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红色记忆博物馆馆前忆秦人七言诗吗

文档分类: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唐吴融七言律诗122首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唐吴融七言律诗 122 首全唐诗卷 684_4 红白牡丹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卷 684_7 偶题吴融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西州酌尽看花酒,东阁编成咏雪诗。莫道精灵无伯有,寻闻任侠报爰丝。乌衣旧宅犹能认,粉竹金松一两枝。卷 684_9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吴融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四面看人随画鹢,中流合乐起眠鸥。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不为禁钟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卷 684_10 谷口寓居偶题吴融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卷 684_11 无题吴融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今朝陌上相非者,曾此歌钟几醉同。卷 684_13 寄僧吴融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偶传新句来中禁,谁把闲书寄上卿。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卷 684_14 酬僧吴融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卷 684_15 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吴融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卷 684_16 登鹳雀楼吴融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卷 684_17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吴融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卷 684_18 秋日感事吴融一叶飘然夕照沈,世间何事不经心。几人欲话云台峻,独我方探禹穴深。鸡檄固应无下策,鹤书还要问中林。自怜情为多忧动,不为西风白露吟。卷 684_19 莺吴融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卷 684_20 次韵和王员外杂游四韵吴融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卷 684_21 秋事吴融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卷 684_22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吴融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卷 684_23 题扬子津亭吴融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卷 684_24 闲望吴融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卷 684_25 雪后过昭应吴融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卷 684_26 商人吴融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卷 684_29 中夜闻啼禽吴融漠漠苍苍未五更,宿禽何处两三声。若非西涧回波触,即是南塘急雨惊。金屋独眠堪寄恨,商陵永诀更牵情。此时归梦随肠断,半壁残灯闪闪明。卷 684_30 灵池县见早梅(时太尉中书令京兆公奉诏讨蜀余在幕中) 吴融小园晴日见寒梅,一寸乡心万里回。春日暖时抛笠泽,战尘飞处上琴台。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卷 684_32 闲书吴融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卷 684_33 寄贯休上人吴融别来如梦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复闻。世上浮沈应念我,笔端飞动只降君。几同江步吟秋霁,更忆山房语夜分。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卷 684_34 书怀吴融傍岩依树结檐楹,夏物萧疏景更清。滩响忽高何处雨,松阴自转远山晴。见多邻犬遥相认,来惯幽禽近不惊。争得便夸饶胜事,九衢尘里免劳生。卷 684_35 重阳日荆州作吴融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卷 684_58 过九成宫吴融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魏公碑字封苍藓,文帝泉声落野田。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升平旧事无人说,万叠青山但一川。卷 684_60 过丹阳吴融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卷 684_61 和人题武城寺吴融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卷 684_62 长安里中闻猿吴融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卷 684_63 岐下闻子规吴融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卷 684_64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吴融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卷 684_65 还俗尼(本是歌***) 吴融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卷 684_66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吴融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卷 684_67 寄殿院高侍御吴融黄梅雨细幂长洲,柳密花疏水慢流。钓艇正寻逋客去,绣衣方结少年游。风前不肯看垂手,灯下还应惜裹头。一夜自怜无羽翼,独当何逊滴阶愁。卷 684_68 新安道中玩流水吴融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算来争得此身闲。萦纡似接迷春洞,清冷应连有雪山。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卷 684_69 忆钓舟吴融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卷 684_70 灵宝县西侧津吴融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卷 686_33 梅雨吴融浑开又密望中迷,乳燕归迟粉竹低。扑地暗来飞野马,舞风斜去散醯鸡。初从滴沥妨琴榭,渐到潺湲绕药畦。少傍海边飘泊处,中庭自有两犁泥。卷 686_41 武关吴融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谩锁山。只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卷 686_42 月夕追事吴融曾听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屈指尽随云雨散,满头赢得雪霜多。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卷 686_43 上阳宫辞吴融苑路青青半是苔,翠华西去未知回。景阳春漏无人报,太液秋波有雁来。单影可堪明月照,红颜无奈落花催。谁能赋得长门事,不惜千金奉酒杯。卷 686_44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吴融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卷 686_45 废宅吴融风飘碧瓦雨摧垣,却有邻人与锁门。几树好花闲白昼,满庭荒草易黄昏。放鱼池涸蛙争聚,栖燕梁空雀自喧。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卷 686_46 湖州晚望吴融鼓角迎秋晚韵长,断虹疏雨间微阳。两条溪水分头碧,四面人家入骨凉。独鸟归时云斗迥,残蝉急处日争忙。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卷 686_47 宋玉宅吴融草白烟寒半野陂,临江旧宅指遗基。已怀湘浦招魂事,更忆高唐说梦时。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卷 686_48 春晚书怀吴融落尽红芳春意阑,绿芜空锁辟疆园。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晚来虽共残莺约,争奈风凄又雨昏。卷 686_49 寄杨侍郎吴融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卷 686_50 杏花吴融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卷 686_51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吴融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抛来簪绂都如梦,泥著杯香不为愁。晚树拂檐风脱翠,夜滩当户月和流。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瘦如仙鹤爽风篁,外却尘嚣兴绪长。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卷 686_52 丛祠吴融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卷 686_53 分水岭吴融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南随去马通巴栈,北逐归人达渭城。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卷 686_54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吴融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卷 686_55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吴融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卷 686_56 玉女庙吴融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卷 686_57 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吴融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关月几时干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州。卷 686_58 浐水席上献座主侍郎吴融暖泉宫里告虔回,略避红尘小宴开。落絮已随流水去,啼莺还傍夕阳来。草能缘岸侵罗荐,花不容枝蘸玉杯。莫讶诸生中独醉,感恩伤别正难裁。卷 686_59 送知古上人吴融昔年离别浙河东,多难相逢旧楚宫。振锡才寻三径草,登船忽挂一帆风。几程村饭添盂白,何处山花照衲红。不似投荒憔悴客,沧浪无际问渔翁。卷 686_60 和座主尚书登布善寺楼吴融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楚王城垒空秋色,羊祜江山只暝光。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谁知此日凭轩处,一笔工夫胜七襄。卷 686_61 金桥感事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卷 686_62 萧县道中吴融戍火三笼滞晚程,枯桑系马上寒城。满川落照无人过,卷地飞蓬有烧明。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草堂旧隐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卷 686_63 题衮州泗河中石床(李白、杜甫皆此饮咏) 吴融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迩来多少登临客,千载谁将胜事论。卷 686_64 禁直偶书吴融玉皇新复五城居,仙馆词臣在碧虚。锦砌渐看翻芍药,锁窗还咏隔蟾蜍。敢期林上灵乌语,贪草云间彩凤书。争奈沧洲频入梦,白波无际落红蕖。卷 686_65 送弟东归吴融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祖竹定欺檐雪折,稚杉应拂栋云齐。谩劳筋力趋丹凤,可有文词咏碧鸡。此别更无闲事嘱,北山高处谢猿啼。卷 686_66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吴融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卷 686_67 僧舍白牡丹二首吴融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卷 686_68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吴融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卷 686_69 上巳日花下闲看吴融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云鬟照水和花重,罗袖抬风惹絮迟。可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袁熙。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卷 686_70 禅院弈棋偶题吴融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卷 686_71 和张舍人吴融玉女盆边雪未销,正多春事莫无憀。杏花向日红匀脸,云带环山白系腰。莺转树头欹枕听,冻开泉眼杖藜挑。陵迁谷变如须问,控鹤山人字子乔。卷 686_72 送友赴阙吴融故人归去指翔鸾,乐带离声可有欢。驿路两行秋吹急,渭波千叠夕阳寒。空郊已叹周禾熟,旧苑应寻汉火残。遥羡从公无一事,探花先醉曲江干。卷 686_73 过邓城县作吴融不用登临足感伤,古来今往尽茫茫。未知尧桀谁臧否,可便彭殇有短长。楚垒万重多故事,汉波千叠更残阳。到头一切皆身外,只觉关身是醉乡。卷 686_74 文德初闻车驾东游吴融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鳌头一荡山虽没,乌足重安日不昏。晋客已知周礼在,秦人仍喜汉官存。自怜闲坐渔矶石,万级云台落梦魂。卷 686_75 子规吴融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卷 686_76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吴融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卷 686_77 登汉州城楼吴融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卷 686_78 岐下寓居见槐花落因寄从事吴融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卷 686_79 和人有感吴融莫愁家住石城西,月坠星沈客到迷。一院无人春寂寂,九原何处草萋萋。香魂未散烟笼水,舞袖休翻柳拂堤。兰棹一移风雨急,流莺千万莫长啼。卷 687_1 春归次金陵吴融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趁晚程。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不离莺。迹疏冠盖兼无梦,地近乡园自有情。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卷 687_2 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卷 687_3 秋日经别墅吴融别墅萧条海上村,偶期兰菊与琴尊。檐横碧嶂秋光近,树带闲潮晚色昏。幸有白云眠楚客,不劳芳草思王孙。北山移去前文在,无复教人叹晓猿。卷 687_4 红叶吴融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卷 687_5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吴融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卷 687_6 岐州安西门吴融安西门外彻安西,一百年前断鼓鼙。犬解人歌曾入唱,马称龙子几来嘶。自从辽水烟尘起,更到涂山道路迷。今日登临须下泪,行人无个草萋萋。卷 687_7 关西驿亭即事吴融晚霞零落雨初收,关上危阑独怅留。千里好春聊极目,五陵无事莫回头。山犹带雪霏霏恨,柳未禁寒冉冉愁。直是无情也肠断,鸟归帆没水空流。卷 687_8 望嵩山吴融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卷 687_9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吴融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卷 687_10 东归次瀛上吴融暖烟轻淡草霏霏,一片晴山衬夕晖。水露浅沙无客泛,树连疏苑有莺飞。自从身与沧浪别,长被春教寂寞归。回首青门不知处,向人杨柳莫依依。卷 687_11 偶书吴融青牛关畔寄孤村,山当屏风石当门。芳树绿阴连蔽芾,长河飞浪接昆仑。苔田绿后蛙争聚,麦垄黄时雀更喧。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卷 687_12 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吴融退闲何事不忘机,况限溪云静掩扉。马颊浪高鱼去少,鸡鸣关险雁来稀。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复寄音徽。卷 687_13 即事吴融抵鹊山前云掩扉,更甘终老脱朝衣。晓窥青镜千峰入,暮倚长松独鹤归。云里引来泉脉细,雨中移得药苗肥。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卷 687_14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吴融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南宫已借征诗客,内署今还托谏臣。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卷 687_15 槎吴融浪痕龙迹老欹危,流落何时别故枝。岁月空教苔藓积,芳菲长倩薜萝知。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家近沧浪从泛去,碧天消息不参差。卷 687_16 汴上观吴融九曲河冰半段来,严霜结出劲风裁。非时已认蝉飘翼,到海须忧蚌失胎。千里风清闻戛玉,几人东下忆奔雷。殷勤莫碍星槎路,从看天津弄杼回。卷 687_17 闲居有作吴融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卷 687_18 离岐下题西湖吴融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卷 687_19 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吴融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故园兰菊三千里,旅梦方应校懒回。卷 687_20 晚泊松江吴融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卷 687_21 过渑池书事吴融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莫道新亭人对泣,异乡殊代也沾衣。卷 687_22 富春吴融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卷 687_23 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吴融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褵褷。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 z5.卷 687_29 忆猿吴融翠微云敛日沈空,叫彻青冥怨不穷。连臂影垂溪色里,断肠声尽月明中。静含烟峡凄凄雨,高弄霜天袅袅风。犹有北山归意在,少惊佳树近房栊。卷 687_30 红树吴融一声南雁已先红,神女霜飞叶叶同。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暖烟散去阴全薄,明月临来影半空。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卷 687_31 新雁吴融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晖。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卷 687_32 海上秋怀吴融辞无珪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卷 687_33 忆山泉吴融穿云落石细湔湔,尽日疑闻弄管弦。千仞洒来寒碎玉,一泓深去碧涵天。烟迷叶乱寻难见,月好风清听不眠。春雨正多归未得,只应流恨更潺湲。卷 687_34 东归望华山吴融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不奈春烟笼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唐吴融七言律诗122首.doc
文档介绍:
唐吴融七言律诗 122 首全唐诗卷 684_4 红白牡丹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卷 684_7 偶题吴融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西州酌尽看花酒,东阁编成咏雪诗。莫道精灵无伯有,寻闻任侠报爰丝。乌衣旧宅犹能认,粉竹...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寻找秦人之前的秦人
以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为中心的考古调查发掘记--《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02期
寻找秦人之前的秦人
以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为中心的考古调查发掘记
【摘要】:从1990年代初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墓发现以来,学界一直没有放弃对秦人早期都邑的寻找。200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组成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4年、2005年在西汉水干支流的调查,新发现以秦文化为主的遗址38处,包括三个早期秦人的活动中心区和三处西周到春秋的城址。在大堡子山城址内钻探出夯土建筑基址26处,城外钻探出300余座墓葬。随后相继对礼县鸾亭山遗址、西山坪遗址、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发掘。这一系列考古工作不仅对解决秦王朝的年代问题和早期秦王都、王陵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探讨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秦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878.8【正文快照】:
早期秦文化考古研究的现状和缘起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秦及早期秦文化的考古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诸如:秦人的起源问题。秦人的起源目前仍有“东夷”和“西戎”两说。而秦人的起源是研究秦及早期秦文化的基础。虽然从文献和历史的角度出发有诸多的讨论,但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翔宇;[J];文物;2004年01期
刘建国;[J];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杜廼松;[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03期
徐日辉;[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赵逵夫;;[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刘军社;[J];文博;2000年02期
李朝远;[J];文物;2004年01期
赵逵夫;;[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毛瑞林,梁云,田有前,游富祥;[J];考古与文物;2004年06期
杨东晨;;[J];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文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王志友;[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有钱;[D];西北大学;2005年
吴伟华;[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世山;;[J];考古;1996年03期
俞伟超;;[J];中国历史文物;1993年02期
王子今;;[J];文博;1990年05期
徐日辉;[J];考古与文物;2001年03期
王辉;;[J];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02期
赵化成;;[J];文博;1987年01期
李铨;[J];文博;1994年06期
史党社,田静;[J];文博;2000年04期
吴小强;;[J];文博;1992年04期
杨惠福;王可;赵广田;;[J];中华遗产;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明科;;[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张天恩;;[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刘明科;;[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昭惠;;[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昭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陈靓;;[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朱士光;;[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王辉;;[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郑红利;;[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黄留珠;;[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秦榛;[N];中国文物报;2010年
记者 谢志娟;[N];甘肃日报;2006年
马玉萍;[N];中国文物报;2006年
驻陕记者 韩宏;[N];文汇报;2007年
叶舒宪;[N];光明日报;2007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肖健一;[N];中国文物报;2007年
记者  陈宗立;[N];光明日报;2006年
李学勤;[N];光明日报;2011年
白宗正;[N];甘肃日报;2001年
王丽?实习生
苏媛;[N];西安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腊江;[D];西北大学;2010年
肖健一;[D];西北大学;2007年
王志友;[D];西北大学;2007年
段清波;[D];西北大学;2007年
朱晨;[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牧;[D];西北大学;2009年
黄永美;[D];西北大学;2010年
李向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李媛;[D];西北大学;2009年
杨志飞;[D];兰州大学;2010年
尤海;[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高小伟;[D];西北大学;2012年
于焕金;[D];吉林大学;2009年
郭军涛;[D];西北大学;2010年
武丽娜;[D];西北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