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践行核心价值观ppt

李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道德建设
日09:44&&&来源: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落实中央指示还是解决现实问题,都要特别注重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时代进步的尺度,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道德的作用潜移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分析了君主政体的“荣誉”原则和专制政体的“恐怖”原则之后指出:“共和政体需要品德。”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其《国富论》闻名于世,但他更希望人们记住他的《道德情操论》,他认为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都要靠道德作支撑。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反复地思考它们,它们就越是以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今年5月,习近平同志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来的。三个层面的倡导,要么立足于道德的内涵,要么直接就是道德的诉求。国家和社会这两个层面的倡导,以道德作基础,具体的践行方式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道义准则;个人层面的倡导,更是对公民个人基本道德水准的框范。可以说,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性中“普照的光”。一个人受到尊重,乃因其道德的感召力,这种力量可以超越国家、种族、党派的不同,可以消弥肤色、信仰、政见的差异,使所有人对他表达敬仰。曼德拉去世在全世界引起普遍哀思,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这些年,我们在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加之各种各样无益的和有害的价值观念的流行、泛滥,使得道德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问题;是非、善恶、对错的判断出现模糊甚至颠倒,连街上老人摔倒了是扶还是不扶都成了问题。可见,越是全面深化改革,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需要向上、向善的道德规范作为强大支撑和引领。“百行以德为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使人性归于向善的道德操守、价值取向,使社会归于良性的运转秩序、良好的文明风尚。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心放在道德建设上,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软实力,跨越了数千年时空,实现了古今异时共存、中外异地共赏。从本质上说,传统的中华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内核的价值系统,它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行为方式,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立足“诚义”、“正心”、“修身”,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人生境界。毫无疑问,伦理道德的研习与修为,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恢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道德建设极其重要的内容。
当然,我们今天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优秀传统道德,不是发什么“思古之幽情”,也不是食古不化、简单地穿汉服唐装哗众取宠或肤浅表面的娱乐作秀,更不是搞封建社会那一套陈规陋习,而是要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的“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就是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品质、价值取向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这些品质和取向在现实中活起来,活在人们的日常行为当中,活在每一个人心中,这样才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如,讲“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世界上的文明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无论社会形态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倡和践行“孝”道,都是最起码的人伦。我们现在提倡孝,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父母在,不远行”、“丁忧三年”等等,“孝”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但“孝”的本质或抽象涵义却是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在今天尤其需要大讲特讲。最近,我们开展“今天我们怎样讲孝”征文活动,就是要倡导大家用现代生活方式去尽孝,把“孝”这个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这件事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如果一个人对生他养他的父母尽孝都做不到、做不好,难道还能指望他对祖国热爱、对组织忠诚、对他人诚信吗?
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价值,更是公众价值,必须转化为普通民众的自觉追求,使之成为凝聚、指导、规范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有力思想武器。如何做到?关键是要打造一支有道德涵养、有敬业精神、有责任感的传播队伍。价值观的养成,习得是关键,这就必须有人去做传播、弘扬的工作。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流传两千多年?一是靠古代科举制度,读书人要学习孔孟之道,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二是靠民间文艺活动,即使不识字的人,通过民间文艺如戏曲、说唱、诗歌等也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近年来,贵州省在培育、传播核心价值观方面逐步形成了两支队伍。第一支是“德师”队伍。各行各业都有“师”,教书育人的是“教师”,问诊治病的是“医师”,企事业单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工师”,宗教界有“牧师”、“法师”等等。在道德讲堂上从事道德讲习的人就叫“德师”。“德师”到乡村、社区、企业等,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等的讲习、传播,让干部群众接受道德的熏陶、洗礼。当好“德师”,关键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传播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习近平同志在指导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到,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十八世纪西方传教士在那里建了好几座教堂,不管这些传教士出于什么目的,但那种传教的使命感,跟我们共产党人就有一比啊!上世纪初在贵州威宁石门坎乡,也有一位英国传教士柏格里到这里传教,兴学校、办体育、治病救人,最后客死石门坎。其执着与坚守,同样十分感人。我们党就是要有一大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教士”!第二支是文艺工作者队伍。就是以艺术的方式劝人知善、向善、行善,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今年以来,孔学堂艺术团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开展公益性演出,通过通俗易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积极推广《好人歌》等节目,劝人在家做好爷爷、好婆婆、好爸爸、好妈妈、好儿子、好女儿、好女婿、好儿媳,在学校做好老师、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员工,在党政机关做好干部、好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无论哪一支队伍,传播中都要注意接地气,做到寓教于乐。有些人在给普通群众讲课时,喜欢讲大道理,提一些空洞的口号,政治化、概念化色彩太浓厚。试想,如果终日挂在嘴边的都是“宏大叙事”,怎能指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让群众感觉道德标杆难以企及,又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道德传播的内容要离老百姓近,多讲身边人、身边事;传播的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多一点“通俗唱法”、少一点“美声唱法”,多一点“牛肉粉面”、少一点“燕窝鱼翅”。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当前我们重点是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开展一些群众易于参与、乐于接受的活动,发挥感召激励作用。贵州在全省深入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倡导人们明“仁、义、诚、敬、孝”五礼,知“懒、贪、奢、浮、愚”五耻,从而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活动开展以来,许多单位积极行动,如省妇联开展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家庭”活动,评选慈母、孝女、贤妻;省总工会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企业”活动,号召广大企业职工传承劳动美德,恪守职业道德,为企业发展与和谐凝聚正能量;教育系统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活动,让青年学生、小孩子接受传统美德熏陶;等等,社会反响很好。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地留存在普通大众心中。二是在全省组织实施好“道德讲堂”活动。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将“道德讲堂”建到基层去、建到社会的末梢去,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们希望,通过“道德讲堂”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抓好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殷殷切切,语重心长。修养、道德、廉耻,涵盖了做人、为官的基本要义。党风、官风带民风,影响社会风气,党风、官风不好,民风、社会风气好不了。在民间,老百姓骂人厉害但又不带脏字的话是什么?就是“缺德”。因此,要加强“官德”教育,倡导做“不缺德”的领导干部。第二,抓好公众普及教育。推进“道德讲堂”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寨、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等,汇入各行各业,融入大众生活。我们在全省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组织部门的远程教育系统充分利用起来,加挂“道德讲堂”的牌子,补充道德教育的课件,开展各乡镇、各村寨的道德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重点抓好“孔学堂”这个载体。建孔学堂的目的,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孔学堂建成开放不到两年时间,已经举办各类文化讲座200多场,到场直接听众9万余人;还举办了针对青少年的“开笔礼”、“成人礼”,不少家长反映,参加礼仪活动后,孩子“一夜之间似乎真的长大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力推进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建设,引进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传统美德转化与当代道德观构建”、“中国人价值理念的百姓表述”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特别要注意清晰明了、简便易行,避免笼统模糊、大而无当。大家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非常明确、非常具体、非常容易操作,我们党带领人民军队打败国民党军队,与这种简便、易于执行的规则、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实生活中,不易操作的“守则”不少,比如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花很大的力气去要求成人不要闯红灯、不要随地吐痰等等,其实这是在孩童时代就应该养成的习惯,但各种各样的孩童“守则”对此却鲜有简明具体的要求。这说明当下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务实性、可操作性亟待提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还必须认真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注意“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与立法、执法结合起来,惩处各类失德行为。比如一个人如果有逃票、逃税、不赡养老人等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就让他进入个人诚信系统的“黑名单”,其就业、贷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就受到限制。通过这种“软”“硬”兼施,协调行动,形成合力,逐步促进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升。
(作者为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这24个字,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民基本的价值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年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我们民族品格的当代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内化于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根基,是精神命脉,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名句,从“孔融让梨”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优秀传统道德,我们有足够的精神食粮去丰富头脑、净化灵魂、树立信仰,缺少的只是去学习、去思考、去内化。同时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外化于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贯穿于社会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内化的价值观培育,转化为外化的追求高尚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自觉行动,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每一个社会人都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承担起这份属于全国人民的责任,自觉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心的赞扬,理性的批判,每个人心中都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发自真心的热爱每一寸土地,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份工作,真诚朴实的对待每一个朋友,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公平正义、活跃温馨的美好社会……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并给出各自的答案。这种价值判断力,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  “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正如中央领导强调的,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不断以强有力的价值引导提高判别能力,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善美特质,为全社会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也才能把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焕发出来,升华开去。  凝心聚力的强国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
& &&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力量的凝聚、个人价值的实现,都需要社会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做引领。这样的价值观,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人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良好形象,是全社会共同的追求、根本的目标。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认知分化的新格局,面对实现梦想、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新诉求,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凝聚力量、赢得共识、产生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而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所产生的强烈共鸣已可见一斑。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精神,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面貌,是知与行、继承与创新、目标与结果、倡导与规范的有效统一。这里既有传统的家国情怀、故土情结的体现,也有仁信、义利的美德,既有民主法意的彰显,也有幸福富强的追求,无不是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反映,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24个字,字面简明,内容却异常厚重,从三个方面,十二个具体层面给出了最精准的浓缩,既是我们国家社会、法制保障、道德文化方面所追求和实现的最高目标,又是作为具体人而需要恪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表面看起来都非常简单,甚至从某一个人身上都能找出符合这种核心价值观在诸多具体行为上有所表现,但要每个人都完全以这24字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并能始终保持却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出行、处事等言行中,时刻铭记这24个字,相信我们的心里都会豁然开朗,目标都会异常明确。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也必然会对我们现实社会产生非常积极的重要影响,这一点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怀疑。……
& &&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评论
齐鲁网理论频道出品   ||||||||||||
&>>&&&&&正文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我们来到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观看少先队员们开展活动,感到很高兴。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在这里,我首先向你们、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祝贺节日,祝大家节日快乐!
  海淀区民族小学注重树德育人,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听了几位同学和老师、家长的发言,很有收获。大家都谈到要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很好,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我今天来,也想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
  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段,我集中强调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体学习,我作了讲话,对全社会提了要求。“五四”青年节,我到北京大学去,对大学生讲了这个问题。最近,又到上海去,对领导干部讲了这个问题。今天,想对小学生讲讲这个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去年“六一”时我说过,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
  少年儿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应该同成年人不一样,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由于大家还在学习阶段,社会阅历不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不一定能理解得很深,但只要牢记在心,随着自己年龄、知识、阅历不断增长,会明白得更多、更深、更透。在成长过程中,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想想所记住的这些要求,不断加深理解。古往今来,大凡很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过去电影《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说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今天,好儿童、好少年就更多了。你们学校也有被评为“最美少年”的。另外,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听说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有没有车接车送,比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这样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这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
  ――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指出来了,使自己意识到、愿意改也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今天这一代少年儿童一定能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责任编辑:刘洪侠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践行核心价值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