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国企处级女干部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息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2013年6月,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到2013年11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
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2010年9月,关于“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起因是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论调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
论调二:这样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帐。根据如今最新的数据,中国如今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在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杨宜勇说,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退休年龄延长是一个早晚的事情。“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政策不能是刚性的,如果死守着老龄化60这个点,可能会出问题。杨宜勇同时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不是说一下子延长,是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不是说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那不行,这个社会就乱了。而是比如说,从2013年开始,退休的就是60加1个月,后年就是60加2个月,这样温和地延长。”
论调一:这会增加就业压力,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论调二:这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如今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论调三:“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
为什么延迟退休?因为养老基金有亏空。为什么养老基金有亏空?因为养老制度转轨时,留下了巨大的空账。为什么养老制度需要转轨?因为最初制定的国家大包大揽养老体制,已无路可走。
2012年7月,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发布了《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当前城市人口总体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其中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58.3岁,女性为52.4岁。报告认为,中国退休年龄偏低,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多数劳动者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这种退休年龄造成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浪费。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健康状况较差的仅占 26.9%,且这些人口有不少具备较高技术水平,积累丰富的专业技术和领导管理经验。他们认为,中国低龄老人利用率偏低,开发不足。莫荣和陈兰预计,未来20年,随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者体力要求会下降,而对沟通能力等要求将提高,对老年人力资源的需求将上升。而且未来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也会使得社会对老年人就业的需求增加,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未来将不断下降,由 2011年的 9.2亿逐步下滑至2050年的7.0亿。
中山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曾给人社部撰写过一份关于延迟退休的报告,里面详尽指出了延迟退休的利好:“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从全国看,每年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在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里替代率、缴费率和退休年龄这三个可变量中,延长退休年龄是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最佳办法。
或许,延迟退休是挽救社保基金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养老基金崩盘,那么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延迟退休政策每年可以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也就是说至少需要85年才能填补上1.76万亿的巨大缺口。
但有网友质疑:“随着退休制度的改革,若干年后,就会出现一个奇观,年轻人无法就业,每天逛公园;而老年人没法退休,每天上班。”延迟退休有争论,说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差距大,政府要弥合社会选择和个体选择的矛盾,尊重个体成全总体,所以软性、弹性退休制度较好。
2013年8月,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中关于“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的规定,再次引发了关于延迟退休问题的新一轮争论。随后,清华大学方案起草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解释,延迟领养老金非延迟退休,也可提前退休再领养老金。然而,有专家质疑,对大多数将养老金作为退休后主要经济来源的普通劳动者而言,领取养老金和退休其实就是一回事。还有专家直言,延迟领取养老金就如普通劳动者迟领工资一样不合理。
2013年6月,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延迟退休只是作为一个讨论课题,我们还不会推行。”人社部一位高层表示。其原因是“现在就业压力增大,一批批的年轻人需要就业,也就是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上述人士表示,“延迟退休不符合现在的形势。”
此外该人士还透露,2012年人社部展开对延迟退休问题的讨论,是因为,“欧洲不断有国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因此,我们也试着进行研究。”
曾有人社部专家对外公布延迟退休在65岁左右比较合理。而就业压力是人社部搁置延迟退休计划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职工延迟到70岁退休,可以比65岁退休多拿40%的退休金。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左右,女性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多为60岁左右,女性55岁—60岁;50岁退休为全世界最早。
多数国家普遍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如美国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韩国领取养老金的年龄2013年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加拿大政府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50岁退休,是全世界最早的国家之一。
借鉴和改革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借鉴:
第一,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不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现阶段,我国提高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不是太明显,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较为明显,在现有女性平均退休年龄较低的情况下,在合适时机,将女性退休年龄统一提高到55岁。
第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全面启动提高法定的退休年龄工作,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口资源,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社会负担。在女性提高到55岁之后,可以考虑同时提高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直到目前大部分国家提高退休年龄目标的男性65岁和女性60岁。
第三,合理的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对基金、制度抚养比、相关法律以及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
改革退休制度需妥善解决好相关问题:一是应当尽快缓解不同养老制度下过大的养老金待遇差距;二是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亟待扭转。当前一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甚至不如退休后的养老金,这必然助长他们对早退休的期待和对延迟退休的反对;三是对退休人员再就业进行必要且合理的规范。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合理地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和推进速度,对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而评估不同的退休方案,就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对制度运行、基金收支、劳动力变化等相关数据进行精算预测,重点为新退休少退系数、新增退休人员、制度内抚养比、财政补贴、基金积累支付年数、劳动力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等指标。
开展延迟退休的目的:一是为了规避基金中长期风险、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二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劳动力。有效的、可推动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基金平稳运行,保障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保障制度能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基金缺口问题;二是保证参保人员、退休人员结构合理,制度内抚扶养比能保障制度正常运行;三是保证在实施相关方案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少、投入的行政成本较低;四是保证增加财政投入在承受范围内,保证财政有能力、有资金来解决改革所需要的增量投入。五是通过延迟退休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延迟退休方案的比较应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
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缴费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是企业职工自己为自己养老。正如郑秉文说过的:“我国现状是三个人工作缴钱,其中有一个是退休的,等于三个养一个,每个人缴的钱是工资的28%,三个养一个这个替代率应该是退休的这个人拿的退休前工资的84%才行,而现在不是这样,现在仅仅是相当于退休时的50%。”这就是说按照三比一的供养比,只要将28%的缴费完全用于发放养老金,哪怕国家财政不掏一分钱,养老金替代即可达到84%,远高于实际替代率一倍左右。更何况,实际的供养比已经远高于三比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39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57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819万人。由此看出,如今是2.8亿人缴费,其中0.68亿人退休,实际供养比已达到28392万÷6819万=4.1636倍。按照郑秉文的理论,如今是四个多人缴费养一个退休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达到28%×4=112%才行,可是去年的实际替代率才有42%多。这就意味着有70%的缴费并没有返还用于提高养老金水平。高达28%的缴费、四比一的供养比,即使将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到养老改革前的90%也绰绰有余。反过来说,这种缴费型的自己为自己养老的制度,按照位列世界前列的28%高缴费率并保持目前42%的低水平替代率,即使国家财政不拿一分钱,今后也会大大地结余,永远不会存在任何支付风险。
那么为什么养老金替代率本应达到112%,而实际已经低到42%还会发生支付危机呢?根本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职工的缴费被拿走了。1997年养老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他们改革前的工龄期间的巨额缴费被政府长期占用迟迟不予归还,形成了巨额社保历史欠账。吴敬琏说:养老改革前“在国家承诺包揽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等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情况下,职工的社会保障缴费在发放工资以前已经作了扣除。这笔钱积累在国家手里,用来兴建国有企业,职工不需要也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样,老职工的养老保障由现收现付制转向个人账户制后就势必出现‘空账户’问题。”“应当从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划入老职工的个人账户,以补偿国家对他们的社会保障欠账。显然,这样做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因为在工资扣除基础上形成的这部分国有资产产权本来就属于为这种积累作出贡献的老职工,在改行个人账户制时自然应该将这部分积累还给他们。国家是否偿还曾为国有资产的存量积累作出过贡献、又往往在经济改革利益重组过程中受到利益损失的老职工的这笔欠账,是一个关乎数以亿计的老职工的基本权益和政府政治信誉的重大问题。”经当时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测算,应该归还的数额高达十几万亿,这还是按照只包括老职工的个人账户,以当时的币值计算的数据。实际上政府应该归还的不仅仅是个人账户部分,还应包括企业应缴纳的20%的统筹部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积累低消费分配政策,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上缴国家,因此实行统账结合后,28%的社保缴费缴费理应全部由国家返还。遗憾的是,虽经多年来两会代表的提案和广大职工的强烈呼吁,归还欠账至今杳无声息。致使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严重不足,老人的“视同缴费”账户长期空白。养老改革前六十年间本应由政府全部承担的退休老职工的巨额养老金被迫挪用在职职工的缴费来支付,造成养老基金和个人账户严重亏空,并进而转化为职工养老待遇的严重低下。养老金待遇水平被大大压低,替代率被稀释掉了一半,已经下滑至世界警戒线以下。
需要在此顺便提及的是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一部分人为了抵制延迟退休,坚决反对“缺口论”,说“缺口论”是个阴谋。人社部也声称养老金支付不存在危机。人民日报文章更列出近年全国养老金收支数据,说是收大于支,不存在风险,而且还结余了两万亿元。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缴费看确实没有缺口,新老职工都缴纳过了,如全部缴费用于养老金支付当然会绰绰有余。然而事实是老职工的缴费长期被国家占用着,迟迟不还,并没有划转到养老金账上,因而账上出现了缺口。不仅老职工的“视同缴费”账户空账至今,新职工的个人账户被挪用造成的空账也已达到两万亿元,而所谓“做实”的账户仅有区区2000亿元左右。新老职工的全部个人空账总额将会是一个巨额的数字。如果再考虑国家应为老职工补偿的20%统筹部分,那就更加惊人了。
有人说,管它统账结合还是现收现付,只要收的钱够发养老金就行了。那么究竟够不够发?真的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了吗?完全不是这样。1991年养老改革初期确定的方针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以支定收”就是确保养老金合理水平,以此确定缴费比例。按道理养老改革不应该降低替代率的,至少应该按照接近改革前90%替代率水平,通过国家企业三方合理负担费用。可是由于国家偿债和支付责任的严重缺失,养老金缴费被迫全部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以至于缴费率逐步提高到了28%,实在不能再高了,仍然入不敷出,国家又不出钱,只好收多少发多少,“以支定收”遂变成了“以收定支”。按28%的缴费水平至少应该达到90%以上的替代率,实际竟然只有40%多,连合理水平的一半都不到。所谓“够发”,只是将养老金水平压低到严重不合理水平下、损害退休职工利益的“够发”。很明显,在这里账面上的巨额缺口已经转化为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巨额缺口。于是出现了高缴费位列世界前列,而替代率竟然低于世界警戒线的严重状况。由此可见,真实的情况是缴费没缺口,账面有缺口,巨额缺口转化为职工养老金水平的巨额缺口。照理应该是缺口谁造成谁弥补,缴费额高达28%的职工已经超负荷承担了缴费责任,缺口责任当然与他们无关!这就意味着缺口完全由国家的责任缺失造成。既然缺口的责任完全在国家,当然应由国家通过履行责任加以弥补,岂能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再次损害参保人的利益。
政府长期拖欠巨额社保历史欠账,回避社保欠账的支付责任,这是当前养老金支付风险的根本原因。只要国家及时归还社保欠账,充实社保基金,按照现有的缴费水平,不仅不会出现支付危机,缴费还会大大结余。即使将来供养比有所降低,替代率提高到80%以上,也不会出现什么支付危机。
作为政府财政,不仅仅应该履行历史的偿债责任,而且应该承担对养老金现实支付的重要社保责任。养老改革初期确定的一个原则是将过去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负担变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担”。但是养老保险缴费只规定了企业和个人的缴纳比例,国家应占比例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实际上已经被排除在外。财政资金用于养老金的转移支付只是以“补贴”的名义,作为弥补亏空的权宜手段而支付的。再来看郑秉文答记者问中提到的“多层次”,他指出“‘多层次’的制度结构一直处于失衡状态,第二和第三支柱严重滞后,在退休收入的替代率上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城镇居民的退休收入结构中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就占绝对优势地位,人们对第一支柱的依赖性自然就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唯一收入来源。”《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在谈到养老金支付出现缺口时说:“这意味着中国养老金制度潜在的财务风险已经出现显性化的苗头,甚至到了难以离开财政补贴的程度。”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从2010年至2050年,各国政府在养老金上的投入占GDP比率将从8.4%升至11.4%。2011年我国GDP总量为471564亿元,按照这一比例,政府应投入养老金的金额应为471564亿×8.4%=3.9611亿元,接近4万亿元。而2011年我国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养老金仅有227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0.48%,连1%都不到,相当于OECD提出的各国平均占比8.4%不到17分之一,实在少得可怜,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国民养老金支付责任的缺失达到了何种程度!一方面是政府对于企业社保历史欠账高达十几万亿元(根据1997年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测算数据),存在巨额偿债责任。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金的投入仅占GDP的0.48%,不到国际平均水平8.4%的17分之一,支付责任缺失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既不还账,又极少支付。正是政府责任在这两方面的严重缺失,成为养老金支付当前和今后的严重危机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知:如果政府全面履行偿债责任,还清社保历史欠账,即使国家财政不再投入一分钱,依照当前28%的缴费率和四比一的供养比,养老金替代率仍然可以达90%以上,就是说完全依靠企业和个人的缴费即可以确保充足的养老金来源,并保持合理的替代率水平,将低至世界警戒线以下的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一倍以上。即使将来供养比降低到三比一甚至更低,养老金支付仍然会有保障,不会出现什么危机。再进一步,如果政府在清偿社保欠账的基础上,每年投入养老金的资金占当年GDP比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即达到4%约2万亿元以上,加上归还老职工的账户余额和当期企业和职工个人新缴纳的28%的数额(2011年收入16895亿),则养老金替代率即使提高到养老改革前的90%,养老基金仍然会出现大量结余。或者,即使企业和个人适当降低缴费率,养老金替代率也会保持在80%以上的合理水平,而且会保持较大的结余,在其他方面没有出现重大异常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出现支付危机,根本用不着延迟退休时间。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女干部退休年龄
  上海3年前就已延至60周岁
  记者了解到,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依据是1978年5月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号)文件。但在1992年,中组部曾下发22号文,指出县(处)级女干部、女性高级专家凡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的,其退(离)休年龄可到60周岁。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在全国各地全面实施。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区陆续实行了县(处)级女干部、女性专家退休年龄延长至60周岁的做法。上海市于2011年,全面恢复执行中组部1992年发布的22号文件,处级女干部、担任党务行政工作相应职级的女干部,能坚持正常工作,且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其退休年龄可以延长到60周岁。
  此外,河北、山东、湖南、吉林、黑龙江、贵州、安徽、宁夏等省区也先后执行处级女干部、女性高级专家60周岁退休政策。
(责任编辑:黑马营)
相关关键词搜索:延迟国企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最新消息_百度知道
延迟国企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最新消息
从今年3月1日起延迟到60周年退休,但满55周岁后,可以自己打申请要求提前退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退休年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
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企业退休人员年龄延迟开始实施了吗,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现在还没有,等新闻播放出来了,就实施了解决方案2: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方案3:不同行业、企业高管、不同层级的职工,包括不同年龄的工作者,按照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单位还没有 人社部将针对延迟退休进行调研、工人等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答:现在还没有,等新闻播放出来了,就实施了===========================================答:到今天为止,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和规定出台。 现行规定是:企业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以个体身份参保的女性55周岁、男性都是60周岁退休。===========================================答:只讲是到2018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现在其体政策还在制订中、还要经过国家劳动部门申核通过、才能出台政策、、所以现在还是退休依据现在执行的政策===========================================答:现在还没有实施推迟的具体政策,2022年以前不会实施。退休年龄还是按以前的规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说,希望2015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2016年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推出。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 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答:何时开始实行延长退休是一件难以拍板的事,官方倒是不顾劳动阶层的强烈反对定下了调子,但也顾忌贸然推行会引起广大劳动阶层过大的反弹。对已经参保的职工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有政府违约之嫌,在退休双轨制没有废除的情况下,强行执行会造成政府...===========================================问:O(∩_∩)O谢谢回答的朋友答:男职工退休年龄推迟到65周岁,对老百姓无利,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有利。因为吃黄粮的退下来没有不退的待遇好,他们不象普通老百姓,要用体力。所以他们想一切办法把职工的退休年龄往后推延。 满意请采纳===========================================问:O(∩_∩)O谢谢回答的朋友答: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 记者昨日从北京市一些区县和单位获悉,有关部门已经发出通知,为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问:延迟退休年龄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企业与公务员是实行统一标准吗?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现行的退休标准是女50周岁,男60周岁,目前正在研究延长退休年龄,具体怎样发延长还没有确定,企业和公务员是一样的年龄标准。===========================================问:延迟退休年龄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企业与公务员是实行统一标准吗?答:本次两会并没有通过延迟退休的任何文件。延迟退休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由国家人社部牵头制定方案政策,目前,人社部的表态,是在2017年之前,不会改变企业人员退休年龄的现行政策。即使在2020年前后实行新的退休年龄后,每一年度的具体退休...===========================================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现行的退休标准是女50周岁,男60周岁,目前正在研究延长退休年龄,具体怎样发延长还没有确定,企业和公务员是一样的年龄标准。===========================================按现在的政策你爸应该还有4年退休,估计4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退休年龄是否要推迟还在探讨之中呢,而且要延迟也不会一下子延迟很多,要缓慢过渡,比如说每三年延迟一岁,那你...===========================================正常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特殊工种退休: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因病退休: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据说2018年开始实施、仅供参考...===========================================没有! 个人观点,中国中短期内不可能执行,这只是国家社保有关部一厢情愿扔出这么个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想法! 国家有关社保部门只想着延迟退休年龄给自己部门节省了多少社...===========================================本届政府就会推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 时间大概在2017年左右,方式是渐进式。 从2015年开始,中国人口将进入到负增长阶段。===========================================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 看起来国家放出风头就已表明这一政策是迟早要实施的了。===========================================现在这个政策还没有实施,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退休后在我们有生之年领取退休金的时间缩短了, 相当于老百姓吃亏了!而在65岁之前的时间段里,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延迟1岁 & 2延迟2岁 &以此类推===========================================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焦点在于社会公正。许多人提出,在延迟退休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员工...===========================================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出台。 不过推迟退休年龄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问题牵涉面太广,并被大多数人反对,如果一下子就强行实施延迟退休年龄,会影响社会...===========================================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