是两个油葫芦,肥而不腻。他卤的羊蹄子非常烂呼,滑爽可口,所有的羊杂碎都收拾得特别干净,就连摆卤制品的小推车都既漂亮又卫生。李师傅吆喝起来是“羊肝子!羊肺子!哎!羊头肚子——”,叫卖声传遍街头巷尾。19、回民老包家兄弟俩的牛肉拌蒜
1940年代,老包家兄弟俩住在乌鲁木齐南关小东梁药王庙附近,制作凉皮、羊杂碎汤等风味小吃,牛肉拌蒜是他们家的看家菜。后来兄弟俩干脆专卖牛肉拌蒜,在南关财神楼子定点经营。每天中午兄弟俩在手推车上放满热气腾腾的酱红色卤牛肉,有五花牛肉、牛头肉、牛肚、牛肝、牛蹄等。他们还特意将卤好的牛肚一个个叠在一起,凉后成了一个圆形的肚块,卖的时候用刀自上而下切成一条,改刀后便成了肚丝。一个陶瓷罐里盛着用上等食醋浸泡的蒜泥,买上一碟杂拌牛肉,浇上几勺醋蒜,吃上去唇齿留香。20、回民宋师傅的椒麻鸡
宋师傅家住乌鲁木齐小东梁(现和平南路一带),每天快到中午时,他就挑上担子,将制作好的油黄发亮的椒麻鸡挑到乌鲁木齐南关财神楼定点销售。宋师傅诗歌矮个老头,老顾客都开玩笑叫他宋矬子。宋师傅选用一公斤多的肉鸡,洗净后将花椒粉和盐面在鸡上擦一遍,腌20分钟后再下锅用卤汤文火煨煮,卤汤内有十三香。卖时将每只鸡的大腿、胸脯从中间分开,称为四大件。两个鸡翅膀、鸡脖子和鸡尾分为四小件。用大瓷盆煨着半盆卤汤,冬天盆下有煤火,夏天则是凉的。宋师傅用细瓷红花小碟盛上鸡大腿然后再浇上两小勺卤汤,滋味极醇厚。21、回民师傅祁凤鸣的油塔子
祁凤鸣师傅的小饭馆开设在乌鲁木齐城里西大街城隍庙东隔壁,有两大间门市,后面有作坊。饭馆每天早上供应油塔子和羊肉馅包子。祁师傅做的油塔子呈圆形小油饼状,吃的时候要用筷子把表皮揭开挑起来,形成一个螺旋形、油光闪闪薄而透明的面叶。祁师傅做的拉条子和爆炒面也很有名,每天中午饭馆的伙计忙的不可开交,充满了陕西腔的喊堂声:“一刀肉的小半斤呦(小碟炒菜)两个!棍棍面呐!20小!(两大盘)外带爆炒面一个!要炒好些!”紧接着后厨师傅立即应声“啊!来哩!”22、回民师傅五五子的羊羔肉
李占祥人称五五子,在乌鲁木齐南关南稍门子(现解放南路以北)设点经营熟羊羔肉。他每天清晨自己到市场上买羊,专门挑选两年的小羊,赶回来后自己屠宰,收拾干净后下锅煮,每天能卖出三四只羊。碰上新顾客来买,五五子会用刀切两片熟羊肝,里面夹上一片熟薄羊尾油,再撒点盐,让顾客品尝一番,然后再卖。
今年五一我才在乌鲁木齐的山西巷子吃过吾吾子羊羔肉。吾吾子的父亲叫李生华(李六什子),1907年就开始在乌鲁木齐南门挑扁担卖羊羔肉,80年代后吾吾子在山西巷子租赁店面,到现在已经传承了四代,并且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3、祖籍陕西的回民师傅马达吾创办的忠义馆饭庄
忠义馆饭庄坐落在乌鲁木齐王爷庙上坡的观音阁附近,1914年由祖籍陕西的马达吾创办,他是科班出身的白案师傅。饭庄最开始只有两间土平房,供应包子、油塔子、拉条子、蝴蝶面(用手揪小面片在锅上空像蝴蝶飞舞)、炒面、汤面及小炒,还有大、小半斤(大小碟菜)、夹沙、里脊、肉丸子等。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观音阁庙会,这时饭庄生意最好。
1923年饭庄扩建了店堂,正式挂出忠义馆的招牌。马达吾的儿子马彦福、马彦禄也都成长为有名的红白案师傅。这时忠义馆饭庄开始承办宴席,以糊辣羊筋、黄焖羊肉、麻辣鸡丁、糖醋鱼、过油肉、溜三片、珍珠面筋、一品豆腐最受欢迎。忠义庄结束了乌鲁木齐清真饭庄只做小吃的历史,成为乌鲁木齐最有名的清真大饭庄。1944年忠义馆迁至东大街,生意更上一层楼,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24、祖籍西安的回民师傅贾世俊的老虎馆子
祖籍西安的贾世俊师傅十几岁就在西安学徒,清朝末年在乌鲁木齐北梁开办清真世和馆,后来由儿子贾善平继承,一直营业到1940年代。因贾世俊人称老虎,所以这里也被叫做老虎馆子。老虎馆子以地道的山西腊羊肉夹三叶饼和羊肉泡馍闻名。腊羊肉先将鲜羊肉入缸用盐水腌上,到适当程度后下锅卤煮,卤好后肉嫩绵软。三叶饼是用半发酵的面,里面像千层饼,放调料和油烤制而成。老虎馆子的羊肉泡馍,顾客可以任意挑选羊肉的部位,由贾世俊亲自掌勺。当时老虎馆子的厨师伙计大多是陕西回民,顾客一进饭馆,柜台先生立即喊“给碗子,三位。”,跑堂立即应声,让座沏茶,点好后立即用陕西话喊堂:“泡馍呦!三个,两个要肋条肉,一碗要壮些的(肥的),越快越好!汽车把油加给哩!”掌勺师傅立即回答:“哎!快得很哩,马上做飞机来!”25、祖籍陕西蓝田的回民师傅佘文炳的清真点心铺
祖籍陕西蓝田的佘文炳师傅在老家就是有名的点心师傅,他1920-30年代在乌鲁木齐南门外头道巷与育才巷交汇处东北角有一间门面,1940年代迁到南关财神楼子十字口东北角,改为两大间门面,后院有作坊。佘师傅擅长设计和雕刻点心模子,色香味形俱佳。他制作的油炸类和混糖类点心,油而不腻,葱香浓郁。传统大馓子是用白面、清油、鸡蛋、花椒水、盐和面,炸时掌握火候要让每一根馓子粗细长短一样,高高地码在大托盘上,像朵盛开的金菊大花篮。佘师傅制作的江米条,咬开后是空心的,又酥又脆。每年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点心铺都供不应求,要提前订货。1930年代,佘师傅与乌鲁木齐津门永盛西点心铺的刘文江师傅交往甚厚,因而佘师傅制作的酥皮京八件点心在清真点心中独树一帜。26、祖籍甘肃临夏的回民杨振春开办的振兴隆水磨
杨振兴和父亲在1860年代前后从家乡临夏步行来到呼图壁县,以赶四大套的牛车为生。不久他们又到乌鲁木齐贩运粮食,1888年前后在乌鲁木齐河西街渠上修建起振兴隆水磨,成为乌鲁木齐规模大、资历老的磨户。振兴隆水磨除了最早的河西街水磨楼外,后来又在西大桥下游修建了一座水磨楼,每处水磨楼有两盘石水磨,昼夜加工面粉,有员工10多人,备有马车专门送面粉。当时郊区的农民都愿意将自家小麦运到振兴隆加工面粉。27、祖籍甘肃天水甘谷县的回民电工马海龙
马海龙世居乌鲁木齐宁夏湾,15岁起就以赶轿车子为生。1937年,21岁的马海龙报名乌鲁木齐新光电灯公司学徒工,成为乌鲁木齐的第一代回民电工师傅。当时乌鲁木齐大十字各商号和成立、城外的不少住家都要求安电灯,马海龙就由师傅带着干活,不久就开始独立工作。他每天扛着铁弯抓,走东串西,登杆爬高,被称为乌鲁木齐的活电路图。28、乌鲁木齐南门外的粉条街
乌鲁木齐南门瓮城东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街,街上大多是回民师傅的经营粉坊,因此也被叫做粉条街。粉条街家家房顶搭着一排木架子,上面冬天晾冻粉条,夏天晒干粉条,还制作粉块子和粉面子,原料都是纯豆子粉。回民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粉汤,都离不开粉块子。一到夏天粉条街都经营凉粉、凉拌粉皮、鱼凉粉等风味小吃。当年粉条街上最有名的是回民郭应祯(人称郭老三),他家的粉坊规模最大,产量最高。29、乌鲁木齐南关以东的宁夏湾
乌鲁木齐的宁夏湾位于南关以东,药王庙街以南到皇城街,从黑甲山以西到左公南路。这里原本人烟稀少,是一个月牙形的大洼地,上端有一条环绕洼地的水渠,适宜种植各种蔬菜。清朝乾隆年间,宁夏西海固一代遭了水灾,有两个村庄250多名回族农民迁移到这片洼地。他们开荒种田,种植蔬菜,开手工业作坊和做小生意谋生,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做了宁夏湾。宁夏湾的回民菜农有马成林、马福、牛兆魁、杨寡妇等家,他们的辛勤劳作使得宁夏湾成为乌鲁木齐重要的蔬菜基地,当时乌鲁木齐人都愿意买宁夏湾的放心菜。30、马良骏阿訇
马良骏阿訇原籍甘肃张家川,1913年任哈密陕西大寺掌教,1933年后在乌鲁木齐陕西大寺、青海寺、固原寺主持教务,曾任新疆回族总教长。1940-1943年,马良骏阿訇被盛世才关押3年,他在狱中坚持著书立说,撰写了《阿汉两用穆罕买诗》和《考证回教的历史》等著作。在狱中马阿訇和著名电影演员赵丹同囚一室,为照顾赵丹将自己家人送入狱中的生活用品和赵丹分用,后来两人结成了患难友谊。31、回民经理马万孝开办的万兴隆清真中西糕点铺
马万孝经理1920年在乌鲁木齐南关山西巷东端开办有万兴隆清真中西糕点铺,有两大间坐南向北的门市,后院作坊自产自销。万兴隆聘请津门科班出身的天津杨柳青掌案师傅姚正和,因此制作的中式糕点都是传统津味儿的,主要有津式大八件、小八件、芝麻饼、槽子糕、萨其马、富荣糕和应时绿豆糕、中秋月饼、什锦元宵等,乌鲁木齐各民族过节时都喜欢摆在桌子上。
1944年万兴隆聘请苏联归国华侨山东籍师傅隋合甫,因此增加了俄罗斯风味的西式清真糕点,这种同时经营中西糕点的清真糕点铺在乌鲁木齐还是第一家。32、回民师傅年生华的腊羊肉夹蒸馍
年生华师傅人称年老四,是个瘦高老头,1930-50年代每天中午在乌鲁木齐南关财神楼巷内摆摊售卖。他推着黄色手推车,上面放着一盆热气腾腾的腊羊肉和一盆发面蒸的热荷叶饼,用白纱布罩着。腊羊肉用上等酱油、花椒、大料、丁香、桂皮、姜皮、胡椒等,用白纱布包裹,放在卤锅里卤成。将腊羊肉切成小块,夹在荷叶蒸饼里,再浇上一点卤汤,吃起来绵软鲜嫩,肥而不腻。33、乌鲁木齐回民的枣晶糕
早年间乌鲁木齐大街小巷有很多回民推车售卖枣晶糕,都用白纱布盖着,吆喝“哎……枣晶糕……哎,白糖的枣晶糕……”夏季人们都很爱吃又凉又甜又黏的枣晶糕,尤其在端午节前后吃得最多。枣晶糕用上等糯米、大红枣、葡萄干、核桃仁、青红丝等制成。先将糯米用凉水浸泡一两天,要勤换水,然后上笼蒸成糕状,再将泡好的大红枣、葡萄干、碎核桃仁和糯米糕搅拌均匀摊开,上面撒青红丝后晾凉,吃的时候还要撒上白砂糖或者糖稀。34、祖籍西安的回民蔡华生的馍馍房
蔡华生师傅1920-30年代在乌鲁木齐城里北梁开办有一家规模较大,专卖各种馍馍的食品店,有一间坐南向北的大门市,后院是作坊。有热蒸馍、花卷、油炸糖麻花、油饼(油香)、牛舌饼、干面锅盔、油锅盔、葫芦锅盔、油酥馍、开花馍等等。每天从早到晚热气腾腾,顾客川流不息。35、五十年代开办的大十字羊肉泡馍馆
1955年,乌鲁木齐饮食公司在大十字以东路南开办有一家国营羊肉泡馍馆,有三大间平房门市,前厅用餐后院是厨房。泡馍馆从西安请来了几位技艺高超的回民老师傅,有掌勺烩馍的马凤鸣、用特制烘炉制作干面锅盔的何成文、接待顾客的马俊良、安士全等。就餐前,堂倌先送上一小碟糖蒜、辣子酱、香菜,然后顾客洗手将干面锅盔掰碎,越小越好,烩好的羊肉泡馍用大海碗盛着,里面有肥瘦羊肉片、锅盔、粉条。吃的时候讲究“蚕食”,不翻搅,必须从碗两边向中心,由点到面一口口的吃才够味。人文
美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阿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